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捣衣”,具体如何?

作者&投稿:沃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捣衣”,到底是不是指用木棒敲打来洗衣服?~

我们经常可以在古代诗词中看见“捣衣”这两个字。当我们看到这两个字的时候,肯定第一个想到的都是古代的女子在河边用木棒敲打衣服,然后来洗衣服的样子。但其实在古代社会的时候,捣衣并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有关于服饰的民族风俗。在古代的时候,当时的妇女会把布帛布料平铺在一块平整的石头上面,然后用一根木棒去敲打它把它敲的平整。


就跟我们现在的熨斗是差不多的,它的目的是为了让布帛变得更加的平整和柔软。这样的话,当制作衣服的时候就会变得更加的方便,穿起来也会更加舒服。

而这件事情,她们一般会在秋天的夜晚进行,所以捣衣这个词语还有不同的寓意。捣衣和洗衣它在这个古代社会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虽然说捣衣需要用到木棒跟石头,但是他不像洗衣一样,是要把衣物敲打干净,而是把布帛锤松使它变得平整。这个在家里就可以这么做完全不需要去河边。在一些诗词中,傍晚的捣衣声又称为寒毡。他表现出了一种惆怅的情绪,所以这个词在很多诗词中都会出现。

但是到了封建社会晚期的时候,捣衣这个词意思就不一样了。因为底层的老百姓比较贫穷,穿不起布料好的衣服,所以他们穿的衣服都比较粗糙。所以,当人们洗衣服的时候,就会在河边用棒槌去敲打衣物,在这个时候捣衣这个词,它指的就是用木棒敲打衣服的状态。

捣衣
在《春江花月夜》中解释为垂打衣服或布料
古代服饰民俗。即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称为“捣衣”。多于秋夜进行。在古典诗词中,凄冷的砧杵声又称为“寒砧”,往往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待惆怅情绪。词调中有《捣练子》等阕,即其本意。又,妇女洗衣时以杵击衣,使其洁净,也称“捣衣”。南朝宋谢惠连《捣衣》诗:“櫩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额头)。纨素既已成,君子行未归。裁用笥中刀,缝为万里衣。”唐李白《捣衣篇》:“晓吹筼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又《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虔,良人罢远征?”宋李煜《捣练子令》词:“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宋贺铸《捣练子》词:“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
参考资料:可以从百度百科查到

时代在变迁,很多东西的含义也有所不同,比如“捣衣”便是如此。如今的我们,看到这两个字的时候,大多都会觉得,它指的是用木棒敲打洗衣服的状态。然而,在古代的时候,其实并非是这个意思。

中国的历史悠久,文化发展也很灿烂,尤其是诗歌文化。而在诗歌之中,便经常出现“捣衣”这个词语。对于如今的我们而言,都会用现在生活的角度去看待这个词语,因此产生了误会。

其实在中国古代的时候,“捣衣”指的是中国古代服饰民俗。也就是说,当时的妇女会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然后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称为“捣衣”,其功能与如今的熨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这样的事情,一般都在秋夜进行较多,因此“捣衣”这个词语也就有了不同的寓意。

“捣衣”与“洗衣”不同,虽然“捣衣”也要用棒槌和砧石,但其目的只是把衣服锤松软平整,只须在家里进行,也不必去河边,且一般在夜晚进行。

在古典诗词中,凄冷的砧杵声又称为“寒砧”,往往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所以“捣衣”行为引起了很多诗人的共鸣,也就经常出现在诗词中了。

著名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曾经写过一句诗“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而后他又感慨:“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从诗句中,我们很容易变读出了作者寄托在寒衣里面的情感,作者在长安想着边关的状态,盼望着良人能够早日归来。

王建也曾经写过一首《捣衣曲》:“月明中庭捣衣石,掩帷下堂来捣帛。……垂烧熨斗帖两头,与郎裁作迎寒裘。”在诗中,捣衣的地点、时间以及目的都交代地十分清楚,但是作者用“月明”二字点名了老婆婆为了节省灯油而靠着月亮干活的艰辛。

不仅仅唐诗中有体现,宋朝的很多文学作品也有体现,比如南唐后主李煜的《捣练子令》词:“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宋贺铸《捣练子》词:“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描绘的都是古时的“捣衣”场景。

当然,到了封建社会晚期,大多数家庭的生活环境并不好,也没有机会用上“洋布”,此时底层百姓一般只能够穿得起棉布和麻布做的衣服。而这种衣服比较粗糙,容易咯着自己,因此在穿之前往往需要在“棰褙石”上进行打磨。



在平滑的石头上,用木棒加上皂角用力捶打,使其衣服干净称为捣衣。

捣衣不就是洗衣服吗古代人们都会在石头上面用棒子捶打衣服

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烫贴。中国古代民俗。

就是用一个木棒,在何边敲打衣服,也就是洗衣服。


古诗词中的意象
38、古诗词中“燕子”意象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 春天...

我国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西楼这个字眼,那为什么单单写西楼呢?_百度知 ...
而后梁朝诗人庾肩吾《奉和春夜应令》诗中有“天禽下北阁,织女入西楼”的诗句。其后诸多文人的诗词曲中都屡屡出现“西楼”这个意象。下面我们来欣赏几首关系“西楼”的诗词。《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五代〕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意象比较多的古诗
南朝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4. 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

抱瑜握瑾的典故
抱瑜握瑾的典故源于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诗词歌赋中经常出现的象征性意象。这一典故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内心纯洁、品质高尚,如同怀抱美玉、手握宝石一般。“抱瑜握瑾”的字面意思是怀抱美玉、手握宝石,这里的“瑜”和“瑾”都是美玉的名称,象征着珍贵和纯洁。在...

刘颜是什么意思?
刘颜是一个汉语词语,指的是一种色彩纯正、鲜明、充满朝气的青色。它通常用来形容天空、湖泊、花草等自然景物,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刘颜寓意着生命力的旺盛,青春活力的充沛,同时也带有年轻、浪漫的意味。刘颜在中国文学艺术中被广泛运用,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刘颜经常用来描述...

春晓的意思
春晓的意思 答案:春晓,通常是指春天的清晨。它描绘了早晨的美好景象,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诗中常包含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等元素,给人以希望和新生的感觉。详细解释:1. 诗词中的春晓:春晓这一概念,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它不仅仅描述了春天的清晨,更蕴含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深深感受。通过描绘...

中国古代诗词中有象征意义的词有哪些?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4、蝉 以蝉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

榴花的古诗词
榴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对象。以下是一些关于榴花的古诗词:1.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就有“山果不可食,野榴山核榭”(野外的榴花像山里的果核一样,不能吃),描述了榴花的野性和美丽。2.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求高中诗歌鉴赏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整理 比如 折柳 指乡愁 这类的表达特...
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我发现诗人常常用——,——等景物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快……_百度知...
长亭、杨柳、美酒、南浦等字眼在古人送别诗词中是经常出现的,已经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都是送别诗词中最具代表性和象征性的文字符号.“送君十里长亭,折支灞桥垂柳”乃是古人送别的经典场面.江淹《别赋》中说: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南浦遂为送别之地.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诗中也有“...

泾县18063278132: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譬如"捣衣砧上拂还来","何来万户捣衣声",经常出现的"捣衣"一词是什么意思?诚请高人指教. -
郁菊氯化:[答案] 捣衣 在《春江花月夜》中解释为垂打衣服或布料 古代服饰民俗.即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称为“捣衣”.多于秋夜进行.在古典诗词中,凄冷的砧杵声又称为“寒砧”,往往表现征人离妇、...

泾县18063278132: 古诗中的“捣衣”一词是什么意思? -
郁菊氯化: 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捶击,去浑水,再清洗

泾县18063278132: "捣衣"是什么意思 -
郁菊氯化: 古代服饰民俗.即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称为“捣衣”.多于秋夜进行.在古典诗词中,凄冷的砧杵声又称为“寒砧”,往往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待惆怅情绪.词调中有《捣练子...

泾县18063278132: 捣衣是什么意思 -
郁菊氯化: 就是把衣服放在大石头上,有棍子打衣服.这样可以把衣服洗得很干净!

泾县18063278132: 《诗中的 “秋”》文中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捣衣是什么? -
郁菊氯化: 捣衣:洗衣时将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棒棰打.

泾县18063278132: 古代妇女捣衣一般选择在晚上吗 -
郁菊氯化: 捣衣,有二种意思:一是指古代服饰方面的一种民俗,即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称为“捣衣”.二是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用杵捶击,去浑水,再清洗,使其洁净,也称“捣衣...

泾县18063278132: 柳恽的《捣衣诗》的翻译及赏析 -
郁菊氯化: 柳恽《捣衣诗》赏析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革虫悲.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柳恽以《江南曲》“汀洲采白苹,日暖江南春”之句闻名后世.他的这首同赋闺怨的少年成名作《捣衣诗》...

泾县18063278132: “捣衣声”在诗歌中通常有什么象征意? -
郁菊氯化: 捣衣作为古代的一种服饰民俗,作为古代诗词中的一种 社会意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表达了家中女子对经年不归的远征男子的思念之 情,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在外,居无定处的思妻怀乡之情,表达了对战争长年不 休的厌恶之感,也蕴含了文人对生命的思考.

泾县18063278132: 古代诗词阅读 闻捣衣 -
郁菊氯化: 【诗歌名称】:闻捣衣 【年代】:元 【作者】:赵孟頫 【内容】:露下碧梧秋满天,砧声不断思绵绵.北来风俗犹存古,南渡衣冠不后前.苜蓿总肥宛騕□[1],琵琶曾泣汉婵娟.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地他时始惘然.【注释】:【注释】: 頫:(音府fu3). 注一:该字形似“袅”字,意为大宛的好马.

泾县18063278132: 请写出古代诗词中有“月”的诗句. -
郁菊氯化: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 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1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 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1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马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