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东格鲁病毒病有什么症状?

作者&投稿:向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水稻东格鲁病毒病是怎样检验与检疫的?~

鉴别寄主:
①水稻:叶黄至橙色,矮化(RTBV)。
②水稻台中1号(TN1)品种:带毒叶蝉接种(RTSV)后幼苗显示矮化,叶片呈现斑驳和黄化。
③水稻品系FK135:带毒叶蝉接种(RTSV)上显示脉间褪绿,形似黄色条纹,有些则呈斑驳状。
④非洲栽培稻Oryza globerrina和巴蒂野生稻O.barthii:接种RTV可导致系统坏死(IRRI,1992)。
体外稳定性:
①钝化温度:63℃。
②稀释终点:不详。
③体外存活期:7d(4℃下)或1d(常温下)(Hibino,1990)。
血清学检测:RTBV具中等免疫原性,病毒与不同产地的RTBV有血清学反应,而与RTSV没有血清学关系。RTSV是有效的免疫源,病毒与不同产地的RTSV有血清学反应,而与RTBV及同属于矮化病毒属(Waikavirus)的玉米褪绿矮缩病毒(MCDV)之间没有血清学关系。
检疫危险性评价:本病的病原体水稻东格鲁病毒,可通过叶蝉半持久性传播,可危害水稻、玉米构成重大经济损失。季良进行危险性评价时危险度值10分,为高危有害生物。因无人为传播途径,且国内已普遍发生,为非检疫性有害生物。但鉴于其农业生产的危害性,应列入国内防治重点。
地理分布:中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海南)、日本、印度、孟加拉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
检疫国家地区:马来西亚(RTSV),美国。

发生危害:水稻植株受到感染,感病品种的损失可达100%。据估计(Herdt,1988),20世纪80年代因此病所造成的损失每年在15亿美元以上。中国水稻东格鲁病属间歇性流行病,主要发生于连作晚稻,流行年份病田产量一般损失3~7成,甚至完全绝收(谢联辉等,1983)。
传播方法:汁液、种子不传,叶蝉半持久性传毒。
传毒介体:有6种,即二点黑尾叶蝉Nephotettix.virescens、二条黑尾叶蝉N.nigropictus、黑尾叶蝉N.cincticeps、马来亚黑尾叶蝉N.malayanus、细小黑尾叶蝉N.paruus和电光叶蝉Recilia dorsalis。其中以二点黑尾叶蝉最为重要,传毒率可达70%~80%,二条黑尾叶蝉为0~27%,电光叶蝉为0~16%。
二条黑尾叶蝉在病株上只要取食5~30min,即可获毒、传毒,病毒在介体内可保留3~5d,且介体叶蝉蜕皮后即失去传毒能力,但遇病株可重新获毒、传毒。属半持久性传毒类型。介体叶蝉在感染东格鲁(RTBV+RTSV)病的稻株上取食,可在一定的时间内同时或单独传播RTBV和RTSV。介体叶蝉在只感染RTSV的稻株上取食,可很容易获得RTSV,而在只感染RTBV的稻株上取食,不能获得RTBV。介体叶蝉如先在感染RTSV的稻株上取食,获得RTSV,再在只感染RTBV的稻株上取食,便可获得RTBV。由此说明RTBV在经叶蝉传播时必须依赖RTSV(Hibino,1996)。RTSV是介体叶蝉传播RTBV的依赖和辅助病毒。
自然寄主:水稻Oryza sativa和蟋蟀草Eleusine indica等禾本科植物。
人工接种可侵染的植物:水稻、玉米Zea mays、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光头稗Echinochloa colonum、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蟋蟀草Eleusine indica、乱草Eragrostis tenella等多种禾本科杂草。其中多数杂草如水虱草Fimbristylis miliacea 可被RTBV和RTSV侵染,而钝形臂形草Brachiaria mutica和地毯草Axonopus compressus 只能感染RTSV,而不感染RTBV(Anjaneyulu et al.,1995)。
侵染循环:带病的再生稻和其他禾本科寄主植物是病毒的初侵染源。介体叶蝉能反复从病株获得病毒,并不断传毒取食传染健康水稻。
病害与环境及流行:在周年都有感病寄主植物生长和介体叶蝉繁殖的热带、亚热带稻区有利病害发生流行。
病害的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20世纪80年代初该病在中国福建南部一些地区流行,采用压缩感病品种,改换抗病品种(赤块矮3号、广胞、四优2号)取得很好的效果(谢联辉等,1983)。
(2)改善栽培管理:清除田间杂草、调整播、插时间,加强肥水管理,营造有利水稻生长不利介体生存的田间生态环境。
(3)防治介体昆虫:根据测报,结合田间生态与天敌、品种及苗情,适时防治介体叶蝉,以期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

水稻东格鲁病毒病:东格鲁(Tungro)为菲律宾Ilocano语,意指退化、变劣。水稻东格鲁病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名称,例如: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中国、印度、孟加拉国等国称为水稻东格鲁病(Tungro),泰国称为水稻黄橙叶病(Yellow-orange leaf),印度尼西亚称为水稻本牙契哈本(Penyakit habang),马来西亚称为水稻本牙契梅拉(Penyakit merah),印度称为水稻叶黄病(Leaf yellowing),日本称为水稻矮化病(Waika),印度尼西亚称为水稻孟德克(Mentek)。

水稻东格鲁病的症状依病原是球状病毒抑或杆状病毒不同而异。两者复合感染,病情加重,主要表现植株矮化,生长衰退,分蘖严重减少,甚至不分蘖,叶呈橙黄色——先从叶尖开始黄化,而后向叶尖下部扩展,色呈淡黄至橙黄,间有斑驳或条纹,后期发展为黑褐色不规则污斑。一般不抽穗或穗而不实。单被球状病毒(Rice tungro spherical virus,RTSV)感染,比单被杆状病毒(Rice tungro bacilliform virus,TRSV)感染症状表现较为轻微,常呈轻度矮化,分蘖减少,叶片黄化、新叶有轻微斑驳,老叶有污斑,但也有流行成灾的,如日本的水稻矮化病(Rice waika)(Nishi et al.,1975)和中国福建的水稻东格鲁病(Rice tungro)(谢联辉等,1983)。但被杆状病毒(RTBV)感染,水稻表现与两种复合感染症状相似,属中度症状。植株中球状病毒的存在,加重了由杆状病毒所致的症状。




植物病毒的分类系统有哪些介绍?
(2)双链DNA(dsDNA)病毒类群:包括花椰菜花叶病毒科花椰菜花叶病毒属、碧冬茄脉明病毒属、大豆褪绿斑驳病毒属、木薯脉花叶病毒属、杆状DNA病毒属和水稻东格鲁杆状病毒属的34个病毒。(3)双链RNA(dsRNA)病毒类群:包括呼肠孤病毒科植物呼肠孤病毒属、斐济病毒属和水稻病毒属的13个病毒,双分病...

病毒有哪几种形态?
弹状病毒:病毒粒子为直径50nm、长160~380nm、两端圆的弹状。如弹状病毒科的细胞质弹状病毒属和细胞核弹状病毒属。杆菌状病毒:病毒粒子呈两端圆滑、侧边平行的杆菌状。包括杆状DNA病毒属、水稻东格鲁杆状病毒属,以及具有多种长度粒子的苜蓿花叶病毒属、油橄榄病毒属、欧尔密病毒属等。

水稻病毒病的病害控制
针对各地病毒病发病和流行特点,因时因地采取合适的措施。主要有:①改进耕作制度。如水稻黑条矮缩病,于60年代初在江苏、浙江、上海流行。通过小麦改种大麦以及小麦一稻两熟制改为大麦一稻一稻三熟制,有效地控制了该病的流行。②选用抗病品种。如水稻东格鲁病,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福建省南部一些地区流...

谢联辉主要论著
6. 1981年,他们在《国际水稻研究新闻》上发表了关于新水稻矮化病毒昆虫媒介的研究,6(5)期,14页。7. 1982年,谢联辉等人探讨了水稻品种对病毒病的抗性,论文发表于《福建农学院学报》11(2)期,15~18页。8. 同年,他们还研究了水稻东格鲁病(球状病毒)在中国的情况,文章发布在11(3)期,15~...

水稻病毒病的病害种类和分布
至1990年世界上已经发现和确认的有15种水稻病毒病,中国发生的有10种,按病原病毒分属于下列组群: 亚组2 病毒粒子具双层衣壳,dsRNA为10个片段,分子量为17.7×106,成员有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分布于日本、朝鲜和中国的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江西等省、市,曾...

水稻矮化病毒属基因组
在水稻东格鲁球状病毒和玉米褪绿矮缩病毒的RNA中,我们观察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那就是它们在接近3'端的位置有一个小型开放阅读框(ORF),这个ORF位于外壳蛋白编码序列的上游,大约有600到700个氨基酸。这种结构在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中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值得提及的是,水稻东格鲁球状病毒和玉米褪绿...

韦石泉是做什么的
有一次联合国几位专家到垦区考察,他们认为田间发黄的水稻可能是东格鲁病毒(Tungrovirus)引起的。韦石泉观看了试验情况并对他们说:“经我们多次试验得知,这是因缺钙和磷引起的,并非东格鲁病”。这些外国专家觉得言之有理,探讨之后也很尊重这一意见。为指导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开展科研,韦石泉总和学生一起动手。对指导...

谢联辉的社会评价
在病原种类方面,全世界已确认的水稻病毒及其类似病害的病原有17种,中国12种,谢联辉均已涉足。其中水稻簇矮病毒(RBSV),依其生物学、血清学和理化特性,是植物呼肠孤病毒属的一个新成员;水稻齿矮病毒(RRSV)、水稻东格鲁球状病毒(RTSV)和水稻东格鲁杆状病毒(RTBV)系中国新记录;水稻草矮病毒(RGSV)为中国大陆新...

植物病毒分类系统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包括双生病毒科玉米线条病毒属、曲顶病毒属、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的102个病毒,矮缩病毒属的5个病毒。(2)双链DNA(dsDNA)病毒类群 包括花椰菜花叶病毒科花椰菜花叶病毒属、碧冬茄脉明病毒属、大豆褪绿斑驳病毒属、木薯脉花叶病毒属、杆状DNA病毒属和水稻东格鲁杆状病毒属的34个病毒。(3)双链RNA...

谢联辉人物简介
他的科研成果丰硕,1978年,他首次发现了水稻簇矮病,并提出了以抗病品种为基础,结合育秧和返青分蘖阶段的防治策略,对疾病防控提出了独到见解。1979年和1982年,他又相继发现了水稻锯齿叶矮缩病毒和东格鲁病毒,对水稻病毒病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谢联辉与同行共同编写了《水稻病毒病测报办法》,这是一...

新宁县19833612667: 水稻东格鲁病毒病 - 搜狗百科
班阳抗乙: 水稻东格鲁病毒病症状 主要发生在我国南方稻区.受害植株矮缩和叶片变色,生长衰退,叶片颜色为橙色至黄色.籼稻染病多为橙色或稍带红色,又叫红叶病.粳稻染病多呈黄色.嫩叶上现斑驳,老叶上现锈色斑点.东格鲁系菲律宾土语,表...

新宁县19833612667: 水稻叶子红是什么病 -
班阳抗乙: 水稻苗发白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缺素发白:水稻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吸收氮、磷、钾、钙等16种营养元素,各种元素各有其特殊功能,不能相互替代.当某种元素缺少时,稻苗生长发育就会受阻,表现出不同的症状.有五种元素不能满足生长...

新宁县19833612667: 水稻病毒病~是由什么传播的?
班阳抗乙:病名 致病特征 传毒方式 普通矮缩病 叶片上有黄白色虚线状条点 叶蝉传(能经卵传) 黄叶病 叶片黄化,叶鞘仍为绿色 叶蝉传 条纹叶枯病 叶片上有黄白色条纹,心叶常有褪绿条纹 飞虱传(能经卵传) 且捻曲下垂 黑条矮缩病 叶背、叶鞘和秆上...

新宁县19833612667: 水稻病毒病怎么防治,水稻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
班阳抗乙: 1、防治策略[1] :采取“切断毒源,治虫控病”的防治策略,控制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的危害,同时兼治大螟、二化螟,为夺取水稻丰收打基础. 2、用药时间:移(机)栽后3—5天用药;直播稻随现青随用药,隔5—7天用第二次药. 3、...

新宁县19833612667: 植物病毒的类型有几种 -
班阳抗乙: 第四节 植物病毒的分类与命名植物病毒的分类工作由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viruses,ICTV)植物病毒分会负责.随着病毒学研究水平的提高,有关病毒基本性质的知识不断更新和丰富,病毒学家们对病毒...

新宁县19833612667: 水稻有哪些常见病虫害? -
班阳抗乙: 一、稻曲病 稻曲病,别名青粉病、伪黑穗病,因其多发生在收成好的年份,故又称丰收果,属真菌病害.此病在我国各大稻区均有发生,通常在晚稻上发生,尤以糯稻为多.随着一些矮秆紧凑型水稻品种的推广以及施肥水平的提高,此病发生愈...

新宁县19833612667: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典型症状 -
班阳抗乙: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灰飞虱、白背飞虱和白带飞虱等传播的一种病毒病,其中以灰飞虱传毒为主.发病稻株明显矮缩,叶片浓绿僵硬,叶背、叶鞘和茎秆出现初为蜡白色,后为黑褐色的条状不规则突起,这是此病的主要特点.病株分蘖增多,根...

新宁县19833612667: 水稻条纹叶枯病怎样识别与防治? -
班阳抗乙: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水稻系统性病毒病害,水稻一旦感病基本无法防治.植株一旦感病,最好是将其踩入泥土、或拔除深埋或烧毁,以减少或消灭毒源,防止病害扩展.苗期发病,先在心叶基部出现黄白斑,后病斑向上扩展,形...

新宁县19833612667: 水稻心叶枯死 -
班阳抗乙: 一、水稻“枯心”的简易诊断 1、由虫害引起的“枯心”.大螟、二化螟、三化螟、蝼蛄等危害水稻均可造成“枯心”、其主要区别如下:大螟危害的症状表现为虫孔大、虫粪多,粪便一般排于水稻叶鞘与茎秆之间.被害稻茎叶鞘、叶片均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