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天时地利人和的事例

作者&投稿:达奚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事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事例有:赤壁之战、将相和、六出祁山、淝水之战、牧野之战。
1、赤壁之战
当时曹操统一北方,底定中原,雄兵百万,夺取荆襄,更兼挟天子以令诸侯,手下谋士众多,战将如云,横槊赋诗,骄横不可一世,大有一战荡灭孙刘,甫定江南之势,可谓占尽天时。同时占据长江北岸,也拥有一定地利优势。东吴兵力仅有十之二三,能依托者,唯长江天险和训练有素的水军,最终能以弱胜强,也就是凭借长江和水军的优势,火攻奏效。更为主要的,东吴内部开始时为曹军气焰所震慑,力战还是降曹,主张不一,但所幸的是孙权不仅意志坚定,而且统一思想,联刘抗曹,最终双方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战胜曹军。

2、将相和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而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定让他下不了台。”
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事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相见。后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后两人和好开始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

3、六出祁山
诸葛亮为了复兴汉室,克定中原,可谓做了充足的准备。首先,他在外交上稳住了与东吴的联盟关系,并准确抓住了曹魏新帝登基,政局不稳的绝好时机。其次,他通过数年与民的休养生息,积攒了足够的军粮和兵丁,并全面扫除了西南少数民族的隐患。
他抓住了叛将孟达的反复心理和其在曹魏的关键地位,成功转移了司马懿等人的注意力。在做好这三项万全的准备之后,他才正式发动了第一次北伐,兵出祁山。
在首次北伐中,由于诸葛亮准备充分,打了曹魏一个措手不及,再加上孟达叛变,使司马懿不能左右兼顾。故而蜀汉一出汉中便势如破竹,迅速攻陷了安定、南安、天水三郡,将西凉半数之地全拿到了手中。后来司马懿平定孟达,赶到长安,诸葛亮又巧妙利用他与曹真的不合,使其不能尽全力,再加上他成功收服了名将姜维,便成功使曹魏陷入了不敢动也不能动的局面。
但无奈的是,在后续的对战中,马谡因为自负,丢了街亭,终致北伐失败,诸葛亮虽挥泪斩了马谡,也不得不退兵回到了汉中。
再在后来的几次北伐当中,诸葛亮又都因为敌将的拒收不出,粮草不济等原因,陆续无功而返。直到最后一次出祁山,诸葛亮本与孙权约定与东西两方共同出兵,无奈孙权不善打仗,没过多久便大败而回。
诸葛亮虽在上方谷成功困住了司马懿,差点就结束了司马氏的性命,无奈天不遂人愿,一场大雨救了司马懿。诸葛亮心知再也无法引出司马懿,便又草草撤了兵。只是这次撤兵,他并未回返成都,而是继续在渭水西岸屯田,做起了长久战的准备。
司马懿知道自己用兵敌不过诸葛亮,更险些在上方谷丧命,所以无论蜀军怎么挑衅,他就是坚守不出。后来,他又从蜀军使者口中了解到了诸葛亮的作息、饮食状况,推测诸葛亮命不长久,就更加坚定坚守的战略。最终,诸葛亮因为事必躬亲,积劳成疾,病死在了五丈原军中,彻底结束了他充满传奇的一生。

4、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5、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牧野之战中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经典智慧的战争理论,在20世纪的近代战争中,屡次得到了现实的证明!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引人注目的前苏联对法西斯德国的卫国战争!德军企图通过闪电战,继续在苏俄广褒的国土上称霸披靡。希特勒妄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进攻,摧毁苏联的意志和抵抗。战争中期德军却发现举步为艰,苏联人民顽强不屈的抵抗住了德军的前进步伐,特别是当苏联恶劣严寒、冰冻无比的冬天来临以后,水土不符的德军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后勤补给也陷入了失控状态。缺吃少穿的德军已经丧失了战斗力。而此时的苏联红军,却利用地理优势和天生的耐寒能力,对强弩之末的德军发动了声势壮大的反攻战役!苏联全国军民万众齐心、众志成城,终于取得了这场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胜利!并且同盟军一道,解放了被法西斯蹂躏的欧洲各国!消灭了不可一世、罪恶滔天的希特勒法西斯政权。

人和:1.刘备一开始便不该讲荆州托付给关羽,关羽是个怎样的人就不说了,其性格决定了其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的命运。2.在荆州被占关羽命丧的情况之下,刘备应该忍辱负重联合孙权对抗曹操而不是倾举国兵力进攻孙吴,毕竟曹操才是他最大的敌人。3.进攻孙吴之后刘备在战争初期屡战屡胜最终孙权派人言和并归还荆州将关羽张飞的杀人凶手交由刘备处理,刘备应该乘势收手,既宣扬了国威为其弟报了仇又夺得了荆州。 地利:1.刘备应该极重视汉中和荆州两地,汉中地接魏国边境,靠近长安,而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进可以威胁魏国安危退可以包蜀汉平安,荆州东连孙吴北扼曹魏,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向北边直接可以威胁魏都许昌向东可以顺流直下攻取东吴,当国力强盛时可以从汉中荆州两路出兵魏国,一路进攻西都长安一路进攻都城许昌,两路大军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就像一把钳子一样会把魏国大的首尾不能相顾,最终难逃失败的命运。 人和:这个不用多说,刘备人和思想的核心就是联合孙权,曹魏占据了当时最富裕人口最繁盛的北方,实力雄厚,只有联合孙权才能与之较高低。另外,刘备占据的西蜀西边有羌族南边有蛮族,处理好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也很重要,这些少数民族虽然不明开化但天性剽悍善战,相处得好可以借他们的力量进攻魏国必定事倍功半,处理的不善则必定会吃大苦头,一旦羌族被曹魏收买,蜀国则势危。 天时忘了说,其实无所谓天时,天时这个东西不好把握,对于西蜀的天时就是魏国国内最不顺的时候,比如部将叛乱(降魏蜀将孟达),自然灾害(旱灾蝗灾水灾地震);比如农民起义;比如皇帝驾崩,新王即位...天时这个东西是可以人为创造的,历史上的成功的反间计不可胜数


天时地利人和是什么意思
《天时地利人和》是孟子写的一篇文章。作战中,有利的时令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形不 如得人心。成功之路中,天时地利人和为三要素,它涵盖了成功之路的一切,天时是成功之路的伯乐、机遇;地利是成功之路的环境、条件;人和是成功之路的综合实力(成功的关键)。

草船借箭的天时地利人和分别是什么
草船借箭的天时指的是有利于作战的时令,地利指的是有利于作战的地理位置,人和指的是人心所向内部团结。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内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鲁肃帮忙,...

天时地利人和分别是什么意思?
天时地利人和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涉及成功与否的多个因素。以下是这些概念的详细解释:1. 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这句话出自《荀子·王霸篇》。在这里,“天时”指的是农民在正确的时间进行农作,以充分利用自然规律。“地利”涉及选择和利用肥沃的...

人人天时地利人和是什么意思
1、(绝对)天时,指绝对超高强的能力、实力、权力、势力及把柄等。2、(相对)地利,指地理、职位(身位)上的相对优势。3、人心,即人之心意(包括自己的);(独立)人和,即人心之总和、绝数人共认可的事理。

天时地利人和是什么意思1
天时、地利、人和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

天时地利人和什么意思
天时地利人和的意思是指古时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心的向背。【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膑兵法月战》:“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示例】咸渊想了一会,道:‘行兵须要天时、地利、人和。为今之计,地利、人和倒用不着了,是要...

成功要的是天时地利人和是什么意思
成功的关键要素可以用中国古代军事理念“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这个理念源自《孟子·公孙丑下》和《孙膑兵法·月战》,强调了三个关键因素在实现目标中的作用:首先,"天时"指的是外部环境中的有利条件,包括当前的政策法规、适用的规章制度以及所处的法律环境。这些外部因素为个人或组织的成功提供了合法性...

天时地利人和是什么意思?
指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心的向背。例子:咸渊想了一会,道:行兵须要天时、地利、人和。为今之计,地利、人和倒用不着了,是要讲天时了。清·刘璋《斩鬼传》第八回。出处:这一概念出自《孟子_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意思是有利的气候条件不如有利的地理条件,有...

作战时,"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要性排序为下面哪一项
重要性排序为人和、地利、天时。《天时地利人和》是孟子写的一篇文章。作战中,有利的时令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形不 如得人心。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

天时地利人和比喻什么?
比喻如下:其字面意思是上天赐予你的时间或机遇。实际上比喻恰当的时间难得的机遇。“天时”指农时有些指指尖兵作战的时机、气候等。“地利人和”指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心的向背。天时、人和相合,说这件事因缘际会。简介:《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膑...

临泽县13299613165: 有什么天时地利人和的事例 -
弘高奇谷:[答案] 人和:1.刘备一开始便不该讲荆州托付给关羽,关羽是个怎样的人就不说了,其性格决定了其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的命运.2.在荆州被占关羽命丧的情况之下,刘备应该忍辱负重联合孙权对抗曹操而不是倾举国兵力进攻孙吴,毕竟曹...

临泽县13299613165: 天时,地利,人和有关的历史故事 -
弘高奇谷: 孟子出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三里之城,七里 之郭②,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 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③非不深也,兵革(4)非 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⑤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6)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7)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8)之;多助之至,天 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9)不战,战必胜 矣.”

临泽县13299613165: 天时、地利、人和的故事 -
弘高奇谷: 草船借箭是天时 十面埋伏是地利 勾践灭吴可以算人和

临泽县13299613165: 谁能列举两个关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故事
弘高奇谷: 1.各界奥运会上,东道主国家体育代表团都取得很好的成绩,乃天时地利人和也. 2.淝水之战 东晋时,谢安、谢玄败苻坚于淝水.之所以以弱胜强,实乃天时地利人和之使然.

临泽县13299613165: 结合历史或现实,举出一个有关于“人和”的事例. -
弘高奇谷:[答案]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膑兵法·月战》:“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刘备吧,虽然没地盘,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多次被人追着打,但有人和啊,手下人忠心耿耿,团结在以刘备为...

临泽县13299613165: 结合历史或现实,举出一个有关于“人和”的事例. -
弘高奇谷:[答案]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膑兵法·月战》:“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刘备吧,虽然没地盘,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多次被人追着打,但有人和啊,手下人忠心耿耿,团结在以刘备为中心...

临泽县13299613165: 谁能列举两个关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故事不用太具体要古 -
弘高奇谷: 1. 淝水之战 东晋时,谢安、谢玄败苻坚于淝水.之所以以弱胜强,实乃天时地利人和之使然.2. 官渡之战:和上面差不多3. 沙俄与拿破仑的战争:沙俄靠的就是寒冷这一天时以及在熟悉的环境下以前处于防御方的地利,还有人民抵御侵略的人和

临泽县13299613165: 有关天时地利人和的典故 -
弘高奇谷: 《苟子·王霸篇》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 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 孟子也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

临泽县13299613165: 关于人和的事例 -
弘高奇谷:[答案] 天时不如地利——古典散文名篇赏析之一《天时不如地利》是《孟子·公孙丑》中的一章.《孟子》的出现,是古典散文从章到篇的划时代的作品.孟子是一个“好辩”之士,所以不管是义正词严的说理文也好,高谈雄...

临泽县13299613165: 关于天时、地利、人和的事例
弘高奇谷: 诸葛亮草船借箭,是天时,武王伐纣是人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