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范大成<<看雪>>一文翻译

作者&投稿:乌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2语文上册古诗和文言文的全部解释和原文~

八年级上册

1.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短文两篇  
一、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二、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核舟记(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持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核桃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4.大道之行也(《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5.杜甫诗三首
一、《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三、《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6.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分,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短文两篇  
一、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观潮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 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9.湖心亭看雪(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杯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0.诗四首
一、《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
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杂草丛生,豆苗长得很稀。
清晨我下地松土除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
草木覆盖了狭窄的归路,夜露打湿了我的粗布上衣。
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求我那心愿至死不移。

二、《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一随轻车简从,将去宣慰将士护疆守边,奉使前行啊,车轮辘辘辗过居延。
恰是路边的蓬草,随风飘转出了汉朝的世界,又如那天际的大雁,翱翔北飞进入胡人的穹天。
只见──灿黄无限的沙漠,挺拔着一柱,灰黑直聚的燧烟,横卧如带的黄河,正低悬着一团,落日火红的苍凉与浑圆。
行程迢迢啊,终于到达萧关,恰逢侦察骑兵禀报──守将正在燕然前线。
三、《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
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
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漫漫。
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勃郁,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水水山山,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四、《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日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

课外古诗有10首:

【长 歌 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野 望】(王绩"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唐)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黄 鹤楼】(崔颢"唐)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送 友 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秋 词】(刘禹锡" 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鲁山山行】(梅尧臣"北宋)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浣 溪 沙】(苏轼"北宋)兰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虽乘奔御风(驾) (2) 林寒涧肃( 寂静) (3)属引凄异 (连续 延长)

  (4)不以疾也(认为 快) (5) 至于夏水襄陵(漫上) (6)飞漱(冲刷)

  (7)绝巘多生怪柏(极高的山峰) (8)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

  (9)猿鸣三声泪沾裳(几) (10)有时朝发白帝(这个时候)

  (11)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 (12)清荣峻茂(水清, 树荣,山高,草盛)

  (13)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

  2.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 古义:如果 今义:自从

  ②或王命急宣 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3.通假字:略无阙处(同“缺”中断)

  4.一词多义

  自三峡七百里中(介词,从,在) 自非亭午夜分(副词,如果)

  沿溯阻绝(断) 绝巘多生怪柏(形容词,极,最) 哀转久绝(消失)

  5.词类活用

  (1)良多趣味(形容词作副词,实在,真)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作名词,奔驰的骏马)

  6.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1)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3)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有时皇帝有命令必须火速传达,于是早晨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能到达江陵,两地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不会有这样快。

  (4)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7.填空:

  (1)①《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重庆市奉节和 湖北宜昌之间。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朝代)地理 学家。

  ②《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③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

  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文中写猿鸣突出了环境的悲凉凄清。

  (3)由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以联想到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文中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在描写水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4)①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

  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③描写秋季三峡景色的句子: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

  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说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在文中表达的作用是什么?

  从侧面描写山高,以特定条件下的情景形象地综合表现三峡的特点。

  9.第一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10.结合第一段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试用两个字概括): 连和高

  11.“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重岩叠嶂,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

  12.请用“四字短语”概括三峡四季景色的特色:

  夏:水流湍急 春冬:清荣峻茂 秋:林寒涧肃

  13.试分析一下第二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

  先从正面落笔,后分两层来写:以“沿溯阻绝”概括水势险恶;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给人具体印象。又加上奔马和疾风的比喻,则给人的感受更加形象而深刻。

  14.理清第三段作者的写作思路。

  先写俯视江中所见,后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最后作者总结,状写了四种景物。

  15.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

  16.讨论: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

  答案要点: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

  17.问答题:

  (1)本文中心:描写三峡的雄伟山势和四季景色。

  (2)作者为什么先写夏季景色?目的在于首先展现长江奔腾的气势和蓬勃的活力。

  (3)为什么合写春冬?目的在于展现风平浪静时节三峡的山光水色,清幽宜人的景物特点。

  (4)为什么后写秋天?让读者感受三峡寒静肃穆,似含愁思的风致。

  (5)写三峡全景的句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6)写两岸连山的句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7)写山高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8)写三峡水流汹涌湍急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9)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漫上丘陵、阻隔交通、水流湍急。

  (10)“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法特点:从想象角度侧面虚写三峡水流汹涌湍急。

  (11)作者描写了春冬之时的哪八种景物?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怪柏、悬泉、瀑布。 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2)写三峡景物一般特色的句子: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13)作者写三峡秋景什么最突出?猿啸

  (14)本文写凄异哀转得猿声的目的?使哀秋和悲秋融为一体。

  (15)渔者的歌的修辞方法和作用?引用。强调、渲染乐了三峡秋天的凄凉、悲愁。

  (16)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7)作者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的作用是:渲染悲凉情怀,表现旅人的哀愁。

  18.郦道元笔下那雄奇险峻的三峡,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截至2006年5月20日,大坝工程全线建成。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你想对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们说些什么? (字数在50个以内)

  答:例: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们:你们谱写了筑坝史上的记录,创造了建筑史上的奇迹!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解析】此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有对象要求,解答时,应结合现实,不能简单地说建设者们辛苦之类的话,要联系到三峡工程的意义上。

  19.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

  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

  时代变化。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解释加点字词

  1、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和,一起) 2、盖竹柏影也( 原来 )

  3、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于是)(到) 4、相与步于中庭(一起)(散步)(在)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 )(罢了)

  6、月色入户(门)成语例:足不出户 户枢不蠹 门当户对

  7、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然”作“……的样子”解例:俨然、豁然、木然

  8、怀民亦未寝(睡觉) 成语例:废寝忘食 寝食难安 寿终正寝

  9、水中藻荇交横(交错纵横)用法相同例:《桃花源记》中的“妻子、绝境、交通”

  二、翻译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3、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5、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月光照进门里(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6、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三、理解课文填空。

  (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月下美景(夏夜月光图) ,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同时也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2)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抓住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点。

  (3)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一是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二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耳。

  (4)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欣然起行,它与“解衣欲睡 ”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

  (5)本文“记”的要素是: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地点:承天寺,人物:苏轼、张怀民,事件:夜游承天寺,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

  (6)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主旨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四、简要回答问题。

  1、全文蕴含着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答: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等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

  2、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答: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

  3、本文描写生动,比喻贴切,写庭中所见月景时全是用比喻。请一一找出,并认真体会。
  答:庭下如积水空明,比喻传神,作者用积水空明比喻庭院中月色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

  横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同时这又是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创造出一个月色下

  空灵澄澈的美景。

  4、简要谈谈你对文中“闲人”的理解。

  答:指被贬之人,身处逆境而追求心灵宁静的人。暗示世人多为功名富贵所累。表达了作者失意后陶醉于自然的淡泊心境,又显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牢骚和伤感。

  五、拓展延伸:从苏轼被贬的遭遇中你了解到什么?你受到什么启示?

  答:(要点)了解到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有许多像苏轼一样的知识分子的才干被埋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里必须建立公平合理的人才竞争机制,努力实现“人尽其才”,让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推动社会稳定和谐地向前发展。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湖中人鸟声俱(全)绝(消失) (2)是(这,在此意为“那”)日更定矣

  (3)惟(只有)长堤一痕 (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罢了)

  (5)是金陵人,客(客居)此 (6)及(等到)下船

  (7)湖中焉(哪、还)得更有此人 (8)上下一(全)白

  (9)长堤一(一点)痕 (10)更(古代夜间的记时单位 )定

  (11)拥( 穿着 )毳衣 (12)舟子( 船夫 )

  (13)与余舟一芥( 芥子 ) (14)强(痛快)饮

  (15)更定(结束、完了) (16)余拏(撑、划 )一小舟

  (17)拥(穿着)毳(鸟兽的细毛)衣炉火 (18)独(独自 )往湖心亭看雪

  (19)雾凇(水汽凝成的冰花 )沆砀 ( 白汽弥漫的样子)(20)余强饮三大白(指酒杯)而别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译:湖里哪能还有这样的人!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不要说相公痴情,还有跟相公一样痴情的人!

  (3)是日更定,余挐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译:这天晚上八点过后,我撑着一条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到湖心亭看雪。

  (4)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译:只有长堤在雪中露出一道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两三粒人影罢了。

  (5)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译:到了亭上,有两个人铺毡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6)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译:我痛快地喝下三大杯后告别。

  三、理解课文。

  1、文章首先交代了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接着记叙了这次赏雪的具体经过,然后叙及在湖心亭的奇遇。

  2、文中写景的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这种写法就是白猫。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通过对长堤、湖心亭、舟、舟中人之小的渲染,寄托了作者人生感慨和故国之思。

  3、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答:侧面烘托,由堤及亭,由亭到舟,由舟及人,层次清楚地描绘了一幅天地茫茫,浑然难辨,人融于景,物我相融的湖山雪夜水墨画,情趣盎然。

  4、本文的文眼是“痴”。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赞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淡淡的愁绪。画龙点睛,深化意境。

  5、“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

  四、延伸拓展。

  1、古往今来咏雪的古诗文极多,请摘录几联(不少于4联)

  参考答案①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②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

  答:(1)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2)在表达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3、拓展延伸:读了《湖心亭看雪》后,我们认识了张岱,你还能说出几个与张岱类似的古代文人雅士吗?你赞美他们具有的什么共同品质和人生态度呢?

  答:柳宗元、陶渊明、周敦颐等。赞美他们身上具有的寄情山水、超然物外、胸襟旷达、志趣高雅的品质,以及他们积极、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漂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里许,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指出下列词的不同词义

  (1)穷 蝉则千转不穷 停息

  欲穷其林 走完

  (2)绝 猿则百叫无绝 断绝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消失

  2、按要求解释下列字词

  (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窥谷忘反 反通返 返回 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 鸣叫

  (2)找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词

  负势竞上 上 名作动 向上

  互相轩邈 轩 形作动 争着向高处伸展 邈 形作动 争着向远处伸展

  风烟俱净 净 形作动 消散净尽

  任意东西 东西 名作动 随心所欲(并非实指方向)

  猛浪若奔 奔 动作名 奔马

  皆生寒树 寒 形作名 寒冷之意

  望峰息心 息 使动用法 使……平息

  横柯上蔽 上 名作状 在上边

  (3)找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

  鸢飞戾天者 戾 古义:至 今义:罪过,乖张

  经纶世务者 经纶 古义:筹划,治理 今义:整理过的蚕丝,比喻政治规划

  3、翻译句子

  (1)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剑,猛浪若奔。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象奔腾的骏马。

  (2)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象老鹰那样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那热衷功名的心;为世俗奔波劳碌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3)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风停了,烟都消散尽净了,天和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4、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是否仅仅为了表明群峰是一个美好的音乐世界呢?谈谈你

  的理解。

  作者铺写山中各种声音,表面上看来热闹异常,其实却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深无人的幽静。含蓄的否定了世俗社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为后文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埋下一笔,强调大自然对人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也从侧面表达了大自然的美丽。

  5、从全文看,作者的对比手法用得十分出色。你能说一说作者是怎样运用对比的吗?

  作者的对比手法尤其用得出色。他不仅将此水与彼水、此山与彼山作对比,还能将水与山作对比,技巧的高超真令人惊叹。

  6、请找出文章中具体描绘春江“异水”、“奇山”的句子

  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山: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7、本文对富春江山水景物特点进行概括描写的语句是什么?全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8、 第二段对山势进行描写的时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拟人,写出了富春江的山奇丽多姿,高峻的特点,把静止的山写得具有动态美。

  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它反映了作者怎么样的处世思想?

  追求世俗功名利禄的人到此以后,心会变得平静下来,

  反映作者热爱自然,不追求功名利禄的思想。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而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舍,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一、解释加点的字词: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 2、心乐之:形作动,以……为乐

  3、水尤清冽:尤:格外 清冽:清澈而寒冷 4、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5、影布石上:映

  6、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佁然:呆呆的样子;俶尔:忽然;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7、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象北斗星那样

  8、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象狗的牙齿那样;差互:参差不齐

  9、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凄:使……凄凉;寒:使……寒;悄怆:忧伤的样子;幽:幽静;邃:深远;以:因为;清:凄清

  10、乃记之而去:离开

  11、一字多义: 全石以为底(介词,把)

  以 卷石底以出(连词,而)

  以其境过清(因为)

  二、翻译下列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不齐: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3、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5、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三、填空

  1、摘录原文词句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1)描写小石潭中水的声音的句子是:如鸣佩环

  (2)最能证明“水尤清冽”的一句话是:皆若空游无所依

  (3)写鱼静态的句子: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写鱼动态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概括小石潭的气氛及作者心境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本文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此外,还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

  4、本文按游览顺序来写:①发现小潭(闻声→见形)②潭中景物(水→石→树→鱼)③小潭源流(溪身→岸势)④潭中气氛(气氛→感受)

  5、写潭中鱼,动静结合;从日光和游鱼的角度写小石潭的水,运用了侧面描写(描写角度),写水之清。

  6、本文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形似写景,实则写心,这是寓情于景写法。

  7、古文中,描写水之清的句子:“水皆漂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四、理解课文

  1、比较郦道元的《三峡》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这两篇山水文章各自特点。

  答:我的看法:郦道元的山水文章对景物多客观描写,少主观感情的流露,而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则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重在借景抒情。

  2、文章先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你是怎么理解的?

  答: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凄凉的心境便会流露出来。

  五、延伸

  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优美幽静,令人向往,如果把小石潭开发为旅游景点,聘你为导游,你如何向游客介绍小石潭?(导游词)

  各位游客,刚才介绍了小石潭得名的原因,现在请看潭中的鱼儿,这是小石潭最具特色的一景:阳光下潭水清澈见底,活泼可爱的鱼像小鸟在空中游动一样,有的抬头似乎要与我们交谈,有的摇头摆尾,令人忍俊不禁,相信大家看了这潭中鱼,会有好运气,年年有“余”的。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凌晨后,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湖心亭像一个墨点,我的小舟像一片芥叶,舟中的人影像两三个米粒罢了。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您一样痴迷的人呢!”

想问一下,确定是范大成写的<<看雪>>吗?
还是《湖心亭看雪》?


赞颂花的品德的古诗文诗句
岭上红梅 范大成 雾雨胭脂照松竹, 江面春风一枝足。 满城桃李各焉然, 寂寞倾城在空谷。 题梅花图 杨无咎 忽见寒梅树, 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 疑是弄珠人。 探梅 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 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 恼人偏在最高枝。 雪梅之一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梅俗了人。

有关月亮的美称雅号
"婵娟"本指美女,借指嫦娥仙子,故"婵娟"也成了月亮的别称。如: ①素娥脉脉翻愁寂,付与风铃雨夜长。(宋·范大成《枕上》) ②引玄免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谢庄《月赋》) 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④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李郢《中元夜》) 4.蟾蜍成精--"蟾"...

小学文言文30篇课程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57、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 范大成58、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 范大成59、小池 杨万里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61、春日 朱熹62、题临安邸 林升63、游园不值 叶绍翁64、乡村四月 翁卷65、墨梅 王冕66、石灰吟 于谦67、竹石 郑燮68、所见 袁枚69、村居 ...

文言文的月份称呼
(宋·范大成《枕上》) ②引玄免于帝台,集素娥于 *** 。(谢庄《月赋》) 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④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李郢《中元夜》) 4.蟾蜍成精--"蟾"字系列别称 传说月亮上有一只蟾蜍成了精,由此产生了"蟾"字的系列别称--蟾蜍、玉蟾、明蟾、清蟾、凉蟾、...

古诗文复习题精选的答案
咏竹 (齐.谢眺)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竹 (梁.刘孝先)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赋得阶前嫩竹 (陈...

初中古诗文阅读
23、四时田园杂兴 范大成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理解】:初夏日午,在紧张劳动之间人们歇息去了,可是田间路旁,庄稼花果长得茂盛,到处充满一派生机。 关键词链接 秋 24、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理解】:...

有关梅花的名诗文
范大成 雾雨胭脂照松竹, 江面春风一枝足。 满城桃李各焉然, 寂寞倾城在空谷。 题梅花图 杨无咎 忽见寒梅树, 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 疑是弄珠人。 探梅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 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 恼人偏在最高枝。 雪梅之一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

古诗文中赞颂花的品德的诗句有哪些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岭上红梅 范大成 雾雨胭脂照松竹, 江面春风一枝足。满城桃李各焉然, 寂寞倾城在空谷。 题梅花图 杨无咎 忽见寒梅树, 花开汉水滨。不知春色早, 疑是弄珠人。 探梅 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 正是深夜浅暮时。一枝梅花开一朵, 恼人偏在最高枝。 雪梅之一...

古诗文中对月亮的称呼请叫一下在古诗文中怎样称呼月
传说后羿之妻嫦娥偷吃不死之药升月成仙,由此便产生了月亮的"娥"字系列别称--嫦娥、?稹⒃露搿⒔鸲稹⑺囟稹⒉卸稹?稹⒍鹪隆⒍鹩啊⒍鹆椤?婵娟"本指美女,借指嫦娥仙子,故"婵娟"也成了月亮的别称。如:①素娥脉脉翻愁寂,付与风铃雨夜长。(宋·范大成《枕上...

有关梅花的名诗文
范大成 雾雨胭脂照松竹, 江面春风一枝足。 满城桃李各焉然, 寂寞倾城在空谷。 题梅花图 杨无咎 忽见寒梅树, 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 疑是弄珠人。 探梅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 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 恼人偏在最高枝。 雪梅之一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

康保县17793234278: 范成大的古诗词 -
席衬化痰: 范成大的诗 1、《四时田园杂兴》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2、《忆秦娥》 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 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泼金虬咽,罗帏黯淡灯花结. 灯花结,片时...

康保县17793234278: 范成大的古诗词有哪些? -
席衬化痰: 范成大的古诗词有:1、《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2、《四时田园杂兴·其二》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3、《清明日狸渡道中》洒洒沾巾...

康保县17793234278: 湖心亭看雪(译文古文)
席衬化痰: 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

康保县17793234278: 湖心亭看雪的译文 -
席衬化痰: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凌晨后,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

康保县17793234278: 描写雪的古诗四句古诗 -
席衬化痰: 1、《春雪》唐代: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释义: 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

康保县17793234278: 描写雪的古诗 不要诗句 要全诗 -
席衬化痰: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对雪》 【唐】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

康保县17793234278: 请问谁知道描写雪景的古诗,要小学的 -
席衬化痰: 陶渊明(晋) 凄凄岁暮风, 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 在目皓已洁 春 雪 焦郁(唐) 春雪空蒙帘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 山中雪后 郑燮(清)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观雪 杨万里(宋) 最有名的一首: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康保县17793234278: 关于雪的诗句,文言文 -
席衬化痰: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

康保县17793234278: 湖心亭看雪(译文) -
席衬化痰: 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

康保县17793234278: 湖心亭看雪译文 -
席衬化痰: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湖上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