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鲁迅的书《呐喊》的艺术特点。

作者&投稿:殳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鲁迅小说《呐喊》、《彷徨》的思想艺术特点是什么?(选择一个方面重点阐述即可)~

呐喊 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彷徨 写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便是题名《彷徨》的来由。他在《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彷徨》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彷徨》的艺术技巧“圆熟”――深广的历史图景;对人物命运的叙述渗透感情;“画眼睛”“勾灵魂”的白描手段;丰满的人物形象具有典型的意义。? 裘沙和王伟君两位艺术家以毕生精力用画笔“揭示鲁迅思想体系”,执著探索,苦心构思,大胆创造,以“理解的准确,表现的深刻,艺术的精湛”再现了鲁迅的世界。

《 呐 喊 》 共 收 集 了 《 狂 人 日 记 》 、 《 孔 乙 己 》 、 《 故 乡 》 、 《 阿 Q 正 传 》 等 十 四 篇 短 篇 小 说 ,其 艺 术 特 点主要有四:
一是反映真实。 鲁 迅 曾 经 尖 锐 批 评 瞒 和 骗 的 文 艺 , 提 倡 现 实 主 义 的 创 作 原 则 , 主 张 文 学 创 作「 如 实 描 写 」 , 「 有 真 意 , 去 粉饰 , 少 做 作 , 勿 卖 弄 」 。 它 写 的 是 随 处 可 见 的 普 通 事 物 , 就 像 日 常 生 活 那 样 朴 素 和 真 实 , 闰 土 的 形 象 所 以 感 人 至 深 , 就 因 为 它 是 旧 中 国 农 民 生 活 的 如 实 反 映 。 从 题 材 上 , 作 品 写 的 是 普 通 人 物 的 今 昔 变 化 , 而 非 重 大 题 材 , 从 文 体 上 说 , 它 彷 佛 是 记 ? 生 活 点 滴 的 散 文 , 而 非 精 心 结 构 的 小 说 。 但 作 者 炽 热 的 心 肠 , 深 刻 的 思 想 , 却 在 这 平 淡 无 奇 的 描 述 中 , 十 分 真 切 感 人 地 体 现 出 来 。
二是白描手法。鲁 迅 的 白 描 手 法 具 有 揭 示 人 物 灵 魂 深 处 的 传 神 的 艺 术 功 力 , 这 也 是 他 的 现 实 小 说 取 得 杰 出 成 就 的 一 个 重 要 原 因 。 作 品 中 展 现 的 生 活 场 景 、 水 乡 风 情 、 民 俗 风 貌 、 城 镇 景 致 、 人 物 的 言 行 、 姿 态 , 就 像 生 活 本 身 那 样 真 实 、 自 然 、 朴 素 , 毫 不 点 染 加 工 , 但 读 起 来 却 有 一 股 ? 大 的 内 在 力 量 , 深 刻 地 反 映 了 人 物 复 杂 的 心 理 活 动 。 正 因 为 鲁 迅 擅 於 发 掘 , 敢 於 写 出 , 所 以 他 的 小 说 具 有 ? 大 的 震 撼 人 心 的 力 量 。 鲁 迅 是 「 将 灵 显 示 於 人 的 , 在 高 的 意 义 上 的 写 实 主 义 者 」 。
三是细节刻画。鲁 迅 又 擅 用 「 画 龙 点 睛 」 的 手 法 描 写 人 物 形 象 , 运 用 具 有 特 徵 性 的 细 节 刻 画 人 物 性 格 。 如 《 阿 Q 正 传 》 用 阿 Q 被 打 后 说 是 「 儿 子 打 老 子 」 , 或 被 打 后 说 自 己 是 「 虫 、 豸 」 等 一 系 列 细 节 , 鲜 明 地 表 现 出 这 个 人 物 自 欺 欺 人 、 自 轻 自 贱 的 性 格 特 徵 。 《 药 》 用 夏 瑜 被 狱 卒 打 了 嘴 巴 反 而 说 打 人 者 「 可 怜 」 的 细 节 , 突 出 了 革 命 者大 义 凛 然 的 品 格 。 「 画 龙 点 睛 」 的 艺 术 手 法 , 使 人 物 形 象 鲜 明 生 动 , 令 人 难 以 忘 怀 。
四是性格创造。鲁 迅 小 说 的 另 一 艺 术 特 点 是 用 喜 剧 的 笔 调 写 悲 剧 , 塑 造 了 富 有 喜 剧 性 的 悲 剧 性 格 , 喜 剧 性 与 悲 剧 性 达 到 了 高 度 的 和 谐 统 一 。 鲁 迅 说 : 「 悲 剧 将 人 生 的 有 价 值 的 东 西 ? 灭 给 人 看 , 喜 剧 将 那 无 价 值 的 撕 破 给 人 看 。 」 阿 Q 的 阿 Q 主 义 是 无 价 值 的 东 西 , 用 喜 剧 的 手 法 将 其 撕 ? 能 引 起 人 们 的 反 省 。 阿 Q 性 格 中 交 织 ? 喜 剧 和 悲 剧 两 种 因 素 , 这 两 种 因 素 本 来 是 不 协 调 的 , 但 他 的 不 觉 悟 , 使 它 们 得 到 了 统 一 。 作 品 获 得 了 喜 剧 效 果 , 引 人 发 笑 ; 但 读 者 在 笑 的 时 候 , 感 到 难 过 , 嘲 笑 中 含 ? 眼 泪 , 对 主 人 公 的 愚 昧 , 麻 木 感 到 气 愤 、 焦 急 , 也 为 他 的 遭 遇 感 到 悲 痛 和 不 平 、 喜 剧 的 外 形 中 包 含 ? 悲 剧 的 实 质 , 揭 示 ? 严 肃 的 社 会 主 题 。http://www.hkep.com/HotEvents/hotevents030801e010106.html

《彷徨》作为鲁迅的第二个小说集,收录了《离婚》、《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高老夫子》、《示众》、《伤逝》、《弟兄》、《肥皂》等作品。其艺术技巧在《呐喊》的基础上更加“圆熟”。其主要特点是:作品描写的背景更加深广,白描手法的运用更加纯正;人物形象的刻画更加典型,作品的语言也在向冷峻方向发展。

小说集《呐喊》

鲁迅的小说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和经典之作,它以无穷的魅力,风行了大半个世纪,至今不衰。这三部小说集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其中《呐喊》给了我深刻的印象.它是鲁迅先生自《狂人日记》后的第二本经典小说集,它是中国的名著。同样也是世界的名著.
《呐喊》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铸剑》),遂成现在的14部。这些小说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以下介绍《呐喊》的内容。

在《呐喊》自序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了反应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艺活动的目的和态度。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小说的由来和起名的原由。作者从学洋务、学医、走科学救国之路,到推崇文艺,把文艺做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表现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求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历程。本篇对于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理解本集小说的内涵,及意蕴均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在写作上,本篇自序文笔清新老到,周密流畅,震人心魄又引人入胜,读之使人欲罢不能。其语言风格充溢着鲁迅独特的个性,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发表于1918年5月的《新青年》,作者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一笔名。本篇塑了一个反封建战士——“狂人”的形象。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同时,作者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本篇以鲜明的反封建思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思想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从而为整个中国新文学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篇在艺术手法上的特色,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作者用写实主义手法描写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都符合迫害狂的病态特征。而且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写狂人含义双关的表述。狂人对封建势力作得象征性描绘,将写实的手法和象征的手法结合得天衣无缝。从而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次是语言性格化。《狂从日记》使用的是现代文学语言。作者精心构思了一个“语言杂错无伦次”的狂人。语言似杂乱而实敏锐,即符合精神病人的特点,又道出了被压迫者的心声。性格化的语言成功的塑造了貌似狂人而实具象征意义的战士形象。

《孔乙己》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没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穷困、潦倒、迂腐、麻木的孔乙己,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摧残下终被封建社会所吞噬。作者抨击了国民精神的麻木和社会对苦难者的漠视,同时对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尖锐的谴责。本篇的艺术特色在于结构严谨,先是开端,交待了环境和气氛;其次发展,介绍人物;再是高潮,即小说中心——提示了社会的冷酷无情。小说经营谋篇,工于匠心。特色之二在于以侧面描写来塑造人物性格。作品用第一人称“我”——酒店小伙计耳闻目睹的情况来写孔乙己,他的肖像刻划,对话,经历,都通过“我”的概括叙述来表现,由此塑造的人物,显得真实可信,从而把人物描绘的栩栩如生。小说的语言也极精炼简洁。作者刻画的酒店掌柜,小伙计,短衣裳帮顾客,孩子们,众多人物都是以简练几笔勾划出来,惟妙惟肖。孔乙己结结吧吧地为自己靠不住的清白辩解时,那一句自欺欺人的“窃书不能算偷”,将旧时代知识分子自命清高而又迂腐不堪的形象毕现无余,令人叹服!

《药》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小说描写了革命者流血牺牲而不被理解,他们的鲜血反被做成人血馒头去医治痨病这样一个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悲剧,发人深省的剖析了这一革命之所以不成功的历史原因。本篇独具匠心的采用了双线结构。一条线索写华老栓为儿子治病;华老栓买人血馒头,华小栓吃人血馒头,华大妈上坟;一条线索写夏瑜的革命活动和牺牲。两个悲剧交织起来,形成了一幅悲壮的图景。作者精细的构思,突出体现在采用特殊的反射和暗示的写作手法。用“华”“夏”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姓氏作为流血者和吃血者的代称,其强烈深远的意蕴极为丰富深长。全篇其实只是写一个革命者牺牲事件的反面,通过一群不觉悟的人的印象及其反映,来反射出革命者的惨烈。夏瑜被杀没有明写,而是从围观人的动作描写中暗示出来;其被杀地点也分明点出为古轩亭口,这正是秋瑾被害的绍兴古轩亭口的暗示提供;其视死如归的精神是通过牢卒和听客们愚妄的反应反射出来的;其坟上的花圈则暗示:他们的同志们仍在坚持斗争。小说末尾以坟头比喻阔人祝寿的馒头,其中的暗示意味就更加深远令人警醒了。小说的全篇笼罩着浓重阴冷的气氛,也是作者为突出人物和主题而成功营造出来的,便吃人血的故事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当然,在《呐喊》这本书中,像这样的文章还有许许多多,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鲁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愤怒而又带有鼓励的语气,激励着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用带有指责和批评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鲁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苏醒,重整我中华雄威!
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历史,从封建社会走向了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而迈进,这是经过我们许许多多的劳动人民,经过了几代的国家领导,才走来来的,我们要继续努力,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同学们,让我们站起来,为我们的美好明天而奋斗吧!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713787.html?si=1
《彷徨》太多了写不下了,你直接点网站吧

本书收入鲁迅先生1924年至1925年间创作的小说11篇。
《彷徨》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彷徨》的艺术技巧“圆熟”――深广的历史图景;对人物命运的叙述渗透感情;“画眼睛”“勾灵魂”的白描手段;丰满的人物形象具有典型的意义。� 裘沙和王伟君两位艺术家以毕生精力用画笔“揭示鲁迅思想体系”,执著探索,苦心构思,大胆创造,以“理解的准确,表现的深刻,艺术的精湛”再现了鲁迅的世界。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539715.html?si=1

《 呐 喊 》 共 收 集 了 《 狂 人 日 记 》 、 《 孔 乙 己 》 、 《 故 乡 》 、 《 阿 Q 正 传 》 等 十 四 篇 短 篇 小 说 ,其 艺 术 特 点主要有四:
一是反映真实。 鲁 迅 曾 经 尖 锐 批 评 瞒 和 骗 的 文 艺 , 提 倡 现 实 主 义 的 创 作 原 则 , 主 张 文 学 创 作「 如 实 描 写 」 , 「 有 真 意 , 去 粉饰 , 少 做 作 , 勿 卖 弄 」 。 它 写 的 是 随 处 可 见 的 普 通 事 物 , 就 像 日 常 生 活 那 样 朴 素 和 真 实 , 闰 土 的 形 象 所 以 感 人 至 深 , 就 因 为 它 是 旧 中 国 农 民 生 活 的 如 实 反 映 。 从 题 材 上 , 作 品 写 的 是 普 通 人 物 的 今 昔 变 化 , 而 非 重 大 题 材 , 从 文 体 上 说 , 它 彷 佛 是 记 ? 生 活 点 滴 的 散 文 , 而 非 精 心 结 构 的 小 说 。 但 作 者 炽 热 的 心 肠 , 深 刻 的 思 想 , 却 在 这 平 淡 无 奇 的 描 述 中 , 十 分 真 切 感 人 地 体 现 出 来 。
二是白描手法。鲁 迅 的 白 描 手 法 具 有 揭 示 人 物 灵 魂 深 处 的 传 神 的 艺 术 功 力 , 这 也 是 他 的 现 实 小 说 取 得 杰 出 成 就 的 一 个 重 要 原 因 。 作 品 中 展 现 的 生 活 场 景 、 水 乡 风 情 、 民 俗 风 貌 、 城 镇 景 致 、 人 物 的 言 行 、 姿 态 , 就 像 生 活 本 身 那 样 真 实 、 自 然 、 朴 素 , 毫 不 点 染 加 工 , 但 读 起 来 却 有 一 股 ? 大 的 内 在 力 量 , 深 刻 地 反 映 了 人 物 复 杂 的 心 理 活 动 。 正 因 为 鲁 迅 擅 於 发 掘 , 敢 於 写 出 , 所 以 他 的 小 说 具 有 ? 大 的 震 撼 人 心 的 力 量 。 鲁 迅 是 「 将 灵 显 示 於 人 的 , 在 高 的 意 义 上 的 写 实 主 义 者 」 。
三是细节刻画。鲁 迅 又 擅 用 「 画 龙 点 睛 」 的 手 法 描 写 人 物 形 象 , 运 用 具 有 特 徵 性 的 细 节 刻 画 人 物 性 格 。 如 《 阿 Q 正 传 》 用 阿 Q 被 打 后 说 是 「 儿 子 打 老 子 」 , 或 被 打 后 说 自 己 是 「 虫 、 豸 」 等 一 系 列 细 节 , 鲜 明 地 表 现 出 这 个 人 物 自 欺 欺 人 、 自 轻 自 贱 的 性 格 特 徵 。 《 药 》 用 夏 瑜 被 狱 卒 打 了 嘴 巴 反 而 说 打 人 者 「 可 怜 」 的 细 节 , 突 出 了 革 命 者大 义 凛 然 的 品 格 。 「 画 龙 点 睛 」 的 艺 术 手 法 , 使 人 物 形 象 鲜 明 生 动 , 令 人 难 以 忘 怀 。
四是性格创造。鲁 迅 小 说 的 另 一 艺 术 特 点 是 用 喜 剧 的 笔 调 写 悲 剧 , 塑 造 了 富 有 喜 剧 性 的 悲 剧 性 格 , 喜 剧 性 与 悲 剧 性 达 到 了 高 度 的 和 谐 统 一 。 鲁 迅 说 : 「 悲 剧 将 人 生 的 有 价 值 的 东 西 ? 灭 给 人 看 , 喜 剧 将 那 无 价 值 的 撕 破 给 人 看 。 」 阿 Q 的 阿 Q 主 义 是 无 价 值 的 东 西 , 用 喜 剧 的 手 法 将 其 撕 ? 能 引 起 人 们 的 反 省 。 阿 Q 性 格 中 交 织 ? 喜 剧 和 悲 剧 两 种 因 素 , 这 两 种 因 素 本 来 是 不 协 调 的 , 但 他 的 不 觉 悟 , 使 它 们 得 到 了 统 一 。 作 品 获 得 了 喜 剧 效 果 , 引 人 发 笑 ; 但 读 者 在 笑 的 时 候 , 感 到 难 过 , 嘲 笑 中 含 ? 眼 泪 , 对 主 人 公 的 愚 昧 , 麻 木 感 到 气 愤 、 焦 急 , 也 为 他 的 遭 遇 感 到 悲 痛 和 不 平 、 喜 剧 的 外 形 中 包 含 ? 悲 剧 的 实 质 , 揭 示 ? 严 肃 的 社 会 主 题 。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
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在《呐喊》序中,鲁迅谈到他弃医从文的经过和目的。他于1898年到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肄业,第二年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1902年毕业后即由清政府派赴日本留学,1904年进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1906年中止学医,回东京准备从事文艺运动。是一次课堂上看画片的经历使他弃医从文的。他回忆道:‘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
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他’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鲁迅又谈到他把《狂人日记》等小说投稿到《新青年》的经过。他曾问办《新青年》的朋友:“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那人答道:“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于是他便写了《狂人日记》,此后还陆续推出了另外十余篇。鲁迅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叫醒‘铁屋’中的人,使国人得救。谈到《呐喊》的名称,他说:“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鲁迅的小说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和经典之作,它以无穷的魅力,风行了大半个世纪,至今不衰。这三部小说集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其《呐喊》中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不仅是中国的名著。同样也是世界的名著。
《呐喊》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补天》),遂成现在的14部。这些小说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以下介绍《呐喊》的内容。在《呐喊》自序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了反应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艺活动的目的和态度。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小说的由来和起名的原由。作者从学洋务、学医、走科学救国之路,到推崇文艺,把文艺做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表现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求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历程。本篇对于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理解本集小说的内涵,及意蕴均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在写作上,本篇自序文笔清新老到,周密流畅,震人心魄又引人入胜,读之使人欲罢不能。其语言风格充溢着鲁迅独特的个性,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发表于1918年5月的《新青年》,作者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一笔名。本篇塑了一个反封建战士——“狂人”的形象。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同时,作者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本篇以鲜明的反封建思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思想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从而为整个中国新文学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篇在艺术手法上的特色,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作者用写实主义手法描写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都符合迫害狂的病态特征。而且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写狂人含义双关的表述。狂人对封建势力作得象征性描绘,将写实的手法和象征的手法结合得天衣无缝。从而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次是语言性格化。《狂从日记》使用的是现代文学语言。作者精心构思了一个“语言杂错无伦次”的狂人。语言似杂乱而实敏锐,即符合精神病人的特点,又道出了被压迫者的心声。性格化的语言成功的塑造了貌似狂人而实具象征意义的战士形象。
《明天》是鲁迅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作品通过寡妇单四嫂痛失独子的描写,令人震悚地展示了一幅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同时抨击了黑暗社会吃人的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作者冷峻的写作风格显示出他对黑暗社会的愤恨。精炼而写实的艺术显示了作者写作手法的纯熟。洗练而朴实的笔精彩的勾勒了一幅小镇风俗画,而人物的刻画与对话的描写,更难有一字更改,实在是精品中的精品。
《一件小事》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内容警策深邃。全文仅一千字左右,作品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在歌颂下层劳动人民崇高品质的同时,还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表现出真诚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新思想。在五四运动时期能有如此认识是很不寻常的,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本篇的写作特点,一是运用对比手法,将车夫和“我”对于同一件事的不同态度进行对照,显露出“我”自私自利的渺小,映射出车夫的光明磊落,敢做敢当,关心别人的高大形象。这种对比的妙处在于以间接而含蓄的笔墨突出劳动者的朴实无私。在表现形式上,本篇好似一篇速写画,又近于当代的“小小说”,短小精悍,清新可人而意味深长;情节真实可信,成为现代小说中传颂最广的名篇之一。
《孔乙己》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没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穷困、潦倒、迂腐、麻木的孔乙己,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摧残下终被封建社会所吞噬。作者抨击了国民精神的麻木和社会对苦难者的漠视,同时对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尖锐的谴责。本篇的艺术特色在于结构严谨,先是开端,交待了环境和气氛;其次发展,介绍人物;再是高潮,即小说中心——提示了社会的冷酷无情。小说经营谋篇,工于匠心。特色之二在于以侧面描写来塑造人物性格。作品用第一人称“我”——酒店小伙计耳闻目睹的情况来写孔乙己,他的肖像刻划,对话,经历,都通过“我”的概括叙述来表现,由此塑造的人物,显得真实可信,从而把人物描绘的栩栩如生。小说的语言也极精炼简洁。作者刻画的酒店掌柜,小伙计,短衣裳帮顾客,孩子们,众多人物都是以简练几笔勾画出来,惟妙惟肖。孔乙己结结吧吧地为自己靠不住的清白辩解时,那一句自欺欺人的“窃书不能算偷”,将旧时代知识分子自命清高而又迂腐不堪的形象毕现无余,令人叹服!
《药》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小说描写了革命者流血牺牲而不被理解,他们的鲜血反被做成人血馒头去医治痨病这样一个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悲剧,发人深省的剖析了这一革命之所以不成功的历史原因。本篇独具匠心的采用了双线结构。一条线索写华老栓为儿子治病;华老栓买人血馒头,华小栓吃人血馒头,华大妈上坟;一条线索写夏瑜的革命活动和牺牲。两个悲剧交织起来,形成了一幅悲壮的图景。作者精细的构思,突出体现在采用特殊的反射和暗示的写作手法。用“华”“夏”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姓氏作为流血者和吃血者的代称,其强烈深远的意蕴极为丰富深长。全篇其实只是写一个革命者牺牲事件的反面,通过一群不觉悟的人的印象及其反映,来反射出革命者的惨烈。夏瑜被杀没有明写,而是从围观人的动作描写中暗示出来;其被杀地点也分明点出为古轩亭口,这正是秋瑾被害的绍兴古轩亭口的暗示提供;其视死如归的精神是通过牢卒和听客们愚妄的反应反射出来的;其坟上的花圈则暗示:他们的同志们仍在坚持斗争。小说末尾以坟头比喻阔人祝寿的馒头,其中的暗示意味就更加深远令人警醒了。小说的全篇笼罩着浓重阴冷的气氛,也是作者为突出人物和主题而成功营造出来的,便吃人血的故事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当然,在《呐喊》这本书中,像这样的文章还有许许多多,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鲁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愤怒而又带有鼓励的语气,激励着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用带有指责和批判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鲁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苏醒,重整我中华雄威!


鲁迅《呐喊》梗概
8、《鸭的喜剧》简短的文字,通过爱罗先珂君想有蛙鸣合奏曲而养了蝌蚪和鸭子,最后鸭子吃了蝌蚪的故事。揭示了一个弱肉强食的道理,也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写照。9、《社戏》社戏是看到后来才明白是作者写对童年生活的向往和追忆,鲁迅的小说看多了总要去思考什么东西有什么意向,似乎这样才符合他的写作...

《呐喊》-鲁迅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1918年,新文化运动正值高峰。鲁迅因为和老朋友“金心异”(钱玄同)的一场关于“铁屋子”的谈话,创作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至1922年,五四大潮渐落,鲁迅应陈独秀之邀,将之前的小说结集出版,目的在于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并且慰藉那些在斗争中“奔驰的猛士...

为什么称《呐喊》是一部“伟大的书”?
鲁迅的《呐喊》读后感4 要说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书,《呐喊》当居首位,真的,一点也不夸张。不论是《孔乙己》中的主角;《药》中的华老栓;《明天》中的单四嫂子;还是《阿Q正传》中的阿Q,都能跃然纸上。《呐喊》是鲁迅先生经典小说集,更是中国的名著。 鲁迅先生是中华民族的坚强精神脊柱,鲁迅先生在《呐喊》中用...

鲁迅的《呐喊》有什么含义?
鲁迅写《呐喊》的含义有两层,一是希望通过《呐喊》,唤醒沉睡的国人。二是希望通过《呐喊》慰藉鼓励像《新青年》杂志的编辑们那样“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呐喊》塑造了大量性格鲜明、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小说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者自己的观点。这些人既占有话语权力,又...

鲁迅的《呐喊》写了什么?《呐喊》自序赏析介绍!
呐喊•自序 作者\/鲁迅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己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

呐喊表达了什么
1、控诉践踏生命的封建传统。2、深刻揭露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3、深入剖析国民及民族的劣根性。4、描写激烈的社会矛盾下苦苦挣扎的知识分子的命运。小说集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

鲁迅呐喊出自哪本书?
呐喊》揭露了当时旧社会的黑暗腐朽。当时生灵涂炭,鲁迅为中华民族而呐喊,痛斥黑暗势力,试图叫醒麻木的众人。《呐喊》表达以下几个思想:1、控诉践踏生命的封建传统。2、深刻揭露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3、深入剖析国民及民族的劣根性。4、描写激烈的社会矛盾下苦苦挣扎的知识分子的命运。

鲁迅有哪些代表作?
1、《呐喊》《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鲁迅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1卷。小说集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旧时...

鲁迅的小说《呐喊》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社会背景?他写这本小说的意义是什么...
鲁迅先生写的《呐喊》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社会背景?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当时的社会背景是辛亥革命到五四的社会时期。一些公民麻木不仁,一些战士勇往直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唤醒民族意识,抚慰那些在孤独中驰骋的勇士,使他们不再哀悼前人,鲁迅先生便发出了“呐喊”。鲁迅先生...

l鲁迅的《呐喊》出版于哪年
1923年8月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

曲阜市17765798341: 简述鲁迅的书《呐喊》的艺术特点. -
厍才包醛: 《 呐 喊 》 共 收 集 了 《 狂 人 日 记 》 、 《 孔 乙 己 》 、 《 故 乡 》 、 《 阿 Q 正 传 》 等 十 四 篇 短 篇 小 说 ,其 艺 术 特 点主要有四: 一是反映真实. 鲁 迅 曾 经 尖 锐 批 评 瞒 和 骗 的 文 艺 , 提 倡 现 实 主 义 的 创 作 原 则 , 主 张 文 ...

曲阜市17765798341: 请简述《呐喊》的艺术特点. -
厍才包醛:[答案] 《呐喊》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革命现实主义反映时代,二是以典型化的方法塑造人物,三是以体裁家的姿态不断创新.

曲阜市17765798341: 呐喊的艺术特色谁知道啊 -
厍才包醛: 很好 . 我很欣慰 :“把你送进大学是正确的, 文学知识日见进长,吾甚欣慰”.

曲阜市17765798341: 鲁迅的朝花夕拾和呐喊各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越简洁越好. -
厍才包醛: 这都是鲁迅先生的杂文,杂文也是他独特的标志,这种问题是散文的对立面,神散而行不散!特点:言语犀利,讽刺力强,创词.

曲阜市17765798341: 鲁迅小说《呐喊》、《彷徨》的思想艺术特点是什么?(选择一个方面重点阐述即可) -
厍才包醛: 唤醒人的良知!!

曲阜市17765798341: 鲁迅的作品有哪些特点 -
厍才包醛: 文风犀利,有深度,主要针对当时国民性来阐述其看法.

曲阜市17765798341: 呐喊简介50字 -
厍才包醛: 《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鲁迅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 《呐喊》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作品通过写实主义、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多种手法,以传神的笔触和“画眼睛”、“写灵魂”的艺术技巧,形象生动地塑造了狂人、孔乙己、阿Q等一批不朽的艺术形象,深刻反映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间中国社会生活的现状,有力揭露和鞭挞了封建旧恶势力,表达了作者渴望变革,为时代呐喊,希望唤醒国民的思想.奠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化史上的地位.

曲阜市17765798341: 200字<<呐喊>>简介?? -
厍才包醛: 《呐喊》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补天》),遂成现在的14部.这些小说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以下介绍《呐喊》的内容.在《呐...

曲阜市17765798341: 鲁迅作品的特点 -
厍才包醛: 批判性强,语言刚劲有力,哲理性强,特别以大量杂文为名

曲阜市17765798341: 鲁迅的文章有什么特色?急! -
厍才包醛: 杂文是鲁迅一生运用最多的文学形式.鲁迅杂文形象性很强,他文章中的说理、论辩、批判、驳论等逻辑力量都是透过鲜明的形象来体现的,因而他的杂文具有浓郁的艺术色彩.鲁迅杂文的文体自由多变,短评是他常用的形式.他的文风或严峻凛然,或清新隽永,或锋芒毕露,或泼辣犀利,或意味深长,多姿多彩不拘一格.他的杂文是现代文学中有重大影响的一种文体. 鲁迅小说具有“民族自我批判”(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改造国民性”)特点,他的小说正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