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以后,太阳已经向北移动,为什么大小寒天气反而更冷?

作者&投稿:丁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冬至后太阳向北移动,天气反而越来越冷?~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不同于其他节日,冬至是一个兼具了人文和自然双重内涵的节气。首先,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冬至,是我国民间流传已久的传统佳节,这也大多数人对它的认识。其次,从天文角度来说,冬至是太阳在这一天运行到了冬至点(黄经270°)的时候。那么,为什么冬至后太阳向北移动,天气反而变得越来越冷?

冬至后的地球逐渐接近近日点
众所周知,地球围绕太阳进行运转的无形轨道,其实并不是一个正圆形,而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形。其特殊的轨道特征产生了两个特殊的点,它们分别是地球与太阳位置最近的近日点,以及地球和太阳位置最远的远日点。而冬至之后,地球的实际运行位置便是和近日点越来越近。
地球会在每年一月初的时候经过近日点,此时地球和其母恒星太阳之间的距离小与1个天文单位,大约为1.46亿公里;而每年的7月初,则是地球经过远日点的时间,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又会比一个天文单位长一点,大约是1.52亿公里的样子。
为什么距离近了天气却冷了?
放眼整个太阳系,围绕太阳进行公转的星球并不是只有地球,每个星球的偏心率又存在较大差异。事实上,只有那些绕太阳公转、且具有较高偏心率的星球,才可能因为行星移动到了近日点后给星球上的温度带来较大影响。而地球运转轨道的离心率太小,并且,位于近日点的地球还会以比平时更快的速度进行移动。
其次,我们可以直接将地球位于近日点和远日点之间的距离进行比较,前者1.46亿公里的距离和后者1.52亿公里的距离,大约只相差了0.06亿公里。将这个差值放在地日的平均距离来看,这样微小的距离差异,当然不会让地球接收到的太阳热量因此而发生太大的变化。

之所以北半球会从夏至开始变得天气炎热,是因为地球赤道平面和轨道平面间23.5度的夹角,直射北回归线的太阳让北半球拥有了更多热量倾斜。当地球位于近日点的时候,地球的北半球是冬季、南半球是夏季;当地球位于远日点的时候,地球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
简而言之,地球上的温度高低,并不会因为地球靠近近日点而变得温暖,也不会因为地球接近远日点而变得更加寒冷。因为,地球上的一年四季,跟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值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而是始于地轴本身的倾斜。

地日距离影响两个半球冬季的长度
就像刚刚说到的那样,地球上四季的形成,始于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轴是倾斜的,我们经历的冬天,也没有因为地球靠近近日点而变得温暖。但是,由于地球存在着每年一月都会运行到近日点这一现象,从而导致了南半球的冬季会比北半球的冬季少出5天的时间。
偏离恒星的另一个地球半球只能接收到较少的阳光,而这两个半球的位置互换周期大约是6个月左右的时间。因此,地球的两个半球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差异性,当指向太阳的半球正值夏季的时候,那么另一个稍微偏离太阳的半球便正是寒冬时节。北半球的冬至,代表的是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最低点、一年中时间最短的一天,以及冬季的开始。

开普勒运动定律表示,绕行物体总是会在相等的时间里扫除同等大小的区域。换而言之,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变化,会导致地球的运行速度也随之而改变。位于近日点时的地球运行速度(北半球冬至和春分之间的时间)会比位于远日点的时候(南半球冬至和春分之间的时间)速度略快一些。而这两个半球在该段时间的差异,则大约为5天左右。

关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位置关系
太阳是整个太阳系中当之无愧的核心天体,不管是大家熟悉的八大行星,还是其他小行星和彗星这样的星体,它们都会从不同的距离尺度上围绕太阳进行公转。在围绕公转的所有星体里面,其中与太阳距离位置最近的运行轨道,当属水星大约4700万公里的椭圆轨道。
而距离最远的奥尔特云中的物体,则大约与太阳相距15万亿公里左右。那么,我们的地球和太阳之间到底有多远?我们可以将地球和奥尔特云进行比较。事实上,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行轨道大约是149597870公里,这比奥尔特云近了大约10万倍左右。而天文领域中常用到的天文单位,其实指的就是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值。

当我们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运动的时候,其经过的每一个点在同一个平面上形成了封闭曲线。也就是大家现在所了解到的,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形状公转轨道,而太阳的位置就在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并且,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位置,其实并不是太阳的中心处,而是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公共质量中心。
为什么很多人都对此并不了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太阳相比太过渺小,前者质量仅为后者的三十三万分之一左右。与此同时,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公共质量中心,与很多人以为的太阳中心也只相距450千米的样子。与太阳本身70万千米左右的半径相比,这个微小的距离差简直不值一提。这便是为什么,即使很多人将地球的公转活动视为地球围绕太阳中心运行,也没有跟实际情况相差太远的根本原因。

简单总结一下:
1.即便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会从冬至之后开始变得越来越近,但这并不会让正值冬季的人们感受到温度的上升。
2.虽然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不会带来太大的温度变化,但由于地球会在靠近太阳和远离太阳时以不同的速度进行移动,从而导致了北半球的冬季比南半球多出5天左右。
3.地球的椭圆公转轨道上,之所以会形成近日点(地球靠近太阳)和远日点(地球远离太阳),本质上是因为地球的运转轨道是椭圆形,且拥有较小的轨道偏心率。

冬至时值阳历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黄经为270度。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所以冬至在我国历代也称为"日短""日短至"。冬至过后,我国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地球和太阳的距离以及我们和太阳所形成的角度,影响了我们所感受到的温度,之所以冬至过后地球离太阳越来越近,我们反而感觉到越来越冷,就是因为角度出了问题,接受不到太阳光,正面的照射自然会变得越来越冷。

地理上有些常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7月比较远,音乐比较近,冬至是在12月22日冬至过后,地球将逐渐向太阳靠近,也就是说距离会越来越近,但是地球上的温度变得越来越低了,准确的说是我们北半球的位置,温度变得越来越低了,因为地球还存在公转的同时会进行自转,也就是形成了我们的四季状态变化。到了冬至过后,我们才会觉得越来越冷。

冬至过后是在北半球变得越来越冷,但是南半球恰恰相反,南半球没有那么冷,我们国家的冬至也只是24节气里面的规律,其他国家并不见得认可我们的24节气歌,因为24节气歌是在黄河流域我们的古代劳动人民所形成的一种气候对农时的一个把握的歌谣,其他国家不见得适用,尤其是南半球的国家,因为他们的气候和我们恰恰相反,所以我们这特别冷的时候,他们那会特别热,我们这夏天的时候他们是冬天。

地球和太阳的距离越来越远,就会变得越来越冷,距离越近就会变得越来越热,这是从地球整体受热的角度来说,但是地球本身存在一定的自转,然后我们北半球和太阳的这个角度发生了问题,它是非垂直照射的相应情况,太阳给我们地球的温度我们不能接收到太多,发生了相应的能量损失,我们自然就会感觉比较冷。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不同于其他节日,冬至是一个兼具了人文和自然双重内涵的节气。首先,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冬至,是我国民间流传已久的传统佳节,这也大多数人对它的认识。其次,从天文角度来说,冬至是太阳在这一天运行到了冬至点(黄经270°)的时候。那么,为什么冬至后太阳向北移动,天气反而变得越来越冷?

冬至后的地球逐渐接近近日点

众所周知,地球围绕太阳进行运转的无形轨道,其实并不是一个正圆形,而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形。其特殊的轨道特征产生了两个特殊的点,它们分别是地球与太阳位置最近的近日点,以及地球和太阳位置最远的远日点。而冬至之后,地球的实际运行位置便是和近日点越来越近。

地球会在每年一月初的时候经过近日点,此时地球和其母恒星太阳之间的距离小与1个天文单位,大约为1.46亿公里;而每年的7月初,则是地球经过远日点的时间,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又会比一个天文单位长一点,大约是1.52亿公里的样子。

为什么距离近了天气却冷了?

放眼整个太阳系,围绕太阳进行公转的星球并不是只有地球,每个星球的偏心率又存在较大差异。事实上,只有那些绕太阳公转、且具有较高偏心率的星球,才可能因为行星移动到了近日点后给星球上的温度带来较大影响。而地球运转轨道的离心率太小,并且,位于近日点的地球还会以比平时更快的速度进行移动。

其次,我们可以直接将地球位于近日点和远日点之间的距离进行比较,前者1.46亿公里的距离和后者1.52亿公里的距离,大约只相差了0.06亿公里。将这个差值放在地日的平均距离来看,这样微小的距离差异,当然不会让地球接收到的太阳热量因此而发生太大的变化。

之所以北半球会从夏至开始变得天气炎热,是因为地球赤道平面和轨道平面间23.5度的夹角,直射北回归线的太阳让北半球拥有了更多热量倾斜。当地球位于近日点的时候,地球的北半球是冬季、南半球是夏季;当地球位于远日点的时候,地球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

简而言之,地球上的温度高低,并不会因为地球靠近近日点而变得温暖,也不会因为地球接近远日点而变得更加寒冷。因为,地球上的一年四季,跟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值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而是始于地轴本身的倾斜。

地日距离影响两个半球冬季的长度

就像刚刚说到的那样,地球上四季的形成,始于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轴是倾斜的,我们经历的冬天,也没有因为地球靠近近日点而变得温暖。但是,由于地球存在着每年一月都会运行到近日点这一现象,从而导致了南半球的冬季会比北半球的冬季少出5天的时间。

偏离恒星的另一个地球半球只能接收到较少的阳光,而这两个半球的位置互换周期大约是6个月左右的时间。因此,地球的两个半球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差异性,当指向太阳的半球正值夏季的时候,那么另一个稍微偏离太阳的半球便正是寒冬时节。北半球的冬至,代表的是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最低点、一年中时间最短的一天,以及冬季的开始。

开普勒运动定律表示,绕行物体总是会在相等的时间里扫除同等大小的区域。换而言之,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变化,会导致地球的运行速度也随之而改变。位于近日点时的地球运行速度(北半球冬至和春分之间的时间)会比位于远日点的时候(南半球冬至和春分之间的时间)速度略快一些。而这两个半球在该段时间的差异,则大约为5天左右。

关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位置关系

太阳是整个太阳系中当之无愧的核心天体,不管是大家熟悉的八大行星,还是其他小行星和彗星这样的星体,它们都会从不同的距离尺度上围绕太阳进行公转。在围绕公转的所有星体里面,其中与太阳距离位置最近的运行轨道,当属水星大约4700万公里的椭圆轨道。

而距离最远的奥尔特云中的物体,则大约与太阳相距15万亿公里左右。那么,我们的地球和太阳之间到底有多远?我们可以将地球和奥尔特云进行比较。事实上,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行轨道大约是149597870公里,这比奥尔特云近了大约10万倍左右。而天文领域中常用到的天文单位,其实指的就是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值。

当我们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运动的时候,其经过的每一个点在同一个平面上形成了封闭曲线。也就是大家现在所了解到的,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形状公转轨道,而太阳的位置就在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并且,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位置,其实并不是太阳的中心处,而是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公共质量中心。

为什么很多人都对此并不了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太阳相比太过渺小,前者质量仅为后者的三十三万分之一左右。与此同时,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公共质量中心,与很多人以为的太阳中心也只相距450千米的样子。与太阳本身70万千米左右的半径相比,这个微小的距离差简直不值一提。这便是为什么,即使很多人将地球的公转活动视为地球围绕太阳中心运行,也没有跟实际情况相差太远的根本原因。

简单总结一下:

1.即便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会从冬至之后开始变得越来越近,但这并不会让正值冬季的人们感受到温度的上升。

2.虽然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不会带来太大的温度变化,但由于地球会在靠近太阳和远离太阳时以不同的速度进行移动,从而导致了北半球的冬季比南半球多出5天左右。

3.地球的椭圆公转轨道上,之所以会形成近日点(地球靠近太阳)和远日点(地球远离太阳),本质上是因为地球的运转轨道是椭圆形,且拥有较小的轨道偏心率。



大阳只是其中一个影响天气的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大气运动,如北方来的冷空气。在大小寒这段时间里,冷空气持续南下,甚至有越来越强的趋势,所以天气会更冷。只有等到大阳带来的热量蒸发足够的暖空气与之抗衡里,天空才会开始转暖!

您好:

======================= ===================================
虽然从冬至开始阳光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但北半球天气还没有转向暖和。因为这时北方“积聚”的冷空气还在持续南下。多出这点日光照射还不足以与之抗衡。所以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要到小寒。大寒。

这就和一天中最热的时间不是正午是差不多的道理。过了正午12点太阳虽然偏了一点。但热量还在增加。所以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一般要到午后2点左右。=======================================================================


60°N纬线上昼夜分布情况
春分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到了夏至这一天(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纬归线上,北半球的白天最长,黑夜最短,北纬66.5度处(包括整个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夏至以后,太阳直射点又逐渐南移,北半球白天开始渐渐缩短,黑夜慢慢变长。到了秋分(9月23日前后),太阳...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别是几月几日,太阳分别照射在什么地方
春分是3月21日;夏至是6月22日;秋分是9月23日;冬至是12月22日。春分太阳直射赤道、夏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直射赤道、冬至直射南回归线。春分和秋分因为太阳直射赤道,所以南北半球昼夜相回等,夏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冬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

想象作文《那时候,没有了太阳》400字
太阳已经50亿岁了.它度过了漫长的前半生,已经进入了中年时期.现在,它容光焕发,华光四射,率领着太阳家族中的一切成员居住在银河系中. 据天文学家估计,太阳的寿命是100亿岁.那就是说,太阳还能够活上50亿年. 那么,太阳将怎样度过它的后半生呢? 50亿年以后,它变成了什么呢? 太阳的中年时期是一个相对...

30亿年后太阳还是现在的太阳吗?地球上还会有生命吗?
虽然,太阳会有上述的自然变化,但30亿年之后仍然掌控着太阳系,仍然能向太阳系持续散发出光和热以及尘粒流物质,仍然孕育着太阳系万物的诞生与壮大。因此,30亿年后的太阳还是现在的太阳。另一个方面,30亿年后的地球和地球环境仍然存在,虽然,到那时地球的质量与体积会比目前增殖到约为6~8万倍,已...

冬至是每年的哪一天?
冬至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稍快,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间比直射北半球的时间约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季节变迁的其中一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

太阳已燃烧46亿年,将来烧尽时,地球的命运会如何?
但如果人类文明真的能够延续到50亿年以后,我们还用得着为人类担心吗?人类肯定早已经离开地球,离开太阳系,甚至离开银河系了! 所以,不要去考虑50亿年之后的事了,还是把“亿”字去掉,多去考虑考虑50年之后的事情吧! 相对于地球的命运,其实我们更关心的是人类的命运。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是一样吗?现在来说,确...

详解一下夏至日
回答: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夏至日那天,整个地球上除北极点和南极圈内的极夜地区外,所有地点的日出方向都是从东北方开始的,在西北方落下。 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各地昼最长, 夏至日太阳直射光线侧视图 [1]夜最短。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方,白昼越长,黑夜...

太阳会不会灭亡
演化 太阳是在大约45.7亿年前在一个坍缩的氢分子云内形成。太阳形成的时间以两种方法测量:太阳目前在主序带上的年龄,使用恒星演化和太初核合成的电脑模型确认,大约就是45.7亿年。这与放射性定年法得到的太阳最古老的物质是45.67亿年非常的吻合。太阳在其主序的演化阶段已经到了中年期,在这个...

太阳的寿命?
太阳成分主要由氢气组成。在大量氢气产生的引力挤压下,太阳内核的一小部分区域一直在进行着核聚变反应,太阳内核每秒将6亿多吨氢元素聚变成氦元素,同时伴随有大量能量的释放,相当于每秒钟10亿颗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能量。如今太阳氢气的核聚变反应已经进行了45亿年,剩下的氢气燃料还可以维持50亿年。

太阳的寿命有多长呢
膨胀后,首先会吞没距离太阳最近的水星,然后依次是金星、地球,大约膨胀到火星轨道附近时,表面温度会降至1500℃左右。而此时,太阳内部氦聚变为碳的反应已经结束了,内核成为一个巨大的碳球,温度达到数千万度。按照太阳质量计算,碳不会再继续聚变了,内部不再产生能量,于是,内核继续收缩。当外层气体在...

会东县17517319777: 冬至之后太阳直射点已经向北移了,为什么 -
王利胆康: 这是因为从冬至开始虽然阳光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但北半球天气还没有转向暖和.因为这时北方“积聚”的冷空气还在持续南下.多出这点日光照射还不足以与之抗衡.所以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要到大寒.这就和一天中最热的时间不是正午是差不多的道理.过了正午12点太阳虽然偏了一点.但热量还在增加.所以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一般要到午后2点左右.

会东县17517319777: 冬至之后太阳直射点已经向北移了,为什么反而更冷进入数九了呢? -
王利胆康:[答案] 这是因为从冬至开始虽然阳光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但北半球天气还没有转向暖和.因为这时北方“积聚”的冷空气还在持续南下.多出这点日光照射还不足以与之抗衡.所以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要到大寒. 这就和一天中最热的时间不是正午是差不...

会东县17517319777: 为什么冬至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移动,天气却越来越冷? -
王利胆康: 冬至时值阳历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黄经为270度.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所以冬至在我国历代也称为"日短""日短至".冬至过后,我国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会东县17517319777: 冬至过后,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逐渐向北移,为何北半球温度比起以前气温更低? -
王利胆康:气候变化会有一个迟滞性,就好比物理学里的惯性,你垂直往上扔一块石头,石头的速度一直在减少,但石头却还在上升,直到速度减为零,这时达到最高点,之后才会向下掉. 对于北半球来说,冬至之后日照逐渐增强,但并不能立即弥补温度的流失,只有等到日照带来的热量增强到刚好弥补温度流失的时候,也就是中国农历里所说的“三九天”,大概在冬至之后的18天—36天,气温降到最低.之后日照强度继续增强,带来的热量大于了温度流失,气温才会开始回暖.

会东县17517319777: 为什么冬至后,北半球更冷了?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然后开始逐渐往北移动,既然往北移动,那么北半球的太阳光更多了,为什么却更冷了? -
王利胆康:[答案] 冬至日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时间最短,但是冬至日的温度不是最低.这是因为,当太阳直射点移至南半球的时候北半球的温度开始一点点降低,北半球的降温是一个持续缓慢的过程,冬至日,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时候地球的...

会东县17517319777: 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 可是为什么 -
王利胆康: 这是大气环流的原因. 在冬至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已经到了最南方,北方因为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是一年中最少的时段,北方空气的温度是最低的.但由于大气环流的原因,冷空气向南流动有一个滞后期,时间大约是30天左右.所以,直到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了,北半球最冷的时段才开始.要到大约30天后,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北半球气候才会开始慢慢变暖. 就像是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已经到了最北方,但北半球最暖的时间段却是在7月的道理是一样的.

会东县17517319777: 为什么冬至日以后天越来越长? -
王利胆康: 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开始逐渐变长,正午太阳高度也逐渐升高.所以,有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即太阳高度角 )为90度的地点,是地...

会东县17517319777: 为什么过了回归线还继续变?大家都知道太阳只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运动,但为什么,冬至以后太阳因该会往北了,天气因该变温软的,但为什么会继续变冷... -
王利胆康:[答案] 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热容体,其中:土壤、水系的作用最大.冬至之后,太阳光照逐渐增加,温度缺不会迅速回升,反而可能是继续下降,这是由于全球的大气环流作用,北方的寒流继续南下,抵消了本地由于光照增加的气温回升效应.总体来说,就是...

会东县17517319777: 东至过后,太阳已经向北回归线移动,可是为什么北方会越来也冷呢? -
王利胆康: 如果仅从太阳位置考虑,那么理论上是这样的:地球在白天吸收太阳的热量,晚上在散发热量,冬天北方白天短黑夜长,散发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天气就越来越冷.冬至之后,黑夜开始变短,白天开始变长,但仍旧是黑夜长白天短,地面吸...

会东县17517319777: 造成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南北移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王利胆康:[答案] 因为地轴与黄道面不是垂直的(黄赤交角),所以在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直射点就会在一年中从冬至后向北移动,夏至后向南移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