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第二炉香》:从人性的视角,浅析做人的准则

作者&投稿:柳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少年成名的张爱玲曾说过:“出名要趁早。”这句话,成为了鞭策无数后来之士的五字箴言。

张爱玲作为一代才女,可谓实至名归。她的代表作《第一炉香》《倾城之恋》《半生缘》等,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又一个动人又刻骨的爱情故事。

就连张爱玲自身的爱情经历,也成为了后人手中炙手可热的话本。张爱玲曾经爱惨了胡兰成,因为这段爱情,张爱玲还受到了许多的批判。只是,爱情这个命题的真谛却是——无关他人。

张爱玲的沉香屑系列,部部皆是经典。《第一炉香》中,她描绘了一个为了金钱而出卖尊严的女人,一个市侩又世俗的女人。

而在《第二炉香》中,她反其道而行之,刻画出了一个天真浪漫少女的形象。然而,纵使是阳光灿烂的角色,在张爱玲的笔下,也没能躲过悲剧的命运。

张爱玲在文中写道:“一个脏的故事,可是人总是脏的,沾着人就沾着脏。”

后人在评判这个故事时,往往也喜欢套用这个“脏”字,来过度地批判人性的弱点。对于这一点,我是不赞同的。我想,就连张爱玲本人也不希望如此。

心中没有阳光的人,是写不出绚丽的文字的,张爱玲亦如是。

她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如孩童般天真浪漫的少女的形象——愫细。只是,越是天真的人,往往越容易被社会“亲自教育”,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我认为,天真本身并没有错。哪怕是蜜秋儿太太也没有错。只是,她对于女儿的过分溺爱,却滑稽地“害”了她们。

这是一种悲剧,也是人生的常态。

但是, 我们不能因为“少数”亦或“普遍”的悲剧性,就否定美好的存在性与普遍性。

本文,从小说中的人物:愫细、蜜秋儿太太、罗杰安白登入手,为我们解析人性的光环,以及人性的罪恶。

我想, 小说存在的意义,便是让我们通过他人的故事,来了解生命的真谛,探寻出通往人性之路的隐秘通道,让我们都能找到指引我们过好这一生的信念和价值观。 这是本文的祈愿,也是我认为的生命存在的主要意义。

本文的女人公愫细,自小与姐姐靡丽笙、妹妹凯丝玲、母亲蜜秋儿太太相依为命。

21岁那年,在母亲蜜秋儿太太的张罗之下,愫细被安排上了一门亲事。对方是罗杰安白登,一位40岁的大学教授。

尽管婚事全由母亲一手操纵,愫细与罗杰却是彼此心悦。可谓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版图。

不幸的是,在结婚的当天,发生了一件戏剧性的事件。

良城美景,洞房花烛夜,本该是人间喜事。可从小不谙世事的愫细,对于“同房”二字,并没有正确的认知。

丈夫罗杰的做所作为,被她过度解析了。她认为丈夫对她做的事情,打破了她多年以来的美好愿景。她的心灵,一下子从天堂跌入了谷底,她的美梦彻底破灭了。

她把罗杰当作了一个“禽兽”,一个“色情狂”,一个“心理病态”的人。

当她从婚房逃出来后,她来到了男生宿舍。 很多人认为,她不应当去男生宿舍,她的所作所为分明就是一种报复,她想毁了罗杰。

可是我却认为,愫细自己并没有想到这个层面。哪怕是张爱玲的立意之初,也并没有把愫细写得那么“坏”。

她只是在仓皇中,找到了一个可以躲藏自己的避风港而已。

她是一个单纯天真、未经世事的女子。她对于人情世故的了解,可谓是如同一张白纸。

同时,当时的她,也正在气头上。她一厢情愿地把他的“禽兽”行为公之于众,为她自己打抱不平。这是她的应激反应。

当然, 在这个小细节上,张爱玲可谓设计得相当绝妙,因为如此单纯善良的一个人,在特定的情景下,也展现出了人性“丑陋”的一面。

然而,死亡悲剧的发生,却是实实在在因为愫细误打误撞进了男生宿舍而导致的。不仅如此,愫细还在男同学们面前承认罗杰是一个“禽兽”。

紧接着,男同学们还带着愫细去找校长,去找罗杰的死对头毛立士。

最惨的是,第二天,母亲蜜秋儿太太还带着女儿们亲自拜访了罗杰的同事。

这接二连三的事件,导致他们所在的圈子对于罗杰的禽兽行为,人尽皆知。

罗杰名誉扫地,最终选择自杀。

愫细这个人物形象,可谓是单纯到令人发指。她对于爱情、婚姻,其实并没有充分的认知。她对世俗的认知,很大一部分都停留在她的幻想层面,一种“柏拉图式”的完美的爱情幻想。

当她第一次接触到“性”时,她的梦想就此破灭了。因为现实中的爱情,与她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她认为“性”玷污了她的爱情。

生而为人,每一个人都具备太多的局限性。

作为这个悲剧的源头人物——蜜秋儿太太。有人说,悲剧的始作俑者是她。

因为悲剧的发生,评判者将她推上了“别有用心的邪恶”的高台,甚至还有人认为,她是故意的。 因为她自己的不幸,所以她打心眼里不希望自己的女儿获得幸福。

各种读者对于蜜秋儿太太的解读,却是深刻解析了张爱玲口中的“脏”是为何意。

我认为,蜜秋儿太太只是一个母亲,愫细也只是一个天真的少女。这本身并没有对错。只是碰上了不合时宜的“结婚”“圆房”“时代”,便造就了这场悲剧。

起初,早年守寡的蜜秋儿太太,因为无力承担起带着三个女儿回国的费用,而选择了为她的二女儿愫细寻得一个好人家。

丈夫的人选,也是蜜秋儿太太千挑万选出来的。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门当户对”的要求。

在女儿出嫁的当天,蜜秋儿太太悲痛不已,因为她不舍得自己的女儿出嫁。从这点,足可见她对女儿的爱意。

同时,蜜秋儿太太家教甚严,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了大家闺秀的典范。就连平日里看的报纸也需要经过她的筛选。

从蜜秋儿太太的立场来看,这是爱之深,关爱之切。作为母亲,她当然希望自己的女儿往好的方向发展。只是,她所认为的“好”的方向,却并没有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这一点上,她是不自知的。

不幸的是,却是因为蜜秋儿太太对女儿的过度掌控,导致女儿们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自己所创设出的伊甸园中。

因为她们接触不到母亲不想让她们接触的,所以她们只能通过幻想来脑补那些未知信息,久而久之,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惯和认知。

从她两个女儿的经历来看,确实是性教育的缺失,导致了悲剧的发生。顺理成章,蜜秋儿太太成为了这场悲剧的“原罪”。

可是,如果再次追根溯源,蜜秋儿太太的育儿观,是否又与她的人生经历,以及养育她的大环境、小环境,皆有关系。

我想,过度批判蜜秋儿太太,亦或是以蜜秋儿太太为中心来画圆,从而将这个问题无限放大到全社会的层面,进而批判全社会的父母,我认为这是不公的。

这里的原因错综复杂姑且不论。 我们发现问题的本心,不应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指责事故的“肇事者”。而是应该怀有最大的同理心,站在当事人的视角去思考问题。最后,用最科学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最大程度上避免问题的再次出现。这也是我们探讨这个问题的意义之所在。

中国上下五千年,尚来崇尚孝道。 尽管我们不能盲目地愚孝,但是,无论是在道德的规范下,还是每一个为人子女应当站立的位置,我们都应当充分去理解每一个母亲的爱意。

我们不应当以我们的要求,去批判父母的所作所为,而是应当学会易地而处,理解父母的苦心。 这也是蜜秋儿太太事件,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当然,除此之外,这份理解也是需要一定底线的。

罗杰是一个从事了大学教育15年的教授。文中曾提到,在这15年中,他从未更换过课本。同一个笑话,也可以在特定章节连续讲述15年。

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是很典型的。 他非常的安逸,没有人生追求,只求碌碌无为的生活。

其实,这也是这世界上大部分人的生活现状——追求安逸、稳定。这本身并没有对错,只是个人的选择。

一个40岁的单身汉,工作15年未娶妻,想必他对于另一半的要求,是有一定门槛的。

而愫细,则是他苦等多年的良伴。她不仅年轻,还拥有着绝世容颜。她的单纯善良,也让他觉得可爱。

只是当初的罗杰,怎么也没料到自己的妻子竟然单纯过了头,这份单纯也化作了一把利剑,亲手杀了他。

在事故出现之初,罗杰选择了原谅愫细的冒失,提前带她去度假,为她进行“爱的教育”。

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罗杰心地是善良的。对另一半,也拥有足够的包容心。

但是,当校长希望他辞职以后,他才感受到了危险的信号。他建立起来的15年的友好形象就此崩塌,他面临失业,同时还需选择另一个安身立命之地。所有的这些,让他的精神世界就此崩塌。

他有了离婚的想法,他想抛弃愫细,那个前一秒他还想对她进行“爱的教育”的女人。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罗杰也是自私的。当愫细的存在,威胁到了他的生活稳定性时,他可以断然舍弃她。

只是,当时英国立法对于离婚的要求过于苛刻。而他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同时养活两个女人。以至于这一切,将他逼进了死胡同。

后来,毛利士妻子的出现,又为罗杰开了一扇窗、关了一扇门。

毛利士妻子勾引她时,他断然拒绝了。

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他品行高洁,倘若没有意外,他会是一个好丈夫。

然而,毛利士妻子对于靡丽笙前夫境遇的透露,又给他指明了死亡的道路。

他开始意识到,他也许也会像他一样,找不到工作。以至于将他逼上绝境。

事已至此,罗杰选择了用一种最简单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他自杀了,成为了一个“懦夫”。

不过,总体上来说,罗杰也是一个善良、优秀的男人。可是他这样的一个人,却难逃厄运。 是舆论杀死了他,也是他自己的懦弱杀死了他。 他的劣根性,成就了他的安逸,也成就了他的悲剧。

从小说中的这三位人物,我们不难看出,张爱玲在刻画人物性格时,给予了每个人物最大的张力。

单纯善良的愫细,却成为了一个“恶毒”的杀手。温柔、伟大的母亲蜜秋儿太太,却成为了两个女儿悲剧婚姻的“原罪”。受人尊敬的大学教授罗杰,也只是一个懦弱、自私、无为的普通人。

从这部小说中,我们不难发现人性的真善美:愫细的单纯,蜜秋儿太太的母爱。也不难发现舆论压力对于一个人的迫害之所重。

愫细的过度单纯,蜜秋儿太太的毫无原则的爱意,所有人的偏听偏信、以讹传讹,以及以最大的恶意地揣测罗杰,成为了点燃这场悲剧的导火线。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小说存在的意义,就是让我们看到悲剧,看清悲剧背后的意义。同时,为了能够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我们应该去规避这些造成悲剧的陷阱。

或许,将视角转换成我们时,我们不应该抓住一个人的弱点不放,而是应当去发现真善美,选择相信真善美。

所有的丑陋背后,不是为了让我们以此作为“既定命题”去反复论证所谓的“恶”与“脏”,而是应当在恶的面纱下,发现人性的美好,相信人性的美好。

而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当保持的初心,是我们每一个人值得守护的,并且让我们幸福一生的价值观。

以身作则,我们不该去过度揣测人性的恶,但是也不能只做“傻白甜”。

我们应当看到世间的“恶”,同时保持初心,以最纯净的心灵去接收世间的美好,同时也为自己装上保护自己的铠甲。


张爱玲简介,作品,爱情,
卷六:散文(52年以后作品)(2) 自序 关于《笑声泪痕》 羊毛出在羊身上——谈《色·戒》 表姨细姨及其他 谈吃与画饼充饥 惘然记 忆胡适之 谈看书 谈看书后记 自序 再版自序 卷七:中短篇小说(43年作品) 金锁记 倾城之恋 茉莉香片 第一炉香 第二炉香 封锁 散戏 卷八:中短篇小说(44年作品) 琉璃瓦 心经 桂...

第一炉香读后感_4000字
而爱玲以这样的故事告诉我们,那种卑微到尘埃中的爱情注定是要有一方受伤。将自己放到广阔天地中,端正心态,才会收获最纯粹的情谊。 篇二:第一炉香读后感 《沉香屑 第一炉香》是张爱玲的一部中短篇小说,它并不是张爱玲的著名小说,但它的故事情节却很精彩。适合读者慢慢、细细地品味。 故事讲述了一位上海小姐葛薇龙...

张爱玲的资料
《第一炉香》和《第二炉香》却成为她的成名作,替张爱玲向上海文坛宣布了一颗夺目的新星的来临。张爱玲的这两篇文章是发表在由周瘦鹃先生主持的《紫罗兰》杂志上的。继之而来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金锁记》等等更奠下她在中国现代文学重要的地位。就在她被认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

张爱玲名字的来历
一时踌躇着不知填什么名字好,支着头想了一会,说“暂且把英文名字胡乱译两个字罢”,这个词描述她当时的心情,这就是张爱玲名字的由来。张爱玲这个普通的名字只是母亲烦恼心情的随意表达,后来却响彻了整个文坛。母亲一直打算替她改而没有改,再后来,爱玲不愿意改,也没必要改了。

张爱玲写没写过话剧?如写过,都是什么啊 ?
及其它》。至于这是否引起张爱玲的不满,我们不得而知,张爱玲在 她的文章中均没提过此事。但确实是她掷下二文后,从此不在《古今》发表文章了。另外,早在《古今》刊登这二文之前,她就于1943年4月、5月在 周瘦鹃主编的《紫罗兰》一期、二期上连载了《沉香屑———第一炉 香》与《第二炉香...

第一炉香剧情深度解析
《第一炉香》讲的是上海女学生葛薇龙(马思纯饰)求学香港,投靠姑母梁太太(俞飞鸿饰),被梁太太利用,当作诱饵来吸引男人,葛薇龙渐渐沉迷在纸醉金迷中,后来被花花公子乔琪乔(彭于晏饰)吸引,为了继续过声色犬马的上流生活,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费尽心机嫁给了乔琪乔,最终沦为姑母梁太太和乔琪乔敛财的...

张爱玲的诗有哪些?
张爱玲从小就显露出天才的一面,12岁时发表了短篇小说《不幸的她》。1942年,张爱玲开启了写作生涯。1943至1944年,张爱玲创作和发表了她一牛中最重要的小说和散文,包括《沉香屑·第一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等。1955年,张爱玲赴美国定居。1995年,张爱玲去世,终年75岁。张爱玲一生...

闲读爱玲_1000字
当她俩的那炉香快熄灭时,一个回到了30年前的七巧;一个仿佛听到做姑娘时的人在叫她。这大概是她们命运中最令人怜悯的共同点吧?(三)读爱玲的小说肯定会发生这样的疑问:“这个词存在吗?”因为从她的文中会不时地跳出一些寻常根本不存在的词语。如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她形容玫瑰衣服时说:“...

童年经验对张爱玲的创作有什么重要作用
三代表作品:父母的破碎婚姻、家庭的失序乱象和变态化的亲子关系造成了张爱玲难以磨灭的精神创伤,毫不避讳地构造了一个个在正常包装下已然畸形化的家庭,《金锁记》中的姜公馆、《倾城之恋》中的白公馆、《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梁公馆、《怨女》中的姚公馆等。四作品与童年生活的对照:张爱玲在《...

(二)人生至美张爱玲,张爱玲对美的追求超乎你的想象
张爱玲之所以当得起爱玲小姐这个称号,她和她笔下的女人们一样,无论处境好坏,仍然懂得吃,舍得穿,不会乱:范柳原和白流苏纵使沦落,去到香港亦要住最有格调的半岛酒店,慢慢品味印度菜;《小团圆》中每次出境的旗袍都如花似锦,尤其是那如梦的蓝最为醒目:《第一炉香》中初到香港的葛微龙学到的第...

商都县15767653738: 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二炉香》的主旨到底是什么啊? -
邰善路迪: 这篇文章我3年前看的,现在已经连故事情节都不记得的... -------------------------------------------------------- 一下是参考资料里的内容~ 是一种有些病态的母爱吧,母亲因为太爱自己的女儿,所以有些事情要刻意不叫女儿知道,就连报纸的内容也要自己先...

商都县15767653738: 张爱玲小说心理分析的特点 -
邰善路迪: 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分析 (一)、长袖善舞——高超的写作技巧 1、华美的语言和缤纷的意象——天才之翼 (1)、纷繁的意象和出色的描写技巧 时至今日,我们应当承认,从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就描写城市生活、人生情感的当代小说作...

商都县15767653738: 张爱玲的小说都有何含义?可以举例说明吗? -
邰善路迪: 有个哲人曾说过:“一本真正的巨著,在青年时期读,在成熟时期再读,还不够,该在年老时重读一遍,如一座美好的建筑物,须分别在晨曦,日午和月光下加以欣赏一般.”我想我也会永远停留于她的精神城堡,直到走完我人生的旅程. 人生...

商都县15767653738: 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二炉香写的是什么
邰善路迪: 沉香屑·第二炉香》一个把自己女儿永远看作孩子的母亲为了保持她们的“纯洁的思想”而把她们与性知识进行隔离,使她们对于“性”一无所知.无知使出嫁的大姐靡丽笙误以为有生理需求的丈夫佛兰克丁贝是个变态,而了解此事的母亲由于溺爱自己女儿而宁愿促使大女儿离婚也不愿对女儿进行适当的性教育.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二女儿愫细儿身上,不懂性知识的她在新婚之夜出逃,让不了解事情真相的人误以为其丈夫罗杰是一个鲁莽的色情狂,致使罗杰在工作,生活中屡屡受挫,终于在受到别人讽刺之后罗杰选择了与 佛兰克丁贝 相同的道路——自杀.

商都县15767653738: 张爱玲什么书最经典 最具有代表性 -
邰善路迪: 她的书好多都很经典.茉莉香片,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心经,金锁记,封锁,倾城之恋,半生缘,等等.她前期的作品都是精品.越品越有味.现在市场上炒作的都不怎么样.要读张爱玲就读她早期作品.

商都县15767653738: 分析看小说人的心理 -
邰善路迪: 看小说一种是喜爱文学-这当然和你不搭边.另一种因为刺激,也就是喜欢小说的情节,它可以把你带到一个你所没有经历过的世界、你所向往的世界,你也不属于这一种.最后就是无聊打发时间,不是很喜欢但是因为没事情做实在太无聊所以还是选择阅读小说,就像不喜欢吃馒头 但是肚子饿了却只有馒头可以吃没得选择一样.你要是实在不想看,可以做点其他喜欢做的事情,就像你在肚子饿的时候除了馒头还有其他选择;具体什么选择看你喜欢什么了.看你喜欢的类型是个女孩子吧,要是实在条件所限可以选择看一些幽默类型的文章或者干脆是幽默笑话之类的也是不错的选择!另外祝你开心!

商都县15767653738: 张爱玲是个怎样的人…
邰善路迪: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本名张瑛,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张爱玲的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类型包括小...

商都县15767653738: 张爱玲各部小说的简单介绍一下
邰善路迪: 1."香港传奇":《沉香屑:第一炉香》 她最初的几篇小说都是以她在香港的生活为题材的.《第一炉香》是张爱玲开始作家生涯的第一篇小说. 这是一个关于寡妇的故事,写了梁太太和葛薇龙两代寡妇.小说绘制精细,意象迷朦,似古实雅...

商都县15767653738: 张爱玲的小说可以分哪几类?(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都行) -
邰善路迪: 解读小说张爱玲安全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83e8090100067c.html 具体说来,张爱玲小说主要有这样几类:其一,通过以港沪两地男女间千疮百孔的经历为切入点,揭示日益金钱化的都市旧式大家庭的丑陋,表现或挣扎或沉沦...

商都县15767653738: 关于张爱玲的《心经》?
邰善路迪: 《心经》是张爱玲继《第一炉香》、《第二炉香》后发表的第三篇小说. 张爱玲本身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而她的短篇小说《心经》更是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或者说从心态上无法接受.甚至有部分人说根本不明白张爱玲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