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书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的第一大题的第一小题怎麽写

作者&投稿:宗政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是初一的学生帮个忙,58页语文书综合性学习 漫游语文世界的第一大题 根据各人的兴趣爱好,在家~

写宣传语 广告语 对联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把所选答案填在下面表格中。)
1.关于人类起源众说纷纭,目前多数人类学家的看法是
A.古猿进化说 B.恐龙起源说
C.上帝造人说 D.女娲造人说
2.原始社会的一个小孩,有时跟着妈妈去采野果子,有时在父亲面前撒娇。这种情形最可能出现在下面哪一时期?
A.“正在形成中的人”时期 B.原始人群居时期
C.母系氏族时期      D.父系氏族时期
3.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古代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A.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 B.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
C.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D.对世界文化贡献最大
4.下图显示出世界四大文明区域的共同点不包括

A.产生在大河流域 B.海洋是其文明发展的最重要地理因素
C.分布在亚非地区 D.处于北纬20~24度之间
5.动荡不安的伊拉克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伊拉克所在的两河流域是世界闻名的发祥地之一,下列哪一文明成果出自该地区
A.金字塔 B.佛教 C.《汉谟拉比法典》 D.种姓制度
6.“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
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A.斯巴达 B.雅典 C.西罗马帝国 D.罗马帝国
7.右图人物所处的时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全盛时期,那时雅典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元老院 B.公民大会
C.陪审法庭 D.五百人会议
8.玛丽阅读完一本西方见闻的游记后,发现该游记对日后欧洲航海家的地理探险运动曾产生不小的鼓舞作用,你想玛丽阅读的应该是下列哪本书?
A.《堂吉诃德》 B.《天方夜谭 》
C.《西游记》 D.《马可•波罗行纪》
9.以下几种文字中,没有受拉丁字母文字影响的是
A.日语 B.西班牙语 C.法语 D.葡萄牙语
10.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种将来自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这里“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指
A.罗马 B.希腊 C.德意志 D.英格兰
11.《西游记》是我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书中描述的“如来佛”无所不能,法力无边,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
A.耶稣 B.乔达摩•悉达多 C.默罕默德 D.阿育王
12.对当今中东局势及世界反恐战争影响最深刻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13.人们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你肯定知道伊斯兰教发源于什么地方。请你把它指出来吧:
A.希腊 B.印度 C.罗马 D.阿拉伯半岛
14.有一天,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去澡堂洗澡,当他慢慢地坐进澡盆的时候,谁从盆边溢了出来。他望着溢出来的水发呆,忽然高兴地叫了起来:“找到了,找到了!”。请问他找到了哪一科学定律
A.万有引力定律 B.杠杆定律 C.浮力定律1 D.力学三定律
15.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这一改革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是
A.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
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C.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
D.国家向农民收取赋税
16.某同学即将大学毕业,他想写一篇关于早期希腊社会的论文,他可以参考以下哪一部著作
A.《天方夜谭》 B.《荷马史诗》 C.《自然史》 D.《堂吉诃德》
17.在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一个岛上,有一座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法国大作家雨果曾以它为名写过一部闻名世界的小说,你知道它始建于
A.10世纪 B.12世纪 C.13世纪 D.15世纪
18.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B.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
C.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D.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潮广为流传
19.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有一支船队在太平洋上3个月没有补充给养,只能吃碎屑粉末,满是蛀虫的饼干,喝又黄又臭的水。这支船队应该是
A.哥伦布船队 B.迪亚士船队
C.麦哲伦船队 D.达•伽马船队
20.从全球观点看,新航路开辟最重要的意义是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加强了世界的联系,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整体
C.推动了文化的交流
D.使大西洋沿岸经济发展起来 
21.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动力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封建制度的阻碍
C.人民群众的推动
D.资产阶级革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22.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最重大意义是
A.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B.以法律权力代替君主权力
C.国王不能随意征税
D.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23.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之处在于
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导致革命爆发 ②资产阶级在革命中起了领导作用 ③革命都以暴力斗争方式进行 ④革命后最终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4.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次世界博览会,耗资8万英镑修建了钢铁-玻璃结构的巨大展厅“水晶宫”。向世界炫耀取得的财富和工业技术成果。当时英国可以展出的“工业技术成果”应该不包括
A. 珍妮机   B. 改良蒸汽机 C. 轮船 D. 火车机车  
25.1819年某天,英国伦敦所有的工厂的机器轰鸣声都停止了,人们以次方式来纪念一位开创了人类历史崭新时代的伟人的去世,这位伟人是
A.史蒂芬孙 B.瓦特 C.牛顿 D.卡尔•本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5分,27题15分,第28题20分,共50分。)
26.(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材料二: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征收赋税。
材料三: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历史上哪次改革的内容?(6分)
(2)材料二反映的改革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这次改革发生时,中国在位的杰出的政治家是谁?(2分)
(3)材料三反映的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这次改革发生时,中国在位的杰出的政治家是谁?(2分)
(4)以上材料反映的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1分)
27、(15分)阅读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材料:
材料一: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到,1533年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四: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据保罗?富尔的《文艺复兴》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已经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2分)被湮没的原因是什么?(3分)
(2)就材料三所说的文学、艺术方面的巨大成就各举一例,(4分)并指出他们是否属于被湮没的事物及理由。(3分)
(3)材料四与前三条材料中的哪一条有矛盾?表现在何处?(3分)
28、(20分)17—19世纪世界历史发生了重大变化,依据所学知识(附表)回答以下问题:
附表:世界大事年表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9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1776年《独立宣言》通过,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1787年美国制定三权分立的宪法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1792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1782年第一台蒸汽机问世
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此后,法国、美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1)17—18世纪欧洲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2)17—19世纪上半期,欧美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是什么?(3分)欧美在科技领域发生了什么巨大变化?(3分)这一事件(变化)开始于什么时间?结束的标志又是什么?(2分)
(3)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都颁布了什么法律性文件?(3分)由此建立了什么政治体制的国家?(3分)这些法律性文件在当时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对此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应加强哪一方面的工作?谈谈你的看法(2分)

偶没书长度 5464 千米源头海拔 4800 米平均流量 1774.5 立方米/秒流域面积 752443 平方公里源头 青海省 注入 渤海中下游分界点:河口,旧孟津别称:塞上江南发源地: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北麓 【自然特征】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5464公里, 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汇集有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两岸缺乏湖泊,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500米,较窄处只有300米,水深一般为2.5米,有的地方深度只有1.2~1.3米。

充满活力的上游河段--这一河段号称黄河水力资源的“富矿区”。其中从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川峡相间,河床比降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规划利用落差超过1200米,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占全河的近50%。平均年发电量近600亿千瓦时。

温柔缠绵的宁蒙河段--黄河在这里平静地流淌,灌溉着两岸的农田,造福当地的人民。因而有“天下黄河富宁夏”,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宁夏银川附近的土地平坦,面积广阔,利用黄河水进行自流引灌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里物产丰富,名贵中药枸杞和银川大米品质优良,有“塞北江南”之美称。(枸杞照片)内蒙古河套平原十分干旱,在其西部,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这里“无水是荒漠,有水成绿洲”。黄河水给这里的工农业生产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勇往直前的中游河段--陕晋峡谷,黄河在这里劈开万仞山,势如破竹,形成了黄河上最长的一段连续峡谷河段。在这一河段有以下两个著名的地方:

壶口瀑布--黄河在这里以雷霆万钧之势,奔腾过来,咆哮而去,壶口瀑布既是黄河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征。“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雄壮的歌声唱出了黄河的风采,更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战无不胜,奋发图强的英雄气概。

龙门--流传“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就源于此。这里水流湍急,相传鲤鱼如果能跳过龙门就可成龙。这个传说表达了人们对付出艰苦努力后到达理想境界的美好愿望,也激励着中华儿女顽强拼搏,奋斗不息。这里相传是大禹治水所凿开的一条峡口,因而又称禹门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自古以来也被人们视为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历代王朝建都史实为: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周朝定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秦朝定都于咸阳,西汉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东汉定都于洛阳,魏晋均定都于洛阳,隋唐均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宋朝定都于东京(今河南开封)。

在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发现,距今3万年左右。
——现代人是由新人直接进化而来的,分为4个阶段:

细石器文化

距今10000年~7000年,黄土高原多处发现该时代文化遗址,如陕西大荔沙苑、山西沁水下川等地。

新石器文化

距今7000年~3700年,按所代表的发展阶段划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称仰韶文化,距今7000年~5000年,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中期称龙山文化,距今5000年~4100年,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晚期称二里头文化,距今4100年~3700年,最早发现于河南偃师二里头,为夏代文化遗址。

青铜器文化

距今3700年~2700年,可划分为三期:1为二里岗文化,即郑州商城文化,距今3620年,为商代早期文化。2为殷墟文化,即河南安阳小屯村文化,大致为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为商代晚期文化;3为岐山文化,即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都城文化遗址。

铁器文化

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春秋初期,在河南新郑仓城发现的春秋铸铁遗址,在河南卫辉市固围村发现的战国墓葬遗址,在西安周围发现的西安隋唐都城文化遗址等。

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世界第五长河,一条5464公里长的大河,在中国北方 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隐就是我 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

黄河的表征
它不仅仅是一条大河。黄河,黄土地,皇帝,黄皮肤,这一切黄色表征,把这条流经中华心脏地区的浊流升华为圣河。《汉书.沟洫 志》就把黄河尊为百川之首:"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 为宗。"

黄土风成说
在久远的地质年代,在亚洲内陆的沙漠戈壁,遍地砂石在骤冷骤 热的严酷环境中被支解粉碎,直至形成粉末。内陆盛行的西北气流, 经年累月地把它们吹向东方,粗砂落于蒙古高原,最细腻的粉末随风 飘落到今天甘肃、陕西、山西、青海、宁夏、河南6省。千百万年的 搬运堆积,终于形成了一个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日月山,东达 太行山的黄土高原。

深厚广阔的黄土层
这是一片无与伦比的黄土,它的面积广达41万平方公里,黄土 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上。而陇东、陕西、晋西等地,黄土深达 100到200米,兰州地区更厚达300米以上。

六千年前的伊甸园
植物学家们研究发现,虽然黄土高原的降水不如南方丰沛,但养 分的淋溶损失也较少,非常适合杨树、桦树、栎树、油松、云杉和酸 枣、黄荆条等生长。那时繁茂的植被,涵养着一个温暖多雨的伊甸园。 今天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分布着大片原始森林。地处中 原的河南省简称为"豫",显示在仓颉造字的时代,它仍是大象出没 之地。

历史兴盛的基础
地质学家们发现,黄土具备优良的解理性,适合开掘窑洞居住; 农学家们发现,黄土中各种矿物营养物质丰富,具有较高的天然肥力。 先民们渐渐在这片黄土地上开凿窑洞居住,种植五谷为生。5000 多年前,皇帝、炎帝的部落兴盛起来,华夏先祖的足迹踏遍了黄土地。 随后的日子里,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兴盛于此,立国800年的周朝源 起于此,而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秦帝国也勃兴于此。

远古时代文明的启蒙
在160多万年前的山西芮城西候度人类活动遗址中,人们找到 了被火烧过的动物化石和鹿角化石,在100万年前的山西蓝田人类遗址中,人们找到了多处碳末堆积。
从那以后,蓝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都在黄河的臂湾里繁衍生息。直到6000年前,黄土地上出现了以半坡文明为代表 的母系氏族文化。
我们的祖先,就在这样一片绿野间狩猎采集,度过了华夏文明 的金色童年。

历史记述改造自然的功绩
这里确实最早沐浴了文明之光,这里也难免最早被受了文明之火。 上古传说,神农氏曾教民稼穑。耐人寻味的是,神农就是炎帝,也就 是火神,他所传授的实际上是焚林垦殖。
《孟子》中记载了三皇五帝烧山林的"功绩": "当尧之时...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在诗经中,我们听到了先民们砍伐时的吟唱: "侃侃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伐木叮叮, 鸟鸣嘤嘤。"

黄土高原植被第一次受大损
始皇帝统一六国,大量人口随之进入关中,垦殖面积大增。与此同 时,他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寝,大肆砍伐关中山地森林,始皇三十三 年(公元前214年),蒙恬击溃匈奴,取得河套地区大片土地,随后 实行屯垦戍边,多次向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移民,每次人数多达数十万, 原本一望无际的草原变成了农耕区。

黄土高原森林第二次受大损
西汉时期,天下大治,中国人口激增至6000万。向西北开拓移 民成为解决人口膨胀压力的主要手段,仅汉武帝时期,就向西北边塞迁 徙了70余万人口。西汉将匈奴赶到遥远的漠北,将大片林牧区变成了 农耕区。西汉在河套开发的引黄灌溉工程,是以宁夏内蒙的贺兰山森林 和陕北森林的大破坏为代价的。

黄土高原森林第三次受大损
唐朝立国之初,励精图治,经济迅速恢复。由于其经济贸易外交 的中心皆偏于西北,因而西北地区的屯田垦殖搞得有声有色。黄土高 原的林牧区开辟了大片农田,垦田数十万亩。每丁耕田有二三百亩, 广种薄收,造成植被大面积破坏。
唐代定都黄土地的中心城市-长安。盛唐气象,国力达到顶峰, 都城的规模当然前无古人,耗用木材无数。仅就长安附近而言,唐代除了在宝鸡、眉县、周至、户县等邻近山中采伐外,还远到岐山、陇山和当时岚州(今岚县)、盛州(今内蒙额尔多斯高原一带)采办。

黄土高原森林第四次受大损
宋代建都开封,因为洛阳附近黄河南北的山岭早被砍伐一空了, 不得不远去吕梁山采伐,当时渭河上游林区也横遭暴劫。史载北宋刚 刚立国,就在秦陇之间大肆采伐。陕西秦岭、子午岭、罗山,宁夏贺 兰山、大盘山,甘肃沼河、陇南山地,森林先后遭到破坏。宋朝官商 每年仅从陕甘间的陇山就采得大木万株以上,竟使当时开封城内良木堆积如山,私商采卖木材更是不计其数。

黄土高原森林第五次受大损
明朝重得西北,重视屯田,以便以屯养军,以军隶民。当时"屯 田普天下","而西北为最"。明初驻屯雁门、偏关长城附近时,那 里因山势峭壁拔,林木茂盛,"人鲜径行,骑不能入"。到了明中叶, 北京的高官显贵,边关将士,当地居民,群起砍伐,"百家成群,千 夫为邻,逐之不可,禁之不从"。单是每年贩运到北京的林木,就不 下百万根。

黄土高原森林第六次受大损
满清入关,短短几十年休养生息,人口由8000万增至两亿。 华北、江南人满为患,于是大量流民自发涌向西北。黄土高原又一次成为破坏的重灾区,祈连山、六盘山明代以前尚有巨木参天,此时完 全成了光山秃岭。

六千年后的今天森林由69%降至6%
六千年后的今天森林由69%降至6%成了名副其实的一片黄土。 黄土本身土质疏松,没有任何抗冲性,完全依靠地面植被及其根系的保 护。植物的水土保持作用,森林为最,草原次之,农作物则几乎为零。 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在扫平具备保护能力的天然植被,代之以没有保护 能力的农作物。

呜呼!黄河!
呜呼!千百年来,我们就这样在刀斧和战火中毁灭了黄河中下游的 天然植被。可叹伐尽林木营造的无数恢宏殿宇,而今安在哉?
黄土地是深厚的,也是脆弱的。因为它土质疏松,颗粒细腻,植被 一经破坏,水土流失就极其严重。很快我们就听到了哀婉的叹息:"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黄土高原植被破坏沟壑纵深
目前高原上长度在1公里以上的沟壑有30多万条,1公里以下的 支沟、毛沟更是不计其数。一道道沟壑最终的归宿都是黄河,它们不停 地切割着黄土高原,成为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

黄土高原植被破坏,生态环境今非昔比
走在我们今天称之为黄土高原的莽原之上,满眼是嶙峋干裂、支离 破碎的黄土,没有树,甚至没有草,多少人曾深深感叹:人类的先民们, 怎能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发出如此灿烂的文明?
它们没有意识到的是,直到6000年前,绿色还是这里的主色调, 那时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9%。

一场暴雨地形巨变
随着植被覆盖率的下降,高原上河流沟壑强烈下切,在向上延伸的同 时,两侧也在拓宽,并且发展出支沟,支沟又发展成毛沟。这样的变化, 往往只需要数年、数月、数天甚至一场暴雨过后就能完成,因此黄土高原 也被称作世界上地形改变最为迅速的地区。

年倾泻16亿吨泥沙90%来自黄土高原
每年倾泻16亿吨泥沙,90%来自黄土高原这些沟壑。每年流失的 16亿吨泥土,绝不仅仅是把一条河染成触目惊心的黄色。它随水而下, 淤塞了湖泊,冲决了丘陵,抬高了河床,涤荡了平原。

三年两决口,百年大改道
黄河一天天暴虐起来,"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次大改道",母亲河 终于成了"中华之忧患"。与黄河水患的搏斗,成了中原大地上生死存 亡的头等大事。

守着黄河缺水,郑州可为中游一例
郑州本来因水而兴,它依傍黄河,还有贾鲁河、熊耳河、金水河从 城中流过。但随着工农业的巨大发展,污染日趋加重,引水渠道纵横交错,三条曾经流淌不尽的河流先后枯竭。至70年代,郑州已完全依赖 黄河供水。

山东缺水,越近黄河越缺水
山东的水资源情况更加紧张,人口和耕地分别占到全国的7.2% 和7.3%,而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2%。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30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3.3%。每公顷耕地占有水量4560立方米,是全国的17.3%。是越接近黄河水资源越短缺, 到黄河一带径流深降到只有60毫米,到鲁西北的临清、冠县一带竟只 有25毫米。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韦应物从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他在夏末离开长安赴任,经洛阳,舟行洛水到巩县入黄河东下。这诗便是由洛水入黄河之际的即景抒怀之作,寄给他从前任洛阳县丞时的僚友。

诗人顺洛水向东北航行,两岸青山不绝,渐渐地,东南方向的高山深谷多了起来,而船却已在不知不觉中驶入黄河了。于是诗人纵目四望黄河景物。这是秋天的傍晚,滚滚黄河与天相连,天边隐约可见稀疏的树木在寒气中枯落。夕阳映照在汹涌的河水中,忽亮忽暗地闪烁不定。那种清廓的景象,使他想起了几年前在伊水边看到的那个孤零零的村落,自经安史之乱,残破萧条已甚。往事不堪回首,而眼前雨霁晴展,北风劲吹,只见空中有一只孤雁向南飞去。此刻,诗人的心情如何?他告诉洛阳的僚友们说,他的心情就象《庄子•列御寇》中说的那样:“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他觉得自己既非能干的巧者,也不是聪明的智者,而是一个无所求的无能者,无所作为,无可忧虑,就象这大河上的船,随波逐流,听任自然,奉命到滁州做官而已。显然,这是感伤语,苦涩情。他的僚友们会理解他的无奈的忧伤,不言的衷曲。

唐德宗从建中元年即位以来,朝政每况愈下,内外交困,国库空虚,赋税滥征,军阀割据,民不聊生。韦应物了解这一切,为之深深忧虑,然而无能为力。此次虽获一州之任,亦是荣升之遇,有可作为之机,但他懂得前途充满矛盾和困难。因此只能徒具巧者之才,空怀智者之忧,而自认无能,无奈而无求。也许他的洛阳僚友曾给他以期望和鼓励,增添了他的激动和不安,所以他在离别洛阳之后,心情一直不平静,而这黄河秋天傍晚的景象更引起他深深的感触,使他无限伤慨地写下这首诗寄给朋友们。
黄河,中国古代也称河,发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为中国第二长河。黄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千米;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中游,河长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千米。(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种说法,这里采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划分方案)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东西长1900千米,南北宽1100千米,总面积达752443平方千米。

黄河多年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径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亩均水量324立方米。

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吨(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姐姐没有这书,没办法帮到你咯,呵呵

自己做!

题目呢?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句子,想象画面”。《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后第3题要求“读句子,想画面,再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引导学生依托课文中的句子去想象画面,是片段式想象,这是在二年级上册读诗句想象画面的基础上的一个提升;《千人糕》课后第1题要求“借助插图,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文有哪些
一1《藤野先生》2《我的母亲》· 3《我的第一本书》、4《列夫·托尔斯泰》、5《再塑生命》·二 6《雪》、7《雷电颂》· 8《短文两篇》9《海燕》10《组歌》·三 11《敬畏自然》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13 《旅鼠之谜》14《大雁归来》15《喂――出来》· 四16《云南的歌会》17《端午的...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
师: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人手一张。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如下图) 二、自主探索,总结3的特征师: 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利用p18的表。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知识点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知识点 1、文言文两则 1.《学弈》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写弈秋教两人下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2.《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敢于提问,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3.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被称为“亚圣...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会讲这个寓言故事,了解“相濡以沫”的寓意,会用这个成语。 教学重点: 熟读背诵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准备: 挂图、有条件的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备课人:初鹏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重点知识点整理 一.词语 维持 财富 精湛 器重 属于 百货 情形 道德 号码 橡皮 尊严 逃难 善良 朴实 款待 例外 喉结 赞赏 捶背 僵硬 许配 奔驰 赠送 捎带 肥沃 杰出 拨电话 缓缓驶过 闷闷不乐 迷惑不解 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 狼吞虎咽 骨瘦如柴 梦寐以求 走街串巷 将心比心 二.字...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数学怎样备课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备课 第二单元信息窗1 信息窗一 :圆柱和圆锥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5、16页信息窗1。 教学简析: 该信息窗呈现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圆柱和圆锥形的冰淇淋盒,引发学生提出“这些物体都是什么形状的”、“圆柱和圆锥各有什么...

英语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2d短文的汉语意思
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2 Section A 2d (P8) 译文如下:采访者:斯哥特有一份有趣的工作。他在一家广播电台工作。斯科特,你的广播节目在几点?斯哥特:从晚上十二点到早上六点。采访者:你通常几点起床?斯哥特:晚上八点半。然后我九点吃早饭。采访者:那是个有趣的早饭的时间。斯哥特:是的。之后...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书本目录是什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是2016年1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修订出版的教科书,由教育部组织编写,齐世荣总主编,包括3个单元、21课、1个活动课和中国古代大事年表,供初一下学期使用。内容提要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

人教版pep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科学思维导图怎么画
根据人教版PEP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科学的内容和特点,您可以使用以下步骤来绘制思维导图:首先,在中心位置写上本单元的主题,如“动物的分类”。在主题下方或周围开始分支,每个分支代表一个子主题,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在每个子主题的分支下添加更多的分支,用于表示相关的信息,...

千阳县13915565934: 初一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发源.这样说有什么历史根据?
平景红源: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80万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现今山西省黄河边的芮城县境内出现,其后,10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和30万年前的大荔猿人在...

千阳县13915565934: 人教版七年级下二单元语文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里有关黄河的诗句!!!急急急!!!
平景红源: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上塞上》

千阳县13915565934: 七年级下册的语文书目录? - 【人教版】 -
平景红源: 第一单元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 爸爸的花儿落了 3 丑小鸭 4 诗两首 5 伤仲永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成长的烦恼 第二单元 6 黄河颂 7 最后一课 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9 土地的誓言 10 木兰诗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黄河,母...

千阳县13915565934: 初二语文下学期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教版) -
平景红源: http://hi.baidu.com/wen%CE%C2%C5%AF/album/%BB%AA%C8%FD%B4%A8%BB%E6%CC%C6%CA%AB这里面是一些诗配画,有几首关于春天的诗.

千阳县13915565934: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答案. -
平景红源: 当老师不在时 当老师在教室里的时候,教室里安安静静的,有装模作样写作业的,有装模作样看书的,可是老师迈出教室的时候,我就在心中默念五个数:5.4.3.2.1果然他们原型毕露,教室里又像炸开了锅似的,响起了熟悉的''叫喊加废话''...

千阳县13915565934: 初一人教版下册语文书
平景红源: 七年级下册目录第一单元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 爸爸的花儿落了 3 丑小鸭 4 诗两首 5 伤仲永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成长的烦恼第二单元 6 黄河颂 7 最后一课 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9 土地的誓言 10 木兰诗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

千阳县13915565934: 语文七下第二单元(1)请你为这次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
平景红源: 主题:爱国诗歌朗诵会 注:诗歌长短不限,在时代上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现当代的. 活动方案: 1.事先请年级语文组的老师们到场担任评委. 2.印发传单,邀请同班同学和其他班同学参加. 3.买好奖品,选好主持人,并邀请几个同学担任统计分数的工作. 4.设计好比赛进程,统计好参赛选手名单,按照报名先后或班级先后安排好选手上场秩序;写好主持人的串词. 5.活动评分细则(仅供参考): 满分10分 吐字清晰,声音洪亮(3分) 语速平稳,不紧不慢(3分) 有感情(3分) 体态语言到位(1分)

千阳县13915565934: 初一语文书第十课后面的综合性学习手抄报怎么办 -
平景红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6年第9期 综合性学习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深入和拓展,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在语文课程的改革实验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既是改革...

千阳县13915565934: 急!!!语文课本七下课文 -
平景红源: 写在前面 第一单元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 爸爸的花儿落了3 丑小鸭4 诗两首5 伤仲永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 第二单元6 黄河颂7 最后一课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9 土地的誓言10 木兰诗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黄...

千阳县13915565934: 七下语文3单元课文有哪些 -
平景红源: 第一单元 单元说明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 爸爸的花儿落了 3 丑小鸭 4 诗两首 5 伤仲永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 第二单元 单元说明 6 黄河颂 7 最后一课 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9 土地的誓言 10 木兰诗 综合性学习·写作...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