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实录》编修梳理(至孝宗)

作者&投稿:惠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明朝,这一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延续了前朝修纂实录的传统,但《明实录》的编纂历程并非一帆风顺。早在唐初的借鉴中,明朝便开始了这一编纂之旅,然而万历年间陈于陛的宋朝国史计划因火灾戛然而止,揭示出实录编纂中隐藏的挑战。明朝官制的演变,如宰相的废除和内阁的设立,以及起居注制度的消失,使得实录的编纂面临资料匮乏的困境。尽管宋朝起居注制度曾提供详尽记录,但明朝太祖的废除使得官史依赖于案牍和地方采访,邸报虽客观真实,却信息量有限;地方采访虽能补全地方志的缺失,但屡受财政压力的冲击,编纂工作时断时续。

《明实录》的编纂过程犹如一部曲折的历史剧,依据多元,如《万历起居注》和天启董其昌的笔记,它们是研究者眼中的珍贵线索。《明太祖实录》因篡改而质量大打折扣,而《明熹宗实录》的缺失则引发猜测,可能源于政治风暴。实录的修纂由勋贵和文臣的监修官、大学士的总裁官以及侍郎和翰林的副总裁官共同负责,严谨庄重,承载着朝廷的官方权威。《明史稿》的编纂者万斯同,更是将实录视为基石,揭示了实录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从洪武的简略到弘治的详尽,再到万历的疏漏,历朝实录各具特色。杨士奇、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在《宣宗实录》中的卓越贡献,标志着副总裁官角色的初步确立,杨士奇更是以四朝总裁官的身份,成为实录编纂的标志性人物。《英宗实录》的复杂记述,描绘了景泰帝与朱祁镇的戏剧性转变,而《宪宗实录》中的总裁官矛盾与副总裁官的冲突,展现了史官立场的微妙影响。史书中的评价难免带有人为偏见,如焦芳遭受的诋毁,揭示了史书编纂中难免的争议。

然而,实录并非完美无瑕,叶盛、何乔新等人对《孝宗实录》的批评被批得体无完肤。焦芳的史书失实引发了嘉靖朝的重修提议,但面对嘉靖帝的坚持,"焦芳有偏,公论自在"的话语,显示了皇室对历史公正性的坚持。这背后,实录的编纂不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权力与观念的交织,它们共同构成了大明历史的厚重底色。


嘉靖当年盛怒之下在柱子上刻下徐阶小人永不叙用,为什么后来又启用了...
徐阶不同意。嘉靖很生气,贬谪徐阶,又下旨表示徐阶是小人,永远不提拔。但不久就把他提拔起来,最后还让他当内阁首辅。在嘉靖去世的时候,还让他辅佐新皇帝。《万历野获篇》是明代沈德符写的一部笔录史料,正史《明史》《明实录》中并无记载嘉靖帝下旨不用徐阶的事。《明史》记载这件事的时候,是...

有谁知道历代普通文人的待遇?特别是有明之后,作为秀才之类的有没有...
具体可见《明史》《明会典》《清修明史》《明朝那些事》《明史纪事本末》《明实录》普通文人应该有地方政府发的俸禄,下面复制一些官员品级及待遇 明朝一个省部级高官,每年的名义工资是576石大米,折成现在的人民币,月工资大概是13700元。正司局级每年是192石,月薪大概是4570元人民币。七品知县是90石...

有关国榷的资料
以后陆续改订,积二十六年之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400万字的巨著《国榷》。岂料两年后,1647年8月,书稿被小偷盗走,他满怀悲痛,发愤重写。经4年努力,终于完成新稿。1653年,59岁的他,携第二稿远涉北京,在北京两年半,走访明遗臣、故旧,搜集明朝遗闻、遗文以及有关史实,并实地考察...

蔡潮官职考
以上是蔡潮为官履历,与东山、漳州的有关文献有较大偏差,那如何甄别对错?《明实录》相当于明朝的档案,是最为权威的第一手史料。经核查,以上记载与《明实录武宗实录》《明实录世宗实录》并无出入,东山的有关文献记载则错得离谱。可见,蔡潮在福建的任职自始自终仅是右参政,根本没有当任过海...

谕中原檄的流传经过
《谕中原檄》被记载于官方文献《明实录》中,同时也被《续资治通鉴纲目》、《皇明文衡》、《皇明诏令》、《皇明诏制》等20余种公私文献所收录。在其流传过程中,其版本屡遭删改,反映出时局及人们观念的变化。明朝自1449年“土木之变”以后,边患日益严重,反蒙情绪在朝野逐渐深化,影响到了元朝的正统...

张居正的资料?
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并未达到激化的程度,根据《明实录》的记载,隆庆年间的农民起义共有三十多次,年平均数还低于明初洪武年,大都是零星、分散的打家劫舍式的小股队伍,尚未对王朝的统治构成主要威胁。列宁在论述俄国革命规律时,曾经把下层不愿照旧生活和上层不能照旧统治,作为起义成功必须同时...

了解明史至少要看哪几本史书
其中建文朝实录附于《太祖实录》中,景泰朝实录附于《英宗实录》中,思宗崇祯朝、安宗弘光朝、绍宗隆武朝、昭宗永历朝因战乱无实录。3、《国榷》《国榷》为记载明朝历史的私家编修编年体史书,1958年由古籍出版社分六册出版,作者谈迁(1594年-1658年)。该书鉴于经史官员垄断了明历代实录,很多地方忌讳...

谈迁资料
天启元年(1621年)始,以《明实录》为本,历时六年,完成《国榷》初稿。清顺治四年,全稿被窃,愤而重写。十年,探求公私著述,尤重邸报和公文等政府档案材料,校补厘订《国榷》。其他著述有《枣林杂俎》、《枣林外索》、《枣林集》十二卷、《枣林诗集》三卷、《北游录》、《西游录》二卷、《海昌外志》八卷、《...

谈迁的资料
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自称江左遗民。浙江海宁(今浙江海宁西南)人。终生不仕,以佣书、作幕僚为生。喜好博综,子史百家无不致力,对明代史事尤所注心。天启元年(1621)始 ,以明实录为本,遍查群籍,考订讹误,按实编年,序以月日,历时6年,完成《国榷》初稿。南明弘光元年(...

万历起居注 与明神宗实录有那些区别
明以前起居注至今大都佚之不传。至明万历三年大学士张居正据翰林院编修张位奏请,令日讲官日轮一员记注当朝皇上起居,其前二十年起居事迹仍悉追录。原稿今不明下落,天津图书馆现藏明抄本,为大陆硕果仅存之善本。今据原版影印,前冠明史专家南炳文教授长篇序文。万历起居注是明实录底本,较实录为详,...

中牟县13525996435: 明朝说“猪”有忌讳吗? -
申栏和血: 1.所谓“避讳”,避的是“名讳”,并不避姓氏.如有个开元县,因避朱元璋名讳而改为开原,避的就是名字“元璋”当中的“元”.2.古时候,俗语叫“猪”,雅一点的是叫“豕”,你应该听说过“六畜”,六畜是:马牛羊鸡犬豕.3.明史中有“猪”字出现.如 《明书·武宗本纪》: 九月,上(指圾武宗朱厚照)次(巡视到)保定(河北省清苑县)禁民间养猪,着为令.”《明实录·武宗实录》: 上巡幸所至,禁民间畜猪,远近屠杀殆尽,田家有产者,悉投诸水.

中牟县13525996435: 《明史》、《明实录》中都无朱棣的生辰,那“至正二十年五月二日”怎么算出来的?
申栏和血: 朱棣通过不合法的手段——“靖难”篡夺了朱允文的皇位,所以他即位后,为了建立皇位的合法性基础,篡改了很多建文朝之前的史实(就是不利于朱棣的材料),所以说关于朱棣的“史料”可信度不高.传说朱棣的妈是蒙古人,朱棣的生辰很可能关系到朱棣的血统(血统又是皇权的基础). 在史料编辑中,《明实录》是仁宣朝根据起居注修的,而《明史》又基本来源于《明实录》.如果《明史》和《明实录》中都没有记载朱棣的生辰,那只能到起居注中找.但我想,朱棣有意淡化他的生辰,可能在当时朱棣的血统就受到了质疑或者说朱棣系后裔担心传说成真而影响自己皇权的正统性,遂消灭了于此相关的史料.

中牟县13525996435: 谈迁祖是哪里 -
申栏和血: 始迁祖又称鼻祖,在过去江南地区的传统族谱中,其世系均以始迁祖为第一世.

中牟县13525996435: 明代的西洋是指今天那哪些地区 -
申栏和血: 明朝的“西洋”是指现在的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明朝继承了宋朝、元朝关于西洋的概念,明实录记载洪武二年,刘叔勉出使西洋锁里国:"海涛间关凤涛万里,三年夏才至西洋".《明太宗实录》记载,永乐元年"西洋剌尼回回哈只马哈没奇剌泥等来朝,贡方物".由此可见在明洪武年间,西洋只包含具体的国度.

中牟县13525996435: 是谁陷害的端妃? -
申栏和血: 事件发生的经过 乾清宫 明代 《明史·后妃传·世宗方皇后》记:“宫婢杨金英等谋弑帝,赖后救得免.……是夕,帝宿端妃宫.金英等伺帝熟寝,以组缢帝项,误为死结,得不绝.同事张金莲知事不就,走告后,后驰至,解组,帝苏.”《明...

中牟县13525996435: 郑和前三次航行去得最远的地方 -
申栏和血: 第一次:经福建——占城——爪哇——旧港(今苏门答腊岛东南部巨港)——南巫里(今苏门答腊班达亚齐即南浡里)——锡兰(今斯里兰卡)——古里(今印度科泽科德).第二次:主要访问了...

中牟县13525996435: 明实录中太祖起兵的主要内容 -
申栏和血: 一、太祖身世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元天历元年九月,安徽泗州钟离太平乡.因为家贫,故父母亡,而无钱殓葬.十七岁入皇觉寺出家为僧,乞食四方.后遇兵灾,太祖于寺中问卜,而定起事之心.元至正十二年春,郭子兴与元兵斗于濠州,太...

中牟县13525996435: 谈迁的事迹 -
申栏和血: 谈迁母亲亡故,他守丧在家,读了不少明代史书,觉得其中错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编写一部真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的志愿.在此后的二十六年中年中,他他长年背着行李,步行百里之外.到处访书借抄,饥...

中牟县13525996435: 郑和下西洋的规模 -
申栏和血:郑和下西洋历时28年,有12万人参与. 在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有五种类型的船舶.第一种类型叫"宝船".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载重量八百吨.这种船可容纳上千人,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