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作者&投稿:包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主要内容:

文章写了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的两件事。

1、高尔基的儿子来到岛上后为父亲种了许多花草,来年春天,高尔基欣赏着花,思念着远方的儿子。

2、身在远方的父亲给儿子写了一封信,教育儿子要做一个乐于奉献、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的摘抄: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很爱自己的儿子。

注意:摘抄是指从文刊、文件等资料里阅读的时候 ,把语言优美,值得品析,值得学习的词语,句子,段落记录到本子上,闲暇时拿出来翻阅。

扩展资料:

品读感悟

这篇文章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的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和“写信号教子”两件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以及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

文中“ ‘给’ 永远比‘拿’愉快 ”这句话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给”指给予,即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拿”指拿取,即向人们索取。

高尔基希望他的儿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所有人都需要的人。这是一种超脱了人间亲情的爱。所以,这样的一篇哲理文章,使我受到了深深的教育。

我十分喜欢读这篇文章,我也要像高尔基说的那样,做一个有益于社会、一个所有人都需要的人。



《父与子》描写的是父辈与子辈冲突的主题。这一冲突在屠格涅夫笔下着上了时代的色彩。巴扎罗夫代表了19世纪60年代的年轻一代-- 激进的平民知识分子。而巴威尔和尼古拉则代表了保守的自由主义贵族的老一代人。
在对待年轻人的态度上,父辈中的人们态度各有不同,尼古拉比较温和,希望理解子辈,想跟上时代,只是不太成功。巴威尔则固执已见,信奉贵族自由主义,对年轻人的反叛耿耿于怀。父与子的冲突在广义上表现为巴威尔和巴扎罗夫之间的对立,由此,在巴扎罗夫身上塑造了时代"新人”的形象。


执子携手,与子偕老,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出处:《国风·邶风·击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典型的战争诗。原文节选: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原文:何处可歇何处停?跑了战马何处寻?一路追踪何处找?不料它已入森林...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中的“执”是什么意思?
执的意思是:拿着;掌握。“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源于《诗经》“邶风”里的《击鼓》篇,原句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有说法是战士之间的约定。现代成语多运用执手偕老,形容爱情的永恒。而在种种承诺面前,爱情的承诺应是最动人心魄的了,平凡而真诚的诺言最为感人。两千...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前一句是什么,整句指什么意思??? 解释下,谢谢!_百...
前一句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意思是: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话原本是战士之间的约定,现代成语多运用执手偕老,形容爱情的永恒。出自先秦·佚名的《国风·邶风·击鼓...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是什么意思?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的意思是:生死离合,(曾经)与你盟誓约定。契阔:聚散、离合的意思。契,合;阔,离。成说(shuō):约定、成议、盟约。虽然古文中“说”字经常通假成“悦”,可此处例外。这句话原本用来描写战士之间的感情,现在也被用来形容夫妻情深。【原文】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意思是什么?出自那里?
《诗经》原文为“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诗经》的注解里,契为合,阔为离,死生契阔就是 生死离合的意思。“成说”就是“说成”,诗经最爱用倒装句,即不论生死离别都跟你说定了。 说定的内容,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也就是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白头到老...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岂日无衣,与子同袍 ”意思: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出自《国风·秦风·无衣》,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

岂曰无依衣与子同袍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出处:《秦风·无衣》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原文节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译文: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生平只相遇一次,但是这一次却是永恒的相随。全句“平生一顾,至此终年。江湖路远,同去同归。一屋两人,三餐四季。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描绘的也是一对爱人之间的美好生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生平只相遇了一次却永恒相随,描写两人之间感情的相见恨晚。这句话适用在两个认识不久相恋的人,旨在...

...无衣》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的手法,作用是什么?
这首诗一共三段,以复沓的形式,表现了秦军战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气:他们互相召唤、互相鼓励、舍生忘死、同仇敌忾,这是一首慷慨激昂的从军曲。先秦佚名《国风·秦风·无衣》原文: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什么意思?出自哪里?_百度知...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意思是:射中鸭雁拿回家,做成菜肴味道香。就着美味来饮酒,恩爱生活百年长。你弹琴来我鼓瑟,夫妻安好心欢畅。出自:《国风·郑风·女曰鸡鸣》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原文如下:国风·郑风·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

温州市17693822609: 父与子(埃·奥·卜劳恩创作的漫画) - 搜狗百科
董侮达利:[答案] 《父与子》描写的是父辈与子辈冲突的主题.这一冲突在屠格涅夫笔下着上了时代的色彩.巴扎罗夫代表了19世纪60年代的年轻一代——激进的平民知识分子.而巴威尔和尼古拉则代表了保守的自由主义贵族的老一代人.当然,在对待年轻人的态度上,...

温州市17693822609: 《父与子》主要内容要短,不要闲话 -
董侮达利: 描绘的是生活中父与子的趣事与奇遇.

温州市17693822609: 贡贡纳尔逊的《父与子》主要内容 -
董侮达利: 《父与子》讲述了一个贫苦家庭父亲与儿子的争执不休.文中的父亲就如一根铁索,牢牢套在儿子的脖子上,不容丝毫的喘气,即使是再多的自己的部队,他也不允许从儿子嘴里蹦出半句对他不好的话;但他又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为愁苦的日...

温州市17693822609: 小说父与子简介200字 -
董侮达利: 父与子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著小说)内容梗概:男主角应该有两个,阿尔卡季和巴扎罗夫,两人是好友.巴扎罗夫随阿尔卡季回到了阿尔卡季的家,小住了一段.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巴扎罗夫很快就和阿尔卡季的伯父发生了冲突.两人怎么...

温州市17693822609: <<父与子>>的主要内容 3到4句话 -
董侮达利:[答案] 《父与子》描写的是父辈与子辈冲突的主题.巴扎罗夫代表了19世纪60年代的年轻一代——激进的平民知识分子.而巴威尔和尼古拉则代表了保守的自由主义贵族的老一代人.当然,在对待年轻人的态度上,父辈中的人们态度各有不...

温州市17693822609: 父与子的内容简介 -
董侮达利: 《父与子》是一部世界著名的漫画集,它是德国幽默大师埃·奥·卜劳恩创作的连环漫画,作品中一个个生动幽默的小故事都是来自于漫画家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父与子实际上就是卜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实写照.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画面闪烁着智慧之光,无言地流泻出纯真的父子之情与融融的天伦之乐,永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温州市17693822609: 请问马克 汉林的《父与子》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是什么. -
董侮达利:[答案] 刻画了两种社会势力——民主主义者和自由派贵族间的思想冲突.小说中的人物是处于一八五九年自由主义者和革命民主主义者彻底决裂的父辈与子辈.前者的代表是贵族中较为进步和开明的帕维尔·基尔萨诺夫,后者的代表则是革命民主主义者、平...

温州市17693822609: 父与子小说的内容简介 -
董侮达利: 《父与子》描写的是父辈与子辈冲突的主题.这一冲突在屠格涅夫笔下着上了时代的色彩.巴扎罗夫代表了19世纪60年代的年轻一代——激进的平民知识分子.而巴威尔和尼古拉则代表了保守的自由主义贵族的老一代人.当然,在对待年轻人的态度上,父辈中的人们态度各有不同,尼古拉比较温和,希望理解子辈,想跟上时代,只是不太成功.巴威尔则固执已见,信奉贵族自由主义,对年轻人的反叛耿耿于怀.父与子的冲突在广义上表现为巴威尔和巴扎罗夫之间的对立,由此,在巴扎罗夫身上塑造了时代“新人”的形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