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哥德巴赫的个人简介及其成就

作者&投稿:莱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哥德巴赫简介50字以内~

哥德巴赫是德国数学家,毕业于牛金牛大学;当过中学教师,后移居莫斯科;并在俄国外交部任职。提出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刚好50字)

1、祖冲之
祖冲之,曾经算出月球绕地球一周为时27.21223日,与现代公认的27.21222日几乎没有误差。月球上许多火山口中的一个被命名为“祖冲之”。祖冲之还曾经计算出圆周率应该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法国巴黎的“发现宫”科学博物馆中也有祖冲之的大名与他所发现的圆周率值并列。在莫斯科国立大学礼堂廊壁上,用彩色大理石镶嵌的世界各国著名的科学家肖像中,也有中国的祖冲之和李时珍。
2、华罗庚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汉族,籍贯江苏金坛,祖籍江苏省丹阳。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3、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
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享年77岁,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高斯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并享有“数学王子”之称。
高斯和阿基米德、牛顿、欧拉并列为世界四大数学家。一生成就极为丰硕,以他名字“高斯”命名的成果达110个,属数学家中之最。他对数论、代数、统计、分析、微分几何、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力学、静电学、天文学、矩阵理论和光学皆有贡献。
4、阿基米德
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百科式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静态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和高斯、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确立了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给出许多求几何图形重心,包括由一抛物线和其网平行弦线所围成图形的重心的方法。阿基米德证明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它所排开液体的重量,这一结果后被称为阿基米德原理。他还给出正抛物旋转体浮在液体中平衡稳定的判据。
5、勒内·笛卡尔
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的图赖讷(现笛卡尔,因笛卡尔得名),1650年2月11日逝世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是世界著名的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
他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是近代唯物论的开拓者且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所谓“欧陆理性主义”哲学。堪称17世纪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哥德巴赫(Goldbach C.,1690.3.18-1764.11.20)是德国数学家;出生于格奥尼格斯别尔格(现名加里宁城);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原学法学,由于在欧洲各国访问期间结识了贝努利家族,所以对数学研究产生了兴趣;曾担任中学教师。1725年到俄国,同年被选为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25年~1740年担任彼得堡科学院会议秘书;1742年移居莫斯科,并在俄国外交部任职。

1729年-1764年,哥德巴赫与欧拉保持了长达三十五年的书信往来。

在1742年6月7日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一个命题。他写道:

"我的问题是这样的:

随便取某一个奇数,比如77,可以把它写成三个素数之和:

77=53+17+7;

再任取一个奇数,比如461,

461=449+7+5,

也是三个素数之和,461还可以写成257+199+5,仍然是三个素数之和。这样,我发现:任何大于5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之和。

但这怎样证明呢?虽然做过的每一次试验都得到了上述结果,但是不可能把所有的奇数都拿来检验,需要的是一般的证明,而不是个别的检验。"

欧拉回信说,这个命题看来是正确的,但是他也给不出严格的证明。同时欧拉又提出了另一个命题: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但是这个命题他也没能给予证明。

不难看出,哥德巴赫的命题是欧拉命题的推论。事实上,任何一个大于5的奇数都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2N+1=3+2(N-1),其中2(N-1)≥4.

若欧拉的命题成立,则偶数2(N-1)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于是奇数2N+1可以写成三个素数之和,从而,对于大于5的奇数,哥德巴赫的猜想成立。

但是哥德巴赫的命题成立并不能保证欧拉命题的成立。因而欧拉的命题比哥德巴赫的命题要求更高。

现在通常把这两个命题统称为哥德巴赫猜想

二百多年来,尽管许许多多的数学家为解决这个猜想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迄今为止它仍然是一个既没有得到正面证明也没有被推翻的命题。

十九世纪数学家康托(Cantor G.F.L.P.,1845.3.3~1918.1.6)耐心地试验了1000以内所有的偶数,奥培利又试验了1000~2000的全部偶数,他们都肯定了在所试验的范围内猜想是正确的。1911年梅利指出,从4到9000000之间绝大多数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仅有14个数情况不明。后来甚至有人一直验算到三亿三千万这个数,都肯定了猜想是正确的。

1900年,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Hilbert D.,1862.1.23~1943.2.14)在巴黎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了二十三个最重要的问题供二十世纪的数学家来研究。其中第八问题为素数问题;在提到哥德巴赫猜想时,希尔伯特说这是以往遗留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1921年,英国数学家哈代(Hardy G.H.,1877.2.7~1947.12.1)在哥本哈根召开的数学会议上说过,哥德巴赫猜想的困难程度可以和任何没有解决的数学问题相比。

近一百年来,哥德巴赫猜想吸引着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数学家,并在证明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对一切偶数的研究方面,苏联人什尼列尔曼(1905~1938)第一个取得了成果,他指出任何整数都可以用一些素数的和来表示,而加数的个数不超过800000。1937年,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夫(1891.9.14~1983.3.20)取得了进一步的成果,他证明了任何一个相当大的奇数都可以用三个素数的和来表示。中国数学家陈景润(1933~ )于1966年取得了更大的进展,他证明了每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一个素数与另一个自然数之和,而这另一个自然数可以表示为至多两个素数的乘积。通常简称此结果为大偶数可表为"1+2"。在陈景润之前,关于大偶数可表示为s个素数之积与t个素数之积的和的"s+ t"问题的研究进展情况如下:

1920年,挪威的布龙证明了"9+9";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证明了"7+7";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证明了"6+6";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先后证明了"5+7"、"4+9"、"3+15"和"2+366";

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5+5",1940年他又证明了"4+4";

1948年,匈牙利的兰恩尼证明了"1+C",其中C很大;

1956年,中国的王元(1930~ )证明了"3+4";1957年,他又先后证明了"3+3"和"2+3";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1934~ )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明了"1+5";

1962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4";1963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也证明了"1+4";

1965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夫及意大利的波波里证明了"1+3";

1966后,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1+2"。

最终将由哪个国家的哪位数学家攻克大偶数表为两个素数之和(即"1+1")的问题,现在还无法予测。

哥德巴赫
哥德巴赫(Goldbach C.,1690.3.18-1764.11.20)是德国数学家;出生于格奥尼格斯别尔格(现名加里宁城);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原学法学,由于在欧洲各国访问期间结识了贝努利家族,所以对数学研究产生了兴趣;曾担任中学教师。1725年到俄国,同年被选为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25年~1740年担任彼得堡科学院会议秘书;1742年移居莫斯科,并在俄国外交部任职。

1729年-1764年,哥德巴赫与欧拉保持了长达三十五年的书信往来。

在1742年6月7日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一个命题。他写道:

"我的问题是这样的:

随便取某一个奇数,比如77,可以把它写成三个素数之和:

77=53+17+7;

再任取一个奇数,比如461,

461=449+7+5,

也是三个素数之和,461还可以写成257+199+5,仍然是三个素数之和。这样,我发现:任何大于5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之和。

但这怎样证明呢?虽然做过的每一次试验都得到了上述结果,但是不可能把所有的奇数都拿来检验,需要的是一般的证明,而不是个别的检验。"

欧拉回信说,这个命题看来是正确的,但是他也给不出严格的证明。同时欧拉又提出了另一个命题: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但是这个命题他也没能给予证明。

不难看出,哥德巴赫的命题是欧拉命题的推论。事实上,任何一个大于5的奇数都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2N+1=3+2(N-1),其中2(N-1)≥4.

若欧拉的命题成立,则偶数2(N-1)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于是奇数2N+1可以写成三个素数之和,从而,对于大于5的奇数,哥德巴赫的猜想成立。

但是哥德巴赫的命题成立并不能保证欧拉命题的成立。因而欧拉的命题比哥德巴赫的命题要求更高。

现在通常把这两个命题统称为哥德巴赫猜想

二百多年来,尽管许许多多的数学家为解决这个猜想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迄今为止它仍然是一个既没有得到正面证明也没有被推翻的命题。

十九世纪数学家康托(Cantor G.F.L.P.,1845.3.3~1918.1.6)耐心地试验了1000以内所有的偶数,奥培利又试验了1000~2000的全部偶数,他们都肯定了在所试验的范围内猜想是正确的。1911年梅利指出,从4到9000000之间绝大多数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仅有14个数情况不明。后来甚至有人一直验算到三亿三千万这个数,都肯定了猜想是正确的。

1900年,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Hilbert D.,1862.1.23~1943.2.14)在巴黎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了二十三个最重要的问题供二十世纪的数学家来研究。其中第八问题为素数问题;在提到哥德巴赫猜想时,希尔伯特说这是以往遗留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1921年,英国数学家哈代(Hardy G.H.,1877.2.7~1947.12.1)在哥本哈根召开的数学会议上说过,哥德巴赫猜想的困难程度可以和任何没有解决的数学问题相比。

近一百年来,哥德巴赫猜想吸引着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数学家,并在证明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对一切偶数的研究方面,苏联人什尼列尔曼(1905~1938)第一个取得了成果,他指出任何整数都可以用一些素数的和来表示,而加数的个数不超过800000。1937年,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夫(1891.9.14~1983.3.20)取得了进一步的成果,他证明了任何一个相当大的奇数都可以用三个素数的和来表示。中国数学家陈景润(1933~ )于1966年取得了更大的进展,他证明了每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一个素数与另一个自然数之和,而这另一个自然数可以表示为至多两个素数的乘积。通常简称此结果为大偶数可表为"1+2"。在陈景润之前,关于大偶数可表示为s个素数之积与t个素数之积的和的"s+ t"问题的研究进展情况如下:

1920年,挪威的布龙证明了"9+9";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证明了"7+7";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证明了"6+6";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先后证明了"5+7"、"4+9"、"3+15"和"2+366";

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5+5",1940年他又证明了"4+4";

1948年,匈牙利的兰恩尼证明了"1+C",其中C很大;

1956年,中国的王元(1930~ )证明了"3+4";1957年,他又先后证明了"3+3"和"2+3";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1934~ )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明了"1+5";

1962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4";1963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也证明了"1+4";

1965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夫及意大利的波波里证明了"1+3";

1966后,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1+2"。

最终将由哪个国家的哪位数学家攻克大偶数表为两个素数之和(即"1+1")的问题,现在还无法予测。

哥德巴赫德国一俄国数学家。1690年3月兜旧生于普鲁士的柯尼斯堡(现为苏联的加里宁格勒);1764年11月20日卒于莫斯科。

哥德巴赫是一位牧师的儿子,在柯尼斯堡大学学习医学和数学。1710年他周游欧洲(这是有条件的人常常采取的一种增长阅历的方式)。1725年他定居俄国,成为圣彼得堡帝国科学院的数学教授;

1728年担任了早逝的彼得二世(彼得大帝的孙子)的宫廷教师。

哥德巴赫之所以在数学上负有盛名,是由于他在1742年给欧拉的一封信中提到所谓“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与当时的数学家常有书信往来)
这个猜想是“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均可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例如4=2+2;6=3+3;8=3十5;10=3+7:12=5+7;等等。数学家们已经对大到10.000甚至更大的一些偶数进行实际验证,发现这个猜想是正确的;并且没有人指望发现例外。可是问题在于两个多世纪以来没有一位数学家能够证明这个猜想。这样简单的、显然正确的事实,为什么不能证明呢?这是数学家们所受到的挫折之一.

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1742年,由德国中学教师哥德巴赫在教学中首先发现的。

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正式提出了以下的猜想:a.任何一个大于 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b.任何一个大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素数之和。

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欧拉在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

从此,这道数学难题引起了几乎所有数学家的注意。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中国数学家陈景润于1966年证明:任何充份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可表示为两个质数的乘积。”通常这个结果表示为 1+2。这是目前这个问题的最佳结果。
哥德巴赫(Golbach C.1690.3.18—1764.11.20)是德国数学家,出生于格奥尼格斯别尔格(现名加里宁城),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原学法学,由于在欧洲各国访问期间结识了贝努利家族,所以对数学研究产生了兴趣,曾担任中学教师。1725年到俄国,同年被选为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25—1740年担任彼得堡科学院会议秘书;1742年移居莫斯科,并在俄国外交部任职。

1729—1764年,哥德巴赫与欧拉保持了长达三十五年的书信往来。在1742年6月7日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一个命题,他写道:“我的问题是这样的: 随便取某一个奇数,比如77,可以把它写成三个素数之和: 77=53+17+7 ; 再任取一个奇数,比如461, 461=449+7+5, 也是三个素数之和,461还可以写成257+199+5,仍然是三个素数之和。这样,我发现:任何大于5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之和。 但这怎样证明呢?虽然做过的每一次试验都得到了上述结果,但是不可能把所有的奇数都拿来检验,需要的是一般的证明,而不是个别的检验。”欧拉回信说,这个命题看来是正确的,但是他也给不出严格的证明。同时欧拉又提出了另一个命题: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但是这个命题他也没能给予证明。不难看出,哥德巴赫的命题是欧拉命题的推论。事实上,任何一个大于5的奇数都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2N+1=3+2(N-1),其中 2(N-1)≥4. 若欧拉的命题成立,则偶数2(N-1)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于是奇数2N+1可以写成三个素数之和,从而,对于大于5的奇数,哥德巴赫的猜想成立。 但是哥德巴赫的命题成立并不能保证欧拉命题的成立。因而欧拉的命题比哥德巴赫的命题要求更高。 现在通常把这两个命题统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

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Goldbach)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Euler),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 任何一个≥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

(b) 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

这就是着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欧拉在6月30日给他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叙述如此简单的问题,连欧拉这样首屈一指的数学家都不能证明,这个猜想便引起了许多数学家的注意。从费马提出这个猜想至今,许多数学家都不断努力想攻克它,但都没有成功。当然曾经有人作了些具体的验证工作,例如: 6 = 3 + 3, 8 = 3 + 5, 10 = 5 + 5 = 3 + 7, 12 = 5 + 7, 14 = 7 + 7 = 3 + 11,16 = 5 + 11, 18 = 5 + 13,……等等。有人对33×108以内且大过6之偶数一一进行验算,哥德巴赫猜想(a)都成立。但严格的数学证明尚待数学家的努力。
称为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德国一俄国数学家。1690年3月兜旧生于普鲁士的柯尼斯堡(现为苏联的加里宁格勒);1764年11月20日卒于莫斯科。

哥德巴赫是一位牧师的儿子,在柯尼斯堡大学学习医学和数学。1710年他周游欧洲(这是有条件的人常常采取的一种增长阅历的方式)。1725年他定居俄国,成为圣彼得堡帝国科学院的数学教授;

1728年担任了早逝的彼得二世(彼得大帝的孙子)的宫廷教师。

哥德巴赫之所以在数学上负有盛名,是由于他在1742年给欧拉的一封信中提到所谓“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与当时的数学家常有书信往来)
这个猜想是“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均可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例如4=2+2;6=3+3;8=3十5;10=3+7:12=5+7;等等。数学家们已经对大到10.000甚至更大的一些偶数进行实际验证,发现这个猜想是正确的;并且没有人指望发现例外。可是问题在于两个多世纪以来没有一位数学家能够证明这个猜想。这样简单的、显然正确的事实,为什么不能证明呢?这是数学家们所受到的挫折之一.

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1742年,由德国中学教师哥德巴赫在教学中首先发现的。

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正式提出了以下的猜想:a.任何一个大于 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b.任何一个大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素数之和。

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欧拉在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

从此,这道数学难题引起了几乎所有数学家的注意。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中国数学家陈景润于1966年证明:任何充份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可表示为两个质数的乘积。”通常这个结果表示为 1+2。这是目前这个问题的最佳结果。

哥德巴赫(Goldbach C.,1690.3.18-1764.11.20)是德国数学家;出生于格奥尼格斯别尔格(现名加里宁城);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原学法学,由于在欧洲各国访问期间结识了贝努利家族,所以对数学研究产生了兴趣;曾担任中学教师。1725年到俄国,同年被选为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25年~1740年担任彼得堡科学院会议秘书;1742年移居莫斯科,并在俄国外交部任职。

1729年-1764年,哥德巴赫与欧拉保持了长达三十五年的书信往来。

在1742年6月7日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一个命题。他写道:

"我的问题是这样的:

随便取某一个奇数,比如77,可以把它写成三个素数之和:

77=53+17+7;

再任取一个奇数,比如461,

461=449+7+5,

也是三个素数之和,461还可以写成257+199+5,仍然是三个素数之和。这样,我发现:任何大于5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之和。

但这怎样证明呢?虽然做过的每一次试验都得到了上述结果,但是不可能把所有的奇数都拿来检验,需要的是一般的证明,而不是个别的检验。"

欧拉回信说,这个命题看来是正确的,但是他也给不出严格的证明。同时欧拉又提出了另一个命题: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但是这个命题他也没能给予证明。

不难看出,哥德巴赫的命题是欧拉命题的推论。事实上,任何一个大于5的奇数都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2N+1=3+2(N-1),其中2(N-1)≥4.

若欧拉的命题成立,则偶数2(N-1)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于是奇数2N+1可以写成三个素数之和,从而,对于大于5的奇数,哥德巴赫的猜想成立。

但是哥德巴赫的命题成立并不能保证欧拉命题的成立。因而欧拉的命题比哥德巴赫的命题要求更高。

现在通常把这两个命题统称为哥德巴赫猜想

二百多年来,尽管许许多多的数学家为解决这个猜想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迄今为止它仍然是一个既没有得到正面证明也没有被推翻的命题。

十九世纪数学家康托(Cantor G.F.L.P.,1845.3.3~1918.1.6)耐心地试验了1000以内所有的偶数,奥培利又试验了1000~2000的全部偶数,他们都肯定了在所试验的范围内猜想是正确的。1911年梅利指出,从4到9000000之间绝大多数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仅有14个数情况不明。后来甚至有人一直验算到三亿三千万这个数,都肯定了猜想是正确的。

1900年,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Hilbert D.,1862.1.23~1943.2.14)在巴黎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了二十三个最重要的问题供二十世纪的数学家来研究。其中第八问题为素数问题;在提到哥德巴赫猜想时,希尔伯特说这是以往遗留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1921年,英国数学家哈代(Hardy G.H.,1877.2.7~1947.12.1)在哥本哈根召开的数学会议上说过,哥德巴赫猜想的困难程度可以和任何没有解决的数学问题相比。

近一百年来,哥德巴赫猜想吸引着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数学家,并在证明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对一切偶数的研究方面,苏联人什尼列尔曼(1905~1938)第一个取得了成果,他指出任何整数都可以用一些素数的和来表示,而加数的个数不超过800000。1937年,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夫(1891.9.14~1983.3.20)取得了进一步的成果,他证明了任何一个相当大的奇数都可以用三个素数的和来表示。中国数学家陈景润(1933~ )于1966年取得了更大的进展,他证明了每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一个素数与另一个自然数之和,而这另一个自然数可以表示为至多两个素数的乘积。通常简称此结果为大偶数可表为"1+2"。在陈景润之前,关于大偶数可表示为s个素数之积与t个素数之积的和的"s+ t"问题的研究进展情况如下:

1920年,挪威的布龙证明了"9+9";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证明了"7+7";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证明了"6+6";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先后证明了"5+7"、"4+9"、"3+15"和"2+366";

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5+5",1940年他又证明了"4+4";

1948年,匈牙利的兰恩尼证明了"1+C",其中C很大;

1956年,中国的王元(1930~ )证明了"3+4";1957年,他又先后证明了"3+3"和"2+3";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1934~ )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明了"1+5";

1962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4";1963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也证明了"1+4";

1965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夫及意大利的波波里证明了"1+3";

1966后,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1+2"。

最终将由哪个国家的哪位数学家攻克大偶数表为两个素数之和(即"1+1")的问题,现在还无法予测


数学家陈景润简介
陈景润生于1933年,福建省福州市人。他自小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兴趣,高中毕业后考入厦门大学数学系。1953年,他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开始了他的数学研究生涯。陈景润最为人所知的成果是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的一个著名问题,即:任何一个大于2的...

陈景润简介
陈景润,福建福州人,中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主要研究解析数论,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而他所发表的成果也被称之为陈氏定理。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研究哥德...

物理学家丹尼尔.柏努利 的生平简介及做了什么贡献
1733年丹尼尔离开彼得堡之后,就开始了与欧拉之间的最受人称颂的科学通信,在通信中,丹尼尔向欧拉提供最重要的科学信息,欧拉运用杰出的分析才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给以最迅速的帮助,他们先后通信40年,最重要的通信是在1734—1750年间,他们是最亲密的朋友,也是竞争的对手.丹尼尔还同C.哥德巴赫(...

【陈景润】陈景润简介,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陈景润简介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当代数学家。1950年夏高三上提前考入厦门大学数理系。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4年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论,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尖端技术、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等问题也作了研究。1955年2...

为什么说夏朝的问题是“中国考古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
宝宝模样的“哥德巴赫猜想”妈妈的卵子和爸爸的精子通过遗传因子将基因传给了孩子,孩子的身高、皮肤的黑白、直发或卷发、单眼皮或双眼皮等大都是从父母那儿遗传而来。在中国,关于长相的遗传有这样两句“老话”:一是“女孩像爸爸,男孩像妈妈”;二是“娘矮矮一个,爹矮矮一窝”。这两句话有道理吗?

正奇数为素数的判断方程: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内容简介
本书《正奇数为素数的判断方程: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分为五个章节,深入剖析了哥德巴赫猜想的理论基础。首先,作者系统地介绍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和理想研究数段,明确了正奇数成为素数的关键条件,并构建了判断这一现象的数学公式。接着,书中提出了一个特别的数学模型——偶数等分对应模型,这一模型为研究...

陈景润没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那么他还有什么其他数学成果吗?
人物简介: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出生于福建福州,毕业于厦门大学,当代数学家,华罗庚数学奖得主,“最美奋斗者”。提起陈景润,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在哥德巴赫猜想上的成就,1966年他发表的《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

破解素数奥秘:哥德巴赫猜想原题的证明内容简介
素数的研究不仅限于理论探索,还伴随着不断的新发现和突破。本书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新颖的方法和工具来研究素数,以及这些新进展如何为我们揭示素数的奥秘。特别地,文章强调了素数与哥德巴赫猜想之间的密切联系,这个著名的猜想是数论中的一个经典问题,它预测所有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令...

哥德巴赫猜想与1+1是什么关系?
哥德巴赫猜想与我们平常说的1+1没有关系,这个1+1到现在还没有被证明出来。科学家们从(9十9)开始,逐步减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为止,这样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目前最佳的结果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于1966年证明的,称为陈氏定理:“任何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

陈景润简介(精选17句)
5、 陈景润就是这样跟上时间的步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步一步,走向科学的高峰。他警告中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他的生活就是珍惜时间,为理想奋斗。6、 大数学家陈景润一生坚持学习,不浪费时间。他日夜致力于研究数学问题mdash;mdash;哥德巴赫猜测,仅计算草稿就有几个麻袋,最终证明了...

凉山彝族自治州17086317630: 介绍一下那什麽'哥德巴赫猜想'
锻命杞菊: 哥德巴赫,德国数学家,后来去了俄国,在和大数学家欧拉的通信中提出了这个后来被称之为哥德巴赫猜想的问题.这是一个数论的题目,其主要内容为;1;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可以表达为两个奇素数之和,2,一个不小于9的奇数,可以表达为三个奇素数之和,第一个问题,被人形象的比喻为1+1=2.后世的数学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始终也示能证明它,我国的著名的数学如王元,陈景润,都进行过该课题的研究,并取得很大的成就,尤其是陈景润,他相当于完成了1+2的证明,呵呵,相关内容的资料非常多,有兴趣的话,自己的找来看一下吧.

凉山彝族自治州17086317630: ???1+1=?谢谢^^
锻命杞菊: 如楼主抱着恶搞、“逗你玩”,或所谓的“脑筋急转弯”的诡辩心理提问,那答案可多呢! 逻辑运算中,1+1=1;二进制中,1+1=10. 但“1+1=2”这数学公理,与“1+1”问题——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不是一回事!

凉山彝族自治州17086317630: 哥德巴赫猜想是什么,具体
锻命杞菊: 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1742年,由德国中学教师哥德巴赫在教学中首先发现的. 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正式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任何一个大于 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 b.任何一个大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素数之和. 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欧拉在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 从此,这道数学难题引起了几乎所有数学家的注意.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中国数学家陈景润于1966年证明:任何充份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可表示为两个质数的乘积.”通常这个结果表示为 1+2.这是目前这个问题的最佳结果.

凉山彝族自治州17086317630: 一个很值得一看的问题~~~ -
锻命杞菊: 目前没有证明出1+1=2,它是歌德巴赫猜想的终极证明目标,也是数学届的顶级本质的问题.如果它不成立的话,所有的数学将崩溃,因为所有运算的根本就在于承认加法,而如果加法不存在的话,所有乘除,乘方开方,微积分就都是鬼话了. ...

凉山彝族自治州17086317630: 1+1等于几?科学一点?1+1等于几?科学一点!
锻命杞菊: 1+1=2就是数学当中的公理,在数学中是不需要证明的.又因为1+1=2是一切数学定... 为此,我在此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C.Goldbach,1690-1764)于...

凉山彝族自治州17086317630: 在数学上什么是著名的哥的巴赫猜想
锻命杞菊: 这个问题是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C.Goldbach,1690-1764)于1742年6月7日在给大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的,所以被称作哥德巴赫猜想. 同年6月30日,欧拉在回信中认...

凉山彝族自治州17086317630: 谁给解释下哥德巴赫猜想? -
锻命杞菊: 1742年6月7日,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在写给著名数学家欧拉的一封信中,提出了两个大胆的猜想: 一、任何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质数之和; 二、任何不小于9的奇数,都是三个奇质数之和. 这就是数学史上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凉山彝族自治州17086317630: 数学家的资料 -
锻命杞菊: 阿基米德(Archimedes,约公元前287~212)是古希腊物理学家、数学家,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572 BC?—497BC?)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无论是解说外在物质世界,还是描写内在精神世界,都不能没...

凉山彝族自治州17086317630: 哥德巴赫猜想具体内容是什么 -
锻命杞菊: 1742年6月7日,一位出生在德国,后来在俄国工作和定居的数学家哥德巴赫(1690-1764)由莫斯科写信给当时在柏林科学院工作的著名瑞士数学家欧拉,信的全文如下: 欧拉,我亲爱的朋友! 你用及其巧妙而又简单的方法,解决了千百人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