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民风民俗

作者&投稿:人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根据中国的饮食民风民俗进行概括与总结分析~

中国饮食文化是有着长远历史,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具体如下:
1、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2、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中国的饮食文化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外,还要搭配用餐的氛围产生的一种情趣,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
3、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扩展资料:
中国饮食习俗特色:
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这和中国文明开化较早和烹调技术的发达有关。中国人的饮食历来以食谱广泛、烹调技术的精致而闻名于世。史书载,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的厨师,一个瓜能变出十种式样,一个菜能做出几十种味道,烹调技术的高超,令人惊叹。
在饮食方式上,中国人也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聚食制。聚食制的起源很早,从许多地下文化遗存的发掘中可见,古代炊间和聚食的地方是统一的;
炊间在住宅的中央,上有天窗出烟,下有篝火,在火上做炊,就食者围火聚食。这种聚食古俗,一直至后世。聚食制的长期流传,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
在食具方面,中国人的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筷子,古代叫箸,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在殷商时代,已经使用筷子进食。筷子一般以竹制成,一双在手,运用自如,即简单经济,又很方便。许多欧美人看到东方人使用筷子,叹为观止,赞为一种艺术创造。
实际上,东方各国使用筷子其源多出自中国。中国人的祖先发明筷子,确实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饮食文化

民俗风情之饮食——烤全羊
整羊整牛,也称全羊、全牛,是蒙古人款待贵宾的传统礼仪。 自古以来,蒙古人就有吃整羊、喝马奶酒和给远征人携带绵羔羊熟肉条的习惯。元世祖忽必烈登基,建造白色大蒙古包,用整羊招待来客和祭礼神祗。

最隆重的席面,有整牛、珠玛、整羊三种,主要取其完整、齐全之意。 礼献整牛,除了祭祀牺牲,一般只取牛的某一部位,比如说,为65岁以上老年人祝寿,仅象征性地献上牛乌查(蒙古族叫乌古查,即牛羊软肋脊肉)。珠玛,又分为立式珠玛,也就是最讲究的整羊,其特点是褪毛、带皮、烤制。整羊席不象珠玛那样精制,其特点是去皮、煮制。礼献整羊也象献整牛一样,根据不同需要和对象,采取不同方式。有时献上完整的羊肉,有时献羊的某一部分。春节时招待亲朋好友和贵宾时,把熟羊头放在大方木盘中间,周围摆满各种奶食品和点心端上,是隆重礼仪。 整牛、整羊、珠玛的加工方法,各地不尽一致,但必须保证食品的完整,避免损坏皮肉。 整羊的摆法;羊头必须向着主宾。在宴会上用整羊招待客人时 ,一般要唱赞歌敬酒三巡 ,当宾客们开始唱和时,再斟一杯酒,诵献整羊的祝辞。专门向执刀割肉、招待客人的人敬酒一杯之后,主人请席间长者先动刀。那位执刀招待,蒙古语称“浑都格其”。长者接过蒙古刀,在羊头的前额划个“十”字,从羊的脑后、嘴角两边、两个耳朵、两个眼眶、脖颈、硬腭上割下几块肉,再把羊头转向主宾。主宾端起羊头回赠主人。主人端过一个空盘,接过羊头和长者割下的部位肉,摆在佛龛前敬佛。接着用专用的蒙古刀,从羊乌查的右侧、左侧切出长条薄片,左右交换放置。割羊乌查前半部时,刀刃向外。如此切割三次之后,分节卸下其它骨头(过席的羊乌查只能切一刀),由阳面转圈后,退回去放入肉汤里热,然后上桌进餐。退下整羊后,上肉汤。 礼献整羊时,通常安排专人献祝辞。诵祝前,要向祝辞人敬酒一杯。祝辞人用无名指蘸酒弹酹,然后举杯祝辞。诵祝辞的姿势:老年人坐着,中年人单腿跪着,年轻人站着。祝辞内容因人、因事、因地区不同而各异。比如有一则祝辞唱 道:“博格多成吉思可汗,迎娶花容光焕发月貌的孛尔贴只斤夫人。宰一只花脸的羯绵羊,装在水晶盘里招待贵宾 是成吉思汗定下的礼制,是蒙古人待客的传统,是忠厚和贞洁的标志,是至诚心意的象征。” 大家斟一杯酒互相唱和 。诵祝辞人说一声“结!”(请用刀)。并举杯继续祝福唱道;“按着老规矩敬献,请各位都来品尝。遵循旧风俗奉献,请各位都来举觞。” 再斟一杯,众人回敬唱和。之后,祝辞人接着说:“结!”



民俗风情之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大会,是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的蒙古、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人民的盛大集会。“那达慕”是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娱乐”或“游戏”。每年夏、秋季节举行。大会期间,各地农牧民骑着马,赶着车,带着皮毛、药材等农牧产品。成群结队的汇集于大会的广场。并在会场周围的绿色草原上搭起白色蒙古包。
“那达慕”在蒙古族人民的心中,古老而又神圣。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记载“那达慕”活动的是1225年用畏兀儿蒙文(古蒙古文)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在这篇石刻中说:成吉思汗为了庆祝征服花刺子模的胜利,在布哈苏齐海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那达慕”大会。会上举行了射箭比赛。他的一个侄儿在距离三百三十五度(音妥,成人两臂平伸的长度,每度约五尺左右)远的地方射中了目标。另外,在《蒙古秘史》中也有几处提到过射箭比赛。后来,凡牧马较多的部落举行“那达慕”大会时,都要进行赛马。在蒙古族文学巨著《格斯尔传》及其他民间史诗,对赛马都有描写。摔跤则更为普遍,一般的“那达慕”大会,多以摔跤比赛为主。
元、明两代,射箭、赛马和摔跤比赛结合一起,从此形成男子三项“那达慕”大会比赛的固定形式。当时的“那达慕”祝颂词中说:“得心应手的马头琴声,悠扬动听;洁白无暇的哈达,闪闪发光;传统的三项‘那达慕’,接连不断;蒙古族力士,整队上场。”14世纪末记载蒙古族风俗习惯的文献中说:擀毡子,举行婚礼或射箭、赛马、摔跤等“那达慕”开始时,蒙古族长者举起盛满鲜奶的银碗和哈达,朗读祝颂词。祝颂词有“那达慕”祝颂词、射箭祝颂词等多种。如土尔扈特蒙古族射箭祝领词中说:“你擎起万钧弓呀,搭上了金色利箭,引弓犹如满月,啪地撒放扣环。你能射倒耸立的高山,你能射穿飞翔的大雁。啊!祝福你啊,生铜熟铁般的大力士”。从上述记载以及其他民间故事史诗对“那达慕”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那达慕”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其规模、形式和内容较前均有发展。当时的蒙古族王公以苏木(相当一个区)、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那达慕”大会,并对比赛胜利者分等级给予奖赏和称号。但当时由于王公贵族的操纵,“那达慕”会上经常由王爷的摔跤手。赛马手和射箭手获得冠军。
按蒙古族的传统习惯,“那达慕”大会历来有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那达慕”大会,参加摔跤赛的五百一十二人,马三百匹左右,会期七至十天;中型“那达慕”大会,摔跤手二百五十六名,马一百至一百五十匹,会期五至七天;小型“那达慕”大会,摔跤手一百二十八名或六十四名,马三十至五十匹左右,会期三至五天。



民俗风情之鄂伦春
春节是鄂伦春族最隆重的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举行,一般要进行四至五天,主要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鄂伦春族地区。
鄂伦春族的春节源于汉族习俗。节前,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清扫庭院;上山狩猎或在外工作的人们,都要赶回家,准备过年。除夕,家家户户祭祀祖先和北斗星,吃团圆饭,守夜。
初一清晨,人们忙着煮新包的“谢纳温”(饺子),鸣放鞭炮或向天空鸣枪,以示迎来了新的一年。全家人走出屋外,面向东或南,燃起九柱香,叩头祭拜天神和山神,祈求神灵恩赐猎物,保佑全家免灾免祸、吉祥如意。
太阳出来以后,人们穿上新衣服,携儿带女,带着酒肉互相拜年,先到氏族或家族中最年长者家里行拜,然后再到其他家。进门先烧香祭火神,向篝火里扔一块肉,洒一杯酒,主人陪同客人祭拜。祭祀完毕,客人向主人敬酒、敬烟、叩头,并祝愿老人健康长寿。受拜的长辈同样向来拜者说几句祝福的话,有的还要给压岁钱或几块糖。这一天,老人一般都在家里等候晚辈来拜年。
初二开始,老年人互相拜年,或聚集在一起饮酒娱乐,青年人则自动组织起来进行文体活动,或者唱歌跳舞,或者赛马射击、摔跤比赛,或者下棋玩牌。歌舞尤为人们所喜爱,他们的舞蹈有反映飞禽走兽生活面貌的,有表现猎人捕捉野兽情景的,也有描绘妇女采集劳动场面的,动作古朴纯真,具有深厚的狩猎生活气息。娱乐活动一直延续到初四。初五,人们认为是“鬼日”,忌讳出门,也不许娱乐和吵闹,这一天,人们都各自在家里休息。初六开始,猎民可以上山打猎,恢复正常的生产活动。


民俗风情之祭敖包
“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等。祭敖包时,在古代,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牧民们都围绕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求神降福。蒙古族牧民沿袭祖先的原始宗教信仰,以为山的高大雄伟,便有通往天堂的道路;高山又是幻想中神灵居住的地方。因而便以祭敖包的形式来表达对高山的崇拜,对神灵的祈祷。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牧民观念的更新,今天的祭敖包,在其内容、形式方面都有了变化。

迪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由于各地的气候、水土资源、文化、风俗和口味及爱好不同,各个民族的饮食习惯就会有所不同。

*藏族

藏族以青梨、小麦为主粮,(河谷地区还有稻谷、玉米等)。以酥油、糌粑为主要日常饮食。酥油茶是藏家待客必不可少的上等饮料。此外,青梨酒、酸奶、奶茶也是藏家待客的饮品。同时以牦牛肉、羊肉、琵琶猪肉等为主要肉食。蔬菜有洋芋、白菜、青菜、蔓菁、松茸、一窝菌、露山菌、扫把菌、猴头菌等。

*纳西族

纳西族以小麦、玉米、大麦、荞麦等为主食。肉食有牛肉、羊肉、鸡肉、猪肉等,以水煮为主,佐料较少。浓茶、苏里玛酒、包谷酒等是纳西人家待客的上等饮料。蔬菜种类较多,多晒成干菜,以备冬季食用。

*僳僳族

僳僳族以玉米、小麦、荞麦为主食。有玉米粥、玉米花、玉米粑粑、面果饭等为日常食品。主要肉食有猪、牛羊和鸡等。食肉不重炒,讲究块大,煮沸时间短,保持鲜嫩可口。有茶、酒等饮料,酒以自酿为主。

*彝族

彝族以苦荞、燕麦、洋芋等为主食。蔬菜有青菜、葱、蒜、蔓菁等。茶和酒为彝家的最佳饮料,以自酿荞麦酒为名酒。肉食以坨坨肉为主,色香味美,风味独特。

面对着主人真诚的笑脸,喝着纯净香甜的青梨酒,或者淳香可口的酥油茶,品着具有独特风味的香脆可口、酥而不腻的各式糕点……这一切定能让您回味无穷。

56个民族饮食文化大全
http://emuch.net/html/200609/310486_3.html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藏族以青梨、小麦为主粮,(河谷地区还有稻谷、玉米等)。以酥油、糌粑为主要日常饮食。酥油茶是藏家待客必不可少的上等饮料。此外,青梨酒、酸奶、奶茶也是藏家待客的饮品。同时以牦牛肉、羊肉、琵琶猪肉等为主要肉食。蔬菜有洋芋、白菜、青菜、蔓菁、松茸、一窝菌、露山菌、扫把菌、猴头菌等。


根据中国的饮食民风民俗进行概括与总结分析
1. 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地域、民族、食品、食具、消费和民俗等多个角度进行分类。这种多元化的分类方式展现了不同的文化特色和价值,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2. 中国饮食文化强调食物的养生功效,注重药膳和进补。同时,追求“色、香、味”俱佳,强调五味调和,以及烹饪方法的灵活变通。此外,还注重饮...

本土--长沙的民风民俗
民风:保守,彪悍。民俗:1、不放辣椒不成菜 长沙烹调菜肴讲究色和味,所用佐料多。最常用的佐料是豆鼓和辣椒,几乎无菜不辣,所谓“湖南人有一怪,不放辣椒不成菜”。特别是吃鱼,不放辣椒顿觉味道全无。2、年节旱茶 每逢喜庆节日,主妇都要将自制的丰富多采的副食品加上炒花生、豆子、瓜子等摆...

中国有什么民风民俗?
中国的民风民俗有:除夕吃团圆饭,祭祀,熬夜守岁;春节拜年、走亲戚;元宵节吃元宵;寒食节祭扫、踏青;清明节扫墓祭祖、踏青郊游等。具体介绍如下:1、除夕 吃团圆饭,祭祀,熬夜守岁。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贴窗...

民风民俗是什么
民风民俗,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一种较为固定和普遍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这些传统习俗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包括但不限于节日庆典、饮食文化、婚姻礼仪、居住方式以及劳动生产等。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独特的自然历史和文化积淀,是地域文化的具体体现。二、具体表现 民风民俗通常...

根据中国的饮食民风民俗进行概括与总结分析
1、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2、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

闽南民风民俗
闽南民风民俗体现在衣食住行上的具体如下:1、衣:友人或友人亲属丧事,不能穿红的、花的或色彩艳丽的衣裳。忌把衣服穿在身上缝补。忌衣服晾干后未摆好就直接穿着。忌反穿衣。养蚕时,称“仙”不称“只”。2、食:到渔人之家作客,吃饭时则忌将盘中鱼翻过来。忌祝寿时用筷子夹断线面。过年过节...

昆明的风景名胜、饮食文化、民风民俗、特产
过桥米线是云南人喜爱的食品,选用优质大米制成。过去,大年初一和三月初三都有吃米线的习俗。汽锅鸡·汽锅鸡以建水紫陶汽锅蒸制而成,具有独特的陶土香味。·鸡菌·鸡菌是云南特有的美味伞菌,春夏多雨时节最为丰富。民风民俗:昆明有丰富的民族节日,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

各个地方的饮食民风民俗[详细]
1. 清明时节,江南地区特有的传统食品是青团子。这种食品的制作工艺独特,先将当地特有的野生植物“浆裤歼咐麦草”捣烂,挤出汁水,再与水磨糯米粉混合揉和,最终制成青绿色的团子。2. 寒食节期间,我国南北各地普遍有食用馓子的习俗。馓子是一种油炸食品,以其香脆可口而著称,古时候被称为“寒具”。

描写服饰、饮食、民风民俗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观风察俗 粗茶淡饭 衣冠楚楚

民风民俗资料中的节日及当天饮食的风俗100字
1、腊八节与腊八粥:腊八节在中国已有千年历史,最早在南北朝时期,农历十二月初八被正式定为“腊八节”。这一天,人们会祭祀祖先和神灵,以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因为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这一天成道。中国各地在腊八节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2、春节与年糕:...

涟水县13838533291: 饮食民风民俗 -
武馨氨酚: 迪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由于各地的气候、水土资源、文化、风俗和口味及爱好不同,各个民族的饮食习惯就会有所不同. *藏族 藏族以青梨、小麦为主粮,(河谷地区还有稻谷、玉米等).以酥油、糌粑为主要日常饮食.酥油茶是藏家待客必...

涟水县13838533291: 浙江民风民俗(饮食) -
武馨氨酚: 地方特产(详见“浙江特产”词条) 浙江特产丰富,有景宁畲族绿曲酒、杭州水蜜梨、大佛龙井、西湖莼菜、金华火腿、兰溪蜜枣、山核桃、东坞山豆腐皮、萧山鸡、严州白梨、六月红河蟹、八珍糕、白果、白术、茶叶、昌化小核桃、新昌小...

涟水县13838533291: 湖州有什么饮食习俗?
武馨氨酚:湖州饮食以大米为主,辅以麦面、番薯、六谷等.解放前,由于城乡居民生活贫困,也有以瓜、菜和杂粮代之的.今一般一日3餐,1稀(早餐)2干(中、晚餐),山区亦有3餐干饭的.农村在农忙时,午晚之间加点心,德清、安吉谓4餐,长兴...

涟水县13838533291: 饮食习俗:暑热习俗吃什么?
武馨氨酚: 1、那么,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一番吧!2、小暑吃黄鳝.俗语:小暑黄鳝赛人参... 大暑又是消化道疾病多发季节,饮食调养上应以适量、清淡、富有营养为宜.小暑不...

涟水县13838533291: 不同地区的饮食习俗.快快快~~~~我很急,明天交! -
武馨氨酚: 春节 湖南春节第一餐要吃“年糕”,意为“一年更比一年好”,而少部分湖南的苗族人民,春节第一餐吃的是甜酒和粽子,寓意可“生活甜蜜,五谷丰登”. 湖北有的地方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还要吃...

涟水县13838533291: 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民俗文化饮食习惯 -
武馨氨酚: 内蒙古吃馕,新疆吃手扒肉

涟水县13838533291: 天津春节习俗的饮食习俗 -
武馨氨酚: 天津春节习俗又称“天津年俗”,是指天津市在中国农历春节期间的社会风俗习惯.由于天津卫自明代设立以来逐渐形成一个“人杂五方”的移民城市,因此天津的春节习俗融合了中国南北方的新春习俗特点,并在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

涟水县13838533291: 湖州人春节有哪些饮食习俗呢?帮帮忙啊.. -
武馨氨酚: 中国汉族春节习俗一般吃年糕,粽子,月饼,汤圆,荷包蛋,肉丸,鱼,酒,祝福,橘子,苹果,花生,瓜子,糖果,茶,并,肴馔陪同掸去灰尘洗被褥,设备放养,楹联,并粘贴在新的一年图片(守门员锺隗),贴剪纸,窗口,窗花贴,贴的字祝福的蜡烛,点挑起,并??设置关闭鞭炮庆祝新年的除夕,提出了一些钱到中国农历新年,亲戚或发送的坟墓上年度大典,参观花卉市场市中心的社火,跳钟馗,许多活动的高潮,他们的孙子.挂中国结中国春节的习惯.古文化街,天津除夕乔项目稍有中国结的习俗,采取乔香纳福意义;温州自己的宗教祈祷,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与他的家庭幸福. 望采纳.

涟水县13838533291: 温州人的饮食和节日习俗(温州人回答) -
武馨氨酚: 掸新一般都在年底二十日或祭灶前后,家家选吉利日子,打扫门庭,上至椽瓦,下迄沟渎,所有屋角、栋边,都要用长竿扎上扫把,处处刷过,并洗涤所以用具,准备干干净净过新年,也叫“掸新”.旧时,在苍南,长工回家过年,故有“长...

涟水县13838533291: 宁波关于吃的风俗与生活有什么关系
武馨氨酚: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从农历腊八开始至正月十八,一共有40天左右,... 整个春节的民俗活动以辞旧迎新为主线,大致分为三个时段. 一、从腊八至除夕为辞...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