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便宜十六策》5察疑诗解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作者&投稿:黎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 》 5察疑诗解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题文诗:

察疑政谓 , 察朱紫色,别宫商音 . 故红紫乱 ,

朱色淫声 , 疑正乐 也. 乱生于远,疑生于惑 .

物有异类,形有同色 . 白石如玉,愚者宝之;

鱼目似珠,愚者取之;狐貉似犬,愚者蓄之;

栝蒌似瓜,愚者食之 . 故赵高 也, 指鹿为马,

秦王 也者, 不以为疑 , 范蠡贡越 , 美女吴王 ,

不以为惑 . 疑 其 计 则, 无定 大 事,疑 其 事 则,

无 以 成功 . 圣人不以 , 意说为明,必信夫卜,

占其吉凶 . 尚 书 有 曰:三人占从 , 二人之言 .

有大疑者,谋及庶人 . 故孔子云,明君之治 ,

不患人之 , 不己知 也 ,患不知人 . 不患外不 ,

知内惟患 , 内不知外;不患下不 , 知上惟患 ,

上不知下;不患贱不 , 知贵惟患 , 贵不知贱 .

故士 也 为 , 知己者死,女为悦己 , 者容马为 ,

策己者驰,神为通己 , 者明故君 , 决狱行刑,

患其不明 . 其 或 之有, 无罪被辜,有罪蒙恕,

强者专辞,弱者侵怨,直者被枉,屈者不伸,

有信见疑,有忠被害,此皆 能 招 , 天之逆气,

灾暴之患,祸乱之变 . 惟明 圣 君 , 治狱案刑,

问情辞如 , 不虚不匿,不枉不弊,观其往来,

察其进退,听其声响,瞻其看视.形惧声哀,

来疾去迟,还顾吁嗟,此怨结之 , 情不得伸 .

下瞻盗视,见怯退还,喘息却听,沈吟腹计,

语言失度,来迟去速,不敢反顾,此罪人 之,

欲自免也 . 孔子 有 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神清性明.

       察疑第五[1]

【原文】

  察疑之政,谓察朱紫之色,别宫商之音。[2]故红紫乱朱色,淫声疑正乐。[3]乱生于远,疑生于惑。[4]物有异类,形有同色。[5]白石如玉,愚者宝之;鱼目似珠,愚者取之;狐貉似犬,愚者蓄之;栝蒌似瓜,愚者食之。[6]故赵高指鹿为马,秦王不以为疑,范蠡贡越美女,吴王不以为惑。[7]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8]故圣人不可以意说为明,必信夫卜,占其吉凶。[9]《书》曰:“三人占,必从二人之言。”而有大疑者,“谋及庶人”。[10]故孔子云,明君之治,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11]不患外不知内,惟患内不知外;不患下不知上,惟患上不知下;不患贱不知贵,惟患贵不知贱。[12]故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马为策己者驰,神为通己者明。[13]故人君决狱行刑,患其不明。[14]或无罪被辜,或有罪蒙恕,或强者专辞,或弱者侵怨,或直者被枉,或屈者不伸,或有信而见疑,或有忠而被害,此皆招天之逆气,灾暴之患,祸乱之变。[15]惟明君治狱案刑,问其情辞,如不虚不匿,不枉不弊,观其往来,察其进退,听其声响,瞻其看视。[16]形惧声哀,来疾去迟,还顾吁嗟,此怨结之情不得伸也。[17]下瞻盗视,见怯退还,喘息却听,沈吟腹计,语言失度,来迟去速,不敢反顾,此罪人欲自免也。[18]孔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19]         (《诸葛亮集》、《诸葛孔明全集》)

【译文】

    为政者应明察秋毫,杜绝歪风,维护道统。变乱往往发生在政令不及的地方,谣言总是因众心疑惑而产生的。物质的外表相似,其本质却不相同,白石如玉,鱼目似珠,狐貉似犬,栝蒌似瓜,不明事理的人就把它当珍宝。因而赵高指鹿为马,秦王不加反驳;范蠡进贡越国美女,而吴王不加怀疑,此皆将酿成大祸。计策有疑点,就无法成事,因此圣人行事皆求诸於天意,人卜其吉凶,不可任意行动。书经上说:「有三个人占卜的结果,则须遵从其中的多数。」若再有疑问,那麼就要徵询百姓的意见了。所以孔子曾说:「有为的君王不担心百姓不懂他为政的苦心,而担心自己不了解民意。」士为知己者死;女者悦己者容,马为其雇主而驰远,神明为通灵者显灵。人君审理案件最怕不能查明真相,而累及无辜,或纵容小人,使强者不招供、弱者藉机诬陷他人,而致使刚直者被陷害,有冤屈者不得伸张,忠良、信义之士被害,这些都是败德的事,必会引来灾祸。所以明君处理刑案、问案时,若毫无破绽可循,就要观察犯人的言行举止。若罪犯有敬畏之色,且言词哀怨,匆忙上堂,而迟迟不肯离去,离去时还不时反顾叹息,这人必是有冤而未伸。若见其言语反覆,前后矛盾,多方揭词,似有诡计,畏畏缩缩,不敢直视判官,这人必定是罪犯而急欲脱罪。孔子说:「观察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察明他行为的动机,再看他是否心安理得,那麼一切奸情皆无所隐瞒了!」

【注释】

[1]察:细看;详审。《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新书·道术》:“纤微皆审谓之察。”[2]朱紫:比喻以邪乱正或真伪混淆。《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何晏集解:“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恶其邪好而乱正色。”[3]淫声:古称郑卫之音等俗乐曰淫声,以别于传统的雅乐。后来以淫声泛指浮靡不正派的乐调乐曲。《周礼·春官·大司乐》:“凡建国,禁其淫声、过声,凶声、慢声。”《左传·昭公元年》:“于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正乐:纯正的乐声。《荀子·乐论》:“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4]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动乱往往产生于疏远,疑心生于迷惑。[5]异类:指各种各样不同品类的事物。班固《西都赋》:“其中乃有九真之麟,大宛之马,黄支之犀,条支之鸟,逾昆仑,越巨海,殊方异类,至于三万里。”[6]栝蒌:亦称“瓜蒌”。葫芦科。多年生攀缘草本。[7]赵高:秦大臣。本赵国人。进入秦宫,管事二十余年,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亲近秦始皇少子胡亥。始皇死后,与李斯篡改遗诏,逼使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胡亥为二世皇帝。任郎中令,居中用事,控制朝政,掌握大权。后杀李斯,任中丞相;不久又杀二世,立子婴为秦王。旋为子婴所杀。指鹿为马:《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耶?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以“指鹿为马”比喻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秦王:应指秦二世。即胡亥。秦朝第二代皇帝。秦始皇少子,为李斯、赵高拥立,称二世皇帝。公元前210—前207年在位。统治期间,继续大修阿房宫和驰道,诛戮大臣宗室,李斯亦不免,赋税徭役较秦始皇时更为繁重。不久即爆发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后为赵高逼迫自杀。范蠡:春秋末年越国大夫。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越为吴败时,随越王勾践赴吴为质三年。同越后助越王刻苦图强,灭吴国。后游齐国,称鸱夷子皮。到陶(今山东定陶西北),改名陶朱公,以经商致富。他认为天时、气节随着阴阳二气的矛盾而变化,国势的盛衰也不断在转化。对付敌人要随形势变化制定计策,强盛时应戒骄,衰弱时要争取有利时机,创造有利条件,使转弱为强,又认为物价贵贱的变化,由于供求关系的有余和不足,主张谷贱时由官府收购,谷贵时平价售出。《汉书·艺文志》著录《范蠡》二篇,已佚。其言论见于《国语·越语下》及《史记·货殖列传》。吴王:即夫差。春秋末年吴国君。吴王阖闾子。公元前195—前473年在位。初在夫椒(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打败越兵,并攻破越都,他不听伍子胥乘胜灭越之言,允越王勾践求和。继开凿邗沟,向北扩展,在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大败齐兵。十四年(前482年),在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与晋争霸,越王勾践乘虚攻入吴都。后越再兴兵攻灭吴国,他自杀。[8]这两句的意思是,定计时疑虑重重不能做成大事,做事时疑虑重重就不能成功。[9]卜:占卜。古人用火灼龟甲取兆,据以推测吉凶。后来也指用其他方法预测吉凶。《左传·桓公十一年》:“卜以决疑,不疑何卜?”占:卜问;预测吉凶或气象。《说文·卜部》:“占,视兆问也。”《离骚》:“命灵氛为余占之。”[10]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尚书洪范》上说:“三人一起占卜,必定要听从两个人一致的意见。”一旦有很大的疑问,就与普通百姓商议。[11]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孔子说过,智慧明达的君主在治理国家时,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12]这几句的意思是说,不担忧国外的人不了解我们内部的事,只担心我们不了解外面的事;不担心属下不了解首领,是担心作为首领不了解属下的心;不担心地位低的人不了解地位高的人,只担心地位高的人不了解地位低的人。[13]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因此有血气的男子可以为了与自己心心相映的朋友去死,女子为了喜欢自己的人而打扮,马儿为了鞭策自己的人而奔跑,神灵为了与自己灵魂相通的人而显灵。[14]决狱:判决案件。行刑:执行刑罚。[15]辜:罪。《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污辱王之军士,抵罪边境,大王赦其深辜。”蒙恕:承蒙宽宥。专辞:专擅言辞。侵怨:或直者被枉:有的人很正直却被冤曲。或屈者不伸:有的人有冤曲却不能伸冤。或屈者不伸,《诸葛孔明全集》作“屈者不伸”。此皆招天之逆气,《诸葛孔明全集》作“此皆天之逆气”。[16]匿:隐藏;躲避。《淮南子·说林训》:“清则见物之形,弗能匿也。”《汉书·灌夫传》:“(窦婴)乃匿其家。”弊:欺骗;蒙蔽。《韩非子·孤愤》:“朋党比周以弊主。”瞻:向上或向前看、望。《诗经·小雅·节南山》:“民具尔瞻。”《论语·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不枉不弊,《诸葛孔明全集》作“不枉不□”。 [17]吁嗟:叹气。[18]沈吟:犹疑不决。腹计:在心里算计。沈吟腹计,《诸葛孔明全集》作“沉吟腹计”。[19]廋音sōu:隐匿。《论语·为政》:“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译文: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


诸葛亮的著作有哪些
1、《出师表》《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同时也...

诸葛亮还都写过哪些诗?
诸葛亮的代表作:《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草庐对》《诫外甥书》《将苑》(又名《心书》)《便宜十六策》等著作。诸葛亮经典语录: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3、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4、将不...

明良的解释明良的解释是什么
明良的词语解释是:谓贤明的君主和忠良的臣子。语本《书_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_考黜》:“进用贤良,退去贪懦,明良上下,企及国理。”。明良的词语解释是:谓贤明的君主和忠良的臣子。语本《书_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诸葛亮集》中“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与《出师表》中哪句话...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诸葛亮的用人
。(见《诸葛亮集。便宜十六策。举措》)这是诸葛亮讲“贤才”对国家的重要程度。“柱以直木为坚,辅以直士为贤;直木出于幽谷,直士出于众下。”。(见《诸葛亮集。便宜十六策。举措》)这是诸葛亮讲要不拘一格地提拔人材。这里试对诸葛亮的用人特点和用人原则加以总结。诸葛亮用人的第一个特点和原则,就是用“...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如何,有哪些战绩,为何能进武庙?
在这些思想中,打仗是最简单、最直观的输出,但是军队的建设,包括整个国家的军事思想,他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诸葛亮的军事思想主要在他撰写的兵书中显示出来,诸葛亮撰写并流传下来的兵书和军事著作有《便宜十六策》、《将苑》、《南征》、《北伐》、《北出》等等。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对于诸...

诸葛亮说的将有五强,在三国中符合条件的有几个人?
作为后汉三国时期的杰出军事家,诸葛亮入选武庙十哲,自然不是浪得虚名,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八阵图,但是很少有人读过诸葛亮的兵书《将苑》和《便宜十六策》。通过《将苑·逐恶》一章,我们就知道诸葛亮既不会借东风也不会禳星之术,而且对这种故弄玄虚深恶痛绝。诸葛亮提出的“军国之弊有五害”,第三条就是“虚夸...

成语诸葛亮(六)
102,情见乎言——指感情表达于言语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夫其高吟俟时,情见乎言,志气所存,既已定于其始矣。”103,迁善黜恶—— 指向善去恶。出处:考黜之政,谓迁善黜恶。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考黜》 。104,弃邪从正——比喻放弃邪恶走...

请问诸葛亮36计,都是哪36计,最好有详细解释的谢谢。
首先,不是诸葛亮的三十六计,三十六计是一本书,其中有: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

诸葛亮是蜀国不可或缺的人才,诸葛亮治蜀的措施都有哪些?
1、经济:“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即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推行与民休养政策,重视手工业生产,促进了盐、铁、锦业的发展。2、政治:厉行法治,赏罚分明。提出“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的法制原则,且执法甚严,坚持任人唯贤,吏治清明。3、军事:重视兵器的制造和科技的发展。他亲自指导设计...

岫岩满族自治县18499364465: 十首诸葛亮诗
沃峰法安: 1、志当存高远.出自《诫外甥书》.【译文】一个人应当有高尚远大的志向.2、鞠... 出自《便宜十六策·察疑第五》【译文】有的物体虽然属于不同的类别,但在外形上...

岫岩满族自治县18499364465: 出自谁的名言,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
沃峰法安: 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 欲(想要)思(考虑)其(其中,或者是特指某件事)利(好处),必(必须)虑(考虑)其害(坏处),欲思其成(成功),必虑其败(失败)意思就是:想要考虑某件事的好处,必须先考虑到它的坏处;想要考虑某件事情的成功,必须先考虑它的失败反应出一件事情都是有对立的两面的,有好处必然会有坏处,有成功的可能,必然会有失败的可能

岫岩满族自治县18499364465: 关于诸葛亮的名言都有哪些 -
沃峰法安: 诸葛亮的名言 1. 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诸葛亮 2. 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诸葛亮 3.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 4. 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5.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 6. 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 ——诸葛亮 7. 劝农业,无夺其时. ——诸葛亮(三国·蜀) 8.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岫岩满族自治县18499364465: 便宜十六策的便宜是什么意思 -
沃峰法安: 巧妙有用

岫岩满族自治县18499364465: 诸葛亮写的古诗 诸葛亮写的对联 -
沃峰法安: 1. 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诸葛亮 2. 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诸葛亮 3.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 4. 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

岫岩满族自治县18499364465: ★视微知著是什么意思 -
沃峰法安: 视微知著发 音 shì wēi zhī zhù解 释 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出 处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思虑》:“君子视微知著,见始知终,祸无从起,此思虑之政也.”用 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岫岩满族自治县18499364465: 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什么意思? -
沃峰法安: “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出自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本句的意思是:通过刑罚,应该使他们知道施加刑罚的原因,那么做坏事的人就知道应该畏惧什么.《赏罚》诸葛亮写的一篇关于论述赏罚的文章.其中诸...

岫岩满族自治县18499364465: 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 -
沃峰法安: 战国时期的李构提出了“识人五法”.即:第一,居视其所亲.看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起:如与贤人亲,则可重用,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第二,富视其所与.看一个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如只满足自己的私欲,贪图享乐,则不能重用,如接济穷人,或培植有为之士,则可重用;第三,达视其所举.一个人处于显赫之时,就要看他如何选拔部属:若任人为贤,则是良士真人,反之,则不可重用;第四,窘其所不为.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就要看其操守如何;若不做苟且之事,不出卖良心,则可重用,反之,则不可用;第五,贫视其所不取.人在贫困潦倒之际也不取不义之财,则可重用,反之,不可重用.

岫岩满族自治县18499364465: 出师表结合全文说说诸葛亮有怎样的用人标准?
沃峰法安: 诸葛亮对人材的重视程度是相当高的! “夫治国者犹于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这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见《诸葛亮集.便宜十六策....

岫岩满族自治县18499364465: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请问这句诸葛亮的名言出自何处. -
沃峰法安:[答案] 诸葛亮的《便宜十六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