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中苏武气节的特点

作者&投稿:宏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武传》中,主要叙述了苏武的哪几件事情?有什么作用?~

文章先后记叙了苏武的自刎、拒降和北海牧羊等几件事表现了苏武坚定的信念和矢志不渝的民族气节。
苏武不屈的英雄形象也起着对后来很多封建王朝对待"北狄"蛮族的垂范作用--对单于和酋长们"以礼谕之"、"以节斥之",这样的大汉使者们虽然不一定能够完成外交使命,但在"声名"上总会有加分,至少可以达到"立言"的效果。

苏武,字子卿。杜陵人,是西汉尽忠守节的著名人物。父亲苏建,曾经几次跟随名将卫青北击匈奴,后来做过代郡太守。当时的官僚制度规定,父亲做官的,其子可以先从品级较低的郎官入仕做官。苏武也是先任郎官,然后逐步升迁。在汉武帝天汉元年,即公元前100年,他以中郎将之职奉命出使匈奴。由于匈奴的缑王谋划劫持单于母亲阏氏归顺汉朝,而汉朝的副使张胜牵涉在内,苏武也受牵连。匈奴单于为了逼迫苏武投降,开始时将他幽禁在大窖中,苏武饥渴难忍,就吃雪和旃毛维生,但绝不投降。单于又把他弄到北海,苏武更是不为所动,依旧手持汉朝符节,牧羊为生,表现了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气节。后来,昭帝即位后,汉朝和匈奴和亲,汉朝要匈奴送还苏武等使臣,但单于却慌称苏武等人已经死去。后来,汉朝使者有到了匈奴地区,终于得知苏武依然健在,于是扬言说,汉朝的天子在上林苑中射到一只大雁,雁的脚上系着帛书,帛书中清楚地写着苏武在北方的沼泽之中。单于只好把苏武等九人送还。苏武在匈奴的时间很长,前后共有十九年。

苏武用他的睿智,铭记下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段铭传千古的悲歌。他用他的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苏武的故事千古流传。他是真正有气节的人。很难想像人有这样的忍耐力。体现了孟子所的说,”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苏武,就是一个这样的大丈夫
作为史传文学,《苏武传》详细记述了苏武羁留匈奴十九年的痛苦遭遇。在历史事件的叙述和人物形象的刻画上,突现了人物的性格光彩。作者循着时间的顺序,以简练的文笔,清楚的脉络,塑造了一个坚贞顽强,忠于国家、民族的英雄形象。
更重要的是刻画人物人物时所表现出的高超艺术手法:
一、 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
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的劝降的部分进行了详写,因为这两部分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这样的情节安排,使我们更深刻的感受到苏武的人格魅力。
二、个性化语言和细节的描写
苏武对张胜所说的说“见犯乃死,重负国”,对常惠说得“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都可见其为坚持民族气节,已立下必死之念。在与卫律、李陵的对答中,个性化的语言更表现出人物的不同特点:苏武的威武不可屈、贫贱不能移、忠心耿耿、大义凛然,卫律的凶残强横无耻,李陵的良知未泯、内心充满矛盾与痛苦。
作者在叙述中穿插了许多对细节的描写,卫律劝降时,苏武“不应”,以刀剑威胁,苏武“不动”,寥寥四字,平淡中显示出态度的坚决。北海牧羊,“卧起操持”,“杖汉节牧羊”的细节,也突出体现了他的坚贞顽强。这些细微之处的描写,使形象具体、充实,人物的性格、精神鲜明感人。
三、在表现手法上比较充分的使用了对比、衬托,
其一、在出使匈奴之初,与副使张胜的对比。作为副使,张胜背着苏武行事,置两国关系于不顾,欲贪功而陷于虞常的谋反之事,累及苏武,在威逼之下,贪生请降。而苏武在得知真情后,首先想到的是“见犯乃死,重负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立下竭忠尽节之志,自杀未果,更不为敌方剑刃相加所动。通过与张胜的对比,更可见苏武以死保全气节、镇静无畏的使臣风度和高贵品质。
其二、在威逼利诱之时,与叛徒卫律的对比。卫律是汉之叛臣,威逼不成,转而利诱,但苏武仍“不应”,当他这种恬不知耻的现身说法不能奏效时,又转为威胁。对卫律这种无耻之尤的言行,苏武终于无法按捺而痛斥卫律。他先是指责卫律“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的叛变之举,继而痛责卫律“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欲令两国相攻”的阴谋诡计。卫律的骄横无耻、色厉内荏,苏武的坚定镇静、深明大义,使忠奸之别如同冰炭不能相容。
其三、在以情相劝时,与降将李陵的对比。李陵兵败投降,因全家被杀而绝了归汉之望,苏武则亲属散亡殆尽而不改其誓死归汉的决心。李陵的将心比心,情理俱在且陈述委婉,虽心如铁石亦不能不为所动。但苏武却能将国家利益置个人恩怨之上。在李陵的“喟然叹”“泣下沾衿”的对比中,更见苏武胸襟之广、信念之坚。
通过以上艺术手法,苏武的形象在我们面前立体、丰满起来。
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文本内容,而且要将文本的艺术手法与平时的写作联系起来。如:写作时要注意详略得当,注重细节描写,个性化语言的体现,还有各类表现手法的运用等。《苏武传》一文的艺术特色是进行写作指导的典型范例

《苏武传》是《汉书》中一篇比较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

苏武一生经历曲折丰富,作者在传记中,比较集中地选取了他一生里最重要的活动——出使匈奴,来刻画苏武的性格、品质,以简练的文笔,清楚的脉络,塑造了一个坚贞顽强,忠于国家、民族的英雄形象。

作者循着时间的顺序,逐层记述了苏武出使的过程。首先,是苏武出使遇变,他临危不乱,在面临“屈节辱国”的时候,为了使命和国家的尊严,“引刀自刺”,决心以身殉国,突出了苏武把国家尊严放在自己生命之上的爱国精神。第二层,苏武伤愈,卫律一面以“举剑拟之”相威胁,一面以自己“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的权力、财富相诱惑,苏武不为威胁所屈,不为利诱所动,表现了他坚贞不屈的品质。第三层,放逐北海,突出描写了北海环境的艰苦,但就是在这衣食无继,与羊为伴,以野鼠、草子为食的情况下,他还是“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苏武性格的顽强刚毅,通过这段记述,给人留下了琛刻印象。最后是李陵劝降,经过一段北海的艰苦生活,单子派他的故人李陵来北海为他“置酒设乐”,劝其投降。从李陵口中,道出苏武兄弟屈死,亲人散亡,武帝年高失政,大臣安危不测这些家、国无可怀恋的情况,但苏武仍然不移其志,以死相拒,绝不投降。苏武的高风亮节在这一层中更深刻地揭示了出来。四层中记述了苏武出使中的四个主要事件,简要地描述了他全部的出使过程,同时也各有侧重地表现了他的性格、品质,层层深入地塑造了一个丰满、生动的形象。

在表现手法上,作者比较充分地使用了对比和陪衬。文中作者以较多的笔墨记述了卫律和李陵两个投敌者。卫津劝降,向苏武眩耀权力和财富,苏武则报之以“不应”和斥责;李陵兵败投降,因母亲被处死而绝了归汉之望,苏武则亲属散亡殆尽而不改其誓死归汉的决心。文章最后叙述苏武归汉时,说他“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来时募百余人,“随武还者九人”。这些的对比,突出了苏武的形象,也给读者以更深刻的印象。

作者在叙述中穿插了许多对细节的描写,象苏武得知自己有被牵连的危险时说:“见犯乃死,重负国”,短短几个字,就充分表现出了苏武把国家利益置于自己生死之上的精神。卫律劝降时,苏武“不应”,以刀剑威胁,苏武“不动”,寥寥四字,平淡中显示出态度的坚决。北海牧羊,“卧起操持”,“杖汉节牧羊”的细节,也突出体现了他的坚贞顽强。这些细微之处的描写,使形象具体、充实,人物的性格、精神鲜明感人。


苏武传中苏武气节的特点
1、苏武出使遇变,他临危不乱,在面临“屈节辱国”的时候,为了使命和国家的尊严,“引刀自刺”,决心以身殉国,突出了苏武把国家尊严放在自己生命之上的爱国精神。2、苏武伤愈,卫律一面以“举剑拟之”相威胁,一面以自己“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的权力、财富相诱惑,苏武不为...

苏武传中苏武气节的特点
1、在苏武传中,苏武出使匈奴时遭遇变故,他在面临可能“屈节辱国”的危机时,表现出了非凡的冷静和勇气。为了捍卫使命和国家的尊严,他甚至“引刀自刺”,宁愿以生命殉国,这一行为充分展现了苏武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生命之上的高尚爱国情操。2、尽管苏武在受伤后,卫律威胁要用剑结束他的生命,同时又...

苏武的民族气节是什么?
苏武死不负国、不辱使命、忠于大汉王朝的民族气节,体现了其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节操。 苏武不被威武所屈、不被富贵所惑、宁死不降的执着精神表明了其置生死于度外,视富贵如草芥的独特品质。苏武不畏艰苦,长年累月与恶劣环境做斗争的生存勇气,展现了其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品质。 单于正是想利...

苏武传第四段中常惠为什么哭了
苏武传第四段中常惠哭是被苏武气节感动。根据查询相关资料,苏武被抓后觉得辜负了汉武帝给的使命,选择自刎,常惠钦佩苏武的气节,感动的哭了。苏武传第四段中的其中内容是苏武对常惠说使节操有亏、又辜负了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廷去呢,说着拔出佩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自己抱住、扶好...

《苏武传》中苏武形象是怎样的?
《苏武传》中苏武形象:(1)苏武处处维护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不忘使臣之命,既表现了对匈奴的修好之愿,而又不为所屈,奋力抗争。(2)他对于卫律的始而威胁,继而利诱,终以断水绝粮相通等手段一一从容处之。在受审讯时他以自刎对之,义不受辱,最后匈奴欲以冻饿置之死地,他千方百计自救,...

苏武传中哪一个故事情节最能表现苏武的民族气节?
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

《苏武传》中的苏武为什么不吃羊
这样子显得自己很讲道理。其次,就是希望他中途挨不住了,吃羊,匈奴只是让他放羊,羊并不属于苏武。只要苏武吃羊,匈奴就可以说,你们汉人只会偷偷摸摸。到时候匈奴再去劝降,苏武怎么坚持呢?甚至简单的,直接让汉朝赔羊,都能狠狠的羞辱。所以苏武无论如何不能吃羊,这是气节问题。

汉书苏武传中刻画苏武的品格特点是
班固巧妙地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塑造苏武,次要人物衬托之下,苏武的人格、精神凸显光耀。在匈奴人的劝降中,始终挺直着高昂的头颅,保持着大汉臣子的气节。苏武爱国卫国,忠贞不二,真的做到了“威威不能屈”“富贵不能淫”,一身凛然正气。苏武自杀之时,卫律的吃惊、“驰召医”,常惠等人的“哭”,...

苏武传中的苏武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苏武传》中苏武先求死,后一心求生,求死和求活时苏武都知道自己为了气节和尊严肯定必死无疑,此时他已经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心中唯有维护汉朝尊严的坚持了。苏武牧羊时,李陵带着一桌子酒菜和一堆坏消息想说降苏武,苏武最后说,我知道我终究会死在这里,你一定要让我投降,今天的谈话就到此...

《汉书.苏武传》是怎样表现苏武的民族气节的?要求有理有据,600字左右...
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棒和一小群羊。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棒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回到自己的国家。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棒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 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达十九年之久。十几年来,当初下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已去逝了,就是在苏武的国家...

芜湖县17866763070: 《苏武传》中苏武气节的特点 -
沙钟诺迪: 《苏武传》是《汉书》中一篇比较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 苏武一生经历曲折丰富,作者在传记中,比较集中地选取了他一生里最重要的活动——出使匈奴,来刻画苏武的性格、品质,以简练的文笔,清楚的脉络,塑造了一个坚贞顽强,忠于国家...

芜湖县17866763070: 《苏武传》中作者怎样赞扬了苏武高尚的民族气节,请加以阐述 -
沙钟诺迪:[答案] 不屈不挠,热爱祖国,誓死不从,吃苦耐劳,铮铮傲骨

芜湖县17866763070: 根据苏武传谈谈对苏武的评价,会的赶快回答,200字左右 -
沙钟诺迪:[答案] 苏武传排比式的评价:十九年的艰难困苦,没有使他倒下,他手中擎着汉节,在那远方伫立;十九年的威逼利诱,没有使他屈服,他手中擎着汉节,不忘那心中的祖国;十九年的孤独寂寞,远离祖国也没有让他忘却那远方的祖国.(张刚峰) 十九年...

芜湖县17866763070: 苏武传中是如何体现苏武的高尚品格的 -
沙钟诺迪: 《苏武传》苏武人物形象及刻画人物方法分析 坚定不移的爱国之心,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苏武爱国:细节手里经常拿着汉节,十九年不变,北海牧羊,民族气节:卫律,张胜,李陵.方法:1、叙事方法:运用多种叙述方法,使内容详实,明快...

芜湖县17866763070: 《苏武传》中苏武的高尚品格体现在哪些地方?作品集是如何体现其高尚品格的 -
沙钟诺迪: 《苏武传》详细记述了苏武羁留匈奴十九年的遭遇,通过历史事件的叙述和人物形象的刻画,突出了苏武的光辉形象.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写苏武出使匈奴,因事被扣,不屈服于威胁利诱,坚持民族气节,被遣于北海牧羊.第二部分...

芜湖县17866763070: 苏武精神 - 苏武牧羊北海上表现了苏武什么品格?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沙钟诺迪: 苏武的品质有:历尽艰辛,忠于汉朝、面对敌人不屈不饶、忍受思乡之苦等,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苦守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芜湖县17866763070: 根据苏武传里面的一些句子分析出苏武是个怎样的人300 - 500字! -
沙钟诺迪: 《苏武传》成功塑造了苏武这一坚定爱国者的形象,苏武被匈奴扣押十九年而不改其节操.表现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高尚品质.作为汉朝的外交使节,匈奴用审讯逼迫他,用死刑来恐吓他,都不能使他屈服;卫律用荣华...

芜湖县17866763070: 苏武传是通过哪些情节刻划苏武的性格和气节的?急,,,,, -
沙钟诺迪: 《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

芜湖县17866763070: 苏轼传作者怎么赞扬了苏武高尚的民族气节 -
沙钟诺迪: 1、文中详细记述了卫律以言相逼、以剑威胁、以利相诱的过程,苏武铁骨铮铮,予以痛斥,其思想、形象凸现纸上.李陵劝降又全然不同于卫律逼降,李陵详言苏武的家庭变故,并惺惺相惜、推己及人,意欲动摇苏武对汉朝的信念,而苏武在...

芜湖县17866763070: 《答苏武书》和《苏武传》的比较得出对苏武的新认识 -
沙钟诺迪: 苏武有民族气节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忠肝义胆之士.高官厚禄、严刑逼迫、好友劝说、北海牧羊都没能改变他的忠心.他是从一而终的君子,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是一个爱国家,不辱使命.坚强,勇敢,正直,不忘屈辱.不屈服的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