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介绍介绍林语堂,详细一点!

作者&投稿:郗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林语堂的生平简介~

简介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中华民国文学家、发明家。福建漳州龙溪人,生于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乳名和乐,名玉堂,后改为语堂,圣约翰大学英文学士、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
曾任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厦门大学文学院院长。最后定居香港,任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1940年和1950年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生平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8月22日,林语堂生于中国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父亲是林至诚牧师,有9个小孩,林语堂排行第5。
1912年,林语堂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英文,1916年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于清华大学英文系任教。1919年赴哈佛大学文学系留学,并于1921年获比较文学硕士学位。
接着他前往法国为YMCA(基督教青年会: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
同年转赴德国攻读语言学,先入耶拿大学,后转入莱比锡大学并于1923年以《古汉语语音学(Altchinesische Lautlehre)》为博士论文获该校博士学位。1920年与廖翠凤女士结婚,廖翠凤出生于富裕的基督教家庭,两人相伴一生。
1923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出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同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到武汉任中华民国外交部秘书。
随后的几年当中,他创办多本文学刊物,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对之后的文学界影响深远。
1924年5月将英文的“humor”译为“幽默”,有人说这是中文“幽默”一词首次出现,其实并非如此,这只是首次把英文中的humor对译为中文中的“幽默”。
1930年代林语堂所编著开明英文读本,与张其昀所编初高中地理和戴运轨所编着初高中物理教科书鼎足而立,成为全国各校通用之教材。
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撰写《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1935年)、《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1939年)、《风声鹤唳》 (1941年)等作品。
《吾国与吾民》介绍和译述中国的传统思想、哲学和文化艺术,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性格、精神作出了叙述,为当代欧美人士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著作。
他的许多著作都被再翻译成其他语言,作品风行各国。《生活的艺术》更是所有著作中,译本最多,销路最广的作品。1944年到重庆讲学。1947年林语堂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后到巴黎写小说《唐人街家庭》。
1948年返回美国从事写作。1954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受聘担任首任校长,但后来由于经费等问题,与南洋大学董事会意见不合,在大学开学前离职。
有鉴于那个时代的中文检字技术不够发达,学术界普遍不满意康熙字典之部首检字法,乃倾家荡产全心研究中文检字法则,历经“汉字索引制”、“汉字号码索引法”、“国音新韵检字”、“末笔检字法”、“上下形检字法”等。
终在1947年,发明了“明快中文打字机”,这架打字机高9英寸、宽14英寸、深18英寸,储有7000字(常用的汉字约5000字),1952年获美国专利,历时长达六年半。“上下形检字法”后来也用于《当代林语堂汉英词典》,并曾授权神通电脑作为其中文电脑之输入法,神通电脑称其为“简易输入法”。
由于研制打字机导致破产,林语堂曾向赛珍珠告贷遭到拒绝。林语堂和赛珍珠的合作不融洽已是后话,当时美国出版社一般是拿10%左右的版税;而赛珍珠代理林语堂的书却拿了50%,并且版权还不属于林语堂。
林语堂和赛珍珠打官司,赛珍珠打电话给林语堂的二女儿林太乙问“你爸爸是不是疯了”,最后两人形同陌路。
1966年定居台湾,论古说今的杂文后来收集在《无所不谈》一集、二集(1967)中。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他于1972年和1973年被国际笔会推荐为当年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1976年3月26日在香港逝世,同年四月移灵台北,葬于台北阳明山仰德大道林语堂故居后园中。
林语堂有三位女儿,分别为长女林如斯、次女林太乙及三女林相如。1989年林太乙记父亲之一生,出版了《林语堂传》。
2015年,其散文《论趣》被列为2015年香港中学文凭试中文科卷一的白话文阅读篇章。

扩展资料:
一、作为作家
以作家言,林语堂既有扎实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又有很高的英文造诣;此外,他还致力于现代白话文的研究推广,并对其作出了独特贡献。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留下了数量颇丰且涉猎颇广的中英文著作,包括小说、散文、文学批评、文化评论、人物传记、英语教材、辞典、翻译作品等。
林语堂的中英文作品质量都很高,而风格却截然不同。他的中文著作多为各种形式的杂文。这些作品体现出他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之余,亦显露出他忱挚的真性情。
其笔锋犀利而笔力刚劲,其见解深刻而其言辞恣意酣畅不拘一格;行文随意随情随性,痛快淋漓处让人喝彩,幽默诙谐处使人莞尔,真情流露处令人动容,嬉笑怒骂间每每发人深省。相对而言,他的英文作品则题材更为宽泛。
其小说及人物传记主要以英语写成:小说《京华烟云》以纯正的英文讲述纯乎中国人的故事,英文传记《武则天传》、《苏东坡传》则以中国著名历史人物为主角。他另外一部分作品(包括最广为人知的《吾国与吾民》、《生活的智慧》)则着力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介绍、对中国社会现象以及民族特性的分析与探讨。
此外,他还通过《孔子的智慧》等书阐述了对孔孟、老庄等思想的理解;又以中国民间传说及古典文学作品为素材,写成了英文版的《故事新编》。他对翻译领域亦有所涉猎,以流畅优美的英文翻译了《浮生六记》等文言作品。
诺贝尔奖提名
根据诺贝尔奖官方数据库,林语堂曾于1940年、1950年被赛珍珠及斯文·赫定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二、作为学者
以学者言,林语堂学贯中西,对东西方文化均有相当通透的领悟与颇为独到的见解。在各种中英文著述中,一以贯之的是他对家国故土的热爱,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文化与传统的理解与尊重,以及跨越国族界限的人文关怀。
通过早期创办的《人间世》、《宇宙风》等杂志,他将当时的一些西方理念介绍给中国读者。另一方面,作为一名华人学者,他有意于将中国的古典文学、传统文化乃至中国式的生活理念介绍到国外,并始终为此不遗余力。
他的英文著作,以渊博的学识、深刻的洞察力、豁达的胸怀为根基,以一片赤诚之心贯彻始终,语言通达典雅,措辞机智幽默,行文灵动潇洒,在文学界获得很高的评价,在英语读者当中也相当受欢迎,遂为西方人士认识中国搭建起一道桥梁。
在当时西方世界对中国普遍缺乏了解的情况下,这一点尤显难能可贵。事实上,《吾国与吾民》及《生活的智慧》在美国甫一出版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图书排行榜,成为一时热点;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销量居高不下;多年后仍数次重新出版,成为了华人作家的作品畅销于美国的先例。
三、作为发明家
以发明家言,林语堂早年即已立志发明中文打字机。当时,科学严谨的汉字检索系统仍未建立起来;又由于汉字本身是符号文字而非字母文字,长期以来人们对制成中文打字机的可能性多持怀疑态度。
为解决这一难题,林语堂在数十年间锲而不舍地研究探索,自斥资金,购置设备,坚持不懈地一再尝试,以致一度倾尽家财、负债累累,而最终成功发明了“明快中文打字机”,幷于1946年在美国申请专利。六年半以后,到了1952年,他才取得该项发明的专利权。
此打字机以“明快”命名,乃取其明易快捷之意,寄托了他希望人人都能顺利操作使用的心愿。除开“明快中文打字机”,他另有若干项小发明亦获得了专利——例如,其中一件是可以挤出牙膏的牙刷。
四、作为语言学家
以语言学家言,林语堂编有《开明英文读本》、《开明英文文法》等教材,还著有关于语言研究的其他作品。他并首创了汉字笔划、笔顺、汉字偏旁部首的概念,进而开辟了以笔划、笔顺、偏旁部首为依据对汉字进行拆分、解构、归类的全新理念,更在此基础上发明了“上下形检字法”。
这套系统性、普适性、操作可行性并具的全新方略,不仅为汉字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为当时中文输入法的研究开发创造了条件,更被后来者继承改进,而演变成如今全国通用的标准化“部首检字法”。
除此以外,对于汉字注音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林语堂所作的努力与贡献同样可圈可点。他曾向另一位语言学家赵元任提议制定一套以罗马字母来标注汉字读音的方法。赵定下基本方案后,带同林语堂及另外三名语言学家作进一步的研究设计,历时两年,创造出“国语罗马字”的汉字注音方法。
“国语罗马字”曾被定为国家正式推行的注音方案,并为当时及后来国内外的一些学者所接纳采用。它对现行通用的“汉语拼音方案”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它对后者的诞生起到了启发与促进的作用。
林语堂晚年的心愿是编写一套汉英辞典,将毕生所学凝聚其中,以供后人之用。为此,他倾注了大量心血,虽渐年高体弱而未尝放弃,终于以七十七高龄完成了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当代汉英词典》。
林语堂父亲林至诚是一个基督教牧师,但他详尽探索中西方哲学思想后,于晚年才真正成为一名基督徒,其哲学探索历程记载于《信仰之旅》一书,他尝自提一副对联曰:“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林语堂

  1928:翦拂集 上海北新书局
  1930:Letters of a Chinese Amazon and Wartime Essays(林语堂时事述译汇刊) 上海开明书店
  1930:开明英文读本(三册) 上海开明书店
  1930:英文文学读本(二册) 上海开明书店
  1930:开明英文文法(二册) 上海开明书店
  1931:Reading in Modern Journalistic Prose(现代新闻散文选)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3:语言学论丛 上海开明书店
  1934:大荒集 上海生活书店
  1934:我的话上册(行素集) 上海时代图书公司
  1935:开明英文讲义(三册)林语堂、林幽合编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The Little Critic: Essays, Satires and Sketches on China, First Series: 1930-1932(英文小品甲集)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The Little Critic: Essays, Satires and Sketches on China, Second Series: 1933-1935(英文小品乙集)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Confucius Saw Nancy and Essays about Nothing(子见子南及英文小品文集) 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
  1935: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吾国与吾民) New York: Reynal & Hitchcock, Inc., (A John Day Book)
  1936:我的话下册(披荆集) 上海时代图书公司
  1936:A History of the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China(中国新闻舆论史) 上海别发洋行
  1936: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7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生活的艺术) Reynal & Hitchcoca, Inc., (A John Day Book)
  1938:The Wisdom of Confucius(孔子的智慧) Random House, The Modern Library
  1939: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0:With Love & Irony(讽颂集)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0:Leaf in the Storm(风声鹤唳)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1:语堂文存(第一册) 上海林氏出版社初版
  1942: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中国印度之智慧) Random House
  1943:Between Tears & Laughter(啼笑皆非)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4:The Vigil of Nation(枕戈待旦)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7: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苏东坡传)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8:Chinatown Family(唐人街)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8:The Wisdom of Laotse(老子的智慧) Random House
  1950:on the Wisdom of America(美国的智慧)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51:Widow, Nun and Courtesan: Three Novelettes From the Chinese Translated and Adapted by Lin Yutang(寡妇,尼姑与歌妓:英译重编传奇小说)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52:Famous Chinese Short Stories, Retold by Lin Yutang(英译重编传奇小说)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53:The Vermilion Gate(朱门)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55:Looking Beyond(远景) Prentice Hall
  1957:Lady Wu(武则天传)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58:The Secret Name(匿名) Farrar, Straus and Cudahy
  1959:The Chinese Way of Life(中国的生活)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59:From Pagan to Christianity(信仰之旅)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60:Imperial Peking: Seven Centuries of China(帝国京华:中国在七个世纪里的景观) Crown Publishers
  1961:The Red Peony(红牡丹)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62:The Pleasure of a Nonconformist(不羁)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63:Juniper Loa(赖柏英)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64:The Flight of Innocents(逃向自由城) G. P. Putnam\'s Sons
  1965:无所不谈一集 台北文星
  1966:平心论高鹗 台北文星
  1967:无所不谈二集 台北文星
  1973: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Modern Usage(当代汉英辞典) 香港中文大学
  1974:无所不谈合集 台北文星
  1976:红楼梦人名索引 台北华冈
  1978:《语堂文集》 开明
  1986:《林语堂经典名著》(1— 35卷) 台湾金兰文化出版社
  1986:《文人剪影》(散文集)与人合集 重庆人民出版社
  1988:《中国人》(杂文集) 浙江人民
  1988:《赖柏英》(长篇小说) 湖南文艺
  1988:《人生的盛宴》(散文集) 湖南文艺

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著作书目:
《剪拂集》(杂文集)1928,北新
《新的文评》(评论集)1930,北新
《语言学论丛》1932,开明
《欧风美语》(散文集)1933,人间
《大荒集》(杂文集)1934,生活
《我的话》(第1卷,杂文集,又名《行素集》),1934,时代
《我的话》(第2卷,杂文集,又名《拙荆集》),1936,时代
《林语堂幽默文选》1936.万象
《生活的发见》1938,东京创元社
《新生的中国》1939,林氏出版社
《俚语集》(杂文集)1940,上海朔风书店
《第一流》 1941,上海地球出版社
《语堂文存》1941,林氏出版社
《中国圣人》1941,上海朔风书店
《中国文化精神》1941,上海国风书店
《讽颂集》蒋旗译,1941,国华编译社
《爱与刺》1941,明日出版社
《锦秀集》1941,上海朔风书店
《生活的艺术》1941,上海西风社
《有不斋文集》(杂文集)1941,人文书店
《雅人雅事》(杂文集)1941,上海一流书店
《语堂随笔》1941,上海人间出版社
《拨荆集》(杂文集)1941,香港光华出版社
《瞬息京华》(长篇小说,又名《京华烟云》)张振玉译,1940,上海若干出版社
《文人画像》1947,上海金屋书店
《啼笑皆非》1947(5版),商务
《林语堂散文集》1954,香港世界文摘出版社
《无所不谈》(1一2集,杂文集)1969,文星书局;1—3合集,1974,开明
《平心论高鄂》(杂文集)1966,文星书局
《语堂文集》1978,开明
《林语堂经典名著》(1— 35卷)1986,台湾金兰文化出版社
《文人剪影》(散文集)与人合集,1986,重庆人民出版社
《中国人》(杂文集)1988,浙江人民
《赖柏英》(长篇小说)1988,湖南文艺
《人生的盛宴》(散文集) 1988,湖南文艺

林语堂语录

两脚踏东西文化

两脚踏东西文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
——《我的话》

彻悟与痛苦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吾国吾民》

稀罕

人类之足引以自傲者总是极为稀少,而这个世界上所能予人
生以满足者亦属罕有。

——《吾国吾民》

倘无幽默

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
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

——《一夕话》

倘无女子

没有女子的世界,必定没有礼俗、宗教、传统及社会阶级。世
上没的天性守礼的男子,也没的天性不守礼的女子。假定没有女人,
我们必不会居住千篇一律的弄堂,而必住在三角门窗八角澡盆的房
屋,而且也不知饭厅与卧室之区别,有何意义。男子喜欢在卧室吃
饭,在饭厅安眠的。

——《金圣叹之生理学》

人之渺小

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在山水画里,
山水的细微处不易看出,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微
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闪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由那一刹那起,读
者就失落在那种气氛中了。

——《苏东坡传》

悠闲的情绪

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
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
闲暇无事的下午。

——《生活的艺术》
快乐哲学

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
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
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商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

——《生活的艺术》

笔和锥

作家的笔正如鞋匠的锥,越用越锐利,到后来竟可以尖如缝衣
之针。但他的观念的范围则必日渐广博,犹如一个人的登山观景,
爬得越高,所望见者越远。

——《生活的艺术》

与古人面谈

一本古书使读者在心灵上和长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对,当他读
下去时,他便会想象到这位古作家是怎样的形态和怎样的一种人,
孟子和大史家司马迁都表示这个意见。

——《生活的艺术》

警醒迟钝

艺术应该是一种讽刺文学,对我们麻木了的情感、死气沉沉的
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种警告。它教我们在矫饰的世界里保
持着朴实真挚。

——《生活的艺术》

可怜的世界

……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
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
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
界啊!

——《生活的艺术》

最美的时候

一个女子最美丽的时候是在她立在摇篮的面前的时候;最恳切
最庄严的时候是在她怀抱婴儿或搀着四五岁小孩行走的时候;最快
乐的时候则如我所看见的一幅西洋画像中一般,是在拥抱一个婴儿
睡在枕上逗弄的时候。

——《生活的艺术》

乘船的旅客

人生真是一场梦,人类活像一个旅客,乘在船上,沿着永恒的
时间之河驶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个地方上岸,好让其他河
边等候上船的旅客。

——《生活的艺术》

热情加智勇

人生是残酷的,一个有着热烈的、慷慨的、天性多情的人,也
许容易受他的比较聪明的同伴之愚。那些天性慷慨的人,常常因慷
慨而错了主意,常常因对付仇敌过于宽大,或对于朋友过于信任,
而走了失着。……
人生是严酷的,热烈的心性不足以应付环境,热情必须和智勇
连结起来,方能避免环境的摧残。

——《生活的艺术》

死了三次

凡是谈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损害了它;凡是企图证明它的人,
都反而伤残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个标识和定出一个思想派别
的人,都反而杀害了它:而凡是自称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
所以一个真理,等到被竖立成为一个系统时,它已死了三次,并被
埋葬了三次了。

——《生活的艺术》

旷达的幽默家

那些有能力的人、聪明的人、有野心的人、傲慢的人,同时,
也就是最懦弱而糊涂的人,缺乏幽默家的勇气、深刻和机巧。他们
永远在处理琐碎的事情。他们并不知那些心思较旷达的幽默家更能
应付伟大的事情。

——《生活的艺术》

刻板

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
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

——《生活的艺术》

想做另一个人

一位现代中国大学教授说过一句诙谐语:“老婆别人的好,文
章自已的好。”在这种意义上说来,世间没有一个人会感到绝对的
满足的。大家都想做另一个人,只要这另一个人不是他现在的现在。

——《生活的艺术》

老年之美

古教堂、旧式家具、版子很老的字典以及古版的书籍,我们是
喜欢的,但大多数的人忘却了老年人的美。这种美是值得我们欣赏,
在生活是十分需要。我以为古老的东西,圆满的东西,饱经世变的
东西才是最美的东西。

——《生活的艺术》

不近人情

我所以反对独裁者,就因为他们不近人情。因为不近人情者总
是不好的。不近人情的宗教不能算是宗教;不近人情的政治是愚笨
的政治,不近人情的艺术是恶劣的艺术;而不近人情的生活也就是
畜类式的生活。

——《生活的艺术》

旅行家

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
惑,和探险意念。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旅行的
要点在于无责任、无定时、无来往信札、无嚅嚅好问的邻人、无来
客和无目的地。一个好的旅行家决不知道他往那里去,更好的甚至
不知道从何处而来。他甚至忘却了自己的姓名。

——《生活的艺术》



一个学者是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饲小鸟的老鹰;一个思想
家则像一条蚕,他所吐的不是桑叶而是丝。

——《生活的艺术》

和土壤相亲

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
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
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
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

——《生活的艺术》

温饱黑甜

我曾经说过,中国人对于快乐概念是“温暖、饱满、黑暗、甜
蜜”——即指吃完一顿丰盛的晚餐上床去睡觉的情景。一个中国诗
人也曾说:“肠满诚好事;余者皆奢侈。”

——《生活的艺术》

过客

我们对于人生可以抱着比较轻快随便的态度:我们不是这个尘
世的永久房客,而是过路的旅客。

——《生活的艺术》

美人鱼

如果我自已可以自选做世界上作家之一的话,我颇愿做个安徒
生。能够写女人鱼(The Mermaid)的故事,想着那女人鱼的思想,
渴望着到了长大的时候到水面上来,那真是人类所感到的最深沉最
美妙的快乐了。

——《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简介

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
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
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
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
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
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
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
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
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著作书目:
《剪拂集》(杂文集)1928,北新
《新的文评》(评论集)1930,北新
《语言学论丛》1932,开明
《欧风美语》(散文集)1933,人间
《大荒集》(杂文集)1934,生活
《我的话》(第1卷,杂文集,又名《行素集》),1934,时代
《我的话》(第2卷,杂文集,又名《拙荆集》),1936,时代
《林语堂幽默文选》1936.万象
《生活的发见》1938,东京创元社
《新生的中国》1939,林氏出版社
《俚语集》(杂文集)1940,上海朔风书店
《第一流》 1941,上海地球出版社
《语堂文存》1941,林氏出版社
《中国圣人》1941,上海朔风书店
《中国文化精神》1941,上海国风书店
《讽颂集》蒋旗译,1941,国华编译社
《爱与刺》1941,明日出版社
《锦秀集》1941,上海朔风书店
《生活的艺术》1941,上海西风社
《有不斋文集》(杂文集)1941,人文书店
《雅人雅事》(杂文集)1941,上海一流书店
《语堂随笔》1941,上海人间出版社
《拨荆集》(杂文集)1941,香港光华出版社
《瞬息京华》(长篇小说,又名《京华烟云》)张振玉译,1940,上海若干出版社
《文人画像》1947,上海金屋书店
《啼笑皆非》1947(5版),商务
《林语堂散文集》1954,香港世界文摘出版社
《无所不谈》(1一2集,杂文集)1969,文星书局;1—3合集,1974,开明
《平心论高鄂》(杂文集)1966,文星书局
《语堂文集》1978,开明
《林语堂经典名著》(1— 35卷)1986,台湾金兰文化出版社
《文人剪影》(散文集)与人合集,1986,重庆人民出版社
《中国人》(杂文集)1988,浙江人民
《赖柏英》(长篇小说)1988,湖南文艺
《人生的盛宴》(散文集) 1988,湖南文艺

林语堂简介

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
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
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
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
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
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
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
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
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思想———

“中庸”作为林语堂人文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语堂文化思想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同时它也是林语堂对待人生及艺术的一种基本态度。作为一种传统元素,“中庸”在林语堂这里以一种新的生命形式存在着。在林语堂这里“中庸”是一种宇宙人生观,是中国文化精神中近情性的集中表现。它以近情为核心,以明理和常识为内容。它反映了一种以“人”为本的宇宙人生态度。林语堂以一种现代人的文化思考赋予了它现代性的内涵。

著作书目:
《剪拂集》(杂文集)1928,北新
《新的文评》(评论集)1930,北新
《语言学论丛》1932,开明
《欧风美语》(散文集)1933,人间
《大荒集》(杂文集)1934,生活
《我的话》(第1卷,杂文集,又名《行素集》),1934,时代
《我的话》(第2卷,杂文集,又名《拙荆集》),1936,时代
《林语堂幽默文选》1936.万象
《生活的发见》1938,东京创元社
《新生的中国》1939,林氏出版社
《俚语集》(杂文集)1940,上海朔风书店
《第一流》 1941,上海地球出版社
《语堂文存》1941,林氏出版社
《中国圣人》1941,上海朔风书店
《中国文化精神》1941,上海国风书店
《讽颂集》蒋旗译,1941,国华编译社
《爱与刺》1941,明日出版社
《锦秀集》1941,上海朔风书店
《生活的艺术》1941,上海西风社
《有不斋文集》(杂文集)1941,人文书店
《雅人雅事》(杂文集)1941,上海一流书店
《语堂随笔》1941,上海人间出版社
《拨荆集》(杂文集)1941,香港光华出版社
《瞬息京华》(长篇小说,又名《京华烟云》)张振玉译,1940,上海若干出版社
《文人画像》1947,上海金屋书店
《啼笑皆非》1947(5版),商务
《林语堂散文集》1954,香港世界文摘出版社
《无所不谈》(1一2集,杂文集)1969,文星书局;1—3合集,1974,开明
《平心论高鄂》(杂文集)1966,文星书局
《语堂文集》1978,开明
《林语堂经典名著》(1— 35卷)1986,台湾金兰文化出版社
《文人剪影》(散文集)与人合集,1986,重庆人民出版社
《中国人》(杂文集)1988,浙江人民
《赖柏英》(长篇小说)1988,湖南文艺
《人生的盛宴》(散文集) 1988,湖南文艺

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
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
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
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
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
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
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
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
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著作书目:
《剪拂集》(杂文集)1928,北新
《新的文评》(评论集)1930,北新
《语言学论丛》1932,开明
《欧风美语》(散文集)1933,人间
《大荒集》(杂文集)1934,生活
《我的话》(第1卷,杂文集,又名《行素集》),1934,时代
《我的话》(第2卷,杂文集,又名《拙荆集》),1936,时代
《林语堂幽默文选》1936.万象
《生活的发见》1938,东京创元社
《新生的中国》1939,林氏出版社
《俚语集》(杂文集)1940,上海朔风书店
《第一流》 1941,上海地球出版社
《语堂文存》1941,林氏出版社
《中国圣人》1941,上海朔风书店
《中国文化精神》1941,上海国风书店
《讽颂集》蒋旗译,1941,国华编译社
《爱与刺》1941,明日出版社
《锦秀集》1941,上海朔风书店
《生活的艺术》1941,上海西风社
《有不斋文集》(杂文集)1941,人文书店
《雅人雅事》(杂文集)1941,上海一流书店
《语堂随笔》1941,上海人间出版社
《拨荆集》(杂文集)1941,香港光华出版社
《瞬息京华》(长篇小说,又名《京华烟云》)张振玉译,1940,上海若干出版社
《文人画像》1947,上海金屋书店
《啼笑皆非》1947(5版),商务
《林语堂散文集》1954,香港世界文摘出版社
《无所不谈》(1一2集,杂文集)1969,文星书局;1—3合集,1974,开明
《平心论高鄂》(杂文集)1966,文星书局
《语堂文集》1978,开明
《林语堂经典名著》(1— 35卷)1986,台湾金兰文化出版社
《文人剪影》(散文集)与人合集,1986,重庆人民出版社
《中国人》(杂文集)1988,浙江人民
《赖柏英》(长篇小说)1988,湖南文艺
《人生的盛宴》(散文集) 1988,湖南文艺


远大林语城别墅介绍
远大林语城别墅在成都东升双楠大道中段(时代奥特莱斯旁)。该小区占地面积为366亩,总建筑面积为60多万平方米,房屋类型有花园洋房和联排别墅等。其次小区的周围配套设施也齐全,不仅有8500亩的城市公园,而且还有高尔夫球场等。下面我们就带领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远大林语城别墅吧!远大林语城别墅介绍远大林...

郑州康桥林语镇值得买吗?
车位比1:0.92项目优势:地铁:孟庄、孟庄地铁站-A口、孟庄地铁站-B口、孟庄地铁站、郑州地铁孟庄车辆段、孟庄镇地铁口(小韩庄村)、郑州市公安局地铁分局第六派出所项目介绍:康桥林语镇位于经开区、航空港、南龙湖片区三者的中心地带,距离经开区约11公里,距离龙湖核心地段约10公里,距离港区约2公里...

保利锦江林语3期保利锦江林语3期项目介绍
整体建筑风格定位为英式现代,外墙采用石材与涂料的组合,尽显高端质感。电梯来自广州日立品牌,为您的出行提供终身保障。室内设施同样考究,新风系统确保恒温恒湿恒氧,带来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实德品牌的三玻两空平开上悬窗,既保证了私密性,又能有效保暖,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利·锦江林语三期,无疑...

保利西山林语公寓项目介绍
保利西山林语公寓坐落在群山环抱的优美环境中,东、南、西三面被连绵的山脉簇拥,北侧则流淌着京密引水渠,堪称"三山怀抱,一水环绕"的理想居住地。项目位于西山隧道山后的重要节点,占据显要位置。随着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的发展,海淀北部新城与中关村核心区域紧密融合,逐步形成中国的新硅谷,使得整个西北区域...

保利西山林语项目介绍
保利西山林语项目,坐落在一片占地约17.18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其建筑面积达到了30.93万平方米。项目的建筑设计灵感源自法国风格,线条流畅,色彩沉稳大气,旨在营造出一种富有诗意的建筑氛围,充分体现了业主的尊贵生活理念。该项目巧妙地融合了自然与人文,与全球顶级设计团队AECOM合作,他们注重将人文设计...

北京保利西山林语的介绍
保利西山林语地处上风上水的北京西北,位于大西山文化圈与海淀新区的交汇处,具有西山文化大盘和新区发展龙头项目等双重属性,堪称西山与海淀新区的地标型低密度高档居住社区。从小环境看,保利西山林语东南西三侧为群山所环抱,北侧有京密引水渠流经,属于“三山怀抱、一水环绕”的最适宜人类居住的首选区域...

保利西江林语的介绍
保利西江林语,是保利地产继香槟国际之后,深耕福州再上巅峰的跨越之作。传承“林语系”和谐自然、宁静致远的人居精神,保利地产甄选淮安宝地,以媲美别墅品质的1.8超低容积率,淬炼中国稀缺资源豪宅范本。

保利林语山庄的项目介绍
保利林语山庄位于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城罗南路以北,属于城市发展的东翼大组团,属于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小区充分考虑人工和自然的融合,将环境观念放在重要位置,并将环境的层次性加以明确,强调小区环境的和谐、一致,以求创造一个现代、人文、高尚、自然、舒适的花园式居住空间。保利地产的林语山庄...

雄安新区林语城值得买吗?
周边配套齐全项目介绍:林语城项目由高碑店市正德昊远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总占地33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计划分四期建设开发,目前为一期占地96893.9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5771平方米,社区配套商业建筑面积6286平方米,低密区集中商业小镇,包括会所、食堂、超市、银行、社区医院及幼儿园等...

昆明城市林语值得买吗?
高铁站15分钟,石林县中心10分钟车程;公园、超市、菜市场、医院、学校,散步即达;石林首个4.0建筑,户户有花园,家在森林里。城市林语将有天有地的墅级生活搬到了空中,将花园搬进每一个家庭。项目介绍:项目位于石林新城区,新城区是石林行政区,周边是高端酒店、餐饮、政府行政区集聚地,公务员居住...

泊头市15920552380: 林语堂的简介 -
菜致枫蓼: 林语堂,福建龙溪(现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1966年定居台湾,一生著述颇丰.

泊头市15920552380: 林语堂的介绍
菜致枫蓼: 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

泊头市15920552380: 大师治学 ①林语堂短暂的执教生涯和他漫长的著述生涯比起来,更像是人生中一段插曲.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林语堂却足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言人. ②林... -
菜致枫蓼:[答案] 14.统领全文(引起下文,点明文章主旨),下面的“上课吃花生”和“相面打分”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一段展开叙述的. 分析: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一般从内容的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句子的结构上的作用...

泊头市15920552380: 林语堂散文的特点 -
菜致枫蓼: 1932年9月林语堂创办了《论语》半月刊,1932年和1934年又先后创办了《人世间》与《宇宙风》两刊,都以发表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创作.他又主张小品文应“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

泊头市15920552380: 关于林语堂的英文介绍 -
菜致枫蓼: Lin Yutang (Chinese: 林语堂; pinyin: Lín Yǔtáng; October 10, 1895 – March 26, 1976) was a Chinese writer, translator, linguist and inventor. His informal but polished style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made him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writers ...

泊头市15920552380: 举例介绍一篇林语堂的散文分析其特点 -
菜致枫蓼: 林语堂的散文创作体现出非常突出的幽默特征,这与其早期的散文主张有密切联系.林语堂早期极推崇散文的幽默化,并形成一定的理论特点.林语堂散文幽默特征还可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找到深刻的文化历史原因.林语堂散文不仅受到中、外小品文的双重影响,还与其政治信仰、文学主张相投合.并且这种幽默散文观,不仅包含了他人格与文格、生活与艺术相融合而形成的带有中庸文化色彩的本质,而且对言志派散文批评理论的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泊头市15920552380: 林语堂资料及作品
菜致枫蓼: 这里有非常详细的介绍: http://baike.baidu.com/view/19843.html?wtp=tt#2

泊头市15920552380: 林语堂的《人生不过如此》怎么样?主要讲什么? -
菜致枫蓼: 简介 · · · · · · 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这就好比一台戏,优秀的演员明知其假,但却能够比在现实生活中更真实、更自然、更快乐地表达自己,表现自己.人生亦复如此,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

泊头市15920552380: 有人读过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读过的人请介绍
菜致枫蓼: 《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旅美专事创作后的第一部书,也是继《吾国与吾民》之后再获成功的又一英文作品.该书于1937年在美国出版,次年便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达...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