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作者&投稿:戈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诸葛亮文化既具有广义文化的含义,也具有狭义文化的含义.从广义文化的含义来讲,所谓诸葛亮文化是指诸葛亮-生,尤其是指诸葛亮在出山从政掌握了蜀汉大权之后,他的意识形态及其在他的意识形态指导下所建立的制度、组织机构,及其规范管理下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在诸葛亮治理下蜀汉的物质生产、社会意识、精神生活、科学技术、思想观念、风俗习惯以及与诸葛亮有关的遗迹、遗存等等.从狭义的文化含义来讲,诸葛亮文化是指诸葛亮一生实践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意识形态,如思想、道德、风尚、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学术等,以及在他的意识形成指导下所构建的与他的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等.由于历史的发展,时代的久远,社会的进步,广义的诸葛亮文化在社会物质生产方面的成果,在今天看来显然是落后了.所以,这些方面并不是我们继承和弘引扬的主要之处.而诸葛亮文化在其精神财富方面,则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宝库.例如,诸葛亮身上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其人格、道德、其官德,其智慧谋略,其治政、治军、理民、外交、抚夷政策等方面的文化精粹,则是我们应当重点加以研究的.
  在研究诸葛亮文化时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弄清楚,即诸葛亮历史文化本身与诸葛亮文化现象是既有联系,但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概念.诸葛亮历史文化是渚葛亮真实的历史,而不是夸张、溢美、渲染、附加、虚拟、附会、神话传说等等.诸葛亮文化现象则不必拘泥于诸葛亮本身的历史真实,它可以七分真实三分虚构,也可以三分真实七分虚构,也可以全部虚构,进行全新的创作等等.作为-个史学研究工作者,则更应该首先着重于诸葛亮历史文化的研究.
  由于诸葛亮历史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集大成者,是儒、道、法、墨、黄、老等等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集中体现.笔者在此短文中只能择其要者,对诸葛亮历史文化的内涵加以挂一漏万的粗疏探讨.
  (二)
  诸葛亮历史文化方面可以从其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两个方面加以概述.
  首先,从诸葛亮文化的物质成果方面来看,概括起来讲至少有以下六个方面: 在以法治蜀,以德化人方面,他主持制定了《蜀科》,还亲自写下了《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整顿吏治方面的法规、法令,还兴学校办教育,德化民众.
  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采取了“务农植谷, 闭关息民”,奖励农耕,兴建和保护水利设施, 修堰筑堤,以防水患;精兵省将,休士劝农;架桥修路,分兵屯田,设置农官等政策措施.
  在手工业生产方面,实行盐铁官营,设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重视冶铁和军械器具的创作、改进和创新,设置司金中郎将,典作农战之具,制作了当时较魏、吴远为先进的军械器具.
  在商业贸易方面,重视蜀锦生产,发展蜀锦贸易,设置锦官.
  在外交政策方面,实行了联吴抗魏,解除东顾之忧,率军北伐,五出祁山.
  在民族政策方面,实行了抚夷方针,平定南中,达到夷、汉粗安,使夷族出粮出兵,支持北伐的目的,等等 .
  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十多年间,蜀汉社会出现了“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积蓄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和“吏不容奸,人怀自励”的清正廉洁的政治局面.
  以上这些方面的物质成果,当然其中也蕴含了精神成果,是值得认真总结,研究和借鉴的.
  然而更主要的,更值得研究的是堪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和典型的诸葛亮文化精神方面的成果.这些方面的内容归纳起来至少也有以下五个方面:
  爱国主义精神.诸葛亮是蜀汉忠臣,也是千古与忠君的典型.无论对先君刘备还是对后主刘禅, 他都忠心耿耿.他受刘备三顾之恩,“由是感激, 遂许先帝(刘备)以驱驰”,“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他受托孤之重,辅佐后主刘禅“政事无巨细”,咸由他决,然“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决不像曹孟德、司马仲达那样觊觎帝位.他既无篡位之意,又无贪财之心.为了复兴汉室,统一天下,忘我工作,积劳成疾,直至病死军中.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精神成为千秋之楷模;他三代尽节,一门忠烈的高贞品德和家风,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典范,永远值得效法.
  民本主义思想.民为邦本,仁政爱民,敬德保民,惠民利民是中国古代以德治国思想的核心内容.它要求官员们以宽厚、仁爱之心来管理国家,教化百姓.惟如此,才能治国安邦,天下太平.诸葛亮是这种优良传统思想的模范实践者. 他有仁德之心,以德育民,主张“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诸葛亮集·又称蒋琬》).在蜀汉他做了许多利民惠民的好事,致使老百姓在他死后,思恩怀德,私祭于野.
  经世致用的学术风格.经世致用,就是指对治理国家具有实用价值.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不是学术研究人员,但他的治学精神,却具有经世致用的学术风格.他不主张死读书,而是主张学以致用.他本人在读书中,“观其大略”,抓住书中纲领,体会书中精要,从中汲取有益的思想和教训,以作为自己分析观察现实社会状况,了解掌握天下形势,从而借鉴治国之术的冶学态度和方法,成为1000多年来经世致用学术风格的典范,流传至今而不衰.
  任人唯贤的施政原则.中国历代统治者之所以要把“任人唯贤”作为施政原则,是因为一切法律、政令、治国措施都要人去贯彻执行.官吏的贤愚优劣对法律政令的畅通影响极大.所以,要选拔任用贤才,要有好的官吏治理国家,诸葛亮在治理蜀汉时,继承、弘扬了这一优良传统,他认为“任人唯贤”是一个关系到国家治乱安危的大问题.他曾打比喻说,国家需要辅政的官,就好比房子需要柱子一样,柱子不可细,细了房子要倒,官吏不可弱,弱了国家就要倾败.为了“举贤”,他还“筑高台于成都之南,以延四方之士”(《华阳国志》),不受人才来自何地、何方、先后的限制,而是以是否“贤才”为标准.诸葛亮还善于使用人才,用人能“尽其器能”,发挥其特长.
  几近完美无缺的人格道德和官德典范.诸葛亮—生的实践,已成为封建统治阶级人格道德和官德理想的最高典范,而这些道德、官德典型如果剔除其阶级性,则可成为全人类超越阶级、超越时空、超越地域的人格道德、官德典范.例如,他勤奋好学,躬耕苦读,博览群书,学以致用;他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求闻达,不竭权门;他清高自许,慎重择主,以待明君;为报三顾知遇之恩,以身相许,以其智慧谋略,以优异的治政、治军、治国、外交、理民、抚夷的才能辅助朝廷,治理蜀汉;他忠于汉室,不分先君后主;他贵而不骄,富而不奢,不忘故交;他讲信义,重承诺;礼贤下士,提拔重用贤才;他虚心纳言,严于律己,勇于自责;他心平如秤,公正无私;法不阿贵,赏罚分明;他以民为本,较有仁德之心,且能以革新思维,创造发明不少新式生产工具和先进军事器具利民惠民卫民;他清正廉洁、节俭,以及三代尽节、一门忠烈的家风等等,都是堪称为人格、道德、官德的典范,永远值得官民效法、弘扬.


试析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决不像曹孟德、司马仲达那样觊觎帝位.他既无篡位之意,又无贪财之心.为了复兴汉室,统一天下,忘我工作,积劳成疾,直至病死军中.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精神成为千秋之楷模;他三代尽节,一门忠烈的高贞品德和家风,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典范,永远值得效法.民本主义...

诸葛亮明知汉室气数已尽,为什么还要鞠躬尽瘁?
正是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让他深受后世的敬重和推崇,成为了忠臣中的代表典范人物,正是因为他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才体现出来他的高尚和忠义。首先,诸葛亮本来在卧龙岗生活,刘备闻其有经天纬地之才,所以才不辞辛苦而三顾茅庐于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打动,于是愿随刘备出山,愿辅佐刘备...

对诸葛亮重要精神品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理解
蜀国后期,刘禅昏庸无能,诸葛亮心中也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受政治影响明知无法完成先帝统一大业遗愿,但也无回天之力只能殚精竭力战死沙场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

鞠躬尽瘁的主人公是谁
鞠躬尽瘁的主人公是:诸葛亮 鞠躬尽瘁,语出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后人根据这篇文章的结尾提炼出“鞠躬尽瘁”这则成语。这则成语典故集中体现了诸葛亮忠心耿耿、克己奉公的高尚品格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这种尽职尽责的品格和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

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理解
诸葛亮是个理想主义者,说过“非淡泊无以明志”,不看重富贵。死后只有“桑八百亩,薄田十五顷”。他是个工作狂,50军棍的事都要亲自过问,他的内政清明,严惩贪腐,以上都说明诸葛亮是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执着,宁愿为理想走到生命的尽头。正如李敖评价诸葛亮:“孔明心肠热”。“鞠躬尽瘁,死...

试分析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诸葛亮那是不顾国家利益和资源,只为完成刘备先皇的遗愿,克复中原,打到洛阳,最后重新建立汉朝,而我们的新时代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爱国是应该的,但诸葛亮式的爱国就是害国,只为一人临死前的一句话就不顾国家占领层面的考量,难怪诸葛亮六出祁山九伐中原都失败,诸葛亮打仗没问题,但他败在自己不...

诸葛亮对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具体事例
没有别的安排,随身衣食,全靠官府供给,不另外经营产业来增加收入。我死的时候,家里不会有多余的布帛,外面不会有多余的钱财,决不辜负陛下的信任。”诸葛亮去世后,家中的情况确实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蜀国君臣百姓特地修建祠庙,以纪念这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丞相。望采纳 O(∩_∩)O~...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型事迹是怎么样的?
稳固了儿子刘禅的帝位。后人往往把这场白帝托孤的悲剧当作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型事迹,但如果不是刘备临死前的这一哭,说不定怀有雄心壮志的诸葛亮就会取刘禅而代之。刘备历尽千辛万苦方才创立起来的基业,也可能毁于一旦。刘备临死这一哭,总算将蜀汉刘姓王朝多延续了40年。

试析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鲁迅先生“俯着甘为孺子牛”;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繁森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阿里;李素丽在公交车上脸庞的晶莹汗珠。当代雷锋的传人郭明义几十年来为贫困学生慷慨解囊,为挽救许多无辜的生命多次义务献血。他们以无私的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进步做出巨大贡献,为世人称颂,为社会献着美丽...

诸葛亮对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具体事例
一、诸葛亮身为蜀汉丞相且多才多艺,工作勤勤恳恳,每日早起晚睡,处事过于谨慎,凡事不假他人之手、亲力亲为,“自校簿书”,“罚二十以上亲览”——就是说,有什么起草文件、抄抄写写的活儿,他都是亲自做,不用秘书代劳。二、每次出征,诸葛亮都是亲自领兵,有些事情要经过自己再三考虑才做出...

临武县13861811168: 试析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
出单海伦:[答案] 诸葛亮文化既具有广义文化的含义,也具有狭义文化的含义.从广义文化的含义来讲,所谓诸葛亮文化是指诸葛亮-生,尤其是指诸葛亮在出山从政掌握了蜀汉大权之后,他的意识形态及其在他的意识形态指导下所建立的制度、组织机构,及其规范管...

临武县13861811168: 对诸葛亮 精神品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理解 -
出单海伦:[答案]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目录 成语资料 成语出处 成语示例 成语典故 编辑本段成语资料 【读音】 jū gōng jìn cuì,sǐ ér hòu yǐ 【释 义】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勤勤恳恳,竭尽全力,到死为止 【用 法】偏正式;...

临武县13861811168: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体现一种什么精神? -
出单海伦:[答案] 应该是对事业的一种执着,一种信念,一种信仰!唯有这种高度的信念和信仰才会“死而后已”,不然你会为工作死吗?这是诸葛亮的话,体现了他在为国家社稷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这种精神可以延续到各行各业!

临武县13861811168: 试析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出单海伦: 诸葛亮文化既具有广义文化的含义,也具有狭义文化的含义.从广义文化的含义来讲,所谓诸葛亮文化是指诸葛亮-生,尤其是指诸葛亮在出山从政掌握了蜀汉大权之后,他的意识形态及其在他的意识形态指导下所建立的制度、组织机构,及其...

临武县13861811168: 对诸葛亮重要精神品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理解 -
出单海伦: 蜀国后期,刘禅昏庸无能,诸葛亮心中也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受政治影响明知无法完成先帝统一大业遗愿,但也无回天之力只能殚精竭力战死沙场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

临武县13861811168: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
出单海伦: 六出祁山,写《出师表》,为处理事务而死于出征中,事必躬亲,死后埋葬于定军山 其实所谓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更多的是后人的一种精神向往,也是统治者希望看到的情形,毕竟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很多做法还是值得商榷的

临武县13861811168: 通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出单海伦:[答案] 对主子尽忠之人

临武县13861811168: 三国演义中,为何诸葛亮对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没有更加详细贴切的回答么? -
出单海伦:[答案] 知遇之恩,古人眼里知遇之恩好比父母的恩情,甚至以死相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诸葛亮虽然是当时的名士但是出身卑微,能够不嫌弃寒门而重用的恩情在当时非同小可.例如袁绍,他看起来貌似广招贤士,其实非常注重出身,庞统,郭嘉...

临武县13861811168: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现的是什么主题 -
出单海伦: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现的是 古人的忠肝义胆和信守承诺 因白帝城的先帝的死前托孤,诸葛亮自己用一生来实现当初的诺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