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的情感

作者&投稿:伯牙吾台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知道赤壁赋的每段的思想感情?~

不知道你问的是 前还是后赤壁赋
下面是前的翻译。


前赤壁赋[1]


苏 轼


壬戍之秋[2],七月既望[3],苏子与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风徐来[4],水波不兴[5]。举酒属客[6],诵明月之诗[7],歌窈窕之章[8]。少焉[9],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10]。白露横江[11],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12]。浩浩乎如冯虚风[13],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14],羽化而登仙[15]。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16]。歌曰:"桂棹兮兰桨[17],击空明兮溯流光[18]。渺渺兮予怀[19],望美人兮天一方[20]。"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21],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22],如泣如诉。馀音袅袅[23],不绝如缕[24]。舞幽壑之潜蛟[25],泣孤舟之嫠妇[26]。

苏子愀然[27],正襟危坐[28],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29]?"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30],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31],东望武昌[32];山川相缪[33],郁乎苍苍[34]。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3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36],舳舻千里[37],旌旗蔽空,酾酒临江[38],横槊赋诗[39],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40],驾一叶之扁舟[41],举匏樽以相属[42]。寄蜉蝣於天地[43],渺沧海之一粟[44]。哀吾生之须臾[45],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46]。知不可乎骤得[47],托遗响于悲风[48]。"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49],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50],而卒莫消长也[5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5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53],而吾与子之所共食[54]。"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55]。肴核既尽[56],杯盘狼藉[57]。相与枕籍乎舟中[58],不知东方之既白。

中华书局1986年排印本《苏轼文集》


【注释】

[1]这篇散文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当地人因音近亦称之为赤壁,苏轼知道这一点,将错就错,借景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2]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岁次壬戌。 [3]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日",十六日为"既望"。 [4]徐:舒缓地。 [5]兴:起,作。 [6]属(zhǔ 嘱):倾注,引申为劝酒。 [7]明月之诗:指《诗经·陈风·月出》,详见下注。 [8]窈窕之章:《月出》诗首章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窈纠"同"窈窕"。 [9]少焉:一会儿。 [10]斗牛:星座名,即斗宿(南斗)、牛宿。 [11]白露:白茫茫的水气。横江:笼罩江面。 [12]此二句意谓: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纵:任凭。一苇:比喻极小的船。《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如:往。凌:越过。万顷:形容江面极为宽阔。 [13]冯虚御风:乘风腾空而遨游。冯:通"凭"。虚:太空。御:驾御。 [14]遗世独立:出离尘世,超然独立。[15]羽化:道教把成仙叫作"羽化",认为成仙后能够飞升。登仙:登上仙境。 [16]扣舷:敲打着船边,指打节拍。 [17]桂棹(zhào 赵)兰桨:用兰、桂香木制成的船桨。 [18]空明:月亮倒映水中的澄明之色。溯:同"溯",逆流而上。流光:在水波上闪动的月光。 [19]渺渺:悠远的样子。 [20]美人:比喻内心思慕的贤人。 [21]倚歌:按照歌曲的声调节拍。 [22]怨:哀怨。慕:眷恋。 [23]馀音:尾声。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24]缕:细丝。 [25]幽壑:深谷,这里指深渊。此句意谓: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为之起舞。 [26]嫠(lí 离)妇:孤居的妇女。白居易《琵琶行》写孤居的商人妻云:"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这里化用其事。 [27]愀(qiǎo 巧)然:忧愁变色。 [28]正襟危坐:整理衣襟,严肃地端坐着。 [29]何为其然也:箫声为什么会这么悲凉呢? [30]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 [31]夏口:故城在今湖北武昌。 [32]武昌:今湖北鄂城县。 [33]缪:通"缭"(liǎo 了),环绕。 [34]郁:茂盛的样子。 [35]孟德之困于周郎:指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吴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击溃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周郎:周瑜二十四岁为中郎将,吴中皆呼为周郎。 [36]以上三句指建安十三年刘琮率众向曹操投降,曹军不战而占领荆州、江陵。方:当。荆州:辖南阳、江夏、长沙等八郡,今湖南、湖北一带。江陵:当时的荆州首府,今湖北县名。 [37]舳舻(zhú lú 逐卢):战船前后相接。 [38]酾(shī 师)酒:斟酒。 [39]横槊(shuò 硕):横执长矛。 [40]侣:伴侣,这里用作动词。麋(mí):鹿的一种。 [41]扁(piān 篇)舟:小舟。 [42]瓠(hù 户)樽:酒葫芦。 [43]寄:寓托。蜉蝣:一种朝生暮死的昆虫。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暂。 [44]渺:小。沧海:大海。此句比喻人类在天地之间极为渺小。 [45]须臾:片刻,时间极短。 [46]长终:至于永远。 [47]骤:突然。 [48]遗响:馀音,指箫声。悲风:秋风。 [49]逝者如斯: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往。斯:此,指水。 [50]盈虚者如彼:指月亮的圆缺。 [51]卒:最终。消长:增减。 [52]曾:语气副词。一瞬:一眨眼的工夫。 [53]是:这。造物者:天地自然。无尽藏(zàng 葬):无穷无尽的宝藏。 [54]食:享用。 [55]更酌:再次饮酒。 [56]肴核:荤菜和果品。既:已经。 [57]狼藉:凌乱。 [58]枕藉:相互枕着睡觉。


【提示】

这篇文章假托主客问答,表现了作者的心灵由矛盾、悲伤转而获得超越、升华的复杂过程。

文章可分为三部分。先由泛舟赏月写起,以极为优美的笔调展现出一幅人间仙境的图画;然后由超然之乐引导出悲凉的情感,以"客"的口吻慨叹英雄人物的兴亡幻灭,抒发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的悲哀;最后以"主"的口吻阐发恒久与变化、无穷与有限皆是相对的道理,提出消除外慕、冥于自然的解脱之道。

文章把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把深奥的道理寄寓在生动的形象之中,自然畅达,如行云流水,代表了苏轼美文的典型风格。

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受挫后的惆怅苦闷和抑郁心情,同时也显示出作者自我解脱的旷达胸襟

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受挫后的惆怅苦闷和抑郁心情,同时也显示出作者自我解脱的旷达胸襟。


赤壁赋中苏轼的感情基调的主体是什么
赤壁赋中苏轼的感情基调的主体 是悲伤,虽然诗歌的风格是豪放,但是并非感情基调。一般人认为是作者抒发自己面对厄运的一种旷达胸怀和悠远情志。其情感是“乐—悲—乐”。但从整个历史背景及作者写作心理上看,苏轼在赋中并没有真正地快乐过。其内心始终涌动着永远无法排遣的忧伤,其情感是“悲—乐(强为...

赤壁赋文学短评600字
3、从艺术手法上看,《赤壁赋》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苏轼运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了赤壁的壮丽景色,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情感与自然景物完美结合在一起,使得文章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4、从文化价值上看,《壁赋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反映了...

前后赤壁赋的感情和内容的不同
回答:《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比较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都是北宋著名作家苏轼的代表作,均入选中学或中师课本,也是学习中文的学生所要掌握的篇目。这两篇(首)作品,同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同是以赤壁为题,都写赤壁景色,都缅怀和赤壁有关的历史人物,然而细细品味这两篇(首...

破壁赋的诗意和注释
诗意:唱完气势豪迈的歌曲,便东渡日本,为挽救国家危亡而精心研读各种学问,十年的苦读是想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番大事,即使目的达不到,无法实现投海殉国也是英雄。注释:大江:宋代文学家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句。“大江”在这里泛指气势豪迈的歌曲。邃密:深...

破壁赋作者是谁?
【诗文】: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壁破,难愁蹈海亦英雄.【注释】:【注释】:此诗作于1917年,作者赴日留学前夕,时年19岁.一九一七年九月,周恩来为了投身到祖国的反帝反封建的洪流中去,毅然放弃在日本学习的机会,决定回国.周恩来日本回国前夕,他的同学好友张鸿诰等人为他饯行,请书赠...

怎样看待前赤壁赋中苏轼的人生态度
前赤壁赋是苏轼的一篇名作,历来为人们所传诵。文章写于元丰五年(1082),其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有三年,政治上抑郁苦闷,生活上比较贫困。作者在这篇赋中以自我排遣来解脱苦闷,全文五节按感情的起伏可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突出地写月夜泛舟欣赏奇妙的江山美景和御风“登仙”的超然之乐。接着,客人悲凉幽怨的洞箫声,引出...

寄上荆渚,因梦庐岳,乃图壁赋诗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寄上荆渚,因梦庐岳,乃图壁赋诗 [作者] 齐己 [朝代] 唐代 梦绕嵯峨里,神疏骨亦寒。觉来谁共说,壁上自图看。古翠松藏寺,春红杏湿坛。归心几时遂,日向渐衰残。《寄上荆渚,因梦庐岳,乃图壁赋诗》作者齐己简介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

赤壁赋 经常默写的名句
根据历年高考试卷,赤壁赋几乎一半的内容都是常考点。具体如下: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4...

古代汉语中赋的特点
壁赋》。从体裁形式看,《秋声赋》和《前赤壁赋》都 还保持“设论”一类汉赋的体制,既有主客答难的结构 形式,又吸取韩愈《进学解》的叙事性质,但扩大了叙 事部分,增加了写景抒情部分。而《后赤壁赋》则几乎 完全摆脱汉赋体制的影响,独创地构思了夜游赤壁、攀 登峰顶、泛舟长江及遇鹤梦鹤的情节。以这三篇为...

苏轼在中国书法中的地位?
中年遭贬黄州,其书随意命笔,随诗情的起伏而变化,感情说笔尖自然地流出,达到了艺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令人感叹不已。其时代表《黄州寒食诗》。苏轼楷书字体扁方,左疏右紧,或有讥者,黄庭坚则说“……此管中窥豹,不识大体,殊不知西施捧心而颦虽其病处,乃自成妍。”其行书《洞庭春色赋》...

柳南区17183259706: 赤壁赋作者的思想感情 -
于绍赛福:[答案] 心态豁达、胸襟开放则能参悟自然万物、通透古今人事,才能有“变”与“不变”的充满辨证法的哲学思考,才能有“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形式”的全新认识.《赤壁赋》就是这样表达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使文章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遂...

柳南区17183259706: 谁知道赤壁赋的每段的思想感情? -
于绍赛福: 不知道你问的是 前还是后赤壁赋 下面是前的翻译.前赤壁赋[1] 苏 轼 壬戍之秋[2],七月既望[3],苏子与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风徐来[4],水波不兴[5].举酒属客[6],诵明月之诗[7],歌窈窕之章[8].少焉[9],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

柳南区17183259706: 赤壁赋作者的思想感情 -
于绍赛福: 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受挫后的惆怅苦闷和抑郁心情,同时也显示出作者自我解脱的旷达胸襟

柳南区17183259706: 《赤壁赋》中作者情感如何变化?如何变化? -
于绍赛福:[答案] 这篇文章假托主客,表现了作者的心灵由矛盾、悲伤转而获得超越、升华的复杂过程.文章可分为三部分.先由泛舟赏月写起,以极为优美的笔调展现出一幅人间仙境的图画;然后由超然之乐引导出悲凉的情感,以"客"的口吻慨叹英雄人物的兴...

柳南区17183259706: 前赤壁赋表现什么样的情感?具体点 -
于绍赛福: 政治上的失意. 萧声哀怨. 人生无常,生命的短暂. 从苏轼的《前赤壁赋》可看出他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本文在语言风格方面,不像韩愈那样拗折奇警,也不像欧阳修那样平易流转,更重视通过捕捉意象,通过音声色彩的组合,来传达自己...

柳南区17183259706: Y 赤壁赋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于绍赛福:[答案] 政治上的失意. 萧声哀怨. 人生无常,生命的短暂. 从苏轼的《前赤壁赋》可看出他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

柳南区17183259706: 《赤壁赋》一文,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由乐专悲,又是怎样转悲为喜的? -
于绍赛福:[答案] 因听到犹如呜咽的箫声而悲

柳南区17183259706: 赤壁赋的内在情感变化过程是什么 -
于绍赛福:[答案] 前赤壁赋这篇文章假托主客,表现了作者的心灵由矛盾、悲伤转而获得超越、升华的复杂过程. 文章可分为三部分.先由泛舟赏月写起,以极为优美的笔调展现出一幅人间仙境的图画;然后由超然之乐引导出悲凉的情感,...

柳南区17183259706: 苏轼在赤壁赋中的情感变化以及情感变化的原因体现了苏轼什么样的情怀 -
于绍赛福: 苏轼与众友人观月色下江景,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一曲洞箫,凄切婉转,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是作者继而思辨道: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这表现了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最终表现了作者忘怀得失,胸襟坦荡.心情是一波三折,哲理是步步深入.求采纳

柳南区17183259706: 举例说明苏轼《前赤壁赋》一文的思想情感一定要举例说明 -
于绍赛福:[答案] 诗人信笔写来,心情闲适潇洒.在写了诗人和客人饮酒咏诗之后,诗人再写日出后的赤壁江景:白茫茫的薄雾浮起在宽阔的江... 诗人所写秋夜月下江景,反衬其澄澈无滓、洒脱无求的内心世界,《赤壁赋》所写的赤壁景写得空明柔美,反衬出了诗人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