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琰为什么坚持立曹丕为太子(崔琰推崇儒家思想)

作者&投稿:茌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崔琰,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以其卓越的文才和高洁的品格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曹操未决定太子人选时,崔琰坚持立曹丕为太子的态度,不仅是个人对曹丕的认可,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他坚守的儒家思想和对国家未来的深远考量。

一、崔琰的政治智慧与人品

崔琰生于名门,师从大儒,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他的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得到了同代人的广泛认可。在曹操的文治武功建立初期,崔琰以其出众的才能和公正无私的态度,成为曹魏朝中的重要文臣。他在决策上的直言不讳,体现了一种对国家和民族未来深思熟虑的责任感。

二、崔琰推崇儒家思想

崔琰推崇儒家思想,主张立子以长,认为曹丕作为曹操的长子,不仅合乎传统礼教,更具备继承大业的能力和素养。在崔琰看来,曹丕的文武全才、决断力强、理政能力出众,完全符合儒家德才兼备立嫡的原则。崔琰的这一坚持,并非仅仅基于个人情感,而是出于对国家长治久安的考虑。

三、国家未来的考量

崔琰对曹丕的支持,也是对魏国未来的一种投资。他深知,曹操之后的魏国需要一个既有政治远见又能稳定人心的君主。曹丕在处理政务、安抚人心方面展现出的才能,让崔琰看到了魏国持续繁荣的希望。在崔琰看来,曹丕的继位,能够保证魏国政治的稳定与发展,促进国家长期的和平与繁荣。

四、与曹操的政治博弈

崔琰在支持曹丕的过程中,也展现了与曹操之间的政治博弈。他明白,在曹操心中,立谁为太子都是一个极为微妙和敏感的决定。通过公开表达自己对曹丕的支持,崔琰不仅向曹操传达了自己的政治立场,也试图影响曹操的最终决策。这一过程中,崔琰的勇气和智慧得到了历史的记载,即使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体现了他作为一名政治家的责任与担当。




崔琰作为曹植的岳父,他为何支持曹丕来继承魏国大统?
首先是性格使然。崔琰此人身材高大,仪表出众,胡须长达四尺,就算是闲居家中也是正襟危坐,极有威严。能够留四尺长的胡须那是要何等细心。在《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有匈奴使者来访,曹操觉得自己身材矮小,不够体面,于是让崔琰代替自己坐在王位上,自己则拿着一把刀站在旁边。等待使者拜见...

曹操为什么放弃曹植而立曹丕呢?
可最终曹操还是立自己并不大喜欢的曹丕做了太子。影响曹操决断的有许多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崔琰公开支持曹丕。崔琰是什么人?当时的崔琰担任丞相府东曹掾,品阶不过是比四百石的下级官吏,但是权势很大,负责整个魏国官员的升降考核,人才选拔。崔琰名气极大,在三国陈登所著的《先贤行状》一书中...

曹操为何立曹丕为太子,而不是曹植呢?
应该说,当时的士大夫们,都是这样认为的,比如崔琰:“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 再比如毛玠:“近者袁绍以嫡庶不分,覆宗灭国。废立大事,非所宜闻。” ③曹植太任性,曹丕会伪装,更深得人心 用《三国志》的说法,是:“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

一度得宠的曹植为何会在太子之争中败于曹丕了呢?
当然,话说回来,曹丕为了稳定自己的太子地位,也是拉拢过杨脩、崔琰的,也是用尽心机和手腕的。 为什么曹丕最终取得父亲的信任呢? 一、他是长子,按照传统,他有法定继承人的资格,有“立嫡以长不以贤”的传统舆论保护他,所以他父亲即使一度想改立曹植,也难以动摇这种传统的成例。崔琰、毛玠等都是以这条传统成例为...

曹操的儿子众多,为什么他要传位给曹丕?
崔琰言辞激烈的回答:立长子是春秋大义,曹丕仁孝聪明,最适合继承大统,我誓死捍卫这件事情。曹操震惊了,他没有想到大臣们会这么支持曹丕,连曹植身边的亲戚也不例外。唯琰露板答曰:“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从种种迹象表明,在那些正直忠心的大臣心...

曹操为什么一定要杀崔琰并牵连毛玠
杀崔琰,首先起因是崔琰卷入了夺嫡之争,而且还有违曹操的命令。曹操本来是让朝臣秘密发表看法,但崔琰光明正大直接支持曹丕,这种明显有违曹操命令,挑战曹操威严的事情,是肯定会惹曹操不高兴的。不过当时曹操没发作,而是后来因为崔琰说了句“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然后这句话由丁仪之口传到曹...

为了给曹丕铺路,曹操为何连自己的亲儿媳都不放过?
果不其然,在后来曹丕和曹植的立嗣之争中,崔琰就惹到了曹操。当时曹操在曹丕还是曹植之间举棋不定,于是以密函征求大臣们的意见。这种事儿,从来都是烫手山芋,底下大臣们也不敢直接表态。只有崔琰第一个站出来,公开拥护曹丕。“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琰以死守之。”更值得一提...

曹丕的太子之位是怎么保住的?他做了什么事情
琰以死守之。’”毛玠以袁绍废长立幼为戒,而崔琰则是以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反驳,这才暂时打消了曹操改立曹植之心。拉拢人心,则是曹丕守护“太子”之位的第二步。在“太子”之位受到威胁后,曹丕便有意的拉拢曹操部下,对曹操看重之人皆以礼待之、虚心请教、极为恭敬,所以很快就得到了许多曹操部...

曹魏夺嫡之争,有哪些人支持曹丕?一员大将,三位宗室,九个重臣
曹操曾在曹丕和曹植之间摇摆不定,崔琰直言不讳的说:“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言下之意就是立长子(曹丕是曹操次子,曹昂死后曹丕就是长子了),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可惜却是曹丕弟弟,要不然崔琰支持的肯定是曹植。《三国志》记载曹丕为太子时曾赐...

写篇关于曹操杀崔琰的议论文
时而偏向曹丕,时而又转向曹植,因此这两个儿子各自的嫡系都非常隐晦地进行着争取曹操信任的工作。这时候这两派的争斗还是比较秘密、相对平静的。但到在曹操晚年,曹操越发觉得立嗣之事刻不容缓,自己又被这两个儿子的表现迷惑了,一时分不清楚自己到底要立谁,因此,曹操采取了一个特别的方法:征求手下一些大臣的意见。据...

隆化县19513443566: 为什么荀彧崔琰会支持曹丕,而不是曹植 -
天从力贝: 这两个本来就是儒士,受儒家长幼有序思想影响极为严重.并且曹丕也比曹植更有才.注意我说的才不是吟诗作赋,而是治国安民.曹植除了写诗之外并没有多少闪光点,然而写诗对国家汉语帮助,只能算是一种兴趣爱好,不能与能力划等号.还有我记得曹丕应该是嫡子,曹植是庶子.

隆化县19513443566: 历史上的崔琰真的是因为曹丕而死吗 -
天从力贝: 崔琰之死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参与曹植、曹丕兄弟争夺储位可能是原因之一,所以曹操对他敬畏的崔琰也是毫不手软的.据史书记载,在曹操死去的前一年,杨修也是因为陷入了夺嫡之争而被曹操杀害 我们知道曹操晚年的时候接班人的问...

隆化县19513443566: 《军师联盟》是谁写的文书陷害曹丕 杨修还是荀彧 -
天从力贝: 是崔琰 他和荀彧做局推曹丕上太子(世子)位,所以他不是陷害曹丕,而是帮曹丕,真正要陷害的是曹植和杨修一派;在当时那种情况满朝野都知道,曹操要立曹植为为太子;所以在那种情况下,崔琰和荀彧只能为曹丕做了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局!从崔琰接受丁仪的贿赂起局就开始了,当然代价就是崔琰和荀彧的命

隆化县19513443566: 曹操为什么选曹丕做世子 -
天从力贝: 别看曹操的儿子曹植才气那么大、文章那么好,可是在父亲眼里,曹植并不那么完美,曹操觉得曹植这个人很浮华,也就是不实在,曹操觉得曹丕很沉稳,尽管他不如曹植多才多艺.看看曹植身边那帮子朋友,一个个尽管满嘴的诗词歌赋,但是...

隆化县19513443566: 崔琰的性格特征 -
天从力贝: 原先崔琰与司马朗友善,司马懿正值壮年,崔琰对司马朗说:“你的弟弟聪敏明哲公允,刚强果断英勇,几乎不是你能比得上的.”司马朗认为不是这样,而崔琰总是坚持这个看法.崔琰的堂弟崔林,年少时没有名望,即使是亲戚也大多轻视他,崔琰却常说:“这是个所谓大器晚成的人,最终必定有远大的发展.”涿郡的孙礼、卢毓刚刚进入魏王军府,崔琰又评论说:“孙礼诚信耿直,刚毅果断,卢毓清醒机警,深明事理,百折不挠,都是可做三公的人才.”后来崔林、孙礼、卢毓都官至宰辅.还有,崔琰的朋友公孙方、宋阶早逝,崔琰抚养他们的遗孤,那份恩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他的明鉴卓识,笃于情义,大都像这个样子.

隆化县19513443566: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语言个性描写 -
天从力贝: 一手包办【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一举两得【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一臂之力【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一亲芳泽【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

隆化县19513443566: 大器晚成 - 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这个成语跟谁相关? 关羽刘备崔琰杨彪 -
天从力贝: 大器晚成 出处:《老子》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故事1: 袁绍身边的一位门客,名叫崔琰,他从小喜习武艺,到了23岁才开始读《论语》、《韩诗》,求师学习. 由于他刻苦努力,学问也逐渐多起来.当时袁绍的士兵非常残暴...

隆化县19513443566: 崔家有什么历史名人 -
天从力贝: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东北)人.东汉末年曹操部下.太祖破袁氏,辟琰为别驾从事.曹操征并州,留琰傅曹丕于邺.魏初,拜尚书.主曹丕为太子.操贵其公亮,迁中尉.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加魏王,以为意指不逊.罚琰为...

隆化县19513443566: 崔琰的字是什么?
天从力贝: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今河北武城东北).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少好击剑,尚武事.及长,诵论语、韩诗.结公孙方等,师丛郑玄.袁绍辟之.绍出兵黎阳袭许都,琰谏阻,绍不听.未几,果败于官渡.绍卒,二子交争,争欲得琰.琰称疾固辞,获罪,赖阴夔、陈琳救得免.太祖破袁氏,辟琰为别驾从事.曹操征并州,留琰傅曹丕于邺.魏初,拜尚书.主曹丕为太子.操贵其公亮,迁中尉.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加魏王,以为意指不逊.罚琰为隶,后赐琰死.

隆化县19513443566: 曹操为什么要杀崔琰,杨修??
天从力贝: 这两人太了解他了,曹操最恨了解他的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