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案例分析

作者&投稿:百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将相和》案例分析

                                                                                                     解放小学       米娅萍

(一)案例:

“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A、好,就蔺相如这句话,是真话还是假话?这句假话,巧妙在哪里?

B、如果不骗硬夺或指责秦王言而无信会有怎样的后果?从这可以看出蔺相

如是个怎样的人?

生:能随机应变,机智应对

假戏继续上演,咱们看看他的一言一行怎么骗住秦王的?

2)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

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

上撞。

A、蔺相如是怎样地说这句话的?(理直气壮)什么是理直气壮?为什么理

直气壮?谁能理直气壮地读读蔺相如的话。指几名生读后再齐读。

B、我们再来看蔺相如是如何撞璧的?(抓动作词与生一起简要叙述)谁能

上台把这段话给大家演一演?(一人表演,一人旁白)评价。

C、请看这个“撞”是真撞吗?

生:不是,已经掌握了秦王喜欢和氏璧的心理,威胁秦王,吓唬秦王

看来蔺相如十分聪明,也恰恰是这个“撞”字,你看出了蔺相如是个什么样的人?(勇敢无畏)

5、接着蔺相如又骗了秦王什么?(派人化了装……)到了举行典礼的那一天,

他对秦王说了些什么?点生读9自然段蔺相如的话。

讨论:蔺相如说这样的话难道不怕秦王杀他吗?这可是欺君之罪呀!面对虎狼之国的秦王,他有没有害怕,从这你又看出了一个怎样的蔺相如?(不畏强暴)此刻你就是秦王,你听到蔺相如这样说你会怎么想?

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完璧归赵”这个成语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会经常用到,谁能结合课文内容简短说说这个成语字面的意思,(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现在常用来形容物归原主。

小结:回顾“完璧归赵”的故事,我们来看看,在这场和氏璧的争夺战中,在赵王危难之时,群臣无策之际,是谁挺身而出?是谁面对强大的敌人毫不惧色,是谁将被动局面转为主动,是谁保住了和氏壁?

也就是说,之所以有“完璧归赵”的结果,是因为蔺相如——

生齐:机智勇敢、不畏强暴

(二)抓“逼”教学“渑池之会”

1、“渑池之会”上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学这个故事请大家抓住一个字“逼”。

A、蔺相如为什么逼?如何逼?(动作,说的话),逼的结果怎样?

B、辩一辩:蔺相如为什么敢逼秦王击缶?

3、从中体会到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生1:热爱国家,维护国家尊严

生2:对敌人寸步不让

小结:来,告诉廉将军,蔺相如是靠耍嘴皮子立功的吗?面对强敌靠的是什么?生1:拳拳爱国之心,

生2:靠的是过人的谋略和勇气

【此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反复朗读揣摩,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语言的力量。通过让学生根据上面的表格提示,展开讨论,让学生明白,蔺相如并不是廉颇所说的那样没有能耐,危难之际,他挺身而出,稳定人心;秦王失信时,他机智应对,完璧归赵;赵王受辱,他舍命相拼,捍卫尊严。蔺相如一句话,可敌千军万马!这一切,并非只靠一张嘴就能做到,没有大智大勇,没有不怕牺牲的精神是无法做到的。】

(三)抓“避”字教学“负荆请罪”

1、过渡:蔺相如为了国家尊严,对敌人寸步不让,相反,对居功自傲的廉颇老将军,他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2、读第三个小故事,找出关键词:“避”

1)蔺相如如何设法避让廉颇?

2)就是这样一位在敌人面前勇敢无畏的上卿,面对廉颇的片面评价说出了怎样的话?点读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A、你听出了什么?

生1:不怕廉颇,为了国家利益

生2:和,国安,不和,国危

B、“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文中哪儿可以

证明他的话是正确的?

生:说明蔺相如看到了廉颇在保卫赵国起的重大作用。

C、从这可看出蔺相如又是个怎样的人?

生1:顾大局、识大体

生2:宽宏大量、爱国

3、我们尚且听出了蔺相如顾大局,识大体,更何况是同样爱国的廉将军呢?

4、看插图(示课件)廉颇负荆请罪,你认为廉颇有罪吗?

生:我认为廉颇没有罪,他只是犯错,廉颇认为自己有罪是对自己严格要求,如果不及时改错,就成为国家罪人。

板:知错就改

5、同学们,一位功勋卓著,叱咤风云的老将军,他能够脱下战袍,露着脊背,赤着脚,背上荆条,跪在相府门前认错,这需要何等的胸襟和气魄啊!所以,有句俗语叫: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插荆。你认为将相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板:顾全大局,爱国)

小结: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文武搭配,和当最贵。廉颇与蔺相如共同的爱国情怀成就了一段“将相和”的千古佳话。

【此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对人物语言的进一步品读,感悟人物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

四、总结提升

1、说说你喜欢将相和中的哪个人物,注意评价人物要实事求是,有理有据。

2、讨论: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三个故事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学生边说边板书)

【此环节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弄清,这三个小故事,既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了“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通过谈读书感受,进一步体会人物形象。】

3、你觉得将相和这个历史故事单单告诉我们将相之间的恩恩怨怨吗?

师:以和为贵:“退一步海阔天空”,取长补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集体,同心同德,团结一致,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还可以从秦王和赵王的角度谈国与国之间的交往。

4、可是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赵国后来还是没有逃脱被秦国灭亡的命运,想知道为什么吗?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阅读《史记》,感受一下古典名著的魅力吧!

【此环节设计意图:在学生进一步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落实教学目标3,从而把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读《吴忠豪与小学语文名师磨课》有感
依稀记得在教学《将相和》这一课时,我也设计了三次表达练习(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将相不和的原因;观察图上的插图,补白蔺相如见廉颇负荆请罪时的对话;对于廉颇和蔺相如你最佩服的是谁?)暗自得意,觉得自己很有训练意识,和名师想到一块去了,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品质。后面读到吴教授给名师的修改...

如何培养小学自主学习能力教育案例
阅读教学则应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①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现实教学中常常是...a、就文题提问,比如《将相和》一文,学生根据题目就能问:将是谁;相又是谁?他们因为什么不和?又是因为什么和好了?b、就重点段提问:如《草船借箭》一文...

人立而后凡事举
《史记》里面讲的将相和的典故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这个故事大概是这样: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

2010小学生初中语文摸底试卷
五、案例分析题(10分) 16.针对下面两位小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围绕“古诗教学”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案例一:有教师上柳宗元的《江雪》这篇课文,将整首诗翻译了一遍:“很多很多山上没有鸟飞了,千万条道路上见不到人影。只有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披蓑衣的老头;尽管天下着大雪,江水冷冷,但他还是一个人在钓着鱼。”...

如何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语文主题研究长篇课文该如何教
2、 他山之石:怎样才能把握好课文的内容——教学案例分析《穷人》为例谈长篇课文的教学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中每册都有几篇篇幅较长的课文,越是高年级这样的的课文就越多。由于其篇幅长,教师引领学生读一遍课文要花费的时间长,往往导致教学任务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让很多教师感到头痛,特别是年轻的教师更...

优秀教师爱岗敬业先进事迹材料(三篇)
主持完成了《学院电气类专业发展建设规划》、《学院电气类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和《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群建设方案》,完成了院级精品试点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建设工作; 在《水电能源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和教研论文12篇;主编正式出版《继电保护调试技术》、《电力法律法规与案例分析》和《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

陆贾:当年跟刘邦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功成身退的典型案例
话说,这周勃也不是小肚鸡肠的人,两人随即冰释前嫌,给后世留下了一段“将相和”的美谈。这还不算完,陈平在陆贾的建议下,将一大笔金银赠予陆贾,委托他在朝中笼络政治同盟。靠陆贾的三寸不烂之舌,没过多久便拉起一支“反吕联盟”。就这样,在吕雉殡天之时,一支由大将军与丞相带领的队伍夺回了...

<<学与练>>将相和那一课的第3题怎么做?
从结构上看,全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第2个故事是第1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3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再从内容上看,将相“和”与“不和”,既有表面原因,...

第20课4年级下册的花的勇气是选目哪一篇课文
它有许多故事如“ ”“”14.《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 》中的《》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 “寂寞”一般是指人孤单冷清,作者在...教学案例(片段) 披文入情 师:谁来说说文中哪一段话使你感受最深? 生: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使我感受...

平罗县14781214165: 将相和:分析将向由“不和”到“和”的原因 -
宋会海替:[答案] “将相和”已经成为两方由不和到和的经点范例,主要是说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廉颇百战名将,对跻入上卿的蔺相如不服,颇有成见,但在 渑池之会 上,蔺相如面对强秦展现了文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勇气,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

平罗县14781214165: 将相和:分析将向由“不和”到“和”的原因 -
宋会海替: “将相和”已经成为两方由不和到和的经点范例,主要是说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廉颇百战名将,对跻入上卿的蔺相如不服,颇有成见,但在 渑池之会 上,蔺相如面对强秦展现了文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勇气,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完璧归赵),使这对强秦心有余悸的廉颇刮目相看,从而由衷的赞赏,后放下身份去廉颇家为自己以前的言行请罪,廉颇以豁达的胸怀接纳,完成了将相和的一幕!

平罗县14781214165: 在《将相和》中,你喜欢廉颇还是蔺相如?为什么?请从文中举出具体事例来说明. -
宋会海替:[答案] 蔺相如. 蔺相如有谋,更重要的是遇事能从大局出发,将个人恩怨抛之脑后,而廉颇虽然能及时改正,但若没有别人的警醒,他恐怕永远也不知改正,还是蔺相如用自己的谋略以柔克刚

平罗县14781214165: 在《将相和》一文中找出能突出表现蔺相如机智勇敢的具体例子,概括的写下来 -
宋会海替:[答案] 他知道秦王不想换和氏壁就用了一个借口把壁拿了过来,并要挟秦王如果在上前一步就和壁一起撞在柱子上

平罗县14781214165: 《将相和》通过对?,,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
宋会海替:[答案] 完璧归赵 渑池会见 负荆请罪 廉颇 蔺相如

平罗县14781214165: 《将相和》的问题《将相和》一文讲述了()、()、()三个小故事,赞扬了蔺相如的 、 的优良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的 的可贵. -
宋会海替:[答案] 文讲了“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的临危不惧、足智多谋和顾全大局、注意团结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的可贵

平罗县14781214165: <<将相和>>中你喜欢谁,请用文中一个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
宋会海替: 蔺相如:蔺相如见到秦王后献上和氏璧,秦王让左右大臣传看,大臣们都向秦王道贺.秦王得意洋洋,却只字不提换城的事.蔺相如看出秦王根本不想换城,急中生智,上前对秦王说:“这玉虽然名贵,可也有点小毛病,很难看出,让我来指给...

平罗县14781214165: 在《将相和》中,完璧归赵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简单地概括 -
宋会海替:[答案] 赵国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秦国假意用十五座城骗取和氏璧,蔺相如带着璧去秦国,发现了秦王的骗局,机智巧妙地把璧送回赵国,让秦王无可奈何.

平罗县14781214165: 将相和阅读心得感想范文
宋会海替: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将相和阅读心得...

平罗县14781214165: 在将相和的故事中,我体会到了廉颇什么的品质 -
宋会海替:[答案] 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误,严以待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