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渡为善 闻佛法识佛理 知佛意当紫渡 众生皆佛 皆因执着!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柳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征得。而不征得什么意思?~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征得”此句出自《华严经》,通俗地讲就是
人人本是佛,但因妄想分别而迷了,使智慧德能无法显现。若凡夫能彻底放下妄想分别执着,立时
便与佛无二,佛的智慧神通我们也立时便得。

扩展资料: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 (梵文 महावैपुल्यबुद्धावतंसकसूत्र Mahāvaipulya Buddhāvataṃsaka Sūtra),大乘佛教主要经典,华严宗的立宗之经。学术界一般认为,《华严经》的编集,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大约在公元2~4世纪中叶之间,最早流传于南印度,以后传播到西北印度和中印度。
《华严经》,具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乘佛教要典之一;是释迦牟尼成道之后,于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大菩萨所宣说,经中记佛陀之因行果德,并开显重重无尽、事事无碍之妙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华严经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征得”此句出自《华严经》,通俗地讲就是人人本是佛,但因妄想分别而迷了,使智慧德能无法显现。若凡夫能彻底放下妄想分别执着,立时便与佛无二,佛的智慧神通我们也立时便得。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 (梵文 महावैपुल्यबुद्धावतंसकसूत्र Mahāvaipulya Buddhāvataṃsaka Sūtra),大乘佛教主要经典,华严宗的立宗之经。学术界一般认为,《华严经》的编集,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大约在公元2~4世纪中叶之间,最早流传于南印度,以后传播到西北印度和中印度。

扩展资料:
《华严经》,具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乘佛教要典之一;是释迦牟尼成道之后,于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大菩萨所宣说,经中记佛陀之因行果德,并开显重重无尽、事事无碍之妙旨。
此经汉译本有三种:
一、东晋佛驮跋陀罗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为区别于后来的唐译本,又称为"旧译《华严》",或称为《六十华严》。
二、唐武周时实叉难陀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又称为"新译《华严》",或称为《八十华严》。
三、唐贞元中般若的译本,也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卷,它的全名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简称为《普贤行愿品》,或称为《四十华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华严经

阿弥陀佛。
所谓修行,是指修正心态、心识,作用处只有自己这一颗心而已,佛说法八万四千,只是应对各种人的各种烦恼,教他们怎么样去做才能改变自心,籍借于此才能自修自度。在自性如来藏的层面,人本是佛,只是妄想执著太多,蒙蔽了本有的自性光明、智慧、神通,所以才有十道众生的差别。
正因如此,佛陀当年证悟成佛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著,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
佛是指路人,路要自己走,自修除愚蒙,还复如来相。

就是说如果诚心学佛还是可以成佛的,万事都是因为太过执着,所以才会痛苦。

不知道什么意思。如果想知道什么意思,上网搜一下就知道了。

佛家讲究的是导人向善,加强自我修行,不要执着世间物与事,这样才能与佛在同一个频道。


乌兰察布盟14799903487: 佛家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陆儿中孚: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学佛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事情,但我们学佛学什么?什么是佛?向佛学习什么?一定要搞清楚.佛是觉者 ,《华严经》 云: 【奇哉大导师,自觉能觉他 ....

乌兰察布盟14799903487: 金刚经里最经典的一句话是什么?__
陆儿中孚: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偈诵的解释! 因一切有为事相,皆是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变化靡常,执捉不住.如梦、幻、泡、影、露、电然,似有似无, 应于一切有为法,作如梦、幻、泡、影、露、电观.知其当体即...

乌兰察布盟14799903487: 佛教第八识是什么 -
陆儿中孚: 佛教八识第八识阿赖耶识 佛家所说八识般包括内容:1、眼识--眼睛--色(形象);2、耳识--耳朵--声(音声);3、鼻识--鼻于--香( 香奥气);4、舌识--嘴巴--味(各种味道);5、身识--皮肤--触(受冷热痛痒);6、意识;7、末识叫污染识;...

乌兰察布盟14799903487: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 -
陆儿中孚: 第八识心体又名如来藏、阿赖耶识、本际、实际、真如、如、我……等无量名,是佛法的实相心,《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和龙树菩萨所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之八不中道,皆指如来...

乌兰察布盟14799903487: 佛教“六度法则”指的是什么? -
陆儿中孚: 常念弥陀 [大师]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在戒,定,慧三学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蜜. 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度河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到达彼岸.学佛的人,由生死...

乌兰察布盟14799903487: 学佛开悟的步骤:知善知恶,为善去恶,诸善奉行,非善非恶. 这样的见解如何? -
陆儿中孚: 不必拘泥执着于形式步骤,须弥芥子、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一茶一饭皆有佛理.修行在心,做就是了.不必宣之于口,问之于人.这样一来,便着了痕迹执着于心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乌兰察布盟14799903487: 念诵佛经有何功德? -
陆儿中孚: 劝你信我说的吧,诵经念咒不可能长功德,也不会消业.经文是教你领悟佛学的道理和修行的准则,咒语是召唤本法门的大觉者作护法来为你加持.经念的再多又能代表什么呢?不能从中悟出真理、增长智慧...

乌兰察布盟14799903487: 佛的意义是什么? -
陆儿中孚: 佛,是梵语,用华语讲是最高的觉者.觉,觉悟.本意而讲,是觉知、明白.佛陀明白了世界众生、万物本性皆空、皆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任何善、恶之果皆是自己所造的业力所显.善、恶之因皆出于心.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