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查地质构造及够着地貌失分的原因有哪些

作者&投稿:於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地质构造地貌的类型及其特征、成因~

首先祝您新年快乐。
以下给您简单介绍地貌学的相关知识 具体内容 请在百度文库 豆丁网等综合类资源网站详细查询。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又称地形学。它是地理学的分支,亦是地质学的一部分。



地貌学发展简史



桂林阳朔喀斯特峰林地貌 地貌学在中国萌芽很早。战国时期成书的《管子·地员》已区分出平原、坡地、丘陵、山林和川泽,在丘陵中又按地势高低等条件,细分为14种类型。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叙述了黄河长江、西江等的河岸地形。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明确指出河流的侵蚀、搬运与堆积作用,并认为华北平原是河流堆积作用形成的。明代徐霞客对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的分类、分布与成因,都有精辟的论述。



在欧美等国家,地貌学最初从属于地质学。英国赫顿在18世纪80年代发表的《地球的学说》一书中,论述了海底沉积岩上升形成山地,然后又被流水侵蚀变为低地的过程。英国赖尔在《地质学原理》中,说明了岩石在地表崩解,产生的岩屑被流水冲刷搬运、堆积在低地的过程。法国苏雷尔研究了阿尔卑斯山的河流纵剖面,于1841年指出河流不论大小,其纵剖面都趋向均衡剖面,剖面坡度自上游向下游变缓。同时,美国吉尔伯特在《邦纳维尔湖》论文中也提出了地貌发育中的平衡概念。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是地貌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期。这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戴维斯和德国彭克,他们对地貌长时间的演变作了有价值的理论探讨。



戴维斯有一句名言,即“地貌是构造、过程与阶段的函数”,也就是说一个地区的地貌现状如何,取决于那个地区的地质构造(包括岩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岩层的产状与结构)、那个地区所遭受的地貌塑造作用(如流水、冰川、波浪等)的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和地貌发育所达到的阶段。他提出侵蚀轮回学说,认为由地球内力引起的构造运动所造成的高地,在外力的侵蚀、剥蚀作用下终将被夷平而成为准平原;构造运动是痉挛式的(即一次突发,继以长期稳定),上升的山地在长期流水侵蚀作用下要经历幼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三个发育阶段。



彭克是与戴维斯同时代的地貌学奠基者,著有《地貌分析》等。他认为干旱区的坡地受剥蚀而平行后退,不是戴维斯说的自上而下的剥蚀削低,在山麓出现愈益扩大的剥蚀平原。他称这种过程为山麓夷平过程,形成的夷平地形为山麓夷平面以代替准平原。山西柳林黄土梁



这个时期作出重要贡献的还有:德国李希霍芬于19世纪末在中国作了大量野外考察,提出了黄土风成说,法国马尔热里和诺埃分析了岩层产状和造成这些不同产状的构造应力对地貌演变的影响,开创了构造地貌的研究方向。



20世纪中叶以来,地貌学广泛吸收相邻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并着重于地貌现代过程的观测与分析,形成了构造地貌学、气候地貌学、动力地貌学和应用地貌学等分支学科,以及河流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冰缘地貌、海岸地貌、荒漠地貌等研究领域。



地貌学的基本内容



地貌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力,地球表面形态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分布,以及组成堆积地貌的沉积物研究等。主要的分支学科有构造地貌学、动力地貌学、气候地貌学和应用地貌学等。





构造地貌学是研究构造运动、地质构造与地貌形态之间关系的学科。丹霞地貌(中国广东)



狭义构造地貌是指已经形成的地质构造(如背斜、向斜、单斜),在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又称地质构造地貌;广义构造地貌还包括新构造运动所直接造成的、未受外力侵蚀作用显著改造的地貌,如新近隆升的山地和高原、新近沉降的平原和盆地、新拱曲的背斜和拗陷的向斜等,又称活动构造地貌。对地质构造地貌,主要研究在外力作用下,各种地质构造总体地貌的具体表现,以及不同岩石组成的各种地层在地貌上的具体表现。对活动构造地貌主要研究地球内力引起的地貌变形,并借助大地构造学和地球动力学的知识去分析变形的力源。



气候地貌学主要研究受气候控制的地表形态特征及其发生、发育的规律。



不同气候带有不同的主导外动力,以及外动力强度和组合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气候地貌类型。如冰川地貌和冰缘地貌的分布界限是受气候条件控制的,然而同在冰川或冻、融交替作用区还会因降水、气温条件的差异塑造出各不相同的冰川地貌和冰缘地貌;风和流水的地貌作用在陆地上是普遍存在的,但在不同气候区所塑造的地貌有很大差异;同为石灰岩受水溶蚀形成的喀斯特地貌,在各个气候区不同的水、热条件下就会有不同表现。气候地貌学不只注重研究侵蚀地貌形态,同时注意研究与侵蚀相关的沉积,在相关沉积中保留了许多气候条件的信息。



动力地貌学是研究各种外动力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形态特征。外动力包括流水、冰川、波浪、风、溶解、热力冻融等作用。它运用物理学(主要是力学)和化学的方法研究地貌过程,以揭示地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内在机制,并进而建立它的物理或数学模型。动力地貌学已成为现代地貌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动力地貌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是动力作用均衡的思想。各种外营力与地表之间,在经过长期相互作用之后,可以调整到一种相对均衡的状态,这时能量消耗、物质分配处于最合理的状态,即达到最大的“熵”值,地貌形态就相对稳定。山地斜坡均衡剖面、河流均衡剖面、海岸均衡剖面和冰雪积累与消融平衡等都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自然界存在趋于均衡的倾向,也可以达到短暂的均衡状态。然而,早期的地貌学过于强凋了均衡的作用,把地貌发生发展过程看作是一个封闭系统。现代动力地貌学改变了这一观点,认为地貌过程是开放系统,能量和物质皆可自由出入于系统,均衡状态可以在某一时段或某一空间先行达到,并非一定要全系统的均衡。按照这种思想来研究地貌的发生和发展,使地貌学研究更加接近于自然界的实际情况。



应用地貌学是研究如何应用地貌学原理和方法解决生产实践的学科。



如研究地貌形态与沉积物的分布规律,进行地貌区划、农业区划;应用沉积相的理论和方法,了解石油、地下水和一些砂矿的富集和贮存规律;根据地貌的变形揭示新构造运动,找出地震危险区,作地震长期预报,衡量大型建筑的地基稳定性;研究某些灾变性地貌过程,如山崩、滑坡、泥石流等,进行预测,提出防护措施;研究河流和波浪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对水土保持、航道整治、海港选址、护岸护坡等工程建设提出依据;研究风沙运动规律,采取防风固沙措施,保护农田、草场和道路;许多以自然风光为特色的旅游点、区的选择和建设,也需要地貌学知识。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地貌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有了较大进展。沙漠的沙丘地貌



地貌学研究和应用只凭定性描述方法是不够的,必须用定量方法研究地貌过程,说明地貌与其形成因素之间的关系。较多的是用于地貌形态要素的量计,如河流长度、流域面积、地形高度与坡度等,利用这些参数,以数理统计方法开展河流地貌特征、坡地特征的研究等。目前,由于许多地貌过程非常缓慢,一些突发的因素又难以监测,加上影响的因素过于复杂,难以定量地一一表达,因此计量方法在地貌学研究中的运用还很不够。



现代地貌学已经对某些外力地貌过程,如河床演变、风沙运动、河口变迁开始用水槽、风洞等作模拟实验,运用应用函数、概率论、数理统计、数理逻辑、控制论、流体力学等数学、物理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对某些地貌过程采用遥测遥感技术,包括地面定位遥测,运用航空、卫星遥感影像等对地貌过程的动态监测。对许多地貌事件的形成时代运用放射性同位素、热释光、古地磁等方法测定,可以从时间上、影响因素上更准确地重构地貌的发展历史,并进而预测其宏观的发展趋势。地貌制图技术有很大进展,地貌图向定量化、规范化和图例标准化方向发展。

构造等级,又称构造级别,简称等级或级别。
系指地质构造的规模大小。结构要素、构造地块和构造体系都有等级之分。构造等级按规模的相大小,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或分为巨型、大型、中型和小型等。一般在一个地区占主导地位的构造,列为一级构造,规模稍小的作为二级构造,依此类推。构造等级和构造序次的概念不同。一般说来,构造等级的级数不能和构造序次同等的次数依次对比。构造等级的划分,在矿产资源勘探、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等工作中,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构造地貌(structural landform)由地球内力作用直接造就的和受地质体与地质构造控制的地貌。从宏观上看,所有大地貌单元,如大陆和海洋、山地和平原、高原和盆地,均为地壳变动直接造成。但完全不受外力作用影响的地貌,如现代火山锥和新断层崖是罕见的,绝大多数构造地貌都经受了外力作用的雕琢。故不论从构造解释地貌,或从地貌分析构造,都必须考虑外力作用的影响。
构造地貌分为3个等级:第一级是大陆和洋盆;第二级是山地和平原、高原和盆地;第三级是方山、单面山、背斜脊、断裂谷等小地貌单元。第一级和第二级属大地构造地貌,其基本轮廓直接由地球内力作用造就;第三级是地质构造地貌,或称狭义的构造地貌,除由现代构造运动直接形成的地貌(如断层崖、火山锥、构造穹窿和凹地)外,多数是地质体和构造的软弱部分受外营力雕琢的结果。如水平岩层地区的构造阶梯,倾斜岩层被侵蚀而成的单面山和猪脊背,褶曲构造区的背斜谷和向斜山,以及断层线崖、断块山地和断陷盆地等。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地貌形态有明显的差异。地台区以宽广的平坦地面为主,如非洲高原、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华北平原。地台区的山地也是宽缓的褶皱山和断块山,如中国太行山和鲁南山地。
由于刚性地块的拱曲张裂,地台区常出现地堑型陷落盆地,如东非裂谷、莱茵谷地和中国的汾渭谷地。地槽区最主要的表现为狭窄带状、弧形转折、延伸数百以至数千公里的线性褶皱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和安第斯山脉等。它们都是年轻的地槽褶皱山脉。按板块构造学说,大陆和海洋的位置,从石炭纪以来,尤其是中生代以来,曾发生巨大变化。现代大陆是由统一的冈瓦纳古陆和劳亚古陆分裂而成的。地壳一面在新生,一面在消减。板块边界(海岭、转换断层、深海沟和地缝合线)是地震和火山活动、构造和地貌演化的主要场所。过去所说的地槽正是板块俯冲消减带——深海沟的位置。日本列岛—琉球—台湾—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岛弧—深海沟系正是典型的现代地槽。与板块运动相联系的新构造运动对现代地貌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印度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使青藏高原从第三纪末到第四纪初强烈隆起,在第四纪时期上升了3000~4000米,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
地质构造指的是久远地质时期构造运动所造成的各种构造,如岩层褶曲而成的背斜、向斜,岩层错断而成的逆冲断层、正断层等,以及它们的复合体;新第三纪以来的构造运动(即新构造运动)形成的、并还在活动的各种构造。反映大地质构造的地貌有大陆、洋盆、山脉、大盆地、大平原等;反映小地质构造的地貌有背斜山脊、单面山、断层陡崖等。
地貌和地质构造的关系很早受到人们的注意。在19世纪80年代,戴维斯指出:构造是地貌发育的三大因素之一。1923年彭克在《地貌分析》一书中指出:地貌的形成和演化要从动态构造的变化中去研究,使构造地貌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从此,地貌学从研究静态构造地貌扩展到研究动态构造地貌。20世纪50年代中期,韦格纳于1912年提出的大陆漂移说的复活,以及60年代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全球性地貌的研究,使构造地貌学研究与地球动力学的研究结合起来,构造地貌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新发展。 构造地貌学的研究对象是构造地貌,包括断层地貌、褶曲地貌、火山地貌、熔岩地貌,以及丹霞地貌等。其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
首先,构造地貌学研究明显反映静态构造的地貌,即静态构造地貌。地质时期形成的地质构造,其原始构造形态不可能完整地表现在地形上。因为后来的构造运动会使地形发生变化,以至倒转;外力的侵蚀作用使原始构造形态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由古老构造形成的背斜山、向斜盆地、断层陡崖等原始静态构造地貌上会出现一些次生构造地貌。如背斜山顶部最易受侵蚀破坏,一旦顶部的刚硬岩层被蚀穿,裸露的下伏软弱岩层更容易被蚀低,于是在背斜山轴部形成一个顺背斜走向发育的谷地,称为背斜谷。背斜谷两侧即形成单面山。相反,顶面由硬岩组成的向斜在外力侵蚀中可能反而残留为高地,构成所谓倒转的向斜高地,称为向斜山等等。

构造地貌
其次,构造地貌学还要研究明显反映动态构造的地貌,即动态构造地貌。现代构造地貌研究已不限于单纯地描述一个地区的地形和静态构造的关系,而是着重探讨不同地区和全球性新构造运动对地形的影响。新构造运动所形成的褶曲、断层等遗迹,称为新构造。新构造运动按其运动方向可分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地壳垂直方向运动使地形产生高低变化,表现为上升的山地、丘陵、高原或台地,下降的平原或盆地。也反映在水系的排列形式上,如地面大面积倾斜上升形成平行状水系,局部的隆起和凹陷依次形成放射状水系和向心状水系,沿穹状隆起的边缘形成环状水系。间歇性上升运动可能形成阶梯状的地貌,如山麓阶梯、河流阶地等。


什么是地质构造.月貌.月相.月食.潮汐
地质构造 地壳中的岩层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月 貌 月球表面的地貌。月 相 因月球靠反射阳光发亮,它与太阳相对位置不同(黄经差),便会呈现出各种形状。如图所示,在位置a,日月黄经差为0°,即称朔或新月,这时月球以黑暗面对向地球,且与太阳几乎同时出没,故地面上无法...

地质现象有哪些
地质现象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板块运动、地质构造等。一、地震 地震是地壳内部能量快速释放引发的自然现象。当地壳中的应力超过岩石的强度时,就会发生断裂和错位,产生震动。地震常伴随着地表的破裂、山体滑坡、地面沉降等地质变化。二、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岩浆、气体和碎屑通过火山口向地表喷...

区域构造
NNW向构造体系主要分布在曲什安河以北的赛什塘至水塔拉脑一带,区内规模较大的褶皱构造有雪青沟复式背斜,次有赛什塘背斜、铜峪沟短轴背斜、哦任向斜、日龙沟背斜。主要断裂构造有F26压扭性断裂带等。图6.1 青海赛什塘区域地质略图 (据宋治杰等,1995)1.新生界;2.侏罗系含煤沉积;3-4.上三...

地热地质概况
天津地区的南区和北区地质构造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北区,古生界及前古生界发育。构造线主体呈东西(EW)向,断裂以东西向为主导,其次为北西(NW)向、北东(NE)向及北北东(NNE)向3组断裂,断裂构造控制着地层的分布和出露形态。南区,是中、新生代断陷、坳陷盆地。区内Ⅲ级构造单元包括一隆两坳,即沧县隆...

走马南疆看地质
有些同志特别强调了塔东坳陷,而塔东坳陷航磁和重力资料所显示的,极大可能不存在这样一个面积较大的深盆。相反地,中新生界分割的可能性很大,应当全盘考虑,用多兵种作战,沿着和田河在不同地质构造单元上进行区域剖面测量。最近在有争议的向东南延伸的巴楚隆起南缘地区,曾见玛扎塔克山的强烈褶皱带,它是否意味着某一...

登封嵩山地质博物馆概述
地球科普厅通过多媒体技术,生动地揭示了嵩山的秘密,展示了登封地区的矿产、三大岩类和古生物化石。而嵩山地质公园厅则展示了全球罕见的五个地质时期岩石,以及登封特色沙盘和景观。后庭的标志碑象征着地学百科全书,以五个不同时期的岩层环形基座和台阶,象征着地质历史的演变和三次重要构造运动。作为亚洲...

地质学基础--第7章 岩浆作用及其产物
深入解析:岩浆作用的奥秘与地质构造的编织<\/ 一、熔融与转变的舞者<\/ 想象一下,地幔深处的炽热熔融物质,富含硅酸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岩浆,它的诞生与运动,是地壳变化的催化剂。(岩浆<\/) 岩浆作用,就像大自然的雕塑家,通过复杂的形成、运动和冷却过程,塑造着地表的形态。(岩浆作用<\/) ...

可以准确预测地震吗?
地震预测可以从地质结构上判断地震。地震发生在地壳中上层,研究已发生的大地震的地质构造特点,应有助于今后判定何处具备发生大地震的地质背景。但有些地震发生前,其地质构造往往不明朗,震后才发现有某个断层,才认为与地震有关。地震预测还可以从统计概率中推算地震。对过去已发生的地震,运用统计方法,从中发现地震发生...

茶区分布规律的地质学分析
从浙江茶叶产区与地质背景相互关系的研究表明,茶叶产区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受地质背景的制约,地质构造控制着地层、岩石及成土母质的分布,形成有利于茶叶生长的土壤和茶园的植被。从宏观上分析,可以看出几种重要成土母质的相对集中区,形成了全省茶叶高产区的集中分布。这充分说明了茶园分布与地质因素关系...

黄河中下游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调查评价
黄河中游的岩土侵蚀或水土流失,下游地上悬河的不稳定性及断流,成了黄河中下游人民生存及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项目从地学上查找这三大问题的原因,并提供治理的地学依据和措施。1.完成了黄河中游河龙段岩土侵蚀环境地质背景调查评价 (1)完成了中游河龙段97000km21∶25万环境地质调查,基本查清了...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3841018599: 我国那些名山由断层的块状山地 -
惠奋曲妥: c 本题考查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地质构造分为:皱褶(背斜、向斜)和断层.皱褶形成的地形一般为: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倒置的地形: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断层上升岩块成山岭或高地(华山、庐山、泰山),下降岩块(地堑)成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3841018599: 读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该地层剖面图中的地质构造有 - ------------------------ -
惠奋曲妥: 小题1:褶皱、断层 箭头相对(3分) 小题2:沟谷 右侧的P层受外力的侵蚀强烈.(2分) 小题3:由先到后G、N、A(2分) 小题4:O层或E、H层 石灰岩地区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蚀和淀积作用.(3分) 试题分析:小题1:图示岩层发生弯曲,...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3841018599: 甲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及地貌成因是() -
惠奋曲妥:[选项] A. 背斜 上覆岩层岩性抗侵蚀能力弱,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B. 背斜 顶部岩层张裂,抗侵蚀能力弱,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C. 向斜 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易形成谷地 D. 向斜 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形成谷地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3841018599: 如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图中字母表示不同的岩层).读图,回答11~1 2题.甲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及地貌 -
惠奋曲妥: A、图中的甲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此时甲处的海拔较低,形成了谷地.原因是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故不符合题意;B、图中的甲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此时甲处的海拔较低,形成了谷地.原因是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故正确;C、图中的甲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故不符合题意;D、图中的甲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3841018599: 看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丁处地质构造名称是___,地貌名称是___.(2)乙处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___.(3)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 -
惠奋曲妥:[答案] (1)丁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在地貌上成山岭. (2)乙处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容易遭受侵蚀而成为谷地. (3)背斜是良好的油、气储存构造,对应的是乙. 故答案为:(1)向斜;山岭. (2)背...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3841018599: 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和对地貌的影响 -
惠奋曲妥: 地质构造分类: 1)褶皱:当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时,发生弯曲变形 分类:a、背斜:岩层一般向上弯曲,常成为山岭 b、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常成为山谷 判断方法:由中间向两侧岩层由老到新的位背斜;由中间向两侧岩层由新到老的位背斜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2)断层:岩层发生破裂,并且岩断裂面两侧岩块由明显的错位、位移 上升岩块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如:我国的华山、庐山 下沉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3841018599: 如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地的地质构造属于 - -----,简述该地貌的形成原因. -
惠奋曲妥: (1)甲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侵蚀,形成山岭. (2)乙处为冲积扇(或洪积扇),该地貌的形成过程是山区河流流出出口,携带的物质在山前(山麓)沉积. 故答案为:(1)向斜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侵蚀,形成山岭. (2)冲积扇(或洪积扇) 山区河流流出出口 携带的物质在山前(山麓)沉积.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3841018599: 有关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
惠奋曲妥:[选项] A. 在外力作用下,背斜形成山岭 B. 背斜常形成自流盆地 C. 在内力作用下,向斜常形成谷地 D. 向斜谷地常形成裂谷、陡崖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3841018599: 高中地理名词区别 -
惠奋曲妥: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地球内力作用之一,指地壳中岩层由于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比如褶皱(背斜、向斜),断层,断裂,错位.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又称地形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受到某种能量...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3841018599: 地地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
惠奋曲妥: 造成现今地质地貌形成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前者主要指的是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来源于地球内部的作用,包括构造运动、地震作用、火山作用、变质作用等.后者主要指这些地质作用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球外部,如太阳,月球等.这类作用主要有海洋、地面流水、湖泊、冰川、风、冰川等的地质作用.内动力作用主要使得地球表面凹凸不平,而外动力地质作用趋向于削高填低,使地壳达到均衡的状态.我们现在的地貌就是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山脉、平原、高原、丘陵、喀斯特地貌、黄土地貌等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