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汽车)制造技术在现代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作者&投稿:盍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随着世界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汽车工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汽车工业逐渐成为各主要汽车生产国的支柱产业,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以下角色:
1.优化交通结构的产业
现代交通结构由火车、汽车、飞机、船舶等现代交通工具组成,它门各自在交通结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汽车所具有的普遍性和灵活性是其他现代交通工具无法比拟的。
1)普遍性
火车飞机船舶只适于作公共交通工具,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客货运输量。而汽车既适于作为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又适于作为家庭和个人的交通工具使用,既适于大批量客货运输,也适于小批量客货运输。
2)灵活性
火车、飞机、船舶均属于线性交通工具,火车只能沿铁路运行,飞机只能沿航线飞行,船舶只能沿江河、湖海航行。而汽车属于地面上的交通工具,只要有道路就能行驶,它既可通向各个城市,又可通向广大农村,实现“门对门”的服务。才使得现代交通结构实现了公共交通与个人或家庭相结合,大批量客货运输与小批量客货运输相结合,以汽车作为终端运输工具,才能实现现代化运输的全过程,从而使现代交通结构得到优化。
汽车运输周转量在全社会运输周转量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已占据主导地位。在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中,汽车运输周转量在总客运周转量中所占比重近年来在90%左右。1952年到1999年,我国汽车运输周转量在客运周转量中所占比重,从9.14提高到54.8%。
2.创造巨大产值的产业
汽车既是高价值的产品,又是批量大的产品,因而它能够创造巨大的产值。2004-2008年,我国汽车工业总产值以平均每年23.25%的速度增长。2004年汽车工业总产值突破5千亿元;2006年超过7千亿元;2007年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1万亿元;2008年汽车工业总产值为255846亿元,同比增长15.4%;2010年汽车工业总产值达到4万亿元,增长幅度40%多。
3.波及范围广和影响效果大的产业
汽车工业对相关产业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生产过程中,也表现在使用过程中。它波及原材料工业、设备制造业、配套产品业、公路建设业、能源工业、销售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而且波及范围广。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署的研究资料分析,上游产业与汽车工业及下游产业的效益比例大约为7:1:10。
4.提供广阔就业机会的产业
汽车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不仅数量较大,而且技术含量也较高。2007年,汽车产业自身的200万名制造业职工的就业,拉动了将近1800万名相关产业的职工就业,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1/6。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直接就业人数为265万人,直接带动相关产业就业人数超过3000万人,占全国城镇就业人数的11%。
5.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汽车是高新技术的结晶,汽车工业所涉及的新技术范围之广、数量之多,是其他产业难以相比的。想要发展新材料、新设备、新型配套产品,均需要应用和发展新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在汽车上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汽车电子产品占整车价值的比重从1989年的16%提高到现在的23%-30%。
6.强大的出口产业
汽车工业是资金和技术密集的大批量生产产业,不是任何国家都有条件发展汽车工业的。但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都需要大量汽车,这就决定了汽车工业成为强大的出口产业的地位。
2005年,中国汽车产品出口总值达到197亿美元,同比增长56%。在汽车产品出口中,汽车零部件、附件及车身占有很大比重,同年出口金额达到85亿美元,同比增长51%,占汽车产品出口的43%。
汽车工业是世界制造业中创汇最高的产业之一。
7.获得巨额税收的产业
汽车不仅在生产过程中有巨额税收,在销售、使用过程中也有巨额税收,而且后者显著高于前者。
2010年,我国汽车工业创造了5119亿元的税收。
8.推进社会进步的产业
汽车是改变世界的机器,它既改变了生产,也改变了生活。汽车工业对推进社会进步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它促进了城市的发展,缩小了城乡差别,改善了人们生活品质。
纵观历史,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兴起,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经济的起飞,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的发展,无不以汽车工业的高速增长为前导。汽车已经成为一些国家的支柱产业。

随着世界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汽车工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汽车工业逐渐成为各主要汽车生产国的支柱产业,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以下角色:
1.优化交通结构的产业
现代交通结构由火车、汽车、飞机、船舶等现代交通工具组成,它门各自在交通结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汽车所具有的普遍性和灵活性是其他现代交通工具无法比拟的。
1)普遍性
火车飞机船舶只适于作公共交通工具,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客货运输量。而汽车既适于作为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又适于作为家庭和个人的交通工具使用,既适于大批量客货运输,也适于小批量客货运输。
2)灵活性
火车、飞机、船舶均属于线性交通工具,火车只能沿铁路运行,飞机只能沿航线飞行,船舶只能沿江河、湖海航行。而汽车属于地面上的交通工具,只要有道路就能行驶,它既可通向各个城市,又可通向广大农村,实现“门对门”的服务。才使得现代交通结构实现了公共交通与个人或家庭相结合,大批量客货运输与小批量客货运输相结合,以汽车作为终端运输工具,才能实现现代化运输的全过程,从而使现代交通结构得到优化。
汽车运输周转量在全社会运输周转量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已占据主导地位。在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中,汽车运输周转量在总客运周转量中所占比重近年来在90%左右。1952年到1999年,我国汽车运输周转量在客运周转量中所占比重,从9.14提高到54.8%。
2.创造巨大产值的产业
汽车既是高价值的产品,又是批量大的产品,因而它能够创造巨大的产值。2004-2008年,我国汽车工业总产值以平均每年23.25%的速度增长。2004年汽车工业总产值突破5千亿元;2006年超过7千亿元;2007年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1万亿元;2008年汽车工业总产值为255846亿元,同比增长15.4%;2010年汽车工业总产值达到4万亿元,增长幅度40%多。
3.波及范围广和影响效果大的产业
汽车工业对相关产业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生产过程中,也表现在使用过程中。它波及原材料工业、设备制造业、配套产品业、公路建设业、能源工业、销售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而且波及范围广。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署的研究资料分析,上游产业与汽车工业及下游产业的效益比例大约为7:1:10。
4.提供广阔就业机会的产业
汽车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不仅数量较大,而且技术含量也较高。2007年,汽车产业自身的200万名制造业职工的就业,拉动了将近1800万名相关产业的职工就业,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1/6。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直接就业人数为265万人,直接带动相关产业就业人数超过3000万人,占全国城镇就业人数的11%。
5.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汽车是高新技术的结晶,汽车工业所涉及的新技术范围之广、数量之多,是其他产业难以相比的。想要发展新材料、新设备、新型配套产品,均需要应用和发展新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在汽车上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汽车电子产品占整车价值的比重从1989年的16%提高到现在的23%-30%。
6.强大的出口产业
汽车工业是资金和技术密集的大批量生产产业,不是任何国家都有条件发展汽车工业的。但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都需要大量汽车,这就决定了汽车工业成为强大的出口产业的地位。
2005年,中国汽车产品出口总值达到197亿美元,同比增长56%。在汽车产品出口中,汽车零部件、附件及车身占有很大比重,同年出口金额达到85亿美元,同比增长51%,占汽车产品出口的43%。
汽车工业是世界制造业中创汇最高的产业之一。
7.获得巨额税收的产业
汽车不仅在生产过程中有巨额税收,在销售、使用过程中也有巨额税收,而且后者显著高于前者。
2010年,我国汽车工业创造了5119亿元的税收。
8.推进社会进步的产业
汽车是改变世界的机器,它既改变了生产,也改变了生活。汽车工业对推进社会进步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它促进了城市的发展,缩小了城乡差别,改善了人们生活品质。
纵观历史,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兴起,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经济的起飞,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的发展,无不以汽车工业的高速增长为前导。汽车已经成为一些国家的支柱产业。

国际机车车辆制造业:竞争环境与对策

铁路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命脉,深刻影响着所在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土安全、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地缘政治的深入发展,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问题凸现铁路产业的比较优势。全球范围内对铁路运输需求的上升,促进了机车车辆制造业的发展。因此,分析国际机车车辆市场环境,研究中国机车车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现状,进而提出提升中国机车车辆制造业竞争力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际机车车辆市场环境分析

(一)国际机车车辆市场的需求分析
近年来,各国政府加大了对铁路产业的财政资助和政策扶持力度,国际铁路市场出现了可持续的复兴态势。以日本、法国、德国为代表的高速列车技术和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为代表的重载列车技术,体现出客运高速化、货运重载化的铁路发展趋势。
1.国际机车车辆市场市值分析
全球铁路市场的年产值为1033亿欧元,按市场范围划分机车车辆市场居第二位,为280亿欧元。按地理位置划分,西欧是最大的机车车辆市场,每年可达到的总量约为95亿欧元,亚太地区紧随其后,为89亿欧元,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区(NAFTA)位居第三,市值约为45亿欧元。

2.国际机车车辆市场增幅预测
今后十年,全球铁路市场年增幅为1.5%到2.0%。非洲/中东地区的年增长率预计是3.7%,东欧地区的年增长率预计是3.5%,独联体地区约3.3%。其中东欧的机车车辆增幅最大为8.2%,独联体各国为4.0%,非洲/中东地区为3.0%,亚太地区为2.5%。
3.国际机车车辆产品结构分析
2003年,世界铁路设备市场总值约为567亿欧元,机车车辆市场的交易总额为222亿欧元,其中动车和动车组交易额为53亿欧元,占24%,货车交易额为46亿欧元,占21%,客车交易额为20亿欧元,占9%。2004年到2008年的五年间,全球动车和动车组市场需求持续提升,年增长率约为5%,从而导致传统的客车市场实际上处于停滞不前甚至下滑的境况。在欧洲和北美市场中,预计高速列车增幅最大;同期,地铁列车、轻轨列车市场将成为东欧、独联体和亚洲市场的重点,值得关注;截至2003年全世界约有480万辆货车,预计亚洲、独联体及拉美市场将成为货车市场中增长最快的区域,而作为全球最大货车市场的美国、加拿大货车市场则预计将以每年2%的速率递减。
(二)国际机车车辆制造业的经营现状
1.国际机车车辆市场的供求关系
国际机车车辆市场的总体形势是供大于求,据有关资料显示,1994—2009年间国际机车市场供求关系约为1:0.47。目前,跨国公司垄断大部分的国际机车车辆市场,并不断拓展新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在此市场上,跨国公司之间、发展中国家机车车辆企业之间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国际竞争复杂激烈。
2.国际机车车辆市场的主要供货商
庞巴迪(Bombardier)、阿尔斯通(Alston)、西门子(Siemens)和通用电气(GE)、通用汽车(GM)是当今世界铁路设备市场的五大供应商,占据了全球市场约75%的销售份额。
(1)加拿大庞巴迪
收购Adtranz公司后,庞巴迪运输(集团)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铁路与轨道设备生产商,其市场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目前努力向亚洲、非洲扩展,2004年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23%,年销售额约为70亿欧元。
庞巴迪在中国建立了三个合资企业:
青岛四方—庞巴迪—鲍尔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BSP),主要从事高档客车、普通客车车体、电动车组、豪华双层客车、高速客车及城市轨道车辆的设计制造。目前运行中的直达快速列车80%的车厢由BSP提供,BSP还为青藏铁路提供了361辆可适应高原环境的列车。
长春长客—庞巴迪轨道车辆有限公司(CBRC),主要从事铁路客车、地铁车辆和城市轨道车辆的设计和生产。现已获得广州地铁1号线156辆地铁车辆,深圳地铁一期132辆地铁车辆以及上海地铁1号线60节地铁车辆的追加合同。
江苏常牵庞巴迪牵引系统有限公司(BCP),主要从事铁路车辆牵引设备的制造、销售和维修。
(2)法国阿尔斯通
作为高速列车和摆式列车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第二的阿尔斯通交通运输系统部,以欧洲市场为中心,向北美、亚非扩展,2004年其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18%,年销售额约为51亿欧元。
阿尔斯通已在中国成立了11家合资企业(在香港设有2家分公司),并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比如,为香港地铁公司和九广铁路公司提供1100辆地铁车厢;2004年与长客股份合作,获铁道部60列200km/h动车组合同;与大同电力机车合作,获铁道部180台电力机车合同;在上海,阿尔斯通交通设备有限公司(SATCO)生产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阿尔斯通交通电气有限公司(SATEE)生产推进设备,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CASCO)生产信号设备;在青岛铁路设备公司生产DISPEN减振器等。
(3)德国西门子
通过并购铁路装备制造企业,西门子运输系统集团公司成立于1989年,主要产品包括高速列车、机车、动车组、摆式列车、客车和地铁轻轨车辆,2004年其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14%,年销售额约为43亿欧元,居世界第三位。
西门子与株洲电力机车厂、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于1999年合资成立株洲西门子牵引设备有限公司,已获得上海地铁4号线(明珠线二期)168辆、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120辆地铁车辆的合同订单;2004年12月起,与株洲电力机车厂合作,拟为中国铁路提供180台DJ4电力机车,合同额约8.8亿美元;2005年11月,与唐山机车车辆厂签署了60列300km/h的高速列车采购和技术转让协议。

(4)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通用汽车公司
美国是货运机车技术水平最高、产量最大的国家,通用电气公司运输系统部(EMD)和通用汽车公司电气动力部已成为世界重载内燃机车的主要制造商。目前其市场由欧美向亚洲拓展,2004年全球市场占有率各为10%左右。
2004年,中国铁路购买通用电气公司运输系统部422台C38-Ache型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用于青藏铁路;2005年,戚墅堰机车车辆厂与通用电气合作,获铁道部300台4470KW交流传动内燃机车合同。
(5)印度铁路技术经济服务公司(RITES)、韩国车辆公司(ROTEM)
印度铁路技术经济服务公司隶属于印度铁道部,其产品技术紧追世界先进水平,先后与美国GM公司、原德国ABB公司、LHB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已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高档客车和100km/h的新型货车,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产品已出口到孟加拉国、斯里兰卡、越南、塞内加尔等亚非国家。
韩国车辆公司由韩国原有的大宇重工、现代精密机械、汉津重工三大主要机车车辆公司于1999年7月合资组成,是韩国最大、最具实力的工业企业之一,技术水平居中上等。产品以国内市场为主,也有部分出口到加纳、越南、泰国、缅甸、美国和中国台湾省等。
中国机车车辆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不仅要面对庞巴迪(Bombardier)、阿尔斯通(Alston)、西门子(Siemens)等世界知名大公司的竞争,同时也要迎接印度、韩国等产品技术水平相当国家的机车车辆企业的挑战。
(三)国际机车车辆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国际机车车辆制造业的发展趋势集中体现为以行业集中化为特征的兼并重组、战略联盟和以布局全球化为特征的研发、投资、生产、采购、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的产业一体化。
1.重组兼并和战略联盟加快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机车车辆市场产能过剩,企业重组、并购速度加快,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增大。为适应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世界机车车辆制造巨头更加倾向于结成战略联盟来共担成本和风险,促进技术创新,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如GEC和Alston的联合属于资源重配置的战略联合;GM和Siemens合作提供交流传动机车所用的牵引电动机属于技术优势互补的联合;Alston和Siemens共同投标台湾高速铁路项目则属于共同利益促使下的战术联合。
2.产业链配置的日益全球化
世界机车车辆制造巨头利用全球资源和战略布局,优化配置投资、开发、生产、采购和销售等产业链环节,以适应不同市场偏好,具体表现为供应商数量增加,供应链管理加强,属地化经营深化和适应性技术转移,同时促进了东道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增强。
3.技术“归核化”趋势显著
机车车辆产业链的全球性配置改变了国际机车车辆市场的竞争格局,导致了新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模式的出现。由于技术较量占有重要位置,世界机车车辆制造巨头“归核化”趋势显著,集中于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重视构建和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外包、分包和“技术转让”、“生产许可证”等合作方式,将车体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和零部件生产转由低成本企业承担,体现出更大程度的专业化和灵活性。例如西门子更加专注于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通用电气更加专注于重载内燃机车。
4.配件销售和售后服务比重增加
机车车辆工业高新技术产品研发成本较高,而竞争加剧导致整车单价逐渐降低,因此,配件收入和售后服务对机车车辆制造商日益重要。如西门子公司在重要配件电机及电气制造中遥遥领先。在机车车辆修理、改造等领域,售后服务已成为整车供货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预见,服务业务的增长将使市场分布发生改变,服务收入所占比例将不断增加。

二、中国机车车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现状

机车车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是指机车车辆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和整合资源的相对优势及能力,包括整合劳动力、资金和自然资源等传统要素的能力;掌握信息、知识以及技术创新的能力;驾驭外部环境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环境、制度、能力、资源是机车车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构成要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实现了历史性的大发展,机车车辆制造业的生产规模、产品水平和品种数量基本适应了铁路运输市场需求,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200公里以下铁路机车车辆产品系列,动车组技术引进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初步形成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开发体系,在发展中国家和部分发达国家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一)外部环境
从国际环境来看,机车车辆制造业国际一体化进程日趋明显,全球技术扩散的格局已初步形成。转移成本降低,贸易自由化和市场全球化为中国机车车辆制造业展示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国内环境来看,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全国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大规模的路网建设为机车车辆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由于机车车辆业关联度较高,受产业链上相关行业影响作用较大,而中国铁路产业已经具备强大的铁路基础设施建设能力、较强的系统集成和适应性优势,可以适应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铁路市场的需要,完全具备参与全球铁路竞争的能力与实力。因此,加快建立国内铁路建筑、机车车辆制造、运营管理等行业的战略联盟,有效整合、合理配置铁路产业资源,值得探索。
(二)产业政策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把轨道交通装备确定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十个重点之一,要求“掌握时速200公里以上高速列车、新型地铁车辆等装备的核心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十一五”期间,中国铁路固定资产总投资将达到1.5万亿元,其中机车车辆购置和技术改造投资将从2006年的440亿元达到2500亿元。根据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将以客运高速、快速和货运快捷、重载为重点,从整体上提高中国铁路机车车辆水平。目前,中国政府在政策、体制、资金、税收等方面也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力度,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

(三)内部环境
中国机车车辆制造业行业集中度较高。2000年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与铁道部“脱钩”,后改组为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为南、北车集团)两家寡头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完成了内部的整合,总体实力相差不大。2005年末南车集团资产总额28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15亿元;北车集团资产总额26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95亿元。
从双方的核心资产来看,株洲电力机车公司是南车集团旗下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长江车辆有限公司也是南车集团的核心资产;齐齐哈尔铁路车辆集团是北车集团的核心资产。从双方的市场结构来看,南车集团在电力、内燃机车新造和内燃机车、客车修理等方面市场占有率较高;北车集团在客车新造和电力机车修理方面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时速300公里的列车,南车集团下属的四方机车和北车集团下属的唐山机车车辆厂都有制造;货运机车方面,北车略占上风,北车集团下属的大连机车车辆厂和大同机车厂分别获得了500台货运机车协议,南车集团的株洲电力机车公司也获得了部分合同。从双方资产运作能力来看,南车集团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两家A股公司(南方汇通和时代新材)和一家H股公司(株洲时代电力);北车集团的资本运作稍逊,还没有上市公司。
南、北车集团基本形成了相对均衡的竞争态势,提高了机车车辆行业的整体水平,两大集团制定了国内市场有序竞争、国际市场携手合作的战略原则,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产品结构
南、北车集团所属公司包括机车车辆新造、配件生产和修理企业及研究所,国内布局较为合理。较高的产业结构配套要求构成国内的市场准入壁垒,同业跨国公司短期内也无法直接建立完整的产业结构,只能依托中国企业逐步进入。中国已经形成不同功率各个等级的干线高速动车组、客货运大功率机车和调车机车、工矿机车的系列化,客运车辆形成了高速客车、专线快速客车、准高速空调客车、双层客车、高质客车、豪华高档客车等适应不同层次需要的客车系列,货车产品也已发展到重载化、专用化、散装化和提速增效的新阶段。中国机车车辆制造业已经具备了全方位向外输出的完整产品结构。
(五)技术水平
按照“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要求,在铁道部的扶持下,南、北车集团低成本成功引进了法国阿尔斯通、日本川崎重工、加拿大庞巴迪、德国西门子四家时速200公里及300公里以上动车组技术;以及阿尔斯通、西门子和美国GE、EMD等公司的大功率电力、内燃机车技术。中国机车车辆制造业历经仿制、技术引进结合自主研发、合资合作等形式,正处于一个技术升级换代的时期,关键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缩小了与发达国家铁路机车车辆装备差距,逐步建立起自有技术研发和生产体系,和谐号动车组与和谐型大功率机车已经投入运营。但在高速技术、重载运输等方面与国民经济发展对铁路运输能力的要求以及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均有较大差距。
中国机车车辆技术标准体系尚不完备、国际采标率较低,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还不健全。中国机车车辆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不高,引进后突破性再创新方面还存在不足;信息化辅助设计开发应用不够普及,缺乏先进、配套的实验手段;尚未真正形成高效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紧密型技术创新体系。
(六)人力资源
资源和能力形成竞争力,而人力资源是资源和能力的共生体,因此优秀人才尤其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人力资源成为了决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截至2005年底,两大集团共有职工205732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55461人,约占1/4;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5999人,也约占1/4;具有高级职称专业人员6641人。从人才结构来看,人力资源结构单一,普通人员相对过剩,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少、比例低,缺乏国际化经营人才;从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来看,激励优秀人才、鼓励创新创业的机制还不完善。人才储备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机车车辆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七)国际化经营能力
与国际同行业相比,尽管中国机车车辆制造业产品系列化开发缺乏统一规划,产品结构趋同、品种较为单一,产品模块化设计、生产起步较晚。但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已普遍提高、产品升级换代步伐明显加快,与国外同质产品相比具有性价比优势,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市场需求较为吻合。迄今,部分机车车辆整车产品和关键配件已经打入亚、非、欧、美、澳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出口比重逐年增加,销售领域逐年扩宽。
在整车出口方面,中国机车车辆制造企业已经取得了伊朗地铁、铁路客车,伊拉克内燃机车,巴基斯坦机车及机车散件,哈萨克斯坦电力机车,马来西亚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等大宗项目合同;继向坦赞铁路出口机车和向南非出口机车后,与苏丹签订机车采购合同,取得了非洲市场开发的新突破;向阿根廷出口机车和客车,使中国机车车辆首次成功进入由欧美厂商长期垄断的阿根廷市场;向纳米比亚、委内瑞拉出口动车组,标志着中国动车组首次进入非洲、南美市场;出口澳大利亚的双层不锈钢客车项目,是迄今为止中国机车车辆行业最大的出口项目,也是向发达国家市场的成功探索;为新西兰提供铁路轨枕货车使中国铁路车辆整车第一次打入新西兰市场;与越南签订“革新号”机车制造技术转让合同,开创了中国机车车辆工业整车技术输出的先河。
在零配件领域,曲轴缸套等产品已先后进入北美和欧洲市场;已获得为俄罗斯铁道部门生产摇枕、侧架的资格;超过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国国民锻造公司,成为印度市场最大的机车曲轴供应商。
同时,通过与巴西铁路同行签署合资建立货车组装厂的协议,首次把企业办到了国外;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建立了中国机车车辆业第一个海外联合研发中心——ZELRI—MSU电力电子系统研发中心。

三、提升机车车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铁路复兴、中国良好的对外关系和铁路产业的发展成果,已为中国机车车辆制造业的国际化进程创造出新的机遇。中国机车车辆企业凭借可靠的产品质量、合理的性价比、较好的售后服务等优势得到了国外用户的认可,已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但中国机车车辆工业“走出去”仍以产品出口为主,海外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很小,国际化经营模式等级较低。因此,实现中国机车车辆制造业的发展创新,打造出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中国铁路企业和行业标准,对于提升其国际竞争力进而加强中国铁路产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明确目标市场
应以全球市场为导向,抓住铁路复兴契机,加强对已有、可能和潜在市场的研究预测。通过采取不同的市场策略,将细分市场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化潜在需求为现实需求,实现从机车车辆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
北美、西欧、大洋洲以及日本等国为代表的铁路发达国家和地区,基本为世界几大机车车辆制造商所垄断,市场正趋于饱和,且技术壁垒较高,但对普通机车车辆产品和配件存在需要。应从关键零部件生产起步、以普通客货车作为整车出口的切入点,树立品牌形象。以俄、印、韩和一些东欧国家为代表的技术自我配套的国家,其机车车辆工业体系比较完善,产品基本满足本国需要,但缺乏高新技术产品。随着中国铁路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取得重大进展,将会成为潜在的新兴海外市场,当前应加强对该区域市场的追踪调研。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拉美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尚未形成独立的机车车辆工业体系,市场前景广阔。应充分利用中国与其良好的地缘、政治及经济关系,充分发挥性价比和适应性优势,加强售后服务,将此区域的整车市场作为“走出去”的重点。
(二)转变经营模式
与世界机车车辆巨头相比,中国机车车辆企业的企业规模、关键技术、资本运作等差距较大,国际化经营业务模式比较单一,仍以产品出口为主。
应加快资产业务重组和行业资源整合,加大供应链延伸和管理力度,加强与关联产业、支撑机构的前后向联合,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实现范围经济;建立健全国际营销网络,着力增强自营营销能力,重点培养国际复合型人才;利用多双边机制,商签政府间协议,推动铁路大项目合作。
应加快建立与国际国内知名制造商、开发商、承包商和勘察、设计、咨询公司的紧密合作,将业务范围向产业链高端和项目源头转移,有效融入世界机车车辆制造体系,提高全球产业分工份额。抓住用好铁路装备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机遇期,不断研究、探索境外设厂等业务模式,扩大中国标准的影响力。与中国铁路建设等相关行业的战略联盟,有效发挥铁路产业整体的系统集成和适应性优势,打造中国铁路区位品牌,是提升中国机车车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增强中国铁路产业竞争实力的现实抉择。
(三)自主技术创新
机车车辆工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轨道交通运载装备的重要载体。产业总体技术能力不高、自主创新能力欠缺已成为制约中国机车车辆工业发展的瓶颈。
中国机车车辆企业应发挥创新主体的职能,积极开展前瞻性和适应性技术研发,加快建立海外研发中心,重点研究开发高速轨道交通控制和调速系统、车辆制造、线路建设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通过技术引进与原始创新相结合、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战略,对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技术实现突破,发挥后发优势。对目标市场的市场环境和客户要求重点调研,提高定向开发制造产品的整体技术创新水平。将适应性技术和产品性价比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形成可遵循的、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创造中国铁路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促进民族机车车辆制造业的发展。

政府应以积极的产业、金融政策为保障,继续协调科技、财政、金融、税收、保险等相关部门,在技术研究开发、产品结构优化、国际市场开拓、信息化建设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对机车车辆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欧洲铁路工业联合会(UNIFE):《全球铁路市场研究——现状与2015年展望》,2007年。
《2006中国北车年鉴》,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
《2006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年鉴》,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
国家统计局:《中国铁道年鉴》(2002—2006年),中国年鉴社。
《铁路“十一五”规划》,http://www.china-mor.gov.cn/tllwjs/tlwgh.html。
科学技术部专题研究组:《我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调研报告》,科学出版社2006年。
科学技术部专题研究组:《主要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历程及经验》,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资料。
蔡毓国:世界铁路设备市场年增长百分之四,《国外内燃机车》,2005年第1期。
陈春阳、李学伟:中国机车车辆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12期。
郑昌泓、刘凯:提升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竞争力的策略,《综合运输》,2007年第2期。

http://www.cqvip.com/QK/91678A/2003007/8224215.html
http://laiba.tianya.cn/laiba/Community?cmm=12198&sub=%E6%B1%BD%E8%BD%A6)%E5%88%B6%E9%80%A0%E6%8A%80%E6%9C%AF%E5%9C%A8%E7%8E%B0%E4%BB%A3%E4%BA%A7%E4%B8%9A%E4%B8%AD%E7%9A%84%E5%9C%B0%E4%BD%8D%E4%B8%8E%E4%BD%9C%E7%94%A8&utm_source=google&utm_medium=rs4&utm_campaign=cmm12198
看看吧是你要的吗?


一辆汽车的生产的完整工艺流程是什么啊?需要哪些生产设备?
主要有以下工序:漆前预处理和底漆、喷漆工艺、烘干工艺等,整个过程需要大量的化学试剂处理和精细的工艺参数控制,对油漆材料以及各项加工设备的要求都很高,因此涂装工艺一般都为各公司的技术秘密。总装工艺:总装就是将车身、发动机、变速器、仪表板、车灯、车门等构成整辆车的各零件装配起来生产出整车的过...

汽车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汽车制造
涂装对于汽车制造来讲有两个重要作用,第一是对汽车防 腐蚀,第二是给汽车增加美观。涂装工艺过程比较复杂, 技术要求比较高。主要有以下工序:漆前预处理和底漆、 喷漆工艺、烘干工艺等,整个过程需要大量的化学试剂处 理和精细的工艺参数控制,对油漆材料以及各项加工设备 的要求较高。前处理工艺流程 前...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就业前景还是挺不错的。就业面向汽车维修业,从事汽车维修、检测、汽车维修服务顾问等;保险业,从事汽车事故查勘与定损、车险核损与理赔等。本专业毕业生也可以在汽车运输业从事车辆技术管理、质量监督等工作;在汽车及其配件制造业从事制造、装配和调试类技术工作。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 ...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领域的未来将是多元化、融合化的发展过程,其中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和共享化将共同推动汽车行业迈向一个全新的时代。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好就业吗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汽车及零部 件生产的基本工艺方法及工艺装备等基本知识,具备安全、规范操作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工装设备等能力,从事生产现场工艺实施、技术检测、质量控制、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学习...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本专业培养适应汽车工程领域需要的,掌握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汽车及零部件制造、装配、汽车性能试验、技术管理及汽车服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和实践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体魄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主干...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是干什么的?
一、汽车维修 汽车维修诊断和维修自身整体发展落后于汽车设计和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在的汽车已经是高度机电一体化,尤其是微电子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已经广泛应用,也就是说目前大部分的汽车维修人员现有的维修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要求。汽车维修中,维修人员确定...

绿色节能汽车制造技术的具体应用有哪些?
一、汽车制造过程绿色化改造中的应用 在汽车制造工艺改造过程中,绿色汽车制造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对现有汽油机涡轮增压直喷方式进行改造。汽车设计师和制造商可以在保证汽车动力效果不变的同时,在汽油发动机上增加涡轮增压直喷功能,从而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实现汽油能源的高效利用。在这个阶段,一些汽车公司...

3分钟造好一辆车,看赛力斯汽车智慧工厂造车➕速度
赛力斯提出新的发展规划,中期事业计划目标是做中国式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AITO问界10万辆的全新起点标志着赛力斯汽车已经全面开启智能化、网联化的新篇章,赛力斯汽车将发挥自身智造优势,运用数字化先进技术,推动汽车智能制造向更高的目标出发,领跑我国自主品牌高速发展,成为汽车行业民族制造的脊梁。同...

汽车制造类专业有哪些
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可知,汽车制造类包括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汽车造型与改装技术5个专业。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培养能够从事汽车质量检测、汽车故障返修、汽车机电维修的人才。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培养从事新能源汽车的装配、调整、检测等...

乌恰县15331203194: 车辆(汽车)制造技术在现代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
冶士利肺: http://www.cqvip.com/QK/91678A/2003007/8224215.html http://laiba.tianya.cn/laiba/Community?cmm=12198&sub=%E6%B1%BD%E8%BD%A6)%E5%88%B6%E9%80%A0%E6%8A%80%E6%9C%AF%E5%9C%A8%E7%8E%B0%E4%BB%...

乌恰县15331203194: 列出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
冶士利肺: 随着世界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汽车工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汽车工业逐渐成为各主要汽车生产国的支柱产业,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以下角色...

乌恰县15331203194: 车辆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
冶士利肺: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初释衷年车辆工程就业前景 (一): 车辆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车辆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国防现代化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公共汽车、电车、地铁、轻轨、汽车承...

乌恰县15331203194: 车辆工程是学啥的?就业率怎么样?那几个大学的这个专业较好 -
冶士利肺: 车辆工程是工学学科下设的机械类专业,就业率比较高:开设课程:本专业学生应在学习外语、计算机、数学和力学等课程的基础之上,完成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试验学等.相近专业:机械学设计工程学机车车辆工程学 车辆工程专业比较好的大学

乌恰县15331203194: 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如何 概括一下 -
冶士利肺: 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后,从世界各大汽车博览会推出的多款新概念车看,造型更是 、更具个性化和特色.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 1气动最优化 一部汽车车身造型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不断追求...

乌恰县15331203194: 未来汽车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
冶士利肺: 进入21世纪,为了引领和表现新世纪未来汽车的发展走势,不少国际汽车公司接二连三的在全球各大车展中推出自己的概念车和新型汽车.然而有一个现象必须引起我们关注:作为一个汽车大国,中国却少有汽车企业推出自己开发设计的概念车...

乌恰县15331203194: 二流大学通信工程,车辆工程的就业前景怎样? -
冶士利肺: 车辆工程是研究汽车、拖拉机、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及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和技术等问题的重要工程技术领域.车辆在现代社会中使用广泛,它关系着我国经济建设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工业及交通运输事业的振兴和发展,并对...

乌恰县15331203194: 汽车技术有哪些? -
冶士利肺: 新一代汽车的新技术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当今的汽车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科技产品,安全、环保、节能、娱乐、现代通讯技术集一身成为发展趋势.但在这些功能中,安全性仍然是现代汽车技术开发的重点.最近,在美国“汽...

乌恰县15331203194: 当代世界汽车工业的现状? -
冶士利肺: 从世界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看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从世界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看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2004年5月9日 摘要:汽车产业是我国的主导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的条件下,当前的世界...

乌恰县15331203194: 汽车制造 属于第几产业的什么类?谢谢! -
冶士利肺: 如果单论汽车制造业那是属于第二产业的,因为它所涉及的各个行业象上游的钢铁,橡胶,化工,电子等等都是属于第二产业的.如果是汽车产业,那就大了,因为汽车产业的产业琏很长,汽车制造业的上游还有钢铁,橡胶,化工,电子等.下游的汽车服务行业更多,如汽车维修,汽车美容,汽车保险,汽车金融,汽车文化,汽车租赁,汽车电影院等等,前段时间在上海还出现了汽车餐厅.可以说汽车产业是跨越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行业.但是制造业现在还是属于第二产业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