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雁荡山日记 译文

作者&投稿:尘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游雁荡山日记的译文(十二日,二十里——)~

十一日,行二十里,登上盘山岭。眺望雁山各个山峰,如荷花插进天空,一片片地映入眼帘。又行二十里,在大荆驿站吃饭。向南渡过一条小溪,看见西峰上点缀一块圆石,带路人说那是两头陀,我怀疑这就是老僧岩,但不是很像。行五里,经过章家楼,才见到老僧岩真面目:穿着袈裟,秃顶,毅然挺立,高大约百尺,旁边有一名小童向后伛偻着,面部被老僧所掩盖。从章家楼走二里,半山腰有石梁洞。洞口向东,门口有一石柱,斜插于地面,就如飞虹向下垂着,由石柱旁边的缝隙拾级而上,高处非常宽阔其中有空。坐了一会下山。由右面山麓经过谢公岭,渡过一山涧,沿着山涧向西行,就是灵峰道。转过山腋,两边山壁陡峭耸立横亘天空,耸立的山峰层层叠叠,有的像被刀削去,有的如同攒起,如竹笋,如灵芝,如毛笔之卓然挺立,如幞头巾之欹倾斜。洞口如卷帘般,潭水清清如染了靛蓝般。双鸾、五老两座山比翼并肩。如此走了一里左右,到达灵峰寺,沿着寺旁登上灵峰洞。峰中空,立于寺后,旁有缝隙可进入。由缝隙登数十级阶级,直接抵达窝顶洞,洞中深远,平台圆敞,其中有罗汉各像。观赏至暮色降临,于是返回灵峰寺。

中秋节前一日,去游雁荡山,游玩了两天才回来。山中的古迹大多已荒芜,被丛生的草木掩盖不能探寻访游了。而雁荡山的山峰姿态、峭壁风光与我从前去过的地方完全不同。我的
鲍孔巡说:“何不写篇游记?。”我答到:“此山不可记啊。”
永州、柳州的山,不过是荒芜地方的小山沟,柳宗元贬官居永、柳,以寻幽探胜来打发日子,所以才用尽篇章辞藻来形容。而雁荡山则盘曲在浙江东南海隅,幽深奇峻,峭拔险怪,奇形怪状的山峰,不仅高而且多。如定要以词句来形容雁荡,则只能将雁荡风光形容得与其他名山相类,而不能将它的独特之处显现出来。而我以为雁荡的独有之处有两点。
以前所见过的山,如安徽
的浮山,南京的栖霞山,杭州的飞来峰,它们的山峰崖洞并非不秀美,是那些愚蠢的僧人喜欢在山上雕凿仙佛的貌相,那些俗不可耐的
又爱在上面镌刻自己的名字和诗词,这些被雕凿镌刻的山如同长了伤疤一样惨不忍睹。而雁荡山独能保持山的原貌。这是因为雁荡山壁立千仞,不可轻易攀援,又处在僻远的地方,富贵及有权势者一般没有特殊的原因不会来此,即便来了,也不会久留,花费时间财力来表明自己“到此一游”,这就是雁荡山始终没有被愚僧俗士剥落斧凿所污辱的原因。
秀丽明媚的山川,能使游者欣然而乐。但雁荡山岩深壁削,时需仰观,时需俯视。俯仰之间,肃穆端静的感觉不由而生。一旦如此,人世各种杂念和忧虑就会消失,而本心开始与天地之精神相连接。
知晓了这两点,那么高洁之士守身处世的学问,圣人贤哲成己成物的方法,都可以得到可以了解了。

译文:

癸亥年中秋节前一日,去游雁荡山,游玩了两天才回来。山中的古迹大多已荒芜,被丛生的草木掩盖不能探寻访游了。而雁荡山的山峰姿态、峭壁风光与我从前去过的地方完全不同。我的外甥鲍孔巡说:“何不写篇游记?。”我答到:“此山不可记啊。”

永州、柳州的山,不过是荒芜地方的小山沟,柳宗元贬官居永、柳,以寻幽探胜来打发日子,所以才用尽篇章辞藻来形容。而雁荡山则盘曲在浙江东南海隅,幽深奇峻,峭拔险怪,奇形怪状的山峰,不仅高而且多。

如定要以词句来形容雁荡,则只能将雁荡风光形容得与其他名山相类,而不能将它的独特之处显现出来。而我以为雁荡的独有之处有两点。

以前所见过的山,如安徽桐城的浮山,南京的栖霞山,杭州的飞来峰,它们的山峰崖洞并非不秀美,是那些愚蠢的僧人喜欢在山上雕凿仙佛的貌相,那些俗不可耐的名士又爱在上面镌刻自己的名字和诗词,这些被雕凿镌刻的山如同长了伤疤一样惨不忍睹。

而雁荡山独能保持山的原貌。这是因为雁荡山壁立千仞,不可轻易攀援,又处在僻远的地方,富贵及有权势者一般没有特殊的原因不会来此,即便来了,也不会久留,花费时间财力来表明自己“到此一游”,这就是雁荡山始终没有被愚僧俗士剥落斧凿所污辱的原因。

秀丽明媚的山川,能使游者欣然而乐。但雁荡山岩深壁削,时需仰观,时需俯视。俯仰之间,肃穆端静的感觉不由而生。一旦如此,人世各种杂念和忧虑就会消失,而本心开始与天地之精神相连接。

知晓了这两点,那么高洁之士守身处世的学问,圣人贤哲成己成物的方法,都可以得到可以了解了。



扩展资料:

作者介绍: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40年考察撰成的260多万字(遗失达200多万字,只剩下60多万字),被称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作为明代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但从旅游的角度看,其对壮游山水的全身心投入,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他的旅游文学经典巨著,是其所有成就中的高峰。

随着徐霞客这种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旅行家的出现,旅游才正式作为人的生存方式之一,迅速进入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意识和文化生活之中,并从士大夫济世人生的附庸生活中独立了出来,步入迅速发展的时代新轨道。因此,《徐霞客游记》堪称中国旅游史及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徐霞客以其《游记》,生动传神地描绘了涉及今天大半个中国(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众多山水名胜、奇观异景乃至风俗民情、社会生活等,给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文化财富。

在旅游学、地学、文学、文化、经济乃至动植物、生态、政治、社会、宗教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无怪乎人称《徐霞客游记》是“明末社会的百科全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徐霞客



癸亥年中秋节前一日,去游雁荡山,游玩了两天才回来。山中的古迹大多已荒芜,被丛生的草木掩盖不能探寻访游了。而雁荡山的山峰姿态、峭壁风光与我从前去过的地方完全不同。我的外甥鲍孔巡说:“何不写篇游记?。”我答到:“此山不可记啊。”
永州、柳州的山,不过是荒芜地方的小山沟,柳宗元贬官居永、柳,以寻幽探胜来打发日子,所以才用尽篇章辞藻来形容。而雁荡山则盘曲在浙江东南海隅,幽深奇峻,峭拔险怪,奇形怪状的山峰,不仅高而且多。
如定要以词句来形容雁荡,则只能将雁荡风光形容得与其他名山相类,而不能将它的独特之处显现出来。而我以为雁荡的独有之处有两点。
以前所见过的山,如安徽桐城的浮山,南京的栖霞山,杭州的飞来峰,它们的山峰崖洞并非不秀美,是那些愚蠢的僧人喜欢在山上雕凿仙佛的貌相,那些俗不可耐的名士又爱在上面镌刻自己的名字和诗词,这些被雕凿镌刻的山如同长了伤疤一样惨不忍睹。
而雁荡山独能保持山的原貌。这是因为雁荡山壁立千仞,不可轻易攀援,又处在僻远的地方,富贵及有权势者一般没有特殊的原因不会来此,即便来了,也不会久留,花费时间财力来表明自己“到此一游”,这就是雁荡山始终没有被愚僧俗士剥落斧凿所污辱的原因。
秀丽明媚的山川,能使游者欣然而乐。但雁荡山岩深壁削,时需仰观,时需俯视。俯仰之间,肃穆端静的感觉不由而生。一旦如此,人世各种杂念和忧虑就会消失,而本心开始与天地之精神相连接。
知晓了这两点,那么高洁之士守身处世的学问,圣人贤哲成己成物的方法,都可以得到可以了解了。

十四日,天忽晴朗,乃强清隐徒为导。清隐谓湖中草满,已成芜田,徒复有他行,但可送至峰顶。余意至顶,湖可坐得,于是人捉一杖,跻攀
中,一步一喘,数里,始历高巅。四望白云,迷漫一色,平铺峰下。诸峰朵朵,仅露一顶,日光映之,如
瑶界,不辨
。然海中玉环一抹,若可俯而拾也。北瞰山坳壁立,内
森森,参差不一。三面翠崖环绕,更胜灵岩。但谷幽境绝,惟闻水声潺潺,莫辨何地。望四面峰峦累累,下伏如丘垤,惟东峰昂然独上,最东之常云,犹堪比肩。
导者告退,指湖在西腋一峰,尚须越三尖。余从之,及越一尖,路已绝;再越一尖,而所登顶已在天半。自念《志》云:“宕在山顶,龙湫之水,即自宕来。”今山势渐下,而上湫之涧,却自东高峰发脉,去此已隔二谷。遂返辙而东,望东峰之高者趋之,莲舟疲不能从。由旧路下,余与二奴东越二岭,人迹绝矣。已而山愈高,脊愈狭,两边夹立,如行刀背。又石片棱棱怒起,每过一脊,即一峭峰,皆从刀剑隙中攀援而上。如是者三,但见境不容足,安能容湖?既而高峰尽处,一石如劈,向惧石锋
,至是且无锋置足矣!踌躇崖上,不敢复向故道。俯瞰南面石壁下有一级,遂脱奴足布四条,悬崖垂空,先下一奴,余次从之,意可得攀援之路。及下,仅容足,无余地。望岩下斗同“陡”,下同深百丈,欲谋复上,而上岩亦嵌空三丈余,不能飞陟zhì登。持布上试,布为突石所勒,忽中断。复续悬之,竭力腾挽,得复登上岩。出险,还云静庵,日已渐西。主仆衣履俱敝破,寻湖之兴衰矣。遂别而下,复至龙湫,则积雨之后,怒涛倾注,变幻极势,轰雷喷雪,大倍于昨。坐至暝日落始出,南行四里,宿


十四日,天忽然晴朗了,于是强拉清隐的徒弟作为向导。清隐说湖中长满了
,已经成为荒芜的土地,徒弟还有别的地方要去,但可以送我们到山顶。我意图到山顶去,可以坐在湖边看看,于是每个人拄一根竹杖,从
中向上攀登,走一步喘一口气,走了好几里,才终于到得高高的巅峰。四面八方触目所及皆是白云,一色弥漫,一直铺呈到峰下。峰峦叠立,只露出一个峰顶,在日光映照下,好像
仙境,分辨不出哪里是海面,那里是陆地。然而海中的玉环岛遥遥一抹,好像可以俯下身去拾起来一般。从北面俯视,山坳像墙壁一样耸立,里面有繁密的
,高矮
。三面都被碧翠的山崖环绕,比灵岩还要更胜几分。只是山谷幽静,地处偏僻,只听得到水声潺潺流过,分辨不出是什么地方。望见四面峰峦迭起,向下看去就像小土堆伏在地上,只有东边的山峰昂然挺立,独上云霄,最东边的
,如同肩高。
向导告诉说要离开了,指给我们湖在西腋的一座峰头,还需要翻越三座尖削的山峰。我听从了(他的话)。待到越过一座尖峰,路已经走到了绝处,再越过一座尖峰,而所登上的山顶已经在半天处。自己心想《雁宕山志》说:“雁湖在山顶,龙湫瀑布的水就来自雁湖。”如今山的坡势渐渐向下走,而流向龙湫的
,却源于东边的高峰,距离此地已经相隔两个山谷。于是返回往东,遥望东边高耸的山峰而去,莲舟疲惫不能继续跟从,从来时的路下山了。我和两个奴仆向东越过两道山岭,人的足迹已经全然不见。不久山越来越高,
越来越狭窄,两边几乎直立,如同走在刀背上一样。又有
尖利的石片突起,每过一道
,就是一座陡峭的山峰,都好像从刀剑的缝隙中攀援而上,这样的情况多次遇到。只见山顶甚至容不下一双脚,怎么可能容纳一片湖水呢?过了一会儿在高峰穷尽处,一块巨石如刀劈一般;先前担心石头的锋刃划伤人,到这里甚至连脚踩的石锋都没有!在山崖上犹豫不决,又不敢再返回原路,向下看南面石壁下有一台阶,就让奴仆解下
的四条布带系在一起,从悬崖上吊下去,先垂吊一个奴仆到下面,其余的人依次垂吊下去,意图这样来寻找攀援的路。等到了下面,只能容下双足,没有多余的地方。俯视山岩下面,深约百丈,打算再向上攀登,而上面的山崖也陡立直上有三丈多高,不能飞跃而上。把布带扔上去试试,布带被突出的石锋所勒,忽然从中间断开。再续上布带悬空,竭尽全力向上拉,才得以重新登上山岩。脱离了危险,回到云静庵,时间已近傍晚。主仆衣服都破了,寻找雁湖的兴致已然衰减。于是告别(庵中人)下山,又到了龙湫,则是在雨后积水甚盛,
倾盆而下,千变万化气势逼人,若雷鸣般水花飞溅,与昨天相比甚为壮观。坐到黄昏才离开,向南行走四里,在
过夜。

自己翻译的,可能有些出入,还请多多包涵。

http://www.worldlingo.com/zh/microsoft/computer_translation.html
试试吧

我将胳膊伸进石头之地,
她不明白
或太少:这要看谁是听众。
朝着两个方向生长的禾苗:
柳树像一群温和的修女——
个姿个彩筛筛然哈哈


霍城县18353574232: 求学霸,《游雁荡山日记》的全文翻译 -
代哑瑞甘:[答案] 癸亥年中秋节前一日,去游雁荡山,游玩了两天才回来.山中的古迹大多已荒芜,被丛生的草木掩盖不能探寻访游了.而雁荡山的山峰姿态、峭壁风光与我从前去过的地方完全不同.我的外甥鲍孔巡说:“何不写篇游记?.”我...

霍城县18353574232: 文言文翻译 《游雁荡山日记》 徐霞客 -
代哑瑞甘: 癸亥年中秋节前一日,去游雁荡山,游玩了两天才回来.山中的古迹大多已荒芜,被丛生的草木掩盖不能探寻访游了.而雁荡山的山峰姿态、峭壁风光与我从前去过的地方完全不同.我的外甥鲍孔巡说:“何不写篇游记?.”我答到:“此山不...

霍城县18353574232: 游雁荡山日记的译文(十二日,二十里——) -
代哑瑞甘: 十一日,行二十里,登上盘山岭.眺望雁山各个山峰,如荷花插进天空,一片片地映入眼帘.又行二十里,在大荆驿站吃饭.向南渡过一条小溪,看见西峰上点缀一块圆石,带路人说那是两头陀,我怀疑这就是老僧岩,但不是很像.行五里,经...

霍城县18353574232: 求方苞《游雁荡记》译文要全文翻译! -
代哑瑞甘:[答案] 癸亥年(乾隆八年)中秋,十五日前一天(即十四日)进入雁荡山,过了两天才回来.古迹多是榛、芜,不能攀登探索,而山的容貌崖壁的颜色,是这之前我所没有见到过的.我的外甥鲍孔巡说:“何不记述下来?”我说:“这座山不可...

霍城县18353574232: <<游雁荡山日记>>翻译 -
代哑瑞甘: << Swim the wild goose mountain diary>>

霍城县18353574232: 游雁荡山日记翻译和两句分析,急急急!!! -
代哑瑞甘: 由右边的山麓越过谢公岭,渡过一条溪涧,顺着溪涧向西走,即是去灵峰的道路刚一转过山腋就见到两边的岩壁陡峭笔立,直亘云天,险峰重重叠叠,形态万千,有的像刀削般直立,有的像群峰簇拥,有的像并列的竹笋,有的像挺拔的灵芝,...

霍城县18353574232: 方苞《游雁荡记》译文 -
代哑瑞甘: 游雁荡记·(清)方苞癸亥仲秋[1],望前一日入雁山[2],越二日而反.古迹多榛芜关不可登探,而山容壁色,则前此目见者所未有也.鲍甥孔巡曰[3]:“盍记之[4]?”余曰:“兹山不可记也.永、柳诸山,乃荒陬中一邱一壑[5],子厚谪居,幽寻...

霍城县18353574232: 游雁荡山日记的翻译和词语解释! -
代哑瑞甘: 1 顺着溪涧向西走,即是去灵峰的道路2山洞洞口有的像卷起的帷帐,水潭有的碧绿得像澄清的蓝靛一般.3从缝隙处走过数十级石蹬,直达窝顶上

霍城县18353574232: 游雁荡山日记 - 搜狗百科
代哑瑞甘: 由右边的山麓越过谢公岭,渡过一条溪涧,顺着溪涧向西走,即是去灵峰的道路刚一转过山腋就见到两边的岩壁陡峭笔立,直亘云天,险峰重重叠叠,形态万千,有的像刀削般直立,有的像群峰簇拥,有的像并列的竹笋,有的像挺拔的灵芝,有的像笔一般直立,有的像头巾一样倾斜.山洞洞口有的像卷起的帷帐,水潭有的碧绿得像澄清的蓝靛一般.双鸾峰如羽翼相接的双飞鸾,五老峰酷似五位联肩并行的老翁.走过景致如此幽奇的一里多路,到达灵峰寺.顺着灵峰寺侧的山道登上灵峰洞.灵峰中部是空的,很特异地耸立于灵峰寺后,其侧面有缝隙可以进入.从缝隙处走过数十级石蹬,直达窝顶上,深远处的平台上玩赏景色,直到暮色降临才返回灵峰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