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建国60年变化——物质文化

作者&投稿:敏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建国六十年人民生活的变化(物质生活)~

1、绚丽多彩的服饰
①刚建国时期——新旧交替,革命特色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实际上国民党早已叛变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
②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
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得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于是,色彩鲜艳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丽的风景。
在讲求勤俭的年代,美丽的服装大多是家庭制作而来。巧手的姑娘和母亲们按照画报上的服装裁剪式样,自己动手,使军装变得合身,棉布衬衣变得漂亮。而此时的中山装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那时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表现。后来,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还有一种稍加改进的中山装,就是将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很受人们的欢迎。当时,共和国的领袖毛泽东就特别喜欢穿这一款式的中山装。以后,国外有人便将这一款式的中山装称作“毛式中山装”。从那时开始,中山装的流行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样、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一位漫画家曾经形象地描绘出“人人一身蓝”的情景。
“文化大革命”时,拥有一套军装是那个年代无数年轻人的理想。青少年喜欢穿一身草绿色的军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这一身在当时来说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头的了。当然,艰苦朴素还是那时最主流的时尚。为了表现自己的艰苦朴素,有人甚至将新买的衣服在水中做旧,或者在并未被损坏的衣服上打上几个补丁。这种今人看来相当可笑的行为,但在文革十年中盛行一时。当时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还有一首歌,也同样飘荡在建国初期的大街小巷:勤俭是咱的好传统呀,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离不了……
但是,即使在色彩单一的年代,人们的爱美之心也依然会流露出来,一位摄影师把这种流露称之为“挡不住的春光”,这种自然而然传递出的美的追求,是一个时代留在人们脑海中深深的印记。
③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时尚个性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久违了的爱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她在影片中换了多少套衣服,成为当时年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一时期,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时尚,很多人看不习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和自我的感觉。
1981年成立的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成立,尽管当时只以“服装广告艺术表演班”的名义招生,但令举办者感到意外的是前来报名的人数是预计的四倍。三年后,这支表演队出访欧洲,引起了轰动。西方舆论惊呼:“毛泽东的孩子们穿起了时装!”来自中国的时装旋风,带给世界一个开放的新形象。
1984年,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美国洛杉机奥运会上实现“三连冠”的时候,北京流行起了运动装。色彩鲜艳的运动装成为爱美的人们首选服装。人们几乎随时随地地穿着运动服,甚至还成为了学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厂服。
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从服装的变化上,我们看出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内心观念的转变。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以往的“从众”心理到“追求个性”。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
2、日益丰富的饮食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
①刚建国时期——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饭
②改革开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粮票出现了。北京从1960年8月起全市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这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还增发了补助豆票、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有些地方还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烟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
提问:书上112页人们为什么要使用票证?
生答: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胡萝卜充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
③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
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一些象征短缺经济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动脑筋”: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为什么如今成为餐桌上的美味呢?
生答:因为过去人们食物匮乏,只有野菜和粗粮,人们为解决温饱并无选择。现在食品供应丰富,人们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人们注意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和选择绿色食品。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3、面貌一新的居民住宅
①刚建国时期——居住条件极差
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积小,设施简陋。如北方的大杂院,南方的亭子间等,十分拥挤杂乱,屋子小得给人以压迫感。农村里,北方内地多为土坯房、窑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人畜有时混居一室,卫生条件差。
②改革开放前——不断改善,但居住条件仍较差
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国初的破旧民居。一片片鱼鳞状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部很少有装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
③改革开放以来——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居住的需要,于是新型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楼房鳞次栉比,犹如一座新城。
北京从1998年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危改居民和北京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通过经济适用房,人们理解了什么叫“破旧立新”。一大批居民走出没有厨房、厕所,没有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进房屋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方便的新楼房。
今天,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当我们登上高楼远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时,也可以体会到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4、四通八达的交通
①刚建国时期——交通不便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电车、汽车比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车和人力车。而农村里,北方有马车、人力板车,南方有航船、牛车,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
②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但以自行车为主
“一五”计划期间兴建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国家整体交通水平有所提高。
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中国曾被称作“自行车王国”,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③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很快
在80年代末的中国,出行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因铁路运输能力的不足,当时的铁路客运量每天超载50%,高峰时超出100%,每天有80万人站着乘火车,而全国每年积压的物资则高达1亿5000万吨,南北运输的缺口达6000万吨。
在民国时期,贯通南北的大动脉是京汉铁路,而时代的进步使得它已经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1992年中央作出果断决定:京九铁路三年开通,并且京九铁路的概念已经更新,南端的终点由江西的九江延长到了香港九龙。1993年5月2日,建国以来兴建的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干线开工了。1995年11月16日上午,京九铁路全线铺通。1996年9月1日,比原计划提前四个月,京九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这条钢铁大动脉跨越九个省市,缓解了南北运输的矛盾,解决了铁路运输的瓶颈问题;它把即将回归祖国的香港和北京连接在一起,维护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它穿过多个革命老区,给老区人民带去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标志。高速公路的拥有量,也成为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指标。1984年12月,沪嘉高速公路开始在上海兴建,并于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全线通车的高速公路,从此掀开了我国公路建设史上新的一页。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国许多省区都在地区内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同时应该指出学生,便利的交通也带来了城市发展中的环保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问题。要求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撰写文章《我看城市交通》。提醒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看到现代化大都市的道路可谓是生机勃勃,人群涌动,车流穿梭。这些交通工具也花样繁多,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不仅有普通公交车,还有较为先进的豪华大巴、双层巴士,车内还安装了空调、移动电视);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发现出行的来回行程已缩短,道路也变得越来越通畅了……人们的交通观念也大为转变,假日旅游增多,国内游、出国游开始由观光型走向休闲度假型,并且出境旅游变得越来越平民化,选择也越来越多,而且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个性化旅游悄然升温,人们放松心情度假,开始真正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

这么多材料可任选一节.

建国60年成就(军事、政治、经济、科技)
建国60周年军事战争上:七次战役基本全胜。对越、对苏、对印、对美等。
军事科技上:核弹爆炸成功、火箭卫星上天、神6上天、龙芯的开发研制等等。
其余科技上:很多华裔获得诺贝尔奖,中国科学家在某些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水平领先世界,但基础科技水平还是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
政治地位上:联合国五大常委之一,随着国力的壮大,中国在国际上地位也越来越高。
经济上: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渐渐地使全国人民都富裕起来(还没有最终完成)。
社会文化上:虽然教育体制不对,但比建国前水平高了不知多少倍,各种文艺水平越办越高,渐渐地在国际上站稳脚跟。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世博会也在中国举办。
影视文化上:这个我就不用多说了吧,国内影视制作水平的提高有目共睹啊,10年前哪儿有这么多丰富的电视节目可看呢?艺术水平也在提高。民间艺术也在保护。
体育上:中国的成就太辉煌了,已经连续几届人类奥运会名列前三甲了,中国的优势项目称霸全人类。最近的刘翔、姚明还有冰上项目更是牛比,在全世界都有巨大影响力。逐渐举办世界级别各大体育赛事:奥运会、F1、亚洲会等等非常多。
疆土上:收复香港、澳门。
民族自信心上:随着国力的壮大,人民也越来越富裕,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讲究。但最近极端排外的民族主义有抬头现象,不理智的愤青也对社会产生一定民族情绪的影响。这都对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不利。我们现在还不能有浓重的民族主义。时机未到。
政治体制上:总的来说也在进步。
总的说来,就这些方面,但政治体制上还是很不完善,腐败现象严重。执政党也在努力地做到民主。相信国力的的增强,我们中国未来会更好。
一、生物技术
——生物科学 (1) 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胰岛素。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对此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 (2) 1998年4月15日,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又成功地运用基因方法重组人胰素。 (3) 1984年3月9日,我国青年学者旭日干与日本学者合作,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试管山羊”,1989年,“试管绵羊”被成功培育。 (4) 被世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称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直到90年代,杂交水稻的影响还在继续。 ——基因工程 (5) 从1980年开始,由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与复旦大学遗传研究所合作进行乳汁中含有人凝血因子IX的转基因羊研究获得重大突破,使我国的转基因羊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6) 一种生长耗料低、肉质好、抗病力强的转基因猪,已由湖北省农科院畜牧所培育成功,其基因导入总效率2.1%,比国外高出一倍多,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7) 在基因药物方面,1988年,我国研制成功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1992年又研制成功治疗甲肝和丙肝有特殊疗效的合成人工干扰素等一批基因工程药物,其中一些药物已进入市场。
二、农业技术 (8) 早在1956年,广东省的农民育种专家就培育出中国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矮秆籼良种。此后,随着一系列矮秆品种的育成和推广,1965年,我国南方稻区基本上实现籼稻矮秆化,每亩产量由200—2 50公斤提高到300—350公斤。 (9) 90年代,我国农业科技人员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分离克隆出光敏核不育基因,进一步研制出只采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在全国大面积的试种中,表现出高产、优质和多抗等特性,平均每公顷产量可达11250公斤。 (10) 1995年11月,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山东大学生物系联合培育成功世界上第一株抗大麦矮病毒的转基因小麦品种。 (11) 1997年7月,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黄大年和他的科研合作者经过多年攻关,成功地将抗除草剂基因转入水稻,并应用于杂交水稻。 (12) 1997年10月,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郭三堆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双价抗虫棉。 (13) 1998年9月,浙江农业大学核农所教授高明尉等带领课题组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转基因抗螟虫品系克螟稻。 此外,我国在激光育种、辐射诱变育种、太空育种等先进技术领域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三、工业技术 (14) 1956年7月,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15) 1957年7月,昆明机床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高精度电应坐标镗床。 (16) 1957年10月,鞍钢第二初轧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1150毫米初轧机。 (17) 1958年6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辆国产高级轿车。 (18) 1961年4月,上海江南造船厂制造成功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
四、通信技术 ——大型计算机 (19) 1983年12月,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研制出被命名为 “银河”的大型计算机系统。从此,我国踏进了世界研制巨型机的行列。 (20) 1993年10月,“曙光一号”大型并行计算机研制成功。 ——微电子技术 (21) 自1965年研究开发成功第一块单片集成电路以来,建立了几个集成电路重点科研和生产基地。现在每年可生产2.5亿块电路,增长幅度达45%。“九五”末期集成电路批量生产的水平为1—1.5微米,研究水平为0.8微米,并在0.5—0.6微米工艺技术预研取得成果。 ——智能机器人 (22) 目前,我国已研制成功的智能机器人主要有:核工业移动作业机器人;壁面爬行机器人;室外恶劣环境下工作的移动机器人;水下1000米和6000米无缆机器人…… ——激光技术 (23) 经过10余年的研究,我国在X光、氧碘化学激光、自由电子激光、高功率固体钛玻璃激光和准分子激光方面的研究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装置 (24) 80年代,我国陆续建设了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和合肥同步辐射装置。 ——新材料技术 (25) 继美国、德国等少数国家后,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了微合金钢。 (26) 我国现已能够拉制出直径为300毫米、重量达81公斤的大直径硅单晶。实际信息写入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7) 能源、陶瓷、超导等材料方面的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四、两弹一星及航天技术 ——两弹一星 (28)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全世界为之震惊;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这是我国著名的“两弹”。 而在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唱着《东方红》飞出地球,进入了太空。自此,“两弹一星”被写入新中国科技史册。 (29) 1960年,中国第一枚近程地对地导弹研制成功。 ——长征系列火箭 (30) 6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了研制大型运载火箭技术。1980年5 月,向太平洋海域发射大型运载火箭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31) 1981年9月20日,我国首次使用一枚大型火箭将3颗不同用途的卫星送入地球轨道,成功地实现了一箭多星的壮举。 (32) 根据航天运载的需要,我国研制成功了“长征一号”、“ 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征四号”等4种“长征”系列火箭。目前,我国的长征火箭家族已发展为有9种型号的火箭系列,使国外认识到中国航天的运载能力和水平,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具有坚实的基础。 ——人造地球卫星 (33) 1970年4月24日,我国进行了首次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地将第一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1972年3月3日,我国又发射了第二颗科学技术试验卫星。1975年11月1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五、能源技术 ——核能的和平利用 (34) 1966年10月,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 (35) 1971年8月,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36) 1958年6月,在前苏联的帮助下,我国建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位于浙江省的秦山核电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它采用世界上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的压水堆型,并采用经过实践检验的安全设计标准。1984年动工,1991年12月建成并首次并网发电。 迄今,我国已拥有秦山和广东大亚湾两座核电站,国家拟在近期再建设4个核电项目。 (37) 此外,我国还在研制的其他几种核反应堆:1、清华大学核能设计研究院已研制成功5兆瓦核供热反应堆;2、60万千瓦的先进压水堆核电站AC600,目前正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研制;3、10兆瓦高温气冷堆实验堆开发研制,目前正在清华大学核能设计研究院进行;4、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核电站预计在2020年左右投入商业运行;5 、聚变反应堆核电站的厂家自1958年起,现已列入“863计划”。 ——其他新能源 (38) 磁流体发电自60年代开始研究,80年代已经建立了3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研究基地,目前此项目已列入“863计划”,计划在本世纪末建成一座2兆瓦燃煤磁流体发电一蒸汽联合循环实验装置。 (39) 太阳能发电的研制始于1958年,目前全国约有38个单位和大学从事光伏的研究和与发展工作。自1976年开始地面用太阳电池商品化生产以来,现在已共有12条地面用太阳电池的生产线或工厂。 (40) 风力发电在三北北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及岛屿发展迅速,19 86年山东荣成市引进3台发电机组,组成我国第一个风力电站,1991 年与德国共同完成了浙江嵊泗风力发电站的建设,并网发电均运行良好。 (41) 生物质能源是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因地制宜,多能互补,合理利用,讲求效益”的政策,大力发展的农村能源,目前已取得明显的效果。 (42) 地热能方面,我国西藏地区已建成利用地热发电的羊八井地热电站,发电容量为2.7万千瓦。 (43) 我国在东南沿海地区建有数座实验性潮汐能电站,装机容量为40—640千瓦。
六、科学考察 ——青藏科学考察 (44) 从60年代开始,我国对青藏高原地区的科学考察活动一直没有间断。60—70年代珠穆朗玛峰地区的两次科学考察与70年代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对西藏自治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出版了46部共56册著作。 自1973年以来,几代中国科学家先后8次赴大峡谷进行科学考察,对大峡谷形成历史、资源环境及其与人类和自然资源之相互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远洋和极地科学考察 (45) 1970年,“向阳红5号”船首次进行太平洋特定洋区的综合调查,获得海洋重力、磁力、水深、地质、水文等多学科珍贵资料。1980年5月,“向阳红5号”船再赴太平洋执行任务,为探索“厄尔尼诺”现象,为我国海洋事业、国防建设和国际海洋合作做出了贡献。 (46) 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极地考察。1984年12月30日,中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登上乔治岛,建立中国南极长城站,1985年2月20 日落成。1989年9月26日,中国南极中山站在南极大陆落成。 (47) 1999年6月,我国首次赴北极考察。 ——古生物化石考察 (48) 1984—1995年,我国科学家在云南澄江发现大批动物群化石,揭示了生物进化的突发性,向传统的“渐进论”为代表的达尔文进化理论提出了挑战,被国际科学界称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 (49) 1997年,我国科学家在贵州瓮安考察前寒武纪含磷地层,发现大量微型多细胞动物及礤胚胎化石,将动物起源时间向前推进50 00万年,再次取得早期动物研究的重大突破。 ——夏商周断代工程 (50)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项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相结合解决三代纪年问题的大型项目。工程设置9个课题、40个专题、170名学者经过联合考察,在文献学、天文学、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就将成为迈向21世纪的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新的起点。 上述各方面的科技成果回顾,难免挂一漏万。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50年只是短短一瞬,而中国科技50年却在寻求国富民强的过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中国科技走过了50年,它还将创造更加辉煌的50年。


60年前,清远和全国一样,满目战争疮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勤劳勇敢的清远人民披荆斩棘、发奋图强,谱写出自强不息的壮丽诗篇,经过60年的艰苦奋斗,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1988年建市以来,清远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开拓创新,奋勇前进,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彻底改变了“天下之穷处”和广东发展“寒极”的贫困落后面貌。
一、经济发展大跨越
解放初期,由于连年的战争浩劫,地处粤北的清远,经济凋零,民不聊生。1949年全市生产总值(GDP)仅有0.9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1元。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1978年,全市生产总值发展到7.23亿元,剔除物价因素比1949年增长了3.4倍,年均增长5.3%;人均生产总值发展到255元,剔除物价因素比1949年增长了1.3倍,年均增长3.0%。改革开放后,清远经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之后,市委、市政府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方式,提出了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工业化为核心的“三化一园”发展战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初步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2004至2008年,清远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25.7%,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五年位居全省第一,取得了“五连冠”的辉煌成绩。改革开放30年来,全市生产总值增长了32.9倍,年均增长12.5%;人均生产总值增长了24.7倍,年均增长11.4%。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46.6亿元,剔除物价因素比1949年增长149倍,年均增长8.9%;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205元,剔除物价因素比1949年增长59.2倍,年均增长7.2%。2007年9月,国家统计局在《2006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综合实力比较研究》公布的百强城市名单中,清远市名列95位,首次进入全国百强城市行列。2008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89.1亿元,比1950年增长656倍。截止2008年底,在全省2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清远的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均居全省第12位,固定资产投资和规模工业增加值分别位居第5位和第9位,综合经济实力已由全省下游跃升中游水平。
二、经济结构深刻变化
194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只有962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9715万元,粮食产量只有36万吨。三次产业结构为76:15:9,农业虽然占绝对主导地位,但生产水平十分低下,工商业更为落后。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均得到迅速发展。农业经济已从传统耕种发展到基地化、产业化、标准化生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200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54.1亿元,粮食产量达到75.5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16.2倍和1.1倍。水果产量36.3万吨,水产品产量8.4万吨,分别比1952年增长259倍和32.6倍。交通、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在“后花园”战略思想指导下,不断探索旅游业发展的新路子,充分利用丰富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乡”、“中国漂流之乡”、“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景区”等一大批旅游品牌和称号。2008年接待国内游客达1440.1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2.2亿元,入境旅游人数47.8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915万美元。200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币存款余额645.1亿元,比1978年增长613倍。各类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达到12.1亿元。
经过60年的发展,清远不仅在经济总量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结构上也发生深刻变化。首先是从农业经济社会跨越到工业化社会,2008年,全市三次产业构成为13.3:57.5 :29.2,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53%的主导地位。再之,在经济体制上,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1978年,全市工业经济中,全民所有制产值占72%,集体经济产值占28%。公有经济一统天下。改革开放后,各种经济成份竞相发展,2008年, 工业经济中,公有经济产值仅占5.9%,三资企业产值占48%,股份制经济占39.7%,其他经济占6.3%。
三、工业生产突飞猛进
清远工业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相对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走过了一条曲折而波澜壮阔的道路。1949年工业产值仅有0.11亿元,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解放后,工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197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发展到5.2亿元,剔除价格因素比1949年增长49倍。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党的十六之后,市委、市政府把握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契机,大力推动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安徽海螺集团、云南铜业等大批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工业集群化、园区化程度不断提高,建成了中国(清远)再生资源示范基地、清远陶瓷工业城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工业园区。目前,初步形成了以建材、电力、机械装备、金属制品、纺织服装、制鞋皮革、电子家电、农副产品加工、化学医药、废旧金属材料回收等十大工业体系。200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172.6亿元,位居全省第十位,进入了全省十大工业市行列。200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692亿元,剔除价格因素比1949年增长8211.5倍。
四、基础建设成绩斐然
解放初期,清远基础建设一穷二白。经过60年投入和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1950年至200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603.5亿元,年均增长23.8%,其中1962年至2008年基本建设投资累计完成843亿元,年均增长16.9% 建成了清连高速公路、广清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清远段、凤城大桥、北江大桥姐妹桥,106、107国道,清远港等重大交通项目。在全省山区市中率先实现县(市)到镇通等级公路。2008年公路通车里程17485公里,比1949年增长156倍,其中高速公路达到306公里。先后建成了飞来峡水利工程、粤连电厂、阳山火电厂以及一大批小水电,发电量由1949年的11万千瓦时增加到50.55亿千瓦时。建成一批千伏以上输变电工程以及农城网工程,电网规模已达全省中游水平。邮电通讯也得到迅速发展。2008年末全市移动用户达到202.1万户,比1996年增加了200万户;固定电话用户67.4万户,比1957年增加67.3万户。目前全市已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长途传输数字化。
五、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建国60年以来,尤其是建市以来,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基础设施基本完备,城市功能相对完善,一个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现代化城市的清远形象已展现在人们面前。市区和各县城主要道路黑底化改造基本完成。城市美化、绿化、亮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绿化覆盖率达36.95%,绿地率达33.78%。城市排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从无到有,日处理能力显著增强,城市功能更加完善。至2009年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累计投入357亿元,建成面积1102 万平方米。城乡私人建房累计投入262亿元。大型楼盘雨后春笋般涌现,北江两岸耸立着几十座二、三十层的高楼,成为北江河畔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交通便利,被中国城市国际协会评为“中国宜居城市”,成为市民安居乐业和海内外商客投资置业的乐园。2008年底,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30平方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村公路四通八达,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作,农村住房楼房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7.5平方米。
六、国内贸易繁荣昌盛
建国60年来,我市传统商贸业快速发展,在“大市场、大流通、大商贸”的思路指引下,2008年全市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0.62亿元,比1957年的0.96亿元增长了260倍,年均增长11.5%。连锁超市、专营店、专卖店等各种新型的零售业态应运而生。国美电器、新一佳、华润万家、益华百货、麦当劳、肯德基等大批现代连锁企业入驻我市,星级酒店达43家。大部分乡镇建立了综合性的农贸市场,个体工商业活跃于城乡市场,促进了城乡市场的繁荣。2008年全市城镇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1.9亿元,比1975年增长了155.3倍;农村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8.7亿元,比1975年增长了55.2倍。
七、对外经济发展迅速
建国初期,由于外国政府对我国实施经济封锁,我市对外经济几乎是一片空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经贸活动迅速发展。1988年至2008年签订利用外资项目累计达3502个,合同投资金额62.7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32.66亿美元,前来投资项目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各大行业,截止2009年上半年,全市共注册“三资”企业1000家, 注册资金达 35亿美元以上。2008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9.68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由1988年的0.07亿美元扩大到13.77亿美元。除一般贸易方式外,加工贸易已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不断扩大,2008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5.15亿美元,比1988年增长81倍,尤其是2004年至2006年,实际利用外资增幅连续三年在全省排名第一。
八、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大幅增加。2008年,普通中等学校在校生32.42万人,比建国初期的1952年增加了32.02万人。建成国家级示范性高中10所,省、市一级学校117所。创办了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引进了南华工商学院等高等院校。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0.85万人,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清远市技工学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高级技工学校。目前各类职业学校在校生近4万人。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2008年九年义务免费教育在校生54.7万人,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7.8%。
科技事业蓬勃发展。2008年科技活动机构数发展到18个,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有2627人,专利申请量180件,专利授权量149件。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建成了“省电力线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共有17家企业分别拥有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或广东名牌产品称号。经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1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39家。
文化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08年全市共有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9个。图书馆藏书量达80.5万册。报纸出版份数1382.2万份。电视覆盖率97%。铺设光纤长度6375.8公里。各类卫生机构发展到654个。卫生机构床位数7969张,比1952年增长了22倍,卫生机构技术人员1.06万人,比1952年增加了0.98万人。每万人口拥有床位数21.57张,拥有医生数28.64人,比1952年分别增长了9.3倍和4.5倍。
社会保障全面推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进行,与之配套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也全面提速,社会保险各项改革稳步推进。2008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了46.73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1.37万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4万人。
九、人民生活明显提高
建国60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2008年,全市在岗职工年均工资25772元,比1998年增长2.7倍。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6元,比2005年增长了39.5%。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4887元,比1978年增长了近47倍。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不断增加,档次不断升级。冰箱、空调、洗衣机、移动电话、电脑、小轿车等高档消费品渐渐进入普通百姓家庭。饮食由原来的温饱型逐渐向营养型、新鲜型、简便型转变。消费层次不断升级,消费结构更趋合理。
60年的沧桑,60年的巨变。清远人民已把一个粤北小城镇建设成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市,昔日的“寒极”成为今天的投资“热土”。 2005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以《广东酝酿发展模式之变》介绍了后发地区跨越发展的“清远现象”经验。面对过去的成绩,清远人民并不自满。今后,将以“四个化”战略为指引,沿着“绿色经济强市、岭南宜居名城、华南休闲之都”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

1、绚丽多彩的服饰
①刚建国时期——新旧交替,革命特色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实际上国民党早已叛变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
②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
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得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于是,色彩鲜艳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丽的风景。
在讲求勤俭的年代,美丽的服装大多是家庭制作而来。巧手的姑娘和母亲们按照画报上的服装裁剪式样,自己动手,使军装变得合身,棉布衬衣变得漂亮。而此时的中山装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那时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表现。后来,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还有一种稍加改进的中山装,就是将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很受人们的欢迎。当时,共和国的领袖毛泽东就特别喜欢穿这一款式的中山装。以后,国外有人便将这一款式的中山装称作“毛式中山装”。从那时开始,中山装的流行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样、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一位漫画家曾经形象地描绘出“人人一身蓝”的情景。
“文化大革命”时,拥有一套军装是那个年代无数年轻人的理想。青少年喜欢穿一身草绿色的军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这一身在当时来说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头的了。当然,艰苦朴素还是那时最主流的时尚。为了表现自己的艰苦朴素,有人甚至将新买的衣服在水中做旧,或者在并未被损坏的衣服上打上几个补丁。这种今人看来相当可笑的行为,但在文革十年中盛行一时。当时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还有一首歌,也同样飘荡在建国初期的大街小巷:勤俭是咱的好传统呀,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离不了……
但是,即使在色彩单一的年代,人们的爱美之心也依然会流露出来,一位摄影师把这种流露称之为“挡不住的春光”,这种自然而然传递出的美的追求,是一个时代留在人们脑海中深深的印记。
③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时尚个性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久违了的爱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她在影片中换了多少套衣服,成为当时年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一时期,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时尚,很多人看不习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和自我的感觉。
1981年成立的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成立,尽管当时只以“服装广告艺术表演班”的名义招生,但令举办者感到意外的是前来报名的人数是预计的四倍。三年后,这支表演队出访欧洲,引起了轰动。西方舆论惊呼:“毛泽东的孩子们穿起了时装!”来自中国的时装旋风,带给世界一个开放的新形象。
1984年,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美国洛杉机奥运会上实现“三连冠”的时候,北京流行起了运动装。色彩鲜艳的运动装成为爱美的人们首选服装。人们几乎随时随地地穿着运动服,甚至还成为了学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厂服。
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从服装的变化上,我们看出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内心观念的转变。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以往的“从众”心理到“追求个性”。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
2、日益丰富的饮食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
①刚建国时期——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饭
②改革开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粮票出现了。北京从1960年8月起全市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这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还增发了补助豆票、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有些地方还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烟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
提问:书上112页人们为什么要使用票证?
生答: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胡萝卜充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
③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
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一些象征短缺经济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动脑筋”: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为什么如今成为餐桌上的美味呢?
生答:因为过去人们食物匮乏,只有野菜和粗粮,人们为解决温饱并无选择。现在食品供应丰富,人们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人们注意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和选择绿色食品。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3、面貌一新的居民住宅
①刚建国时期——居住条件极差
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积小,设施简陋。如北方的大杂院,南方的亭子间等,十分拥挤杂乱,屋子小得给人以压迫感。农村里,北方内地多为土坯房、窑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人畜有时混居一室,卫生条件差。
②改革开放前——不断改善,但居住条件仍较差
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国初的破旧民居。一片片鱼鳞状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部很少有装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
③改革开放以来——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居住的需要,于是新型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楼房鳞次栉比,犹如一座新城。
北京从1998年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危改居民和北京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通过经济适用房,人们理解了什么叫“破旧立新”。一大批居民走出没有厨房、厕所,没有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进房屋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方便的新楼房。
今天,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当我们登上高楼远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时,也可以体会到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4、四通八达的交通
①刚建国时期——交通不便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电车、汽车比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车和人力车。而农村里,北方有马车、人力板车,南方有航船、牛车,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
②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但以自行车为主
“一五”计划期间兴建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国家整体交通水平有所提高。
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中国曾被称作“自行车王国”,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③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很快
在80年代末的中国,出行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因铁路运输能力的不足,当时的铁路客运量每天超载50%,高峰时超出100%,每天有80万人站着乘火车,而全国每年积压的物资则高达1亿5000万吨,南北运输的缺口达6000万吨。
在民国时期,贯通南北的大动脉是京汉铁路,而时代的进步使得它已经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1992年中央作出果断决定:京九铁路三年开通,并且京九铁路的概念已经更新,南端的终点由江西的九江延长到了香港九龙。1993年5月2日,建国以来兴建的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干线开工了。1995年11月16日上午,京九铁路全线铺通。1996年9月1日,比原计划提前四个月,京九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这条钢铁大动脉跨越九个省市,缓解了南北运输的矛盾,解决了铁路运输的瓶颈问题;它把即将回归祖国的香港和北京连接在一起,维护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它穿过多个革命老区,给老区人民带去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标志。高速公路的拥有量,也成为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指标。1984年12月,沪嘉高速公路开始在上海兴建,并于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全线通车的高速公路,从此掀开了我国公路建设史上新的一页。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国许多省区都在地区内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同时应该指出学生,便利的交通也带来了城市发展中的环保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问题。要求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撰写文章《我看城市交通》。提醒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看到现代化大都市的道路可谓是生机勃勃,人群涌动,车流穿梭。这些交通工具也花样繁多,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不仅有普通公交车,还有较为先进的豪华大巴、双层巴士,车内还安装了空调、移动电视);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发现出行的来回行程已缩短,道路也变得越来越通畅了……人们的交通观念也大为转变,假日旅游增多,国内游、出国游开始由观光型走向休闲度假型,并且出境旅游变得越来越平民化,选择也越来越多,而且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个性化旅游悄然升温,人们放松心情度假,开始真正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

这么多材料可任选一节,可是悬赏分咋没呢????????!!!!!!!!!!!!!!!!!!!!!!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zzaxjh/blog/item/2ac6f2de26806a59ccbf1ab0.html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4164294.html

没人支持


建国60周年祖国变化
政治地位上:联合国五大常委之一,随着国力的壮大,中国在国际上地位也越来越高。 经济上: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渐渐地使全国人民都富裕起来(还没有最终完成)。 社会文化上:虽然教育体制不对,但比建国前水平高了不知多少倍,各种文艺水平越办越高,渐渐地在国际上站稳脚跟。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

国庆六十周年,中国有哪些变化
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的纪念日-10月1日。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国庆节是圣马力诺的国庆节,远在公元301年,圣马力诺就把9月3日定为自己的国庆节。3、国庆60周年大阅兵:2009年10月1日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首都阅兵,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锦涛主席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中国建国六十周年的变化是如何改变的,拜托,,十万火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深有感触地说,建立在落后农业国家基础上,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用60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200—300年的工业化历程,堪称人类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历史性巨变!打开尘封的记忆,一个个振奋人心的历史镜头,见证着我国工业6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1949年,“共和国钢铁工业长子”鞍钢第一...

建国60周年后变化资料
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 ①刚建国时期——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饭 ②改革开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全国...

建国60年祖国文化,经济,社会,政治的发展和成就
建国六十年,祖国取得辉煌成就和巨大变化,是难以在课堂的时间里讲述完整,这里请允许用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方式作介绍:1、经济建设方面:建国六十年,我国经济建设经过“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跨越式大发展,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已突破23万亿元,平均年增长速度超过8%,全国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日本...

建国60周年的变化
今年是我国建国六十周年,回顾六十年,我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一个弱势国家发展成如今世界中不可忽略的大国。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变化,看到了它的发展。虽然国家发展起来,但是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人口数目的剧增,同样为我们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问题。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拥有了私家车,路面上的车辆剧增,带来了...

帮我找一下建国60年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变化的表!急~~!
1950年 土地改革运动开始 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始 10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土地改革完成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1956年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

中国60年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有很多方面 希望答案您还满意 一、生物技术 ——生物科学 (1) 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胰岛素。(2) 1998年4月15日,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又成功地运用基因方法重组人胰素。 (3) 1984年3月9日,我国青年学者旭日干与日本学者合作,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

求:新中国60年十大辉煌成就
4、 原子弹氢弹试爆成功(有了核保护伞,奠定了强国地位,不再惧怕任何国家的核讹诈)5、 人造卫星上天(探索宇宙的第一步)6、 文盲人数大幅度减少。(开展了扫盲运动,中小学义务教育制度基本普及)7、 人均寿命从建国前的34岁提高至75岁。(卫生医疗条件改善,血吸虫病、麻风病等恶性传...

建国60年的成就
2004年第28届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上实现了小康水平,中国GDP:13年跨越10个万亿元台阶,综合国力建国60周年 6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200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

保定市18272284618: 中国建国60年来衣食住行的变化有哪些? -
邹于盐酸: 衣 虽然改革开放后,没有了布票,做衣服已经不是很普遍,更多人是去百货大楼买衣服穿.但是店铺很少.一个城镇只有一两家百货大楼.可是现在的商店到处都是,还分出了品牌店,老年店,裤子专卖店等等80年代初,棉布衣已经渐渐退出...

保定市18272284618: 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来有什么变化 -
邹于盐酸: 神舟七号胜利返航了,三位航天员满面笑容走出返回舱.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也是献给伟大祖国60岁华诞的珍贵礼物和诚挚祝福.

保定市18272284618: 建国60周年以来中国有哪些变化?写文章 -
邹于盐酸:[答案] 建国60周年的变化 60年,可谓弹指一挥间!60年的个人经历让我触摸到了社会前进的脉搏,60年的改革开放惠及了每一个国人的生活.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

保定市18272284618: 今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60华诞.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60年,华夏神州龙腾虎跃.(1)请你从以下3则材料中提取出两条反映我国60年来飞速发展... -
邹于盐酸:[答案] (1)示例:①建国60年来,我国人均收入大幅上升.②建国60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③建国60年来,我国交通发展极为迅速.④建国6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答出两点即可)(2)示例一:山山一般...

保定市18272284618: 祖国近几年的变化要概括性的说一下 -
邹于盐酸:[答案] 祖国六十年的变化弹指挥间、沧桑巨变,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人民艰苦创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

保定市182722846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发生哪些变化(至少写三个方面) -
邹于盐酸: 1 生活水平的巨大改善2 法律法规的日趋健全3 教育水平的很大改善 论外交影响力,经济实力,建国以来,相比民国时期来说,我们不得不承认相比西方国家一定程度上退步了.

保定市18272284618: 新中国成立60年生活用品变化 -
邹于盐酸: 牙粉——牙膏 肥皂——香皂、沐浴露 火钳烫发——卷发棒、离子烫 洋火——打火机 柴灶——液化气、天然气灶 11路——自行车——摩托车——汽车 粮票、布票、煤油票........全部消亡 大喇叭广——播收音机——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背投——液晶——等离子 扇子——电风扇——空调 薄荷水——冰糕——冰激凌 变化太多了,一时说不上来.

保定市18272284618: 请你就身边的实际情况,谈谈祖国这60年来的变化,以及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系列的变化的 -
邹于盐酸: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的60年间,中国经济出现了八个方面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是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实现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历史性巨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679亿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