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什么要冒险打“虎牢关之战”?

作者&投稿:智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唐朝武德三年(620年)七月,秦王李世民率军讨伐割据洛阳的王世充。此战悬念不大,因为唐军实力明显高出王世充军一筹。然而就在王世充即将倒台之际,实力仅次于李唐的河北窦建德也带着10万大军南下驰援王世充。窦建德的突然参战让形势一下子逆转了过来。如果唐军继续围攻洛阳,一旦窦建德军抵达的话,那就要面临被反包围的风险。

鉴于形势严峻,李世民手下多数将领都表示军队经过长期作战已疲惫不堪,而窦建德军则正处士气最旺盛阶段,此时应避其锋芒,先行撤军。

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李世民决定留下大部队继续原定围攻洛阳计划,自己亲率3500名唐军精锐进驻虎牢关,堵住窦建德军向洛阳挺进的通道。

在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斗智斗勇后,虎牢关外的窦建德军士气逐渐变得低落。李世民认为决战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命人给窦建德散布虚假情报,说唐军战马都在黄河北岸放牧,虎牢关里只剩下没马的骑兵。窦建德以为捡便宜的时机已经到来,便下令全军列阵准备发起总攻。窦建德认定唐军没马,所以一切战术安排都是按照对付步兵的那一套。可没想到就在窦建德军最松懈的时候,虎牢关中的唐军骑兵鱼贯而出,向夏军中军大帐发起猛烈冲锋。

在唐军骑兵的冲击下,窦建德军的人数优势反而成了累赘,全军指挥系统彻底崩溃,10万大军变成了10万逃兵,窦建德本人也在逃跑路上成了唐军俘虏。

“虎牢关之战”结束后,被围困在洛阳的王世充也不得不向唐军投降。李世民一下子解决了唐王朝的两个心腹大患,从而打开了唐朝统一天下的大好局面。

有人说李世民坚持要打“虎牢关之战”是艺高人胆大,也有人说李世民打“虎牢关之战”是成竹在胸。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没那么简单。

自从李唐王朝建立后,皇帝李渊便坐镇长安不再亲赴战场了。而李渊的长子、皇太子李建成作为国之储君,也要锻炼治国理政能力,所以战场上打打杀杀的事情便交到了老二李世民手中。起初这些安排看上去都很合理,毕竟只有分工才能产生效率,效率才能带来高回报。

然而随着李世民在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他的威望越来越高,支持者也越来越多。在野心的驱使和身边亲信的怂恿下,李世民逐渐不满秦王这个位置,他想要成为太子,想要成为唐朝未来的皇帝。可是嫡长子继承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宗法制度,在正常情况下想要改变这一制度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李世民想要更进一步就不仅仅是不能犯错,而且要立功,立下旷世之功。“虎牢关之战”正好给李世民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如果是按正常套路攻灭王世充,这虽是立功,但对李世民来说意义不大,毕竟以优势兵力打败劣势一方在大家眼里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窦建德的搅局正好给李世民充分发挥的空间。

从风险控制角度来说,李世民当时要是选择撤军是合情合理,毕竟一旦被窦建德“包饺子”,那唐军的处境就非常不利了。但李世民如果撤军,那他这一辈子就只能当个秦王。所以在这个人生的关键路口上,李世民选择豪赌一把。如果成功,那么他就离皇位更近,人生要是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后来的结果也证明,李世民确实是赌赢了,而且成为了最终的赢家。

李世民的“虎牢关之战”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启发呢?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类似困境。当机会和风险共存时,究竟该把握稳稳的幸福,还是选择“一把梭”呢?不同人应该会有不同的答案。李世民是成功案例,但从古至今都有无数人同样选择了豪赌而最终成为炮灰,只是史书不会记录炮灰的名字而已。



因为李世民知道,即使自己不打也要被迫打的,还不如直接干,反正自己也要建立威望,不然就没办法实现他要当帝王的想法。

一方面因为他不满足于当时的那个位置,他想成为让世人不可忘记的一位人物,所以他赌上了全部;另一方面他在战场中不断取得胜利,威望很高,支持他的人也很多,为此他又拼搏了一次。

因为这一仗是统一中国的关键,决定了整个天下的归属权,赢得这场战争会对李世民有利,所以他才会这样去做。

一来是前期已经做了这么多的准备,现在撤退等于前功尽弃,二来洛阳城一旦续上粮草,两军再合二为一那就更难对付了,李世民跟部下权衡利弊后决定由他带领 3500 名精锐骑兵抢占虎牢关,其他人继续围攻洛阳。
虎牢关之战是李世民指挥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一战歼灭两国。天下的局势从此转向了对唐军有利的一面,取得了如此成就的李世民这一年不过才 24 岁而已。


世民 送钗立后的故事,求
世民让婢女将钗戴头上送给三位妃子:第一位名字忘记:看见钗在婢女头上,将钗夺下,将婢女暴打。第二位:吉儿,看见钗在婢女头上,说既然你已戴过,送与你。第三位长孙,谢过皇上,戴... 世民让婢女将钗戴头上送给三位妃子:第一位名字忘记:看见钗在婢女头上,将钗夺下,将婢女暴打。第二位:吉儿,看见钗在婢女头上...

为什么李世民要搞“玄武门之变”?
这段对话有力地说明了李渊在两兄弟的争权中是与李世民对立的,因此李世民在发动政变前须顾虑与李渊公开闹翻的后果,以及要负上的“不孝”之名。 文章指出:“这瞽瞍(即舜的父亲)与舜是父子关系,世民与建成、元吉是兄弟关系,风马牛不相及。因此这里明明白白说的是李渊,是李渊在害他。……贞观史臣记述这段史实时...

少林寺和尚为什么愿意冒险搭救李世民?
碑的正面左上方“世民”两字为李世民以亲笔草书嵌入。碑的阴面附有13位立功和尚的名字,此碑虽经千年风雨,字字行文,历历在目,为后人研究少林功夫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在少林寺,还有一通名为《少林寺新造厨库记》的唐碑,其中对少林僧参加唐郑之战的原因也给说明: 赐田于开皇,若乃顺天应人,擒盗助信,摧魔军...

李世民资料
又令百官各上封事,备陈安人理国之要。己巳,令曰:“依礼,二名不偏讳。近代已来,两字兼避,废阙已多,率意而行,有违经典。其官号、人名、公私文籍,有‘世民’两字不连续者,并不须讳。”罢幽州大都督府。辛未,废陕东道大行台,置洛州都督府,废益州道行台,置益州大都督府。壬午,幽州大都督庐江王瑗谋逆,废...

李世民打天下的骑兵叫什么骑兵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九》对于玄甲军的记载:“秦王世民选精锐千馀骑,皆皂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将之。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行台仆射屈突通、赞皇公窦轨将兵按行营屯,猝与王世充遇,战不利。秦王世民帅玄甲救...

玄武门真相李世民绝望了?
当刘文静和李世民在武德初年被邀结婚,并与唐高祖的第一心腹裴济发生冲突时,唐高祖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严,毅然除掉了刘文静。但自己的儿子似乎比外人更靠谱,所以还是沿袭传统习惯,让李世民担起经营山东的重任,同时叫上李元济世民的助手,也有牵制李世民的意思。杀一个刘文静,永远压不住李世民的野心,元...

世民后宫佳丽三千,为何要霸占李元吉王妃?
反倒是李世民不会这样想。在他看来,李建成是享了自己的福,因为大唐的江山一半是他打下来的,让自己的大哥踩着自己上位,谁又能吃得消呢?李世民气不过,他宁愿冒险一搏,于是便有了玄武门之变。我们站在上帝视角来看,玄武门之变的确很成功。而这并不仅仅是因为李世民与他的武将集团部署得当,更...

玄武门之变的时候禁军为什么按兵不动?
唐高祖李渊即位后,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为文官集团代表。李世民为秦王,继续率领武将集团带兵出征,功劳也最大。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同时李世民集团亦不服太子,双方持续明争暗斗。经过长期的斗争,在李渊的偏袒下,李建...

李世民是怎样获得天下的?
据说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渊却犹豫不决。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是年,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借此要把握住秦王的兵马,然后趁机除掉...

秦王李世民传奇详细介绍,朋友帮我找下谢谢!!
为了保证魏征和胭脂不受伤害将两人藏匿于此刘文静按照魏征计划找到了宇文恺可宇文恺女儿建瓴却被宇文化及绑架刘文静也被宇文化及抓起来李世民决定先救建瓴独闯宇文化及王府被抓受到严刑毒打最后忍常人不能忍从狗洞爬出7天过去李世民未归李元吉和李建成劝李渊起义李渊决定等世民回来李元吉和李建成无奈将李渊打昏准备揭杆...

武都区15649139476: 凭几千兵马在虎牢关打败十万大军,李世民是如何做到的? -
宗朱安维: 李世民先示弱,所谓擒贼先擒王,然后找到适合的机会,把敌人的士气消磨殆尽,趁机抓了窦建德,从而取得了胜利

武都区15649139476: 史家肯定李世民的原因是什么? -
宗朱安维: 史学家肯定李世民,是因为他的功绩唐朝建立后,疆土只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尚未完全统治全国,因此,李世民经常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自公元618年(武德元年)起,李世民亲自参与四场大战役.其一,破薛举,浅水原之战平定...

武都区15649139476: 虎牢关之战,意气风发的窦建德为何最后还是败给了李世民? -
宗朱安维: 我们都知道,李世民因为自己是个能者,而且善待部下.所以他身边的人才自然也是不少的,而李世民也正是因为得到了这些人才的鼎立相助,所以他便能为唐朝开疆拓土.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世民亲自率军攻打王世充所在的郑国.而王世充因为个人的原因,导致自己手下的人才稀缺,因此在对阵李世民的时候,难免要占下风.当时王世充就被李世民所率的唐军团团围困在了洛阳城当中,十分被动.而王世充深知自己打不过李世民,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所以他就写信请求夏王窦建德来帮助自己.并且王世充还说,如果窦建德不来帮助自己的话,那么在自己被吞并了之后,下一个被吞并的将是窦建德.

武都区15649139476: 唐朝为什么能统一天下 -
宗朱安维: 答:唐朝之所以能够统一天下,我认为有如下的原因: 一、唐朝统一天下,这于隋朝的灭亡不无关系.隋朝是在中国经历长期分裂之后建立的统一王朝,其情况颇似秦朝,外表强盛至极,在大一统的表面下却涌动着各种割据势力的暗流,统治阶...

武都区15649139476: 唐太宗总结隋朝灭亡的原因的目的是什?唐太宗总结隋朝灭亡的原因的目
宗朱安维: 其实,唐太宗认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错误的,唐太宗认为隋朝是因为朝廷行苛政,... 事实也是如此,后来的虎牢关之战就是典型的贵族武士集团对农民起义军之战,结果李...

武都区15649139476: 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
宗朱安维:[答案]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太宗是他死后的庙号.... 二、败宋金刚、刘武周,收复并、汾失地,巩固唐王朝的大后方;三、在虎牢之战中,一举翦灭中原两大割据势力——王世充...

武都区15649139476: 李世民虎牢关之战为什么能赢?李世民虎牢关之战为什么能赢?
宗朱安维: 窦建德在原地驻扎了一个多月,士兵们丧失了斗志,李世民借用这一弱点,引诱窦建德出战

武都区15649139476: 李世民的功过(中史高手来!) -
宗朱安维: 1、他不拘一格(敌人、穷人、坏人)的用人,对人材的使用及领导达到了极高的境遇; 2、他独具慧眼,看到了个人力量的不足,充分认识到君王如石、良臣如匠,方有美玉问世,对大臣的各项进步之言豁达的予以采纳; 3、不独断专行、初步...

武都区15649139476: 想不通李世民为什么要杀窦建德? -
宗朱安维: 最近在看资治通鉴.李世民虎牢关一战4000破十万,生擒窦建德.虽然有吹嘘成份,不过李世民也是和刘秀一样的厉害角色啊!在看后面窦建德竟然被杀了.还让后来刘黑闼成功造反,导致河北之地尽失,还要重新收复一遍,这是为什么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