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是如何集权的?父子细致分工,三人两套班子,萝卜大棒一起上

作者&投稿:尤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高澄是高欢的长子,据说他从十四五岁开始,就已经开始独当一面了;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东魏的代理执政官。 从表面上看,这证明高澄英明神武;可实际上,这只是高欢集权的一种方式而已。 当时的高欢常驻晋阳,东魏的中央 *** 却远在邺城,一定要有一个放心的人驻守,那个人就是高澄。 可高澄又不是超人,以他十多岁的年龄、阅历和能力,显然不足以应对如此复杂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政治经验丰富的崔暹被放到了台前。 崔暹是被高澄抬出来的,权力皆来源于高澄。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崔暹的权力得到扩张,高澄的权力也会得到扩张。在这种背景下,崔暹获得的不仅是职务,还有尊荣和权威。 高澄见到崔暹时,总是一副敬畏不已的样子;而崔暹见到高澄时,也总是一副大大咧咧的样子,甚至是一点面子也不给高澄留。 澄欲假暹威势,诸公在坐,令暹后至,通名,高视徐步,两人挈裾而入;澄分庭对揖,暹不让而坐,觞再行,即辞去。——《资治通鉴》·梁纪十四 有一次,高澄和众多高级官员一块出行,在途中遇到了崔暹出行的队伍。为崔暹开道的卫士,拿红棍子对着高澄的队伍击打,意思很简单:要高澄等人照例回避。高澄立即掉转马头回避,等崔暹的队伍先走。 它日,澄与诸公出,之东山,遇暹于道,前驱为赤棒所击,澄回马避之。——《资治通鉴》·梁纪十四 这种玩法可谓高明至极,我给大家说一个故事:元末明初的时候,朱元璋准备率军攻打镇江,但他很为军纪犯愁,担心城破之后军队扰民。为此,朱元璋想出一个主意:密令亲信徐达带头违反军纪,然后痛打徐达。旁人一看徐达违反军纪都要被打,自己违反肯定也不会获得宽恕。一时间,朱元璋的军队军纪严明。 我不敢确定,朱元璋是不是从高澄身上得到了启发,但朱元璋的做法和高澄的做法可谓异曲同工。高澄用一种近乎夸张的方式尊崇崔暹,意思很明显:我高澄见到崔暹都害怕得不得了,你们如果不听崔暹的话,小心崔暹收拾你们! 崔暹是一个优秀的鹰犬,他在高澄的支持下,把东魏的元老重臣收拾得鸦雀无声,高澄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集权的效果。 实际上,徐达是朱元璋的亲信,他根本不会带头违反军纪;高澄是高欢的长子,也没有任何理由会怕崔暹,这一切不过都是套路而已。 后来,高澄爱上了一个身份卑微的女人(被高欢老战友抛弃的姬妾),并封她为琅琊公主,这事在当时看来多少有点不着调。 做完这件事之后,高澄说:「 ”崔暹或许会来劝阻我,假如他真来了,我一定会给他好看。”崔暹果然前来劝阻,但还没说事,就发现高澄一直板着脸,崔暹就吓得不敢提这事了。过了几天,崔暹主动表示:希望能够亲自拜见琅琊公主,高澄得到这个消息以后非常开心。 高澄遇诸涂,悦而纳之,遂有殊宠,封琅邪公主。澄谓崔季舒曰:「 ”崔暹必造直谏,我亦有以待之。”及暹咨事,澄不复假以颜色。居三日,暹怀刺坠之于前。澄问:「 ”何用此为?”暹悚然曰:「 ”未得通公主。”澄大悦,把暹臂,入见之。——《资治通鉴》·梁纪十五 回过头来看高欢一系的集权过程,会发现整个过程非常有意思:高欢在背后支持高澄,高澄在背后操纵崔暹。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无论局势如何恶化,高欢一系总有机会缓和矛盾。 如果大家对高欢一系表示不满,不会直接找到高欢和高澄,因为他们都没有出面,所以他们只能把怨气发泄在崔暹身上。 如果高澄认为自己能扛住这股压力,他就会在背后继续支持崔暹;如果高澄感觉局势太危险,他就会以一种第三者的身份出面调停矛盾;如果局势继续恶化,高澄还可以把崔暹的人头交出来,安抚大家的情绪。 如果局势恶化到高澄控制不住的地步,高欢就会出面,直接收拾高澄一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大家要搞明白一件事,高欢一系所针对的元老重臣,都是高欢的老战友和老朋友。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他们的情绪,如果不能及时摸透他们的底线,集权工作就会变得难以进行。也正是考虑到这些问题,高欢才安排了高澄和崔暹这样的双保险。 集权绝对是高难度工作,纵观两晋南北朝,有太多的执政官因集权不利而黯然退场,有太多帝国因集权不利而发生内讧。高欢能把集权工作搞得这么细致,这就是他高超政治手腕的完美体现。 当然了,我们也不能无限制地神话高欢的政治手腕,高欢的集权固然包含私利,但也代表着大多数利益集团渴望重建新秩序的心声。 事实上,最危险的时刻,总会在「 ”事业刚刚成功”的时候出现。 当时东西魏已经并立,双方都想灭掉对方,进而统一北方,但对于双方而言,这都是很难做到的事。在事业有所成就,前路遥遥无期的时刻,元老重臣们难免会放松:打了那么久的仗,是时候纵情享受了。 可对于执政者而言,他还希望获得更为辉煌的战局,他还希望能够继续稳固自己这一系的力量,所以他会一再跟自己的老战友和老朋友们强调:「 ”我们只是走完了第一步而已。” 在高欢进入河北之后不久,御史杜弼就强烈要求高欢整顿 *** 。高欢对杜弼的回复是:如果我敢整顿 *** ,只能证明我不想混了。 行台郎中杜弼以文武在位多贪污,言于丞相欢,请治之。欢曰:「 ”弼来,我语尔!天下贪污习俗已久。今督将家属多在关西,宇文黑獭常相招诱,人情去留未定;江东复有一吴翁萧衍,专事衣冠礼乐,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我若急正纲纪,不相假借,恐督将尽归黑獭,士子悉奔萧衍。人物流散,何以为国!尔宜少待,吾不忘之。”——《资治通鉴》·梁纪十三 因为当时的宇文泰和萧衍,对于 *** 都采取一种默许甚至纵容的方式,如果高欢胆敢强行整顿吏治,这些枪林弹雨中杀出来的老兵肯定会离开高欢,甚至当场会发生火并。真到了那个地步,高欢还拿什么来争夺北方,继而争夺天下呢? 这个道理杜弼不懂,他就是一根筋,继续进言。看杜弼如此不识趣,高欢就带着一群士兵走到杜弼面前,开弓拉架,摆出一副进攻的态势,把杜弼吓得够呛。 高欢对杜弼说:「 ”我带着十来个士兵吓唬你,你都怂成这副德性。我要是真听了你的话,万一下面那些老兵油子造反,我能指望谁?指望你吗?” 欢将出兵拒魏,杜弼请先除内贼。欢问内贼为谁,弼曰:「 ”诸勋贵掠夺百姓者是也。”欢不应,使军士皆张弓注矢,举刀,按槊,夹道罗列,命弼冒出其间,弼战忄栗流汗。欢乃徐谕之曰:「 ”矢虽注不射,刀虽举不击,槊虽按不刺,尔犹亡魄失胆。诸勋人身犯锋镝,百死一生,虽或贪鄙,所取者大,岂可同之常人也!”弼乃顿首谢不及。——《资治通鉴》·梁纪十三 但高欢同时也安抚杜弼,总而言之,你这种说法肯定是对的。等我把局面稳定住之后,一定会听你的话。 只要看看杜弼的反应,我们就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高欢打压元老重臣,其实也有重建新秩序的需求在内,类似于杜弼这样的官员肯定不会是少数。 孙腾是高欢的老朋友和老战友,更是东魏举足轻重的军政大佬。但有一次,孙腾倚老卖老不尊重高澄,高澄就让手下人把孙腾揪下座位,用刀把打他,并把他推到门外站着。 自己的儿子如此打击和侮辱元老重臣,坐镇晋阳的高欢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 ”我也管不了我的儿子,请大家让让他吧!” 孙腾见澄,不肯尽敬,澄叱左右牵下于床,筑以刀环,立之门外。太原公洋于澄前拜高隆之,呼为叔父,澄怒骂之。欢谓群公曰:「 ”儿子浸长,公宜避之。”——《资治通鉴》·梁纪十四 库狄干也是高欢的老朋友和老战友,还是高欢的妹夫,高澄的姑父。但当库狄干拜见高澄时,高澄可是摆足了谱,把库狄干晾在门外,等了好半天才见他。 库狄干,澄姑之婿也,自定州来谒,立于门外,三日乃得见。——《资治通鉴》·梁纪十四 司马子如也是高欢的老朋友和老战友,更是东魏位高权重的军政大佬,可崔暹在高澄的默许下,居然敢以贪污的罪名收拾司马子如。 司马子如肯定不是什么清官,但官做到了司马子如那个级别,吃相一定都是非常好看的。换言之,只要咳嗽一声,就会有数不清的钱财主动飞到司马子如的怀里。从这个角度来看,用贪污的罪名收拾一个位高权重的军政大佬,多少有点「 ”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味。 再说了,司马子如不干净,难道高澄就很干净?如果高澄是那种两袖清风的人物,他拿什么来拉拢别人呢? 我们后世读者看待这件事,都觉得高澄是没事找事。作为当事人的司马子如,更是感觉窝囊到了极点。 司马子如直接对高澄说:「 ”我当初跟你爹打天下的时候,穷得一无所有,现在我所拥有的一切都是贪污得来的,你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司马子如从夏州策杖投相王,王给露车一乘,豢牸牛犊,犊在道死,唯豢角存,此外皆取之于人。——《资治通鉴》·梁纪十四 司马子如之所以会感到如此寒心,因为他曾经救过高澄。 在高澄少年时,曾与高欢的小老婆私通,被高欢发现之后痛打一百杖,打完之后高欢并不解气,直接软禁了高澄的母亲娄氏,并打算废掉高澄的世子之位。 勃海世子澄通于欢妾郑氏,欢归,一婢告之,二婢为证。欢杖澄一百而幽之,娄妃亦隔绝不得见。——《资治通鉴》·梁纪十三 在万分危急的局面下,高澄向司马子如求救。 司马子如立劝高欢:「 ”你的长子和你的小老婆不清不白,这种事不能满世界乱张扬。再者,你之所以能有今天,娄氏出力甚多,娄氏的哥哥又手握禁军,你就不怕把事情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吗?” 子如曰:「 ”消难亦通子如妾,此事正可掩覆。妃是王结发妇,常以父母家财奉王;王在怀朔被杖,背无完皮,妃昼夜供侍;后避葛贼,同走并州,贫困,妃然马矢自作靴;恩义何可忘也!夫妇相宜,女配至尊,男承大业。且娄领军之勋,何宜摇动!一女子如草芥,况婢言不必信邪?”——《资治通鉴》·梁纪十三 后来,司马子如亲自出面审理此案,把捅出此事的侍女直接灭口,其他证人也纷纷翻供。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高澄是一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五好少年,有心怀叵测之人在诬陷他。 事情办完之后,高欢非常感激司马子如,认为司马子如保住了自己的面子。从那以后,高澄看到司马子如,那是一口一个「 ”大爷”叫个没完。 因教二婢反其辞,胁告者自缢,乃启欢曰:「 ”果虚言也。”欢大悦,召娄妃及澄。妃遥见欢,一步一叩头,澄且拜且进。父子、夫妇相泣,复如初。欢置酒曰:「 ”全我父子者,司马子如也!”——《资治通鉴》·梁纪十三 可现在,司马子如这个「 ”大爷”,被那个号称「 ”五好少年”的高澄收拾得奄奄一息,眼看就要提前归位了。如果换做你是司马子如,你气不气,寒心不寒心? 这事闹到这一步,司马子如开始破罐子破摔,你们有什么招都使出来吧!高澄和崔暹兜不住了,无奈之下,高欢亲自出马,强令高澄放人。 丞相欢以书敕澄曰:「 ”司马令,吾之故旧,汝宜宽之。”——《资治通鉴》·梁纪十四 为了安抚老战友和老朋友们的情绪,免得他们瞎想,高欢做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他让司马子如躺在自己大腿上,亲手为司马子如梳理头发,还给他捉虱子。 久之,欢见子如,哀其憔悴,以膝承其首,亲为择虱,赐酒百瓶,羊五百口,米五百石。——《资治通鉴》·梁纪十四 看到这个细节,又让我佩服起了高欢的政治手腕。 高欢的这个举动,可以证明自己和司马子如亲密无间(梳理头发),这本是夫妻之间做的事,高欢做起来却毫无心理压力。 捉虱子这个细节,既可以证明高欢的细致入微,又可以凸显司马子如此时的狼狈。以司马子如的级别,身上怎么可能会有虱子呢?这虱子哪来的?牢里带出来的啊,看来司马子如在牢里受了不少罪。 我高欢既可以像对待自己老婆一样对你们好,也可以把你们整得浑身长虱子,就问你们怕不怕? 高欢唱红脸、高澄唱黑脸,或者高澄唱红脸、崔暹唱黑脸。三个人两套班子,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把个东魏的元老重臣整得苦不堪言,不得不纷纷屈服于高欢。 看到高欢一系向驯狗一样地收拾元老重臣,很多人总会认为高欢和高澄残忍又刻薄。但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思考一下,那些元老重臣又有几个是省油的灯呢?不打击这些人,且不说高欢一系晚上注定睡不着觉,就是普通老百姓恐怕也会睡不着觉。 这些元老重臣卖命打天下,绝不是为了救民于水火之中,而是为了自己和家族的利益。如果不打击他们,他们一方面会垄断 *** 的人事权力,以便他们的子弟享有优先当官的权力;另一方面他们也会强力干预 *** 的日常工作,以便为家族攫取更多的利益。 打压元老重臣、削弱军功贵族,的确是非常好的集权方式,但这还远远不够。无奈之下,高欢一系(高澄)只得继续沿用晋武帝司马炎的套路,继续大肆分封高氏子弟。 齐主封宗室高岳等十人、功臣库狄干等七人皆为王。癸未,封弟浚为永安王,淹为平阳王,浟为彭城王,演为常山王,涣为上党王,淯为襄城王,湛为长广王,湝为任城王,湜为高阳王,济为博陵王,凝为新平王,润为冯翊王,洽为汉阳王。——《资治通鉴》·梁纪十九 在这种背景下,高欢一系的权力稳固了;在这种背景下,高欢一系篡位的主客观条件逐渐得到了满足;在这种背景下,高氏子弟的既得利益得到了保障;在这种背景下,高氏子弟的内讧无可避免。 看到高欢如此卖力地培养高澄,总会令我想起南齐的萧道成与萧赜父子:在大敌当前的环境中,父子俩背靠背打出一片天下;当外敌消失之后,父子俩开始公开内讧。要不是萧道成死得早,他们父子还不定会发生什么鲜血惨案呢。 高欢的命运和萧道成类似,在没有彻底篡位之前,高欢就去世了。如果高欢足够长寿,活到了篡位的那一天,他和高澄之间的矛盾估计也会变得无法调和。 往期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尔朱兆无奈放手,高欢占据河北 高欢强行破局,元修狼狈西逃 高欢另立元善见,宇文泰毒杀元修 高敖曹死于暗算,高慎外逃引乱斗




集权式谈判
集权制与分权制的优缺点 要回答好这个问题,还是让我们先来比较一下集权制与分权制的优缺点吧。 集权制是指一切决策权均集中在上级机关,下级机关必须依据上级的决定 和指示办事;而分权制是指下级机关在 自己管辖的范围内,有权自主地决定做 什么和怎么做,上级不必加以干涉。 1.集权制的优点:①政令统一, 标准一...

元朝有几位皇帝?
武宗,名海山,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孙子,父答刺麻八拉。海山是以军事实力取得帝位的。所以在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死于1311年,时年31岁。仁宗(1285-1320) 1311年即位,在位10年 仁宗,名爱育黎拔力八达。武宗的弟弟。他即位后利用儒家思想作为统治工具,并革除武宗的弊政。死于1320年,时年36岁。英宗...

七国之乱:景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战役?
七国之乱:景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战役? 七国之乱发生于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听从晁错的建议,大力削弱七个诸侯王的势力。但这七个诸侯王对汉景帝的这种做法充满了敌意,于是,他们在吴王刘濞的欢呼声中选择造反。可最后七国全部被平定,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汉景帝继位后,中央集权和地方诸侯的矛盾越来越大。此时的汉景帝的脑...

晚清时期的中央集权问题
清廷当然害怕。曾国藩开始只是做团练,说白了就是编外部队,没人没钱没组织没领导。筹饷是曾国藩一直以来最大的问题。由于是编外部队,各省不受其辖制,饷银来源一直不稳定。直到后来当洪秀全第二次攻破江南大营的时候,清廷才给曾国藩授两江总督的实职,饷银才有了着落,可见清廷对其防备之深。这是第一...

关陇集团是怎么回事?
关陇集团是指北魏时期主要籍贯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或称为六盘山)周围的门阀军事势力。广义的关陇地区还包括陕北、山西西部、内蒙南部地区。因历史学家陈寅恪表述 “关陇集团”而成名。以“出则为将、入则为相”(指一个人很有才干,在朝廷内可以为相,在朝廷外则可以为将)的文武兼备的人才集团...

高欢知道侯景不好控制,那为何他生前不除掉侯景?
高欢在世的时候,是不能够做皇帝,但是他要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当上皇帝铺路。所以高欢在世的时候,做的是笼络人心的事情,而高澄做的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事情。所以等到高欢离开了人世,不甘心趋于人下的侯景自然要造反,因为他想做的是高欢的位置,甚至更远的位置。但是让侯景想不到的是,高欢...

元朝有多少个皇帝
武宗,名海山,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孙子,父答刺麻八拉。海山是以军事实力取得帝位的。所以在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死于1311年,时年31岁。公元1311年登基 公元1320年去位 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出生:公元1285年 -- 去世:公元1320年(在位9年)仁宗,名爱育黎拔力八达。武宗的弟弟。他即位后利用儒家思想...

北宋初年统治者采取了哪些强化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有什么积极作用和消极...
尔曹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动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涑水纪闻》卷1)于是,众人“皆罢军职”(《长编》卷2)。殿前副点检一职也取消。这就是“杯酒释兵权”。改组后禁军领导机构为殿前司和侍卫司,殿前司设殿前都指挥使,侍卫司...

杯酒释兵权 (963年 - 963年)?
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禁军军将也黄袍加身,使类似澶州兵变和陈桥兵变的历史剧重演,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在酒宴中发表意见,威胁利诱双管齐下,暗示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赵匡胤与汉高祖、明太祖大杀功臣之举相较,被视为宽和的典范。 宋太祖有一天召赵...

宋代中央集权的推行, 可不可以令宋长治久安?
财政、刑法、粮食,直接向中央负责。 (二) 防止兵变重演:五代十国时,武人专政篡弑、兵将哗变拥立之事迭生,后周太祖郭威如此,宋太祖本人亦藉「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而得国。为防止此类事件重演,遂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提倡文人典军,严禁武人干政。他又借杯酒言欢之机,晓喻诸将告老辞职,...

化隆回族自治县15941157376: 漳河渠详细介绍 -
禤先天舒: 漳河水库总干渠一支渠,北起荆门市东宝区漳河镇太平坎,南止荆门市掇刀区团林铺镇车坪,全长32公里,底宽2米,边坡1比1 5,过水流量2立方米/秒,受益面积2万亩. 漳河水库总干渠一支渠于1958年修建,属湖北省荆门市所辖.漳河的故...

化隆回族自治县15941157376: 风雨无阻、坚贞不屈、赤胆忠心、全心全意、鞠躬尽瘁、扶危济困、赴汤蹈火、冲锋陷阵的意思和成语故事 -
禤先天舒: 风雨无阻(fēng yǔ wú zǔ ) 释义: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要按期进行.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黄秀才从陆路短船,风雨无阻,所以赶着了.” 示例:明天进行足球比赛,风雨无阻.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

化隆回族自治县15941157376: 太原出过几个皇帝? -
禤先天舒: 太原历史上出的皇帝数不胜数 赵简子,赵襄子以太原为基地成就战国七雄 汉文帝刘恒八岁来到太原成为晋王,16年后即位, 开创文景之治,成就西汉盛世 北齐高欢、高洋父子以晋阳为基地,建立北齐 隋炀帝杨广即位也为晋王 太原留守李渊及其子李世民,从晋阳起兵,攻入长安,夺取了隋朝政权,于 618年建立了唐朝. 武则天为并州文水人 五代十国,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和刘崇兄弟凭借晋阳争夺天下,走马称帝分别建立了后唐、后晋、后汉、北汉.

化隆回族自治县15941157376: 为什么给太原叫龙城?
禤先天舒: 汉文帝龙潜太原入主汉宫,李渊父子起兵太原定都长安,高欢父子盘踞晋阳开创北齐,隋炀帝杨广、唐高宗李治即位前都曾被任命为以晋阳为封地的晋王,崛起于太原的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和他们创立的后唐、后晋、后汉三王朝以及后来的刘崇和北汉政权更是为太原赢得了“龙城”的美誉.“遗风因唐远,积德本周深.王气缠西北,真人虎视偏”,这首描写太原的古诗,名字就叫《龙城》

化隆回族自治县15941157376: 为什么山西太原称为 龙城 -
禤先天舒: 太原龙城 中国把皇帝称为真龙天子,有2500年历史的太原是因为出了多个皇帝被称为龙城. 传说中的: 帝尧曾建都晋阳 大禹曾建都晋阳 周成王桐叶封弟把叔虞封到太原建立唐 史实: 赵简子,赵襄子以太原为基地成就战国七雄. 汉文...

化隆回族自治县15941157376: 太原为什么称为龙城?
禤先天舒: 因为太原历史上出过很多皇帝

化隆回族自治县15941157376: 太原的别称“龙城”来历缘由是什么?
禤先天舒: 据说全国共有三座龙城,广西柳州、河南濮阳和山西太原. 与另外两座城市得名于美丽动人的传说不同,太原,这片曾经凝聚着王者之气、成就帝王霸业的龙兴之地则是因为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真龙天子而被当之无愧地誉为龙城.龙城太原,因帝王而建,与帝王一起咤叱青史,也为帝王所累而屡遭兵燹甚至毁于一旦. 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强盛的唐王朝以及割据的五代十国中的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等或发祥于太原、或建都于此、或以太原为陪都,太原出现了太多的皇帝,因此太原素有“龙城”的别称.

化隆回族自治县15941157376: 我国有几位权臣?类似曹操一样的. -
禤先天舒: 太多了,我列举一下: 商:伊尹 周:周公、召公 秦:吕不韦、李斯 西汉:霍光、王莽 东汉:梁冀、董卓、曹操 三国:魏-司马懿父子,蜀-黄皓,吴-诸葛恪、孙琳 晋:王敦、桓温 北朝:尔朱荣、高欢、杨坚... 南朝:侯景、刘裕... 隋:杨素 唐:长孙无忌、李林甫、杨国忠、卢杞、崔胤、朱温.... 宋:蔡京、秦桧、贾似道、韩宅胄、史弥远 元:伯颜 明:胡惟庸、纪纲、严嵩、张居正... 清:多尔衮、鳌拜、和绅、肃顺...至于那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宦官们:赵高、十常侍、高力士、鱼朝恩、李辅国、童贯、王振、汪直、刘瑾、冯保、魏忠贤、李莲英...就不列入其中了,这些人毕竟只是宦官,虽然他们和以上相比不遑多让啊.

化隆回族自治县15941157376: 太原当年都出过哪些龙?
禤先天舒: 其实国内好几个城市都自称龙城... 汉文帝龙潜太原入主汉宫,李渊父子起兵太原定都长安,高欢父子盘踞晋阳开创北齐,隋炀帝杨广、唐高宗李治即位前都曾被任命为以晋阳为封地的晋王,崛起于太原的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和他们创立的后唐、后晋、后汉三王朝以及后来的刘崇和北汉政权更是为太原赢得了“龙城”的美誉.“遗风因唐远,积德本周深.王气缠西北,真人虎视偏”,这首描写太原的古诗,名字就叫《龙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