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作者&投稿:佘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当地保护生态环境~

青藏铁路全线将投入20亿元用于环保工程建设,它主要用于途经地区的草甸、灌木丛地带的植被移植养护、修建30处野生动物的通道,以及进行冻土区植被恢复试验研究。投入如此巨资从事铁路建设环保工作,这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还是首次,而仅仅为了高原生态面貌不遭破坏,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对青藏铁路建设
的环保工作调查表明,青藏铁路自2001 年6月底开工建设以来,青藏高原的水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生态植被和野生动物也得到了有效保护。为了保护青藏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建设者们在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中铁二局承建的10、29标段沿线的羊八井至格达温泉自然保护区、林周潮波黑颈鹤自然保护区是“要特别注意保护”的,需要“尽量维持其面貌”的。中铁二局为了保护沿线生态环境,可谓煞费苦心。

施工前:防患于未然

在施工设计中,中铁二局就把对施工沿线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对环境保护的方针、监理、检查、审批制度等作了详细的规定,如对遗弃物在工地的环境保护、废弃土石的防护、临时工程设置与施工管理,水土保持、隧道出渣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开工前,所有的临时、正式工程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并经环保部、监理审批及优化后方能开工。

为强化职工的环保意识,中铁二局专门邀请专家对各级管理人员作环保专题讲座并派专人组织职工学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由指挥部指挥长、总工程师等参加青藏铁路拉萨指挥部和青藏铁路环境保护监理站组织的唐拉段施工环境保护培训班,向所有施工人员发放《施工人员环保手册》、《管理人员环保手册》。

施工中:保护优先

在中铁二局管段内,竖着6块写着“保护环境,爱我西藏;爱护环境,珍爱地球”等字样的大型公益标牌。在施工中,保护环境的举措也是多不胜举。

正式开工以后,中铁二局首先成立了以指挥长为第一责任人的“中铁二局青藏铁路工程指挥部环境保护委员会”,这个环境委员会将负责贯彻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野生动物保护法法规和标准,落实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开展高原高寒植被工程技术研究等工作。

为了保护青藏铁路沿线的一草一木及野生动物,各施工场地周围均设置了铁丝网和绿色塑料网进行隔拦,界定了作业区和活动范围,防止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车辆随意进入施工场地以外的区域;营地和施工便道尽量选取在无植被或植被较差的地方;在温地路基施工过程中,首先界定施工范围并对范围内的草甸进行移植、养护;在路基基底处理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确保地下水流向路基基础外和路基两侧的草地。

生活垃圾集中回收、分类处理,生活污水经氧化处理后排放,生产污水经沉淀处理后排放,含油废水经涌油池处理后回收……所有的措施都是为了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都是为了把青藏铁路建设成一条世界铁路建设史上具有时代意义的生态绿色通道。

施工后:山河依旧

施工后,人们看到的不是车辙留下的裸露土地,也不是坑坑洼洼的土地。每一个施工点完工后,建设者们平整并用合适的土料覆盖地表,清理便道两侧施工弃物,尽量恢复地面的天然状态。羊八井一号隧道进口便道施工后,为防止草皮被河水冲坏,在堆龙曲与草甸之间设置了300余米长的石笼保护草甸。对羊八井二号随道出口段路基边坡进行了草皮移植,撒播草籽种草等多种方式进行绿化恢复。在柳吾隧道原开工场地,种植了大量柳树……经过建设者们的努力,铁路沿线和自然保持着和谐,到时候,人们乘火车将看不出青藏铁路沿线景观有什么变化。

在中铁二局的施工现场都用绿色防护网、彩旗、铁丝网规定了施工者的活动范围,任何人走出规定范围将处1万元以上的罚款。不就是走出规定范围吗牵踩一下草就死了吗牵就算踩死几根草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牵中铁二局的环保负责人可不这样认为,“西藏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我们不能破坏范围之外一草一木!” 来源:西藏日报

纪50至70年代,由于当时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我们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这一赶超型发展战略,使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较快地步入工业化进程,但由此自然资源和环境也承受了过重的压力,局部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改革开放之后,经过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日渐合理,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依然比较突出。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加快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总体上日益加剧,长期积累的环境危机逐步呈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迫在眉睫地摆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面前。 当星空不再蔚蓝,当河流不再清澈,当土地变成荒漠,人类将何以生存,何以面对养育自己的地球母亲? 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 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胡锦涛同志指出:“环境保护工作,要着眼于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这是对我国整个环保事业的形象总结,也是对我们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保护生态环境,是解决当前环境问题、抓住大好机遇期实现战略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由于目前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环境法制建设尚未完善,环境管理力量比较薄弱,生态环境状况在一些地区不容乐观,国家环境安全已经受到威胁。在未来若干年内,我国的化工、造纸、冶金等行业在产业结构中仍占有一定地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一时也难以改变,因而,结构性污染在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性转变。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仍嫌滞后,城市环境问题依旧突出,污染可能向农村转移与蔓延。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和消费转型,也将产生空前的环境压力。因此,要抓住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部署及各种举措,针对现实,对症下药;面对未来,未雨绸缪。 保护生态环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内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任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人类基本生活需要的供养,以及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一切原材料,无不源自大自然的恩赐。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自然环境对人类废弃物的吸纳、净化也是有限的,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就不可能长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高度重视环境对发展的重要性,追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努力转变以高资源消耗、高耗能、高污染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改变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速度的现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离开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便无从谈起。保护生态环境,是中国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本着对国际环境与资源保护事务积极负责的态度,参加或者缔结了多种环境与资源保护国际公约和条约,并把这些文件的精神引到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之中。参与就是承诺,承诺意味着责任。我们所采取的保护生态环境的种种对策和措施,就是在落实已经签署和批准的国际环境条约,承担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际义务,从而为改善全球环境作出努力。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在环境保护上不能懈怠疏忽,不能无所作为。中国一定要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环境保护,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今后一个时期,既是我国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的阶段,也是环保工作大有作为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将环境保护摆上重要位置。从“八五”开始,国家将环境保护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实施了治理污染企业、保护天然林、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根本性措施。我国发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并以《环境保护法》为基础,先后颁布了8部环境保护法律、30多件环保和核安全行政法规,以及70多件部门规章。近年来,我国环保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在一些城市和地区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逐步改善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提高生活质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工业布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机制,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力度,促进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科学认识和自觉遵循自然规律,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加快环境保护的法治进程。要加快制定和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进一步建立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政府部门要制定实行绿色发展政策,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发展过重的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GDP核算范围;要完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将环境绩效纳入其中,发挥其正面的激励效应。保护生态环境,必须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要广泛进行环保宣传,提高全民环境忧患意识;要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加强公众参与环境监督;要积极鼓励、引导和整合各种民间环保组织,发挥其应有作用,维护公众的环保权益,积极发展环保产业。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公约的谈判,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和区域合作,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既保障国家环境安全,又增强我国在国际环境事务中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事关人民安危,事关子孙祸福。新世纪新阶段,保护生态环境,我们重任在肩。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全面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团结一心,再接再厉,为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环保列车实现“污物零排放”

青藏铁路(青海西宁至西藏拉萨)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穿越神奇洁净的青藏高原。人们担心,在它以优美的身姿驰骋的同时,会给“高原净土”脆弱的环境带来隐忧。

与普通列车不同的是,进藏列车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保证了车体内生活污水污物零排放。

列车上的厕所是特制的。青藏铁路不允许向车外沿途排便,列车上的厕所采用真空集便装置,废物废水都有专门的回收设备。

铁道部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排泄物通过真空集便装置和连通管系集中收集到车下吊装的污物箱内,污物箱的容积可以满足连续运行42小时无须排放的要求。废水通过排水管系收集到污水箱,污水箱可以满足连续运行18小时无须排放的要求。厕所集便装置采用真空式,新型的真空喷射器解决了高原低气压对集便系统真空度、抽取真空时间和冲洗循环的影响。

此外,在格尔木车站还要集中进行吸污作业和垃圾回收作业,污物箱、污水箱和垃圾箱清空后,再进入格拉段运行,完全可以保证污水污物零排放。

车上采用列车专用垃圾压缩机处理其他废弃物,能保证沿途环境不受垃圾污染。

环保设计施工破解生态难题

青藏高原是不少河川的发源地,生态环境原始、独特而脆弱。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青藏铁路建设要珍爱高原一草一木。青藏铁路建设部门与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政府签订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首份环保责任书。

据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指挥长黄弟福介绍,青藏铁路仅环保投入就超过11亿元,接近工程总投入的5%,是目前我国环保投入最多的铁路工程项目之一,并在全国重点工程建设中首次引进了环保监理。

青藏铁路总体设计师李金城说,在自然保护区内,铁路线路遵循“能避绕就避绕”的原则,施工场地、便道、砂石料场的选址都经反复踏勘确定,尽量避免破坏植被。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委副书记巴羊欠见证了青藏铁路的两次施工,他深有感触地说:“以前铁路修到哪里,植被就破坏到哪里。此次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实行了定点取沙,沿线生态环境保持地相当完好!”

为了恢复铁路用地上的植被,科研人员开展了高原冻土区植被恢复与再造研究,采用先进技术,使植物试种成活率达70%以上,比自然成活率高一倍多。这些举措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

为保障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迁徙和繁衍,青藏铁路全线建立了33个野生动物通道。2002年夏季,国家珍稀野生动物藏羚羊产仔迁徙时,相关施工单位主动停工为它们让道。野生动物通道的建设,充分考虑了沿线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迁徙规律等,以保障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迁徙和繁殖。

李金城介绍说,青藏铁路唐北段和唐南段分别设置野生动物通道25处和8处,对于高山山地动物群,主要采取隧道上方通过的通佬问剑欢杂诟吆�菰�莸槎�锶海�饕�扇〈忧帕合路胶吐坊�浩峦ü�耐ǖ佬问健?

建设野生动物通道,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还是首次。青藏铁路总指挥部的监测表明,藏羚羊已经适应了人工营造的迁徙环境,大批藏羚羊通过野生动物通道自由迁徙。

。使用了美国进口的NJ2型机车。


龙门县14787792702: 青藏铁路修建时的生态保护措施有哪些? -
仇由胞郝智:[答案] 环保列车实现“污物零排放” 青藏铁路(青海西宁至西藏拉萨)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穿越神奇洁净的青藏高原.人们担心,在它以优美的身姿驰骋的同时,会给“高原净土”脆弱的环境带来隐忧. 与普通列车不同的是,进藏列车采取了一...

龙门县14787792702: 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
仇由胞郝智: 一、全面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各项环境法律法规,以生态环境评价结果指导设计、施工和环境管理. 二、制定环保设计原则.如:在设计选线上,防止阻断保护区的物流、能流和基因流,不改变...

龙门县14787792702: 在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当地保护生态环境 -
仇由胞郝智: 青藏铁路全线将投入20亿元用于环保工程建设,它主要用于途经地区的草甸、灌木丛地带的植被移植养护、修建30处野生动物的通道,以及进行冻土区植被恢复试验研究.投入如此巨资从事铁路建设环保工作,这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还是首次,...

龙门县14787792702: 为了打造世界一流的生态环保铁路,青藏铁路建设者采取了哪些环保新举?
仇由胞郝智: 第一,对髙原冻土环境和沿线自然景观的一系列保护措施和严格的 管理措施使青藏铁路成为我国重点工程建设的典范.施工方与铁路所 经省区签订环保责任书;投入最高...

龙门县14787792702: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的是A. 把冻土层融化,为植物提供水分B .为野生动物建立细腻的栖息地,不准野生动物迁徙和穿越铁路C... -
仇由胞郝智:[答案] D 本题考查交通线建设.A项冻土的融化,将给当地环境带来不利影响;错误.B项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为野生动物的迁徙留有通道;错误.C项铁路沿线,恢复植被,保护环境;错误.故选D项.

龙门县14787792702: 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不仅是一条世界一流的高原铁路,同时也是一条生态环保型铁路.在穿越可可西里、三江源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设计中,采取了以桥代... -
仇由胞郝智:[选项] A. ①②⑧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龙门县14787792702: 在青藏铁路的建设中为什么要做到生态保护优先 -
仇由胞郝智:[答案] 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着脆弱的生态、高寒缺氧的环境和多年冻土的地质构造等三大世界铁路建设难题.为了保护高原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珍稀的野生动物,青藏铁路仅环保投入就达20多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8%,是目前我国政府环保投入最多的...

龙门县14787792702: 青藏铁路建设的地理环境,问题,措施,影响.速啊! -
仇由胞郝智: 一是多年冻土.线路经过连续多年冻土区长达550公里,另有部分岛状冻土、深季节冻土,复杂的地质条件对设计和施工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二是高寒缺氧.沿线地处雪域高原,线路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占线路总长的84%,...

龙门县14787792702: 青藏铁路在建设中如何保护当地的野生动物 -
仇由胞郝智: 青藏高原是我国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为了不影响野生动物自由迁徙,青藏铁路建设单位在沿线建立了33个野生动物通道. 建立野生动物通道,在国外的工程建设中早已实践,甚至采用法律手段加以规范.目前,欧美国家均已制定了相当严...

龙门县14787792702: 如何保护青藏高原这样的生态系统 -
仇由胞郝智: ,强化草地、湿地、森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治理,加强土地整治和地质灾害防治,提高自然保护区管护水平;二要加强环境污染防治,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强化固体废物安全处置,严格辐射安全和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