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对圆明园的毁灭的评价

作者&投稿:邗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雨果对圆明园的毁灭评价~

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对圆明园做出这样的评价:
“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
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帕特农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
火烧圆明园这场浩劫,正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绘和抨击的那样: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
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他们共同“分享”了圆明园这座东方宝库,还认为自己取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

扩展资料:
圆明园的毁灭历史背景:
清朝末年,国势日渐衰落。咸丰十年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10月6日,占领圆明园。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
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启尔中将于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
纵火焚烧。这场大火持续了两天两夜。由于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封闭国家,清朝中期,全国的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1840年,西方殖民主义者挑起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了反对清朝腐败统治的“太平天国”革命。
1856年10月,在沙皇俄罗斯和美国的支持下,英国和法国联合发动了新的侵略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殖民利益。
他们首先在广州挑起两次战斗,但未达到预期。为了直接对清政府施加压力,决定了陈炳景成。侵略军于1858年5月强迫天津。
清政府被迫与英国,法国,俄罗斯和美国的罪恶和羞辱签署“天津条约”。1860年7月,英国和法国的侵略者战舰再次到达达古口口,英国和法国大使前往北京改变他们的蝎子。
他们强迫自己“说和平”。然而,条件越来越苛刻,条件越来越苛刻。目的是迫使陈炳靖强迫清廷提交。面对侵略者的计划,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大惊小怪,捍卫的速度缓慢。
因而痛失战机,致使侵略军长驱直逼通州。9月21日,通州八里桥决战中国军队失利,次日晨,咸丰皇帝仓皇自圆明园逃奔承德避暑山庄而去。
实则置祖宗社稷于不顾,自逃性命。从而造成都城无主,百官皆散,军卒志懈,民心大恐的危机局面,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对入侵者的坚决抗御。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傍晚即闯至圆明园大宫门。
遇难不恐,奋力直前,英勇抗击。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
雨果介绍: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 运动的代表作家。
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
在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
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等,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烧圆明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维克多·雨果

作家雨果先生没有到过圆明园,但他借助自己对东方艺术的透彻理解和丰富想象,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无比华美的“圆明园”。
文中写到: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圆明园在幻想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
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雨果先生对圆明园高度的评价,体现了作家对东方艺术、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高度评价。



扩展资料: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章的结尾提到的“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
用反衬手法写是为了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评价如下:

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

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帕特农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他们共同“分享”了圆明园这座东方宝库,还认为自己取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

扩展资料:

雨果生平介绍:

1802年,雨果生于法国贝桑松,上有兄长二人。13岁时与兄长进入寄读学校就学,兄弟均成为学生领袖。雨果在16岁时已能创作杰出的诗句,21岁时出版诗集,声名大噪。

1845年,法王路易·菲利普授予雨果上议院议员职位,自此专心从政。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法王路易被逊位。

雨果于此时期四处奔走鼓吹革命,为人民贡献良多,赢得新共和政体的尊敬,晋封伯爵,并当选国民代表及国会议员。

三年后,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对此大加攻击,因此被放逐国外。此后20年间各处漂泊,此时期完成小说《悲惨世界》。

1870年法国恢复共和政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雨果亦结束流亡生涯,回到法国。1885年,雨果辞世,于潘德拉举行国葬。

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

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在小学生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课中称《船长》)。

《“诺曼底”号遇难记》还被选入教材语文版语文A版五年级上册第九课、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十课、沪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十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烧圆明园



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对圆明园做出这样的评价:

“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

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帕特农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

火烧圆明园这场浩劫,正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绘和抨击的那样: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

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他们共同“分享”了圆明园这座东方宝库,还认为自己取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

扩展资料:

圆明园的毁灭历史背景:

清朝末年,国势日渐衰落。咸丰十年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10月6日,占领圆明园。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

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启尔中将于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

纵火焚烧。这场大火持续了两天两夜。由于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封闭国家,清朝中期,全国的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1840年,西方殖民主义者挑起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了反对清朝腐败统治的“太平天国”革命。

1856年10月,在沙皇俄罗斯和美国的支持下,英国和法国联合发动了新的侵略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殖民利益。

他们首先在广州挑起两次战斗,但未达到预期。为了直接对清政府施加压力,决定了陈炳景成。侵略军于1858年5月强迫天津。

清政府被迫与英国,法国,俄罗斯和美国的罪恶和羞辱签署“天津条约”。1860年7月,英国和法国的侵略者战舰再次到达达古口口,英国和法国大使前往北京改变他们的蝎子。

他们强迫自己“说和平”。然而,条件越来越苛刻,条件越来越苛刻。目的是迫使陈炳靖强迫清廷提交。面对侵略者的计划,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大惊小怪,捍卫的速度缓慢。

因而痛失战机,致使侵略军长驱直逼通州。9月21日,通州八里桥决战中国军队失利,次日晨,咸丰皇帝仓皇自圆明园逃奔承德避暑山庄而去。

实则置祖宗社稷于不顾,自逃性命。从而造成都城无主,百官皆散,军卒志懈,民心大恐的危机局面,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对入侵者的坚决抗御。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傍晚即闯至圆明园大宫门。

遇难不恐,奋力直前,英勇抗击。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

雨果介绍: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 运动的代表作家。

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

在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

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等,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烧圆明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维克多·雨果




雨果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表现了他对圆明园所代表的幻想的东方艺术的崇敬与憧憬。是为下文他对圆明园的毁灭的惋惜的铺垫。衬托作者对英吉利和法兰西的行为的愤怒。

在我眼里看来,雨果虽然不是中国人,但他想要让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举世闻名的建筑物,圆明园,它作为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华,中国文明艺术的瑰宝,很多人曾经就把中国的圆明园法国的卢浮宫,埃及的金字塔相对比,可见在世界上圆明园都是举世无双,不可被取代的。

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

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帕特农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国,一个叫英国)


关于圆明园的毁灭所有资料
感想:圆明园的毁灭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耻辱的一页,我居然让别人攻进了我们的京城,让人家毁灭了我们的皇家园林,那可是中国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现在我不知道当时满清的皇帝回到满目沧夷的北京,看到曾经豪华的园林被毁灭得一干二净是什么感受,但是当我读到这段历史,心里是极其的愤怒,这不光是对满清政府的侮辱,更...

圆明园的毁灭资料,要简短一点的啊!!!
圆明园的毁灭资料历史背景:圆明园于咸丰十年,即1860年的10月,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页屈辱史。至清代中叶,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已大大落后于西方,阶级矛盾日益尖锐,1840年(道光二十年)西方殖民主义者挑起侵华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随后国内又爆发了反抗清王朝统治的“太平天国”。1856年10月...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7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讲了英法联军侵入之前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的样子;英法联军破坏过的,满城硝烟、满地残柱的样子,和英法联军对圆明园中奇珍异宝的随随便便,我还从“统统掠走”这个词看出英法联军在我们中国的圆明园中非常放肆。 圆明园中可是有着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

...毁灭的信(果雨本人作)我们正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要知道果雨写的...
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可以说,胜利是偷盗者的胜利,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人们仿佛又看到了因将巴黛农拆运回英国而臭名远扬的埃尔金的名字。当初在巴黛农所发生的事情又在圆明园重演了,而且这次干得更凶、更彻底,以至于片瓦不留。我们所有教堂的所有珍品加起来也...

圆明园的毁灭是什么时候
这里需要说明,《天津条约》的签订时间是1858年,而火烧圆明园是在1860年。如果咸丰当时接受了条约,战争可能会提前结束,圆明园也将免于浩劫,他本人也不至于仓皇出逃。然而,出于对“外国公使进京”的恐惧,咸丰选择撕毁条约,继续开战。只是在此之前,他曾脑洞大开,想出了一条“妙计”——用钱收买洋人不...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_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_550字7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不仅仅对祖国这一颗璀璨的明珠毁灭而惋惜,还为清政府的无能和侵略者的野蛮而愤怒。 圆明园是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在一百多年来,在中华儿女数代付出的血汗下,终于建成。里面不仅浓缩了天南海北的风景名胜,还有许多...

关于圆明园的毁灭的作文
30年代初,在翻建高梁桥经海淀至玉泉山的石碴公路时,经北平市特别政府批准,将圆明园南边(4800米)和东边的虎皮石围墙全行拆除,砸成石碴用以铺路。于此前,还多次公开变价批卖园内的大城砖、虎皮石和云片石,乃至西洋楼残存的大理石石柱等,这样终至圆明园沦为一片废墟。 一代名园圆明园毁灭于英法侵略者之手,也毁于...

在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英法联军的三大罪行
1、火劫。火劫就是英法联军用火烧的。三四千名英军在国内到处纵火,大火三昼夜不熄,全园化为一片火海,烟雾笼罩,火光烛天。2、石劫。石劫就是那些达官贵人从里面拉石料,华表什么的。圆明园遗址残料继续受到劫掠。园内的方砖、条石、石料、汉白玉雕刻、太湖石、青片石等建筑材料纷纷被军阀官僚运走...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原因是什么?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后,我不禁为这中华民族拥有这样伟大而宏伟的建筑感到骄傲自豪,对伟大人民用这样无穷的智慧感到赞叹。而圆明园的毁灭,令我感到惋惜,我对英法联军那种残忍的侵略手段感到非常生气和憎恨。 圆明园的建筑是多么的宏伟,它是但是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如果当时祖国强大,人民团结那么英法联军也...

永顺县17836312192: 雨果评价圆明园的证明 -
漕黄倍他:[答案]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种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和帕台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相同.这便是一个几乎是超人民族的想象力所能...

永顺县17836312192: 简短的雨果对圆明园的评价 -
漕黄倍他:[答案] “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此,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述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

永顺县17836312192: 雨果对火烧圆明园的看法是怎样的 请结合文章谈谈自己的体会 简短些 -
漕黄倍他:谴责了英法联军的行为,赞誉了圆明园在社会艺术中的价值与地位.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敬重和同情,揭露了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 表达了雨果的博大胸怀,和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喜爱.

永顺县17836312192: 雨果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找出文中评价圆明园的语句 -
漕黄倍他:[答案]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

永顺县17836312192: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雨果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 -
漕黄倍他:[答案]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ps:可以答赞美之情.

永顺县17836312192: 雨果的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里雨果对圆明园的总评价是什么 -
漕黄倍他:[答案] 共有3点 1.是世界奇迹 2.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3.是亚洲文明的剪影

永顺县17836312192: 雨果是怎么评价圆明园的? -
漕黄倍他: 东方之瑰宝

永顺县17836312192: 雨果对圆明园的评价,对我们坚定民族自信心有什么作用? -
漕黄倍他:[答案] 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而能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评价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充分体现了雨果本身正义感,更加体现了一个尊重历史的文学家的崇高典范,更能说明圆明园其规模之震撼人心、宏伟之前所未有、华丽之空前巨大,凡是有一...

永顺县17836312192: 雨果高度评价圆明园的这段文字,饱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漕黄倍他:[答案] 雨果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表现了他对圆明园所代表的幻想的东方艺术的崇敬与憧憬.是为下文他对圆明园的毁灭的惋惜的铺垫.衬托作者对英吉利和法兰西的行为的愤怒.

永顺县17836312192: 雨果 《致巴特雷上蔚的信》中雨果对火烧圆明园的看法 -
漕黄倍他: 雨果,1885年5月22日去世,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1860年,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他写信痛斥联军是强盗,谴责他们毁灭东方文化的罪恶行径.而此时的雨果正被迫流亡格尼塞岛,前后达19年之久,在此期间即使拿破仑发布赦令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