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至忠》原文内容是什么?

作者&投稿:芮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吕氏春秋·至忠》原文~

  至忠
  二曰:至忠逆於耳,倒於心,非贤主其孰能听之?故贤主之所说,不肖主之所诛也。人主无不恶暴劫者,而日致之,恶之何益?今有树於此,而欲其美也,人时灌之,则恶之,而日伐其根,则必无活树矣。夫恶闻忠言,乃自伐之精者也。荆庄哀王猎於云梦,射随兕,中之。申公子培劫王而夺之。王曰:“何其暴而不敬也?”命吏诛之。左右大夫皆进谏曰:“子培,贤者也,又为王百倍之臣,此必有故,愿察之也。”不出三月,子培疾而死。荆兴师,战於两棠,大胜晋,归而赏有功者。申公子培之弟进请赏於吏曰:“人之有功也於军旅,臣兄之有功也於车下。”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兄犯暴不敬之名,触死亡之罪於王之侧,其愚心将以忠於君王之身,而持千岁之寿也。臣之兄尝读故记曰:‘杀随兕者,不出三月。’是以臣之兄惊惧而争之,故伏其罪而死。”王令人发平府而视之,於故记果有,乃厚赏之。申公子培,其忠也可谓穆行矣。穆行之意,人知之不为劝,人不知不为沮,行无高乎此矣。齐王疾痏,使人之宋迎文挚,文挚至,视王之疾,谓太子曰:“王之疾必可已也。虽然,王之疾已,则必杀挚也。”太子曰:“何故?”文挚对曰:“非怒王则疾不可治,怒王则挚必死。”太子顿首强请曰:“苟已王之疾,臣与臣之母以死争之於王。王必幸臣与臣之母,愿先生之勿患也。”文挚曰:“诺。请以死为王。”与太子期,而将往不当者三,齐王固已怒矣。文挚至,不解屦登床,履王衣,问王之疾,王怒而不与言。文挚因出辞以重怒王,王叱而起,疾乃遂已。王大怒不说,将生烹文挚。太子与王后急争之,而不能得,果以鼎生烹文挚。爨之三日三夜,颜色不变。文挚曰:“诚欲杀我,则胡不覆之,以绝阴阳之气?”王使覆之,文挚乃死。夫忠於治世易,忠於浊世难。文挚非不知活王之疾而身获死也,为太子行难,以成其义也。

——《吕氏春秋·忠廉》 详细解释 清介廉洁。 《庄子·说剑》:“诸侯之劒,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东观汉记·周泽传》:“拜太常,果敢直言,数有据争,朝廷嘉其清廉。”唐 方干 《上张舍人》诗:“此地清廉惟饮水,四方焦热待为霖。”《老残游记》第十五回:“此人姓 刚 ,名弼 ,是 吕谏堂 的门生,专学他老师,清廉得格登登的。” 聂绀弩 《古时候的公务员》:“但他们的清廉未必是他们的君主所喜悦的。”[1] 英文翻译 1. honest and upright; free from corruption 2. incorruptible; clean-handed[1] 编辑本段2、清廉楷模小故事 为政清白廉洁,清廉的意思就是清正廉洁、奉公守法。“廉”被封建士大夫奉为立身处事的根本。流传至今的许多清正廉洁的故事,不禁令人肃然起敬,由衷地称赞这些清正廉洁之士。 胡质 三国时,胡质在魏国任州郡长官近三年,死后家无余财,只有朝廷赏赐的衣服和数箱书籍而已。对他的廉洁操守,人人称道。胡质在荆州任刺史时,其家眷都在京都。一次他的儿子胡威到住所去看望他,等回家时,胡质拿出一匹绢给他,让他路上做盘缠。胡威跪在父亲面前说:“爹爹为官一向清正,不知此绢从何而来?”胡质说:“吾儿不必怀疑,此绢是我的俸禄所余。”胡威谢过父亲的赏赐,遂骑驴上路。一路上,他在打尖住店时都是自己放驴,自己砍柴做饭。 后来胡威也官任刺史,政绩卓著,清名遐迩。入晋以后,晋武帝接见了他。晋武帝谈起当年胡质的生平事迹赞叹不已,遂向胡威道:“你的清廉和你的父亲比起来怎样?”胡威答道:“不如吾父。”晋武帝问:“为什么呢?”胡威说:“臣父清廉惟恐人家知道,臣清廉惟恐人家不知道,所以臣和家父相差甚远。 海瑞 海瑞(公元1514年~1587年) 海瑞一生刚直不阿,执法如山。他体察民情,革除弊政,积极反对贪污和奢侈;禁馈赠,惩贪官,秉公执法,铁面无私,审理积抑,昭雪了许多冤狱。海瑞生前俭朴到一般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他的私章用泥巴刻成,夏天睡在一张破席上,盖着夫人的旧裙…… 海瑞不仅为官清廉,生活也十分俭朴,清苦之行举朝第一。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十月,七十四岁的海瑞以老病之身卒于官舍后,死后仅余葛帏旧衣,赖同僚捐治葬具才得葬殓。同乡苏民怀检点其遗物,只有竹笼一只,内有俸金八两,旧衣数件而已。故海瑞深得百姓拥戴,发丧之日,市民送者夹岸,酹酒而哭者百里不绝,被百姓呼为“海青天”。时人王世贞以九字评:“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 子罕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杨震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吕氏春秋·至忠》的原文内容为:

至忠逆于耳,倒于心,非贤主其孰能听之?故贤主之所说,不肖主之所诛也。人主无不恶暴劫者,而日致之,恶之何益?今有树于此,而欲其美也,人时灌之,则恶之,而日伐其根,则必无活树矣。夫恶闻忠言,乃自伐之精者也。

荆庄哀王猎于云梦,射随兕,中之。申公子培劫王而夺之。王曰:“何其暴而不敬也?”命吏诛之。左右大夫皆进谏曰:“子培,贤者也,又为王百倍之臣,此必有故,愿察之也。”不出三月,子培疾而死。荆兴师,战于两棠,大胜晋,归而赏有功者。申公子培之弟进请赏于吏曰:“人之有功也于军旅,臣兄之有功也于车下。”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兄犯暴不敬之名,触死亡之罪于王之侧,其愚心将以忠于君王之身,而持千岁之寿也。臣之兄尝读故记,曰:‘杀随兕者,不出三月。’是以臣之兄惊惧而争之,故伏其罪而死。”王令人发平府而视之,于故记果有,乃厚赏之。申公子培,其忠也可谓穆行矣。穆行之意,人知之不为劝,人不知不为沮,行无高乎此矣。

齐王疾痏,使人之宋迎文挚。文挚至,视王之疾,谓太子曰:“王之疾必可已也。虽然,王之疾已,则必杀挚也。”太子曰:“何故?”文挚对曰:“非怒王则疾不可治,怒王则挚必死。”太子顿首强请曰:“苟已王之疾,臣与臣之母以死争之于王。王必幸臣与臣之母,愿先生之勿患也。”文挚曰:“诺。请以死为王。”与太子期,而将往不当者三,齐王固已怒矣。文挚至,不解履登床,履王衣,问王之疾,王怒而不与言。文挚因出辞以重怒王,王叱而起,疾乃遂已。王大怒不说,将生烹文挚。太子与王后急争之,而不能得,果以鼎生烹文挚。爨之三日三夜,颜色不变。文挚曰:“诚欲杀我,则胡不覆之,以绝阴阳之气?”王使覆之,文挚乃死。

夫忠于治世易,忠于浊世难。文挚非不知活王之疾而身获死也,为太子行难,以成其义也。




忠于国家文言文
出处出自《吕氏春秋•仲冬纪•至忠》。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参考资料古诗文网:so.gushiwen\/guwen\/bookv_4076x。 3. 急 译文 出师表 先帝开创的事业没有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蜀汉人力缺乏,物力短缺,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时候啊...

随兕词语解释
在古代的传说中,提到一种被称作随兕的恶兽。据《吕氏春秋·至忠》记载,荆庄哀王在云梦之地进行狩猎,一次射中了这只随兕。然而,申公子培却趁机抢夺了猎物,他的行为显得无礼。面对这一情况,哀王质疑其行为的鲁莽,下令要处死申公子。然而,左右的大夫们都为申公子辩护,称他是个贤能的人,且对...

随兕的诗句随兕的诗句是什么
随兕的诗句有:夺王随兕,夺王随兕。注音是:ㄙㄨㄟ_ㄙ_。拼音是:suísì。结构是:随(左右结构)兕(上下结构)。随兕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传说中的恶兽名。二、引证解释⒈传说中的恶兽名。引《吕氏春秋·至忠》:“荆庄哀...

战国时期宋国名医文挚救活了齐_王,为何却被斩首示众?
一、文挚激怒齐闵王:《吕氏春秋·至忠篇》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代的齐闵王(公元前301—279年在位)患病,整天愁眉不展,郁郁寡欢,茶饭不思,坐卧不安,焦虑激动,紧张不安,痛苦难熬,怒能自拔,浑身不适,度日如年。多方医治无效,便请宋国名医文挚来诊治。文挚到了齐国,详细诊断后,...

忠实可用文言文翻译
爨之三日三夜,颜色不变。文挚曰:“诚欲杀我,则胡不覆之,以绝阴阳之气?”王使覆之,文挚乃死。夫忠于治世易,忠于浊世难。文挚非不知活王之疾而身获死也,为太子行难,以成其义也。【注】平府:书库名,是楚国收藏古籍文书的地方。出处出自《吕氏春秋•仲冬纪•至忠》。

穆行的引证解释 穆行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穆行的引证解释是:⒈美行。引《吕氏春秋·至忠》:“申公子培,其忠也,可谓穆行矣。穆行之意,人知之不为劝,人不知不为沮。”高诱注:“穆,美也。”。 穆行的引证解释是:⒈美行。引《吕氏春秋·至忠》:“申公子培,其忠也,可谓穆行矣。穆行之意,人知之不为劝,人不知不为沮。”...

求“平府”的解释
基本解释 周 时 楚国 收藏文书的府库。《吕氏春秋·至忠》:“王令人发 平府 而视之,於故记果有,乃厚赏之。”高诱 注:“平府 ,府名也。”按,《说文·广部》:“府,文书藏也。”段玉裁 注:“文书所藏之处曰府。”

官渡之战时,曹操为何光脚跑出来迎接许攸?
唐代李肇的《国史补》有这样一条记载:“韦陟有疾,房尚书管使子弟问之 房氏子袜而登阶,侍婢皆笑之。”穿着袜子登台阶被别人耻笑,假若穿着鞋子呢?《吕氏春秋·至忠》篇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文挚至,不解屦登床 王怒而不与言。”文挚穿着鞋子入室去问候君王,君王竟然气得不愿与他说话。更...

忠诚文言文
出处出自《吕氏春秋•仲冬纪•至忠》。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特别推荐 哪些方法可以最大程度提升工作效率? 感染螨虫可能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新冠无症状需要治疗吗? 冬至为什么分「...

老道文言文
出处出自《吕氏春秋•仲冬纪•至忠》。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参考资料古诗文网:so.gushiwen\/guwen\/bookv_4076x。 3. 人有亡铁者 文言文【翻译及解释】 《人有亡铁者》的翻译: 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他的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他看到那人走路的...

中宁县17694963348: 谁打字快 帮忙把图片上的字打出来 谢谢了 !!! (不是手懒 自己也在整理 实在太多了 考 -
宰父耍邦德: 2.注疏的内容————标注古音 (1)譬况法 《释名.释天》:“风,衮、豫、司、冀横口合唇言之,风,泛也,其气博泛而动物也.青、徐言风,踧口开唇推气言之,风,放也,气放散也.” 《吕览.慎行》:“相与私哄.”高诱注:“哄,读近鸿,缓气言之.” (2)“读若”、“读如”法 《吕氏春秋.至忠》:“非怒王,则疾不可治”.高诱注:“怒读如强弩之弩.” 《礼记.士丧礼》:“瞑目用淄”.郑玄注:“幎,读若《诗》曰'葛蕾荧之'之荧.” (3)直音发 《诗经.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陆德明《经典释文》:“莫,音暮.” 《楚辞.离骚》:“沾余襟之浪浪.”洪兴祖补注:“浪,音郎.”

中宁县17694963348: 不去小利,则大利不得;不去小忠,则大忠不至.故小利,大利之残也.圣人去小取大. -
宰父耍邦德: 出自《吕氏春秋.慎大览第三》,其实你还丢了一句,原文是这样的“利不可两,忠不可兼.不去小利,则大利不得;不去小忠,则大忠不至.故小利,大利之残也;小忠,大忠之贼也.圣人去小取大.” 字面翻译:好处不可能兼得,忠诚也是.不丢掉小的好处,则大的好处就得不到.不丢掉对小集团的忠诚,则多国家的忠诚也不做不到.所以说,小好处是大好处的的阻碍,对小集团的忠诚是对国家忠诚的阻碍.所以,圣人丢弃下,选择大. 如果不拘泥原文,其实这话就是说的,个人服从组织,小处服从大局.

中宁县17694963348: 《吕氏春秋》的古文翻译 -
宰父耍邦德: 译文:宋国的丁氏,家里没有井,出去汲水,时常一个人在外面.等到他家凿了口井,对别人说:我凿了一口井,相当于家里多了一个人.这句话一传十,十传百,人们传说道:有个姓丁的,挖井挖出了一个人来!!全国人都在议论,连宋的国君也听说了.国君派人去问丁氏.丁氏说:是家里多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多了一口人啊!

中宁县17694963348: 《吕氏春秋》两则 译文(六年级) -
宰父耍邦德: 吕不韦(约前292年~约前235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人.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州). 1、[原文] 引婴投江: 有过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此任物,亦必悖...

中宁县17694963348: 士,事亲则孝,事君则忠,出自哪里? -
宰父耍邦德: 《正名》原文-出自《吕氏春秋》 文曰:“今有人于此,事亲则孝,事君则忠,交友则信,居乡则悌,有此四行者,可谓士乎?”齐王曰:“此真所谓士已.

中宁县17694963348: 掩耳盗铃文言文 -
宰父耍邦德:【原文】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者②.欲负而走③,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④,钟况然有音⑤.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⑥.恶⑦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⑧矣.——《吕氏春秋》 【注...

中宁县17694963348: 英语翻译据《吕氏春秋?至忠》记载:“齐王疾有,使人之宋迎文挚.文挚至,诊王之疾,谓太子曰:'王之疾必可已也.虽然,王之疾已测必杀挚也.'太子曰... -
宰父耍邦德:[答案] According to the" Lu spring and autumn?To Zhong" records:" king Qi disease,one of the song Yingwen.Wen Zhi to King Zhiji,diagnosis,that the prince said:' the king Zhiji shall have also.Although Wang Z...

中宁县17694963348: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的意思 -
宰父耍邦德: 译文: 1、"方而不割"即方正而不孤傲,喻指道者虽有所合于规矩,但并不与对立者断然划界,不相往来. 2、"廉而不刿"即突棱而不伤人,说明道者虽能耐高强却"为而不争",善于与人达成利益. 3、"直而不肆"即率直而不放肆. 4、...

中宁县17694963348: 吕氏春秋 先己第一段的意思 -
宰父耍邦德: 《先己》是《吕氏春秋·纪春季》中的第三篇文章,文章的第一小节内容为:【原文】13.1三曰:汤问于伊尹曰:“欲取天下若何?”伊尹对曰:“欲取天下,天下不可取.可取,身将先取.”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啬其大宝.用其新,弃其陈,腠理遂通.精气日新,邪气尽去,及其天年.此之谓真人.【译文】 第三是:汤问伊尹说:“要治理天下应该怎么办?”伊尹回答道:“要治理天下,天下是不可治理的.如果说可以治理的话,要先从治身开始.”大凡事情的根本,一定要从先治身开始,爱惜自己的身体.吐故纳新,肌理就会通畅.精气天天更新,邪气完全除去,达到他应该享受的自然寿数.这样的人就叫得道的真人.

中宁县17694963348: 关于七年级的两篇文言文 -
宰父耍邦德: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