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 故事 “一砚不留”解释

作者&投稿:宜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包拯的故事 说明了他的什么特点~

大公无私!包公的一生清正廉明。

包公无私 流芳百世

为了父母辞官职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倒坐开封府

包公先任天长(今属安徽)知县,后又升为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两任满后,他刚正清廉的英名已经传遍天下,因此调到了京城,任殿中丞,后来又历任监察御史、三司户部副使、天章阁待制(所以后人称他为"包待制")、知谏院,还曾多次任地方官,如转运使。

在公元1052年,包公因为弹劾外戚张尧佐而触犯了仁宗,让他离开京城去任河北督转运使,加龙图阁直学士的虚衔。宋代的官制和其他朝代有很大的区别,有"官"、"职"、"差遣"之分,历史上称为"差遣制"。其中官名只表示官位和俸禄的高低,叫做正官、寄禄官,简称为官。其他一些文官还有学士、直阁等头衔,是一种荣誉称号,叫做"贴职",简称为"职"。而担任的实际职务叫做"差遣"或"职事",有实际权力。但是前边还要加上"判"、"知"等限制词,表示你的官职也是暂时的,随时可以撤换,这是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如"知县"就是临时让你做县长官的意思。如果官员没有"职",就是吃国家闲饭的人。所以宋朝官员太多,造成了很大的弊端。加上军队数量大,军费开支多。官多、兵多,造成了宋朝的贫、弱,所以宋朝和辽、西夏、金的对抗一直处于下风。

转运使的职务在地方上也是很高的,仁宗并没有极力打击他,只是让他离开京城。因为这次所加的龙图阁直学士的虚衔,所以后来的人们就称他为"包龙图"。

这次离京后四年,包公又被调回了京城,任开封府的知府。这是个很重要的职位,相当于现在北京市的市长,在整个国家中的地位是很显要的。在这个位置上,包公为了表示对皇帝向南而坐的尊重,在升堂办公时他就向着北面坐着,所以,后来的戏词中便有了一句"包龙图倒坐南衙开封府"。后来,包公又任右谏议大夫、三司使,最高的官职是枢密副使,是主管军事事务的副职,相当于副宰相。

包公无私 流芳百世

名声千古
在公元1062年,包公病到了府衙,不久便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虚岁,中国古代及现在民间的习惯)。朝廷追封为礼部尚书,并赠谥号为"孝肃",即孝道和铁面无私。由于包公一生为官正直无私,百姓称他为包青天,包老爷,士大夫们则尊为包公。

包公去世后,宋仁宗亲自率领百官吊唁,还派专使护送灵柩回到合肥,安葬在合肥城东五十里的大兴集,现在的包公祠有一副对联:"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赈灾黎,慈善无量,依然菩萨心肠。"总结了包公无私爱民的品格。

包公的声名流传极远,在世时已到了塞外,根据《甲申杂记》的记载,西羌的于龙呵在归顺宋朝后,对宋神宗说:"我平生最仰慕包公,他是朝廷的忠臣,我现在既然已经归顺汉族朝廷,就请求陛下赐我姓包吧。"神宗很高兴,于是赐他姓名"包顺"。"顺"即归顺。

以民为贵 开仓放粮

在包公担任三司户部副使时,常常不辞辛劳,深入下层体察民情,救民于水火之中。江南地区有一次发生了旱灾,百姓们饥饿得难以生活,包公了解到情况后,立即下令开仓放粮救济,以解燃眉之急。如果按照当时的惯例,开仓放粮是件大事,必须事先请示皇帝,等批准以后才能打开粮仓救济百姓。但当时情况紧急,如果将文书送到京城,再等待批示下来,要等上几个月的时间,到时候百姓不知要饿死多少人。所以,包公一边派人急奏朝廷,一边就果断地开始放粮了,终于使很多百姓免于灾难。

还有一次,江淮大地的人民大范围受灾,百姓已缺粮断炊,而地方的官吏们为了虚报政绩、讨好上级,以利升迁,便隐瞒了灾情,置人民生命于不顾。不仅如此,还反过来逼迫百姓们交粮卖米。包公了解到灾情后,就给皇帝写下了《请救济江淮灾民疏》,要求立即纠正不法官员误国害民的行为,并予严惩。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从此,包公被江淮人民称为"再生父母"。现在仍然在上海地区上演的戏剧《陈州放粮》就是根据这件事编写而成的,并非凭空设想。

劝止食盐专卖法

在公元1042年,宋仁宗实行食盐官营专卖制度,出现了很多的弊端。由于工作非常辛苦,食盐极为沉重,致使很多的差役、士兵、牲畜都不堪重负,人则逃亡他乡,牲畜累得常常倒地而亡。食盐供应成了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这也影响了人民生活。

包公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专门去了陕西的解州(今山西运城)考察民情,并及时上奏朝廷,请求废止官营专卖制度,让商贩们自由经营,国家可以收税增加收入,这样就可以双方获利,百姓也方便。

仁宗采纳了包公的建议。施行新的食盐通商法后,国家的收入不但没有减少,还增加了很多,人民也不再为吃盐而犯愁了。稍后的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也对此制度赞叹道:"行之几十年,至今以为利。"

一楼的翻译很不错了,我纠正几个错误吧。

第一段“不得放归本家”的意思应该是“不许写进族谱”,随后的“不得入大茔中”意为“不许安葬在包家的坟地里”。

第二段“贵戚宦官”指的是达官贵人和宫廷里的宦官。“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意思是:只有阎王爷和包拯两个地方是打不通关节的。“以其笑比黄河清”一楼的错可就大了,其解释应该是包拯很难得一笑,得一笑比黄河水变清都难。

综合一下,两段文字的翻译就是:
包拯在端州任知府,端州当地出产砚台,以前的官员进贡用砚台,都索要很多倍数量,用来送给权贵。包拯命令制造砚台的按照进贡数量上交。任期满后,他没有私拿一方砚台。平生也没有私藏储蓄。他曾经告诫子孙:我的后人做官,如果贪赃枉法,就不能写进族谱,不算我包家的后人,死后不能进到本家族的大坟墓安葬。不听我话的人,我不认他为我子孙。
.
按语(说明):包拯性格刚毅耿直,执政敦厚务实,虽然嫉恶如仇,但却经常以忠孝仁义宽恕别人。他穿着的衣服很简朴,他虽然地位高,日常起居却和老百姓一样。皇亲国戚、权臣太监,都因为他而有所收敛(不敢乱受贿收赃)。孩子、妇女都知道他大公无私的芳名。京师都说他:这个世界上,只有阎罗王和包拯那里打不通关节啊!。认为让包拯一笑比黄河水清都难。

包拯曾担任端州知州,此地盛产端砚,前任官员大量收取作为贡品送给皇帝和官员,包拯到任后,对端砚的生产数量作了规定,只生产一定数量的端砚作为贡品呈送皇帝,他任期到了之后,当地老百姓送给他端砚,他一个也不要,平生没有一分钱私产。曾告诫子孙:如果包家的人做官,犯了罪的不得回家,死了也不能葬进包家的坟地,如果不按照这几条训示做,就不是包家的子孙。
包拯生性刚毅,嫉恶如仇,生活俭朴,亲朋好友当官的,都因为他而收敛。妇女儿童对包拯大名如雷贯耳,京城人言:打官司不用送礼,自然有像阎王一样执法严峻的包拯为民作主,用此话比喻包拯比黄河都清廉。

包拯在端州任知府,端州土特产砚台,以前的官员进贡用砚台,都索要很多倍数量,多的用来送给权贵。包拯命令制造砚台的按照进贡数量上交。任期满后,他没有私拿一方砚台。平生也没有私藏储蓄。他曾经告诫子孙:我的后人做官,如果贪赃枉法,就不能回到本家族来,死后不能进到本家族的大坟墓安葬。不听我话的人,我不认他为我子孙。
.
按语(说明):包拯性格刚毅耿直,执政敦厚务实,虽然嫉恶如仇,但却经常以忠孝仁义宽恕别人。他穿着的衣服很简朴,他虽然富贵却穿土布衣服,亲朋好友当官的,都因为他而收敛(不敢乱受贿收赃)。孩子、妇女都知道他大公无私的芳名。京师都说他:打点通关是行不通的,就像阎罗王包拯啊。用此话笑话包拯比黄河水都清廉。(黄河水古时侯清澈无污染)

我在端州生活过,在广东肇庆市那里特产砚台和棕子,名景是七星岩与鼎沸山,“一砚不留”有一个典故,相传包公任期满后离开端州时,很多百姓官员来相送,但都知道他清廉,不敢直接送东西给他,就悄悄把本地特产砚台放到它离行的船上,后来包公启程后才发现船上有人送了很多砚台,就叫随从地砚台一个不留扔湖里!这就是一砚不留


新乡县13815232140: 翻译文言文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
晨命克林: 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当政满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

新乡县13815232140: “岁满不持一砚归”和“猝遇敌不动”的解释
晨命克林:“岁满不持一砚归” 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当政满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 “猝遇敌不动” 即使突然遭遇敌人也不惊慌

新乡县13815232140: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的岁满不持一砚归 ) 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什么意思 -
晨命克林: 包拯命令制做砚台的人仅仅满足贡数,一年到头,不拿一块砚回去.

新乡县13815232140: 文言文翻译 包拯 -
晨命克林: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裴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

新乡县13815232140: 关于包拯的三个故事 -
晨命克林: 原文: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

新乡县13815232140: 有题目的清正廉洁小故事 -
晨命克林: 包拯不受一砚庆历三年(1043年),包拯被调往京城开封任殿中丞.临行那天,端州百姓得知,四方来送别的人群蜂拥而至,挤得江边码头水泄不通.此时,忽见众人闪开一道,只见一耄耋老者,健步来到江边径直步入包拯租的船上.包拯定...

新乡县13815232140: 包拯 阅读理解《包拯》选段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供数,岁满不持一砚归.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 -
晨命克林:[答案] 1、解释划线字的意思.(1分) (1)徙知端州(转任到 ) (2)以遗权贵( 赠送)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阎王爷和包大人是疏不通关系的 3.仿照例子,分别用一句话概括选段中另外两段话的意思.(4分) 例:第一段:突...

新乡县13815232140: 关于包拯判案的故事 -
晨命克林:[答案] 关于包拯判案的故事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x0d【原文】: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

新乡县13815232140: 文言文翻译 包拯 急求!!!!!!!!!!!!!!! -
晨命克林: 包拯 原文: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新乡县13815232140: 包公的故事 -
晨命克林: 早期包拯: 包拯出身于庐阳一个官宦家庭.二十八岁考上进士.按照宋朝的制度,考中进士就可以当官,但包拯是个孝子,他信守圣人所谓「父母在,不远游」的教诲,直到三十六岁才正式出山,当了知县这样的小官.在知县任上,他断了一个...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