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外篇卷6天道诗解4五变而后形名可举九变而后赏罚可言

作者&投稿:壹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庄子》 外 篇卷 6天道 诗解 4 五变而 后 形名可举九变而 后 赏罚可言

题文诗:

是故古之 , 明大道者 , 先明天而 , 道德次之 ,

道德已明 , 仁义次之 , 仁义已明 , 分守次之 ,

分守已明 , 形名次之 , 形名已明 , 因任次之 ,

因任已明 , 原省次之 , 原省已明 , 是非次之 ,

是非已明 , 赏罚次之 , 赏罚已明 , 愚 智 处宜,

贵贱履位 , 仁贤不肖 , 皆能 袭情 . 必分其能 ,

必由其名 . 以此事上 , 以此畜下 , 以此治物 ,

以此修身 , 智 谋不用 , 必归其天 . 此谓 太 平 ,

治之至也 . 故 古 书曰 : 有形有名 . 形名 也 者 ,

古人有之 , 非所以先 . 古语道者 , 五变而 后,

形名可举 , 九变而 后, 赏罚可言 . 骤语形名,

不知其本 ; 骤语赏罚 , 不知其始 , 倒道而言 ,

迕 道而说 , 人之所治 , 安能治人 ? 骤 然 而语 ,

形名赏罚 , 此 但 有知 , 治之具 也, 非知治道 .

为 天下 用, 而 不足以 , 用天下 也, 此谓辩士 ,

一曲之人 . 礼法数度 , 形名比详 , 古人有之 ,

此 但 下之 , 所以事上 , 而 非上之 , 所以畜下 .  

 【原文】    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义次之,仁义已明而分守次之(18),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19),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20),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是非已明而赏罚次之,赏罚已明而愚知处宜(21),贵贱履位(22),仁贤不肖袭情(23)。必分其能,必由其名(24)。以此事上,以此畜下(25),以此治物,以此修身,知谋不用,必归其天(26)。此之谓 太 平(27),治之至也。

故书曰:“有形有名。”形名者,古人有之(28),而非所以先也。古之语大道者,五变而形名可举(29),九变而赏罚可言也(30)。骤而语形名(31),不知其本也;骤而语赏罚,不知其始也,倒道而言(32),迕道而说者(33),人之所治也(34),安能治人!骤而语形名赏罚,此有知治之具(35),非知治之道。可用于天下,不足以用天下(36),此之谓辩士,一曲之人也(37)。礼法数度,形名比详,古人有之,此下之所以事上,非上之所以畜下也。 

【译文】

所以古时明大道之人,先明天道而把道德放在其次,道德既明则把仁义放在其次,仁义既明则把职责放在其次,职责既明则把名实放在其次,名实既明则把因职授事放在其次,因职授事既明则把推究省察放在其次,推究省察既明则把是非放在其次,是非既明则把赏罚放在其次,赏罚既明则愚笨的与聪明的都安排合宜,尊贵者与低贱者各就其位,仁厚的贤达的和不成才的都依据实际作了安置。按其能加以区分,由其名而责其实。用这一套来服事君主,畜养下民,治理万物,修养自身,就会不用智谋,复归于虚静无为之天道。这就叫作太平,是治道之极致。

 古书上说:“有形有名。”形名之区分,古人就有的,只是不放在首要地位。古代谈论大道的人,经历五个层次 的演绎推理,形名辨析可列举出来,九次演绎推理,赏罚被讲说出来。急剧匆忙去讲说形名问题,就不知道它之所本;匆忙讲述赏罚问题,就不知道它之所始。违背道去讲,抵触道去说,只能为人所治,怎么能治理别人!匆忙讲说形名赏罚的人,他们只知治世的具体方法、手段,并不真正懂得治世之道。这样的人可用于为天下事奔波劳碌,不足让天下自己治理自己。这就是言辩之士,只具一孔之见的人。五礼之法,长度计算,名实比较审核,古代就有。这是臣用以事奉君的,不是君用以畜养臣民的。

【注释】(18)分守:职责、职守。(19)因任:根据职责授与职事。(20)原省:推究省察,指对人进行政绩考核。(21)愚知处宜:愚笨的人和聪明有智之人都安排合适的位置。(22)履:践,就。贵贱履位:尊贵者与低贱者各就各位。(23)袭情:依据实际情况。袭,因袭、依据。情,实也。(24)必分其能:人各有所能,不能兼也,故称分其能。必由其名:能各有名,不能相混,必循名以责实。 (25)畜下:治理下民之意。畜,养。(26)归其天:复归于虚静无为之天道。(27)大平:太平盛世,治道之极致。大,同太。 (28)形名之分辨,古代就有了。(29)五变:论述中经历五个演绎推理过程。具体次序为:一天,二道德,三仁义,四分守,五形名,六因任,七原省,八是非,九赏罚。这句的意思为,推理至第五层,形名之辨即列举出来。(30)九变:演绎推理至第九层。(31)骤:急剧、匆忙之意。(32)倒道:与道相反相违。指违背大道由本及未的先后次第,把形名赏罚等次要的、枝节的东西提到首位,即是倒道。(33)迕,违逆。迕道,与倒道同义。(34)人之所治:被人治理。 (35)知治之具:只知治世的具体方法、手段,不知精神实质,知未而不知本。 (36)这句的意思力:可用于为天下事奔波操劳,不足以让天下自行治理,可有力而治而不能无为而治。(37)一曲之人:只有一孔之见,一枝之长,不通晓无为大道的人。 


庄子·外篇·天道的文章评述
第四部分至“天地而已矣”,借尧与舜的对话,说明治理天下应当效法天地的自然。第五部分至“夫子乱人之性也”,写孔子与老聃的对话,指出事事皆应遵循自然规律,指出“仁义”正是“乱人之性”。第六部分至“其名为窃”,写老子顺应外物的态度,同时抨击智巧骄恣之人。第七部分至“至人之心有所定...

庄子·外篇·天道文章评述
庄子的外篇·天道在文章结构上分为八个章节。首先,从“谓之天乐”开始,庄子阐述自然法则的运行机制,强调万物皆自我驱动,圣人之道在于顺应并保持无为的状态。接着,至“以畜天下也”,进一步探讨顺应自然与万物变化的重要性。第三部分到“非上之所以畜天下也”,庄子提出帝王应无为而治,臣下则有所...

庄子·外篇·天道的作品简介
《庄子》一书反映了庄子的哲学思想与人生观。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等诸多方面。其思想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全生保身,逍遥无为。全生保身是道家学说的中心问题,庄子对此作了系统的论述。他认为,人既不能表现得有用,又不能表现得完全无用,要“处乎材与不材...

《庄子》外篇 天道 :何谓仁义?
《庄子》外篇 天道 三 【原文】 昔者舜问于尧曰:“天王之用心何如?”尧曰:“吾不敖无告[1],不废穷民[2],苦死者,嘉孺子而哀妇人。此吾所以用心已。”舜曰:“美则美矣,而未大也。”尧曰:“然则何如?”舜曰:“天德而出宁,日月照而四时行,若昼夜之有经[3],云行而雨施矣。”尧曰:“胶胶扰扰乎[...

庄子外篇《天道》
庄子外篇《天道》以“无为”为核心,分为八章,深入阐述自然之道与治理智慧。首章至第四章,庄子倡导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用水静明烛的寓言揭示内心宁静与无为的至高境界,强调人与天地的和谐共融,认为这是至高无上的道德追求。庄子认为,天乐即天籁之音,圣人如天地般无私,以无为之心滋养万物。帝...

因任己明而原省次之。——《庄子·天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逐字翻 ...
因任:既可作短语,也可作复音词,可译为:根据才能加以任用。(汉典)已:<副> 已经,表示动作变化达到的程度。明:<动> 明确。例如:《史记》:明法度,定律令。而:<连> 表顺承,可译为:才、而后。原省:既可作短语,也可作复音词,可译为:宽恕并免除其罪。(汉典)次之:复音词,可译...

庄子·外篇·天道作品简介
《庄子》在哲学和文学领域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鲁迅赞誉其“汪洋辟阖,仪态万方”。《史记》中对庄子的介绍简明扼要,提到他著述的寓言丰富,如《渔父》、《盗跖》等,旨在阐述老子的观点。现存《庄子》分为“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和“杂篇”十一篇,内篇的《齐物论》、《逍遥游》等是庄子...

庄子·外篇·天道延伸阅读(庄子故事)
庄子的哲学思想,深深扎根于对天道和生命的独特理解。他用寓言和梦境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切存在都是相对的,生与死、有与无、快乐与痛苦,都可能在瞬间转化。在《庄子·外篇·天道》中,他以鱼、蝴蝶和自己的梦境为例,引导读者理解个体与世界的关系。庄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根源,一切都在道的无...

《庄子》外篇 天运 :天道止于无为
《庄子》外篇 天运     所谓“天运”,即各种自然现象无心运行而自动。有所不同的是,在这一篇中,庄子首先从自然发展观的角度提出了对天体认识的有关疑问,庄子关注天地宇宙的运行,认为是“六极五常”作用的结果,还认为统治者的行为应顺应这一自然法则。他强调天道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 ...
《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在创作或表演音乐时,能够做到不紧不慢,得心应手,连贯自然,这并不是因为他口头上不能表达,而是因为他在内心深处有着一种自然的感知和情感表达。这种感知和情感表达是通过他对技艺的熟练...

忠县18490118698: 跪求 各类文言,初中课外的100~200字,最好附上翻译.谢谢了 -
于妻重酒: 庄子天道-外篇 【原文】 庄子曰:“吾师乎!吾师乎!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寿,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1),此之谓天乐.故曰:'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2),其死也物化(3).静而与阴同德(4),动而与阳同波(...

忠县18490118698: 何为道?何为天道?何为人道?何为仙道? -
于妻重酒: 道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表示“终极真理”.此一概念,不单为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被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 《道德经》中的“道” “道”字见于道家最早的著作《道德经》. 不可言说 《道德经》第一章一开始就...

忠县18490118698: 语文“何”字的用法语文“何”字作疑问副词、宾语、程度副词的用法 -
于妻重酒:[答案] 一、疑问代词 (一)询问事物 “何”作为疑问代词代指事物可以作句子的主语也可作为句子的宾语.当虚词“何”作疑问代... 在句子中作定语. 2.何故也? 《庄子·外篇·天道》 ——什么缘故? ——此句话中所要提问的对象是“故”,而疑问代词“...

忠县18490118698: 庄子反对读书的寓言故事?
于妻重酒: 一些说读书以知伤性的议论到有很多,只是直接说反对读书的话,能够沾的上边的记得也就是天道篇里的齐桓公读书的故事,我直接给你原文和译文:原文:桓公读书于堂...

忠县18490118698: 庄子的一生做过哪些事? -
于妻重酒: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

忠县18490118698: 天德而出宁 -
于妻重酒: 天很伟大,有很强的力量,它很公平,很有规律,高尚的德行永恒不变;但它在我们眼前却表现得很安静,很低调,甚至都让人觉得不出它的存在.大德至于无.可以寓意为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欣欣向荣,那么这...

忠县18490118698: 孟乔森综合症 - 庄子哲学说的是什么?
于妻重酒: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 人.曾做过漆园吏.博学善辩,常用寓言阐述玄妙的哲理.著书10余万言, 现存《庄子》33篇.汉以...

忠县18490118698: 《庄子·外篇·天运第十四》内容? -
于妻重酒: 庄子·外篇·天运第十四 “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孰主张是?孰维纲是?孰居无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乎?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邪?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孰隆施是?孰居无事淫乐而劝是?风起北方,一西...

忠县18490118698: 庄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是( )? -
于妻重酒: 万物都是“道” 庄周认为天道无所不在 大至山川 小至蝼蚁 认为一草一木都是有存在的道理的 没有绝对的没用和有用《庄子》外篇知北游中写道“山川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

忠县18490118698: 简答:《庄子》的性质及文学艺术 -
于妻重酒: 《庄子》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大部分.内篇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庄子自己写的;外篇共十五篇,杂篇共十一篇,一般认为是他的学生或他的后学写的.总的来看,内篇无论是在思想深度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