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读后感

作者&投稿:银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读后感~

我懂了,怕老师上网查到是吧?
没问题,其实最保险的方法就是从评论里自己选几段抄下来,绝对高分!

《仲夏夜之梦》是莎剧中最常被搬演改编也是最受欢迎的喜剧之一,有不少人都还是透过《仲夏夜之梦》开始接触到莎翁作品。近几十年来,此剧因为含有梦的成分,因此受到不少心理分析大师的青睐。又因内容提及父亲意图掌握女儿,仙王意欲控制仙后,因此也有人引用女性主义来探讨此剧。
本剧叙述雅典城内的一对恋人荷米雅和莱桑德,荷米雅的父亲反对他们在一起,他要求公爵下令,若荷米雅不肯嫁给德米崔斯,就要判她死罪。荷米雅深爱莱桑德,又因德米崔斯曾对挚友海莲娜示爱,所以不愿依从父命。荷米雅和莱桑德决定逃出雅典,而热爱荷米雅的德米崔斯和迷恋德米崔斯的海莲娜,亦跟随这对恋人逃进森林。
林子里的仙王欧伯龙为帮助海莲娜赢取德米崔斯的爱,就命令帕克趁德米崔斯睡著时,把神奇的情水滴在他的眼脸上,待他醒来,就会爱上睁眼后第一个看到的人。未料阴错阳差,帕克搞错对象,把情水滴在莱桑德的眼上,使莱桑德爱上海莲娜。欧伯龙得知后,赶紧把情水滴在德米崔斯的眼里,让他也爱上海莲娜,然后再把解药倒进莱桑德的眼里解除魔法,而让德米崔斯继续迷恋海莲娜。荷米雅的父亲发现荷米雅和德米崔斯各有意中人后,也就答应了荷米雅和莱桑德的婚事,最后这两对恋人就双双在同一天举行婚礼。
整场戏就情节推演而言,可分三个部分:首先是一条地位崇高却荒谬无比的律法;其次,他们逃往林子后,精灵的介入使彼此爱的对象混淆,因而产生误解与冲突;最后,一阵混乱之后,终於恢复理智和谐。本故事发生在仲夏夜晚,故事的主人翁们一度失去自我,事实上在西方文化中,有所谓的仲夏疯(midsummer madness)和月晕(moonstruck),象徵黎明之时,混乱才能回复秩序,疑惑冲突才会得到解决。
此剧的架构如几何图形般对称,故事发生於城市与森林、清醒与睡眠、真实与梦幻之间,成为两两对比的元素。底修斯掌管现实的雅典城,欧伯龙则是梦幻的森林之王,分别象徵理智和潜意识。
森林代表激情、焦虑、混乱、不受管束,隐藏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甚至有身分错置的危机,彷佛是一场纷扰的梦境,时空与真实世界截然不同。雅典城代表社会机制、社会运作的秩序,可以化解所有的冲突。
乡巴佬和帕克这两个角色,恰可以做为真实世界与梦幻世界的代表人物。庸俗也好,质朴也罢,许多评论家特别中意乡巴佬这个角色,认为他脚踏实地,对仙后的地位和法力不为所动,只关心找到路回家、觅食、搔痒、睡觉。帕克则是抱持游戏人间的态度,他捉弄村民,对自己找错对象、滴错情水不但不以为意,还觉得趣味十足,代表了对脱序状态的偏好。
另一个对称的安排是两两成双的恋人,莱桑德和德米崔斯,荷米雅和海莲娜,他们之间的角色互换,扑朔迷离。
本剧看似简单,实则具有不凡的文学与戏剧价值。另外,在莎翁众多的剧本当中,《仲夏夜之梦》也是少数极具原创性的剧本,不像其大部分的剧本,取材其他作品而融合改编。
此剧约於1595-96年间完成,虽然可能只是为一般大众而写的通俗剧,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是因应某节庆或某贵族婚礼而写就演出,所以充满希望和欢娱气氛。现代历法的仲夏指的是六月二十四日,但剧中提及五月节庆,所以故事发生的时间可能在五月。在早期,只有夏秋冬三个季节,夏天包含春天,所以仲夏便落在五月初,但确切的时间背景,莎士比亚并没有明白点出。
莎士比亚在当时期似乎特别偏好「梦」,在同时期的作品《理查二世》和《罗密欧与茱丽叶》中,「梦」字的出现也特别频繁,其在这三个剧本中出现的次数,就占了他所有剧作的三分之一。
梦境光怪陆离,醒来之后,知其不可思议,却不会令人无法接受,这就是梦的特质。潜意识藉由我们可感知的方式,在梦里呈现出来。梦处理不同於理性的情绪,透露我们的真正想法、感觉、欲望或恐惧等等,揭露隐而不见的潜意识。梦也带有预示作用,预示未来的可能变化。
据此,仲夏夜之「梦」属於预示的梦,梦醒后,恋情圆满成双,好友重修旧好,死罪撤销。但仲夏夜之「梦」又不是真正的梦,梦醒后之所以圆满,乃是因为精灵从中介入。所以剧终时,剧中人才会告诉观众读者,如果本剧显得似是而非、不合情理,那就当看戏是做梦,就把整出戏看作是一场梦吧。
提到精灵,伊莉莎白时期的人们大都相信精灵的存在,乡间尤其流传精灵传说。他们认为精灵和祖先凯尔特人(Celtic)同源,会骑马打猎、跳舞欢宴,也能够变身或是飞天隐形。精灵既对凡人慷慨赠与,也会惩戒凡人。他们处罚人类的方式常常是捏拧一把,或是用丑小孩来和人类的小孩调包。这些精灵一般都称为帕克(puck,意指淘气、喜欢恶作剧的小妖精)或者小妖魔(hobgoblin),他们多半喜欢在夜晚作怪,有些邪恶意味,有些大人会拿这些小妖怪来吓唬不听话的孩子。
此外,神话传说中的仙王一般就叫做欧伯龙(Oberon),仙后则称为戴安娜(Diana)、辛西亚(Cynthia)、妃比(Phoebe)或黑克悌(Hecate)等,而仙王的地位通常略逊於仙后。渐渐地,人们不再信仰精灵,但精灵仍成为通俗的娱乐文化中受人欢迎的主题,尤其是台上歌舞表演的主要角色。《仲夏夜之梦》中对仙王、仙后和帕克的描述,大致与传说吻合,这显示莎士比亚熟悉民间传说。他直接沿用各种传说,唯独仙后泰坦妮的名字取自欧维德的《变形记》。另外,帕克爱捉弄人,却无恶意,这似乎也是莎翁的创举。
本出戏中的有许多场景特别适於剧场表现,例如夏夜森林、森林精灵、精灵魔法、好事多磨的两对恋人,或是仙后和驴头乡巴佬的滑稽邂逅等等。事实上,这部戏的演出史简直就是精灵的造型史。十九世纪起,精灵的演出常由数十位歌者或舞者集体表现,他们或为儿童,或为少年,或为成人。此时,甚至也出现了东方造型的精灵。
此剧历久不衰,深受喜爱。其一般的制作和演出,倾向以芭蕾剧或歌剧呈现,其中最著名的舞台演出是英国导演彼得.布鲁克(Peter Brook)於1970年的作品,近年来则有罗伯.乐帕许(Robert Lepage)为英国国家剧院(National Theatre)执导的版本,有兴趣的读者可参考葛瑞飞兹(Trevor R. Griffiths)所编纂的《仲夏夜之梦》演出纪录,而喜好电影的读者,也可能看过多部电影版的《仲夏夜之梦》了。

《序言》

姜翠芬副教授
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的戏剧是西方文学的瑰宝。同一时期的英国著名文人班‧强生(Ben Jonson)就曾赞美莎翁:
胜利,我的不列颠,你有一位
让全欧洲俯首敬拜的人。
他不属於一个世纪,而是永恒。
Triumph, my Britain , thou has one to show
To whom all scenes of Europe homage owe.
He was not of an age, but for all time!
虽然我们对莎翁生平能确实掌握的不多,但这四百年来却也证明莎翁名剧魅力锐不可当。他的剧作不但拥有广大的读者,还不断地被搬上舞台及银幕。
综观莎士比亚戏剧伟大之处,可由四个层面来探讨:主题、剧情、人物及语言。莎翁作品的主题都在探讨人性。举凡悲剧及历史剧作品中的人性阴暗面,喜剧作品中的人性光明面或可笑处都剖析在我们眼前。这些虽说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莎翁却像阅尽人间冷暖似的,道尽人性的自私、阴险、野心、毅力、亲情、爱情等。莎翁三十八部剧作中涉及层面涵盖政治、性别、宗教、社会阶层、性、身体、家庭、医学、法律、历史、军事、战争、神话、巫术等,真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
莎翁对人性研究透澈也反映在他深谙观众喜好上。投观众所好,他剧情安排上,常选择吸引观众的结构。例如,在许多悲剧作品中,他沿用希腊悲剧英雄失败的命运模式,来博取观众的叹息、怜悯及尊敬;在诸多喜剧中,他则安排一个接著一个的惊奇(surprise),虽然喜剧中充满不少不合理之处,但就是这些安排使我们大笑愉税。本来莎翁名剧因其人性探讨及丰富题材,已使他的作品成为「人(性)的百科全书」,现在再加上引人入胜的剧情,更增加其超越时空的可看性。
在戏剧里多层面人性探讨的实际化身,即众多生动的人物。忧郁多虑的哈姆雷特、野心勃勃的马克白、令人惋惜的罗密欧与茱丽叶、泼妇凯瑟琳(Katherine)、慧黠的鲍希雅(Portia),信手拈来,不胜枚举。他们个个性格鲜明,无论在纸上或舞台上都令我们印象深刻。然而,让这些人永垂不朽的却是莎翁所赋予他们的语言。莎翁文字的洗鍊无人能出其右。例如,前所提及的忧郁王子哈姆雷特,之所以四百年来屡获批评家及读者青睐,除了他原有之性格,另外他犀利的对白及独白更使他永垂青史。他的短语如"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及"Frailty,thy name is woman"已成为我们的日常用语。
莎翁的长篇独白更将人物活生生地刻画在我们眼前。四百年前尚无心理分析理论,但藉由他的语言,莎士比亚带领读者直入那不测的心灵深处,透视他的人物。
除此之外,莎翁的双关语俏皮又似是而非,他的意象及譬

在古老而繁荣的雅典城,最受人尊敬的特修斯公爵的婚礼正在有条不紊的准备着。就在公爵与未婚妻希波里特互诉衷肠之时,一桩包办婚姻的争吵打破了两人的甜蜜气氛。
顽固的老头伊吉斯要将他的女儿赫米娅许配给门当户对的贵族青年迪米特吕斯,可是女儿不同意,因为她已经爱上了另外一个叫做拉山德的雅典青年。
公爵命令赫米亚服从她父亲的安排,这一不幸的消息让一对深爱的人痛苦不已,于是二人决定私奔,离开雅典。
但是赫米亚的好友,深爱着迪米特吕斯的海丽娜却故意将这件事泄露了出去。当天晚上,这对情侣跑到了树林里,迪米特律斯也一路追踪赫米亚,希望挽回芳心,紧随其后的是自找没趣的海丽娜。
而此时,一帮业余演员,也来到了树林里排练节目。不过即使是他们的主演,胖子玻特,也是个非常笨拙的人,表演得滑稽搞笑。虽然如此,他们仍旧充满热情的排练着,希望能够在公爵的婚礼上表演这个节目。
但是不管对于两对情侣还是对于演员们来说,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慢慢地接近了精灵们的秘密家园。
仙王奥布朗和他的仙后为了争夺一个得宠的俊童相互争吵着,为了愚弄仙后,他命令精灵迫克去寻找一种奇异的爱情花汁,并顺便借此解决两对情侣的爱情苦恼,但没想到由于迫克的大意,反倒引起了情人们的混乱。
而对于演员们来说,他们的排练就要结束了,而玻特却在精灵的魔法下,变成了驴子,并成了受花汁作用的仙后提塔尼娅的情人,引发了种种笑料。
经过一阵混乱后,众人终于恢复了正常。仙后受到愚弄,只得认输,屈服于仙王的意志,从此做一个懂得温柔顺从的好妻子。
两对情人的爱情在奥布朗的帮助下也都得到了美满的结局。而憨厚的玻特也重变成人,和其他演员一起完成了戏剧排练。雅典城内,一片欢乐景象,人们用载歌载舞的方式来庆祝快要举行的婚礼。

扩展资料: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Shakespeare,1564年4月26日-1616年4月23日),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
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罗诗力说》(1908年2月)称莎翁为“狭斯丕尔”,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当时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莎士比亚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出生长大,18岁时与安妮·海瑟薇结婚,两人共生育了三个孩子:苏珊娜、双胞胎哈姆尼特和朱迪思。
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20多年期间莎士比亚在伦敦开始了成功的职业生涯,他不仅是演员、剧作家,还是宫内大臣剧团的合伙人之一,后来改名为国王剧团。
1613年左右,莎士比亚退休回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后逝世。
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
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
接下来1601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赛罗》、《哈姆雷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
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莎士比亚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
他的戏剧有各种主要语言的译本,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所有戏剧家的作品。
1、早期作品
1590~1600年的伊丽莎白一世的中央主权尚属巩固,王室跟工商业者及新贵族的暂时联盟尚在发展。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英国国势大振。这使作者对生活充满乐观主义情绪,相信人文主义思想可以实现。
这时期所写的历史剧和喜剧都表现出明朗、乐观的风格。例如《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
2、中期作品
1601~1607年英国农村的“圈地运动”加速进行,王权和资产阶级及新贵族的暂时联盟正在瓦解,社会矛盾深化,政治经济形势日益恶化。
詹姆士一世继位后的挥霍无度和倒行逆施,更使人民痛苦加剧,反抗迭起。在此情况下,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越来越加剧。
创作风格也从明快乐观变为阴郁悲愤,其所写的悲剧也不是重在歌颂人文主义理想,而是重在揭露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例如《哈姆雷特》、《麦克白》。
3、晚期作品
1608~1612年詹姆士一世王朝更加腐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的破灭,乃退居故乡写浪漫主义传奇剧。其创作风格也随之表现为浪漫空幻。例如《辛白林》、《冬天的故事》。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威廉莎士比亚

我懂了,怕老师上网查到是吧?
没问题,其实最保险的方法就是从评论里自己选几段抄下来,绝对高分!

《仲夏夜之梦》是莎剧中最常被搬演改编也是最受欢迎的喜剧之一,有不少人都还是透过《仲夏夜之梦》开始接触到莎翁作品。近几十年来,此剧因为含有梦的成分,因此受到不少心理分析大师的青睐。又因内容提及父亲意图掌握女儿,仙王意欲控制仙后,因此也有人引用女性主义来探讨此剧。
本剧叙述雅典城内的一对恋人荷米雅和莱桑德,荷米雅的父亲反对他们在一起,他要求公爵下令,若荷米雅不肯嫁给德米崔斯,就要判她死罪。荷米雅深爱莱桑德,又因德米崔斯曾对挚友海莲娜示爱,所以不愿依从父命。荷米雅和莱桑德决定逃出雅典,而热爱荷米雅的德米崔斯和迷恋德米崔斯的海莲娜,亦跟随这对恋人逃进森林。
林子里的仙王欧伯龙为帮助海莲娜赢取德米崔斯的爱,就命令帕克趁德米崔斯睡著时,把神奇的情水滴在他的眼脸上,待他醒来,就会爱上睁眼后第一个看到的人。未料阴错阳差,帕克搞错对象,把情水滴在莱桑德的眼上,使莱桑德爱上海莲娜。欧伯龙得知后,赶紧把情水滴在德米崔斯的眼里,让他也爱上海莲娜,然后再把解药倒进莱桑德的眼里解除魔法,而让德米崔斯继续迷恋海莲娜。荷米雅的父亲发现荷米雅和德米崔斯各有意中人后,也就答应了荷米雅和莱桑德的婚事,最后这两对恋人就双双在同一天举行婚礼。
整场戏就情节推演而言,可分三个部分:首先是一条地位崇高却荒谬无比的律法;其次,他们逃往林子后,精灵的介入使彼此爱的对象混淆,因而产生误解与冲突;最后,一阵混乱之后,终於恢复理智和谐。本故事发生在仲夏夜晚,故事的主人翁们一度失去自我,事实上在西方文化中,有所谓的仲夏疯(midsummer madness)和月晕(moonstruck),象徵黎明之时,混乱才能回复秩序,疑惑冲突才会得到解决。
此剧的架构如几何图形般对称,故事发生於城市与森林、清醒与睡眠、真实与梦幻之间,成为两两对比的元素。底修斯掌管现实的雅典城,欧伯龙则是梦幻的森林之王,分别象徵理智和潜意识。
森林代表激情、焦虑、混乱、不受管束,隐藏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甚至有身分错置的危机,彷佛是一场纷扰的梦境,时空与真实世界截然不同。雅典城代表社会机制、社会运作的秩序,可以化解所有的冲突。
乡巴佬和帕克这两个角色,恰可以做为真实世界与梦幻世界的代表人物。庸俗也好,质朴也罢,许多评论家特别中意乡巴佬这个角色,认为他脚踏实地,对仙后的地位和法力不为所动,只关心找到路回家、觅食、搔痒、睡觉。帕克则是抱持游戏人间的态度,他捉弄村民,对自己找错对象、滴错情水不但不以为意,还觉得趣味十足,代表了对脱序状态的偏好。
另一个对称的安排是两两成双的恋人,莱桑德和德米崔斯,荷米雅和海莲娜,他们之间的角色互换,扑朔迷离。
本剧看似简单,实则具有不凡的文学与戏剧价值。另外,在莎翁众多的剧本当中,《仲夏夜之梦》也是少数极具原创性的剧本,不像其大部分的剧本,取材其他作品而融合改编。
此剧约於1595-96年间完成,虽然可能只是为一般大众而写的通俗剧,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是因应某节庆或某贵族婚礼而写就演出,所以充满希望和欢娱气氛。现代历法的仲夏指的是六月二十四日,但剧中提及五月节庆,所以故事发生的时间可能在五月。在早期,只有夏秋冬三个季节,夏天包含春天,所以仲夏便落在五月初,但确切的时间背景,莎士比亚并没有明白点出。
莎士比亚在当时期似乎特别偏好「梦」,在同时期的作品《理查二世》和《罗密欧与茱丽叶》中,「梦」字的出现也特别频繁,其在这三个剧本中出现的次数,就占了他所有剧作的三分之一。
梦境光怪陆离,醒来之后,知其不可思议,却不会令人无法接受,这就是梦的特质。潜意识藉由我们可感知的方式,在梦里呈现出来。梦处理不同於理性的情绪,透露我们的真正想法、感觉、欲望或恐惧等等,揭露隐而不见的潜意识。梦也带有预示作用,预示未来的可能变化。
据此,仲夏夜之「梦」属於预示的梦,梦醒后,恋情圆满成双,好友重修旧好,死罪撤销。但仲夏夜之「梦」又不是真正的梦,梦醒后之所以圆满,乃是因为精灵从中介入。所以剧终时,剧中人才会告诉观众读者,如果本剧显得似是而非、不合情理,那就当看戏是做梦,就把整出戏看作是一场梦吧。
提到精灵,伊莉莎白时期的人们大都相信精灵的存在,乡间尤其流传精灵传说。他们认为精灵和祖先凯尔特人(Celtic)同源,会骑马打猎、跳舞欢宴,也能够变身或是飞天隐形。精灵既对凡人慷慨赠与,也会惩戒凡人。他们处罚人类的方式常常是捏拧一把,或是用丑小孩来和人类的小孩调包。这些精灵一般都称为帕克(puck,意指淘气、喜欢恶作剧的小妖精)或者小妖魔(hobgoblin),他们多半喜欢在夜晚作怪,有些邪恶意味,有些大人会拿这些小妖怪来吓唬不听话的孩子。
此外,神话传说中的仙王一般就叫做欧伯龙(Oberon),仙后则称为戴安娜(Diana)、辛西亚(Cynthia)、妃比(Phoebe)或黑克悌(Hecate)等,而仙王的地位通常略逊於仙后。渐渐地,人们不再信仰精灵,但精灵仍成为通俗的娱乐文化中受人欢迎的主题,尤其是台上歌舞表演的主要角色。《仲夏夜之梦》中对仙王、仙后和帕克的描述,大致与传说吻合,这显示莎士比亚熟悉民间传说。他直接沿用各种传说,唯独仙后泰坦妮的名字取自欧维德的《变形记》。另外,帕克爱捉弄人,却无恶意,这似乎也是莎翁的创举。
本出戏中的有许多场景特别适於剧场表现,例如夏夜森林、森林精灵、精灵魔法、好事多磨的两对恋人,或是仙后和驴头乡巴佬的滑稽邂逅等等。事实上,这部戏的演出史简直就是精灵的造型史。十九世纪起,精灵的演出常由数十位歌者或舞者集体表现,他们或为儿童,或为少年,或为成人。此时,甚至也出现了东方造型的精灵。
此剧历久不衰,深受喜爱。其一般的制作和演出,倾向以芭蕾剧或歌剧呈现,其中最著名的舞台演出是英国导演彼得.布鲁克(Peter Brook)於1970年的作品,近年来则有罗伯.乐帕许(Robert Lepage)为英国国家剧院(National Theatre)执导的版本,有兴趣的读者可参考葛瑞飞兹(Trevor R. Griffiths)所编纂的《仲夏夜之梦》演出纪录,而喜好电影的读者,也可能看过多部电影版的《仲夏夜之梦》了。

《序言》

姜翠芬副教授
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的戏剧是西方文学的瑰宝。同一时期的英国著名文人班‧强生(Ben Jonson)就曾赞美莎翁:
胜利,我的不列颠,你有一位
让全欧洲俯首敬拜的人。
他不属於一个世纪,而是永恒。
Triumph, my Britain , thou has one to show
To whom all scenes of Europe homage owe.
He was not of an age, but for all time!
虽然我们对莎翁生平能确实掌握的不多,但这四百年来却也证明莎翁名剧魅力锐不可当。他的剧作不但拥有广大的读者,还不断地被搬上舞台及银幕。
综观莎士比亚戏剧伟大之处,可由四个层面来探讨:主题、剧情、人物及语言。莎翁作品的主题都在探讨人性。举凡悲剧及历史剧作品中的人性阴暗面,喜剧作品中的人性光明面或可笑处都剖析在我们眼前。这些虽说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莎翁却像阅尽人间冷暖似的,道尽人性的自私、阴险、野心、毅力、亲情、爱情等。莎翁三十八部剧作中涉及层面涵盖政治、性别、宗教、社会阶层、性、身体、家庭、医学、法律、历史、军事、战争、神话、巫术等,真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
莎翁对人性研究透澈也反映在他深谙观众喜好上。投观众所好,他剧情安排上,常选择吸引观众的结构。例如,在许多悲剧作品中,他沿用希腊悲剧英雄失败的命运模式,来博取观众的叹息、怜悯及尊敬;在诸多喜剧中,他则安排一个接著一个的惊奇(surprise),虽然喜剧中充满不少不合理之处,但就是这些安排使我们大笑愉税。本来莎翁名剧因其人性探讨及丰富题材,已使他的作品成为「人(性)的百科全书」,现在再加上引人入胜的剧情,更增加其超越时空的可看性。
在戏剧里多层面人性探讨的实际化身,即众多生动的人物。忧郁多虑的哈姆雷特、野心勃勃的马克白、令人惋惜的罗密欧与茱丽叶、泼妇凯瑟琳(Katherine)、慧黠的鲍希雅(Portia),信手拈来,不胜枚举。他们个个性格鲜明,无论在纸上或舞台上都令我们印象深刻。然而,让这些人永垂不朽的却是莎翁所赋予他们的语言。莎翁文字的洗鍊无人能出其右。例如,前所提及的忧郁王子哈姆雷特,之所以四百年来屡获批评家及读者青睐,除了他原有之性格,另外他犀利的对白及独白更使他永垂青史。他的短语如"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及"Frailty,thy name is woman"已成为我们的日常用语。
莎翁的长篇独白更将人物活生生地刻画在我们眼前。四百年前尚无心理分析理论,但藉由他的语言,莎士比亚带领读者直入那不测的心灵深处,透视他的人物。
除此之外,莎翁的双关语俏皮又似是而非,他的意象及譬喻新颖而富创造力,他对人生的咏叹深遂而富哲理,他戏剧中的语言文字使英国文学和英语言言都活了起来。
璀璨如莎翁名剧亦不免有瑕疵及美中不足处。首先是莎翁戏剧作品数量庞大。三十八部长篇钜著,除少数耳熟能详之剧目,常令读者在有限时间里不知应先选择哪几出来欣赏。第二是因年代差距及其当时文学环境影响,莎翁戏剧的语言有不少对现代英语读者来说是相当困难的,对中国读者来说更是艰涩。第三则是剧情的繁杂,人物的众多,亦容易使读者无法立即掌握名著精髓。
寂天出版社所出版之《莎士比亚故事集》丛书,对台湾读者而言,实在是一大福音。就庞大的剧目而言,这套丛书已将三十八出筛选减至十六出。其中包括众人皆知的悲剧五出(《哈姆雷特》、《马克白》、《李尔王》、《奥塞罗》及《罗密欧与茱丽叶》);浪漫剧二出(《暴风雨》及《冬天的故事》);其余九出均为喜剧。虽无法完全阅读莎翁戏剧,这十六出精选出来的剧码却能让我们一窥堂奥。
本丛书第二个优点是它采用兰姆(Charles Lamb, 1775-1834)的改写版本《莎士比亚故事集》(Tales from Shakespeare)。原来兰姆的版本即是针对英国的儿童所写的,因此,艰难的语言及复杂的情节都变得简单多了。这对一般台湾的读者来说是十分适合的。除此,台湾的读者还可学到简单但精湛的散文,因为兰姆本身也是英国文学浪漫时期最优秀的三位散文家之一。他的抒情文及评论文读来平易近人又不失优雅。在一八○七年改写版问世后,英美学童对莎翁戏剧接触,亦多从兰姆本入门。
同时,寂天出版的《莎士比亚故事集》丛书,又将兰姆版中十九世纪时期的英语辞汇予以标出解释,适度调整段落,并保留原用法、语法、标点符号,以符合现代情况及国内英语学习者的需要。这对国内读者来说,真是十分方便。
这套丛书的第三个优点是它在编排上的精心设计。为了让读者能学到英文,欣赏文学典律,丛书的编辑组仿照国外文学名著参考书作法,增加中文的剧作家简介、兰姆版本的编撰简介及导读。
在〈莎士比亚简介〉中,读者可暸解莎翁的家世概况,他受到古典或前辈之影响。他早期的童年及婚姻,在伦敦时演艺及创作事业、晚年退休生活,以及世人对他作品的评价。在〈编撰简介〉中,读者可藉此了解兰姆姊弟二人独特的生平改写莎翁名剧的情况。
最能引领读者赏析莎翁作品的〈导读〉 不但有简单的故事大纲、写作背景或题材来源的介绍,更有主题、人物、意象、写作技巧的评析。〈导读〉并将每一单独剧本与其他相关剧本比较,让莎翁剧本间脉络更紧密。同时还加上后世批评家对该剧的看法,使读者置身在四百年来的莎翁戏剧研究中。以《暴风雨》为例,读者不难发现其〈导读〉亦提到莎剧批评推陈出新,我们亦可用后殖民主义观点将《暴风雨》老戏新读一番。
因为剧本改写后的文本简单有趣,稍难之单字又有英汉意义注释,读者在阅读时会觉得读来十分顺畅。之后,亦可透过书中〈Quotable Quotes〉部分,进一步欣赏原文中隽永的对白,优美的词句。
本丛书的第三个优点即是接下来的〈Exercises〉。这其中包括读后问答题、字汇选择填充、同义字、人物选择问答、故事内容问答、阅读测验、问题讨论,及活动。对台湾的高中生、大学生的英文阅读、字汇的增进都非常有帮助。同时,也可在课堂上做英文的讨论及活动,作为英语口语或甚至写作的训练。
本书最后中文部分则可让无法完全了解剧情的读者,也能有机会尽其可能的欣赏莎翁舞台剧之美。
《莎士比亚故事集》丛书的编撰认真、负责、严谨。例如从其年代新近的参考书目及方便读者的网路资料来看,就可知编撰的用心,另外再搭配英文版本的有声书,真是国内阅听者的福音。就国内现在英语书籍市场来看,《莎士比亚故事集》不但可让读者学习英文,还可阅读世界文学名著,一举两得,非常值得!

莎士比亚是活跃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戏剧家和诗人。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及《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莎士比亚深刻地洞察人物的心理,灵活运用丰富多彩的戏剧语言,他对英国的民族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直到几百年的今天,他的作品依然扣动读者的心弦,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莎士比亚青年的时到伦敦闯荡,起初是个演员,后来,他创作的作品得以在舞台上表演,才成为受人欢迎的戏剧家。
公爵的婚礼就要举行了,善良的雅典王将要献一出戏。可是,两对青年男女的爱情风波还没平息,远来道贺的妖精王和王妃又不和。这一连串的麻烦,该如何摆平?
书中讲述了由“魔汁”引起的冲突及冲突被解决、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有两个男青年拉山德(Lysander)、狄米特律斯(Demetrius)同时爱上了女青年郝米娅(Hermia),而郝米娅恋着拉山德,她的好友海丽娜(Helena)又恋着狄米特律斯。郝米娅为了反对包办婚姻和情人私奔,来到约定好的森林里。海丽娜将这一消息告诉了狄米特律斯,二人也跟着赶到了森林里。这个森林里本来住着仙王、仙后和侍奉他们的小仙、精灵,此时仙王、仙后正因为一个“换儿”(传说中仙人常于夜间将人家美丽的小儿窃去充做侍童)而不和。仙王为了让仙后做出让步,便派小精灵迫克(Puck)去取来魔汁(西方一朵纯洁的白色小花因为误中了丘比特的爱情之箭,受创伤后而流出的汁液)以戏弄仙后。这种魔汁有这样的魔力:如果它滴在睡者的人的眼皮上,无论男女,醒来一眼看见的生物,就都会发疯似的爱上它。
因为魔汁的出现,整个故事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魔汁滴在睡着的拉山德的眼皮上,他醒来时一眼看见的是误闯进来的海丽娜,因此而“移情别恋”,对海丽娜大献殷勤,这让可怜的郝米娅伤心万分;而狄米特律斯醒来时一眼看见的恰是被精灵引来的海丽娜,因而“旧情复燃”,这让可怜的海丽娜苦恼万分。两个同样美丽、善良的女孩如今一个被悲伤逼得要发疯、一个被惊喜冲昏了头脑,于是开始恶意地揣测甚至中伤起对方。而另外两个痴情的热血青年又在愤怒中为海丽娜而决斗。此刻我们发现这四个人分别在不同的方向跑着,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又顿生同情。幸福的斗争是如此艰难,天命弄人,可是这种斗争的过程并非一种痛苦,一种悲剧,而是一种有着快乐意味的戏剧性的东西。而在这个故事中,最具戏剧性的情节恐怕要数仙后在魔汁的作用下与一个闯入林中的织工荒唐的“相爱”。这个滑稽可笑的织工本来是和几个同是手艺人的伙伴们来林中来排戏,小精灵迫克使织工变成了一头更可笑的蠢驴,而仙后在接触魔汁后一觉醒来时正是看见了这个可怜的家伙。于是对于织工而言,“横祸”又变成了“横福”,因为他得到了尊贵的仙后的恩宠。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又显得多么滑稽!而这一切都取决于魔汁的威力、仙王的旨意和小精灵迫克的顽皮。后来也正是按着仙王的旨意,魔力得以解除、情人终成眷属、仙人和好如初,仙界、人间复归太平。
整部戏剧情调轻松,总的来说就是一个“乱点鸳鸯谱”的故事。剧中有穿插了小闹剧当作笑料,即众工将为婚礼所排的“风马牛不相及”的喜剧以及排戏经过。这部戏剧没有什么特别深远的社会意义与内涵。它所包含的,只是纯净的快乐,仿佛是一部戏剧的狂欢,中间也掠过一丝爱情的烦恼。
最幻不过梦,最美不过情。正如生活一样,爱有时是悲剧,也有时是喜剧,有时是梦与情的巧遇。爱情享有自由的属性、魔力的特征,糅合理性的思考。它既是一座童话的花园,也是一座上演着人生百态的舞台。沁人心脾的爱情,再名贵的香水也敌不过她的香气和魔力。《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带给恋人们最美的戏剧童话。“爱懒花”汁液的魔术,由此流传到了全世界。


莎士比亚有哪四大喜悲剧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Hamlet、《奥赛罗》Othello、《李尔王》king lear、《麦克白》Macbeth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火影忍者鸣人...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是什么?
喜剧:错中错,终成眷属,皆大欢喜,仲夏夜之梦,无事生非,一报还一报,暴风雨,驯悍记,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们,爱的徒劳,维洛那二绅士,泰尔亲王佩力克尔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等。 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亨利八世,约翰王,里查二世,里查三世。 十四行诗:爱人的怨诉,鲁克丽丝失贞记,维纳...

莎士比亚的生平经历
莎士比亚在伦敦住了二十多年,而在此期间他的妻子仍一直呆在斯特拉福。他在接近天命之年时隐退回归故里斯特拉福。1616年莎士比亚在其五十二岁生日前后不幸去世。他的子孙都已经断宗绝代了。莎士比亚给世人留下了三十七部戏剧,其中包括一些他与别人合写的一般剧作。此外,他还写有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和...

莎士比亚的资料
可是,另一方面,莎翁毕生所写的十七部喜剧,有十部创作于这一时期,而且他的几部最著名的喜剧例如《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和《第十二夜》等,都写于这一时期,因此莎翁喜剧在这一时期占的地位特别重要。我们必须同时看到这两个方面,不可偏废。 • • 先说喜剧。所...

莎士比亚的资料
可是,另一方面,莎翁毕生所写的十七部喜剧,有十部创作于这一时期,而且他的几部最著名的喜剧例如《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和《第十二夜》等,都写于这一时期,因此莎翁喜剧在这一时期占的地位特别重要。我们必须同时看到这两个方面,不可偏废。 • • 先说喜剧。

莎士比亚的资料..急
可是,另一方面,莎翁毕生所写的十七部喜剧,有十部创作于这一时期,而且他的几部最著名的喜剧例如《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和《第十二夜》等,都写于这一时期,因此莎翁喜剧在这一时期占的地位特别重要。我们必须同时看到这两个方面,不可偏废。 • • 先说喜剧。

莎士比亚是怎么样成为名人的
所以,莎士比亚一定程度上沾了“社会文明程度不高”的光,如果他生活在今天,同样的作品,不一定会引起人们的轰动——八十年代,中国人有电视的不多,所以,围聚看《西游记》《红楼梦》的岁月,让这些片子成了永恒的经典(当然这些作品本身就有很高的艺术水平),而放在今天,拍片子的浮躁、演员不正干、...

莎士比亚的具体资料!谁有?
《驯悍记》1593 《维洛那二绅士》1594 《爱的徒劳》1594 《仲夏夜之梦》1595 《威尼斯商人》1596 《无事生非》1598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599 《皆大欢喜》1599 《第十二夜》1600 • • 历史剧 《亨利六世》1590 《理查三世》1592 《理查二世》1595 《约翰王》1596 《亨利四世》1597 《亨利五世》1598...

奥塞罗 出自谁手
《驯悍记》1593 《维洛那二绅士》1594 《爱的徒劳》1594 《仲夏夜之梦》1595 《威尼斯商人》1596 《无事生非》1598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599 《皆大欢喜》1599 《第十二夜》1600 • • 历史剧 《亨利六世》1590 《理查三世》1592 《理查二世》1595 《约翰王》1596 《亨利四世》1597 《亨利五世》1598...

谁能帮我查一些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资料呀
这一时期的作品除了几部历史剧外,主要是《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前面三部是众所周知的喜剧,其中的《威尼斯商人》在我国更是经常上演的保留剧目。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帮巴萨尼奥成婚向犹太人夏洛克借钱,夏洛克假意不收利息,但规定如到时不还要割安东尼奥身上一磅肉。

乐东黎族自治县19471515978: 仲夏夜之梦读后感 -
杜闵三乙: 《仲夏夜之梦》读后感 远处有着白色屋顶的教堂传来爱情的钟响,黑夜的女神——月光将绚烂的新衣为大地着上,绿色的郊野飘散迷人的夏日花香,还有那蔚蓝的海波,静谧的森林,亲切的花圃,荡漾着甜美的鼻息.一切悄然入睡.大地的精灵...

乐东黎族自治县19471515978: 仲夏夜之梦读后感1000字左右,不能抄袭 -
杜闵三乙:[答案] 我们常说,“人生如戏”.的确,很多时候,会觉得,人生就像一场戏,出场、表演、离场.匆匆而过,或存下掌声,或留下... 我不知道莎士比亚的戏剧是否也偶有悲剧色彩,一个仲夏夜之梦,似乎为我们展示的就是人生.尽管只是梦,只是戏剧,但却...

乐东黎族自治县19471515978: 仲夏夜之梦 英 莎士比亚 的读后感200字左右 -
杜闵三乙: 仲夏夜之梦》是莎剧中最常被搬演改编也是最受欢迎的喜剧之一,有不少人都还是透过《仲夏夜之梦》开始接触到莎翁作品.近几十年来,此剧因为含有梦的成分,因此受到不少心理分析大师的青睐.又因内容提及父亲意图掌握女儿,仙王意欲...

乐东黎族自治县19471515978: 寒假读后感
杜闵三乙: 读后感是有,可是也没有这么短的啊…… 我给你发两篇,觉得好就给分吧,450字实在太少了.你可以自己删一删 《仲夏夜之梦》读后感 莎士比亚是活跃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戏剧家和诗人.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及《仲夏夜之梦》...

乐东黎族自治县19471515978: 求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的读书笔记!! -
杜闵三乙: 提起莎士比亚,他的世界似乎已被悲剧填满.但在《仲夏夜之梦》中,莎翁也让我们沾了沾幸福的滋味. 这是一幕讲述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 有两个男青年拉山德、狄米特律斯同时爱上了女青年郝米娅,而郝米娅恋着拉山德,她的好...

乐东黎族自治县19471515978: 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的启示 -
杜闵三乙: 森林代表激情、焦虑、混乱、不受管束,隐藏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甚至有身分错置的危机,彷佛是一场纷扰的梦境,时空与真实世界截然不同.雅典城代表社会机制、社会运作的秩序,可以化解所有的冲突. 乡巴佬和帕克这两个角色,恰可以...

乐东黎族自治县19471515978: 求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的读书笔记!字数不要太多大约300多字.我是用来参考的,以前没写过这类东东的. -
杜闵三乙:[答案] 提起莎士比亚,他的世界似乎已被悲剧填满.但在《仲夏夜之梦》中,莎翁也让我们沾了沾幸福的滋味.这是一幕讲述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有两个男青年拉山德、狄米特律斯同时爱上了女青年郝米娅,而郝米娅恋着拉山德,...

乐东黎族自治县19471515978: 读《告诉你一个莎士比亚的故事》之读后感 -
杜闵三乙: 1. 仲夏夜之梦这部戏剧是莎士比亚所写的喜剧作品之一.全剧给我的感觉确实比较荒诞,也许是大量融入“傻冒角色”的缘故.情节本身的荒诞和“剧中剧”的诙谐使整个剧感觉上简直不能称之为一个精彩的剧目.鲁迅说:喜剧就是把无价值的...

乐东黎族自治县19471515978: 莎士比亚戏剧选读书笔记10篇 -
杜闵三乙: 经典语录: 1. Frailty, your name is woman!(仅剧情需要,不代表所有: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 2. To be or not to be,that'sa 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那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3.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 4. 成功的骗子,不...

乐东黎族自治县19471515978: 能说说阅读莎士比亚作品的心得吗 -
杜闵三乙: 莎士比亚的喜剧无不有一个快乐的结局.但除此之外,莎士比亚的喜剧还有一些明显的、与众不同的特点,即: ?? ?? (1)喜剧的主题主要是写爱情、友谊、婚姻,通过这些来表现人文主义者的理想.今以这一时期一部重要喜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