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哪一则语录给你印象最深刻?给你怎样启示

作者&投稿:韩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语十二章中哪一则给你感受最深结合学习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

进而推动实践创新的最佳途径:吾日三省吾身 看法。通过反省,我们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差距,汲取教训:“吾日三省吾身”的方法实在是一种挖掘自身潜能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论语》,圣人之学,载道之学,君子治天下之学也。 周子曰:“圣学,一为之要。” 庄子曰:“道又名一,其号无双。” 月牙山人曰:“诸子之学,无文不一,无一不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空泛的学习,而不去思考为什么,也是无用深入学习的。只是一味的闭门造车,不去学习新的知识也是无法学习最新的知识。因此在学知识的过程中学和思并行,相辅相成,才能学好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的三层境界:知 、好、 乐
1【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2【译文】
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
3【解释】
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4【分析】
  这一则讲的是关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才能够灵活地运用。
就学习而言,我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
兴趣者,爱好,好也。更高的境界,则是乐。
因何而好,为何而好,因何而乐,为何而乐,是一个可以探讨的问题。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这句话是孔子对于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叹。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 这句话出自于哪里呢?——先秦·孔子《论语十二章》 我给大家节选了包含这句话的一段原文,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我给大家把翻译也放出来了,便于...

高二《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高二《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曾参,孔子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荀巨伯很好的奉行了论语十二章的哪一则内容
荀巨伯很好的奉行了论语十二章的第二则内容,荀巨伯重义轻生,胡人羞愧自退,舍生取义、忠于友情,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

孔子语录论语第十二章逝者如斯夫的后一句是什么
不舍昼夜

论语十二章第一章的理解
1、这一则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重点字词:“时”是在一定的时候,不是时不时、常常的意思。“习”有两种说法:复习;实习,实践,演习。人们多解释成复习,中学教材也这么解释,但是按照原北大中文系著名学者...

论语12章的题目是什么?
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所选的十二章语录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政》篇...

论语十二章中的哪一句激励志士仁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坚定志向
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十二章原文每段寓意的是什么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寓意: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 5...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与论语十二章哪句一样?
唐太宗有一句话:“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得到论语十二则中孔子的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自《论语·里仁》。意思是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一人是可以学习的能者,选择他的长处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

你对论语十二章,哪则感受最深?谈谈你的理解。
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吾日三省吾身,看法:“吾日三省吾身”的方法实在是一种挖掘自身潜能、寻找自身力量、进而推动实践创新的最佳途径。通过反省,我们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差距,汲取教训,它能使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的运用新领悟的知识,取得更大的成功。吾日三省吾身自我反省往往是不...

呼图壁县15385605326: 对论语十二章中至今印象最深的一则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
战径复方: 《论语十二章》中选取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段内容,同咱们的实际联系很大.常人的学习都是追求知识的了解和技能的掌握,而不愿意深入领会其中的道理,只要知其然就心满意足、洋洋得意了,根本不去深入了解其所以然,这就是学而不思.喜欢思考的人还是有的,但喜欢思考还得勤于学习,因为没有知识支持的思考是有很大局限性的,甚至可能沦为胡思乱想. 所谓“谣言止于智者”,智者就是学而思、思而学的人.现实生活中为什么常常是谣言不止,就是因为一来缺乏智者,二来人们很难能够听取智者的意见.现实中智者本来就是少数甚至极少数,大家还不去好好地听他们的意见,谣言当然就不会止于智者,而只能止于下一个谣言了.

呼图壁县15385605326: 从《〈论语〉十二章》中,选取你最爱的一则,谈谈你的理解或感受. -
战径复方:[答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温故而知新;终身学习;博览群书.

呼图壁县15385605326: 你对论语十二章里哪一则感受最深 -
战径复方:[答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是学习与思考的论证关系 采纳哦~

呼图壁县15385605326: 关于修身做人,论语十二章中的哪一则让你感触最深?结合生活谈谈你的理解.(简答题) -
战径复方:[答案] 吾日三省吾身自我反省往往是不容易做到的.成绩出来了,我此时手中拿着成绩单,脑子里一片空白,怎么回如此的差呢?通过反省,找到原因,对提高我们的成绩非常重要.从长远角度讲通过反省,我们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差距...

呼图壁县15385605326: 在《论语十二章》中选出感受最深的一则写出感受(500字)请帮帮忙! -
战径复方: 但在今天,这篇课文是二千多年前的伟大教育家,就应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zhidao;后一则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这句话包含着一个道理,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和他的弟子的一篇语录,有的是象棋盘上的英雄,就有许多小...

呼图壁县15385605326: 论语十二章哪一则语录给你印象最深刻?给你怎样启示 -
战径复方: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空泛的学习,而不去思考为什么,也是无用深入学习的.只是一味的闭门造车,不去学习新的知识也是无法学习最新的知识.因此在学知识的过程中学和思并行,相辅相成,才能学好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

呼图壁县15385605326: 谈一谈自己对论语十二章这篇课文中的哪一则感受最深他你的一切理解 -
战径复方: 学习的三层境界:知 、好、 乐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译文】 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 【解释】 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

呼图壁县15385605326: (1)《论语》十二章中最能突出君子风格的句子是:____,____. (2)唐太宗曾说:“以人为鉴(1)《论语》十二章中最能突出君子风格的句子是:____,__... -
战径复方:[答案]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呼图壁县15385605326: 论语十二章中有关道德修养的论述,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
战径复方: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已经学过的东西,可是又获得了新的知识和体会, 就可以做个老师了.对于学过的旧知识,你要常去温习它,你将会有新的体会,新的发现.你收获的就会更多,你比别人懂得的就会更多,这样在某方面就能...

呼图壁县15385605326: 论语十二章选一段谈一下你的看法 -
战径复方: 这里就《论语》开篇第一句谈谈自己的看法.《论语》的第一句话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我感觉孔子的这几句话的前面都应当加上如果两个字才是完整的,即如果学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