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清欢 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陆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轼的[人间有味是清欢]是什么意思?~

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是一首描写清晨细雨、微风和寒意的词曲。其中的“人间有味是清欢”这句话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清欢的追求。
首先,这句词的意境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景象,细雨斜风带来的凉意让人感到清新和舒畅,同时也揭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敏感。这里的“细雨斜风作晓寒”描述了寒冷的清晨,细雨纷纷而下,微风拂面,使人感受到冷冽与清新并存的气息,给人以清幽的愉悦感。
而“人间有味是清欢”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观点。这句话中的“人间有味”指的是世俗的尘世琐事,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各种情感、欢愉和烦恼等。而“清欢”则表示一种淡泊、宁静和心灵的安宁与快乐。通过将“人间有味”与“清欢”相对比,表达了苏轼对于内心清净和从容的追求。
这句词的意境指向了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应该保持一颗淡泊宁静的心灵,感受到内心的愉悦和满足。它是苏轼自身的感悟,也是对于人生价值与境界的思考。通过将自然景象与人生相结合,苏轼表达了对简单而纯粹的生活的向往,同时提醒人们去品味生活中的美好,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欢愉。
原文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苏轼〔宋代〕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译文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和稀疏的杨柳使初晴后的沙滩更妩媚。清澈的洛涧汇入淮河,水势浩大,茫茫一片。泡上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尝山间嫩绿的蓼芽蒿笋的春盘素菜。人间真正有滋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注释浣溪沙: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一作《浣溪纱》,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平韵。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刘倩叔:名士彦,泗州人,生平不详。南山:在泗州东南,景色清旷,宋米芾称为淮北第一山。媚:美好。此处是使动用法。滩:十里滩,在南山附近。洛:洛河,源出安徽定远西北,北至怀远入淮河。漫漫:水势浩大。雪沫乳花:形容点茶时上浮的白泡。午盏:午茶。蓼(liǎo)茸:蓼菜嫩芽。春盘:旧俗,立春时用蔬菜水果、糕饼等装盘馈赠亲友。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词,是以时间为序来铺叙景物的。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旷达的精神。
词的上片写沿途景观。“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滩边稀疏的柳树似乎在向刚放晴后的沙滩献媚。
第一句写清晨,风斜雨细,瑟瑟寒侵,这在残冬腊月是很难耐的,可是东坡却只以“作晓寒”三字出之,表现了一种不大在乎的态度。第二句写向午的景物:雨脚渐收,烟云淡荡,河滩疏柳,尽沐晴辉。俨然成了一幅淡远的风景图画了。一个“媚”字,尤能传出作者喜悦的心声。作者从摇曳于淡云晴日中的疏柳,觉察到萌发中的春潮。于残冬岁暮之中把握住物象的新机,这正是东坡逸怀豪气的表现,精神境界的高人之处。
“入淮清洛渐漫漫。”第三句是说,眼前入淮清洛,仿佛渐流渐见广远无际。
上片结句寄兴遥深,一结甚远。句中的“清洛”,即“洛涧”,发源于合肥,北流至怀远合于淮水,地距泗州(宋治在临淮)不近,非目力所及。那么词中为什么提到清洛呢?这是一种虚摹的笔法。作者从眼前的淮水联想到上游青碧的洛涧,当它汇入浊淮以后,就变得浑浑沌沌一片浩茫了。在这里显然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含有“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的归隐林泉的寓意在内。
下片转写作者游览时的清茶野餐及欢快心情。一起两句,作者抓住了两件有特征性的事物来描写:乳白色的香茶一盏和翡翠般的春蔬一盘。两相映托,便有浓郁的节日气氛和诱人的力量。“雪沫”乳花,状煎茶时上浮的白泡。以雪、乳形容茶色之白,既是比喻,又是夸张,形象鲜明。午盏,指午茶。此句可说是对宋人茶道的形象描绘。“蓼茸蒿笋”,即蓼芽与蒿茎,这是立春的应时节物。旧俗立春时馈送亲友以鲜嫩春菜和水果、饼铒等,称“春盘”。
此二句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地写出了茶叶和鲜菜的鲜美色泽,使读者从中体味到词人品茗尝鲜时的喜悦和畅适。这种将生活形象铸成艺术形象的手法,显示出词人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旷达的人生态度。“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是一个具有哲理性的命题,用词的结尾,却自然浑成,有照彻全篇之妙趣,为全篇增添了欢乐情调和诗味、理趣。
这首词,色彩清丽而境界开阔的生动画面中,寄寓着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
创作背景
据词序,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十二月二十四日。当年三月,苏轼在黄州(今湖北黄冈)贬所过了四年多谪居生活之后,被命迁汝州(治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这种量移虽然不是升迁,但却标志着政治气候的转机。据《宋史·苏轼传》,宋神宗手札移轼汝州,有“人材实难,不忍终弃”之语。这年四月苏轼离开黄州赴汝州,最困顿的黄州时期终于脱离了,心境比较轻松,一路上颇事游访。畅游庐山,在江西筠州探视了胞弟苏辙,到金陵又兴致仕家居的王安石酬唱累日,且有买田江干、相偕归隐之约。这年岁暮,苏轼来到泗州(现江苏盱眙),即上书朝廷,请罢汝州职,回宜兴修养。此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当时苏轼与泗州刘倩叔同游南山,因作此词纪游。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一、”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意思是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二、原文: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三、解释: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滩边稀疏的柳树似乎在向刚放晴后的沙滩献媚。眼前入淮清洛,亦仿佛渐流渐见广远无际。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的野菜。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扩展资料

一、原文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宋代】【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二、译文

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滩边稀疏的柳树似乎在向刚放晴后的沙滩献媚。眼前入淮清洛,

亦仿佛渐流渐见广远无际。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的野菜。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三、赏析

词的上片写沿途景观。第一句写清晨,风斜雨细,瑟瑟寒侵,这残冬腊月是很难耐的,可是东坡却只以“作晓寒”三字出之,表现了一种不大在乎的态度。

第二句写向午的景物:雨脚渐收,烟云淡荡,河滩疏柳,尽沐晴晖。一个“媚”字,极富动感地传出作者喜悦的心声。作者从曳于淡云晴日中的疏柳,觉察到萌发中的春潮。于残冬岁暮之中把握住物象的新机,这正是东坡逸怀浩气的表现,是他精神境界上度越恒流之处。“入淮”句寄兴遥深,一结甚远。句中的“清洛”,即“洛涧”,发源于合肥,北流至怀远合于淮水,地距泗州(宋治临淮)不近,非目力能及。词中提到清洛,是以虚摹的笔法,眼前的淮水联想到上游的清碧的洛涧,当它汇入浊淮以后,就变得浑浑沌沌一片浩茫了。

下片转写作者游览时的清茶野餐及欢快心情。一起两句,作者抓住了两件有特征性的事物来描写:乳白色的香茶一盏和翡翠般的春蔬一盘。两相映托,便有浓郁的节日气氛和诱人的力量。“雪沫”乳花,状煎茶时上浮的白泡。以雪、乳形容茶色之白,既是比喻,又是夸张,形象鲜明。午盏,指午茶。此句可说是对宋人茶道的形象描绘。“蓼茸蒿笋”,即蓼芽与蒿茎,这是立春的应时节物。旧俗立春时馈送亲友以鲜嫩春菜和水果、饼铒等,称“春盘”。

四、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人间有味是清欢”意思是: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人间有味是清欢”。这一带有哲理性的诗句,是全诗的“诗眼”,给人无尽的思索玩味。何谓“清欢”?远离喧嚣的城市,远离官场的争斗,忘却名利欲望,走进山林,感受农家素朴的清茶淡饭生活,这就是“清欢”。

“清欢”者,清淡的欢愉也,不是大欢、狂欢,更不是贪欢。无可否认,苏轼的“清欢”论有一定的局限性,隐含着他经受险恶仕途官宦之后,产生的一种隐退的消极思想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扩展资料: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宋代: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译文

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滩边稀疏的柳树似乎在向刚放晴后的沙滩献媚。眼前入淮清洛,亦仿佛渐流渐见广远无际。

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的野菜。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此词上片写早春游山时的沿途景观,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以清茶野餐的风味。全词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这首词,色彩清丽而境界开阔的生动画面中,寄寓着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

参考资料: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_百度百科



人间有味是清欢

细雨斜风作晓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很喜欢苏轼的这首《浣溪沙》,尤爱“人间有味是清欢”这一句。这首词是苏轼和朋友们去郊外游玩时写的。冬尽春萌的时节,细雨斜风,乍暖还寒,山中淡烟疏柳雾朦胧,河边突然阳光明媚、豁然开朗;从洛涧流出的清浅河水,进入淮河后逐渐变得混黄迷漫迤俪向前。在山庄农家,苏轼喝着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品尝着山间嫩绿的蓼芽蒿笋素菜的清香,不由得赞叹道:“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欢”就是“清淡的欢愉” 。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在他的散文《清欢》中写到:“清欢是来自对平静的疏淡的简朴的生活的一种热爱。当一个人可以品味山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一个人在路边的石头里看出了比钻石更引人的滋味,或者一个人听林间鸟鸣的声音感受到比提笼遛鸟更感动,或者甚至于体会了静静品一壶乌龙茶比起在喧闹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灵……这些就是“清欢”。”
网络一路走来,其人和事看淡了许多,如今,已不被虚拟世界的一些事情所烦扰。在新的论坛,守着一方小小的天地,没有喧嚣,没有浮躁,清静、清心。闲暇之时,吟咏着自己喜爱的诗句,欣赏着优美的文章,聆听着柔婉的乐曲,沉浸在自己营造的温馨、典雅的氛围中,享受着这份美好,体味着“人间有味是清欢” 的意境。

清欢”者,清淡的欢愉也,不是大欢、狂欢,更不是贪欢。无可否认,苏轼的“清欢”论有一定的局限性,隐含着他经受险恶仕途官宦之后,产生的一种隐退的消极思想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换成今日的说法,平平淡淡才是真。与“君子之交淡如水”异曲同工。或者说,保持快乐的心情活着。

东坡之意,似有淡出仕途的意思。


马鞍山市19655523967: 苏轼的[人间有味是清欢]是什么意思? -
史卷古到: 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大意为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清淡的欢愉.清欢指的是清淡的欢愉.该句诗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原文: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马鞍山市19655523967: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词) - 搜狗百科
史卷古到:[答案] 人世间最有滋味,最值得在日后留念的事情往往不会是那些表面排场大但实际空洞无味之事,而是一些清馨淡雅的事情,比如一个月夜同友人促膝而谈或者与家人在一起吃一顿普通的晚饭,这样的时刻才是洋溢着幸福的清欢之时.苏...

马鞍山市19655523967: 上穷碧落,人间有味是清欢什么意思 -
史卷古到: 【上穷碧落】穷:穷尽、遍及. 碧落:道家称东方第一层天,碧霞满空,叫做“碧落”.这里泛指天上. 这在当时是写唐玄宗命方士从天上到地下苦苦寻觅贵妃,渺渺茫茫,遍寻无着.表现了唐玄宗对杨贵妃深深的思念之情.【人间有味是清欢】出自北宋苏轼的《浣溪沙》换成今日的说法,平平淡淡才是真.与“君子之交淡如水”异曲同工.或者说,保持快乐的心情活着. 东坡之意,似有淡出仕途的意思.

马鞍山市19655523967: 人间有爱是清欢是什么意思 -
史卷古到: **************你好 ************** 这句没有听过,我听过另一句的,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句出自: 苏轼的《浣溪沙 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意思是说人间最有味的是这清淡的欢愉啊! 这首词是苏轼贬谪黄州四年后再迁移汝州时写的,当时中午时分,在山庄农家,泡上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尝山间嫩绿的蓼芽蒿笋的春盘素菜,心情多舒坦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马鞍山市19655523967: 人间有味是清欢,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史卷古到: 人间有味是清欢 一句表达了作者欣赏美景的喜悦,品茶尝鲜的舒畅,远离世俗干扰的闲适之情.

马鞍山市19655523967: 人间有味是清欢 是什么意思? -
史卷古到: 换成今日的说法,平平淡淡才是真.与“君子之交淡如水”异曲同工.或者说,保持快乐的心情活着. 东坡之意,似有淡出仕途的意思.

马鞍山市19655523967: 人间有味是清欢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史卷古到: 表达了作者欣赏美景的喜悦,品茶尝鲜的舒畅,远离世俗干扰的闲适.

马鞍山市19655523967: 什么叫做“人生有味是清欢” -
史卷古到: 林清玄《清欢》 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厥词,非常喜欢,到现在还能背诵: 细雨斜风作小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厥词,苏轼在旁边写着"元丰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从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