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恶篇》出自哪一部先秦经典

作者&投稿:姬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先秦所有经典著作~~~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著名人物及作品

1、儒家:孔子(春秋中期)《春秋》(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私人编著的通史)(五经之一)、曾子(春秋后期)《大学》(四书之一)、子思(战国前期)《中庸》(四书之一)、孟子(战国中期)《孟子》(四书之一)、荀子(战国后期)《荀子》
2、道家:老子(春秋前期或春秋中期)《道德经(老子)》、庄子(战国中期)《庄子(南华经)》
3、法家:申不害(战国中期)《申子》(大多散佚)、韩非(战国晚期)《韩非子》
4、墨家:墨子(春秋中后期—战国前期)《墨子》


先秦时期其他一些经典作品:
《论语》: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孔子的言行编纂的儒家经典。(四书之一)
《国语》:传为左丘明所著。
《春秋左氏传》:左丘明所著。孔子所著的《春秋》为经,此书则为传,并与《国语》的内容互相参证。
《易经》(周易):传为周文王所著。(五经之一)
《礼记》:传为孔子整理。(五经之一)
《孙子兵法》:“兵圣”孙子所编。
《吕氏春秋》:由吕不韦召集门客所编。
《诗经》:孔子整理。(五经之一)

荀子荀子(xúnzi)(前325年-前235年)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新绛)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世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曾在齐国稷下讲学,后游历秦国,晚年任楚兰陵令。今存《荀子》荀子与《荀子》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新绛)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名况,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时人尊为荀卿. 荀况是孔、孟之后的一位儒家大师,也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大的代表人物。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现在山东临淄西门)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现在山东枣庄东南)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兰陵。韩非子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他的许多提法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反映当时人民的要求,有朴素的唯物思想。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荀子的思想主张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他批判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荀子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说,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物皆可改变。能“知明而行无过矣”。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天下既法制有兼用“礼”治。荀子散文的特色《荀子》一书,绝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荀况学问博通,对过去学者多有批评,长于论辩,故其文多长篇大论,必发挥尽致,畅所欲言而后已。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结构谨严,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如《劝学篇》比喻层出不穷,前半篇几乎全用譬喻重叠构成,辞采缤纷,对后世影响很深远。他一生“序列著数万言”。《荀子》,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

《性恶篇》出自 《荀子》
《性恶篇》是《荀子》一书的第二十三篇,阐述了荀子的伦理思想。旨在批判孟子的性善论,阐明关于人性邪恶的社会观。"性恶论"是荀子思想中最著名的观点,也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石。
文章先从人的物质欲望和心理要求出发,论证了"人之性恶"的道理。为了改变人性之恶,他一方面特别强调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主张"求贤师"、"择良友";另一方面则特别强调政治的作用,提出了"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的政治主张。总之,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宗旨则在于以道德的、政治的手段去改恶为善。


国学精粹:荀子韩非子目录
在经济思想上,荀子的《富国篇》和《强国篇》节选提供了治国理财的策略,强调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合理的经济管理。《天论篇》和《礼论篇》节选则探讨了自然规律与社会秩序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伦理规范。《性恶篇》深入剖析人性的阴暗面,提出了道德教化的必要性。而韩非子的著作则更偏向于法家思想,他...

谁知道“人性恶,其善者伪也”的出处啊,求原文啊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荀子的王制篇 王霸篇 性恶篇 还有 墨子的 鲁问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第九章 王制篇 公平者听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 公正,是处理政事的准则;宽严适中,是处理政事的准绳。 第十一章 王霸篇 兴天下同利除天下同害 第二十三章 性恶篇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墨子》 是古代劳力者之哲学 ,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墨子言行的记录。 在先秦诸子...

请问荀子<<性恶篇>> 中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是什么意思?作者想表达什 ...
荀子在《荀子·性恶篇》中谓“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就是人为,非天真之意。非真则非善,故性恶则伪。但荀子虽持此说,却依然强调人心应当向善,“途之人可以为禹。”(《性恶篇》)。虽然荀子认为这是“矫饰”与“扰化”的结果。荀子认为要达到善,方法是人人可为的“积伪”,也...

荀子解说本书目录
《解蔽篇》帮助读者去除偏见,正确认识世界,《正名篇》探讨名称与实质的一致性。《性恶篇》提出人性本恶的观点,引人深思。《君子篇》则定义了理想人格的标准。《成相篇》和《赋篇》则展示了荀子的文学才华,而《大略篇》则是对全书的总结和回顾。最后,《宥坐篇》至《子道篇》探讨个人修养和家庭...

性恶篇原文
没有礼义,人性易导致混乱,善行是人为努力的结果。孟子的观点缺乏实证支持,性恶论强调圣王的教化和礼义引导,以防乱斗和悖逆。伪善是人为的善良,以纠正天性中的恶。礼义并非天赋于人,而是如工匠塑造器具,圣人塑造社会。人的本性既非善也非恶,善恶皆是人为的产物。尧、禹因其能转化本性,通过伪善构建...

韩非子的性恶论
孟子把食色和仁义都看作是出于先天的人性,其中仁义是大体,食色是小体;仁义好比是熊掌,食色是鱼。荀子则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也固小人”就叫作“性恶”。至于仁义,则是由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 《...

人之初 性本恶 全文!
出自荀子 性恶篇 全文如下: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 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HTTP\/1.0502?犯分乱理,而归于 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

荀子的性恶论和孟子的性善论的区别
第一:“恶”是出于人性之自然,而“善”是出于对人性的改造。如:“今人之性从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故必将有师法之化,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人性生来是好利多欲的,性中并无礼义等道德因素,一切...

人之初 性本恶 全文!
合乎正确的道德原则。现在的人,能够被师长和法度所感化,积累文献经典方面的知识、遵行礼义的,就是君子;纵情任性、习惯于恣肆放荡而违反礼义的,就是小人。由此看来,那么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的。出处:出自战国时期赵国荀子的《性恶篇》。

芜湖县15282436934: “人之初,性本恶”语出自哪里? -
贡谢奥拉: "人之初,性本恶" 语出自 : 荀子《性恶篇》: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认为人生而具有好色、好声、好味、好利等特性,只有经过教化,才能去恶从善

芜湖县15282436934: 荀子的王制篇 王霸篇 性恶篇 还有 墨子的 鲁问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贡谢奥拉: 《荀子》 一书为战国末期赵人荀况及其弟子所著.荀况本为孙氏,故此书又称《孙卿对书》或《孙卿子》.西汉刘向整理时定为32篇,它们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荀子亲手所著的22篇,一类是荀子弟子所记录的荀子言行,共5篇,一类是荀子...

芜湖县15282436934: 1、桓侯故使人问之(故的意思) 2、又何问焉(问的意思) 3、吴广以为然(然的意思) -
贡谢奥拉: 特意 ——《扁鹊见蔡桓公》问,提问 ——《性恶篇》对——《陈涉世家》

芜湖县15282436934: 生而离其朴,离其资是谁说的? -
贡谢奥拉: 荀子一书第23篇性恶篇.

芜湖县15282436934: 生而离其朴,离其资 是谁说的
贡谢奥拉: 《荀子》一书的第二十三篇《性恶篇》,阐述了荀子的伦理思想. 今人之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所谓性善者,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资而利之也. 不是孟子说的,孟子的是性善论,《荀子》...

芜湖县15282436934: “齐鲁”一词谁最先提出 -
贡谢奥拉: 首先将齐、鲁联系起来的是孔子.他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论语·雍也》)这是指齐、鲁两国思想文化的联系和区别而言的,还未把齐、鲁联为一个词.过了不久,他又说:“齐、鲁之故,吾子何不闻焉.”(《左传...

芜湖县15282436934: “百家争鸣”是怎么来的?
贡谢奥拉: 荀子(约前313—前238),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名况,当时人们尊重 他,... 《天论》《正名》《性恶》等22篇,都为荀子亲著.其他10篇,有的为荀子弟子 所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