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儒将为什么会头戴纶巾,手持羽扇?

作者&投稿:仇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古代儒将头戴纶巾,手持羽扇的只有诸葛亮或者诸葛亮的“小迷弟”,并不是所有的儒将都如此,至少诸葛亮的死对头司马懿,还有“既生瑜何生亮”的周瑜,他们都既不戴帽子也不扇扇子。实际上“头戴纶巾”、“手持羽扇”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几乎成为了诸葛亮的私人标志。后人之所以会选择这种造型,大多数是因为他们崇拜诸葛亮的智慧,以诸葛亮为偶像,于是无论是从“里子”里去学习诸葛亮的学识,还是从“面子”上去学习诸葛亮的外表都是他们深受诸葛亮影响的一种表现。当然也有极少数的人是真正的纯粹个人爱好,就是喜欢戴个帽子,扇着扇子去打仗。

而且诸葛亮也并不是每次打仗都这副造型,之所以民间会这么看诸葛亮,完全是《三国演义》这本小说的原因。在小说中的人物为了加强读者对人物的认识,作者基本上都会选择一两个特征作为某个主角的个人标志,而诸葛亮的标志就是他手中的“羽扇”,而在小说中,诸葛亮也不需要换衣服,所以每次诸葛亮出场就总是以这副形象出现了。于是人们也就认为诸葛亮整天戴个帽子,拿个扇子四处跑。

实际上,现实中怎么会有人整天使用同一个造型的,虽然古人不怎么在乎造型,可是打仗的时候诸葛亮还是没这么无聊到耗费精力去准备大量需要更换的同样造型的帽子和扇子。所以说这副造型,只是小说为了加强读者对小说人物印象的一种手段而已。就和电视剧里的一样,在电视剧里有些人物甚至从出场到退场就没有换过衣服,但是我们总不能因此而说历史上的这个人一辈子就没换过造型。

综合而言,“头戴纶巾”、“手持羽扇”其实是现代人对诸葛亮的误解,进而又受到了其他小说的影响,所以才认为古代儒将都是这副造型。



因为头戴纶巾,手拿羽扇这样的装备才更加的体现儒家的装扮风格,而且儒将的这样装饰也是受当时的儒家文化的影响。

这是三国时期一众比较常见的装扮,羽扇一般指行军打仗的人,纶巾一般是文人雅士,羽扇纶巾一般用为指称从容潇洒儒将风度的人。

因为他们都是在模仿诸葛亮,想让人觉得自己十分的神秘,可以纵横捭阖,执掌天下。


历史上诸葛亮长得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上记载诸葛亮长相俊朗,是一位儒将,并不是弱不禁风的样子。在史书中就曾经有过记载,诸葛亮的面容描述大概是“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从这段描写中就能分析出诸葛亮身高八尺有余,在三国时期,一尺大概相当于现在的24.2厘米,换算一下八尺就相当于现在...

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 百科
10. 羽扇纶(guān)巾: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从容娴雅。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11.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12.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指古战场。13.华(huā)发:花白的头发。14.尊:通“樽” ,...

三国演义 读书笔记
书中,他是一位羽扇纶巾、谈吐高雅、自比管乐、有呼风唤雨之能、经天纬地之才的一代儒将。隆中定三分,火烧新野,草船借箭,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无不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一点。在无数人心中,诸葛亮的文才武略、战术谋略,甚比“武圣”孙武而被顶礼膜拜。没错,孔明多谋而近妖,是个奇人;三国系一体,是个伟人;言归...

头戴纶巾身披鹤氅读音及意思
头戴纶巾,身披鹤氅,这一成语描绘了一种儒雅飘逸的文人形象。纶巾,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头巾,以丝制成,轻薄透亮;鹤氅,一种宽大的外衣,以鹤羽为饰,象征着高洁的品格。这一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文人风骨与超然物外的经典形象。这一成语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形容诸葛亮(字孔...

还原历史中的真实张飞能文能武的美男子?
张飞身穿黄袍,头戴皇冠,端坐飘逸。雕像前有文臣马骑和武将张宝,更加衬托出张飞的威严。张飞文身皇帝像是在哪一年第一次成型的,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了。在人们的印象中,张飞是个不识字的武将。但是在阆中张飞寺,张飞为什么会成为“皇帝”?阆中名城研究会副主任刘显成分析,刘禅追张飞是“桓侯”,阆中老百姓分不清王侯。

鲁肃,诸葛亮,周瑜的个人资料
在单刀会上,鲁肃义正言辞,蜀方无言以对,只得割让三郡。217年,鲁肃病逝,年仅46岁,诸葛亮在成都为鲁肃挂孝。孙权称帝时感慨的说道:“昔日鲁子敬就说过会有这一天,看来子敬真是有远见呀!” 历史上的鲁肃,作战时手不释卷,是一代儒将。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功劳了,完全成了诸葛亮的陪衬,...

三国方悦武力如何
”吕布目视来将,只见方无忌美貌绝伦,头戴八叉束发霸王冠,体挂河内红棉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虎目龙纹吞星枪,坐下暴风独角大白马,布心中甚是恐惧,便有退心,方悦大喝一声,震得吕布坐下赤兔马四肢瘫软,几乎无法站立,交马只一合,便将吕布手中画戟...

孙权劝学,吴蒙简介
虎威将军。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不久后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岁。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

周瑜:英姿飒爽,堪称一代儒将,为何会是气量狭隘的形象?
在曹孙两军对垒前夕,周瑜命孙家三代老臣黄盖以“诈降”为饵,划船十余艘,潜伏百余敢死之士为先锋,火烧曹军渡口辎重、箭台等设施,而后周瑜身先士卒,率部大破曹军,曹军先头部队船只尽皆焚毁,曹操本人也撤退回师。英姿落幕 赤壁之战后,周瑜将战略眼光放在大战后的荆州地界。周瑜命甘宁为先锋,同...

速求三国演义知识问答
(2),头戴三叉束发子金冠,体挂四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引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凤赤兔马.人物:(吕布 ),性格特点:(三姓家奴 )18.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描写了先后发生在宫渡,赤壁和夷陵的三个弱军打败强军的故事.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故事用...

海原县15980749649: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周郎为什么是羽扇纶巾 -
党妍膜固: 因为历史上确实是这样,周瑜是儒将一名,通音律,江东有童谣曰:“曲有误,周郎顾”就是证明,而历史上,帮助孙吴赢得赤壁之战的确实是周瑜,所以苏轼在怀古时才“遥想公瑾当年”而三国演义只是小说家戏言,里面诸葛亮的描写太过夸张,并不能完全当真希望楼主满意

海原县15980749649: 诸葛亮为什么要拿把羽扇? -
党妍膜固: 当时比较流行, 东汉末年的许多人拥护汉室而走儒家路线 当时的将领和比较有声望的人物都愿意做一名儒将 而羽扇纶巾则是当时儒生的代表性饰品 拿扇子也是当时很多人的习惯 比如周瑜 庞统 .

海原县15980749649: 念奴娇中为什么说周瑜羽扇纶巾?不是诸葛先生才有羽扇么? -
党妍膜固: 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从容娴雅

海原县15980749649: 为什么诸葛亮老是拿着一把羽毛扇? -
党妍膜固: 您所说的诸葛亮形象是那个年代儒士智者的典型风格,早出自《类说》卷四九,引《殷芸小说》:“武侯(诸葛亮)与宣王(司马懿)泊兵,将战,宣王戎服位事,使人密见武侯,乃乘素舆葛...

海原县15980749649: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的周瑜形象为何与《三国演义》中的大不相同??
党妍膜固: 羽扇纶巾:手摇动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形容周瑜从容娴雅.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苏轼为了刻画周瑜的形象,从裴松之注引三国志里蒋干拜访周瑜时“布衣葛巾”而进行艺术升华到周瑜身上的“羽扇纶巾”,虽然是蒋冠周戴,但是诗词一般可以忽略历史真实而抒发作者的情感.

海原县15980749649: 羽扇纶巾形容什么?
党妍膜固: 精华知识好评率:0% 羽扇纶巾所指乃是周瑜,非是诸葛亮.周瑜文韬武略,尽显英雄气概,之所以用羽扇纶巾来形容他就是要体现出他的儒将风采.儒,指文人雅士.将,指大将风范.周瑜在诗中尽显文人雅士的高尚情操,又不失战火纷飞中的大将风范,实乃人中豪杰!

海原县15980749649: 历史上羽扇纶巾的是谁??
党妍膜固: 羽扇纶巾所指乃是周瑜,非是诸葛亮.周瑜文韬武略,尽显英雄气概,之所以用羽扇纶巾来形容他就是要体现出他的儒将风采.儒,指文人雅士.将,指大将风范.周瑜在诗中尽显文人雅士的高尚情操,又不失战火纷飞中的大将风范,实乃人中...

海原县15980749649: 羽扇纶巾不是说的诸葛亮吗 -
党妍膜固: 说的是周瑜. 第一、周瑜也是儒将,羽扇纶巾同样符合他的形象. 第二、火烧赤壁战役,主力是周瑜(对于三国..我们还是要看三国志...) 第三、最关键,就是根据全诗的语句来理解,“遥想当年,小乔初嫁了”,作者是想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描写周瑜的风度.并未提及诸葛亮,故“羽扇纶巾”从写诗的思路看,不是指孔明君.

海原县15980749649: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的“羽扇纶巾”指的是谁 -
党妍膜固: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是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束装儒雅,风度翩翩.“羽扇纶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

海原县15980749649: 头戴纶巾是什么意思? -
党妍膜固: 头戴纶巾:儒将装束. 纶巾(guān jīn),古时头巾名.幅巾的一种,以丝带编成,一般为青色.相传为三国时诸葛亮所创,又称“诸葛巾”.后被视作儒将的装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