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举是通过什么

作者&投稿:余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中举的本意原来是说通过了乡试,考上了举人。

原意为举到之人,为应举者的通称。唐代以各地乡贡中试者,需入京应试,故有此称。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中试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

古代科举考试的流程:

1、童生试

其实这是一个入学考试,只有通过了这个考试,才能够取得生员的资格,而童生试包括了三个阶段,分别是县试、府试和院试,只有全部通过了,才能够参加真正的科举考试。

2、乡试

这个考试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秋闱,这个考试是地方上的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因为在八月举行,所以才会成为秋闱,只有通过了童生试的人,才有资格参加这个考试,如果考中了,那么就可以称为举人了,或者说称为孝廉,而这个考试的第一名叫做解元。

3、会试

这个考试是全国的考试,举办的地点在京城,时间也是三年举办一次,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举人还有国子监的人都可以参加,因为是在春天举办的,所以称为春闱,录取其中三百名,考中了就是贡生。

4、殿试

这个考试时由皇帝主持的,参加考试的人称为贡士,是在所有的考试里面级别最高的,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没有落榜的说法,不过会出现三甲,第一名的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




古人常说的中举是什么
古人常说的中举是通过乡试考试。考举人叫做乡试,每三年才举行一次,也叫作秋闱,主考官由皇帝亲自指派,考场叫做贡院。若是中了举人,那就不得了了,举人在古代就被称为老爷了,就可以做官了。一般地方上学历最高的就是举人了。举人除了前面所说的秀才有的那些特权外,每月还有俸禄,如果去参加会试,...

古代中举是指通过什么考试
古代中举是指通过乡试。科举时代称乡试考中为中举。代地方科举考试中试者之称,原意为举到之人。为应举者的通称。唐代以各地乡贡中试者,需入京应试,故有此称。举人不仅是一种学历,还是政治地位和职业保证的体现。看看范进中举就知道举人的地位和待遇了。举人大概相当于现在县高考前几名和县处级干部...

中举指的是通过了什么
中举指的是通过了乡试。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唐宋时称“乡贡”、“解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岁科、录遗合格者,均可应试。逢子、午、卯...

古人的中举是通过什么试
古人的中举是指通过了乡试,也称为秋闱或解试。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第二级,也被称为秋闱或解试,在各省省城每三年举行。乡试的考生必须通过州、府或科考、岁科、录遗等考试来获得生员、监生等身份,并接受包括四书文等题目的考试。通过乡试者可获得举人的称号,首次通过者被赐予解元之名,凭此参加...

中举是指通过了
中举是指通过了乡试。古时科考制度中,分为秀才、举人、进士、状元等,中举的本意原来是说通过了乡试,考上了举人。如范进中举等故事。现形容考试通过或考试合格等意思。用现在的话说,举人就是参加全省范围的科举考试(乡试)及格后所取得的资格,亦称作孝廉。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因其在秋季故又叫秋闱...

古人常说的 中举是什么
古人常说的中举的意思是通过乡试。中举,汉语词语,读音是zhòng jǔ,意思是科举时代称乡试考中为中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与中国交流密切的古代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也深受影响。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

古人常说的重举指的是通过
“古人常说的“中举”指的就是通过乡试,乡试头名称为“解元”。古代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一种形式,从唐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朝被废止。科举考试是文人学士通往仕途的唯一途径,它的实施不仅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发展,也影响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方面。科举考试分为三个阶段:...

古人常说的仲举指的是通过什么
仲举指的是通过举荐人才来选拔官员。仲举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选拔官员的方式。在古代,官员多由贵族或有功名的人推荐,而仲举则是由官员中的一部分人通过举荐来选拔官员。这种方式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贵族的垄断,提高选拔官员的公正性和能力。仲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唐朝时期,它被正式制定...

一秀,二举,三红,四晋,对堂,状元.
这是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中的六个等级。- 一秀:秀才,是参加并通过了县一级的考试(例如,通过县级的文学考试或者明经考试)之后获得的学位。- 二举:举人,是秀才参加并通过省级考试(例如,诗赋或经义)后获得的头衔。- 三红:这个说法不常见,可能是在地方方言或特定地区的说法,一般在大致相当于举人...

古代的科举制指的是什么制度?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实行,直至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1300年。西面我们来看一看科举的等级划分:一、童生 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

措勤县14740566801: 范进中举意味着他通过了哪两级考试 -
辕斧丹芎: 最低的是县试,通过了称为童生,然后就是院试,通过了称为生员,也叫秀才,接着是乡试,也称秋闱,通过了就是举人了,第一名称为解元.

措勤县14740566801: 在古代科举制中,举人是通过那场考试的人 -
辕斧丹芎: 明、清通过乡试者被称为举人.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措勤县14740566801: 范进中举之前要经过哪些关 -
辕斧丹芎: 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清代有府学、州学和县学,统称为儒学).儒学和孔庙在一起,称为学宫.生员“入学”后即受教官(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的管教.清初生员尚在学宫肄业(有月课和季考,后来变成有名无实了),又称为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然后才有资格参加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的乡试.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措勤县14740566801: 范进中举意味通过了哪级考试? -
辕斧丹芎: 乡试

措勤县14740566801: 科举是怎么安排的?
辕斧丹芎: 首先是院试,通过后成为秀才.接下来是乡试,三年一次,通过成为举人,头名叫谢元.第三是会试,第二年举行,通过成为贡士,头名称会元.最后是殿试,皇帝亲自主持,说通俗点,冠军状元,亚军榜眼,季军探花,其它叫进士.

措勤县14740566801: 古代中举的政策是什么 -
辕斧丹芎: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指封建王朝为了统治的需要而采取分科考试选拔各级官吏的一种制度.它起源于隋朝,形成于唐朝,完善于宋朝,元明清三代,虽在内容上屡有深化与扩展,但基本仿行宋制.到光绪十三至光绪三十年(1887-190酣鼎丰刮莶钙奉水斧惊5),历经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在地主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唾骂声中宣告废除.

措勤县14740566801: 中举是什么 -
辕斧丹芎: 中举) 科举时代称乡试考中为中举.

措勤县14740566801: “八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什么?合格后取得什么资格,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
辕斧丹芎:[答案] 首先通过乡试成为秀才,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中举,成为乡里的举人,才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的殿试,

措勤县14740566801: “范进中举”中的“中举”是指? -
辕斧丹芎: 古代通过考试由秀才考中举人,称为中举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