大禹铸造的九鼎哪去了?

作者&投稿:荤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禹铸造的九鼎是哪九个?~

据《春秋左传》记载,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这样,九州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九鼎成了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九州指冀州(河北、山西、辽宁)、衮州(河北、河南、山东交界处)、青州(山东、辽宁一部分)、徐州(山东南部、江苏北部)、扬州(淮河以南,东南至大海)、荆州(湖北南部、贵州、广西)、豫州(河南、湖北北部)、梁州(陕西南部、四川、云南、贵州北部)、雍州(陕西、甘肃、新疆、青海、西藏)。
九鼎,是我国青铜器时代的代表作。它的铸造工艺,标志着中国历史已结束了荒蛮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历史上虽有众多有关九鼎的记载,但是,早在两千多年前,它就不知隐身何处了。
《墨子·耕注》说:“九鼎既成,迁于三国。”三国指夏、商、周三朝。意即九鼎铸成之后,曾经流传了夏、商、周三个朝代。据此,我们可以推断:九鼎在历史上确有其物。
公元前606年,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势力日益强大,他野心勃勃,意欲取代周王而定天下。一日,周定王派人为他举行欢迎之礼,典礼之中,楚王公然蔑视周王,“问鼎大小轻重”,当即将欢迎他的周王使节吓出一身冷汗。楚王灭周的野心暴露无遗。从此,人们把争夺政权称之为“问鼎”。
几经沧桑,九鼎下落不明。在司马迁的《史记》曾有记载:秦昭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25年 ,周赧王死后,秦穆公把九鼎从周王朝都城雒邑掠到秦国都城。
但东汉史学家班固却反对司马迁的说法。班固在所著《汉书》中说,周显王四十二年�公元前327年 ,九鼎沉没于彭城�今江苏徐州 泗水之中,后来秦始皇一统天下后,迟迟找不到九鼎,总觉得心存遗憾,在南巡时,曾派数千人在泗水中打捞,但一无所获。
到了清代,历史学家王先谦对九鼎的去向作了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观点。王先谦在《汉书补注·郊祀志》中提出:由于周朝末年王室衰微,诸侯争霸,逐鹿中原,九鼎成为群雄争夺的焦点,为了息事宁人,周王不得不毁鼎铸钱,对外则诡称不知去向,免得各路诸侯兵刃相向,兴师问罪。
毫无疑问,九鼎作为镇国之宝,确实存在过,并曾经流传两千余年。但是,九鼎是否仍然存在、存在何处,至今仍是埋藏于众多中国人心里的一个谜???

最初,鼎在古代只是一种用来盛放食物的容器。我们常见在电视剧中皇宫里用它来放祭祀神灵需要的祭品因为它用来祭祀天神,所以就拥有了非常神圣的含义。从平常平常人用的容器变成了圣物。后来到了阶级社会,它又成为了一种标志着国家权力的器皿。我们所知熟知的一个成语“一言九鼎”的来源,就在夏朝刚建立时,夏王为了能够筑造一个九鼎,就命令下面的九个州的地方官员,征收青铜。发给皇室去用,并且把能够代表这九个周的一些形象打造在鼎上,以此象征着这天下九个州都在夏朝汇集。



相传夏朝,自从大禹开始。开始传位,传位到桀,但是他混乱无道被商朝的第一个君王给灭了,这人就是成汤。成汤再传到封王的时候,君王却暴虐,失去了民心。武王乘机起兵讨伐,灭了商朝以后,将这九鼎带回。之后,武王的儿子又把这九鼎搬到现在的西安市郊。春秋时期,周王的力量渐渐衰退,诸侯开始觊觎起了这九鼎。

到了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又去打听九鼎的轻重被周讽刺一番回来了。春秋后期秦国把周王室灭了,九鼎便落入了秦王手中。现在《史记·封禅书》当中说秦国把周武王是灭了,九鼎在秦王手中,又说,早在秦国灭了周王室之前,这九鼎就已经沉没在泗水下了。

如此看来,这史记中的记载是没有办法搜寻到这九鼎的确切的下落了。西汉时期也曾经出现过寻找九鼎的风气。传说,汉武帝也曾经找过那个九鼎,但是九鼎上没有之前大禹铸刻的九州纹理。所以说,是不是九鼎确实难以断定。目前还是一个很大的疑问,还要考各个国家的考古工作者,能不能让我们有幸看一眼这一言九鼎的九鼎风姿。

鼎,是我国夏朝禹之子启时铸造的。它分别以九只刻楼精美、古朴典雅、气势庄重的青铜大鼎,体现了王权的集中和至高无上,反映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昌盛。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视为中华民族传世之国宝。在工艺美学上,它是一套稀世之作,从文化考古角度分析,它是我国青铜器时代的集中代表,从铸造工艺技术上看,它标志着中国的历史已结束了野蛮时代,进入了文明的时代。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有关九鼎的资料,不绝于历代史册,但在二千多年前,它就早已不知隐身何处了。夏代的青铜铸造业,已相当发达。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熔点低,便于铸造冶炼。夏代的炼铜业。古文献中亦有记载。《越绝书》卷十一日:“禹穴之时,以铜为兵。”关于铸造九鼎,《墨子·耕柱》曰:“昔日夏后开(启)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九鼎既成,迁于三国。”三国指夏、商、周。《左伟》宣公三年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即言此事。据考古材料证明,当时的奴隶在铸造象九鼎这样的大型器件时,一般是首先用质细的泥土制成器范,再用木炭作燃料,用铜制的坩锅冶炼铜,锡矿块,最后将铜锡溶液注入范中,就成为青铜器。
《春秋左传》中,谈到九鼎铸造的情况:夏朝初年,朝廷划天下为九州,州设州牧。夏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事先派人把全国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派精选出来的著名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所刻图形亦反映该州山川名胜之状。九鼎象征九州,反映了全国的统一和王权的高度集中,显示夏王已成为天下之共主,是顺应“天命”的。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士,率上之滨,莫非王臣。”从此,九州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定鼎”,成为全国政权建立的代名词了。
公元前606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在整饬内政,兴修水利,厉行改革,国富兵强的形势之下,兴兵攻击陆浑之戎,逼近雒邑的郊外,周定王被迫派人为他举行慰劳欢迎之礼,庄王“问鼎小大轻重”,表明了他有灭周的野心。从此,后人将争夺政权,称之为“问鼎”。此后,关于九鼎的下落,史家众说纷坛,不一而足。
司马迁在他撰著的《史记》一书中,对九鼎的记叙,就有出入,前后不一。如:在周、秦二“本纪”中说,秦昭王五十二年(公元前二五五年),周赧王死,秦从雒邑掠九鼎人秦。但在《封禅书》中说:“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由后者分析,九鼎在秦灭周之前,即“宋之社亡”时,已经不见;那么,前者所述秦照王五十二年,秦从锥邑掠九鼎归秦,岂不是自相矛盾,令人费解!司马迁之后,东汉的著名史学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汉书》中,对九鼎之下落,采取兼收并蓄之法,收录了司马迁的上述两说,同时,又补充了一条史料,说是在周显王四十二年,即公元前327年,九鼎沉没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泅水之下。后来秦始皇南巡之时,派了几千人在泅水中进行打捞,毕竟是江水滔滔,元从觅处,只得徒劳而返。
到了清代,九鼎之下落更加难以考察寻觅。后代史家只能随意加以揣测了。王先谦在《汉书补注·郊把志》中认为:东周王室在衰落的过程中,已元力量保护自己。而战国时期各个实力雄厚的诸侯国,却虎视眈眈,力图统一中国,取周而代之。因此,象征王权和“天命所归”的九鼎,自然成为各诸侯必欲夺之的稀世国宝;加之此时周王室财政困难,人不敷出,于是销毁九鼎以铸铜钱,对外则诡称九鼎已不知去向,甚至说其中一鼎已东飞沉人泅水之中,免得诸侯国兴兵前来问鼎,自找麻烦,王光谦的说法虽似有理,但提不出任何一点史料加以证实,因此,是难以使人置信的。
纵观中国历代史籍,关于九鼎下落的材料虽多,但往往自相矛盾,提不出充分可靠的依据,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在地下埋藏的古物中,九鼎今天究竟是否还存在?在历史上,根据历代史书记载,它确实曾作为夏、商、周三代的镇国之宝。相传了二千年;并且,从未发现过古人关于它已销毁的历史记载。因此,九鼎的下落,至今仍是一个谜。或许,今后会有揭破这个千载之谜的一天,那可能也是九鼎重见天日之时。

秦国攻占周的都城后想把鼎运回到咸阳去,可是在运输途中落水丢失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这些国宝无情的被帝国主义切略者掳走了。或者下场也如圆明园。。

在大禹家地下。

在我家里当香炉


禹铸九鼎的结果
夏朝被商所灭之后,这九个鼎就迁之于商朝的都城毫邑。商朝为周朝所灭之后,九鼎又迁到了周朝的国都镐京。再后来,成王在洛阳地方营造新都,又先将九鼎安置在郏鄏(今河南洛阳县西)地方,其名谓之“定鼎”。直到战国末年,周朝为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所攻,取了九鼎,迁之于秦。搬迁途中,忽然有一...

中国的九鼎去哪里了
一个说法就是秦灭周后,九鼎被秦国迁徙到了咸阳;第二个说法就是九鼎早已搬到了宋国,后来在徐州沉没到了泗水之中。古代的徐州范围比今天大,包括山东南部一带。根据《国语》《史记》《左传》等史料记载,大禹曾经铸造过九鼎,是国家权力的最高象征。《史记》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之所以是九个鼎...

夏朝的九鼎到底去哪里了?历史上有什么线索?
根据《国语》《史记》《左传》等史料记载,大禹曾经铸造过九鼎,是国家权力的最高象征。《史记》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之所以是九个鼎,是因为当时有九州,每一个州的长官为牧,汉代叫做“州牧”。这里的九州应该是九个部落或者九个诸侯。九鼎就象征着大禹对九个诸侯的宗主...

禹铸九鼎的传说 大禹铸造的九鼎怎么消失了
夏朝由禹开始,传位到莱时,由于桀昏乱无道被成汤所灭。成汤便是商朝的第一个君王,相传他灭夏后,把夏的九鼎迁移到了商邑。商朝传到封王时,因暴虐而失民心。周武王乘机起兵伐封,灭商之后带着商朝的九鼎凯旋西归。不久,武王之子成王又把九鼎迁到镐京(今西安市郊),并举行了隆玉的“定鼎”仪式,...

西周时期为什么把象征着王权的九鼎置于洛阳,而不是镐京?
待铸造完成之后这九鼎便被置于都城阳城之中,代表着身居阳城的大禹是九州的主宰。自这之后九鼎就成为了王权的象征,基于这个象征意义,九鼎一般都位于都城内。所以待商汤灭亡夏朝之后,他也曾将九鼎搬迁至商朝新都城毫。不过商朝建立前期由于它政局尚且不稳的缘故国都在这之后还曾多次变更,后来直到盘庚上位...

既然“九鼎”真实存在,那么现在“九鼎”去了哪里呢?
周显王时,九鼎没于泗水下。后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权力象征与意义,亦曾屡次重铸九鼎,武则天 、宋徽宗也曾铸九鼎。应答时间:2020-12-1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

周朝灭亡,象征九州的九鼎去了哪里?
九鼎历来被视为王权的象征,是国家一统的体现,所以它在古时封建王朝的地位可以说举足轻重。这点也可以从秦时九鼎消失了踪迹后,女皇武则天和宋徽宗的铸鼎行为可见一斑。九鼎相传乃大禹治水成功后所铸,对于这一说法,《史记 封禅书》中有言:“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九鼎自夏禹建造后,历经商周两...

秦武王举的鼎现今在何处
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史记·封禅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

历史上九鼎现今何处?
九鼎,是我国夏朝禹之子启时铸造的。它是九只刻镂精美、气势庄重的青铜大鼎,体现了集中和至高无上,反映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昌盛。东汉的著名史学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汉书》中,对九鼎下落,有这样的说法:在周显王四十二年,即公元前327年,九鼎沉没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泅水之下。后来秦始皇南巡...

夏朝九鼎下落何方?
九鼎,是我国夏朝禹之子启时铸造的。它是九只刻镂精美、气势庄重的青铜大鼎,体现了王权的集中和至高无上,反映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昌盛,几千年来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传世之国宝,是我国青铜器时代的集中代表。从铸造工艺技术上看,它标志着中国的历史已结束了野蛮时代,进入了文明的时代。令人遗憾的...

江南区13553556444: 大禹九鼎现在放在什么地方? -
可郎复方:[答案] 《尚书·禹贡》:大禹铸造九鼎,以一鼎象征一州,并集九鼎于王城,为国家统一象征.自夏至周,九鼎由夏朝都城先后迁到商都亳京、周都镐京.周朝后期因战火频繁,九鼎神秘失踪,从此失传,现有复原品在国家博物馆.

江南区13553556444: 大禹造的九鼎哪去了? -
可郎复方: 公元前327年,九鼎沉没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泗水之下.后来秦始皇南巡之时,派了几千人在泅水中进行打捞,毕竟是江水滔滔,无从觅处,只得徒劳而返.

江南区13553556444: 大禹铸造的九鼎在历史中怎么消失的
可郎复方: 春秋时期秦国灭了二周,运送九鼎回咸阳.路上传说丢失到黄河里了.也有人说放在咸阳皇宫,被项羽运到彭城.也又说被秦始皇融化了.

江南区13553556444: 夏禹的九鼎现在在什麽地方?拜托了各位 谢谢 -
可郎复方: 那九鼎非常重大,从荆山搬到国都夏邑实在不易,几十万人夫,足足费了三四个月光阴方才迁到. 夏禹一看,阳鼎六个,阴鼎三个,上面的图书都非常精妙,遂对施黯及他手下的工匠师傅,一一优加慰劳、赏赐.后来夏都几经搬迁,九鼎也随之...

江南区13553556444: 大禹的九鼎去哪里了
可郎复方: 河中镇水去了

江南区13553556444: 中国历史上的九鼎现在再哪? -
可郎复方: 最早的九鼎大禹铸造,天子掌有,一直到战国末期,秦汉之后鼎就不再作为权利的象征而没有了.

江南区13553556444: 大禹铸造的九鼎现在存在吗? -
可郎复方: 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周显王时沉在了泗水中,后来也没打捞到.第二种说法是在秦始皇的墓中,秦始皇得到九鼎做了自己的陪葬!

江南区13553556444: 古代的九鼎究竟在哪 -
可郎复方: 九鼎,据传是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后,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金铸成九鼎,象征九州.商代时,对表示王室贵族身份的鼎,曾有严格的规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而皇储皇室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鼎大礼.因此,'鼎'很自...

江南区13553556444: 传国玉玺和大禹九鼎跑哪去了? -
可郎复方: ······ 大禹的九鼎在中原,因为问鼎中原嘛; ······ 至于传国玉玺嘛,,呃,,藏身在鼎中,找到九鼎就找到玉玺了,就是这样,相信我啦 ····

江南区13553556444: 号令天下的“九鼎”,后来凭空消失,被他融了做金人? -
可郎复方: 有可能被熔了做成了金人,因为九鼎不可能平白无故的消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