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 具体

作者&投稿:李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问"走西口"具体是什么意思?最好有来源的故事~

《走西口》是一首古老的山西民歌,据说它已经流传了一两百年。 这首歌不但山西人会唱,山西邻近的内蒙、陕西,甚至更远一点的宁夏、青海、甘肃也有许多人会唱。

中国有句老话叫“十里不同音”,说的是民歌有很强的地域性。之所以西北许多地方的人会唱《走西口》,原因大概是,当时有许多山西人曾到过这些地方,他们中的一些人一直在唱这首歌,时间长了,当地人也学会了。 包头,现在是内蒙古草原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超过两百万。在一百多年前,这里还只是个叫包克图的小村子。包头人说,因为山西人到这里做生意,才一点一点有了今天包头城的雏型,现在包头城里还流传着“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这样的说法。复盛公就是山西一户姓乔的商人在一百多年前开的商号的名称。 山西,明、清两朝的许多地方志中,也提到了当时山西人到西北谋生的经历。由于有这种经历的人太多,在一些地方竟成了一种风俗。

《太谷县志》中记载太谷县的人“耕种之外,咸善谋生,跋涉数千里率以为常”。

《盂县志》中说“往往服贾于远方,虽数千里不辞”。

《寿阳县志》说乡民“贸易于燕南塞北者亦居其半”。

【采访】梁小民 北京工商大学 教授

问:山西人走西口的时间呢?

答:大概是在明代的中期开始,那么截止时间大概到清朝末年,其中的高潮应该是在明末清初,这个时候数量是最大。

问:何谓走西口呢?

答:应该前后持续了将近三百年左右,而且应该说走西口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由于山西当时人口比较多,所以生活比较困难。于是呢?人口外迁,这是一部分人。另一部分人就是由于在内蒙这一带,当时的边防需要,所以晋商就是在明代中期时候,内蒙边防的需要发展起来的。那么一部分人走西口,就是为了适应这种要求,到口外去发展商业,发展贸易,以至于到后来的票号。所以走西口这个现象,实际上就是中国移民的一个部分。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前西口出去的人们纷纷踏上寻根访祖的路!在山西省河曲县至今还完整保留着走西口时必经之路"西口古渡".走西口年代的民歌也流传至今,叫"二人台",听一首二人台走西口,不难体会出不当年走西口时的悲离之情!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
西口,狭义的西口指长城北的口外,包括山西杀虎口,陕西府谷口,河北独石口,即晋北人、陕北人以及河北人走西口的交汇点。
走西口是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一条向西,经杀虎口出关,进入蒙古草原。一条向东,过大同,经张家口出关进入蒙古。
民间所说的“走西口”中的西口指长城北的口外。走出山西杀虎口,就到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揽经商天下的归化与绥远、库伦和多伦、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及新疆等地区。

扩展资料:走西口的社会价值:
走西口是一部辛酸的移民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一批又一批移民背井离乡北上口外的蒙古地区,艰苦创业,开发了内蒙古地区。
更重要的是,他们给处于落后游牧状态的内蒙古中西部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文化,使当地的整个文化风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伴随着走西口移民的进程,口外的内蒙古地区以传统单一的游牧社会演变为旗县双立,牧耕并举的 多元化社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走西口

想必楼主因为看了电视剧才问的吧……

走西口和闯关东、下南洋并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口大迁徙。西口,现在具体的意思有争议,有说是山西北部的黄河渡口杀虎口;有说是河北张家口以西。在清朝泛指山西以北,河北张家口以西的广大内蒙地区,如包头等地。由于这里是清政府和蒙古人的交界处,所以地广人稀,再往北就是蒙古草原,就是蒙古人了。
明清时期在河北山西陕西北部设置了关口,关口以北的地方就叫口外。明清时期,和蒙古人进行商品贸易,就要在口外几个定点进行,类似今天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接壤的地方设置外贸口岸一样。山西的商人要到口外去做生意,就得出关口,后来就叫走西口了。走西口后来就成了一个泛指,山西,陕西河北的商人去口外做生意,都叫走西口。这个事情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汉人大量移民到了口外,稳定了边疆。

另外,看看搜狐上写的走西口与闯关东吧。

走西口、闯关东之高峰期,是在清代与民国时期。走西口是以山西籍人为主,经山西右玉县杀虎口到塞外蒙古地区谋生的活动。央视播放的《闯关东》电视剧则反映了以山东籍人为主,到山海关外的东北地方谋生活动。

山西人走口外,西口——杀虎口是一条途径,另外还有别的途径,如经张家口到塞外,故走张家口者又称走东口。闯关东,有陆水二路,陆路即经河北,越山海关到东北;山东有数千里海岸线,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从山东登州(蓬莱)乘船数日可达辽东,故水路为山东人赴东北又一重要途径。

山西人 走 口外,山东人闯关东,都是十分艰辛之路。杀虎口是到塞外的一条重要途径,但这里土匪盗贼甚多。有民谣云:“杀虎口、杀虎口,没有钱财难过口,不是丢钱财,就是刀砍头,过了虎口还心抖。”到了口外,戈壁沙漠,严寒风雪,困难重重。山东人闯关东,水路有风浪之险、海盗之害。陆路不仅路遥山阻,且沿途蒙受土匪、土豪、乡霸、酷吏之害。所以,走西口、闯关东都是一次次生活、生命的搏杀。

尽管如此,人们为什么仍要冒着极大的风险走西口、闯关东呢?以山西来讲:一是地临蒙古,位处中原农工经济与蒙古畜牧区间,具有地理条件优势。二是山西土瘠民贫,十年九旱。尤其西北地区更为严重,有民谣云:“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外出谋生。三是清王朝时赴蒙古实行有限“开放”政策。明代,蒙古部落与明王朝是军事对峙状态,明王朝沿长城设九边镇,驻扎军队,防蒙古部落南下“骚扰”。清王朝对蒙古实行怀柔政策。清统一全国后,蒙古畜牧地区与中原农工地物资急需通过交流,满足民生之需,使清王朝不得不有限“开放”,经批准后允许中原人赴蒙古地方,山西人以地临之便,形成走口外之高潮。

山西清徐县有民谣云:“我娃娃亲,我娃娃蛋,我娃娃长大了走关东。深蓝布,佛头青,虾米海菜吃不清(刘文炳《徐沟县志》第6章)。”据清《军机处录副》载:“吉林、宁古塔等处,(人参)刨夫除本地旗民外,多系山东、山西、直隶等处流籍。”

山西人走口外,山东人闯关东,对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是推动了塞内外、关内外的物资交流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清代的山西人,不仅垄断了旅蒙商业,而且开辟了一条从茶叶产地,经长江、黄河、蒙古戈壁沙漠,俄罗斯西伯利亚,直达欧洲腹地圣彼得堡的茶叶国际商洛。山东人到东北经商,明代已初显。清军入关后,山东商人在营口、大连、长春、安东、盛京(沈阳)等地经济实力逐渐增强,东北商界几乎被山东商人所把持。其次,推动了塞外与关外城镇的发展。包头原非城镇,是山西祁县人乔姓先在此地开办复字号商店,逐渐繁盛,形成城镇,故有“先有复字号,后有包头城”之说。辽宁朝阳县,也是在晋商太谷曹氏的推动下得以发展,故有“先有曹氏商号,后有朝阳城”之说。山东人大量涌进东北,推动了辽河流域的开发,进而促使了沿河城镇的发展,形成了以盛京(沈阳)为中心,包括锦州、辽阳、海城、开原、铁岭等府州县在内的城镇布局。其三,开发了塞外与关外的农耕经济。明代已有山西人在蒙古南部开发农耕土地,住民称“板升”。清代归化(呼和浩特)一带已渐由牧区转为农耕区,塞外的千里沙漠,已出现数十万顷良田。东北辽河流域,适宜农耕经济发展,山东人在辽河流域的开发,又使得这一地区的农耕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问:何谓走西口呢?

答:应该前后持续了将近三百年左右,而且应该说走西口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由于山西当时人口比较多,所以生活比较困难。于是呢?人口外迁,这是一部分人。另一部分人就是由于在内蒙这一带,当时的边防需要,所以晋商就是在明代中期时候,内蒙边防的需要发展起来的。那么一部分人走西口,就是为了适应这种要求,到口外去发展商业,发展贸易,以至于到后来的票号。所以走西口这个现象,实际上就是中国移民的一个部分。

说起张家口,也许你首先想到是一个军事重镇、首都北京的生态屏障,甚至还会想到它是一个贫困地区。但在历史上,张家口曾是一个浓墨重彩的地方,除了曾硝烟烽火弥漫、边城号角长鸣的古战场,它还是个名播四海的内陆商埠、"旱码头",也是人们俗称的"东口"。"走东口",不仅让商人们"走"出万贯家财,也让张家口成了繁盛一时的贸易都会。

<走西口》是一段厚重的移民史。

《走西口》是一首古老的山西民歌,据说它已经流传了一两百年。 这首歌不但山西人会唱,山西邻近的内蒙、陕西,甚至更远一点的宁夏、青海、甘肃也有许多人会唱。
中国有句老话叫“十里不同音”,说的是民歌有很强的地域性。之所以西北许多地方的人会唱《走西口》,原因大概是,当时有许多山西人曾到过这些地方,他们中的一些人一直在唱这首歌,时间长了,当地人也学会了。 包头,现在是内蒙古草原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超过两百万。在一百多年前,这里还只是个叫包克图的小村子。包头人说,因为山西人到这里做生意,才一点一点有了今天包头城的雏型,现在包头城里还流传着“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这样的说法。复盛公就是山西一户姓乔的商人在一百多年前开的商号的名称。 山西,明、清两朝的许多地方志中,也提到了当时山西人到西北谋生的经历。由于有这种经历的人太多,在一些地方竟成了一种风俗。
《太谷县志》中记载太谷县的人“耕种之外,咸善谋生,跋涉数千里率以为常”。
《盂县志》中说“往往服贾于远方,虽数千里不辞”。
《寿阳县志》说乡民“贸易于燕南塞北者亦居其半”。
【采访】梁小民 北京工商大学 教授
问:山西人走西口的时间呢?
答:大概是在明代的中期开始,那么截止时间大概到清朝末年,其中的高潮应该是在明末清初,这个时候数量是最大。
问:何谓走西口呢?
答:应该前后持续了将近三百年左右,而且应该说走西口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由于山西当时人口比较多,所以生活比较困难。于是呢?人口外迁,这是一部分人。另一部分人就是由于在内蒙这一带,当时的边防需要,所以晋商就是在明代中期时候,内蒙边防的需要发展起来的。那么一部分人走西口,就是为了适应这种要求,到口外去发展商业,发展贸易,以至于到后来的票号。所以走西口这个现象,实际上就是中国移民的一个部分。

为了养家糊口 走西口,有点像现在的打工者,还有,有一首民谣叫做走西口。


水城县19575323555: 走西口是什么意思 -
阚法安的: 从山西人走西口大致的路线图看,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一条向西,经杀虎口出关,进入蒙 杀虎关 古草原;一条向东,过大同,经张家口出关进入蒙古. 民间所说的“走西口”中的“西口”就是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杀虎口.走出这个西口,就到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揽经商天下的归化与绥远(统称归绥)、库伦和多伦、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及新疆等地区.

水城县19575323555: 走西口是什么意思?古人为什么要走西口? -
阚法安的: 说也有人走过西口,就是把汉人的布匹瓷器等贩过去,再把蒙古人的皮革,马匹贩回来.其实这个事情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就是汉人大量移民到了口外,稳定了边疆. 顺便给你说一下近代和走西口同样著名的大迁徙,就是闯关东和下南洋. 闯关东,就是广大山东河北的汉人移民到山海关以北的东北,当时是开荒种田. 下南洋,就是福建广东沿海百姓,乘船到东南亚诸岛.

水城县19575323555: 走西口指的是那个口? -
阚法安的: 历史上的“走西口”,亦称“走口外”,是指山西、陕西等地民众前往长城以外的内蒙古草原垦荒、经商的移民活动.“走西口”中的“西口”,其具体位置历来众说纷纭,目前比较主流的看法是,最早的“西口”特指杀虎口(今山西省右玉县...

水城县19575323555: 走西口具体指什么事? -
阚法安的: 民间所说的“走西口”中的“西口”就是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杀虎口.走出这个西口,就到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揽经商天下的归化与绥远(统称归绥)、库伦和多伦、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及新疆等地区.“杀虎口”还是通往蒙古恰克图和俄罗斯等地经商的重要商道.

水城县19575323555: “走西口”中的“西口”是指哪里? -
阚法安的: 走西口”的具体含义 先说西口,现在具体的意思有争议,有说是山西北部的黄河渡口杀虎口;有说是河北张家口以西.反正在清朝泛指山西以北,河北张家口以西的广大内蒙地区,如包头等地.明清时期,和蒙古人进行商品贸易,就要在口外几个定点进行,类似今天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接壤的地方设置外贸口岸一样.山西的商人要到口外去做生意,就得出关口,后来就叫走西口了.走西口后来就成了一个泛指,山西,陕西河北的商人去口外做生意,都叫走西口.

水城县19575323555: "走西口"什么意思 -
阚法安的: 我正好回答问题从不简单拷贝粘贴 走西口被大家所熟知,是因为陕北民歌,也有说山西民歌的(我家就是陕北的,从小就听).但是为什么叫走西口呢,其实这是一段历史,听我简单说一下. 先说西口,现在具体的意思有争议,有说是山西北...

水城县19575323555: 走西口到底是走到哪里啊? 西口是什么地方啊?是关卡吗? -
阚法安的: 【“走西口”的具体含义】 民间所说的“走西口”中的“西口”就是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杀虎口.走出这个西口,就到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揽经商天下的归化与绥远(统称归绥)、库伦和多伦、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及新疆等地区.“杀虎口”还是通往蒙古恰克图和俄罗斯等地经商的重要商道.“杀虎口”的兴衰史也反映了晋商发展兴衰的历史. 从16世纪末开始,历经明清两朝四百多年,中原地区通往内蒙古、外蒙的主要关口杀虎口,是山西人外出务工经商的必经之路.

水城县19575323555: 走西口具体山西走西口意思谁具体说说
阚法安的: 问:何谓走西口呢 答:应该前持续近三百左右且应该说走西口两种情况种情况由于山西口比较所比较困难于呢口外迁部另部由于内蒙带边防需要所晋商明代期候内蒙边防需...

水城县19575323555: 走西口到底是咋个回事? -
阚法安的: 走西口,是与闯关东、下南洋一道,被列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次人口大迁徙之一. 电视剧中,田青等三人从山西祁县田家大院出发,来到山西北部的黄河渡口杀虎口.而实际上,这里是有争议的,有人说西口是山西北部的黄河渡口杀虎口;...

水城县19575323555: 什么叫走西口 -
阚法安的: 民间所说的“走西口”中的“西口”就是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杀虎口.走出这个西口,就到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揽经商天下的归化与绥远(统称归绥)、库伦和多伦、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及新疆等地区.“杀虎口”还是通往蒙古恰克图和俄罗斯等地经商的重要商道.“杀虎口”的兴衰史也反映了晋商发展兴衰的历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