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家乡本土文化而出名的名人有哪些啊?

作者&投稿:晁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家乡名人~

说起名人,同学们一定会想到那些战斗英雄、劳动模范,或是作家、画家、企业家、科学家,还有歌星、影星、球星等等。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今天我要说的是我的奶奶。
奶奶六十来岁,个子不算高。脸上布满了皱纹,一笑起来皱纹就更深了。虽然奶奶长得并不出众,可她扎出的扫把却个个漂亮得很。
奶奶每年都要种扫把苗子用来扎扫把,因为每年总是有一些人找奶奶帮他(她)们扎。还有一些人也想学,奶奶就会毫不吝啬地教她,直到把她教会为止。
说到这儿,有人可能会问:“你奶奶这手艺是跟谁学的?”其实,奶奶的这个手艺并不是跟谁学的,而是她看别人扎,她自己也很好奇,回家自学的。后来慢慢就学会了。
其实,做扫把也不是很难。先把扫把苗子晒干,种子去掉,再把它的外皮剥掉,用锤子把杆子锤开,然后用绳子把它扎成扫把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一点,一定要扎紧,否则很容易散掉。
有一次,我跟奶奶在聊天。我突发奇想,问:“奶奶,你刚开始学扎扫把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呀?”奶奶说:“有啊。”我说:“那你给我说说吧。”奶奶说:“好。有一天,我正在扎扫把,突然,用东西把杆子梳开的时候,那东西上面有一颗钉子松掉了。我一梳,把手都割破了。”我说:“那你有没有想过不学了?”奶奶说:“这点小困难算什么?我跟本就没有想过。”我说:“哦。”突然之间,我真有些佩服奶奶呢。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名人”——奶奶。


 我的家乡是安徽,那里的名人就像银河中的星星,数不胜数。邓稼先就是星星群中的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
  邓稼先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但仍然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破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把许多年轻人“挡”在了试验基地的门口。自己不顾生命危险,毅然走进试验基地研究。
  1948年,邓稼先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在普渡大学当研究员。有人劝他留在美国,但邓稼先婉言谢绝了。1950年10月,他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和二百多位专家学者一起回到国内。一到北京,他就同他的老师王淦昌教授以及彭桓武教授投入中国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建设,开设了中国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工作的崭新局面。
  邓稼先在获奖时的颁奖词是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师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我也想赞叹他:“默默无闻多年,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当中国的第一枚导弹爆炸,蘑菇云升起,世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邓稼先!”


家乡的名人 我的家乡青岛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城市。说起家乡的名人,真是数不胜数,每当想起他们为家乡做出的贡献,就一定会为自己是一个青岛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在众多的家乡名人中,最为人所耳熟能详的,无疑是全国劳动模范——许振超。 许振超,出生于1950年,初中毕业,1974年进青岛港工作。曾先后荣获青岛市劳动模范,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有突出贡献工人技师,省自学成才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全国交通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被誉为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 许振超的“无声响操作无声响操作无声响操作无声响操作”,偌大的集装箱放入铁做的船上或车中,居然做到了铁碰铁,不出响声,这是许振超的一门"绝活"。 "一钩准一钩准一钩准一钩准"是许振超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开门机时的创造。"一钩净一钩净一钩净一钩净"是许振超的又一项发明…… 2004年6月21日,温总理亲自接见许振超。 许振超是位创新的探索者,他的认识很朴素:我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有一身的"绝活儿"。这些"绝活"可以使我成为一名能工巧匠,这是时代和港口所需要的。就是凭籍着这样的一种信念,许振超的"技术口袋"里的"绝活"愈来愈多了。 我爱我美丽的家乡,更爱我家乡的名人。

卖麻团的老人 卖麻团了,卖麻团了……"又是这该死的叫卖声把我从梦中吵醒,不用说,现在是五点三十分,离我该起床的时间还有半小时。 不知怎地,就在最近,我们这来了一个卖麻团的老头子,他每天五点半的时候就开始叫卖了,无论是平时,还是周末;无论是晴天,还是刮风下雨,都雷打不动。每天都是他搅乱了我的好梦,我本应在六点起床,这时候被他吵醒,让我睡又不敢睡,起又不想起,只好在床上翻来覆去,白白浪费半小时的时光,别提有多难受了,为此我对这个卖麻团的十分痛恨,听到这个叫卖声就头痛心烦,不知在心里恶狠狠地骂过他多少次了。 然而直到有一天,我对这个卖麻团的老爷爷的看法,一下子改变了。 那是一个很晴朗的星期天的早晨,我照例还是被这可恶的叫卖声吵醒,我用被子紧紧捂住头,心里别提有多狠这老头了,难得有这么一个休息日,也不让人好好睡个懒觉,真是可恶!忽然,在声声刺耳的叫卖声中,传来了一声又一声百灵鸟的啼鸣声,清脆悦耳,宛转悠扬,我的心不禁一动,反正也睡不着,不如出去看看早晨的景色,顺便看看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老人,手艺究竟如何,于是我掀开被子,麻利地穿了起来。 我拿了点零钱,走出家门,嘿,好晴朗的天哟,天空一碧如洗,阳光灿烂,我的心一下子也开朗起来。我顺着叫卖声找寻那位卖麻团的老人,远远就看见一个老人被一大群孩子围着,我心想,怪不得天天来叫卖,原来生意不错。我赶忙紧走几步,走近一看,心中不由得有些吃惊,我心中卖麻团的是一个全身沾满油污、邋遢龌龊的人,没想到眼前的这位老人他穿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军装,却上下整洁得体,显得干练精神。我暗暗产生了几分好感,递过手中的零钱,说:"给我来两只。"老人一手接过钱,另一只手拿起一双筷子和一只方便袋,夹出两只麻团放到袋子里温和地说:"小心,拿好。"我接过来,拿出一只,咬了一口,真是又香又脆,口感极佳,味道好极了,我不禁对他喜欢起来,细细地打量着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留下道道岁月刻磨的皱纹,身体硬朗,脸上始终对孩子洋溢着可亲的笑容,怪不得孩子围了一大圈,怪不得孩子这么愿意吃,怪不得天天来叫卖……我满怀惬意吃着麻团往回走…… 谁知刚走了几步就被老人叫住了,我的心不由得"咯噔"一下,心想我不是刚付过钱吗,怎么,想讹我?我心中刚升起的对他的好感一下子风吹云散,荡然无存了,我愤怒地转过身,刚想发作。谁知这位老人从口袋里掏出四块半钱递给我,歉意地对我说:"小同学,刚才忙,没功夫找你钱,实在对不住。"我莫名其妙,他忙说:"你给了我五块钱。"我恍然大悟,原来因为着急,没在意错把五块当成五角了,望着老人递过来的钱,想起自己头脑里的念头,我的脸红一阵白一阵,不知怎么办才好,老人看到我这样,关切地问:"小同学,怎么啦?哪儿不舒服?"我无言以对,我真恨我自己,我怎么能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这样一位用辛苦劳动养活自己的老人呢?我忙把老人递过的钱又伸了过去,说:"没什么,全买了。"老人将剩下的麻团全给了我,说:"多两只,免费赠送。"我说什么也不肯收,可老人笑呵呵地说:"这就算是亏本大甩卖,买五赠一吧。"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望着老人越来越远的背影,我对他产生了无比的敬意,我的心中也不禁感慨万分:平时所接触的小商小贩们,他们都是以次充好,以少充多,欺骗顾客,人与人之间哪有什么诚信?今天,这个老人为我上了生动的一课,人间需要诚信,更要爱惜诚信!

胡适,胡雪岩,王茂荫,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南宋学者朱熹、理学代表程颢、程颐

沈从文啊,他的小说《边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还有他笔下的湘西文化


家乡文化竟包括哪些文化家乡文化介绍
2、文化遗产: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3、土特产文化:指某地特有的或特别著名的产品。广义的土特产,不仅包含...

家乡的历史文化作文
家乡的历史文化作文1. 成都,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以其经济开放而闻名。她钟灵毓秀,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令人向往。青城山,风景如画,烟雾变幻,是一座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名山。成都不仅拥有湖光山色的自然美

家乡的特色有哪些?
如果你家乡的文化背景及特色比较丰富,那么可以把这些线索串连起来,向别人展示自己家乡的特色文化。另外,你也可以通过网络或者书籍来了解有关家乡的信息,有很多“老乡会”或者网站,人们会在那里分享家乡的历史及文化,你也可以借此机会对家乡有更深的认识 对自己家乡的美食进行介绍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美食...

以新绛文化为题写作文
新绛文化对当地人民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首先,新绛文化是当地人民凝聚力的重要来源。由于新绛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使得当地居民对自己的家乡充满了自豪感和归属感,进而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和身份认同。其次,新绛文化对于传承和发展本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许多当地的艺术工作者将新绛文化作为源泉和灵感...

家乡文化竟包括哪些文化?
什么是家乡文化?这个问题一看,就会给人带来温暖和亲切。"热源"和"亲源“就来自"家乡文化"这四个字。家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份精神上心理上甚至行为习惯上无法割舍的固守和依赖。因为那里是生你养你的地方。那里的山水林田路,那里的寺庙道观,房舍桥梁,牌坊古建,那里的风俗习惯,乡规民约,...

你们家乡春节都有哪些习俗啊
春节是所有中国人心中最热闹,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下面我就给你介绍我的家乡,广东的春节习俗,都说广府文化是一种很有画面感的东西,在我的介绍下,我相信你肯定可以唤起内心深处的春节记忆,感受到这份绵延不绝的文化根脉。 广东春节习俗 1、祭灶王爷 据民间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

家乡春节的民俗文化手抄报 春节民俗手抄报
10. 春节文化习俗手抄报:关于春节家乡习俗的介绍,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传统。11. 春节的风俗手抄报:春节的风俗活动丰富多彩,如放鞭炮、拜年、吃团圆饭等,都是春节的重要内容。12. 春节风俗手抄报初中:本土的春节民俗手抄报不仅适合学生学习,也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了解春节文化。13. 春节...

家乡的风俗作文怎么写?
第三,家乡的美食也是一大特色。这里的特色菜式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比如口味鲜美的酸汤鱼、口感酥脆的油炸小吃等等。此外,我们的饮食习惯也有一些独特之处,比如早餐时常常会喝粥,午餐和晚餐则会搭配米饭和多样的小菜,让人回味无穷。最后,家乡的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这里有着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品,...

家乡民风民俗存在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家乡民风民俗存在的主要理由是: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家乡民风民俗存在的主要理由是: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

你的家乡有哪些有趣的风俗文化?
最有趣的风俗就是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会去走百病,拿着香一路走一路插到庙里。

毕节地区17593646001: 你的家乡曾经出过哪些文化名人?请你去查阅相关资料,较详细到介绍一位. -
丁邢乐凡: 徐志摩

毕节地区17593646001: 我家乡的文化名人我的家乡位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钟灵毓秀,我想知道自
丁邢乐凡: 山西文化名人分类大全 {山西名将列表} 前 秦:李 牧 汉 代:卫 青、霍去病、关 羽 北 朝:独孤信、斛律光、刘武周 唐 代:尉迟恭、薛仁贵、张 巡 宋 代:李 筠、王全斌、...

毕节地区17593646001: 家乡文化名人有哪些 安徽黄山 -
丁邢乐凡:古时代的历史名人有,胡适,胡雪岩,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王茂荫,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南宋学者朱熹、理学代表程颢、程颐、清代学者戴震 近代工程技术专家詹天佑...

毕节地区17593646001: 介绍一位家乡山东的名人 -
丁邢乐凡: 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

毕节地区17593646001: 家乡的名人(山东)作文 急用 - --!!!!! -
丁邢乐凡: 我家乡的名人—诸葛亮 说起家乡山东,那可是一个人才众多的地方,有著名的教育家孔子,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其中我最崇拜的就是诸葛亮了.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字孔明,人称卧龙.他住在...

毕节地区17593646001: 介绍一下家乡的“名人”!· -
丁邢乐凡: 我家乡的名人 在我的家乡有一位捏泥人的老人,他就是——张爷爷. 他一身陈旧的中山装,一顶老式的鸭舌帽,一张黝黑而又饱经风霜的脸. 张爷爷经常坐在村子里的大柳树下,他的面前摆着一个大木箱子,上面摆着各色各样的泥人,什...

毕节地区17593646001: 介绍家乡的名人,比如“养鸡大王”什么的.好的话给你悬赏金!!!!!! -
丁邢乐凡: 在我的家乡,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养鸡大王”,他曾经是大都市里一个不起眼的保安,但他从小就有着不屈服命运的志气.几年来,他通过自己的双手辛勤地努力,从大都市回到家乡,历经了许多次失败,最后靠养鸡致富,他,就是我的大伯. ...

毕节地区17593646001: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这里的名人有哪些 -
丁邢乐凡: 亳州市:华佗(东汉末年);曹操(三国时期);夏侯玄(三国时期)涡阳:老子(春秋时期);蒙城:庄子(战国时期). 阜阳市:吕蒙(三国时期)管仲(春秋时期). 六安市:舒城:周瑜(三国时期). 淮北市:桓谭(两汉时期). 宿州市:嵇康(魏晋时期)稽含(魏晋时期) 滁州市:定远:鲁肃(三国时期) 巢湖市:庐江:王蕃(三国时期) 等等...... 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毕节地区17593646001: 介绍家乡的名人我的家乡在阜阳 -
丁邢乐凡: 管仲( ?-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颍上人.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 管仲牙力荐,为齐国上卿(...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