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我与地坛》

作者&投稿:崔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这几天,似乎接到哪位神灵的旨意,让我再读一遍《我与地坛》,让我跟史铁生的灵魂再一次相遇。细细读来,又比前几次读后有了新的感悟和触动,甚至又一次垂泪。

以前,我也读过史铁生的几部作品,只觉得他的文章那么从容不迫,那么平实而耐人寻味。自从中学教材《读本》里收入《我与地坛》其中的两节,有的老师不讲,而我自以为算是史铁生的读者,感觉一定要讲,而且还希望能讲好,哪怕让学生认识史铁生这个人;哪怕让学生与史铁生深邃的思想有一点碰撞;哪怕让学生在作品中有些许收获;哪怕让学生知道,当代也不是没有好作家,好作品,也应该认真讲好这节课。

这篇课文的几次分析讲解时,都融入了我自己的理解。第一节,我让学生体会到史铁生感悟到的生命的哲理,在地坛这个特定的环境中,久远而破旧的地坛是怎样与史铁生年轻的生命交汇在一起的,是怎样给几乎绝望的史铁生以启发的。

第二节,我让学生仔细地体会史铁生对母亲的刻画和自己迟来的追悔的。这一节,我抓住一些细节描写,缓缓地读给学生听,学生似乎听得入神入境了,我看见这时已经有学生开始抹眼泪了。(这节的分析我在后面再谈)

课结束前,我播放了满文军的《懂你》,音乐的旋律流进学生的心里,拨动了孩子们情感的心弦,这时,很多学生都趴在了课桌上,已有学生泣不成声了。

音乐结束,我让学生谈谈感受,学生发言非常踊跃,有学生讲:“以前总是理直气壮地接受父母的照顾,没觉得不妥。”有学生讲:“我明白了父母平时在看似平常的生活中,他们的无微不至的关心都是出自于心底的爱。”还有学生说:“我平时总嫌父母管得太多,惹我心烦,但以后我要学会体谅父母,不再误解他们了。”

下课后,一个学生流着眼泪跟我说:“我平常一直在姥姥姥爷家住,今天放学,我一定要回家看看父母,去跟他们聊聊天。”

这就是一篇好文章的力量,这就是史铁生作品的魅力。

史铁生,用他深邃的眼光,缜密的逻辑,入情入理的思考,细致入微的描写,把他的笔端,触摸到每个读者的心灵深处,去感动你,去启迪你,表达出了你想表达却表达不出来的感受,像一只温暖的大手,抚平你内心的一道道伤痛,解开你郁积已久的心结。

没有人能比史铁生更懂地坛,因为没有人能够在十五年如一日地陪着地坛,读着地坛,观察着地坛,领悟着地坛。没有人能够把地坛与自己的生命连接在一起去思考。

看看他这段话吧,“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看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有几个人能把生与死想明白的?就如史铁生自己说的,既然死必然降临且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因而也没必要拖延,所以,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活了。他说自己写作的动机一开始也不太明白,也不明白自己哪来的那么多创作灵感。

写作不是冲动,是对多年生活的观察、思考、是成熟、是积淀。正如钱钟书说的‘’我们常把自己的写作冲动误认为自己的写作才能,自以为要写就意味着会写。‘’人生多彩,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生离死别、成功失败、得与失、真与假……需要磨砺,需要锤练,需要遍尝苦难,方能认清生活,方能从自己独特的角度理解生活,方能有创作的能力。

在我看来,残疾人成为作家的不在少数,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身体的伤残局限了他的行动,但限制不了他的思想。也正因为他的活动范围所限,少被世间琐事烦扰,他思考问题的时间就大大宽裕了。他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充电,去思考,可能会触及到健全人平时不易触及的心灵领域,因而,我们看他们的文字,会感到独特甚至深刻。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第二节中,对母亲的刻画与回忆,是最能打动人的。

他用自己当初没能理解母亲的追悔,诠释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极大遗憾。

他当时认为自己是全世界最不幸的人,从而忽视了亲人的惦念与揪心。

他写道:

‘’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限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

多么真实感人,多么沁人心魄!这是一个人醒悟以后的心情流露,含有怎样的悔恨和愧疚啊!

我能理解史铁生的心情,因为我体验过这样的悔恨。

生活给人的教育,往往大于生活本身。

史铁生就是这样。

颜之推说过:‘’文章当以理智为心胸,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衣冕。‘’

史铁生的作品,不仅仅是思想上的深刻,他的表述方式、描写手法,也极有特点,细腻、写实、不浮夸、不做作。

比如他对地坛景物有这么一段描写,非常精彩:“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蜂儿如一朵小雾,形象而新颖,简直就想让人捧住它。对蚂蚁的描写,就是我小时候的感觉,但我写不出来。瓢虫起飞之前的振翅,被史铁生想像成祈祷,拟人化,而且融入了作者的意愿。蝉蜕的寂寞,不很符合史铁生当时空寂的内心么?露水的描写,有声有色,动感极强,画面感极强。

这段景物描写,细品,其实就是史铁生的心理描写,我第一次看到就被打动了。

我想,如果再读《我与地坛》,可能还会有新的体会。

史铁生带着他的地坛情结永远地离开了地坛,而地坛则因史铁生赋予的新的生命寓意永远地存在。


《我与地坛》读后感心得四篇
   在书架上,我看到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读了一遍后,就对它爱不释手。   《我与地坛》讲述了史铁生在残疾后与地坛的回忆,郁悒的他在地坛想了许多:关于生命,关于写作,关于母亲,关于这园子……地坛,没有华丽的建筑,没有辉煌的历史,却是史铁生的世外桃...

我与地坛读后感100字
我与地坛读后感100字一 在这个学期,我读了《我与地坛》这本书后,我才了解了著名的残疾作家——史铁生,虽然他遭遇了巨大的挫折,但是他最终战胜自我,重拾生活的信心。他是那么坚强,在他的笔下我没有感到丝毫的悲伤与忧愁。刚开始我并不知道他的坚强来源于何处,抑或是自己,可能是朋友,还可能是...

课文《我与地坛》读后感400字
【篇一】我与地坛读后感400字 地坛它不仅仅是地坛,那里是作者重生的地方;那里埋藏着母亲的爱;那里拥有着许许多多人的故事。与其说《我与地坛》是一本书还不如说这是作者的一生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对生命、母爱与这个世界的种种感慨。地坛——重生在作者最痛苦的时期是地坛陪着作者度过的。作者常觉得...

我与地坛读后感100字
拜读《我与地坛》,起初是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因为儿子说需要我写读后感。可是,读着读着,不知不觉就被深深地吸引了,有几处让我不禁为之动容。这些年,整天不知所忙地忙碌着,虽然不能说是爱学习之士,但是频繁让自己找到读书的状态。可是,《我与地坛》带给我的震撼已经很久没有过了。 作者的执着与坚强感动着我。

我与地坛读后感及启发范文
《我与地坛》给予了我们警示—要勇敢面对挫折,珍惜亲情,正确对待人生,不要轻言放弃,要懂得理解,坚强等等,有很好的引导作用。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我与地坛 读后感 及启发 范文 ,希望能给各位提供帮助! 我与地坛读后感及启发范文1 一、“其实,人这一生能得到什么,只有过程,只有准备这个过程中的'心情。所以,一定...

我与地坛读后感
我与地坛读后感1 初读这篇文章时,我就被作者那朴实无华的文字,深沉幽邃的情感,意蕴绵长的哲思所深深地打动。于是,当我静下心来再读这篇文章时,我发现,这篇文章中所浸透的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的理解,对生命的揣摩已不再是表面浮起的清波,而是作者内心最深处,灵魂最地层,在经历了数十...

《我与地坛》读后感
《我与地坛》读后感1 高一的时候在课本中学习了《我与地坛》的前俩段。利用课后的时间我看完了剩下的部分。读完之后我感触颇深。 文中的前两段讲的是作者和的心路历程,以及重新对人生的认识。通过对地坛的描写也表达了作者母亲的伟大母爱。 文章的前面就不写了,谈谈我读完后面的感想吧。后面主要是写作者在地坛...

《我与地坛》读后感
《我与地坛》读后感1 中考后的暑假,时间仿佛一下子就闲置了下来。独自一人在家的那些夜晚,寂静的仿佛令人心神不宁的时刻,习惯一遍又一遍反复的读《我与地坛》,不知疲倦。那样的感觉仿佛是在看海。回首那些悠闲的平静遥远的岁月,在霓虹映照的点点星光下,在夏蝉耀武扬威的鼓噪声里,在台灯渐渐微...

《我与地坛》读后感
我第一读《我与地坛》,完全是搞不清楚它要讲些什么;可是在我第二次读的时候似乎渐渐体会到它在指引些什么;为了弄明白它的意味,我不厌其烦地读第三遍,结果理清了思绪,对其进行探索,我终于想通了。当然感触最大的并不是史铁生悲惨的身世,不公的命运,而是地坛引导他所感悟到的人生真谛。 因病瘫痪的史铁生想要寻...

《我与地坛》读后感
《我与地坛》读后感1 这几天在看史铁生写的《我与地坛》,读这本书的契机还是因为这本书位列我上初二的弟弟的必读书单中(但本命年的我到现在也没读过这本书,可能因为这本书太出名了,写读后感的人一波又一波,不用看这本书,就知道是一本励志故事。而世间的惨痛如此多,为什么别人没有如此出书,难道是因为没住在...

祥云县13149447289: 《我与地坛》读后感 -
支超珠贝:[答案]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其中记录了作者在双腿瘫痪期间,来到一座废弃的古园,感悟人生、感悟生死的故事. 这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作者的母亲.母亲在作者刚瘫痪时,并没有一味的爱,而是理解他,宽恕他.尽管在作者发脾气...

祥云县13149447289: 看完《我与地坛》读后感 -
支超珠贝:[答案]史铁生,听到这个名字大多和我一样有着初中学历的人来说都很陌生,因为他的一些散文文章没有出现过在初中教材上,... 《我与地坛》这是一篇励志、抒情的散文,也是一篇思念母亲及阐述母爱之伟大的文章,也是致地坛和自己人生的一封感谢信...

祥云县13149447289: 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 -
支超珠贝:[答案] 《我与地坛》给人一种沉重的压抑感,凄凉和沧桑.它在无形之中,浓缩了人世种种无常,有一种缩命的味道.史铁生身处荒芜的古园,即地坛.思索的是人世和人生.然而,有许多思索似乎是多余的,因为“一个人出生了,从他开始泣哭的时候就知道自...

祥云县13149447289: 《我与地坛》六年级6篇优秀读书心得
支超珠贝: 《我与地坛》读书心得1《我与地坛》是一篇散文,可以带给读者深刻的人生思考.在史铁生的身上,你可以看到一个残疾人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文中有对亲人的思念,...

祥云县13149447289: 读《我与地坛》有感 作文 -
支超珠贝:[答案] 当我读《我与地坛》这本书时,它就像磁铁一样把我给吸引住了,读完以后更是让我百感交集,受益匪浅.它告诉我虽然被命运打倒了,但是只要勇敢的面对生活,就会活出自己的价值.《我与地坛》给人一种沉重的压抑感,凄...

祥云县13149447289: 《我与地坛》赏析,史铁生 我与地坛中: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 -
支超珠贝:[答案]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蚂蚁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蚂蚁的可爱,表达出作者对其的喜爱.使文章更生动.

祥云县13149447289: 《我与地坛》的读后感. -
支超珠贝: 《我与地坛》给人一种沉重的压抑感,凄凉和沧桑.它在无形之中,浓缩了人世种种无常,有一种缩命的味道.史铁生身处荒芜的古园,即地坛.思索的是人世和人生.然而,有许多思索似乎是多余的,因为“一个人出生了,从他开始泣哭的时...

祥云县13149447289: 史铁生我与地坛读后感 -
支超珠贝: 《我与地坛》读后感 近日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领悟了不同寻常的人生,史铁生虽然肢体残疾,但在我看来他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充实的人生,始终有伴随着他的地坛.地坛在史铁生的生命里充当一个重要的角色,从而引发了我对地坛的遐...

祥云县13149447289: 《我与地坛》读后感200字,急要 -
支超珠贝: 前言:每一个有激情的演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每一个懂得欣赏的观众都巧妙地粉碎一场阴谋.每一个乏味的演员都是因为老是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每一个倒霉的观众都是因为他总是坐得离舞台太近了……我很喜欢前言的这两句话,似乎...

祥云县13149447289: 简述散文《我与地坛》所表现的生命意义 -
支超珠贝:[答案]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通篇贯注着一种对人类终极关怀的精神.文章虽长,但不令人乏味和烦躁,厚重但不失清爽和舒畅,他既没有追逐功名利禄的贪心,又没有那矫揉造作的虚伪.他那种对人生根本困境的洞察和直言不讳的揭示,以及作者为此所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