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史记中一段话的历史背景

作者&投稿:帅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史记·秦始皇本纪》 一段话 回答问题~

1,叙述的是王绾建议分封诸侯王,而李斯否定了这种看法,设郡县制,集权中央,最后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建议。

2,王绾建议分封诸侯王以,和周朝相似, 李斯不赞成这个建议,他提倡郡县制度,

3, 第一;周朝的诸侯王制度,导致大乱,各个诸侯相互攻击,
第二:目前秦朝统治太平,郡县制很适合秦的社会状况
第三;如果分封诸侯王的话,会导致天下不太平。
4;李斯的改革,大大促进了中央政府的集权,削弱了各个地方势力,使国家更加容易统治,为后世做了一个典范。

5,李斯为相后,主张:“弱民”“愚民”的政策,以防止人民反抗统治者。“焚书坑儒”就是在他为相时期的历史事件。


打字很辛苦的,请多给两分吧 谢谢

《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到汉武帝时期三千年的历史,包含纸上谈兵、指鹿为马等众多历史故事

  孙文子,即孙林父,是武公儿子惠孙的第七世孙,是孙良夫之子。他是春秋时卫国掌握实权的一个大夫,是“戚”姓的祖先。

  季札(注:季札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从卫国前往晋国,准备在孙文子的封邑“宿”住下,听到钟声,说:“奇怪啊!我听说,背叛而不修德行,必遭杀身之祸。孙文子得罪了君王还住在这里(注:据《卫康叔世家第七》,孙文子曾进攻并把卫献公赶到了齐国,然后立了卫献公的叔叔秋做卫殇公。后来孙文子和宁喜争宠,殇公让宁喜攻打孙文子,孙文子逃到了晋国。晋国为了讨伐卫国,就帮助孙文子设圈套捉住了卫殇公和宁喜,并接受孙文子的请求,护送卫献公回国),恐惧还来不及,还有心思敲钟奏乐吗?孙文子住在这里,就好像燕子在幕布上筑巢穴一样危险。君王的尸体还没有埋葬(注:献公后三年,季札出访路过卫国,这一年,献公驾崩),难道这时可以敲钟奏乐吗?”说完,季札就离开了那里。孙文子听到季札的话,终生再没有听弹奏琴瑟。

  注:以上译文摘自杨燕起、陈焕良、杜升云、吉书时、李润英、张升、郭立杰、赵国玺、梁冬青等人译的《白话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岳麓书社),略有修改。

  原文:
  自卫如晋,将舍于宿①,闻钟声②,曰:“异哉!吾闻之,辩而不德③,必加于戮。夫子获罪于君以在此④,犹惧不足,而又可以畔乎⑤?夫子之在此,犹燕之巢于幕也⑥。君在殡而可以乐乎⑦?”遂去之。文子闻之,终身不听琴瑟。

  ①宿:通“戚”,地名,是卫国大夫孙文子的封邑。②《卫康叔世家》载此事详:过宿,孙林父为击磬,曰:“不乐,音大悲,使卫乱乃此矣。”③辩:通“办”,指有才干智略,据《史记会注考证》。④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此处指孙文子。孙文子曾攻击卫献公,献公逃到齐国。孙文子立卫殇公。后来孙文子又要求晋国扣押殇公,再立献公。参见《卫康叔世家》。季札认为孙文子的行为是“辩而不德”,而且得罪于国君。⑤畔:通“般”(pán,盘)”,怡乐。⑥燕巢于幕:比喻处境十分危险。⑦殡:停柩待葬。古人死后装殓入棺。并不立即埋葬。而是停放于堂之西阶,过一段时间再行下葬。


问史记中一段话的历史背景
孙文子,即孙林父,是武公儿子惠孙的第七世孙,是孙良夫之子。他是春秋时卫国掌握实权的一个大夫,是“戚”姓的祖先。季札(注:季札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从卫国前往晋国,准备在孙文子的封邑“宿”住下,听到钟声,说:“奇怪啊!我听说,背叛而不修德行,必遭杀身之祸。孙文子得罪了君王还住在这...

《史记》中的哪些话,很短,但句句透悟人生玄机?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对他人欺心、藐视心切不可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这句话出自《史记·滑稽列传》,历史上的楚庄王,他上任三年,从来不上朝理政,整日浑浑噩噩一派糊涂君王气象,而三后,当他走上朝堂,所有的决策智慧尽显一...

《史记》中,“娶妻有日,过门不私。九土既理,玄圭锡兹”,这句话是何意...
《史记》中,“娶妻有日,过门不私。九土既理,玄圭锡兹”,这句话是指来源于历史上的一位圣君——大禹的故事。这句话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大禹为了治水,抛下了刚刚新婚不久的妻子,多次路过自己家的家门都没有进去,起到了相当好的表率作用。在神州大地的情况得到了治理之后,他的成果得到了上级的...

...一句话(人固有一死,……)课文什么就是根据历史中的
就在这篇著名的书信之中,司马迁把泰山融入千古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可见,在司马迁的心目中,泰山是一个庄重、威严、雄伟可亲的象征。

史记其中一个故事简介
1、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

史记和汉书中的历史典故
【雀罗】 《史记·汲郑列传论》:“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后以“雀罗”形容冷落的门庭或失势之家。唐刘禹锡《有感》:“地幽蚕室闭,门静雀罗开。”参见器用部·宫室...

司马迁的《史记》说霍去病不省士,历史中是如何记载的呢?
他在《史记》曾这样评价冠军侯霍去病: 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馀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事多此类 意思既太史公司马迁说霍去病初奉命出征时,皇帝陛下恩宠他担心他吃不惯军中伙食,特地从宫中给他选了一拨人,带着几十...

《史记》的“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什么意思?
所谓“成一家之言”,就是借写这样一部历史著作,来表达他的某些独到的历史见解,表达他的某些社会、政治思想。《太史公自序》中说他的理想是使《史记》成为《春秋》第二,他自己成为第二个孔子。当时人们普遍这样认为,孔子“因史记(鲁史)作《春秋》,以当王法”,这部王法“记天下之得失,而见其所以然之故,甚幽而...

《史记》中的历史故事
《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到汉武帝时期三千年的历史,包含纸上谈兵、指鹿为马等众多历史故事

史记的故事(历史的见证)
史记的故事:淮阴之战 淮阴之战是史记中的一段重要故事,它发生在西汉末年,是刘邦和项羽之间的一场决战。刘邦是刘家的后代,项羽是项氏的后代,两家世仇已久。这场战争的胜负,将直接决定中国的未来走向。刘邦和项羽都是出色的将领,他们都有着强大的军队和广大的支持者。两人在淮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

南岔区17544776958: 问史记中一段话的历史背景自卫如晋,将舍於宿,闻锺声,曰:异哉!
方净回生: 这说的是季札的故事. 文子,即孙林父.春秋时卫国大夫.孙良夫之子.卫定公五年(公元前五八四年)冬,因得罪定公而出奔晋.十二年,依仗晋国支持,定公不得已而...

南岔区17544776958: 《史记》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方净回生: 司马迁生活在充满阶级矛盾的汉武帝时代,此时西汉已开始从鼎盛走向衰弱.刘邦建 立西汉政权后,为了稳定和巩固统治地位,采取了一些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

南岔区17544776958: 史记写作背景说什么?求啊? -
方净回生: 司马迁著《史记》,其史学观念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探求的天人之际,并非承认天的神秘力量,而是重视天人之间关系的演变,从而了解 “古今之变” 的关键,探求出历史动态发展变化的层面,最终完成“...

南岔区17544776958: 司马迁的《史记》中有这样一句话(人固有一死,……)课文什么就是根据历史中的 -
方净回生: 西汉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对泰山的钦敬之情是众所周知的. 西汉元封元年,汉武帝第一次封禅泰山,司马迁的父亲作为史官,本应来泰山参加封禅,但是他却因故留在洛阳.他对参加封禅视为他政治生命中的一件大事....

南岔区17544776958: 史记中的一段话及反映的事实
方净回生: 白骨露于野,千里不闻有鸡鸣.写的是三国时期,由于战乱,使民不聊生,到处荒芜的境地.

南岔区17544776958: 为什么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方净回生: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产生于反抗暴秦统治的时代名言出自西汉时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 意为虽只几户人家,也能灭掉秦国.比喻虽小,决心大也能成功....

南岔区17544776958: 《史记》历史背景 -
方净回生: 姓名:彭祖菊 班级:21中文类2班 学号:2021410155 联系方式:13985828090 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卒年不可考,约与汉武帝相始终.司马迁的祖上世代为史官,其父司马谈{?——前...

南岔区17544776958: 史记出现在汉代的历史背景 -
方净回生: 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首先,经济角度.汉朝结束了秦朝的混乱统治,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到汉武帝时期,经济高度繁荣.这就为史记这一部史学巨著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其次,政治角度.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儒家重视修史,孔子曾亲自编订《春秋》.儒家思想的成熟,使得统治者重视历史的记录及教育意义,也成为加强封建统治的重要方式,政治制度给予了史记重要的政治基础. 第三,个人角度.司马迁出身史学世家,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史学教育,史记的完成,与司马迁个人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

南岔区17544776958: 司马迁写史记的背景 -
方净回生: 他的 父亲司马谈曾任太史令,他把修史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可惜壮志未酬而与世长辞.司马迁子承父之志,继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前104年),他开始了《太史公书》及后来称为《史记》的写作. 但是,事出意外,天汉三年(前98年),...

南岔区17544776958: 史记秦始皇本纪最后有一段明孝皇帝的话,明孝皇帝是谁?如果是东汉的话,为什么会有他的一段话. -
方净回生:[答案] 这里的孝明皇帝即东汉明帝刘庄.东汉皇帝的话出现在西汉的《史记》上的确很古怪,其实是有原因的. 汉明帝永平十七年,诏问班固:“太史迁赞语中宁有非邪?”班固上表陈秦过失及贾谊言答之.汉明帝看过之后作出了评论.后人就把这段话附在了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