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十三行的洛神十三行版本

作者&投稿:郅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洛神赋十三行和洛神十三行补是怎么回事~

《洛神赋十三行》,简称《洛神赋》,东晋王献之的小楷书法代表作,原来的墨迹写在麻笺上,内容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植的著名文章《洛神赋》,但流传到唐宋时代就已经残损并亡佚了。

洛神十三行补:后人模仿很多个版本,就叫洛神十三行补

“洛神赋十三行”原迹为麻笺本,入宋残损,南宋贾似道先得九行,后又续得四行,刻于似碧玉的佳石上,世称“玉版十三行”。后石佚,至明万历间,在杭州葛岭半闲堂旧址复得,归陆梦鹤、翁嵩年。清康熙间入内府,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此石流入民间。流传下来的刻本为宋代根据真迹上石的拓本,包括“碧玉版本”和“白玉版本”两种,其中“碧玉版本”较好,它于明万历年间在杭州西湖葛岭的半闲堂旧址出土,文革前存上海博物馆,现藏北京首都博物馆。白玉版本嘉庆三年毁于乾清宫火灾。洛神赋是王献之的小楷作品,据说王献之好写洛神赋,写过不只一本。南宋时残存十三行,真迹今已不复存在。最接近真迹的是传贾似道所刻石本,因石色如碧玉,世称“碧玉十三行”。

《洛神赋十三行》墨迹在宋元时流传有两本:一为晋麻笺,在元代初期归书家赵孟頫所得,定为王献之真迹。一为唐硬黄纸,后有柳公权等人题跋,赵孟頫定为唐人摹本,后人疑即柳公权所临。这两本在宋代都曾刻石,明清两代辗转翻刻,但基本上还是出于这两个底本。现传无柳跋本的石刻,都推“碧玉版本”为最精。这是明万历时杭州西湖葛岭地下发现的一方石刻,石色深暗,被人美称为碧玉,“碧玉版本”初拓本,存字大都完好,其它石花处亦自然清晰。因其地为贾似道半闲堂旧址,所以后人认为是贾氏所刻,后归归陆梦鹤、翁嵩年。清康熙间入内府,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此石流入民间。解放后由国家收购,文革前存上海博物馆,现藏北京首都博物馆。世传还有与此相同的一本,号称“白玉版本”,笔划比“碧玉版本”略枯瘦,石花剥落处有刀刻的痕迹,可知是一种翻刻本。




晋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美学
与钟、王楷书的厚重朴茂相比,《洛神赋十三行》更显清爽健利,优雅秀逸,线条妍丽流美,点画均匀纤细,质感强烈,被誉为“精丽绝伦”。在笔画方面,横画长而倾斜,顺锋轻顿,行笔均匀,如“晋”、“甫”等字。竖画则以长竖为典型,起笔轻顿,收笔或圆润或挺直,如“神”、“佩”字。撇捺舒展...

洛神的引证解释洛神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八五:“九泉肯受狂生誉,艺是_神貌洛神。”清俞蛟《潮嘉风月记·丽品》:“柳南赋诗二十首,歌以当哭,节_其半‘一枝冷_谁堪似,妙手玲_写洛神。’”。洛神的引证解释是:⒈传说中的洛水女神,即宓妃。后诗文中常用以指代美女。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洛水》:“昔王子...

古代有哪些著名的书法家
1)洛神赋十三行:洛神赋(十三行)2)鸭头丸帖3)中秋帖4、王洵(350 - 401)其主要作品有:1)伯远帖南北朝书法家(这一时期主要以碑刻为主):智永(南朝-隋唐,是王羲之的七代孙子,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的后代。)其主要作品有:《千字文》唐代著名书法家:1. 欧阳询(公元557-641)其主要作品有:1)化度寺碑2)九成宫...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中首行第十六字是什么字?
是“兮”字。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第一行内容: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 书法中“兮”字例:“兮”字这样的写法在古帖中很常见,赵孟頫小楷《道德经》中也出现过。

晋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的美学
1、用笔。《洛神赋十三行》最突出的用笔特征是外拓,在挥运之中敛放自如,敛中有放,使点画更力晚得凝神静气,劲美健朗,奕奕动人。康有为说:“提笔中含,顿笔外拓,中含者浑劲,外拓者雄强。”《洛神赋十三行》做到了这一点。它离开了钟、王楷书那种凝眉锁目、厚重朴茂的情态,而给人以清爽健...

晋朝大书法家有哪些?晋朝的书圣是谁?
他的书法,兼精楷、行、草、隶各体,尤以行草擅名。他的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草书名作《中秋帖》,列为清内府“三希帖”,之一。《墨林快事》评其书曰:“笔画劲利,态致萧辣,无一点尘土气,无一分桎梏束缚。” 当然还有一些 索靖(章草大师) 谢安 谢万 (谢氏兄弟) 羊欣...

《洛神赋十三行》这部作品别人是怎样评价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王献之的小楷字迹《洛神赋十三行》。在《洛神赋》这残存的13行字迹中,王献之书结构散宕宽绰、笔致挺拔浑逸、章法顾盼有致的书法风格完全展现在世人眼前。董其昌评为:“每以大令《十三行洛神赋》宗极耳。”赵孟頫评为:“字画神逸,墨迹飞动。”

天下第一行书排行
5、王献之,王献之的书法,兼精楷、行、草、隶各体,尤以行草擅名。他的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草书名作《中秋帖》,列为清内府“三希帖”之一。6、苏轼,苏轼有着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皆有精湛的造诣。他是中国杰出的文豪,是...

中国草书大家有哪些呢?
传世名作《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王献之的书法艺术,主要是继承家法,但又不墨守成规,而是另有所突破。在他的传世书法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对家学的承传及自己另辟蹊径的踪迹。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他的用笔,从'内拓'转为'外拓'。他的草书,更是为人...

为什么我觉得颜真卿的字看着丑、拙,但还那么多人推崇?
首先,书法不能够只求精巧,古拙也是一种美,比如魏晋的楷书,像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都是一种古拙之美。 其次,颜体的书法之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篆籀笔法,颜真卿开创性的将篆书特有的篆籀笔法用在楷书书写上,使得楷书的书法线条古拙、雄浑大气。对于学习书法不够深入的初学...

宁江区17661022858: 《洛神赋十三行》是什么文献? -
仇由周太可: 《洛神赋十三行》 ,简称《洛神赋》,东晋王献之的小楷书法代表作,原来的墨迹写在麻笺上,内容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植的著名文章《洛神赋》,但流传到唐宋时代就已经残损并亡佚了.流传下来的刻本为宋代根据真迹上石的拓本,...

宁江区17661022858: 玉版十三行因为刻在什么上面而得名 -
仇由周太可: 《玉版十三行》是王献之小楷代表作,是王献之的真迹《洛神赋》直接刻上石的,因保存过程中有损坏,只剩下 十三行,固得其名.

宁江区17661022858: 王献之书法有什么特点 -
仇由周太可: 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由于唐太宗并不十分欣赏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像其父作品那样有大量留存.传世名作《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

宁江区17661022858: 《洛神赋》是部怎样的书?
仇由周太可: 《洛神赋》是曹植的浪濩主义名篇.原名《感鄄赋》,一般认为是因 曹植被封鄄城所作. 王献之以小楷书写的曹植《洛神赋》,名为《洛神赋十三行》,简称《洛神赋》.原稿写在麻笺上,到唐宋时就已经残损并亡佚.宋人根据真 迹制成包括“碧玉版本”和“白玉版本”两种拓本,其中“碧玉版本”较 好,明万历年间在杭州西湖葛岭的半闲堂旧址出土,现藏于辽宁博物馆. 《洛神赋图卷》是顾恺之取材曹植《洛神赋》 而作的连续性的神话 故亊画.画曹植从京域回东藩路经洛水时遇洛神宓妃的爱情故事,格调缠 绵,情节浪漫.全卷可分为相望、初见.缱绻、惜别四部分.

宁江区17661022858: 王献之小楷哪一件最著名? -
仇由周太可: 王献之为王羲之第七子.《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

宁江区17661022858: 汉字经历的朝代有哪些??? -
仇由周太可: 汉字的演变过程以及朝代参考答案: 中国很早就出现了文字,和世界其它文字的发生一样最初都是以象形来表意的.早期的汉字是刻写在动物的骨片上和铸就在青铜器皿上,这便是甲骨文和钟鼎文,而这之前,只有刻写符号和传说的记录,没有...

宁江区17661022858: 求《洛神赋》的全文 -
仇由周太可: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fú)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huán)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héng gāo)...

宁江区17661022858: 书法:古代书法“二王”指谁? -
仇由周太可: 王羲之与他儿子王献之,世人合称为“二王”. 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 代表作《兰亭集序》为历代书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