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洛这个姓的吗

作者&投稿:薛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有没有洛这个姓~

有啊,你请参考:
baike.baidu.com/view/622322.htm

洛姓

开放分类: 民俗、历史、姓氏文化

洛[洛、雒,读音作luò(ㄌㄨㄛˋ)]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古代雒水流域,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古雒水,即洛河,发源于古广汉郡洛县漳山(今陕西省雒南县华山东麓)。
“洛”在古代本写作“雒”,在古籍中所称的雒神,就是洛水女神洛嫔,传说在雒水之滨(雒浦),是雒神经常出没之地。另外还有一条北洛河,发源于今陕西省定边县,东南向流经志丹县、洛川市、蒲城县等地。
古代居于雒水两岸的住民,以地名为姓氏,称雒氏,后省笔简化为洛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妘姓,出自春秋时期赤狄族皋落氏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
在古代夏、商、周族的周围四方,开始出现了很多民族群体。南方和西南方有三苗、庸、蜀、鬃、微、卢、彭、濮、荆蛮、吴、越、巴、夜郎、滇、邛都、隽、昆明、徙、筰都、冉駹、白马;东方有东夷、号称“九夷”,包含吐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东北方有东胡、、貊、肃慎;西北和北方有氏、羌、发羌、唐旄,叿方、土方、鬼方、戎、狄等等。
戎、狄的族种群类很多,有赤狄、东山皋落氏、潞氏、留吁、驿辰、白狄、骊戎、甲氏、肥、鼓、鲜虞、杨拒、泉皋、伊洛之戎、绵诸、绲戎、狄之戎、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林胡、楼烦、匈奴等等。
春秋时期,赤狄族中有东山皋落氏族,属于潞氏部落,为赤狄的强部之一,是颛顼帝之孙祝融氏之妘姓后裔,在史籍《志氏姓》中记述了这一支为妘姓封于路的后裔。
潞氏部落最后一个执政者名叫“鄷舒”,在史籍《世本·姓氏篇》中记载:“潞,为周文王第十七子鄷侯之后,氏于国,潞有鄷舒,出于姬姓。”
妘姓,为祝融八姓之一;姬姓,为周王族姓,赤狄中显然有祝融集团及姬姓王族支庶的苗裔。
通过频繁的和激烈的竞争,到了战国末期,华族发展壮大了,北狄族的匈奴、百越族系的南越、雒越、闽越,氏羌族系的羌族等一些民族发展和壮大起来,而另一些民族由于军事、政治、经济的失败而衰落了,以至消失。如微、庸、卢、彭、鬼方等,他们可能被别的族体所完全同化而不再见于记载,这也从侧面说明,他们本身的落后,造成了自身特征的完全丧失而被别的民族所同化。这种同化,当时大多是在兼并战争下进行的。楚国在战国期间的竞争中,曾兼并五十多个小国,其中就有群舒、淮夷、东夷、百濮、滇、邓、英、夔、六蓼、庸、陈、蔡、杞、莒、越等;而晋国则兼并了赤狄的东山皋落氏、廧咎如、潞氏、甲氏、留吁、驿辰、白狄的肥、彭、鼓以及陆浑之戎、伊洛之戎等。这众多族体中的一些族体,后来就消失在历史的竞争之中。
赤狄的东山皋落氏在被晋国吞并后,其族人省笔简改为洛氏,逐渐融合到晋国民众之中。

第三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五胡十六国时期鲜卑族慕容部的分支吐谷浑部破洛那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汉末三国、晋朝时期,五胡十六国中的北方鲜卑族有吐谷浑部,又称吐浑、退浑,是中国西北的古代民族之一。吐谷浑部原为鲜卑族慕容部的一支,先祖游牧于徒河青山(今辽宁义县)。公元三世纪末至四世纪初,即晋太康四年至十年(公元283~289年)左右,鲜卑单于涉归庶长子吐谷浑,因与以母贵继单于位的嫡弟若洛廆(即慕容廆,又作弈洛瓌)不和以及开拓新牧场的需要,率所部一千七百户从辽东慕容鲜卑群落中分离出来,西迁到今内蒙古自治区阴山地区。
西晋永嘉末年(公元313年)左 右,吐谷浑部又从阴山南下,经河套南,度陇山,至陇西之地枹罕(今甘肃临夏)西北一带。以此为抿点,子孙相承,向南、北、西三面拓展,统治了今甘肃

第一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古代雒水流域,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古雒水,即洛河,发源于古广汉郡洛县漳山(今陕西省雒南县华山东麓)。
  “洛”在古代本写作“雒”,在古籍中所称的雒神,就是洛水女神洛嫔,传说在雒水之滨(雒浦),是雒神经常出没之地。另外还有一条北洛河,发源于今陕西省定边县,东南向流经志丹县、洛川市、蒲城县等地。
  古代居于雒水两岸的住民,以地名为姓氏,称雒氏,后省笔简化为洛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妘姓,出自春秋时期赤狄族皋落氏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
  在古代夏、商、周族的周围四方,开始出现了很多民族群体。南方和西南方有三苗、庸、蜀、鬃、微、卢、彭、濮、荆蛮、吴、越、巴、夜郎、滇、邛都、隽、昆明、徙、筰都、冉駹、白马;东方有东夷、号称“九夷”,包含吐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东北方有东胡、、貊、肃慎;西北和北方有氏、羌、发羌、唐旄,叿方、土方、鬼方、戎、狄等等。
  戎、狄的族种群类很多,有赤狄、东山皋落氏、潞氏、留吁、驿辰、白狄、骊戎、甲氏、肥、鼓、鲜虞、杨拒、泉皋、伊洛之戎、绵诸、绲戎、狄之戎、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林胡、楼烦、匈奴等等。
  春秋时期,赤狄族中有东山皋落氏族,属于潞氏部落,为赤狄的强部之一,是颛顼帝之孙祝融氏之妘姓后裔,在史籍《志氏姓》中记述了这一支为妘姓封于路的后裔。
  潞氏部落最后一个执政者名叫“鄷舒”,在史籍《世本·姓氏篇》中记载:“潞,为周文王第十七子鄷侯之后,氏于国,潞有鄷舒,出于姬姓。”
  妘姓,为祝融八姓之一;姬姓,为周王族姓,赤狄中显然有祝融集团及姬姓王族支庶的苗裔。
  通过频繁的和激烈的竞争,到了战国末期,华族发展壮大了,北狄族的匈奴、百越族系的南越、雒越、闽越,氏羌族系的羌族等一些民族发展和壮大起来,而另一些民族由于军事、政治、经济的失败而衰落了,以至消失。如微、庸、卢、彭、鬼方等,他们可能被别的族体所完全同化而不再见于记载,这也从侧面说明,他们本身的落后,造成了自身特征的完全丧失而被别的民族所同化。这种同化,当时大多是在兼并战争下进行的。楚国在战国期间的竞争中,曾兼并五十多个小国,其中就有群舒、淮夷、东夷、百濮、滇、邓、英、夔、六蓼、庸、陈、蔡、杞、莒、越等;而晋国则兼并了赤狄的东山皋落氏、廧咎如、潞氏、甲氏、留吁、驿辰、白狄的肥、彭、鼓以及陆浑之戎、伊洛之戎等。这众多族体中的一些族体,后来就消失在历史的竞争之中。
  赤狄的东山皋落氏在被晋国吞并后,其族人省笔简改为洛氏,逐渐融合到晋国民众之中。
  第三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五胡十六国时期鲜卑族慕容部的分支吐谷浑部破洛那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汉末三国、晋朝时期,五胡十六国中的北方鲜卑族有吐谷浑部,又称吐浑、退浑,是中国西北的古代民族之一。吐谷浑部原为鲜卑族慕容部的一支,先祖游牧于徒河青山(今辽宁义县)。公元三世纪末至四世纪初,即晋太康四年至十年(公元283~289年)左右,鲜卑单于涉归庶长子吐谷浑,因与以母贵继单于位的嫡弟若洛廆(即慕容廆,又作弈洛瓌)不和以及开拓新牧场的需要,率所部一千七百户从辽东慕容鲜卑群落中分离出来,西迁到今内蒙古自治区阴山地区。
  西晋永嘉末年(公元313年)左右,吐谷浑部又从阴山南下,经河套南,度陇山,至陇西之地枹罕(今甘肃临夏)西北一带。以此为抿点,子孙相承,向南、北、西三面拓展,统治了今甘肃省南部、四川省西北和青海省等地的氏、羌等族,并分衍有数个分支,其中就有破洛那氏部落,居于破洛那(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
  破洛那氏部落族人后来在南北朝的北魏时期,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的全民汉化政策推动下,汉化改为洛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五胡十六国时期鲜卑族拓拔部的分支柔然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柔然统治者的世袭贵族而言,无疑是从拓跋鲜卑部落联盟中分离出来的。柔然一个归附北魏的首领阿那瓌曾对北魏孝明帝元诩说:“臣先世源由,出于大魏。”元诩回答:“朕已具之!”以表示认可。故而,有的史书直称柔然可汗郁久闾社仑为鲜卑社仑或河西鲜卑社仑,说明柔然、拓跋、秃发均有一个共同祖源,皆由鲜卑与匈奴融合而成。
  柔然中的乌洛侯氏、乌洛兰氏,在北魏政权推行汉化改革政策之后,亦改汉字单姓有乌氏、洛氏、侯氏、兰氏者。 [编辑本段]迁徙分布  洛氏族人现在主要分布于广东地区。 [编辑本段]历史名人  洛 宣:明代人,官至贵州都指挥使。正统年间参与征讨麓川,攻鬼哭山,力战而亡。
  洛 忠:明代人,幼时丧父,对母亲极孝顺,才智出众,勇力过人,官至清浪参将,保全安南一带平安。以孝友知名,朝中曾下诏书旌其家门。
  洛下闳:字长公,西汉阆中(四川省)人。民间天文学家,他制做了一个圆球形状的浑天仪(又称圆仪),用来演示天象。洛下闳的浑天仪尽管还很简单,但它却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浑天仪。据说,浑天仪刚做好那会儿,许多人都不相信它能有什么用处,然而,当洛下闳把浑天仪放在地下室里演示的时候,人们都惊奇地发现,这浑天仪上标示的星宿,跟实际天象相吻合。于是,洛下闳名声大振,浑天仪也广为人知。洛下闳的浑天仪,还比西方天文学家太谷氏的同样发明要早三百年。太初元年(公元前l04年),洛下闳与唐都、司马迁、鲜于妄人等共订《太初历》,对历法进行改革。洛下闳的成绩是阐明“浑天说”,将“四分法”的《颛顼历》改造为《太初历》的“八十一分法”。一年分四季,二十四节气,正月初一为始,腊月三十为终。这种纪年方法最早始于西汉《太初历》,从此,中国人才得享“只看日历不看天”不误农时五谷丰登的便宜。修订这部历法的就是洛下闳。洛下闳出生在阆中,他弃绝荣华,耗尽一生研究天象。在洛下闳之后,阆中又相继诞生了一系列著名的天文学家,为中国的天文学研究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编辑本段]相关其他  郡望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
  凉 州:为汉武帝刘彻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期改置为州,治所在陇县(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其时辖地在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古各一部。
  瓜 州:原安西县,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西部浩瀚的戈壁滩上,东邻玉门,西连敦煌,南望祁连,北枕大漠,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安西,是取“国家统一,西方安定”之意,古称瓜州。夏、商、周时为羌戎地,秦时大月氏居之。
  洛姓宗祠通用对联
  忠诚战死;孝友留旌。
  ——佚名撰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人洛宣,正统年间参与征讨麓川,攻鬼哭山,力战而亡。下联典指明代人洛忠,幼时丧父,对母亲极孝顺,才智出众,勇力过人,官至清浪参将,保全安南一带平安。以孝友知名,朝中曾下诏书旌其家门。
  太初著历;孝友留旌。
  ——佚名撰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洛下闳,改颛顼历,作《太初历》。下联典指明·洛忠,因孝友闻名,朝中曾下诏书旌其家门。
  典故、趣事
  〖洛神的传说〗
  在洛河(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为黄河一大支流)两岸,流传着一个脍炙人口的洛河女神宓妃(又称洛妃、洛嫔)的故事。
  宓妃原是伏羲氏的女儿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河岸边。那时,居住在洛河流域的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有洛氏。宓妃便加入到有洛氏当中,并教会有洛氏百姓结网捕鱼,还把从父亲那儿学来的狩猎、养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给了有洛氏的人们。
  这天,大伙儿劳动之余,宓妃拿起七弦琴,奏起优美动听的乐曲来。不巧,这悠扬的琴声被黄河里的河伯听到,这个浪荡公子便潜入洛河,看到宓妃,一下子就被宓妃的美貌所吸引。于是河伯化成一条白龙,在洛河里掀起轩然大波,吞没了宓妃。
  宓妃被河伯押入水府深宫,终日郁郁寡欢,只好用七弦琴排遣愁苦。这时,后羿来到了宓妃的身边。后羿原是位善射的天神,因射死了九个天帝的儿子,便与妻子一同贬到人间,后羿妻子嫦娥偷吃仙药,一人返回天宫,便只剩后羿独自留在人间。
  后羿听说了宓妃的遭遇,非常气愤,将宓妃解救出深宫,回到有洛氏中间,并与宓妃产生了爱情。那河伯本来就窝了一肚子火,听说了后羿宓妃之间的恋情,更是恼羞成怒。他化作一条白龙潜入洛河,吞噬了许多田地、村庄和牲畜,后羿怒火填膺,射中了河伯的左眼,河伯仓皇而逃。
  河伯自知不是后羿的对手,只好跑到天帝那儿去告状。天帝早就知道了所发生的一切,并不向着河伯说话,河伯这下只能灰溜溜地回到水府,再也不敢管后羿与宓妃的事了。
  从此,后羿与宓妃这对情侣便在洛阳居住下来,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后来,为表彰他们,天帝还封后羿为宗布神,宓妃为洛神。洛河两岸的人于是在老城东关兴建了座宏伟的“洛神庙”。洛神宓妃的故事也就一代代传了下来。

有。
一、洛姓来源:
  1、源于地名,出自古代雒水流域,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古雒水,即洛河,发源于古广汉郡洛县漳山(今陕西省雒南县华山东麓)。
  “洛”在古代本写作“雒”,在古籍中所称的雒神,就是洛水女神洛嫔,传说在雒水之滨(雒浦),是雒神经常出没之地。另外还有一条北洛河,发源于今陕西省定边县,东南向流经志丹县、洛川市、蒲城县等地。
  古代居于雒水两岸的住民,以地名为姓氏,称雒氏,后省笔简化为洛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2、源于妘姓,出自春秋时期赤狄族皋落氏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
  在古代夏、商、周族的周围四方,开始出现了很多民族群体。南方和西南方有三苗、庸、蜀、鬃、微、卢、彭、濮、荆蛮、吴、越、巴、夜郎、滇、邛都、隽、昆明、徙、筰都、冉駹、白马;东方有东夷、号称“九夷”,包含吐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东北方有东胡、、貊、肃慎;西北和北方有氏、羌、发羌、唐旄,叿方、土方、鬼方、戎、狄等等。
  戎、狄的族种群类很多,有赤狄、东山皋落氏、潞氏、留吁、驿辰、白狄、骊戎、甲氏、肥、鼓、鲜虞、杨拒、泉皋、伊洛之戎、绵诸、绲戎、狄之戎、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林胡、楼烦、匈奴等等。
  春秋时期,赤狄族中有东山皋落氏族,属于潞氏部落,为赤狄的强部之一,是颛顼帝之孙祝融氏之妘姓后裔,在史籍《志氏姓》中记述了这一支为妘姓封于路的后裔。
  潞氏部落最后一个执政者名叫“鄷舒”,在史籍《世本·姓氏篇》中记载:“潞,为周文王第十七子鄷侯之后,氏于国,潞有鄷舒,出于姬姓。”
  妘姓,为祝融八姓之一;姬姓,为周王族姓,赤狄中显然有祝融集团及姬姓王族支庶的苗裔。
  赤狄的东山皋落氏在被晋国吞并后,其族人省笔简改为洛氏,逐渐融合到晋国民众之中。
  3、源于姜姓,出自五胡十六国时期鲜卑族慕容部的分支吐谷浑部破洛那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破洛那氏部落族人后来在南北朝的北魏时期,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的全民汉化政策推动下,汉化改为洛氏。
  4、源于姜姓,出自五胡十六国时期鲜卑族拓拔部的分支柔然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
  公元四世纪末至公元六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活动于中国大漠南北和西北蒙古高原广大地区的游牧民族,主要是柔然和敕勒。当时,正是中国历史上处于五胡十六国、南北朝纷争对峙时期。
  柔然中的乌洛侯氏、乌洛兰氏,在北魏政权推行汉化改革政策之后,亦改汉字单姓有乌氏、洛氏、侯氏、兰氏者。
  二、洛姓郡望堂号
  1.郡望: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为市,山西省会所在。
  凉 州:为汉武帝刘彻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期改置为州,治所在陇县(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其时辖地在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古各一部。三国时期曹魏国移治到姑臧(今甘肃武威),仅辖河西地区。凉州曾一度属于吐蕃(今新疆)。五代时期的西夏为设西凉府。元朝时期亦为西凉州。明朝时期置为凉州卫。清朝雍正时期改置凉州府,仅辖武威及其周围数县。民国时期废府为县。
  瓜 州:原安西县,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西部浩瀚的戈壁滩上,东邻玉门,西连敦煌,南望祁连,北枕大漠,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安西,是取“国家统一,西方安定”之意,古称瓜州。夏、商、周时为羌戎地,秦时大月氏居之。汉初被匈奴所占,汉武帝置河西四郡时,为敦煌郡三县地:冥安、渊泉、广至。两晋沿袭汉制,隋置长乐郡,唐朝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改称瓜州,宋、元两朝相沿,明朝时期设赤金蒙古卫。清朝时期康熙大帝在安西布隆吉大败葛尔丹部属三千余人,始称安西,取义为“安定西域”,寄托了平定西域之乱的期望。清雍正元年设置安西直隶厅,后改为安西府、安西直隶州,至中华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安西直隶州改为安西县,隶属酒泉地区管辖。2007年丁亥经国务院批准,将甘肃省酒泉市安西县更名为瓜州县,让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安西县重新恢复汉唐时期的地域名称。
  2.堂号:
  资料有待补充。
  三、洛姓历史名人
  洛 宣:明代人,官至贵州都指挥使。正统年间参与征讨麓川,攻鬼哭山,力战而亡。
  洛 忠:明代人,幼时丧父,对母亲极孝顺,才智出众,勇力过人,官至清浪参将,保全安南一带平安。以孝友知名,朝中曾下诏书旌其家门。
  洛下闳:字长公,西汉阆中(四川省)人。民间天文学家,他制做了一个圆球形状的浑天仪(又称圆仪),用来演示天象。洛下闳的浑天仪尽管还很简单,但它却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浑天仪。据说,浑天仪刚做好那会儿,许多人都不相信它能有什么用处,然而,当洛下闳把浑天仪放在地下室里演示的时候,人们都惊奇地发现,这浑天仪上标示的星宿,跟实际天象相吻合。于是,洛下闳名声大振,浑天仪也广为人知。洛下闳的浑天仪,还比西方天文学家太谷氏的同样发明要早三百年。太初元年(公元前l04年),洛下闳与唐都、司马迁、鲜于妄人等共订《太初历》,对历法进行改革。洛下闳的成绩是阐明“浑天说”,将“四分法”的《颛顼历》改造为《太初历》的“八十一分法”。一年分四季,二十四节气,正月初一为始,腊月三十为终。这种纪年方法最早始于西汉《太初历》,从此,中国人才得享“只看日历不看天”不误农时五谷丰登的便宜。修订这部历法的就是洛下闳。洛下闳出生在阆中,他弃绝荣华,耗尽一生研究天象。在洛下闳之后,阆中又相继诞生了一系列著名的天文学家,为中国的天文学研究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另有传说中的“洛姓三绝”:美绝洛沙罗、武绝洛修明、医绝洛孝泉。
  四、洛姓宗祠通用联
  忠诚战死,孝友留旌:
  上联说明朝时期的洛宣,明朝正统年间参与征讨麓川,攻鬼哭山,力战而亡。下联说明朝时期的洛忠,幼时丧父,对母亲极孝顺,才智出众,勇力过人,官至清浪参将,保全安南一带平安。以孝友知名,朝中曾下诏书旌其家门。
  太初著历;孝友留旌:
  上联典指汉朝时期的洛下闳,改颛顼历,作《太初历》。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洛忠,因孝友闻名,朝中曾下诏书旌其家门。
  五、洛姓典故趣闻
  洛神的传说
  在洛河(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为黄河一大支流)两岸,流传着一个脍灸人口的洛河女神宓妃(又称洛妃、洛嫔)的故事。
  宓妃原是伏羲氏的女儿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河岸边。那时,居住在洛河流域的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有洛氏。宓妃便加入到有洛氏当中,并教会有洛氏百姓结网捕鱼,还把从父亲那儿学来的狩猎、养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给了有洛氏的人们。
  这天,大伙儿劳动之余,宓妃拿起七弦琴,奏起优美动听的乐曲来。不巧,这悠扬的琴声被黄河里的河伯听到,这个浪荡公子便潜入洛河,看到宓妃,一下子就被宓妃的美貌所吸引。于是河伯化成一条白龙,在洛河里掀起轩然大波,吞没了宓妃。
  宓妃被河伯押入水府深宫,终日郁郁寡欢,只好用七弦琴排遣愁苦。这时,后羿来到了宓妃的身边。后羿原是位善射的天神,因射死了九个天帝的儿子,便与妻子一同贬到人间,后羿妻子嫦娥偷吃仙药,一人返回天宫,便只剩后羿独自留在人间。
  后羿听说了宓妃的遭遇,非常气愤,将宓妃解救出深宫,回到有洛氏中间,并与宓妃产生了爱情。那河伯本来就窝了一肚子火,听说了后羿宓妃之间的恋情,更是恼羞成怒。他化作一条白龙潜入洛河,吞噬了许多田地、村庄和牲畜,后羿怒火填膺,射中了河伯的左眼,河伯仓皇而逃。
  河伯自知不是后羿的对手,只好跑到天帝那儿去告状。天帝早就知道了所发生的一切,并不向着河伯说话,河伯这下只能灰溜溜地回到水府,再也不敢管后羿与宓妃的事了。
  从此,后羿与宓妃这对情侣便在洛阳居住下来,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后来,为表彰他们,天帝还封后羿为宗布神,宓妃为洛神。洛河两岸的人于是在老城东关兴建了座宏伟的“洛神庙”。洛神宓妃的故事也就一代代传了下来。

不是洛
是骆 我朋友就行这个

k有的

有的==洛[LUO]


中国姓洛最多的地方
洛(Luò)姓源出有二:1、出自北方少数民族“落”氏所简改。春秋时赤狄族有皋落氏,后省为洛氏。2、出自古代北方鲜卑族有洛氏。洛姓,是我国姓氏的一种,出自北方少数民族“落”氏所简改和古代北方鲜卑族,洛氏族人现在主要分布于广东地区。

姓氏中有姓洛的吗?
有啊! 我朋友就姓这个 叫洛水心!

洛的拼音
洛的拼音是luò,具体释义如下:表达意思:国内洛阳的简称;姓,如明代有洛忠。词性:通常在句中作名词,作为主语或宾语。例句:在舞蹈方面,小洛是全班女生中最出色的一个。组词介绍 洛食、有洛、洛英、濂洛、三洛、嵩洛、洛颜生、营建洛邑、洛党、东洛、洛成、洛阳铲、濂洛关闽、伊洛、巩洛、洛...

姓洛的男孩名字 姓洛的男孩名字有哪些
姓洛的男孩名字 姓洛的男孩名字有哪些1、洛泽森 2、洛明子 3、洛江宁 4、洛斯 5、洛仪 6、洛杭炜 7、洛昱轩 8、洛毅 9、洛白露 10、洛荣杰 11、洛斯里 12、洛华奕 13、洛承祥 14、洛光裕 15、洛休妁 16、洛淑静 17、洛奕嫦 18、洛皖柘 19、洛胤龙 20、洛晔 21、洛义 ...

有洛这个姓吗
有,我就叫洛怜雪

姓洛的名字
姓洛的男生叫什么名字好 洛离,洛君,洛邪(ye绩,洛君邪,洛尘,洛君心,洛晨阳,洛子奇,洛天易,洛飞汩,洛可奇。纯原创,纯手打,求采纳~姓洛的女孩名字,文艺一点的 10分 洛子筠 洛雪晴 洛婧欣 洛潇娜 洛沁雯 洛蕾霁 洛紫鑫 洛紫琳 洛靖辰 洛晨钦 洛中琰 洛婧凡 洛琛涵 洛迩洁...

姓洛叫什么好听?
洛,10画,五行属性:水。此姓适宜起单名。水木组合,水生木。水水组合,两水相扶。水金组合,逆序:金生水。姓名:洛菲 菲 fēi 花草茂盛,香气浓郁:菲菲,芳菲。五行分别是:水木 笔画分别是:10 14 天格.人格.地格.总格.外格数分别:11(木) 24(火) 15(土) 24(火) 2(木)总评数理得分:...

洛这个字怎么读
量词:作为量词,“洛”可以用来表示一组数量关系中的一组元素。例如,在“一洛纸”中,“洛”表示一组纸张的数量,相当于“一批纸张”。姓氏:在一些地区,“洛”也被用作姓氏。在中国,洛姓是常见的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等南方地区。康熙字典 古文:洜。《唐韵》卢各切。《集韵》《...

姓落的女生名字
姓洛的女孩名字,文艺一点的 10分 洛子筠 洛雪晴 洛婧欣 洛潇娜 洛沁雯 洛蕾霁 洛紫鑫 洛紫琳 洛靖辰 洛晨钦 洛中琰 洛婧凡 洛琛涵 洛迩洁 洛曦曦 洛栎珊洛艺彤 洛暖臻 洛孜锐 洛士月 洛钧涵 洛凤娴 洛瀚郴 洛贤金 洛淑涵 洛宇均 洛弈玲 洛怡航 洛宇来 洛云医 洛佳然 洛奕婷 ...

洛追哪个是姓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出“李”是姓,“明”是名。同理,“洛追”这个名字也遵循了这样的结构。综上所述,无论是从中文姓名的常规结构来看,还是从文化和历史背景来考量,“洛”在“洛追”这个名字中都应该被视作姓氏。

金寨县13811488836: 中国姓氏有姓“洛”的吗? -
公要心通:

金寨县13811488836: 世界上有姓“洛”的吗? -
公要心通: 有的. 起源:为"落"氏所改.春秋时赤狄族有皋落氏,后省为洛氏;古代北方鲜卑族有洛氏. 忠诚战死 孝友留旌 上联说明代人洛宣,正统年间参与征讨麓川,攻鬼哭山,力战而亡.下联说明代人洛忠,幼时丧父,对母亲极孝顺,才智出众,勇力过人,官至清浪参将,保全安南一带平安.以孝友知名,朝中曾下诏书旌其家门

金寨县13811488836: 百家姓中有姓“洛”的吗? -
公要心通: 有啊.洛桑~ 百家姓啊~还都挺好听的.不过复姓更好听.比如“皇甫”,或者“南宫”之类的.

金寨县13811488836: 有没有"洛"这个姓氏? -
公要心通: 二楼的同学~洛桑是藏族,藏族一般称呼只称名字的~“洛桑”只是他的名字而已 应该有吧

金寨县13811488836: 到底有没有"洛"这个姓?RT,百家姓上好象没
公要心通: 有. 一、洛姓来源: 1、源于地名,出自古代雒水流域,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古... 那时,居住在洛河流域的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有洛氏.宓妃便加入到有洛氏当中,...

金寨县13811488836: 到底有没有"洛"这个姓? -
公要心通: 以前是有的,但后来被删除了

金寨县13811488836: 有洛这个姓吗 -
公要心通: 我觉得有吧,明晓溪写得《泡沫之夏》里,不就有个洛熙啊,还有新拍的神雕侠侣里,郭靖的扮演者叫洛···,不好意思啊,我忘了全名了,反正是洛某某

金寨县13811488836: 姓氏中有姓洛的吗?
公要心通: 有啊! 我朋友就姓这个 叫洛水心!

金寨县13811488836: 中国姓洛最多的地方 -
公要心通: 洛(Luò)姓源出有二:1、出自北方少数民族“落”氏所简改.春秋时赤狄族有皋落氏,后省为洛氏.2、出自古代北方鲜卑族有洛氏.洛姓,是我国姓氏的一种,出自北方少数民族“落”氏所简改和古代北方鲜卑族,洛氏族人现在主要分布于广东地区.

金寨县13811488836: 百家姓里有姓洛的吗?洛阳有没有~?集中在那里啊?
公要心通: 有姓洛的,在电视剧里,还有个叫洛珈山的呢!你去百家姓里找找.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