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和感性的终点,都是知性

作者&投稿:金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理性和感性,这两个经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字眼,似乎已经有了其特有的定义。

就好像理性给人的感觉就是冷静、睿智,而感性就是活在当下、真性情。

也许你也曾拿理性和感性给自己贴过标签,或许还有过“到底理性好还是感性好”的争辩,但这都不是这篇文章要说的重点。

我要说的,是我对理性和感性的一种全新的理解,是我用来理解人的一切行为的工具,以及指导自己前行的灯塔。这种理解可能会有缺陷,但暂时还没发现。

如果你能找到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或者更合理的洞见,请赶紧评论打我脸,我渴望被打脸。

当然不是这种打脸

废话完毕,马上进入主题。

前方高能 烧脑 请注意

为了能更好理解下面的内容,正式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先知道两个底层的概念。

第一个是人的利己理论。这个理论是说, 人一切行为都是基因为了延续自身而做出的,扩大到行动层面,就是人都是自私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让自己的收益最大化,所受损失最小化,即使是明显利他的行为,到最后都是为了自己。

我把这个理论称为基因的意志,这个学说的论述很无情,但是却深刻到让人无法反驳。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看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

第二个是收益的概念。与一般认为的物质上的收益不同。能影响人的行为的收益分为内在收益和外在收益两种。内在收益包括满足感、愉悦感、成就感等所有可以激励你行动的愉悦感受。而外在收益则是一般理解上的金钱、信誉、影响力等可以产生物质收益的事物。

对收益的概念有了理解之后就可以知道, 人在让自己收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的时候,是要同时权衡自己的内在收益和外在收益的。

知道了这两个底层概念之后,现在就可以正式请出这第一部分的主角: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一个基本的假设,它假设人都是自利的,并且假设人都是完全理性的。

如果从一般角度来理解理性,当然会觉得人当然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这个假设在用来解释日常生活中没用。

但是经济学的神奇之处,就是它除了能用来解释社会层面上的经济问题,它还能用来解释很多生活上的小问题。你觉得这个假设没用,有可能是你看它的角度不对。

现在我们换个角度来理解理性,把经济人假设中的理性理解为“ 一种根据认知,自动选择收益最大化策略的本能 ”后,这个理论几乎可以用来解释人的一切行动。

为了方便理解,这里先举个简单的例子。

A在车站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1000元现金和银行卡、身份证等各种私人物品,并没有任何人看到。A把它交到车站的办公室,让他们寻回了失主,获得了失主的感谢。

按照一般人对经济人理论的理解,他应该拿走1000元,然后把其他东西放回捡到的地方,这样才是收益的最大化。因为此时他净得1000元,而且没有任何名声上的损失。

但是他却没有这么做,所以这个例子就违反了一般人对经济人理论的直觉,大家就觉得经济人理论不可信。

然而如果把加上之前提到的收益和理性的定义,情况就会变得不一样。

A之所以没有将1000元收入囊中,是因为他觉得把钱包交回失主所带来的满足感、社会认同感等内在收益大于1000元能带给他的外在收益,这是他的认知。而他的理性自动根据这个认知选择对他来说收益最大化的行动,也就是把钱包交到车站办公室,寻回失主。

理性在这里成为了一个固定存在的东西,不管你觉得你是理性还是感性,它就在那里,而且人人一样。

换句话说, 理性就是自利的体现。

而理性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它是 基于认知来做选择的 。

关于认知的含义,其实非常广泛,很多牛人都有自己的理解。而在这里,我倾向于把它理解为“内化的知识”。当然认知有时会被当作动词用,比如“去认知世界”。当认知当动词的时候,相应地,我把它理解为“将知识内化”。

当这样理解认知之后,就可以得出一个很明显的推论:每个人学习的知识量、学习的领域、学习时所处的环境、内化的程度都各不相同,所以人的认知就会像人的指纹一样,每个人都不一样。

因此 理性作出的选择,其实会非常主观。

回到上面那个例子,这个时候是B捡到了这个钱包。B从小在严酷的生存环境长大,能维持生存就已经相当吃力,1000元对他来说相当于3个月的食物支出。而从小缺少教育,他根本就认识不到被社会认同以及做好事的好处。这个时候,拿走1000元得到的外在收益就会远远大于放弃1000元得到的内在收益。于是他拿走了1000元。如果他甚至根本不会替别人着想,他会直接拿走整个钱包。这也是他的理性选择。

同样的事情,认知不同,作出的选择会完全不一样。

再举一个例子。

A在当年股市3000点的时候还是股票的门外汉,看到了别人炒股都赚了钱,于是跃跃欲试,开始寻找股市相关书籍来学习投资技巧。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及实操,他看着虚拟交易账号上翻了数倍的金额觉得胸有成竹,于是在4500点的时候决定真金入市实操。一路高歌猛进的行情以及被同事封为股神让A自信心极度膨胀,于是在5000点的时候进一步加大了资金投入。

B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经历过数次股市的风浪,深知A股并不是散户能找到投资价值的地方,只能用投机的方法操作。于是他在3000点闻到新一轮炒股热到来的气息的时候,就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并随着股市的上涨逐步撤回资金。最终在4500点的时候完全撤离,日后浪再高也与他没有关系。

相信后面的故事大家都有所了解,2015年6月12日,A股达到7年最高点5178后,正式揭开了股灾的序幕。

每个人都在他认知范围内作出最理性的选择,而在认知范围比他广的人看来,这个选择可能会很蠢,但有时候真的只是因为他 不知道。

在说感性之前,我们先要对感性的基础——情绪有所了解。

情绪在人的演化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比如愉悦使人乐于探索和追求,恐惧或愤怒让人准备好逃走或战斗,而焦虑及后悔等情绪则可以使人避免再犯错误。可以说,情绪是动物在漫长的演化岁月中发展出来的一套非常高效的行为控制工具。

它的高效体现在它能直接影响人的认知。

当一件事情和愉悦的情绪挂上钩,人就会倾向去做这件事;当一件事和压抑、沮丧等情绪挂上钩,人就会倾向于躲避这件事。重点是, 不管这事情是否真的与情绪有联系,只要你认为他们有联系,你就会产生相应的倾向。

可能你现在才知道这点,但广告商们早已对此烂熟于心。行为主义心理学之父约翰·华生在20年代初期便已经提出了现在广告背后都在使用的这个套路:把产品和一种或多种令人愉悦的情绪挂上钩,或者突出产品避免一种或多种消极情绪的功能。

简单来说,就是 愉悦的情绪会让你高估这件事带给你的收益,消极的情绪会让你高估这件事带给你的损失。

还是举个例子吧。

A和B处于热恋期,恋爱带来的愉悦感会影响对“和对方在一起的收益”的判断,极度高估在一起的收益,最后就会让你无视对方的所有缺点,出现只要能在一起,喝水也比蜜糖甜的感觉。

后来,他们的热恋期已过,双方的缺点已经渐渐地到了对方无法忍受的地步,终于有一天被一件事情引发了矛盾,在强烈的负面情绪的作用下,让A和B都高估了“在一起”这件事所带来的损失,最后冲动地决定分手。

等到双方的情绪平复后,A和B渐渐发现在一起的损失好像没有原来那么大,似乎都是可以接受的。而此时,因为分开而带来的孤独,让A和B都产生了后悔情绪,这种消极情绪让他们回想起了在一起时的愉悦,然后高估了“分开”这件事情的损失。到最后双方都觉得分开的损失大于在一起的损失,然后选择复合。

之前说过,人的行动是基于自己认知的理性选择,但是当认知都被情绪影响了,人作出的利己选择自然就没有不受情绪影响时作出的看起来更明智。

如果一个人放任自己的情绪影响自己的认知,那他就相当于被情绪所支配,那就是感性。而如果一个人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在做决定的时候没有认知偏差,这时理性便自动为你作出真正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这样的人,便被称为理性。

说到这里应该很清楚了, 理性和感性的界限其实并不在你能多客观地看待、解决事情,而在情绪的控制能力的强弱。

控制情绪,理性地感性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控制情绪就是一味地压抑情绪,让自己变得更冷静,从而显得更理性。

但是这只是一方面,仅仅只是压抑,可算不上“控制”。 你还得会刻意地“释放“,才算得上真正地控制了情绪。

上面提到,情绪是一套非常高效的行为控制工具,只是把情绪压抑不用,未免太浪费。

学会在合适的场合刻意地压抑有害的情绪、释放恰当的情绪,就像是亚瑟王拔出的石中剑,会让你在人生的战场上无往不利。

面对爱人的牢骚和小情绪,如果能压抑住心里的烦躁和不悦,释放出心中的爱来包容和理解,会不会就减少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摩擦与矛盾?

购买服务后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服务,刻意释放愤怒去争取自己应得的权益,会不会比平静地说理更有效果?

难得从工作中抽空出来旅游,比起继续压抑自己的情绪,严格执行之前制定的旅行计划,让自己陷入计划出现偏差导致的失落,会不会放飞自己的情绪,专注于感受旅游带来的满足感更能让你收益最大化?

经常听到有人说一句话:“足够理性,可以让你变得更感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里说的理性,应该换成情绪控制能力。

当你真正地学会了控制情绪,你能在该感性的时候,理性地变得更感性。

这时的情绪已经再也不能影响你的认知,而是反过来,认知控制了你的情绪。足够强大的情绪控制能力,让情绪成为你的理性作出收益最大化选择时的工具,而非噪音。这个状态,就是知性。

真正的开始

在知性的状态下,由于经过锻炼的情绪控制能力已经能很好地控制情绪,所以决定你行动决策的因素,就剩下认知了。与百度百科上把知性通俗地定义为有文化、有内涵、有修养的女性不同,这里的知性,是认知的知。

达到了知性,就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思考和实践,不断剔除过时和错误的认知、把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内化,才能不断作出更合理的选择,更从容地面对人生。而学海无涯,这个过程也将永无止境。

在这漫长的旅途里,不管理性还是感性,都是达到知性之前的小打小闹。

人生这游戏,在达到知性之后才真正地开始。

一END一

P.S.道理是这个道理,做起来却很难,即使是作者我,对情绪控制能力的锻炼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难归难,这并不妨碍我们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不是吗?


女人一生最宝贵的几年
离40 岁还远着,35 岁的内心是一个永远的青年,一点智慧,一点通透,一点豁达,一点乐观,一点悲观,有时知性,有时感性,这是你可以一直待到人生终点的年纪。当你肉身老了,回望一生,这也是一个女人最好的年纪。女人一生最宝贵的几年2 女人这一生最重要的几个年龄阶段,你把握好了吗?第一阶段...

耽美小说是什么意思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由个别前提过渡到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形式是...
认识的过程:感性具体—抽象—理性具体。最重要的是抽象—理性具体。以抽象为逻辑起点,通过各种逻辑中介,达到以思维(理性)具体为逻辑终点的运行过程。4.逻辑与历史 逻辑:理性思维或抽象思维。以理论的形态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历史:有两层含义:1、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2、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

莎士比亚有一句金句:“愿你不舍昼夜,忠于自己”的原文是什么?_百度...
原文如下:This above all: to thine own self be true, and it must follow, as the night the day, thou canst not then be false to any man.译文:尤其要紧的,你必须对你自己忠实;正像有了白昼才有黑夜一样,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意译:愿你忠于自己,不舍昼夜。“愿你不舍...

松原凛子:爱的顶点是死亡
这些都不是可以用道理逻辑去分析的,因为这关乎到感性与价值观问题,彼此无法轻易妥协,也很难做到相互体谅、理解。对于女人来说,考察男人的品性相当重要。但大部分女人都只热衷于男人的身世背景,对性格三观等方面选择性地忽略。松原凛子和丈夫没有共同语言和爱好。他们的结合,只是门当户对的产物。一个...

什么是感性具体和思维具体?如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思维过程中的关键步骤。首先,我们需要通过感知和经验积累大量的感性具体材料。然后,运用思维的抽象能力,对这些材料进行提炼,形成抽象的概念和范畴,如普遍性原则或科学理论。但这并不意味着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为了达到理性具体,我们需要将这些抽象概念在思维中重新组织,形成一个...

男人最怕女人什么态度
男人最怕女人冷漠的态度。如果一个女人对男人的存在或行为表现出漠不关心或无视,这可能会让男人感到被忽视或不被尊重。男人不害怕任何的挑战,更不害怕被人挑衅,但是他最受不了空气突然的安静,害怕女人对他没有半句话,就只是沉默的不理不睬,这让男人整个情绪都疯狂。而有很多女人一旦心情不爽,...

时间有没有起点和终点?
你问的时间、空间的起点、终点,是对于谁点的起点、终点?抛开绝对时间、空间的感念。那篇报道完全是错误的,如果做一个以光速运动的火箭,做星际旅游,出去玩了一会儿,你回来看到已经是几十年后了。换个角度,现在用哲学性的思维考虑这个问题。时间有没有起点、终点,对这个问题解剖,对这个问题提问,...

得与失是起点终点过程是什么?
认为得与失是终点的人,总会接受宇宙中的普遍规律,其思想带有一定的“理性”;认为得与失是过程的人,更倾向于“人定胜天”的说法,其思想掺杂一定的“感性”。三种看法并无对错之分,只不过是决定于思维的性质。以得与失为起点,固然能以先知的视角去面对事情,但却不足以对过程中细节的灵活应变...

简短的伤感句子:当心痛到了极限、眼泪弥补不了心碎_伤感句子
16、都是那些天真的成份,都是那些对你的爱太深。 17、故事在结局结束,时间却无法在重终点停止。 18、怀念也回不到从前,向往也不知该如何向前。 19、...19、在不经意间自己会莫名的流泪,那是人性的错觉还是感性的人生? 20、你就是我心里永远拭不去的眼泪,就算我再努力,也控制不了在瞬间想起你时,心的隐隐...

辽源市15715821552: 康德所说的知性是什么意思 -
茶蚂郝智: (我还是补充下吧,现在把每组演绎都写了)脱离“康德语境下”讨论“理性”和“知性”概念之时,其实容易有脱离文本本体的歧义.在系统性论述上,这个问题可以避免,但是如果在此完整讨论这个,篇幅有点过长..所以我们来追溯下“...

辽源市15715821552: 理性.感性.知性各是什么意思 -
茶蚂郝智: 知性是指内在的文化涵养自然发出的外在气质,也就是我们感觉就是让人拿眼睛一看就觉得此人有文化有内涵的感觉 知性,是那种看起来成熟的,理性的,睿智、大气的人 对于女性对描写不是很漂亮,但是看来有些特殊气质看来很舒服很有内...

辽源市15715821552: 感性和理性什么意思 -
茶蚂郝智: 感性、理性、知性是人性的三大认识,也是人生的三大情感.这三种情感是互相联系和渗透的,并没有具体的规范把它们明确的对立起来,人性最早的认识来自感性,其后是对知性的认识,最后形成系列的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范围包括你感觉...

辽源市15715821552: 如何理解知性,感性,理性? -
茶蚂郝智: 通俗的讲就是:有文化 有内涵 有修养的美丽女性“知性”,德文原文Verstand,也经常被译为“理智”或“悟性”.知性一词,原本是德国古典哲学常用的术语.康德认为知性是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的一种认知能力.感性,就汉语构词法上讲...

辽源市15715821552: 理性,知性,感性,分别是什么含义?
茶蚂郝智: 理性是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时,有自信与勇气地遇事不慌且能够全面了解和总结并尽快的分析后恰当的使用多种方案(这些方案可以是预备的或是临时的)中其中的一种方案去操作或处理,达到事件需要的效果.理性是基于正常的思维结果的...

辽源市15715821552: 感性是什么?理性是什么?知性是什么?
茶蚂郝智: 感性:感性一般是指做事主观,喜欢凭直觉做事,容易动感情. 理性:其实是指在理论中依靠逻辑推理得到可靠结论,丝毫没有涉及逻辑推理的前提是否完备的问题. 知性:知性是指内在的文化涵养自然发出的外在气质,说白了就是让人拿眼睛一看就觉得此人有文化有内涵的气质.(对于女性对描写不是很漂亮,但是看来有些特殊气质看来很舒服很有内涵感觉的女孩子)!

辽源市15715821552: 何谓知性?何谓感性? -
茶蚂郝智: 知性是指内在的文化涵养自然发出的外在气质,说白了就是让人拿眼睛一看就觉得此人有文化有内涵的气质,跟理性心计什么的没关系. 知性美这个词经常用在对女性角色的描写上,而且是用在正面的女性角色身上.个人理解,所谓知性似乎就是指与感性相对的所谓理性,而被赞为有知性美的女性角色无非就是聪明敏锐,算计精准的女子,有点现代职业女性或者是女性幕僚的感觉.我以为感性就是一种表面的,是一种感觉,没有理由的,但是自己认为就是这样的;它和理性相对的,它没有理性的深度思考和琢磨.也就是一种经历丰富的表现.

辽源市15715821552: 什么是知性?什么是理性?知性与理性的区别与联系? -
茶蚂郝智: “知性”,德文原文Verstand,也经常被译为“理智”或“悟性”.知性一词,原本是德国古典哲学常用的术语.康德说知性是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的一种认知能力,我们中国人喜欢把这种认知能力叫作悟性.哲学史上关于“知性”的说法源远...

辽源市15715821552: 如何解释 知性 理性 感性 三个词? -
茶蚂郝智: 1,感性包括了时空观念 2,知性包括了质、量、度、偶然、必然、因果范畴等十二范畴 3,理性是对知性获得的内容加以最后统一的工作.但是理性的如此工作会导致二律背反

辽源市15715821552: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主旨是什么? -
茶蚂郝智:[答案] 先验唯心主义康德把人的认识能力分 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阶段.在感性阶段,他认为独立 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对象对人的感觉器官的刺激作用 提供感觉,这是知识的质料,是人类知识成为可能的客观 条件.在对象刺激之前,人就有一种接受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