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在中国古代怎么叫?

作者&投稿:平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如何描述温度的?~

应该没有这一说法吧,我觉得是不是也就是用一些形容词或者特殊的节气来表示寒冷和温暖的程度。

温度与湿度是热学中两个很重要的概念。温度与湿度的变化使物体形状发生变化,但不同物质的变形程度又是不同的。所以古人在此中也得到了不少有关的知识。
我国古代不仅对温度和湿度有一定的观察和记载,而且制造了一些测温、测湿仪器,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温、湿度计量的热忱。
冷热的概念自古已有,古人以寒、冷、凉、温、热、烫等术语所表示的温差范围,会随人而异,有极大的主观性。即使如此,古人还是找到了一些较为客观地判别冷热程度的办法。
在温度计出现以前,人们常凭自己的感官的感觉。例如用手触摸物体来判别物体是冷是热,冷热的程度如何等。这种以体温为基础的触摸感觉法,只能判断一定范围内的温差,而不是特定的温度概念。
还有通过观察水的结冰与否来推知气温下降的程度。如《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就记载:“见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这种做法被后世人们所认可。
汉代的《淮南子•兵略训》就有几乎同样的记载:“见瓶中之水,而知天下之寒暑”。这是因为,通过观察瓶中水结冰或冰融化,确实可以大致知道气温的寒暖变化。
古代人们想了不少隔热保温的方法,把冬天的自然冰保存至次年夏天。从周代开始就有“夏造冰”的说法,但当时怎么造法,还有待研究。
至于对温度的观察、测定更有多种方法,在节令、体温,以及冶炼和制陶等工作中,各自摸索出一套观测温度的方法。
古人对自然规律缺乏了解,认为反常节令是上天对帝王卿相失德的“告诫”。所以,要把节令记录下来,写到官修的史籍中去以占验吉凶。同时,对一些特定日期例如冬至时的气候状况,古人也比较注意记录。
至迟从11世纪起,官方就已经习惯记录冬至后9个九天当中每日的天气,这叫作“数九寒天”。在明清时期,人们常把这些日子的天气每天记录下来。
有关这方面的记录在清代汇编的《古今图书集成》中,有4卷之多。现在,我们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气候的温度变化情况。体温又是古代最恒定的“温度计”。因为正常人的体温基本相同。古代人就充分地认识了这种特殊的“温度计”,并在制奶酪、豆豉、养蚕、茶叶的加工工艺中应用。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曾指出,牧民制奶酪,使奶酪的温度“小暖于人体,为合时宜”;他又指出,做豆豉,“大率常令温如腋下为佳”,“以手刺堆中候,看如腋下暖”。
宋代农学家陈旉在论及洗蚕种的水温时说:“调温水浴之,水不可冷,亦不可热,但如人体斯可矣。”
宋代茶学专家蔡襄曾说过,茶叶“收藏之家,以蒻叶封裹,入焙中两三日,一次用火常如人体温,温则御湿润,若火多则茶焦不可食”。
元代农学家王祯在论及养蚕的最佳室温时指出,养蚕人“需著单衣,以为体测:自觉身寒,则蚕必寒,使添熟火;自觉身热,蚕亦必热,约量去火”。
古人还通过观察发热物体的火焰颜色,掌握了高温目测技术。“火候”一词最初的本意是,观察发热物体的火焰颜色。
在金属冶炼或烧制陶瓷过程中,历代工匠都以火焰颜色来判别炉体内温度的高低。因此,火候实际上是古人创造的一种经验的高温目测技术。虽然,它具有很大的经验性,也不能标出温高的具体数值,但它有充分的科学性。
战国时著作《考工记》,最早记述了冶铸青铜的火焰颜色:在熔炉中加入铜矿和锡矿而进行熔化的过程中,首先熔化挥发的是那些不纯杂物,它们的燃烧呈现黑焰色;然后,熔点较低的锡或杂物硫熔化并挥发,呈现黄白焰色;随炉温升高,铜熔化并挥发,铜与锡成为青铜合金,呈现青白颜色,进而炉火纯青,便可开炉铸造。
历代冶铸、陶瓷等工匠常用火候观察法,炼丹家和药物学家对此也有所发展。
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物质的火焰颜色的记载,这些记载表明通过观察火焰颜色来判断温度的高低以及炉内气氛,确实是古人常用的判别温度高低的方法。这与近代物理学中用光谱学原理,对不同物质的不同特征火焰及其所对应的温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是一致的。
在西汉时期,有人曾试图制作一个测温装置。《淮南子•说山训》记载:在瓶中盛了水,当它结冰,可以说明气温低,如其溶解为水,又可以说明气温之升高。这个观测或许可以认为是一种关于测温器的设想的萌芽。
真正称得上温度计的发明,是17世纪的事。1673年,北京的观象台根据传教士南怀仁的介绍,首次制成了空气温度计。但我国民间自制测温器的不乏其人。
据清代初期文学家张潮编辑的短篇小说集《虞初新志》记载,清代初期的黄履庄曾发明一种“验冷热器”,即温度计。
据记载,“此器能诊试虚实,分别气候,证诸药之性情,其用甚广,另有专书”。只是验冷热器的“专书”和实物都已失传,我们难以判断其具体原理和结构,估计是气体温度计之类的装置。但它的结构与原理没有被记录下来,也可能是毛发式或天平式湿度计,但也有可能是气压计,因为空气的湿度与气压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清代光学家黄履也曾自制过“寒暑表”,据说颇具特色,但原始记载过于简略,难知其详。
由于原始记载过于简略,我们对于这些民间发明的具体情况,还无从加以解说。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活动,表现了我国人对温度计量的热忱。

中国古代并没有对温度的称呼。

中国古人没有定量的温度标度概念,只有相对固定的“基准点”,例如“封河”,“开河”等自然现象相当于记录了温度。中国人似乎早已知道水在一定压强下的沸点和冰点是恒定温度的,但是并没有由此导出一套线性标度。

但是,如果把古人对于气候/气象/动植物生长发育的记录汇总起来,还是可以知道我国古代的气温变化的,比如,将各种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的行为,与动物的褪毛换毛等过程结合起来,就能对该时期的温度有大致的了解。

扩展资料:

古代体温测量方法:

中国人很早就发现,健康人的体温是恒定的。于是将正常体温作为标准温度,即现代的37℃,以此推测体表温度是高还是低,即中医所谓“发热”与“发寒”。中国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里已记载了测体温诊病的情况:“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

所谓“尺热”“尺不热”,是指发烧与不发烧,“尺”为腕端脉穴之一,与“寸”“关”相连,统称“寸关尺”,是中医看病时必测摸部位。中医望、闻、问、切四法之“切”法,就是测脉相和体温,切在尺部。

望、闻、问、切四法为古代名医扁鹊所创,据《史记·扁鹊传》记载,扁鹊为战国时名医。由此可见,如何测量体温并据此判断病症,先秦时期的中医已有一套系统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医学测量体温时常用的“腋下温度”,最晚在南北朝时已普遍使用。《齐民要术》卷八“作豉法”中有这样的说法,制作豆豉,要布置暖和、太阳晒不着的屋子,温度保持人体腋下温度为最佳,即“大率常欲令温如人腋下为佳”。

在制作豆豉的过程中,每天还要进屋里去观察两次,用手插进豆子堆中,看是否需要翻动,“候:看如人腋下暖,便翻之”。据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最晚在南北朝时中国人已测腋温,知道腋下温度更稳定和准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度



粗略地说,温度是指冷热的程度。冷热的概念自古已有,在温度计出现以前,人们常凭自己的感官的感觉,例如用手触摸物体来判别物体是冷、是热,冷热的程度如何。这种以体温为基础的触摸感觉法,只能判断一定范围内的温差,而不是特定的温度概念,

古人以寒、冷、凉、温、热、烫等术语所表示的温差范围,会随人而异,有极大的主观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自然现象知寒暖

即使如此,古人还是找到了一些较为客观地判别冷热程度的办法。战国时人们已经知道通过观察水的结冰与否来推知气温下降的程度。例如,《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就记载道:“见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这种做法被后世人们所认可,汉代的《淮南子·兵略训》就有几乎同样的记载:“见瓶中之水,而知天下之寒暑”。这是因为,通过观察瓶中水结冰或冰融化,确实可以大致知道气温的寒暖变化。

古人对自然规律缺乏了解,认为反常气令是上天对帝王卿相失德的“告诫”。所以,要把气令记录下来,写到官修的史籍中去以占验吉凶。同时,对一些特定日期例如冬至时的气候状况,古人也比较注意记录。至迟从十一世纪起,官方就已经习惯记录冬至后九个九天当中每日的天气,这叫做“数九寒天”。在明清时代,人们常把这些日子的天气每天记录在一种图上。有关这方面的记录在清代汇编的《古今图书集成》中有四卷之多。现在,我们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气候的温度变化情况。

以人体体温为标准测温

虽然以体温判别周围物体的冷热程度,会因人而异。然而体温又是古代最恒定的“温度计”。因为正常人的体温基本相同。古代人就充分地认识了这种特殊的“温度计”,并在制奶酪、豆豉、养蚕、茶叶的加工工艺中应用。

北魏贾思勰曾指出,牧民作奶酪,使酪的温度“小暖于人体,为合适宜”;他又指出,作豆豉,“大率常令温如腋下为佳”,“以手刺(豆豉)堆中候,看如腋下暖”。

宋代陈旉在论及洗蚕种的水温时说:“调温水浴之,水不可冷,亦不可热,但如人体斯可矣。”元代王祯在论及养蚕的最佳室温时指出,养蚕人“需著单衣,以为体测:自觉身寒,则蚕必寒,使添熟火;自觉身热,蚕亦必热,约量去火”。

宋代蔡襄曾说过,茶叶“收藏之家,以蒻叶封裹,入焙中两三日,一次用火常如人体温,温则御湿润,若火多则茶焦不可食”。

观察发热物体的火焰颜色———高温目测技术

“火候”一词最初的本意是,观察发热物体的火焰颜色。在金属冶炼或烧制陶瓷过程中,历代工匠都以火焰颜色来判别炉体内温度的高低。因此,火候实际上是古人创造的一种经验的高温目测技术。虽然,它具有很大的经验性,亦不能标出温高的具体数值,但它有充分的科学性。

战国时著作《考工记》,最早记述了冶铸青铜的火焰颜色:
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气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

这段话可用现在科学知识解释:在熔炉中加入铜矿和锡矿而进行熔化的过程中,首先熔化挥发的是那些不纯杂物,它们的燃烧呈现“黑浊”焰色;然后,熔点较低的锡或杂物硫熔化并挥发,呈现“黄白”焰色;随炉温升高,铜(古代写为“金”)熔化并挥发,铜与锡成为青铜合金,呈现“青白”颜色,进而炉火纯青,便可开炉铸造。

火候观察法,不仅被历代冶铸、陶瓷等工匠沿用,也被炼丹家和药物学家所发展。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物质的火焰颜色的记载,这些记载表明通过观察火焰颜色来判断温度的高低以及炉内气氛确实是古人常用的判别温度高低的方法。这与近代物理学中用光谱学原理,对不同物质的不同特征火焰及其所对应的温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是一致的。

清初欧洲温度计知识的传入

最早把欧洲的温度计介绍到中国的是,比利时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南怀仁(F.Verbiest,1623~1688)。南怀仁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来华,他著述的关于温度计的一本小册子《验气图说》于1671年刊行。该书后被收入他1674年撰成《新制灵台仪象志》一书的第十四卷中。该书中介绍了测量冷热变化和干湿变化的概念,并描述了“测气寒热”的仪器即温度计的制作方法、用法及原理。南怀仁制作的温度计(见40页右栏上图),管子呈U形,管内注烧酒(或水);以一水平线为基准,将管子划分成上半部较长、下半部较短的两部分,对应天气的冷热作了一些不等分的分度,以作为测量温度的标尺。从书中叙述看,这种温度计只能观察到温度的变化,也只能测量相对的冷热程度,实际上类似伽利略等人发明和使用的那种没有固定点而且温标是任意的空气温度计。而17世纪欧洲许多科学家致力于研究温度计的改进和使用,他们对温度计的玻璃泡和管子尺寸与液体含量之间的关系,做了大量实验研究。对此,西方传教士未能及时介绍到中国来。

没的吧。。。。
要么 秋高气爽 凉风习习 天寒地冻

哈哈!~~

随便说说 坐等答案


中国古代的水酒有多少度?
古代人喝的酒,品质和度数各有不同。以武松所饮为例,其为"村酒",虽口感类似"老酒",后劲却颇大,难以过冈,此"三碗不过冈"之说即源于此。中国酒的酿造工艺在宋代尚未发展至蒸馏技术,所产仍属酒醪范畴,其中"老酒"或指"醪酒",其醇浓可口。当时酒醪的酒精度数多在15度以下,山村小酒馆若能...

中国古时有度量温度的单位吗?
没有。1848年开尔文勋爵(威廉·汤姆森)在其论文《关于一种绝对温标》中写道,需要一种以“绝对的冷”(绝对零度)作为零点的温标,使用摄氏度作为其单位增量。汤姆森用当时的空气温度计测算出绝对零度等于−273 °C。这种绝对温标称为开尔文热力学温标。1954年第10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第3号决议...

“中国”在古代叫什么?
中国在古代别称有:“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1、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在甲骨文中,夏...

什么是宗法制度?它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宗法制度是一种以家族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它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宗法制度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社会组织形式,通过家族的血缘关系和世袭制度来维系社会秩序和权力传承。在宗法制度下,家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族成员之间有着严格的等级和角色分工。宗法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

中国古代温度以什么作单位?
在明清时代,人们常把这些日子的天气每天记录在一种图上。有关这方面的记录在清代汇编的《古今图书集成》中有四卷之多。现在,我们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气候的温度变化情况。以人体体温为标准测温 虽然以体温判别周围物体的冷热程度,会因人而异。然而体温又是古代最恒定的“温度计”。因为正常人...

古代人是怎么擦屁股的?
古人用什么擦屁股 摘要:本文追溯了三国至明清期间中国人如厕拭秽方法的流变过程。厕筹在三国时期随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而使用手纸的正式记录由元朝蒙古族开创,此二者皆为中国古代拭秽风俗流变的重要转折点,从而印证了中华文明的开放性特征。 关键词:厕筹;手纸 古人大便后用何物拭秽?港剧《寻秦记》提出了这一问题。剧中...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及选官制(从秦至明清)度的框架
秦朝:三公九卿制 唐朝,三省六部制,明朝,:废丞相权归六部 选官,隋朝前是察举制隋朝以后科举制

古代男女之间在恋爱期间是怎么相互称呼的?
但是一般情况下,在恋爱期间大多数应该都是以小名或者绰号相称,所以本质上和现代还是差别不大的。1,文学作品中,“郎”“子”“伊人”“佳人”比较常见。仔细看一下,古代文学作品,其实对称呼还是并不太明确,大多数泛称的是“郎君”,“...

中国古代怎么称[日、美、英、法、德、俄,意,奥]这几个国家?
法国,有“佛兰西”“佛朗思牙”等不同写法。德国,统一前中国称普鲁士为“布国”,统一后固定了德意志这个称呼。俄国,清朝初年译为“罗刹”(本人以为是最精妙的译名,音义都十分到位,道出其本质)意大利,明代称利玛窦为“泰西”国人,后来一度写成“义大利”。晚清的奥地利曾译作奥斯大马加,不知其...

中国古代时在国际上叫什么名称
,以军装和蓝、黑、灰、黄的单色调为主流,这种抹杀个性的政治化服装时尚被推向了极至。一时间,中国人的着装被外国人讥称为千篇一律的“蓝蚂蚁”、“灰蚂蚁”。10、Cathe(契丹):俄语称中国为Cathe或 Kitay。有一种说。China一词的来源应该是“契丹”。中 国古代在西方不叫China,因为生产丝绸...

普陀区19799665744: 温度在中国古代怎么叫? -
宥章诺百: 粗略地说,温度是指冷热的程度.冷热的概念自古已有,在温度计出现以前,人们常凭自己的感官的感觉,例如用手触摸物体来判别物体是冷、是热,冷热的程度如何.这种以体温为基础的触摸感觉法,只能判断一定范围内的温差,而不是特定...

普陀区19799665744: 中国古代没有温度计,人们是怎么计量温度 -
宥章诺百: 在古代中国,对有用的温度才计量.主要表现在“看病治病得出的人的体温计量”;“武器及农耕需要的金属物品的冶炼温度计量”;“以及看天吃饭农耕为主的天气温度计量”. 中医学发展的人体体温计量: 传统中医以“望闻问切”为诊断的基...

普陀区19799665744: 冬天在古代都叫什么冬 -
宥章诺百: 冬天在古代的别称如下: 三冬:古人以农历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月为季冬,并将三个月份合称“三冬”,用以代指冬季. 九冬:冬季三个月共九十天,于是冬季又别称“九冬”. 严冬:“严”有“程度深”之义,故“严冬”也就...

普陀区19799665744: 中国古代温度以什么作单位? -
宥章诺百: 公元前200-100年间,古希腊菲隆和希隆各自制造过一种以空气膨胀为原理的测温器.其后,人们还在三个容器中分别装上冷、温、热水来判断物体的玲热:用手摸进行比较. 1592 或1595 年,伽利略制成了第一个气体温度计.玻璃管与玻璃泡...

普陀区19799665744: 春夏秋冬四季的来历?? -
宥章诺百: 科学: 用春、夏、秋、冬(这四个字)来区分季节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我们的地球在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的同时,也在绕自身的地轴自转,不过地轴并不垂直于公转轨道面,而是有一个23度27分的倾角.正是因为这个倾角的存在,才会使太阳...

普陀区19799665744: 我国明朝 温度 计量单位是什么? 和现在的温度单位的换算是怎么算的? 只要关于温度的计量哈~~ -
宥章诺百: 没有 我国古代对于温度的计量是没有量化单位的,只有定性的描述,如 温、冷、寒、凉、热、烫等 而诸如冶铁等行业中,则是以高温下金属的颜色来大致估算明朝的时候,温度计并没有传入我国,对温度的感知还是上面的情况 清初的时候,温度计才随着欧洲传教士传入我国

普陀区19799665744: 古代中国计量温度用什么单位 -
宥章诺百: 没有单位,只有等级.如有点冷,有点热……

普陀区19799665744: 古代人们把进去夏天叫什么 -
宥章诺百: 立夏: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望采纳

普陀区19799665744: 有谁知道中国气温最早记录是何时在何地由谁测定的. -
宥章诺百: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已出现了一种可以观察温度变化的“瓶子”:瓶子中装上水,如果水结冰了,气温即低于零下,进入寒冬了;如果冰融化,则气温回升.这种瓶子称“冰瓶”,也叫“水瓶”,可谓是中国最原始的一种温度计,被视为现代温度计的雏形.冰瓶到底是什么形状的测量工具?现代考古中尚未发现实物,但从文献上可知,先秦时中国人已在使用.吕不韦《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中有这样的说法:“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看到瓶子里的水结冰,就知道天气已经寒冷,鱼鳖已经潜藏了.这是古人利用水在不同温度下的“水-冰-水”的形态变化,来推测温度下降和升高的技术.

普陀区19799665744: 古代怎样测定温度变化? -
宥章诺百: 对温度的观察、测定更有多种方法,在节令、体温,以及冶炼和制陶等工作中,各自摸索出一套观测温度的方法. 古人对自然规律缺乏了解,认为反常节令是上天对帝王卿相失德的“告诫”.所以,要把节令记录下来,写到官修的史籍中去以占验吉凶.同时,对一些特定日期例如冬至时的气候状况,古人也比较注意记录. 至迟从11世纪起,官方就已经习惯记录冬至后9个九天当中每日的天气,这叫做“数九寒天”.在明清时期,人们常会把这些日子的天气每天都记录下来. 有关这方面的记录在清代汇编的《古今图书集成》中,有4卷之多.现在,我们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气候的温度变化情况. 占卜图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