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夷陵之战的佳句

作者&投稿:荆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概括三国演义中夷陵之战的内容

夷陵之战是由于吴国为了夺取荆州,而用计谋杀害了刘备义弟的关羽,反贼又杀死张飞,刘备想起桃园结义之情,不听诸葛亮的话,并且让诸葛亮守成都,亲自御驾亲征,来灭掉东吴,替关,张报仇。

孙权听说后很慌张,派人求和并一律送还荆州,刘备屡次不答应。孙权只好收集身经百战的老将迎战,但是被刘备军的猛将杀得大败,兵败将忙。

黄忠由于中了埋伏,中箭而死,刘备发誓更要灭了东吴!东吴兵败,人心下降,杀害关,张的仇人都被杀害。刘备不死心,更要灭了东吴,在夷陵下寨。

此时东吴经过辩论,派出了陆逊为都督。起初众将不服陆逊,后来看见陆逊用兵用得非常妙,佩服不己。

陆逊看见刘备下寨犯了兵家大忌,决定用火攻,当夜便去刘备军放火,果然放火烧了七百里,刘备兵败将忙,险些丧命,退回白帝城,这是刘备打的最后一战了。

2.三国演义夷陵之战精彩片段概括成小标题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

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汉军的攻势,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

3.三国演义中的夷陵之战结果怎么样

1. 夷陵之战,刘备为关羽报仇心切,不顾诸葛亮劝说而出征,被陆逊火烧连营,兵败退至白帝城,刘备因此卧病,临终前托孤给诸葛亮,诸葛亮摆下八阵图得以击退东吴2

2. 战役名称: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

夷陵之战是三国史上三大战役之一,这三大战役就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交战双方:孙权,刘备

指挥官:陆逊,刘备

爆发于公元222年,是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和蜀汉(刘备)为争夺战略要地荆州八郡而进行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

[编辑本段]战役背景

曹丕废掉汉献帝后,建立了魏国,接着刘备和孙权也建立了两个国家。荆州之战,关羽和他儿子关平被吴王孙权杀害。刘备不听丞相诸葛亮和赵云的劝告,决定倾全国之力,攻打吴国,为关羽报仇。孙权在几次求和都大败的情况下,只好派出年轻的陆逊为都督,前去阻挡。

4.三国演义夷陵之战精彩片段概括成小标题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

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汉军的攻势,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

5.《三国》夷陵之战

客观原因为刘备兵力本不占优势,加之手下缺乏得力将才,后勤供应困难,以及水军力量薄弱。

主观原因则为,刘备未做好充分准备,贸然出兵;初期的军事胜利,使其产生了骄傲轻敌情绪;对形势认识不足,缺乏战略考量,卒为敌所乘。 一 从战略上谈第一 刘备支持关羽伐吴,变恶两国关系,这是违反孔明隆中对的终旨—西和诸戒,南据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的政冶方针,在自己力量尚未像魏那么强的情况下,促使吴国在一段时间内改变策略,向魏称臣,提前了谋取荆州全境的行动,第二 关羽失败,他没有预先防御,使自巫以下沿江战略要地尽失,吴方控制了夔道沿江地区,蜀军如果深入,自然便有被夹于狭地和被切断后路之虞,因而他不得不连营向前,第三 由于自己失误,孟达降魏,失掉荆州三郡,从而失去了可派另部自汉江而下、进而威协武昌军事形势,第四 两面作战,兵力分散。

这一点,孙权就好得多了,他上书曹操称说天命,进而向魏称臣。刘备却是两面作战:孙吴、曹魏,曹操虽撤了兵,但是并不代表不再攻蜀,因为曹操还具有攻击汉中的势力。

因此,要对抗两地是不容易的。因此,要对抗两地是不容易的。

除了此外,第四‧刘备在这次战争不听很多臣子劝言: 偏将军黄权深恐长驱有失,试图动刘备稳打,因和刘备说:吴人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以先驱以会寇,陛下宜为后镇。 刘备没有听从黄权,还说黄权阻军,即以权为镇北将军以防魏侵入——黄权三国志 赵云传注引云别传说赵云力谏,''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

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

」''刘备不听——赵云从事祭酒秦宓试图阻兵,陈说天时不利,被抓进了监狱——秦宓两篇是三国志注引,另外一篇是网上搜寻。 从上面的例子来说,很有证据说刘备在这战役中多猜疑人或对部将的直谏不听从。

而且,赵子龙和黄权是刘备爱将,他竟然因关羽之死而失去了众将之言,怪哉。 有两原因,一是他真的因为关羽而失去理性,二是刚夺得汉中便失荆州,求胜心切,想快夺回自已失去的地方而失去理性。

第五 过高地估计自己实力。 刘备不仅获得了据有巴蜀的全面胜利,而且在对魏战争中也取得了许多成功,先是张飞大破魏将张合于宕渠,继而进屯阳平关,破斩魏将夏候渊,赵云又设伏击魏兵。

一时间,刘备的心气甚足,甚至对于一向也很怕的曹操不放在眼内,那,孙权会不会放在眼内? 就这样,不严肃地考虑周密的布兵、进军规划。 第六 兵未动,张飞被部下杀死。

大家也知道张飞和关羽是刘备主将,但他们也有缺点:一个骄傲、一个真率,即是日后的人评:''羽善待卒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刘备曾经对着张飞说过不要对部下作出任何体罚,可是张飞还是领悟不到。 当时,张飞的职位:车骑将军领司校尉,守巴西,可见,张飞是身居要职,是刘备的最高军事将领,他死后,削弱了军事力量,也影响了整队士气,张飞死后,赵云不重用,魏延和马超正防魏入侵,善战之将己没有谁了。

这也是刘备失败原因之一。 有一点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诸葛亮对刘备的态度不太乐观,没有强烈反对。

战争失败后,诸葛亮道:”法孝直在,则能制主上,命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他这样说,代表自己没有劝告刘备,以死去的法正来透露自己的失处。

既然这样,那孔明为何不力谏? 第一 他对战争形势不能估计,觉得结局不会那么悲惨。 第二 多谏,性命不保矣。

第三 一时间他对战争首鼠两端,在演义为何说孔明死谏? 其实不过是明清想变孔明对平民的角度来看夷陵之战。 除了此外,吾更认为孔明是想夺回荆州,因为夺了荆州后,一定能够顺利攻击魏国。

当时汉中一点势力不能制魏,有了荆州后,对魏国构成很大的威胁。 汉中只有北出秦川,战略目标又是跨有荆益以制曹魏。

如果稍有拓地以取吴数郡是有可能的。 而且,在陆逊说的多败少成的评论是一定正确的: 在关羽死后,即起兵东征,由于魏称帝(年号章武),蜀汉也自称帝,然后在七月就草草地「训练兵马」,所谓的训练兵马,其实不过是集合张南、冯刁等将领来攻打孙吴,试问,兵马是否精练? 当时张飞是统率一万兵马攻吴,张飞死后,是否那一万兵马全部回去刘备大营? 在江州那里,迅速调动军队,任命了左右都督、先锋及各将领,七月就出兵了,可见,蜀国的兵马一定不及孙吴的精锐。

这个话题在前面张飞那里谈过,先是张飞死亡,赵云不重用,魏延和马超正防魏入侵,不但如此,我们看看蜀国的将领: 蜀军在夷陵的主要武将调整: 刘备、吴班、冯刁、张南、赵融、廖淳、傅彤、杜路、刘宁、张飞(死亡)、刘巴、黄权、马良、王谋、王甫、李朝、张苞、关兴刘备本来就不是领兵人才,军谋方面,孔明不在,法正已死,军中没有人能够与刘备谈战略对决、策略等用兵军谋。 良计就更加不能说。

良计就更加不能说。 还有黄权,的确还有黄权,可是不重用,见于前面。

在将领中,先锋等不过是一些无名之辈,黄忠又死,说得难听点,如果。

6.三国演义中夷陵之战于史实的差异

战役名称: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

夷陵之战是三国史上三大战役之一,这三大战役就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交战双方:孙权,刘备 指挥官:陆逊,刘备 爆发于公元222年,是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和蜀汉(刘备)为争夺战略要地荆州八郡而进行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

[编辑本段]战役背景 曹丕废掉汉献帝后,建立了魏国,接着刘备和孙权也建立了两个国家。荆州之战,关羽和他儿子关平被吴王孙权杀害。

刘备不听丞相诸葛亮和赵云的劝告,决定倾全国之力,攻打吴国,为关羽报仇。孙权在几次求和都大败的情况下,只好派出年轻的陆逊为都督,前去阻挡。

[编辑本段]战役起因 东吴孙权占领了荆州,破坏了刘备的隆中战略(《隆中对》说“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使刘备不具备统一的条件,刘备若想灭曹魏或者灭孙吴,依照《隆中对》来说,他都必须夺回荆州,否则他只能依靠蜀道难割据一方。

刘备无论是为了自己的帝业,还是报国仇家恨,他都必须夺回荆州,但是由于他过于急切的想夺回荆州,在蜀国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刘备就匆忙发兵了。[编辑本段]战役内容 双方有几次交锋,都有胜负,后来陆逊采取防守的战略,坚守不出。

这一战略打乱了刘备速战速决的计划。因为蜀国位于丘陵一间,运粮十分不方便,再加上当时的天气十分闷热,这使蜀军十分低落。

于是刘备命令士兵驻守于树林茂密之处。并且将营地连看驻守,陆逊认为发动袭击的机会已经来迎。

就发动了,火烧连营700里,打败蜀军接触了蜀军对威胁。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以后,辖有长江南北八郡的战略要地荆州为曹操、刘备、孙权三方所瓜分。

曹操占据南阳和江夏北部,孙权据有南郡和江夏南部,刘备则夺取了长沙、武陵、零陵、桂阳四郡。公元210年,在刘备的请求和鲁肃的规劝之下,孙权又把位于长江北岸的战略要地借给了刘备。

这样一来,刘备实际上就基本控制了荆州。不久,刘备又先后夺取了益州和汉中,历史上魏、吴、蜀三国鼎立的局面就这样形成了。

汉中和荆州是蜀汉的两个战略基地,从汉中可以北出潼关,攻打洛阳;从荆州北上可以经襄阳攻打许昌,东下则可以直捣吴国的腹地,使蜀汉处于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有利地位。 处于长江中、下游的东吴政权,面对刘备势力的迅速发展,深感不安。

只是由于当时双方合力抗曹尚是共同的战略目标,这一矛盾才暂时未曾激化。到了公元211年,孙权占据交州(今广东、广西)后,力量进一步扩大;而当时曹操正忙于兼并关中马超、韩遂势力,稳定后方,无暇南顾。

孙权便趁这个机会向刘备索还荆州,而刘备则以“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为藉口拒绝归还。两国矛盾日趋尖锐,曾一度以兵戎相见。

最后虽然达成了平分荆州的协议:以湘水为界,孙权占有江夏、长沙、桂阳,刘备据有南郡、武陵、零陵,但是两国间的矛盾并未真正消除。 公元219年,孙权乘蜀汉荆州守将关羽率军北攻襄阳、樊城,与曹魏大军激战不已,造成后方空虚之际,派遣大将吕蒙“白衣渡江”,袭占关羽的后方基地江陵。

关羽闻讯后仓猝率军回救,结果兵败被杀,孙权遂占有了整个荆州。这样一来,孙、刘矛盾便全面激化,最终导致了夷陵之战。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年号章武。一个月后,刘备决定大举攻吴,企图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

魏文帝曹丕见到孙刘联盟内部分化瓦解,不胜高兴,并乘机煽风点火,多方寻找机会以加剧吴蜀之间的矛盾冲突,好坐收渔人之利。蜀汉方面诸葛亮、赵云等绝大多数大臣、将领都看到了大举攻吴对蜀不利,因此再三规谏刘备不要出兵攻吴。

但是,正在气头上的刘备丝毫也听不进这些意见。 至于孙权方面,在夺得了荆州之后,为了巩固既得利益,也不愿再加剧吴蜀之间的冲突,曾两次遣使主动向刘备求和,但均为刘备所断然拒绝。

东吴南郡太守诸葛谨(诸葛亮之兄)也曾给刘备写信,向他陈说利害,希望刘备停止攻吴行动。刘备同样置之不理。

公元221年7月,刘备亲率蜀汉军队十多万人,对吴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当时,两国的国界已西移到巫山附近,长江三峡成为两国之间的主要通道。

刘备派遣将军吴班、冯习率领4万多人为先头部队,夺取峡口,攻入吴境,在巫地(今湖北巴东)击破吴军李异、刘阿部,占领秭归。为了防范曹魏乘机袭击,刘备派镇北将军黄权驻扎在长江北岸,又派侍中马良到武陵活动,争取当地部族首领沙摩柯起兵协同蜀汉大军作战。

孙权在面临蜀军战略进攻的情况下,奋起应战。他任命右护。

7.三国演义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君主刘备对东吴发动的战役,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3个月后,立刻以替大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气势强劲。东吴国君孙权立即以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军的攻势,更在222年八月彝陵一带打败蜀军。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带大胜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战争日期在公元208年七月—十二日。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

呵呵~




《三国演义》中夷陵之战是什么?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三国演义老版夷陵之战是那一集
三国演义老版夷陵之战是62集开始 63集结束

《三国演义》中,夷陵之战结束后孙权为什么向刘备求和?
这个问题有个错误,在《三国演义》中夷陵之战结束后,孙权并没有向刘备求和。直到刘备死后,诸葛亮安居平五路时命邓芝出使江东,孙权随即命张温回访,双方关系才有所缓和。倒是根据《三国志》记载,历史上孙权在夷陵大胜以后,得知刘备没有返回成都,而是留守白帝城,心中不安,于是主动派遣使者去见刘备求和...

夷陵之战刘备为何没带上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说的那样吗?
夷陵之战的时候,诸葛亮有更重要的任务---坐镇后方,保住前线后勤补给的供应。并不是三国演义中说的,刘备对诸葛亮起了疑心,担心诸葛亮功高震主。假设刘备真的对诸葛亮起了疑心,认为他功劳太大,将来会谋朝篡位,那后来的白帝城托孤怎么解释?要知道,诸葛亮不是主动投靠的刘备,是刘备三顾茅庐请他...

问一下三国演义中的夷陵之战与史实的差异
刘备仅带了四万多人,而孙权给了陆逊五万人。据《演义》所写,关羽死后,在刘备伐吴的夷陵之战中,关羽之子关兴和张飞之子张苞,都为其父复了仇,与史实并不相符。在《三国志》以及裴注所引诸书中,都没有关兴参加夷陵之战和擒获,处死仇人的记载。(另据《三国志潘璋传》∶潘璋在夷陵之战中为...

夷陵之战蜀军到底有多少人参战,按正史来,别给我扯《三国演义》?
分析 蜀国在最强盛时期(未失荆州时)约有16万军队,麦城之战后,剩余13万军队,夷陵之战后,蜀国全国仅仅剩余3万军队。夷陵之败让新建的蜀汉政权受到沉重的打击,不仅损失大量士兵与物资,还有多名将领阵亡。而隔年刘备的死亡,国内叛乱四起。丞相诸葛亮花了约5年的时间才能重建军队与弥平这些叛乱,并...

新三国演义中哪集是夷陵之战
应该是从78集开始 七十七集 急兄仇张翼德殒命 七十八集 刘玄德兴兵征东吴 七十九集 富池口东吴折兵将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71142471.html

《三国演义》战役分析
5.夷陵之战公元219年,关羽被吕蒙擒杀,荆州为孙权所有,刘备在巴山以东的势力全部消亡。为挽回既得利益,并为关羽报仇,不顾大臣劝告,决意东出,令车骑将军张飞自阆中(今属四川)会师江州(今重庆)。张飞出发前被部将刺杀,刘备仍令诸葛亮留成都,赵云在江州为后军督,自统大军于七月东征。孙权向刘备求和不成,进一步与魏...

三国演义中,夷陵之战陆逊使用了什么计谋
火烧连营七百里,逼刘备退回白帝城

...以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为例。
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200)、赤壁之战(208)、夷陵之战(222)官渡之战简略内容:袁绍与曹操,以曹操获胜告终,曹操统一了北方。赤壁之战简略内容:孙刘联军与曹操,以曹操大败告终,揭开了三国鼎立的序幕。夷陵之战简略内容:蜀汉与孙吴,以刘备失败告终,刘备病死白帝城,三足鼎立局面...

海沧区13512062908: 三国演义里的名句 -
那菊逍遥: 以下名句按人物分类:关于曹操的:汝南许劭对曹操的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将解散前夕:竖子不足以谋! 汝南讨伐袁术,曹军粮尽时曹操对粮官说:“...

海沧区13512062908: 有关三国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的诗 -
那菊逍遥: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海沧区13512062908: 关于三国演义的诗句 -
那菊逍遥: 1、万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难与命争衡.——出自明施耐庵《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三回》 解释:世间万事不是人能做主改变的,拼尽全力也争不过命运. 2、大丈夫处世,当努力建功立业,著鞭在先.今若不取,为他人所取,悔之晚矣.——出...

海沧区13512062908: 三国演义 一句话概括夷陵(最多35个字) -
那菊逍遥: 夷陵之战是真正确立三国三足鼎立的一战:对蜀汉来说,它大损国力,基本上毁灭了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策时制定的宏伟战略蓝图;对东吴来说,虽然打赢了战争,但是却进一步损害了吴、蜀关系;从战略上看,亦打破了孙刘两家联合抗曹 的可能,给日后吴蜀两国的先后覆灭埋下了伏笔.

海沧区13512062908: 三国演义1000字的摘录 急啊~~~~ -
那菊逍遥: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不休,最后形成曹操、孙权、刘备三家割据势力.曹操势力最强,名为汉丞相,挟天子令诸侯,孙刘力量较若,于是两家联合抗曹.孙刘联军经赤壁之战击退曹军的进攻,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进...

海沧区13512062908: 用自己的话描写三国演义的场面片段 -
那菊逍遥: 三个围抠一个(三英战吕布) COME ON BABY,射我吧(草船借箭) 三合会组织成立(桃园三结义)

海沧区13512062908: 三国演义中最著名的诗事件是什么 -
那菊逍遥: 是诗?还是事件?是的话著名的就要数曹植的《七步诗》《七步诗》 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海沧区13512062908: 三国演义中的5个经典战役(用简短语句概括)
那菊逍遥: 官渡之战 在双方兵力差距很大的情况下曹军以少胜多,此战之后曹操遂基本统一北方.这一战也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之一. 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在儒将周瑜的指挥下以少胜多打败曹操,此后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曹操不敢轻易南下. 濡须之战 ...

海沧区13512062908: 三国演义中的优美句子 -
那菊逍遥: 1.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2.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3. 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4.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6.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7. 周瑜:既生瑜,何生亮 8. 刘...

海沧区13512062908: 三国演义中描写战场的句子 -
那菊逍遥: 1、城内才·看红焰吐,水边又遇黑风来.2、军土自相蹂躏,死者很多3、人困马乏,军士多半焦头烂额,4、人相吵嚷,马尽嘶鸣还有一些描写的诗句,匹马单枪出重围,摧破敌锋任纵横.皆称飞虎一身胆,不负英雄千古名.黑发当阳扶幼主,白头萁谷保残兵.忠心到底无移改,谥法还应得顺平.红光罩体困龙飞,征马冲开长坂围.四十二年真命主,将军因得显神威.昔日战长坂,威风犹未减.突阵显英雄,被围施勇敢.鬼哭与神号,天惊并地惨: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赵云独仗英雄气,舍命浑如落叶轻.枪搅垓心蛇动荡,马冲阵势虎飞腾.怀中抱定西川主,紫雾红光射眼明.斩将夺旗世罕比,擎天保驾功业成.我来少歇长坂下,斑斑沙草血犹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