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以前,老百姓是不是一辈子都可能难出一个县城呢?

作者&投稿:弥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从古到今,老百姓活动范围取决于路况和交通工具。古代社会,广大乡村没有公路;民国时期也很少有公路。大多数农村,直到90年代后期才有了公路。

别说清朝之前了,直到20世纪80年代,大多数农村的状况都是一样的。七十年代虽然有了自行车,但它是奢侈品,一般农民都买不起。

那么在没有公路,没有自行车之前,是不是老百姓一辈子都没有到过县城?也不尽然,要看具体情况。

古代的农民自己没有土地,土地资源都被王爷和地主垄断,青壮劳力只能给地主打工。在农忙季节,他们天天都在地主家,从早忙到晚。如果没有婚丧嫁娶或者本人、亲人生病的大事,这些农民是没有人身自由的。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只要不给地主打工,他们是有充分自由的。他们空闲的时间很多,到县城的机会非常多。虽然是泥土路,虽然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但丝毫不能降低他们赶集的热情。即使没有牛车,步行也要去。

这是因为那时候农村没有小卖部,针头线脑的日常用品需要到县城的集市上买。而且很多农民房前屋后、空院子都有土地,他们要将自己种植的瓜果、蔬菜到集市上卖。有些心灵手巧的妇女,在家纺花织布,绣花纳鞋,做出各种工艺品,都要拿到集市上出售。现在的农村人口多,经济发达、收入高,集市分布很广。平均一公里都有一个集市,每三天或者五天就有一个集市。我们可以说中国是个自给自足的国度,但不能说农村可以自给自足。早在货币没有出现之前,就有了集市,人们在集市上进行易货贸易。

早在商、周时期,集市就出现了。《易·系辞》曰:“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史记·平准书》云:“古人未有市,若朝聚井汲水,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故言市井也。”

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也统一货币和语言,还修缮了道路,这些促进了集市贸易的发展,并且为了加强对贸易经济的管理,专门建立了“市”。古代农村人口少,村庄稀少,集市都在城镇。农民们买生活必需品、出售农副产品和工艺品的时候 ,必须到县城去。要不然的话,城里的人吃什么,农民们的零花钱从哪里来?旧时运输条件落后,没有火车,也没有汽车,山东寿光的青菜卖不到陕西,长途贩运会肯定会使青菜失鲜。

所以当时有这样的谚语:"千里不贩青",就是路远的话不能倒卖蔬菜。

集市上最畅销的是禽蛋市,那时候也不怕割尾巴,农民家家养鸡,靠出售鸡蛋换取零花钱,号称"鸡尻子银行"。因此在农村集市中,卖鸡蛋的很多,农民卖鸡蛋不论斤,而是论个。除了禽蛋市,最红火的要数牲口市。这个集市上经销马、驴、骡、牛、猪等家畜。到了农历九月之后,庄稼地里就没有了活,给地主干活的农民也都放假回家,他们不去赶集就没有办法打发漫长的冬季。春节的时候,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去县城赶集,俗称“腊月集”。腊月集上,人们购买过年时穿戴的衣服、鞋、帽子以及烟、茶、油、糖果、鱼肉、禽蛋。所以这些商品的销售量,都比平时猛增数倍。

此外,还出现一些特殊的市,如:画市。出售年画、对联、神像。对联有印刷品,也有由摊主用浓墨大笔当场书写的,借以招徕顾客。神像为财神像和"五祀"像。"五祀",即门神、户神、井神、灶神,中雷神(土地神)。旧中国农民家家户户养猪,养猪除了自己杀吃,多数是卖了变成零花钱,卖的话必须要集市上去。种地人家家户户有牛,这些家畜有的是自己繁殖,有的是从集市上买的。卖、买双方不直接交易,而经过经纪人(陕西人叫“行”)成交。

所以说,那种古人一辈子不到县城去的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

比如陕西户县,位于西安市西南部,南依秦岭,北临渭河,一部分是山区,一部分是平原,经济也不发达。户县距离西安50多公里,在古代这已经是非常遥远的距离了。但是户县县城在很早就有了集市,户县城内外有四个集市,均属于日集。而且这些集市属于间日集,即每隔几天就举行一次的集市。长安、蒲城、大荔等县分作棉花、布匹、衣服三个市;三原县又把布匹分为棉花市、化纤市。有些地方天不亮成市,天明不久即散集,俗称"露水集"、"鬼集"、"鬼市"。

一般来说县城的方圆不过三四十里路,如果不是雨雪天,坐牛车的话往返五六个小时。去的时候起早,走的时候搭黑;完全可以去县城赶集,不是什么难事。何况旧中国农民,只能通过赶集出售农副产品;他们需要的日用品,也必须去集市上买。至于那些小货郎,挑担里面的商品,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根本满足不了大家的要求。

那么,是不是有的百姓一辈子都没有出过或者没有去过县城?没有出过县城的人肯定不会有,因为古代县城太小了,轻而易举就能出去。一辈子没有去过县城的人肯定会有,比如偏僻地区,交通不便的地方。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描述了一个被世人遗忘的村落: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当贸然而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他们的时候,他们都感到不可思议。

陶渊明所描述可能是虚构,但类似的事是可能发生的。不要说古代,就是现代,有了公路、高铁、飞机,也有被遗忘的村落。皖南的石台县有个白石岭,至今依然保持着古朴、原始的村貌,就像人们常说的“世外桃源”一样,白石岭也保持着这个特性。

这里的交通非常不便,经济也十分落后,没有电灯和电话,也没有楼上楼下,甚至连耕地的牛都没有,人们过着的似乎是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这点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不谋而合。如今的白石岭非常冷清,若是夜晚上,会让人感觉到害怕的那种冷清。这里生活居住着的村民非常少,只有不到10户人家。四川凉山的支尔莫乡,因为坐落在悬崖之上,又有“悬崖村”之名。

阿土列尔村长东西长,南北窄,长约1公里,宽则几百米。村庄建筑也非常落后,基本上是土坯墙、木头屋。它的位置是坐落在1400米的悬崖上,高差之大,不难想象出行之不便。这里居住着72户人家,平时村民出行依靠藤蔓或者梯子攀爬,藤梯有17条,普通人单程攀爬可能需要两小时。在攀爬的过程中,一不小心从悬崖掉落就有可能粉身碎骨。所以大家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出去,很多人连现场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到县城去了。

所以村落与外界联系非常少,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受地理条件限制,阿土列尔村的生活形式也非常原始。在山上有数百亩地,村民在地里种植农作物,比如花椒和核桃等。平时大家是不出去的,只有在收获时才背着这些农作物到山下售卖。除了种植核桃花椒外,村民也会养猪、羊这类牲畜,解决自己的吃肉问题。由于运输不便,他们从不多喂养,保持自产自销,或者互相买卖。

广大农民深有感触的上学难和看病难,在这里尤为突出。阿土列而村村民如果有了小病小痛,不会轻易去看医生,大多依靠一些土办法解决。如果碰到大病大灾,就不能再忍,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诊治。这时候往往要几人一起协作,才能将病人送往山下的医院。在上学的时候就更难了,由于攀爬藤梯的危险性,孩子们上学放学都要有大人陪伴。

到农忙的时候,抽不出人手,村民会轮流接送这些孩子。阿土列尔村的贫穷落后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但庞大的安置费和搬迁后的收入来源问题让搬迁的方案搁置。而且有的村民习惯了那里的生活, 不愿意离开。当地政府只能采取其他措施,如修建铁梯,缩短了出行距离,保证出行安全。以上所说的是,古代的人没有到过县城的问题。

至于说到别的县去,那更不可能。

没有那个条件,也没有那个必要。交通不便自不必说,而且是观念问题。过去的人出门都是走亲访友,过去交通不便,社交圈非常小。娶媳妇嫁闺女都是在方圆几公里之内,再远也不会出来自己的县城。不像现在,北方的小伙别说娶个广东的姑娘,就是娶个越南女孩、俄罗斯姑娘都不是新闻。过去的人没有旅游观念,也没有旅游条件只有李白那样的高收入人群才有那样的物质条件。普通百姓连温饱都难以维系,整天给地主打工没有人身自由,一辈子没有出过县境的人,不在少数。

虽然现在交通发达了,只要不是为了打工,一辈子没有到过外县的农民也大有人在,没有什么奇怪的。



不是的。那个时候虽然交通不方便,出门比较困难,但也有官道,也不至于一辈子都出不了县城。

是的,因为当时的交通是非常不发达的,而且有很多老百姓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好,没有那么多的路费走出县城。

是的,因为在清朝以前,很多人不会有出去闯荡的一个思想,而且战乱特别严重。

是的,绝大部分人不会出县城,只有做生意的人,或者手艺人回,农民基本上一辈子不会出镇。


元朝时期的百姓日常生活是怎样的?
三、元朝时期的普通老百姓在维持着基本的生存问题,但是商业贵族以及政府官员却过着非常奢靡的生活,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当时普通老百姓和朝廷官员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朝廷官员的富裕奢靡生活,是普通老百姓不敢想的生活方式。大多数老百姓都在维持着自己的基本生存问题,在这种强烈的商业模式下,想要找到...

“无论朝代的兴或衰,最苦的永远都是老百姓”这句话有道理吗?
他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或大兴土木、或小修小改,将宫殿等设施改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同样地,从上到下,所有的统治阶级都会先想方设法地满足自己的私欲,而这部分钱财,最终都是由老百姓来承担的。其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中国自古以来...

古代穷人吃什么 古代时的老百姓都吃什么
秦汉以前狗肉吃的不少,猪不阉割肉不好吃也养不肥,牛肉几乎大部分朝代都不允许吃,因为耕牛难得,羊肉很不错但大部分百姓一辈子也吃不到几次,草原民族也是一样很少宰羊吃的。鱼类,没有水库的古代人,河里那几条鱼够个屁,几个孩子一下午就能把一条小河的鱼抓光,再想吃得明年,水库养鱼是70...

为何古代有那么多的荒地,老百姓还是给地主打工?
低下生产技术水平在古代,山村乡落并没有那么城镇化,所以除去乡落之中的田地,还有着大量的荒地等待开荒耕作。虽然朝廷也是提倡百姓去开垦荒田,可是却并没有太多百姓愿意去做开荒。以前开荒可不比现代,有着各类机器帮忙,全是纯靠着双手扛着儿锄头开出来的,要是家中劳动力多一点的话呢,这搬石砍树...

在古代对于朝廷来说百姓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但是到了紧张时期,对不起了,在爱国这个大旗之下,别说是韭菜根了,连韭菜籽都不能放过。就像崇祯所说的“不增赋税无以饷兵”“暂累吾民一年”,结果哪里是是暂累一年,一直到崇祯自挂东南枝都还一直累着。又像明末侯朝宗说的“明之百姓,税加之,兵加之,刑加之,役加之,水旱灾侵加之,官吏之...

古时候人们一天要吃几顿饭?是一日三餐吗?
比如,古人一天吃几顿饭?大家在家里围在一起吃饭,究竟从何时开始?餐桌上先后有哪些东东?不同地方,饭菜有啥区别等?一天吃几顿饭?当下一般是三顿(当然有的人因养生或治病需要,一天吃四、五顿,那是特殊情况,不在本文讨论之列),但古人特别是秦汉以前所谓普通老百姓却是吃两顿,俗称“朝食”(大约...

百姓一日三餐从哪个朝代开始
百姓一日三餐是从宋朝开始的。因为宋朝在历史上算是一个相当繁华的朝代,老百姓在下午吃饭过后,可以出去遛弯,逛街,散步。就行成了吃夜宵的习惯,从这以后百姓就开始了一天三顿饭的生活。现代研究证明在一日三餐的三个时间里,人体内的消化酶特别活泼。这说明人在什么时间吃饭,是由生物钟控制的。

百年老照片:这真的是改朝换代之际,民众日常生活中的10个场景吗?_百度...
妇女用炭炉暖手暖脚。有小炉子取暖,这生活条件算是不错了。街头店铺门口的孩子。清末民初,朝代更替,改天换地,老百姓的生活有大幅度的提升吗?社会面貌有大幅度的改善吗?以前我们都看过相关的文字记述,今天再给大家推送一组直观反映当时民众日常生活的照片,两相对比,你觉得能不能互相印证?剃头...

你认为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哪个皇帝是最善待老百姓的?
就拿秦始皇来说吧,统一六国需要消耗多少人力物力?修长城需要多少去搬砖?汉武帝是打出汉民族脊梁骨的好皇帝,可汉武帝到了晚年自己也感叹:不能再打啦!老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反观刘邦、吕后、刘恒、刘启的时代,老百姓是相对来说最不折腾的。这一时期,才真正算得上是太平盛世。第一,废除“挟书...

中国什么时候实行一日三餐的
秦汉及以前老百姓一天只吃早、晚两顿饭;隋唐时期,“午食”的概念才逐渐形成,一天开始吃三顿饭了……秦汉时期百姓一天吃两顿饭,“朝食”为主餐 先秦时期,老百姓都是一天吃两顿饭,即“两餐制”。这两顿饭可以看成是“早饭”和“晚饭”,但古人不这么叫,而是把第一顿饭叫“朝食”,称为...

广饶县18030613014: 大清帝国灭亡了百姓和那些官吏都怎么样了?死了还是活着? -
五郎健择: 那时是战乱纷争,已经死了很多人,再加上民不聊生,百姓四分之三都死了,四分之一就是一些财主的,官吏全被八国联军给杀了,只有一些隐姓埋名,才生存下来 大部分都死了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活了

广饶县18030613014: 清宫需要多少钱呢
五郎健择: 在清朝皇宫内,实际上就好像一个大企业,皇帝是董事长,员工上至皇太后、皇后、... 平民老百姓可能一辈子都挣不下一小块黄金,所有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看不到黄金的...

广饶县18030613014: 为什么说大清没有盛世,只有饥饿和耻辱? -
五郎健择: 满清的盛世是只属于满族人的,大多数人贫穷落后生活困苦,对当时汉族人和其它民族来说就是在满族人任意屠杀羞辱和奴役之下,那来盛世.所谓康乾盛世只不过是满族人淫威大到最大化武力最强时期.他不是指经济政治文化大到一定高度.满清中国社会是倒退的,由文明型国家退化成愚昧野蛮社会.康熙一生都在战争中过的也就是说当时中国是战乱,只要打仗就是打的经济,这必然比平时更穷.所以所谓盛世那是只属满族人的,国富民贫.而不是整体富裕,提升到一定层次,汉族人和其它民族只有饥饿和耻辱.对有些民族来说是灾难,改土归流平三番等看起来只有几个字后面却是无数人的尸骨.

广饶县18030613014: 古代平民绝嗣概率是不是接近100 -
五郎健择: 如果把时间拉长确实是这样,实际上,中国人在基因学上研究表明,90%的人口在6000年前只有6大超级祖先.

广饶县18030613014: 我国古代很多百姓一辈子没吃过肉是真的吗 -
五郎健择: 概率问题.在和平年代,大部分平民的生活略低于温饱线,并不是吃不上饭.平时省省,逢年过节还是可以吃顿好的改善下伙食

广饶县18030613014: 为什么要一天吃三餐 -
五郎健择: 一天三餐使我们最常见的饮食方式,这个方法可以保证每天正常的进食时间,也更能把握好每次进食的食量,每餐之间不会间隔过久,每餐也不会吃得过多,是个风险低的饮食减肥方法.如果每餐都能控制好进食的饭量,且能保证规律的作息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