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是什么 孔子曰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

作者&投稿:庾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是什么: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指一件事情顺其自然,有自己的尺度就好,凡事不过于刻意安排,顺其自然。

2、随心所欲不逾矩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4、孔子曰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一个未经修行的人,从心所欲,那就是想干嘛就干嘛,这肯定是要坏规矩的。所以人要有所约束,而不能从新所欲。这个约束人的东西,就是「礼」。

即使是好的品质,也要讲究一个适度,也要以「礼」来节制。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乱,直而无礼绞。」《论语·泰伯》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恭、慎、勇、直,都是很好的品质,但如果没有「礼」的约束,恭的太甚,就繁文缛节,太烦乱了。慎过了头,就处处畏畏缩缩的。勇而无礼,就会出各种乱子。直率很好,过了就显得刻薄。好的品质尚且如此,何况其他呢。所以「礼以节人」,而人要「约之以礼」。不能乱来,更不能从心所欲。

可是经过十五志学,直到七十而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即使从心所欲,也不会逾矩。这个说起来很简单,但却是一种至高的境界。这是把仁义道德内化成了一种生理本能。

「礼」对人的约束是一种外在的约束,你得「吾日三省吾身」,时时反思自己,是不是违背了「礼」了,是不是做错事了。

《大学》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始恶恶臭,如好好色。」这是说不要自欺,就像喜欢「好色」,厌恶「恶臭」一样,是一种本能反应,自然而然。这就是诚其意,毋自欺也。

见到「好色」,自然就新生欢喜。闻到「恶臭」,立刻就心生厌恶。这是一种自然反应,是不需要考虑和选择的。那么如果道德修行,最后达到好德如「好好色」,除恶如「恶恶臭」。像「好好色」「恶恶臭」一样,成了一种本能的自然反应。这时候,你就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了。因为你再怎么从心所欲,也不会喜欢「恶臭」,厌恶「好色」。一切都成了你内在的自然反应。

这个境界之下,根本就没有礼的「约束」之感了,也不用日日反省。就像不用约束和规定你『要远离恶臭』,你自然就会这样做。一切仁义道德,都不再是外在于你的,而是内在于你的,是你的本能反应,这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曰:“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是什么意思
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 有关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古文和翻译
1、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跟随自己的心意,并且做任何事情都不出规矩,这难道不是君子的作为吗?2、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3、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30岁就可以独立处事了;40岁便遇事...

“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什么意思?
释义:随:任凭;欲:想要;"逾”的含义:越出,跨越。所以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意思是: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不越出规矩。随心所欲不逾矩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解释
我们之所以认为:从心所欲和不逾矩是矛盾的(所有人都这样理解),是不可调和的,那是因为我们的心是平常人之心,我们的欲是平常人之欲,我们的心和欲都停留在最低层面,无法超越,自然无法体验那种和谐的、无与伦比的美,那种美感一定可以让人的心真正实现:归真!当然,我辈凡人,不要说“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样的境界,...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意思是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顺应内在之心的指令,也不会破坏外在之规矩。这句话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

随心所欲不逾矩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解释是: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指一件事情顺其自然,有自己的尺度就好,凡事不过于刻意安排。出处:孔子《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的从字,作顺从讲。「矩」是端正...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如下:出自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其实是,顺应内在之心的指令,也不会破坏外在之规矩的意思。马路上的红绿灯就是“不逾矩”的“矩”,是外在的规矩、规则。我们平时过马路,我们的“认识—行为”模式是这样的,红灯停、绿灯行,走过横道线的时候,还得注意拐弯的车辆,然后才能安全过...

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具体是指什么?
从心所欲,不逾距,指孔子在七十岁前后这个阶段,达到了“从心所欲”且“不逾矩”的至高境界。俗话说,“人活七十古来希”。古代生产力低下,人的寿命相对较短,不象现在,活到八、九十岁的人也很常见。在古代,特别是中国,“孝”的观念很强,对老人的行为极为宽容。对七十岁的老人,通常就“...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解释
解释:人到了七十岁,做事就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出自:《论语十二章》作者:先秦·佚名 文章: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

从心所欲不逾矩什么意思?
一、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二、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大学之道;三十岁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四十岁能成为知者,无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规律;六十岁所闻皆通;七十岁能...

壶关县19333484479: “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什么意思? -
哈伯抗肿: 是孔子说的 太随心并不是很好,太所欲也并不妙.凡事适可而止,不可过量 自由是一种境界,一种随心所欲的境界.心有多宽,自由就有多大. 但是自由也是建立在大家都遵守规矩的基础上的,任何一个组织都是这样. 不要把个人的自由建立...

壶关县19333484479: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中“不逾矩”的意思 -
哈伯抗肿:[答案] “不逾矩”:不逾越上天的规矩、法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 有:同“又”. 立:站得住的意思. 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天命:...

壶关县19333484479: 随心所欲不逾矩 - 孔子说过"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的具体意思是?
哈伯抗肿: 【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30岁就可以独立处事了;40岁便遇事不迷惑;50岁就已经认识到了自己这一生的道路;60岁,一听别人言论便可以分辨真假,判明是非;到了70岁便随心所欲,做任何事都不越出规矩.”

壶关县19333484479: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解释 -
哈伯抗肿: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说自己到了七十岁的时候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规矩了.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

壶关县19333484479: 子曰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写出原文解释译文 -
哈伯抗肿: 【原文】 2·4 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顺(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 【注释】 (1)有:同“又”. (2)立: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

壶关县19333484479: 不逾矩的逾是什么意思(至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逾是什么意思)
哈伯抗肿: 不逾矩的逾的意思是超过,越过,更加.不逾矩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不越出规矩,语出《论语·为政》.不逾矩的逾的意思是超过,越过,更加.不逾矩出自《论语·...

壶关县19333484479: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 -
哈伯抗肿: 译意: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为什么孔子在谈到...

壶关县19333484479: 下句是什么随心所欲不逾矩?随心所欲不逾矩,下句是什么
哈伯抗肿: 没有下一句,该句就是完整的一句,出自孔子,意思如下:“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其实是,顺应内在之心的指令,也不会破坏外在之规矩的意思.马路上的红绿灯就...

壶关县19333484479: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逾矩”什么意思?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
哈伯抗肿:[答案] 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就专心求学,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学有根底(学的东西已成立),四十岁时,对事都不疑惑,五十岁的时候,就知道天的命令(就快死了),六十岁时,通顺自己以及他人的心理,七十岁时,顺从心之所欲而不逾越法度

壶关县19333484479: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什么意思 -
哈伯抗肿: 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