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的资料

作者&投稿:舒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莎士比亚的资料~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被喻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他亦跟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Aeschylus)、索福克里斯(Sophocles)及欧里庇得斯(Euripides),合称为戏剧史上四大悲剧家。翻译家施咸荣于1964年前完成出版《莎士比亚全集》的准备工作,并于1978年出版,1980年施咸荣出版专著《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介绍莎士比亚的生平和年代、他的戏剧和艺术特色等。
  成就荣誉
  莎士比亚的戏剧大都取材于旧有剧本、小说、编年史或民间传说,但在改写中他注入了自己的思想,给旧题材赋予新颖、丰富、深刻的内容。在艺术表现上,他继承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英国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戏剧的三大传统并加以发展,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创造性革新。他的戏剧不受三一律束缚,突破悲剧、喜剧界限,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内心奥秘,从而能够塑造出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描绘了广阔的 、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以其博大、深刻、富于诗意和哲理著称。
  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为当时英国的舞台和观众而写作的大众化的戏剧。因而,它的悲喜交融、雅俗共赏以及时空自由 ,极力调动观众想象来弥补舞台的简陋等特点,曾在18世纪遭到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古典主义者的指摘,并在演出时被任意删改。莎剧的真正价值,直到19世纪初,在柯尔律治和哈兹里特等批评家的阐发下,才开始为人们所认识。然而当时的莎剧演出仍常被纳入5幕结构剧的模式 。19世纪末 ,W·波埃尔和H·格兰威尔·巴克强烈反对当时莎剧演出的壮观传统 ,提倡按伊丽莎白时代剧场不用布景的方式演出,以恢复其固有特点。
  17世纪始,莎士比亚戏剧传入德、法、意、俄、北欧诸国,然后渐及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对各国戏剧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并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交流的重要纽带和灵感源泉。
  中国从本世纪初开始介绍和翻译莎剧,1902年,上海圣约翰书院学生最早用英语演出《威尼斯商人》。1978年出版了在朱生豪译本基础上经全面校订、补译的11卷《莎士比亚全集》。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先后有65个职业和业余演出团体 ,以英 、汉 、藏 、蒙 、粤5种语言 ,文明戏、现代话剧、戏曲、广播剧、芭蕾舞剧 、木偶剧6种形式 ,共演出莎剧21部,包括了莎剧大部分重要作品。莎剧已成为中国中学、大学特别是戏剧院校的教材。莎剧的重要角色为中国演员的培养和提高开辟了广阔天地。
  莎士比亚给世人留下了三十七部戏剧,其中包括一些他与别人合写的一般剧作。
  莎士比亚在所有的文学人物中首屈一指。今天很少有人谈乔叟、维吉尔、甚至荷马的作品,但是要上演一部莎士比亚的戏剧,肯定会有很多观众。莎士比亚创造词汇的天才是无与伦比的,他的话常被引用,甚至包括从未看过或读过他的戏剧的人。况且他的名气也并非昙花一现。近四百年来他的作品一直给读者和评论家带来了许多欢乐。由于莎士比亚的作品已经接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因此在将来的许许多多世纪里也将会受到普遍欢迎,这一推测看来不无道理。
  在评价莎士比亚的影响时,读者应该这样考虑,如果没有他,就根本不会有他的作品(当然类似的论断适合于每一位文学艺术人物,但是这个因素在评价一般的艺术家的影响时看来并不特别重要)。
  据统计,莎士比亚用词高达两万个以上。它广泛采用民间语言(如民谣、俚语、古谚语和滑稽幽默的散文等),注意吸收外来词汇,还大量运用比喻、隐喻、双关语,可谓集当时英语之大成。莎剧中许多语句已成为现代英语中的成语、典故和格言。相对而言,他早期的剧作喜欢用华丽铿锵的词句,后来的成熟作品则显得更得心应手,既能用丰富多样的语言贴切而生动地表现不同人物的特色,也能用朴素自然的词句传达扣人心弦的感情和思想。
  虽然莎士比亚用英文写作,但是他是一位真正闻名世界的人物。虽然英语不完全是一种世界语言,但是它比任何其它语言都更接近世界语言。而且莎士比亚的作品被译成许多种文学,许多国家都读他的著作,上演他的戏剧。
  莎士比亚与世界图书与版权日:4月23日,对于世界文学领域是一个具有象征性的日子,因为威廉·莎士比亚在1616年的这一天去世。1995年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选择这一天,向全世界的书籍和作者表示敬意,鼓励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去发现阅读的快乐,并再度对那些为促进人类的社会和文化进步做出无以替代的贡献的人表示尊敬。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以及欧洲最重要的作家。他出生于英格兰中部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少年时代曾在当地文法学校接受基础教育,学习拉丁文、哲学和历史等,接触过古罗马剧作家的作品。后因家道中落,辍学谋生。莎士比亚幼年时,常有著名剧团来乡间巡回演出,培养了他对戏剧的爱好。1585年前后,他离开家乡去伦敦,先在剧院打杂,后来当上一名演员,进而改编和编写剧本。莎士比亚除了参加演出和编剧,还广泛接触社会,常常随剧团出入宫廷或来到乡间。这些经历扩大了他的视野,为他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早期,又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和艺术风格渐渐形成。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王权稳固统一,经济繁荣。莎士比亚对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人文主义理想充满信心,作品洋溢着乐观明朗的色彩。这一时期,他写的历史剧包括《理查三世》(1592)、《亨利四世》(上下集)(1597—1598)和《 亨利五世 》(1599)等9部。剧本的基本主题是拥护中央王权,谴责封建暴君和歌颂开明君主。比如,《亨利四世》展现的是国内局势动荡的画面,贵族们联合起来反叛国王,但叛乱最终被平息;王太子早先生活放荡,后来认识错误,在平定内乱中立下战功。剧作中,历史事实和艺术虚构达到高度统一。人物形象中以福斯塔夫最为生动,此人自私、懒惰、畏缩,却又机警、灵巧、乐观,令人忍俊不禁。
这一时期创作的喜剧包括诗意盎然的《仲夏夜之梦》(1596)、扬善惩恶的《威尼斯商人》(1597)、反映市民生活风俗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598)、宣扬贞洁爱情的《无事生非》(1599)和歌颂爱情又探讨人性的《第十二夜》(1600)等10部。这些剧本基本主题是爱情、婚姻和友谊,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表现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生活理想。与此同时,他还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等悲剧3部,作品虽然有哀怨的一面,但是基本精神与喜剧同。莎士比亚还写有长诗《维纳斯和阿多尼斯》(1592—1593)、《鲁克丽丝受辱记》(1593—1594)和154首十四行诗。
17世纪初,伊丽莎白女王与詹姆士一世政权交替,英国社会矛盾激化,社会丑恶日益暴露。这一时期,莎士比亚的思想和艺术走向成熟,人文主义理想同社会现实发生激烈碰撞。他痛感理想难以实现,创作由早期的赞美人文主义理想转变为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批判。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二时期(1601—1607),又称悲剧时期。他写出了《哈姆莱特》(1601)、《奥瑟罗》(1604)、《李尔王》(1606)、《麦克白》(1606)和《雅典的泰门》(1607)等著名悲剧。《奥瑟罗》中出身贵族的苔丝狄蒙娜不顾父亲和社会的反对,与摩尔人奥瑟罗私下结婚,表现了反对种族偏见的主题,而导致他们悲剧的原因不仅是奥瑟罗的嫉妒,而且是以伊阿古为代表的邪恶势力的强大。奥瑟罗临死前的清醒,包含着人类理性的胜利。《李尔王》中展现的则是一个分崩离析的社会,李尔王因为自己的刚愎自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主人公从具有绝对权威的封建君主变成了一无所有、无家可归的老人,人物命运和性格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最具特色。《麦克白》中,一位英雄人物由于内在的野心和外部的唆使,成为个人野心家和暴君。其悲剧意义在于,个人野心和利己主义可以毁灭一个原本并非邪恶的人物。总体而言,这些悲剧对封建贵族的腐朽衰败、利己主义的骇人听闻、金钱关系的罪恶和劳动人民的疾苦,作了深入的揭露;风格上,浪漫欢乐的气氛减少,忧郁悲愤的情调增加,形象更丰满,语言更纯熟。
1608年以后,莎士比亚进入创作的最后时期。这时的莎士比亚已看到人文主义的理想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实现,便从写悲剧转而为写传奇剧,从揭露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转向写梦幻世界。因此,这一时期又称莎士比亚的传奇剧时期。这时期,他的作品往往通过神话式的幻想,借助超自然的力量来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作品贯串着宽恕、和解的精神,没有前期的欢乐,也没有中期的阴郁,而是充满美丽的生活幻想,浪漫情调浓郁。《暴风雨》(1611)最能代表这一时期的风格,被称为“用诗歌写的遗嘱”。此外,他还写有《辛白林》和《冬天的故事》等3部传奇剧和历史剧《亨利八世》。

莎士比亚的作品从生活真实出发,深刻地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他认为,戏剧“仿佛要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马克思、恩格斯将莎士比亚推崇为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家,提出戏剧创作应该更加“莎士比亚化”。这是针对戏剧创作中存在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的缺点而提出的创作原则。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要求作家象莎士比亚那样,善于从生活真实出发,展示广阔的社会背景,给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提供富有时代特点的典型环境;作品的情节应该生动、丰富,人物应该有鲜明个性,同时具有典型意义;作品中现实主义的刻画和浪漫主义的氛围要巧妙结合;语言要丰富,富有表现力;作家的倾向要在情节和人物的描述中隐蔽而自然地流露出来。

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以及欧洲最重要的作家。他出生于英格兰中部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少年时代曾在当地文法学校接受基础教育,学习拉丁文、哲学和历史等,接触过古罗马剧作家的作品。后因家道中落,辍学谋生。莎士比亚幼年时,常有著名剧团来乡间巡回演出,培养了他对戏剧的爱好。1585年前后,他离开家乡去伦敦,先在剧院打杂,后来当上一名演员,进而改编和编写剧本。莎士比亚除了参加演出和编剧,还广泛接触社会,常常随剧团出入宫廷或来到乡间。这些经历扩大了他的视野,为他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早期,又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和艺术风格渐渐形成。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王权稳固统一,经济繁荣。莎士比亚对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人文主义理想充满信心,作品洋溢着乐观明朗的色彩。这一时期,他写的历史剧包括《理查三世》(1592)、《亨利四世》(上下集)(1597—1598)和《 亨利五世 》(1599)等9部。剧本的基本主题是拥护中央王权,谴责封建暴君和歌颂开明君主。比如,《亨利四世》展现的是国内局势动荡的画面,贵族们联合起来反叛国王,但叛乱最终被平息;王太子早先生活放荡,后来认识错误,在平定内乱中立下战功。剧作中,历史事实和艺术虚构达到高度统一。人物形象中以福斯塔夫最为生动,此人自私、懒惰、畏缩,却又机警、灵巧、乐观,令人忍俊不禁。
这一时期创作的喜剧包括诗意盎然的《仲夏夜之梦》(1596)、扬善惩恶的《威尼斯商人》(1597)、反映市民生活风俗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598)、宣扬贞洁爱情的《无事生非》(1599)和歌颂爱情又探讨人性的《第十二夜》(1600)等10部。这些剧本基本主题是爱情、婚姻和友谊,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表现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生活理想。与此同时,他还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等悲剧3部,作品虽然有哀怨的一面,但是基本精神与喜剧同。莎士比亚还写有长诗《维纳斯和阿多尼斯》(1592—1593)、《鲁克丽丝受辱记》(1593—1594)和154首十四行诗。
17世纪初,伊丽莎白女王与詹姆士一世政权交替,英国社会矛盾激化,社会丑恶日益暴露。这一时期,莎士比亚的思想和艺术走向成熟,人文主义理想同社会现实发生激烈碰撞。他痛感理想难以实现,创作由早期的赞美人文主义理想转变为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批判。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二时期(1601—1607),又称悲剧时期。他写出了《哈姆莱特》(1601)、《奥瑟罗》(1604)、《李尔王》(1606)、《麦克白》(1606)和《雅典的泰门》(1607)等著名悲剧。《奥瑟罗》中出身贵族的苔丝狄蒙娜不顾父亲和社会的反对,与摩尔人奥瑟罗私下结婚,表现了反对种族偏见的主题,而导致他们悲剧的原因不仅是奥瑟罗的嫉妒,而且是以伊阿古为代表的邪恶势力的强大。奥瑟罗临死前的清醒,包含着人类理性的胜利。《李尔王》中展现的则是一个分崩离析的社会,李尔王因为自己的刚愎自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主人公从具有绝对权威的封建君主变成了一无所有、无家可归的老人,人物命运和性格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最具特色。《麦克白》中,一位英雄人物由于内在的野心和外部的唆使,成为个人野心家和暴君。其悲剧意义在于,个人野心和利己主义可以毁灭一个原本并非邪恶的人物。总体而言,这些悲剧对封建贵族的腐朽衰败、利己主义的骇人听闻、金钱关系的罪恶和劳动人民的疾苦,作了深入的揭露;风格上,浪漫欢乐的气氛减少,忧郁悲愤的情调增加,形象更丰满,语言更纯熟。
1608年以后,莎士比亚进入创作的最后时期。这时的莎士比亚已看到人文主义的理想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实现,便从写悲剧转而为写传奇剧,从揭露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转向写梦幻世界。因此,这一时期又称莎士比亚的传奇剧时期。这时期,他的作品往往通过神话式的幻想,借助超自然的力量来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作品贯串着宽恕、和解的精神,没有前期的欢乐,也没有中期的阴郁,而是充满美丽的生活幻想,浪漫情调浓郁。《暴风雨》(1611)最能代表这一时期的风格,被称为“用诗歌写的遗嘱”。此外,他还写有《辛白林》和《冬天的故事》等3部传奇剧和历史剧《亨利八世》。
莎士比亚的作品从生活真实出发,深刻地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他认为,戏剧“仿佛要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马克思、恩格斯将莎士比亚推崇为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家,提出戏剧创作应该更加“莎士比亚化”。这是针对戏剧创作中存在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的缺点而提出的创作原则。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要求作家象莎士比亚那样,善于从生活真实出发,展示广阔的社会背景,给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提供富有时代特点的典型环境;作品的情节应该生动、丰富,人物应该有鲜明个性,同时具有典型意义;作品中现实主义的刻画和浪漫主义的氛围要巧妙结合;语言要丰富,富有表现力;作家的倾向要在情节和人物的描述中隐蔽而自然地流露出来。



  莎士比亚简介
  英国诗人,剧作家莎士比亚于1564年出生在英国的斯特拉福城,他有浓厚文化基础,但没读过大学。18岁时与一位26岁女子结婚,未满21岁时有了三个孩子。3年之后去伦敦,成了演员,剧作家。
  30岁时开始走红;34岁时家庭经济宽裕,艺术取得成功,被公认为新崛起的剧作家。此后的10年之内,莎士比亚写下了许多优秀剧本,其中有《裘力斯·凯撒》、《哈姆莱特》、《奥瑟罗》、《麦克白》、《李尔王》等。
  莎士比亚独自生活在伦敦的20年中,他的妻子一直住在斯特拉福。近40岁时,莎士比亚才回到斯特拉福,1616年去世,活了整整52岁。
  莎士比亚写了约38个剧本,其中包括他与别人合写的小剧本,还写过154首14行诗,3或4首长诗。鉴于莎士比亚才华横溢,成就非凡,名扬天下,笔者认为不把他的名字列入这百人名单是没有道理的。此外,把他排在这个位置,也并不是低看他的成就,而是考虑到文学艺术人物,一般说来,对人类历史没有极大影响。宗教领袖、科学家、政治家、探险家、哲学家或发明家,则常常在各个方面对人类生活的发展造成影响,比如科学的进步对政治、 经济问题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并且也影响到了宗教信仰、哲学观念和艺术发展。
  看来莎士比亚是所有文学家中无与伦比的杰出天才。当今很少有人去读维吉尔,荷马的作品,但只要有上演莎士比亚剧目的晚会,观众必然拥挤,就连没有读过或看过他的剧作的人,也能够背上几句台词。在过去的近400年中,莎士比亚的剧作为许多读者或观众带来了兴奋和乐趣,可以预见,他的作品在未来的几个世纪仍将受到人们欢迎。
  虽然莎士比亚只用英文写作,但他却是世界著名人物。他的大部分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他的剧作在许多国家上演。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英国维洛那城。凯普莱特大人的女儿朱丽叶和蒙太古大人的儿子罗密欧一见钟情。不顾家族的仇恨,坠入爱河。他们不顾两个家庭的强烈反对私定终身。后因罗密欧失手杀人,被逐出维洛那城。朱丽叶为逃避家人安排的婚约,他在好心的芝伦斯神父的帮助下假死。潜回城的罗密欧不明真相,喝下毒药倒在朱丽叶的身边。当朱丽叶醒过来时发现罗密欧快死了,她便毅然用短剑结束自己生命。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赏析
  http://www.pep.com.cn/200503/ca643819.htm

  读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http://www.chinateaching.cn/html/ywjx/yyjx4/19015.html

  图片:
  http://www.edudo.com/ziyuan/0606/200661170224.asp


谁有萨斯比亚的资料的?(急用!!!)
莎士比亚(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 公元1564年4月23日生于英格兰斯特拉福镇-1616年5月3日(儒略历4月23日),英国著名剧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生平 伟大的英国剧作家、诗人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生于英国中部瓦维克郡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其父约翰...

莎士比亚是怎么样成为名人的
一、他的异于常人的天才秉赋。莎士比亚的确是个天才,一般的考证都认为他文化程度不高,也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和教育。二、坎坷身世,让一种人破罐破摔,让另一部分迎难而上,历尽苦难、经历丰富,让他更能见识到芸芸众生的苦难,让他能够更加勤奋地创作,让他的作品中闪动着真实的感情、来自生活而又...

大文学家作家芝士比亚的代表作有哪些?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奥瑟罗》 《亨利八世》 《科利奥兰纳斯》《理查三世》 《罗密欧与朱丽叶》 《裘力斯·凯撒》《理查二世》 《亨利五世》 《威尼斯商人》《亨利六世上篇》 《亨利六世中篇》 《亨利六世下篇》《亨利四世上篇》 《亨利四...

莎士比亚为什么如此痛恨犹太人???
1, 犹太人会做生意,比较有钱,欧洲大陆的那些富商犹太人很多。而且基督教的教义是不许放高利贷的,否则要下地狱。犹太教教义就没这个说法,所以基督教徒比较憎恨犹太教徒。因为在欧洲传统文化里,放高利贷的都是恶魔。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里面的夏洛克和欧也妮葛朗台,基本都被作者给塑造成了恶魔的形象 2,...

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我想从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充实自 ...
回答:书到用时方恨少。小朋友,你能这么喜欢是个好事情。 哲学家 佛朗西斯 培根对知识学问推崇备至。 出自他笔端的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经常为人所用,激励着人们不懈地探求知识,增长学问。 他还十分精当地指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 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

评价下莎士比亚的《暴风雨》 ?
这是莎 士比亚晚期创作思想的体现。喜剧式的结局表明作者对人们之间的和解、对 人类道德的进步和美好未来的信心。至于如何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如何 处理现实中的丑恶面,在悲剧如 《哈姆莱特》中,主人公要挺身而出,把罪 恶扫清,而现在莎士比亚赋予主人公的不是悲剧英雄所有的反抗精神,而是 大度...

埃塞俄比亚人质事件背景资料
12月20日,伊斯兰法院联盟对过渡政府发起攻击,随后埃塞俄比亚公开表态介入。25日,埃塞俄比亚战机轰炸了反政府武装基地,其机械化部队正向首都摩加迪沙推进。过渡政府发言人表示同意埃塞俄比空军打击恐怖分子据称藏匿武器的地方。居民们描述了城市中空无一人的恐慌情景,以及当地粮食被抢夺的现象。据称冲突已致...

比亚勇士神兽介绍
最后,我们来到高级装甲型晶码兽——比亚勇士神兽,它是金刚铠兽的巅峰,全身装备威猛的金刚铠甲,仿佛冰峰战士一般冷酷。它的绝招“暴风传奇”则象征着创造宇宙奇迹的力量。主人公亚奇,一个12岁的超生物兴趣研究小组成员,外表冷峻,内心热情。起初他并不擅长交际,但在面对危险时,伙伴们的无私援助和晶...

有没有落士比亚这个人?
落士比亚估计就是莎士比亚,因为这个人是英国人,英文人名翻译成中文,不同的人翻译也就不同,不稀奇,等你读到大学你就知道,高中物理化学数学课本里面的人名在大学课本里面翻译和高中的翻译也不一样!!

埃塞俄比亚营结果
黎明时分,一场激烈的战斗在上甘岭上演。韩国军队与埃塞俄比亚营联手对志愿军阵地发起了攻势。然而,出乎埃塞俄比亚士兵的预料,志愿军的反击力量强大而致命。在经历了几个小时的联合国军飞机和大炮的狂轰滥炸后,埃塞俄比亚营并未能预料到志愿军的火力之猛。在这场长达七个小时的恶战中,埃塞俄比亚营...

南宫市19874937430: 威廉·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诗人) - 搜狗百科
郑刻欣松: 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英:Hamlet)、《奥赛罗》(英:Othello)、《李尔王》(英:King Lear)、《麦克白》(英:Mac Beth).著名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As you ...

南宫市19874937430: 莎士比亚活了多少岁 -
郑刻欣松: 1、莎士比亚活了52岁! 莎士比亚1564年4月23日出生于沃里克郡艾汶河上的斯特拉特福镇. 1616年4月23日,正当他52岁生日那天,与世长辞了.25日,他的遗体埋葬在斯特拉福圣三一教堂的祭坛下面.2、莎士比亚生平资料: 1564年4月23...

南宫市19874937430: 威廉莎士比亚的生平有哪些介绍? -
郑刻欣松: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年)是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许多诗歌. 莎士比亚出生在英格兰的一个小镇,少年时...

南宫市19874937430: 莎士比亚是谁,?
郑刻欣松: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以及欧洲最重要的作家.他出生于英格兰中部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少年时代曾在当地文法学校接受基础教育,学习拉丁文、哲学和历史等,接触过古罗马剧作家的作品.后因家道中落,辍学谋生.莎士比亚幼年时,常有著名剧团来乡间巡回演出,培养了他对戏剧的爱好.1585年前后,他离开家乡去伦敦,先在剧院打杂,后来当上一名演员,进而改编和编写剧本.莎士比亚除了参加演出和编剧,还广泛接触社会,常常随剧团出入宫廷或来到乡间.这些经历扩大了他的视野,为他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南宫市19874937430: 求莎士比亚的简介【简单一点的】 -
郑刻欣松: 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罗诗力说〉(1908年2月)称莎翁为“狭斯丕尔”)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南宫市19874937430: 莎士比亚是什么?
郑刻欣松: 廉·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世界最杰出的大文豪.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沃里克都斯特拉特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七岁上学,十六岁时因家境贫困而辍学.二十二岁时他离开家乡独自来到伦敦.最初在剧场里看马、做杂役,1588年前后开始创作剧本. 莎翁一生写下了不可胜数的剧本和诗歌,流传下来的有三十七部戏剧、两首长诗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被同时代的戏剧家称为“时代的灵魂”.而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其十四行诗也被称为奉献给世界的“不朽的绝唱”. 1616年,莎翁逝世.巧合的是,他的生卒同为4月25日.

南宫市19874937430: 莎士比亚简介 -
郑刻欣松: 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高峰期.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接下来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包括《哈姆雷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并与其他剧作家合作.在他有生之年,他的很多作品就以多种版本出版,质量和准确性参差不齐.1623年,他所在剧团两位同事出版了《第一对开本》

南宫市19874937430: 急要:莎士比亚的资料
郑刻欣松:威廉·莎士比亚(英文: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儒略历1616年4月23日或公历1616年5月3日,华人社会亦常尊称为莎翁),被许多人认为是英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最杰出的诗人和剧作家,也是西方文艺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全世界卓越的剧作家之一.他被誉为英国的民族诗人和“艾芬河的吟游诗人”(或直接称为“吟游诗人”).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8部剧本、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和其他诗作.

南宫市19874937430: 求莎士比亚的详细资料
郑刻欣松: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 --- 1616年4月23日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思想家、作家、戏剧家,诗人.1564年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他曾经在“文法学校”读书,后因父亲破产,中途辍学.21岁时到伦敦剧院工作,很快就登台演戏,并开始创作剧本和诗歌.他创作的大部分是诗剧,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够详细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